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发展的现状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家乐;现状;未来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代旅游者越来越追求“生态”与“个性”的多样化旅游,及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意识的产生,一种新的旅游形势也顺势产生,即乡村旅游模式――一种在传统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随后在全国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我国现有的农家乐模式进行分析,并就其现有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给与一定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农家乐旅游模式的探究对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历史意义

通过对前期研究人的研究总结,对现代农家乐旅游模式进行分析和建议,为以后对农家乐旅游模式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

2.现实意义

(1)通过对农家乐发展的研究探索出更好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助力发展新型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

(2)乡村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模式可以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有的农家乐旅游模式主要特征

1.多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

因为农家乐与文化古迹和各种风景名胜景点、各种主题公园等不同,它不依靠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留,不依靠与各种科技建造,它是将自己的农村精神风貌和独特的乡土文化融为一体,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农家风貌和乡土气息,而不是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这种旅游模式主要在于通过农家的休闲旅游活动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亲身体验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体验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2.接待主体主要为农户家庭,强调客体的平民性

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参与者及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是农家乐旅游的主要参与者。进入农家乐或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旅游主体可能是来自城市或城镇的居民,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似的收入水平跟消费指向,也就是农家乐游览客体的平民性特点。

3.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特点突出农家乐旅游中的客体非常清楚,就是现实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特有的乡村景物。以上这些是对旅游者的最大吸引力,旅游者来这里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欣赏不一样的新鲜景物,这些是农家乐旅游中价值所在。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的作用

1.丰富了旅游业内涵

“农家乐”从产生就带有浓郁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情,产品内容丰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村风情,享受特色文化,使游人增加了许多消费内容和方式,学到很多东西,还感受到当地不同民俗,使游人留连忘返。

2.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家乐”让有旅游资源地区的农民走上了发展经济的路子,打破了单纯以农业为谋生手段的局面。这些农民可以不出家门挣大钱,不用为挣到了钱讨不出账发愁,加快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3.构建了“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首先是劳动力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农家乐”破解了我国农村发展最大的难题。农民不离本土增加收入,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自信心不断增强。城乡交流通畅,差距日益减少,社会和谐有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文明程度提高,文化生活丰富,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这些地区交汇,为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村地区“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农家乐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种类及经营特色

1.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我国的农家乐多为乡村居民自发兴办的,在经营过程中,随着经营规模逐渐增大,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及人们对旅游个性化跟原生化的要求,农家乐产品设计跟不上游客的需求,大部分停留在以吃、住为主的阶段,参与体验性的项目极少,可以用来游玩的东西和项目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而且,同一地区的农家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更多的吸引游客,回头游客少,农家乐效益低下。

2.经营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家乐项目属于自发兴起,自家经营,因此,在项目经营、宣传策划、接待游客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及专业化管理经验。同时,对于自家经营的农家乐,经营者的经营证件不够齐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者属于无照经营。在同一地区,没有统一的价格和收费管理等,导致恶性竞争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环卫条件差,安全缺乏保障。

3.特色不鲜明

在发展过程中,农家乐为了追求客源,丢掉自己的农家特色,在经营过程中追求城市化的建筑。在经营项目中,许多已经与城市化的经营项目相似,没有突出农家的优势和特色,自家庭院,房屋建设也没有本地特色,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魅力。

(二)行业发展

1.发展不平衡

“农家乐”是服务业根据当前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各地市场需求不同,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同,发展的着重点不同,发展的状态也不一样,四川、河南、浙江、湖南等省发展比较快,其它各省相对较差。这种不平衡与人们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这种趋势表现在:旅游发展较快地区“农家乐”也发展较快,反之则较慢。

2.行业管理滞后

“农家乐”发展质量存在着不平衡。四川、北京、河南等地已出台“农家乐”经营管理标准,而其它地方则尚无见到,全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台标准的地方发展规范一点,其它地方基本上还是自由发展。全国“农家乐” 总结、研究的滞后,管理跟不上,没有专门机构管理。

3.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偏低

各地对于“农家乐”的研究和管理跟不上,服务质量偏低。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多随心所欲,缺乏统一规划成了统病,难以形成有效管理。农民对“农家乐”认识不足,特色保持不够,城市化现象正在蔓延。

