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厨师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厨师心得体会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1

2、大凡好厨师,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做菜速度快,一人能同时占好几个炉灶。特别是在用餐高峰时间,不慌不忙,工作有条有紊,一人能抵几个人用。这种在关键时候能“打仗”的员工,有哪个老板不会喜欢?

八个细节:

1、优秀的厨师,即使是一个站墩子的,也能清楚地知道冰箱里还存放着什么原料,它们摆在哪个位置,什么时间进的货。常见一些厨师配菜时找不到原料,而过段时间清理冰箱时,又丢来一大堆不能用的废料。实际上,很多厨师都是传菜单进了厨房之后,才开始翻箱倒柜地找原料。

2、大厨做事情很注意细节,就连“随手”—块抹布的叠法都有一套规矩。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做好了每一个细节,才能把整件事情都做好。再来看我们一些厨师,“随手”抓来抓去,把抹布都弄成是一张油水玷污的“万用布”。

3、调料缸和放料头的码儿,大厨们每天下班后都会仔细清理一次,及时添补缺料。而一般的厨师则把这等事情放到第二天早上才去做。下班嘛,比谁都跑得快。

4、敬业的厨师在上班时间以外,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也是最多的。不管是朋友聚会、外面就餐、还是出差在外、出门旅游……随时随地都会留意烹饪方面的新信息。这样的厨师,往往都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博采众长就能创出有新意的菜肴。可是目前多数厨师的创新仍然以“克隆”为主。不过这些把时间大部分花在喝酒打牌玩游戏上的人,又哪里可能克隆好人家的菜品呢?

5、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厨师,包里大多都揣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的心得体会、原料配方等。因为他们知道,再好的记性也比不上写在本子里牢靠。

6、手艺过硬的厨师处处可以“闪光”,即使手里只有下脚料了,他也能做出受人欢迎的流行菜,比如当今流行的兔脑壳、鸭下巴、鹅翅膀、掌中宝,这些都是典型例子。

7、同样是做卤水拼盘,可是有些厨师只追求表面功夫——盖在面上的原料大小整齐,厚薄均匀,而里面垫底的原料就不一样了,不是渣就是砣,反正稀里糊涂地一堆,就看哥们儿你爱吃不吃了。而你再看那负责的厨师做拼盘,就是不一样,连边角余料都会加以认真对待,让拼盘表里如一。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2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性。在来公证处实习之前,对公证工作的认识仅仅是听闻过它的存在。现今有机会零距离接触此项工作,亲眼所见的以及实际从事的具体工作与想象之中多有不同。

公证制度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维护法律秩序的司法手段。它对民事及经济类的社会矛盾具有很好的事前化解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民事,商事方面的法律关系变动日益增多。需要法律调整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可公证的范围也涉及民商事绝大多数行为,以及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它的功能主要是:在今后可能引发诉讼中可以当做证据被法院直接采信,节省诉讼时间;在债权类的经济公证中还可以通过公证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无需法院判决就可申请强制执行,既节约了诉讼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当事人。

装订、整理卷宗,使我初识公证工作。在重复机械的装订过程中,主任向我介绍:公证只是一种证明行为,并不具有与司法判决等同的效力,仅仅具有证据上的证明效力。提醒我,这是在受理任何公证申请前必须应该告知每位当事人的。通过装订、整理卷宗,我初步了解了公证书的格式要求,可进行公证的范围,办理公证所需当事人提供各类材料。边整理边向老同志请教。我大致掌握了办理公证的流程,学会了对公证所需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初步的书面审查。

上门办公证,使我对公证工作有了立体的感知。作为公证人员在当事人提出要求上门服务时,我们义不容辞。每隔几天,都会有当事人因为身体不便或是需要上门办理等原因申请上门服务。他们有的是年迈的老人,有的是经营信贷业务的银行,有的是申请证据保全的单位……这时,我们便带上各种办证所用的格式表格、印章等到当事人住所地为其办理。对于当事人提供的原件、复印件材料,我们都必须要对它们的真实性一一审核;审查当事人提供的合同或协议是否合法有效,有义务帮其修改甚至带书;告知当事人各种利害事项,引导他们正确填写表格;当场询问当事人,并做好谈话笔录。“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是这里的老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当事人只要有需求我们就在不违反程序、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

