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一、社会的转型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变迁
所谓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这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基础的发展。认为,一切文化变迁都有一个现实基础,即当生产力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与它不相适应时,就会发生变革,它是隐藏在社会历史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最终原因,是动力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巨变,为中国文化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内容,推动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文化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凝结,是伴随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因素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中国的文化模式、文化结构等文化因素也形成了新的内涵,由一元走向多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开拓了新的文化领域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文化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促进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自身的娱乐性、广泛性特征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程度,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借助于大众文化的载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知识,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水平。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思维走向物化,一切从物的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主义盛行,物质生产由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泛化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一过程使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对物质的盲目追求,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和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沉淀到人类的文化思维中,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理念。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宗法伦理道德逐步淡化,物质的追求和满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化、区域化使文化的发展出现差异与鸿沟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各种文化的复合体,各地区之间的文化本身就存在重大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具有重大不同。在这种基础上我们的文化也出现了贫富差距。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构建面临的机遇
(一)大众文化的流行
大中文化的流行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满足了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导致人们思维的惰性,造成人们思考事物本质、追问事物意义能力的萎缩,使人们沉溺于感官享受而缺乏应有的精神追求和理性思考,导致跟着感觉走。对于大众文化的流行造成的困扰,我们应该发展先进文化,净化文化环境。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拓展,我国的文化现状是多元文化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快先进文化的发展,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先进文化鼓励人、塑造人,让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思维空间。对于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世俗化等不利倾向就需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净化文化环境,为人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
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一方面有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和文化境界,也有助于人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交流和借鉴,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传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意识,使人们滋生盲目推崇的心理,由此导致对主流文化的冷漠和排斥。对此,我们应该从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高度,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不同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特殊环境。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把民族的利益作为衡量和择取西方文化的标准。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新的本土文化。这样既具世界性,又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和国家文化安全,为人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和谐的文化环境。
(三)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有很多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根本不清楚,有些甚至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可有可无,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生存状态自然会影响到其他人对待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也就在所难免。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途径,采取得力措施,在全社会中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支撑作用、定位作用,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引导和支持,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步入歧途;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前提又是基础,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浸润,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后人道主义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最初来自文艺界,是通过建筑、文学和电影中表达出的前卫思想,后延伸到哲学、社会生活和科学等各个领域,成为所有反现代的一种叙事方式。[1]从第一个后现代哲学家尼采道出上帝已死宣布人类精神价值的陨落,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解构主义、后人道主义和后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等后现代思想都在表达着人类对于自身的处境的困惑,对世界的同质化趋势、秉持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的反思和批判。现代性代表的单一、线性和中心权威在后现代那里被一一瓦解。对后现代的理解已经不能停留在哲学层面或简单界定为各种后现代思潮的杂糅。伴随着对资本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否定性认识,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已经成为语境下的社会再造工具,属于一种意识形态。[2]在政治上,后现代主义的诉求是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社会发展上,强调多元性和地方主义;在方法论上以奉行“怎么都行”的多元方法论,对基础和中心进行解构和颠覆;在科学上,它反对身心分离的科学及科学主义的垄断,追求科学的返魅。这种意识形态在各个层面反制着现代性的延伸和扩张。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后现代消解了其精心营造的中心权威和对错标准,模糊了阶级和社会形态的差异,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极大的挑战,负面作用明显。[3]但矛盾背后总孕育着转机,从后现代带来的威胁中,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后现代的引入,如何将思政教育的单一性和教条化进行丰富和创新,怎么改善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等等一些列问题获得了新的解决思路。这对于改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是很有启发性。
二、后人道主义对人的拯救