四、建议策略

(一)功能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

农家乐一般是为游客提供吃住为主,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现在的农家乐可以在将自己的经营扩大化综合化,在为游客提供吃住以外,还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学习、健身等多种活动,这样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农家乐的功能和项目内容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二)经营合作化方向发展

从整体来看,全国的农家乐仍处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层次不高、无序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很难满足大量旅游者的需要,更不能接待一些旅游团队。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对自发兴起的农家乐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扶持,并将当地的“散户”联合起来开始经营,打造一个农家乐合作社或者服务中心,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待、统一包装对外营销,这种合作经营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三)特色化和品牌化经营发展

农民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难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经营农户可以打造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和独特的经营模式,农家乐通过营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提高了农家乐的知名度。

(三)休闲和体验方向发展

农家乐旅游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也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式,它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农民,对农业和农村旅游价值的新认识和新观点,农家乐旅游的参与体验,可以让游客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即可得到乐趣,又可锻炼身体,还可从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特别是让青少年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农业技术,增强劳动观念,从中得到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劳动的快乐。(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天慧.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4(11):2715-2720.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 农村 水利 建设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221-01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发展水利事业最基层的管理部门,对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起着监督、指导和管理作用,是保障最基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加剧,虽然各乡镇水利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乡镇在水利事业建设和管理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难点。本文将结合义乌市赤岸镇水利事业建设发展实际为例,就围绕如何规范、强化和促进乡镇指导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作浅要分析。

一、基本构成和职能

1、主管单位与职能

农办是乡镇水利事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肩负着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培训和落实;农村水利设施的整体规划和施工;防汛防台和抗旱的预防和实施;数据的统计等多项职能。

2、主管单位人员构成

镇农办成员基本上由农、林、水等几个专业人员构成。以赤岸镇为例,在岗管理水利的工作人员总计7人,包括农办主任1名,农办副主任1名(抓总水利员),各工作片水利员1名共4人,聘用资料员1名。

3、主管单位管理范围

对水利而言,农办主要管理辖区内河道、水库、山塘等水域环境和泵站、机电井、拦河坝等水工建筑物。以赤岸镇为例,镇农办肩负责全镇66个行政村的水利事业发展。目前,辖区内1万m3以上山塘、水库共计70座,而列入重要山塘水库巡查范围的总计有111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1座;1-10万m3山塘58座,其它重要山塘41座。全镇在吴溪、环溪、龙溪三条主要河道上所建设的水闸有12座,对河道的行洪调度起到了主要作用。

二、乡镇水利事业发展的窘境

现在各乡镇都在通过生态河道建设、塘库除险加固、清水养殖等方式方法,快速提升水环境整体质量,但是整个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病险山塘水库数量多,时间紧,维修任务和资金压力大。

以赤岸镇为例,全镇111座重要山塘水库,由于大多是在六七十年代建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含量低,又经过多年运行,病险库较多。以每年安排除险加固10个为例,也要好几年。更有一些1万方以下小山塘,数量庞大,且在农业灌溉中都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现在除险加固一般不安排,年久失修,大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责任心不强,业务力度不够。

从塘库巡查员和村级水务员现状看,目前普遍存在人员难及时到岗,巡查次数偏少,巡查记录不全,填写不规范,或者直接找不到巡查记录本。同时大部分人专业知识欠缺,责任心又不强,对安排任务走马观花,有事较难把握问题的严重性,如渗漏和管涌区别、渗漏严重性的判读和把握等。

3、各级水利工作人员工作需要进一步衔接恰当。

现在镇水利员、村级水务员和塘库巡查员间的信息共享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村级巡查员本来由村水务员统一管理,镇农办做业务指导,但是由于村级水务员责任心不强,对巡查员管理力度不够,或者直接失去监管,形同虚设,降低工作效率。

4、水环境破坏屡禁不止,破坏严重。

调研过程中发现,辖区内对水域环境保护意识浅薄,往水域环境内倾倒垃圾、乱排污水、鸡粪猪粪投喂等现象较多,并且通过提醒教育效果不佳。长此以往造成库底和河床淤积、杂草丛生和水环境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

三、对现存问题的思考

1、乡镇水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欠科学,不全面。

现在乡镇水利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水利编制人员数量欠缺、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就以赤岸镇为例,专业人才比例较低,全镇5个水利员,其中具有全日制最高学历本科以上的1人,占总人数的2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1名,占总人数的20%;函授大专水平的2人,占总数的40%。