公证是一项法律至上的证明活动,须处之以公心;公证又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司法手段,以司法公信力为保障化矛盾纠纷于无形。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3

摘 要:本文是作为一名办公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及与各位同事关系处理中应注意的一些心得以及体会

关键词:及时、效率、协调、奉献、认真、谨慎、忠诚

财务处作为学校的管理职能部门,其办公室的职能应该是上传下达、沟通各个职能处室的桥梁和纽带。财务处的其他科室都为业务科室,作为处办公室,更加有它较难处理的一面,现我作为一名办公室主任,谈谈我的心得及体会:、

一、办公室工作琐碎、头绪多、责任大,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报刊、内参、文件等,是各类信息传递、交流的中心。对于办公室人员而言,就应做到手勤眼快 ,勤于收集和归纳各类信息,我处和学校各大职能处室都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往来,如校办、人事处等等。为了将重点及时传达给各级领导 ,有限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切实当好领导的助手。办公室人员一天至少跑这些职能部门跑一次,有时候甚至跑更多次。

二、办公室是各个业务科室的集中地,也是“个别小矛盾”的集中地,尤其财务处的女同志特别多。办公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 ,把握根本、缔造和谐的同事关系,保证各项财务业务的顺利办理。我校财务处是大处室,加上各个校区财务科一共有12个科室。12个科室有14名科长,办公室还需协助处领导指导学校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工作及协调好本处校本部及四个校区共12个科室的工作关系。

二、办公室在承担处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督办和落实各项工作。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立足服务,强化管理,坚持原则 ,顶住“压力”,加强督办,令行禁止。办公室工作点多面广,工作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办公室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主动承担失误的责任,主动接受领导或同事的批评 。对于同事出现的失误,要敢于承担 ,不要当面指责。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维护下属的自尊和工作积极性。我单位新进年轻职工比较多,尤其在对新进年轻职工的态度上,作为办公室主任应做到细致、冷静,与年轻职工一起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剖析各种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以后如何改进等等。更要雷厉风行,效率优先。按照“快、准、细、严、实”的原则,努力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由滞后服务向超前服务转变、由低效服务向高效服务转变。要把自身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就应勤于观察、认真探索、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三、办公室人员和领导隔得最近,就要做到嘴要严,恪守职业操守。良好的口才是办公室主任的要求,因为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人或领导,但是在良好口才的同时,能做到:“守口如瓶“也是工作性质上的一项特殊要求 ,工作性质决定办公室主任享有比别人多一点点的知情权。只有做到:“守口如瓶”才能有效维护单位机密,确保单位在安全的基础上顺利发展。

四、奉献精神。办公室工作最头绪多、责任大 ,但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办公室人员更加要做到可与乐于奉献,富有敬业精神。要注重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更要做到淡泊名利,敢于奉献。要树立亲和的服务形象,办公室主任更加应该带头成为最出色的服务员,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要做到和蔼友善。对他人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做好办公室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对人虚怀若谷、宽厚容人,就会走出世俗,接近崇高。这是办公室干部的美德。俗话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要容人胜己,不嫉贤妒能,甘为他人做嫁衣、儿铺垫。要容人直言,要助人为乐,不袖手旁观;要把别人的工作当作自己的工作,以主人翁姿态提建议,当参谋;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以“甘为人梯”的风格送温暖、献爱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同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合作,别人和社会就会抬举你,你工作的环境也会更加宽松、和谐。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4

一、认清形势,把握水利通信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陈雷部长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把握的几个重大水利问题,第一点就是必须牢牢把握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我们认识和发展水利的前提。

回顾一下,水利通信事业发展真正开始于“75.8”大水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防汛通信网络从无到有,业务从单一到综合,逐步建成了包括短波、超短波、卫星、微波、集群、无线接入、光纤等在内的水利通信系统,成为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年的防汛抢险、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化建设等各项水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世纪以来,水利通信面临新的形势。