发端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观念,将摆脱了神的束缚的人视为永恒的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主宰,从而孕育出现代世界引以为傲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对人的道德、认知能力有良好的预设,人既是原因也是目的,人类中心主义由此诞生。但后现代人道主义揭示出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错觉。[4]现代性推崇的工具理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人视为工具性的人,是被灌输对象,人作为教育的对象通过特定思想的引导,可以得到理想状态的养成。这种理想状态是单一化、简单化的思想灌输后的人,人被视为理所应该的同一和完善。但人性是多样化、复杂的,人道主义在凸显人的特权的幌子下实际在毁灭人的个性,扼杀人的尊严、自由。后现代人道主义消解了人的理性和独立,将其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理解,使人在世界整体中恢复其本真状态。后人道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承认人性的缺失,人类的不完美。在方法上启示思政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不能以人道主义为借口推行非人性的教育目标。后人道主义关注人的现实命运和遭遇,反思了工业社会以来人的异化,对人的机械性、同一化的命运给予了警惕,反对盲目乐观和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视角和目的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在后人道主义的冲击下,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人性善恶、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讨论有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解,从高扬人的主体性到将人放回到世界整体中去认识。随着人类的特权光环褪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也相应的从主客体的对立思维和等级意识过渡到平等的交流和互动过程。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更多的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对差异化的重视,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刻板、居高临下的形象。
三、开放的心态:宽容和接纳
后现代主义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即开放的心态,这种开放是对差异性的尊重,对异质文化的同情和包容。西方现代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西方文化被视为普世文化。[5]后现代则要求对他者(theother)[6]敞开闭锁的大门,摈弃优越感和偏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和接纳其他人、其他文化、其他民族、其他意识形态。后现代多元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开放心态下的产物;还有后现代非中心主义,要求去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后现代生态主义强调万物平等,并彼此关联;后现代女权主义则要求摈弃性别偏见,体现女性权益;解构主义的分延、不在场、痕迹等概念实际上也是在要求对他者的开放和平等。对他者开放并不仅仅是道德上的一种同情心,而是敞开自身去吸纳更多养分的必由之路。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容身于世界之中的,[7]这就保证了人与世界的有机关联,万物之间应该“不设界”、“不阻塞”,无碍地共享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一面。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显著弊端即闭锁心态和狭隘眼光,以自身的正确而排斥其他文化,拒绝其他思想文化的介入,甚至将异质文化视为洪水猛兽。有机哲学强调的所有事物都是彼此关联的,关系(relatedness)优于性质(quality),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8]其实,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能独立发展,更不能保证永恒正确。将思想无机化和实体化是对思想的扼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独立不依、独善其身。马克思的物质发展观强调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的绝对性。思想的演化是一个过程,其成长和完善需要不断地融入其他营养,这也是思想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途径。按照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同声音的融入和借鉴,以开放的心态向新的事物汲取能量。近年来,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有背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的事件屡次发生,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对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人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唯我独尊的态度对不同声音一味的排斥和无视只会让情况更糟。向他者开放,用包容让不同社群发出声音,设身处地为他者考虑的换位思考可能是唯一化解矛盾,彼此融合的方法。[9]这种融合并不会销蚀原有思想的纯洁性,用以他平他的开放心态,通过包容和融合涤清思想的混乱和歪曲,从而令其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更富有生命力。
四、消解中心下的中心重建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和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借鉴的,但是它对中心的解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负面效应也是需要我们给予重视和警惕的。首先,植根于现代性中的主客对立、现象与本质对立、我他对立、东西对立将世界撕裂为各孤立、静止的部分。然后,后现代思解构任何妄自尊大的中心主义,消解一切权威思想。这种解构意在拆解逻格斯中心主义下的等级解构和对立关系。其消极结果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思想去中心化和信仰价值体系多元。在多元化背景下,人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自由而是迷茫。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的主客体关系、内容上的主流思想和权威中心价值观都受到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没有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是不成立的,用现代性隔绝和孤立的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现代的侵袭的。在现代性无能为力之际,我们必须用一种超越性的思维,在现代世界的意义和结构坍塌之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进行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政治性特征需要排除各种异见杂音的干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不同声音的整合和超越是当下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例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基础的理论在被后现代解构和碎片化之后,各种后的出现与我们的主流思想产生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将各种碎片整合,把片段化的理解还原到整体当中,澄清思想的本真面目。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对解构的解构,用后现代的手段去破解后现代的破坏。[10]思想基础在消解后的得到重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现代性的死胡同和后现代的陷阱,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更加坚固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所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在于长期形成的权威中心主义和权威受损导致中心地位下降后的不适状态,这种两难处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被颠覆。随着主体的支配地位受到质疑,主体掌控权被削弱,客体与主体的地位趋向同一,使得教育主体的权威被削弱,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会产生质疑。[11]在这种危机下,我们应抓住主客体在位置发生改变的契机,加强主客体的互动与融合,重建主客体的和谐关系。正如大卫•格里芬所言世界在现代性中已经祛魅,需要后现代去重建新世界。[12]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的单一、孤立和世俗化中已经出现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个阶段发展中遭遇的困难。清除了人类思想中的愚昧和盲从的之后,现代性给人类的精神世界留下的空白地带不应该荒芜一片或被实利主义完全侵占,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其精神守护者的作用,在人们心中重新构建起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灯塔,使人类的心灵世界返魅、重返光明。(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661;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课题《哲学视阈的“中国梦”精神价值研究》,课题编号:AWSK2013017)
参考文献:
[1]冯俊.后现代主义哲学演讲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
[2][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郭为桂,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52.