2、乡镇水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不规范。

在乡镇从事水利工作的人员主要分为:乡镇水利员、村级水务员、村级塘库巡查员。在这三类人群中除去乡镇水利员在管理上相对比较规范外,其余两类人群如专业业务能力基础、新知识培训和专业知识考核等各个方面目前均比较薄弱。这类人员不但不是水利专业毕业,而且一般文化程度不好,高中以上都不多,再者一年也难得有一两次的培训机会,整体业务能力差,对乡镇要求完成的水利工作任务完成程度不高。

3、水利工作人员管理体制欠完善,不容易。

目前乡镇水利设施基本上都以乡镇为主管部门,虽然更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情况掌控,但是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3.1任务重,压力大。乡镇水利工作人员都需要负责联村、联企和监管其它各线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很难全心全意从事水利工作,整体业务能力提升慢。

3.2水利工作人员调配问题突出,现在从事水利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工最多也就一个作片一名水利员,产生了较多问题:一方面,根据实际水利建设需求调整人员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人员少,乡镇直接将其它专业人员安排监管水利工作,造成了人员滥用;第三方面,由于乡镇水利工作人员分管不同工作,一时调动可能会产生较多工作的变动,所以对人员的调动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4、水利工作规划环节欠协调,不全面。

乡镇总体规划对水域环境的规划重视程度较为欠缺。水域规划往往是在其它规划以外,作为辅规划,缺少了和其它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造成了特别是一些小塘库刚刚造好,随着整体规划的变动又要拆除了,浪费了资源。

5、水域保护宣传欠缺,不强力。

群众思想跟不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但是并不带便就能置之不理,只有通过更大力度的宣传,潜移默化,才能进一步改善群众保护水域环境的意识。

四、对现存问题的几点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责任心,形成水利建设良好氛围。

镇政府要合理安排好水利建设的宣传指导工作,各村、各片及各职能办要扎实落实好宣传教育任务,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行水利建设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水利事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受到是为群众谋福利,进而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参与水利事业建设的热情和责任心,积极配合和完成各项水利工作任务,促进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2、要注重人才,提升能力,强化水利队伍建设。

强化水利队伍建设就需要从指导人员到巡查人员进行全面升级,彻底解决水利队伍业务能力欠缺,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一是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引进水利技术人才。可以通过设置水文、农水、水工等特定岗位的招考、调用,合理组建乡镇水利监管队伍,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农田水利和水文等各方面的业务能力。

二是要解决技能提升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水利工作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多联系水务局、水利学校、培训机构等单位和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对塘库巡查员、村级水务员和水利员的指导、培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经典工作实践案列的分享等方式和途径,提升其水利业务能力,保障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专门安排人员进行职称评定联系、材料报送等相关工作。

3、科学管理,合理调配,最大限度发挥专业特长。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就是目前乡镇工作者的形象写照。然而要让乡镇水利事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有更加明确的工作任务和指导方针。

一是明确工作重点仍是水利事业的发展。任何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在满足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的前提之下。

二是建立更加科学的人员调配制度。在专业允许的条件下,对人员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岗位工作,争当全科干部。

4、合理规划,重在管理,不做徒劳无用功。

水利事业发展必须要符合控制性规划,必须要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合理推进。规划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好的基础,才能形成气候。在具体的实施中,就要求乡镇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在编制水利规划时必须充分论证,即做到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又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第二,必须要自下而上编制好规划,逐级审批,规划有冲突时,要服从控制性规划,有必要的再进行联合会审,再做决定;第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还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财力、物力;第四,要充分发挥乡镇履行监管与指导职能,做好督察、考核及审计等配套服务工作。

5、注重水环境保护,构建美好家园。

和谐水环境建设是当今水利事业建设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为今后美好未来留下一片绿水蓝天而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严抓水土流失防治。在施工建设上,在涉及水土流失的工程要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在管理上,要继续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改善上游生态环境,强化自我修复能力。

二是要加强水环境整治力度。始终以“两清”(即清理河道,清洁乡村)、“碧水商城”要求为行动指南,以“水系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目标,采取河堤整治、河道疏浚、生态恢复(增设生态河道建设项目、严查并取缔沿河污染源、开展污水管网建设等)等方式改善水环境。