一是水利工作不断深入,对通信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水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水利部党组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强调要以人为本,着重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战略,一批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些在服务理念、服务领域、服务手段等方面对水利通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公共网络迅速发展,专网从注重自建向运用公网转变。我国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体经历了准备、启动、展开、发展等四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随着公网的快速覆盖,需自行建设通信网的区域越来越少,很多地方只需租用公网的信道。水利部就是利用公网信道建成了计算机骨干通信网。同时,也可以看到,公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普遍服务的本质没有变,提供的服务功能考虑特殊性较少;其追求经济效益的本质没有变,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网络还没有覆盖到。

三是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出现,抢险救灾工作对通信的要求更加专业化。98洪水之后,国家对防汛信息化工作更加重视,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加快了步伐;2003年sars之后,国家成立了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了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今年的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公网通信不可靠的一面,应急通信系统建设被放到了更显著的位置。这个时期,公安、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的通信专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包括应急通信在内的国家应急体系建设显得更加迫切。

四是技术快速发展,通信与信息技术走向融合。一百多年来,通信技术从简单的电话到目前具备t级传输速率的光传输技术,从无线电报到目前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移动通信以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取得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快,只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经历了微机革命和网络革命,就从人类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发展到各种信息系统几乎无处不在的程度。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融合为信息通信技术。技术的进步,为服务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优化调整。

五是水利通信发展滞后,服务保障能力不强。水利通信的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受公网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本世纪以来,水利通信发展进展缓慢。人们对是否还要水利专网存在分歧,怎么建设专网的思路众说不一,投资缺乏,规划标准滞后,机构萎缩,人才流失,水利通信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个时期,水利通信人千方百计寻找水利通信的出路,付出了艰辛努力,虽然在应急通信、水库通信、卫星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

这些是水利通信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基本依据。应该说,通信工作困难很大,但通信工作机遇不小。

二、找准定位,突出解决好涉及民生水利的通信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于水利工作,部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是核心,要求把民生水利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着重在解决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产发展、生存环境和合法权益等五个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上下功夫。

对于水利通信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明确定位,围绕民生水利做文章,进一步明确水利通信工作的发展思路。在网络建设方面,要更加强调公专结合,在大部分地区,加强与基础运营商的合作,充分利用公网资源组建水利骨干网,在重点地区,建设专网进行备份,在偏远地区建设接入系统;在服务领域方面,既要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服务,也要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要围绕防汛指挥调度、“两小”治理、水文测报、蓄滞洪区建设、水资源管理和水利信息化等方面提供通信服务;在通信手段方面自建应以无线方式为主;在基础保障方面应加强前期工作,完善标准规范,壮大人才队伍等。

按照民生水利的要求,通信处开展了全国中小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建设的前期工作。一是完成了调研。派组赴6个省区的24座水库进行了实地调研,以部文对全国中小型水库通信现状进行了普查,共收集了80940座水库的信息,其中约42%的中小型水库无任何通信手段,我们为此专门组织开发了水库数据库系统。二是开展了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准备工作,准备发文要求各地开展本辖区建议书的编制。我们的目标是:1、保证重点中型水库具备两套可互为有效备用的通信预警手段,保证一般中型水库和重点小型水库至少有一种通信预警手段。涉及到约13500多座水库;2、在没有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中型水库建设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涉及到约700多座中型水库。3、加强重点地区应急通信设施建设与储备。主要包括在重点省级防汛指挥部门建设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在部分水库比较集中,难以逐个水库建设通信预警系统的重点地区集中储备应急通信设备,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进行调配使用。据我们初步估算,投资超过10亿元。

同时,通过积极争取,水利卫星项目已获批准,总投资7200多万元。项目包括三部分:1、一次性购置25.2兆卫星转发器资源(包括ku波段和c波段);2、改造卫星主站,新建c波段主站;3、原有卫星小站转星。水利卫星系统定位是应急通信、“两小”治理、水雨情测报、数据广播、视频监视等。围绕卫星项目,按照局领导的指示,我们9月、10月分别召开了水文部门领导和信息通信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行业的意见,宣传水利卫星。目前,卫星终端价格大幅下降,一个水文测报的双向小站大约2万元,同时还将出台行业使用免费的有关政策,这将大力推动水利卫星通信的发展。水利卫星通信网将是水利系统唯一自主建设的通信专网,鉴于卫星通信的独特优势,它将是解决民生水利通信问题的重要手段。