[3]王仰飞.后现代主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3.
[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8.
[6][美]维克多•泰勒.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M].章艳等,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2.
[7]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5.147.
[8][日]田中裕.怀特海:有机哲学[M].包国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16.
[9][德]沃尔夫冈•维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78.
[10][美]查尔斯•拉莫斯.现代性的教训[M].刘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209.
[11]李霞玲、李敏伦.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3
关键词: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合力;能动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84-02
一、哲学对“现实的人”的理解
哲学认为,若要对人进行考察和界定,首先必须与现实的物质生产相联系,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哲学以实践为基点颠覆了以往传统哲学对人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模式,充分说明了作为历史的真正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物,他是具体的、历史的,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生成性。
(一)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主要源于实际物质生产活动对于人的必要性。在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哲学认为,“现实的人”始终是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社会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人从一生下来就处于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规定了他在社会坐标系中的位置,规定了他的理性、意识和行为方式等,并塑造了他的个性和气质。所以,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来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二)哲学认为,人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而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具体体现。哲学认为,人的实践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所面临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是其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既有条件,是一种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继续进行创造的条件,也是一种约束条件,这是人自身无法选择的。人具体实践所面临的这种既定的客观历史前提是人的受动性的一个集中体现。就人所具有的能动性而言,主要指的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实践者。
(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历史生成物,其自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的,人在创造客观环境的同时,客观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连续性和双向对象化的特点说明了人的生成性。也就是说,“人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现实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现实‘创造的’。” [2]所以,哲学认为,无论是人的内在本性、特征还是他所具有的能力都是以往实践活动的产物,人是这种自身实践创造物的创造品,人自身实践的创造物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可见,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物,他具有生成性,他在实践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实践就是人本身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现实的人”的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病症
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读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路径。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以及生成性属性维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从现象到理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病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合力,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形成时空交叉的德育优势力量。而且学校教育本身又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应该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片面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往往被理所当然地寄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上。在网络普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家庭和社会各种思潮和事实的冲击。这些冲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校的“应然”教育招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理应发挥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能被无限放大。
(二)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关涉人的思想、品质、精神和价值世界的教育活动。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却以知识和概念为中心,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无视教育对象的内在精神需求。而当思想道德素质的知识和概念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时,教师所能采用的教育方法只能是灌输了。灌输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它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现实社会生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强制性灌输尚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单一封闭的社会结构的解体以及大众传媒的勃然兴起,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不断加强,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受到冲击和挑战。
(三)实践环节的缺失,忽视人的生成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实效性。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就是人本身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实践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是实践的。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4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31-02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文化哲学的主要流派,它的兴起源于理性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现象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观念,继而引发了欧洲学者对生活世界研究的强烈热情,马克思、列斐伏尔、卢卡奇和赫勒等均有相关论述。国内黑大的衣俊卿教授最先对日常生活中批判做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性文章,近年来,国内学者把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谓建树颇多。本文将详细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日常生活理论作为现代西方文化哲学的一大主流思潮,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方向。日常生活理论曾经一度被忽视被漠视的状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才重新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强调建立一个理念王国,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直弥漫着对现实虚无主义的色彩。康德的“物自体”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都忽视日常生活世界。直到19世纪末,哲学家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强力倡导建立一个充满酒肉精神和张扬个性的感性世界,人们才逐渐关注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世界。