三是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确保成效。规范后期管护保障机制,加大水环境的巡查、督察频率和力度。乡镇要结合塘库巡查员、村级水务员和水利员,制定明确巡查任务和奖惩制度,开展汛期和非汛期的督查、跟踪、信息反馈和年终奖惩。

参考文献

[1] 陈钟. 长三角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水利发展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7.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3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最南部,全市总幅员面积3217平方公里,森林和山地占总面积的85%,耕地占总面积的7%,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厘田,半分道路和家园”的山区市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威胁十分严重,因此,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及预报预警服务情况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一直是集安市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集安市气象局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气象方面的研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宣传,为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的工作。

1、覆盖全市的气象灾害监测平台和信息平台

2007年以来,集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建设安装了3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形成了覆盖全市及广大农村的自动监测网络平台,实现了气象灾害信息监测自动化,为严密监视及收集暴雨、低温冷害、寒潮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等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提供了有利的科技支撑。为保证区域气象站监测到的实时气象灾害信息及时传递给各级领导、社会公众和广大农村地区,最大限度的扩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我局针对监测及时,不畅的问题,2009年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在防汛办、森防办、交通、水库、电力、学校、医院、及全市11个乡镇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了电子显示接收屏和手机短信传播网络,成功搭建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平台,解决了乡镇一级气象灾害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了气象灾害信息出口的畅通。

2、完成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

为做好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2010年我局编写了《集安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0-2020),集安市政府以集政文〔2010〕6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集安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战略布局、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建设和保障措施等。《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将组织实施的六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重点加强城市、农村等地区以及农业、林业、交通等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集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着力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为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升集安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我局积极协调集安市政府,印发了《集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集政办发〔2010〕44号)文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水利、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气象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等问题,为集安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1、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目前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多种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初具雏形,特别是随着气象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气象灾害信息的问题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也局限于乡镇一级,大部分村屯仍然无法覆盖,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广大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民手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农民,甚至相当多的村、组都没有电脑,更谈不上使用互联网,农村网络信息化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再就是农民对防灾减灾意识不足,遇到灾害时,也只是望天兴叹。

3、财政投入不足,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缺乏。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制定的规划及预案落实程度不高。

三、对策和建议

1.将气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气象工作与农村工作密不可分,气象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作用。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纳入当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气象为农村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在乡镇布设小型天气雷达,提高预报确率;二要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要加大乡镇气象联络员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力度,这部分人员要主动承担传播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维护加密气象站日常管理、收集气象与农经信息、气象灾害上报和气象知识普及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进村入户。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话、手机、报刊、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到受影响的农民手上。要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气象知识,掌握气象知识,及时获取气象各类信息。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4

一、贵州省凯里东南村镇银行发展初期存在的双向风险

处于发展初期的贵州省凯里东南村镇银行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双向风险。如何在该行的发展初期正确有效的规避双向风险,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现阶段存在的双向风险

凯里东南村镇银行是一家成立于凯里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但是由于该村镇银行规模较小,注册资本少,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和机制的支持,在信用、操作、流动性及市场方面对于农民而言存在巨大的风险问题,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在面向农村发放贷款时,农民会使村镇银行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常常出现“缺少抵押物,农民缺钱不好贷;成本高风险大,银行有钱不敢贷”的现象。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村镇银行的金融风险

当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凯里东南村镇银行业务相对单一,其中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然而其面临的状况是吸收存款难度大而贷款需求旺盛,同时贷款回收也存在一定问题。该行存贷数量及期限的不对等,使得该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从而造成该行公信力的加速流失,吸收存款难上加难,陷入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处于发展初期的凯里东南村镇银行在内部治理结构的设置上也不够完善,并且由于地处经济、教育发展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该行的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不足,也使得该村镇银行面临着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

2.农民贷款的信用风险

现在的凯里东南村镇银行面临的情况有,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贵州属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由于当地的农业保险机制不尽完善,许多农户并未参与农业保险,这更加剧了该行发放农业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产生双向风险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该行产生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村镇银行产生金融风险的因素

第一,该行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在银行风险管控方面,该行仅仅设有一个风险管理部,集风险管理与内部监督于一体,但并未单独设立独立于风险管理部以外的审查监督部门。