另外,我们还将加快应急通信系统建设、蓄滞洪区预警通信系统建设、重要地点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水利系统voip电话系统建设等,努力增强水利通信的保障能力,为民生水利提供支撑。

三、内强素质,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实施;新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Abstract: in February, 2006, Ministry of Finance had issued 1 item of basic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38 item of concr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symbolize adapts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request, haste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with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criterion system official establishment. Our country soon carries out wheth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does mean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system soon complete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our country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question which possibly mee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d that solves the question mentality.

key word: Implementatio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system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的背景介绍

90年代初,财政部提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实现总体目标两步走的战略。1993年7月1日开始,我国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标志着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具体准则的研究草拟工作也逐步推进。到1996年初,财政部共了30多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并从1997年开始陆续定稿,截止2001年底,共了具体会计准则16项。2005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步入快车道,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都在此年内完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有望得以实现。

然而,我国一直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两个会计核算标准共存的局面,前者以规则为基础,后者以原则为基础。理论界一直存在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的看法。实际上,两种会计核算标准所规范的内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会计准则主要规定确认、计量和披露标准,而会计制度则主要提供会计记录指南(陈毓圭,1999)。通常情况下,记录以确认和计量为前提,而披露又以记录为基础。从新颁布的准则内容和形式看,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尽可能地把制度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地解决好它们。

二、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问题

我国财政部2000年12月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核算做出了总体规定,还就有关会计要素和一些特殊会计领域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做出了具体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2005年在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而财政部本次的会计准则,大多是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处理的问题所做出的具体规范,如企业合并、合并企业报表、企业年金、职工薪酬、保险合同等。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哪些问题和困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财政部在会上称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换言之,除了上市公司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外,对于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差异的地方,其他企业仍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仅限于上市公司,与同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相比较,二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基于不同的核算标准,导致其可比性进一步降低。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1月27日,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等数项会计准则后,上市金融企业2007年1月1日起必须采用新准则。上市金融企业在采用新准则的同时,非上市金融企业仍然可以沿用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样作为指导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二者所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增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不难看出,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是本次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如何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又是会计工作的难点。目前我国在准则的执行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除了限于本身的专业水准,对准则本身理解不够外,有的是出于自身动机的需要,甚至某些政府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也会指使企业做一些违反会计准则的处理。由于新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更多的职业判断,相应地会计监督的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财政部同时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目的不言而喻:为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提供有力支持。然而,由于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更多的“会计空间”,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监督成本相应也会增加。此外,中国证监会宣称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措施,近期将选择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测算实施企业会计和审计准则体系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因此,会计准则的高效运用还必须有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配和,这样一来无疑会进一步提高监管成本。

厨师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实施;新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abstract: in february, 2006, ministry of finance had issued 1 item of basic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38 item of concrete accounting standards, symbolize adapts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request, haste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with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criterion system official establishment. our country soon carries out wheth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does mean business accounting the system soon complete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our country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question which possibly mee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d that solves the question mentality.

key word: implementatio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accounting system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出台的背景介绍

90年代初,财政部提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实现总体目标两步走的战略。1993年7月1日开始,我国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标志着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具体准则的研究草拟工作也逐步推进。到1996年初,财政部共了30多项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并从1997年开始陆续定稿,截止2001年底,共了具体会计准则16项。2005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步入快车道,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都在此年内完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有望得以实现。

然而,我国一直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两个会计核算标准共存的局面,前者以规则为基础,后者以原则为基础。理论界一直存在以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的看法。实际上,两种会计核算标准所规范的内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会计准则主要规定确认、计量和披露标准,而会计制度则主要提供会计记录指南(陈毓圭,1999)。通常情况下,记录以确认和计量为前提,而披露又以记录为基础。从新颁布的准则内容和形式看,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尽可能地把制度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地解决好它们。