20世纪的欧洲理论界掀起了日常世界的研究热潮,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越现象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周围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并成为他哲学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种相对于“科学世界”,用来描述和表达他心目中人之存在的活动领域,那是一种我们身边可以体验的自在世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是一种前理论和前科学的世界。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绝不是实证主义者眼中的那个狭隘的科学研究世界,也不是我们单单所感知到的事实,它是一个能够提供给我们原始意义的自明性境域,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主体间的世界。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欧洲学术界关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强烈兴趣,也成为后来哲学家和思想家日常生活的理论渊源。
继胡塞尔之后,理论家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审美特性》和《关于社会的本体论》等多部著作中,多次谈及日常生活和日常意识。其中与日常生活理论最为密切要数《审美特性》。卢卡奇在《审美特性》的前言中曾指出,“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有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它们互相区别并相应地构成了它们特定的目标,取得了具有纯粹形式的――源于社会需要的――特性,通过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卢卡奇从日常生活和日常意识的角度探讨异化和反对异化的问题,他认为日常生活是物化和异化的重要场所,主张以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为主线去反对异化斗争。
与卢卡奇差不多同时代的西方著名哲学大师列斐伏尔,他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他的名著《日常生活批判》中,把的异化理论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所主张的日常生活批判,就是通过主观革命的道路变革现存的生活方式,变革现存的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从而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克服人性的内部分裂和矛盾,使人真正成为人,成为“全面的人”“完整的人”,成为完全摆脱了异化的人,而不是向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那样被消费所控制的消极的人。列斐伏尔认为,要进行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就应该把日常生活作为革命的中心,不仅改变国家政权和所有制性质,而且要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实现个人的解放。
赫勒作为卢卡奇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卢卡奇关于日常生活理论,以关注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主体为主要特征的日常生活理论。在其名著《日常生活》一书中,详细全面系统的对日常生活进行论述,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严谨划分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组织架构和根本图式,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变动等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分析,是继列斐伏尔之后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另外海德格尔以存在主义为核心,提出的“日常共在世界”、哈贝马斯也以西方经典作家对日常生活理论有所研究。但西方还是以列斐伏尔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主,其他西方学者只是有所涉猎而已,引出相关的概念,或者对概念有所解释而已。列斐伏尔的理论一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思想层面上体现出某种深化,但另一方面也误读了的某些思想,但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经久不衰,依旧有很多学者还在研究。
(二)国内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冷冻期和迅速发展期。日常生活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较早始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衣俊卿教授,他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中指出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个人无时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然而,它又是最少引起人们的反思,最少吸引理性探究目光的邻戴,是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给定的和自在的王国。日常生活是日常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各样旨在维持个体生存的活动的总称。日常活动区别于自觉的类的活动(社会活动),它的功能是个体的再生产;而政治、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类活动的功能则是社会的再生产。然而,日常生活(个体再生产)又构成类生活(社会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换言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不断再生产出个体自身,而且以此为基础,塑造自己的世界。衣俊卿教授以独特视角解读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1946)和《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以及赫勒的《日常生活》,从中汲取一系列理论成果。第一,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或一般图式。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满差异、矛盾和冲突的领域,但是在众多异质的行为和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些起支配作用的同质的图式,例如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经济化,类比归类,等等。第二,建立起各种具体的日常生活模式,以此透视特定社会的发达程度。第三,改造日常生活,使之达到自觉自为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在传统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他的全部或大部分生活。而现代社会则需要突破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阐限,通过主体自身的改变而使现存日常生活人道化,使之摆脱纯粹的自在和封闭状态,达到自为自觉的状态。
衣俊卿开启了我国学术界研究日常生活的热潮,纵观学者们一系列关于日常生活的相关论述,可以提炼出他们大概研究方向。
第一,研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文献。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仰海峰《列斐伏尔与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2003)和《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变》(2009),系统阐述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的主张,强调以文化革命日常生活异化现象,极力推崇列斐伏尔的劳动异化的理念,并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列斐伏尔日常批判理论的渐变过程,对列斐伏尔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
第二,对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国内对赫勒的研究则主要是概括性、介绍性的,主要基于其著作《人的本能》《日常生活》《现代性理论》中译本的出现。这之中尤其是衣俊卿对日常生活理论的介绍,以及他结合中国日常生活的现状所开展的研究,发表以《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为代表的数本研究著作,使得人们对赫勒开始关注起来,现在国内对赫勒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以衣俊卿为代表的将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相结合的文化哲学研究,但是这一研究通常只是从《日常生活》这一本书入手,没有全面考察赫勒思想的整体,也并不将赫勒作为研究主题来予以关注;一个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对赫勒的美学思想,以至于整个布达佩斯学派的重构美学思想开展了研究,如最近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傅其林的出站报告《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冯宪光1997年出版的《“西方”美学》。
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列斐伏尔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但大多是对外文译本的研究,而外文文献由于语言的差异和翻译的出入,不能很好地把握思想大师真正要传达的意思。
二、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对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目前成果比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人。
赵帅等(2013)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海华等(2012)研究了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方法。张国启(2009)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出发,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应然和实然发展两个度向,阐述了思政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依赖性和超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阐释身是一种理论式推导,缺乏对我国思政教育现状的日常生活观照。唐桂娟从日常生活理论角度研究了思政教育,认为其本质功能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教育和引导。