第二,该行的管理人员配备存在不足。该行目前的在职员工仅为40人,即便是人员配备最多的市场业务部员工也仅有18人。管理人才不足、银行员工较少等因素也使得该行的岗位轮换制度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凯里东南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受到严重制约。该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户的储蓄存款大约占该行各项存款的70%左右。因此,该行的存款主要依赖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

第四,凯里东南村镇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较高。我们了解到该行的不良贷款为669.9万元,不良贷款率占比为1.84%,这说明不良率上升是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普遍会遇到的困境。同时,从涉农贷款占比来看,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为32658.4万元,涉农贷款占比为89.88%。涉农贷款较多,农民还款能力弱,村镇银行承担信用风险大,这也直接导致了该行不良贷款率较高。

2.农民贷款存在信用风险的因素

第一,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的不可预见性。该村镇银行虽然已经纳入征信系统,但由于当地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其贷款对象往往在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贷款记录,这样无疑更加增大了该行在发放贷款时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难度,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的不可预见性都增加了该行发放贷款的信用风险。

第二,发放贷款时的信用评估存在问题。该行虽然严格要求在信贷管理上执行“贷前、贷时、贷后”的“三查”工作,但由于该行规模较小,人手不足,“贷前”搜集资料阶段的工作开展不够充分和全面,仍然存在贷前调查不到位,特别是存在对贷款资金的用途缺乏深入调查、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分析不充分等问题。同时,由于贵州省地处山区,交通较为不便,该行的信贷人员在深入当地农户进行上门调查时路途遥远,也使得贷时调查存在诸多困难。另外,该行信贷档案中存在未附贷后检查报告情况,能提供的也较简单,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分析不够全面。

二、贵州省凯里东南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风险规避问题存在的不足

(一)操作风险的防范不足

从内部结构来说,股权结构设置不是很合理,容易使该村镇银行成为母行的附属机构,容易偏离“服务三农”的市场地位。有关政策规定设立村镇银行,其股东至少有1家为持股比例不低于2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且主要发起人为出资额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凯里东南村镇银行的母行是贵州银行,是贵州省本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因为贵州银行其股份占比,其极大的占比率容易使凯里东南村镇银行沦为与贵州银行旗下的分行一样,从而偏离了“服务三农”的定位。

(二)信用风险的体系缺失

从外部因素分析,适用于当地的征信体系尚未完善。目前,由于农民的真实借贷情况难以掌握和农村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的极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正常获取、检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道德风险的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的有力影响,对农村金融生态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更需要该行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及中介机构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完整的征信体系。从银行基层信贷人员出发,对农户的信用进行资料搜集、评级,从而减少信用风险。

(三)市场风险的政策有效性低

凯里东南村镇银行和其他村镇银行一样,具有局域性和独特性,国家、当地政府甚至村镇银行自身缺乏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政策及措施。凯里东南银行虽然可以汲取国内其他的村镇银行成功防范市场风险的经验,利用其后发优势。但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地处内陆贫困地区,与发达的沿海地区村镇银行相比,面临更多的问题和风险。因而不能将问题一概而论,此时研究出针对该银行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要因地制宜,制定出适用于该村镇银行的政策。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策略

长期以来,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城市,乡村建设长期受到忽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差距持续扩大,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进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策略研究,对于提高乡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1白水县概况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过渡地带,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截止2009年10月全县总人口29.3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4.9%。2002年撤乡并镇以来,最终在全县形成了七镇七乡的城镇体系格局。

2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发展现状分析

2.1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2.1.1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沿河分布:在大型河谷和狭长的沟壑地带,居民点成带型分布;在小型河谷密集区,居民点随河谷呈现树枝状分布。

沿路分布:沿着乡级以上主要道路交通线成带型分布;在乡级道路和村级道路密集区成树枝状分布。

自由分布:这种分布特征显见于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不大,地势平坦且开阔的地区。

2.1.2乡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

白水县乡村居民点平均密度为0.49个/km2,密度较低。由于县域内部自然条件的空间差异,乡村居民点集聚也存在着空间差异。县域北部地形破碎严重,居民点分布密度较中部和南部地区小。

总体上,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征。

2.1.3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影响白水县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白水县乡村居民点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布局特征。除了自然因素外,规划因素和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白水县乡村居民点分布的重要因素。可以讲,白水县乡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经济因素和规划因素等则主要是影响乡村居民点的空间扩张方向。