二、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问题

我国财政部2000年12月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核算做出了总体规定,还就有关会计要素和一些特殊会计领域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做出了具体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2005年在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而财政部本次的会计准则,大多是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处理的问题所做出的具体规范,如企业合并、合并企业报表、企业年金、职工薪酬、保险合同等。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哪些问题和困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财政部在会上称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换言之,除了上市公司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外,对于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差异的地方,其他企业仍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仅限于上市公司,与同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相比较,二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基于不同的核算标准,导致其可比性进一步降低。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1月27日,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等数项会计准则后,上市金融企业2007年1月1日起必须采用新准则。上市金融企业在采用新准则的同时,非上市金融企业仍然可以沿用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样作为指导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二者所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增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不难看出,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是本次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如何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又是会计工作的难点。目前我国在准则的执行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除了限于本身的专业水准,对准则本身理解不够外,有的是出于自身动机的需要,甚至某些政府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也会指使企业做一些违反会计准则的处理。由于新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更多的职业判断,相应地会计监督的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财政部同时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目的不言而喻:为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提供有力支持。然而,由于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更多的“会计空间”,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监督成本相应也会增加。此外,中国证监会宣称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措施,近期将选择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现场调查,测算实施企业会计和审计准则体系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因此,会计准则的高效运用还必须有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配和,这样一来无疑会进一步提高监管成本。

(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面临极大挑战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量需要,我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培养了数量众多的会计人员,目前全国有1000万会计人员。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楼继伟,2006),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对准则和制度理解上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的运用效果。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对南方证券的投资,首创股份提取了15%的减值准备,邯郸钢铁提取的比例为62%,路桥建设提取的比例是20%,上海汽车则提取了100%。如果不计提该项减值准备,上海汽车的利润增长率将从该年的42%提高到79%,同样是职业判断,究竟哪一个企业计提的比例是适当的呢?每个企业都会找出理由来论证自己的职业判断是正确的(聂兴凯;高永国,2004)。但是,计提比例的差别竟有如此之大,也会令人对会计准则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疑虑。

因此,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操守和恰当的职业判断成为企业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因为会计目标的实质就是要客观地反映经济现实,会计准则本身不可能提供具体答案,对于如何确认、计量、会计信息是否披露等问题都需要会计师自己进行职业判断,这使得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面临极大挑战。

(四)会计准则的学习成本增加,会计教育的浪费与不足并存

我国会计准则自90年布以来,已经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此次发行新准则,学生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会计的学习成本明显增加。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会计人员占了绝大多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 )

由于新会计准则并非面向全部企业,中小企业仍然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因此,一方面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不需要使用新准则,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所学知识大多被遗忘,造成会计教育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后续教育,对于一部分想要提高专业水准的会计人员来说,如果无法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很难提升他们的会计专业水平,也无法适应未来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虽已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企业会计制度仍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

三、有效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对策思考

一个制定得再完美的会计标准,如果难以执行或者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是形同虚设。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有关配套和完善工作。

(一)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各项配套

1、准则与制度的配套

据介绍,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准则的配套不仅仅是足够的会计准则,还必须对准则有权威的解释。2006年8月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相关解释即是新会计准则运用最好的注解。此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暂时还无法取消企业会计制度,绝大多数的企业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会计制度。为了避免准则与制度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还应加快修订《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之部分内容与会计准则尽可能匹配。

2、法律配套

我国当前尚缺乏有效地使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氛围,更加不能奢望会计准则可从技术上彻底禁绝各类舞弊造假行为。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既保持会计准则良好的灵活性,又防止会计政策被滥用。相关的法律配套可使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更高层次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技能教育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如针对上市公司、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会计的不同核算要求,提供相应对口的后续教育,并将后续教育成为一种职业的终身化教育,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水平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尽管专业技能教育是对会计准则高效率实施的有力保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会计职业界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导致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较低。因此需要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应尽早开始,并和专业教育同时开展。

总之,颁布新的准则体系只是会计改革重要的一步,如果仅仅片面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出现与我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混乱或失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巨大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进而提高会计职业界的整体实务水平,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加快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1、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主要包括: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建立先进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使获取实时信息成为可能,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确保内控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

2、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企业行为的不规范,市场交易的不真实,都给会计信息失真创造生存的土壤。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有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监管不力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如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于企业不轨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要让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被惩罚的后果将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毓圭. 论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诸关系[j].会计研究,1999,(2)

[2] 陈毓圭. 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6)

[3] 聂兴凯,高永国. 对执行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a会计),2004,(12)

[4] 王君彩,余应敏.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a会计),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