武汉理工大学的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提及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较为深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中内在逻辑关系,提到日常生活是人们不能摆脱的生命之重,日常生活是与主体共在的存在状态,正如人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一样,日常生活一直同我们如影随形,并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生活”。
南通大学潘晴雯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回归日常生活》一文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怎样的日常生活和如何回归的问题,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受体的反思力量,应通过对日常问题的批判,使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日常生活的束缚,达到至真至美的境界。
西华师范大学的赵立帅和李敏的《日常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理想化、知识化和工具化,脱离日常生活的困境,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回归日常生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建立专业队伍,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覆盖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
光明日报的徐金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及其途径》和梁同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创新路径》系统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日常生活化,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纵观国内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理论作为文化哲学一个流派在中国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系统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把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并没有对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做较多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次。
参考文献: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G・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5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政;核心价值体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和谐社会就是指“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大学生只有知识、能力、品质三位一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才能树立责任意识,服务于社会,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要和谐
科学知识的传授是大学生培养中最基本的一环。但知识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之中,知识教育要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才是最基本的。培养人才不但要传授其科学知识,让其了解现象与事实的真谛,还要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素质。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知识教育,或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都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效要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大事来抓,体现在诸多的计划、制度、安排、措施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遵循旧套路,办法不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和谐
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融洽,双向交流与沟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固化的模式是:老师台上讲,学生不知所云,老师宣讲完毕,总结了事,学生听后只当耳旁刮风,双方各安其事,各按固定的路线生活。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学生思潮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和集散场所,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社会思潮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国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指导,还是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一)突出实践环节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扮演着传道的角色,缺乏对学生道德实践的介入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大学温兴琦博士认为,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而在学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体力行又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二)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在作客人民网时指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要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讲起来,他们很关心祖国未来发展,关心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而职业前景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了解青年的责任,了解走上社会所要做的事情,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也就是说,把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与实际联系起来,就会变得很具体。
(三)构建齐抓共管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体系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的重要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既要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传统有效途径,又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通过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雄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6
继续抓好党的十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想文化。进一步认真组织好党的十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进党的十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广泛开展“精彩一门课”、“精彩多媒体课件”、“精彩教案”评选表彰;评选表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组织“教学名师校园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与学习考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贵州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围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继续开展第二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坚持不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课堂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始终关心学生的生活,始终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全省高校开展践行贵州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立志、博学创新、诚信友爱、自信自强”的贵州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深入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尽快形成校园文化“一校一特”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深化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大力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督导检查,大力推广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开展“特色文化校园”评选活动,举办第三届全省大中学生中华诗词大赛和第八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评选第二届全省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编印《高校校歌、校徽、校训辑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