2.2乡村居民点规模

白水县域共计194个行政村,平均人口规模为405,400人以下的行政村15个,占县域行政村总数的8.11%;400―1000人口以及1000―2000人口的行政村总数分别为56个和98个,分别占县域行政村总数的30.27%和52.97%,2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16个,占总数的8.65%。以行政村为单位来看,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人口规模主要集中在400―2000人的区间内,低于400人口和高于2000人口的行政村数量相当。而相同规模组内的居民点规模相差不大。

2.3乡村建设

对于白水来说,居民点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规模小、层次低且分布不均衡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乡村道路建设,但是总量仍旧不足,一些自然村和偏远山区依旧进出困难。同时,大部分道路存在建设技术等级低,道路硬化率低,路况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3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体系发展现状评价

3.1发展阶段判断

20世纪70年代,普朗特(Platter)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没有中心、中心不固定和中心固定三个阶段。张京祥等从整体角度将包括乡村聚落在内的区域空间演化分为农业社会阶段、过渡性阶段、工业化阶段以及技术工业和高消费四个阶段。普朗特(Platter)和张京祥等人的研究表明乡村居民点体系的演变呈现出以下规律:中心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结构从低级平衡到不平衡再到高级平衡;演变阶段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相关的规律。

对白水县乡村居民点的现状分析表明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空间集聚不平衡,呈明显的单中心结构、首位型分布,根据乡村居民点体系演进规律,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处于空间结构不稳定的过渡阶段,为了平衡布局、稳定结构,首先需要实现由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3.2发展现状评价

简单地讲,乡村居民点体系包含三大结构要素,即点(主要指乡中心区和村庄等最基本的地理上完全独立的居民点),线(居民点之间的联系通道,本文主要指道路交通线),以及面(由若干相邻、相近居民点组成的特定区域)。根据对白水县乡村居民点发展现状的分析,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点的带动

白水县乡村居民点总体发展均衡,差异程度小,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空间增长点。而根据乡村居民点演进规律,空间增长极的出现是打破乡村居民点均衡发展,迈向高水平发展阶段的必经阶段。

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均衡发展,造成居民点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而对于白水这样一个贫困县,更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培育空间增长点,通过增长点的涓滴效应,带动区域发展。

(2)缺乏线上的联系

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构成体系的必要条件。居民点之间的联系体现为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输入和输出,而道路交通是各种流输入和输出的重要载体,即道路是乡村居民点与外界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但是目前,白水县乡村道路建设规模小、层次低,乡村居民点与外界联系不畅,长久处于孤立发展的境地。

(3)缺乏面上的集聚

土地集约利用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而白水县乡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一方面浪费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同时,小规模分散布局将农田切割的支离破碎,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4白水县域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策略

4.1乡村居民点体系总体规划策略

根据对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发展现状的评价确定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总体规划策略为“中心带动,集聚发展”。通过乡村居民点中心体系建设,打破乡村地区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以最经济的方式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乡发展对接;通过中心居民点的带动作用促使乡村地区从低水平均衡发展向高水平均衡发展迈进;通过乡村居民点空间整合适当减少乡村居民点的数量,扩大乡村居民点的规模,促进乡村居民点集聚发展。

4.2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策略

依据上述总体规划策略,从解决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现状问题出发,确定白水县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培育点

主要是培育乡村居民点中心。即在白水县乡村地区,依据一定的条件和原则,选择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居民点作为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中心。“亚太经济社会组织早在1976 年《农村中心规划指南》中就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发展的失败至少可以部分归结于缺少一个把乡村地区与高等中心地联系起来的分级恰当的空间结构,由于缺乏乡村中心系统,所以在财富的增长和较为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方面约束了乡村的加速发展。因此应重点发展乡村的中心系统。”

乡村居民点中心不是片面的地理中心,而是综合了地理、经济、人口、文化、政治、资源、环境等条件为一体的中心。

(2)完善线

主要是完善白水县乡村地区道路交通网络,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建设等级。道路不仅是居民点与外界的联系通道,也是居民点空间拓展的依据。据点开发,沿轴发展是居民点迈向高等级网络化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新建居民点沿线发展,不仅有利于乡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优化,同时有利于降低“村村通”道路的建设成本。

(3)重构面

即将白水县域内的乡村居民点按照一定的条件和原则进行重组,形成若干以乡村居民点中心为核心的发展区域。通俗地讲就是以中心村为核心对村庄进行撤并整合,探讨空间整合模式以及各种整合模式下的村庄发展策略。

5结语

城乡一体化导向要求在制定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策略时必须将乡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能撇开城市孤立的研究乡村系统,而应该将乡村居民点置入整个城乡居民点系统之中进行研究。

乡村发展的现状范文6

Abstract: Referr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ity regulatory plan, this article firstly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regulatory plan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areas, it focuses on the content of the regulatory pla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the stipulation index and guidance index. Final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ity and township regulatory plan index system and their respective synergistic effects are compared.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乡村;城市

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index system;rural area;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3-02

1 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乡村建设管控的现状分析 我国虽已制定一系列与乡村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其中不同规划条例的适用范围和规定内容均有所侧重,但并未对乡村建设的管控做过多提及或内容已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今快速的乡村发展。另外,在如今的村镇规划体系中,村庄(集镇)规划虽有建设规划引导,但在相关规范条例中所强调的内容均仅停留在镇区建设规划层面,并未对村庄建设规划部分有特别提及,而且其中仅强调宏观层面的内容,缺少对建筑等微观层面的具体指导。

1.2 以旅游村镇为例的乡村问题 乡村是一种自由生长的聚落形态,并非所有乡村均需要人工规划。由于相关条例或规划缺失造成的问题在一般乡村中并不会被明显暴露,只有当遇到需要被规划的乡村时,问题才会被展露无疑。如丽江束河古镇一类的旅游村镇,是城镇化进程中“被城市化”乡村的典型代表。旅游开发使它们在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逐渐向城市靠拢,随之造成整体风貌和自然环境被毁等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原因归根于乡村建设的失控。

1.3 乡村控规的提出 乡村需要寻找合理且有力度的管控方式,来达到保护乡村的目的。在现有乡镇规划体系中无法找到解决乡村建设失控问题的方法,反倒是管控用地建设这一目的与城市控规不谋而合。城市控规作为国家法定规划,在实施与管理的力度上高于任何非法定规划,另外通过编制指标体系对建设用地进行控制引导的方法,能够直接、明了地指导乡村。因此,编制乡村控规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2 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研究

2.1 规定性指标 根据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经验,对乡村控规有以下启示:首先,明确乡村控规的制定目的,是对新用地的控制还是旧用地的引导;其次,城市控规的规定性指标中哪些适用于乡村控规,是否需要新增指标;最后,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数值如何确定。

2.1.1 适用范围 综合来看,可将乡村用地分为现状用地、更新用地和未来发展用地三类,其中以第一类为主。在现状用地中,用地建设和建筑现状已成定局,不再需要制定规定性指标进行把控。而更新用地和未来发展用地均面临被整体建设的处境,提前编制规定性指标,可达到整体管控的目的。

2.1.2 指标类型 乡村地区的建筑组合形态多以传统坡屋顶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为基本单位,内部街巷空间由紧密布局的建筑挤出来。遵循这一重要特征,规定性指标的确定必须保证以下三点:①对传统建筑形态的传承;②对建设强度的控制;③对街巷空间的延续。

由此可将规定性指标确定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对建设强度的整体控制;建筑高度,为更明确、严格地控制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形式和建筑体量,必须同时规定建筑屋脊和檐口高度;绿化覆盖率(乔木覆盖率),而非城市的绿地率,乡村地区的绿化表现出自然、和谐的特征,多自然生长的乔木,少人工栽种的灌木、草坪,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更符合乡村绿化特征,避免了城市绿地率生硬、死板的规定方式。另外,在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基础上,加入街巷贴线率,对街巷肌理进行延续。

确定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方法是,通过对乡村具有代表性的现状用地进行抽样调查,计算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的具体数值,初步确定符合现状及规律的经验值。再结合具体用地的特征和未来发展定位,微调经验值,最终给出合理的数值。

2.2 指导性指标 基于城市控规经验,对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有以下启示:首先,由于乡村控规以保护整体风貌为目标,对建筑建造的引导极为重要,因此指导性指标的意义较城市更重大;其次,由于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与多样性,适合于乡村地区的指导性指标更趋于丰富和复杂;最后,其表达成果的方式可借鉴城市设计导则。

①适用范围。为了遵循乡村风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适用于乡村的所有区域:对现状建成区内的加建、改建或扩建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更新、和待开发的用地内的新建建筑,提前规定正确的建造设计方法。

②指标类型。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建筑具有不同的建筑肌理和建筑平面形式,在建筑细部上更是五花八门。作为指导性指标的直接作用对象,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的确定在对传统民居研究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将其进行梳理和总结,如图1,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

第一类为乡村地区总体特征引导,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对乡村空间格局进行整体把控,保持基本的山水格局特征;其次经过现场调研,整理、总结乡村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特征,对乡村建筑的整体风貌进行总体把握。

第二类为民居建筑构建要素,体现在五方面: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建筑高度和建筑细部。其中建筑平面包括平面类型、平面尺寸和组合关系,例如传统民居通常由“一”字型和“L”型按照不同方式组合而成,除对当地传统民居平面组合方式进行采集外,还要采集当地民居的开间、进深尺度,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其中,建筑高度包括屋脊高度和檐口高度。

第三类为民居室外空间引导,包括天井、绿化和标牌系统。乡村地区的民居构建固然重要,但室外环境是民居存在的前提,良好的室外环境才能为乡村风貌锦上添花。

所有乡村控规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方式,均是在对特定乡村地区的现场踏勘和调研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村民生活实际和乡村发展需求来决定。

2.3 小结 在城市控规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乡村地区自身特点,始终坚持以保护乡村整体风貌为目标,确立乡村控规的指标体系。从大的控制方法上,将其分为规定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两类指标在适用范围、指标类型、甚至表达方式上均有差异,但缺一不可。需要强调的是,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均是在对特定乡村地域内的现场调研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定或指导,是一种基于现状的确定方法。

3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比较

乡村控规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进步与完善。由于城市与乡村分别作为人类聚居的两种方式,在多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因此它们的指标体系差异也很大。

3.1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的对比

3.1.1 规定性指标 除明显表现出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较乡村多外,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间的互动性高。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的互动性表现在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高度上,乡村地区传统建筑均较低矮,因此规定性指标建筑高度的限定不会超过3-4层,导致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的取值没有过多的变化空间,取值相对固定。

②城市控规规定性指标确定的灵活性高,主要表现在对容积率的奖励政策上,其奖励结果是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鉴于传统民居建筑高度的固定,这种灵活性基本不可改变用于乡村控规。

3.1.2 指导性指标 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的类型和涉及内容较城市控规丰富得多。城市控规在不做城市设计专项规划研究的情况下,指导性指标仅作为简短的建议话语写入法定图则。乡村控规则不然,其指导性指标较城市的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地位更重要。乡村所有区域均需在指导性指标的引导下,达到保护整体风貌的目的,否则乡村建设就会陷入一团乱麻。城市则不然,满足规定性指标便可从整体上避免用地建设陷入混乱,而指导性指标是不一定采纳的建议,应用城市设计思想对规定性指标进行验证才是其本质。

②乡村控规指导性指标确定依据是现状。为维持现状、保护现状,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创造遵从现状的未来。城市控规则相反,其指导性指标的确定依据是基于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规划设计。

3.2 城乡控规指标体系间的协同作用 通过对比,城市控规指标体系以控制为主、引导为辅,规定性指标占据主导地位,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必须在其控制下完成,一旦规定性指标失效,城市就会陷入混乱的建设中。乡村控规则以引导为主、控制为辅,其目的是维持乡村形态的稳定,引导其朝现状中好的方向缓慢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综上所述,城市控规指标体系是防止城市在突变和剧变过程中的混乱,而乡村控规指标体系是保持其在渐变过程中的稳定。

4 结语

由于“被城市化”乡村的问题更突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更尖锐,为其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需求更迫切,因此乡村控规在此基础上被提出。在此总结的指标体系更为复杂、全面。乡村控规的制定不仅弥补了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在乡村建设管控方面的缺失,而且为乡村建设管理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借鉴城市控规指标体系的编制方法和结合自身特点,乡村控规指标体系始终以保护乡村整体风貌为目标,对乡村建设活动进行弹性引导为主、刚性控制为辅的有力把控。

参考文献:

[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三分册小城镇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刘李峰.乡村建设三十年:历程与启示[J].城乡建设,2008(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