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新战略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1

关键词: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21;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43-02

一、背景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黑龙江省出台了《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把煤炭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有利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座城市,这个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占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的92%,且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煤电化产业基础好。近几年来,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批需向国家争取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且东部六市的GDP增幅连续两年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东部六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557亿元。其中,牡丹江市1 092.7亿元,佳木斯市660.4亿元,鸡西市582.3亿元,七台河市298.9亿元,双鸭山市565.4亿元,鹤岗市357.67亿元,均比上年增长超过12%。

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因素制约着东煤电的发展,如科研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技术研发人才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小等;同时,大量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改造、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一定数量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等人才。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东部煤电化建设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的重点。

二、东煤电基地人才供给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表现在煤炭企业总体的人才需求不足,煤炭生产线的各个主要岗位也面临着人才不足,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由表1可以看出来,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仍然偏低,能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也增长缓慢。其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对东煤电相关专业供给不足。原本的煤炭院校纷纷更名、改制,加上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形势下滑,使得个别煤炭企业缺乏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另外,煤炭学校资源又转换为社会通用的专业,使得来到煤炭企业就业的学生又专业不对口。从当前的形势看,目前矿区就业压力很大,通过在矿区实践历练新成长起来的劳动青年,学历低不能做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招聘来的大学生对下井工作又有抵触,造成了煤炭企业和煤炭院校的矛盾。随着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启动,大中型项目逐渐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难点。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煤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连续多年断档。地质勘探、测量、采煤、机电等煤电化建设急需的人才,几乎招不到大学生发展东部煤电化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对于煤电化的新型煤气化、煤液化以及相关建材的研究开发就更感觉人才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三、东煤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校企合作筹划专业建设

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改变现存的高校管理体制,组建由学校、行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合作机构。通过行业和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共同商讨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该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行业的计划之中,使人才培养更具计划性。同时,由学校代表、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订单”小组,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统筹、指导、监督和管理,包括“订单”培养的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以及教学管理,师资的配备,课程安排及学生的考核等。

以吉林省某大学为例,吉林省当地商业银行与该高校签订协议,对应届金融学院的保险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的 31 名大学本科生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协议书》。通过调研,选择具有发展潜力、正在成长的中型金融机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因其机构的扩大,需要扩充具有一定素质的专业人才,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并且建立了长期的稳定战略关系之后,能够形成人才供需的良性循环。

2.建校企专家工作组,共同筹划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事实上,当两个矛盾体相遇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件微妙的事情。学校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为了彼此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本身就是相互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共同建立人才供需的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大力支持煤炭学校的培养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也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补充人员不足,借助教师的科研力量推进煤电化建设大型项目的上马。同时,也通过老师的宣传和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东部煤电化,投身到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作。对企业来讲,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同时,也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宣传了自己。东部煤电化六个城市还最新签署并成立了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解决人才交流问题,以提升区域内煤电化建设专业人才的整体数量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虽然企业在观念、内部组织、管理制度上尚未与学校真正的合作,但是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却明显地提升。企业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参与培养、从接受学校教育的结果到关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从安排学生实习到校企共管共教、从职业教育的局部参与到全程参与、从注重合作的经济效益到关注人力资源的潜在效益等无不体现着企业愿意和教育界合作的局面。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案自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其中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更是越来越受到欢迎。高校也应该对部分专业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建设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及其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其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并确定其学习难度等级。再次,根据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及确定学习目标。最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并设计学习情境。

(三)创建一流的实训基地平台

1.外引内联,抓牢校企合作新把手。积极与省内煤电企业联系,为学校培训教师,共同培养学生,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本着“互惠、互利、共创、共赢”的原则,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施订单式教育。

2.多元教育。引进与企业技术平台对接的实习实训设备设施。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完成了产品加工,真正实现了产教结合,作品-产品-商品合一。

3.技术创新,促进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技攻坚小组,研发仿真模拟软件和实训设备。技术交流合作,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校企联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式”等教育模式,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学校还应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一道,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起来。

(五)发展和壮大教师队伍

1.双师互进,实现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实施“双师互进”工程,即优秀工程师进课堂、专职教师进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学生实训,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适应行业、企业和岗位的需要;学校专职教师,特别是新招聘的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这样的人才交流的绿色通道,可以为高校打造一支与企业先进技术水平相对接的专业教师队伍。

2.成立专家工作室,引技入校,引品入校。聘请企业劳动模范、优秀工程师、企业管理层等专家和技能大师组建了“企业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教学指导功能,请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等工作,使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技能培训功能,将专家最前沿、最精湛、最实用的专业技术传授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使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融入到学校实训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模范引领功能,用专家的品质塑造人,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人,用模范的力量影响人,使行业、企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之中。

3.成立教师工作站,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考察和调研,“进厂学工、进厂学魂”,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理念,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获取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结语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继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依照全省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高等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把握时代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以适应东煤电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娟.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田[J].东北亚论坛,2008,(7).

[2] 刘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 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网络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汁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在整个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从一种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转变为和现代社会相整合的一种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随着网络化而兴起的远程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作为公司的新型的组织形式。

一、来自战略网络的竞争模式的研究的主要观点

1.RGuh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经济社会学派

RCuhfi最早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他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参与其中的企业所因此获得的资源具有独特陛且难以模仿,因此这种战略网络关系可以构成能够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核心竞争力。

2.J.CJaf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组织学派

J.CJarillo认为战略网络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这种组织安排的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他进一步通过对比“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蟹挤时代最佳组织模式。

3.以PJ.R.cht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

他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他认为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Richter实际上以日本企业为考察对象从人文角度研究了战略网络的构建因素。

4.以波特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波特所研究的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组成的网络。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而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被称为商业生态学派

Moor提出的主要观点是,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而这些企业和组织构成了—个所谓的“企业商业系统”。这些有利益关系的相关主体之间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二、战略网络的范围和特征

1.组织形式

从范围上看,战略网络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这种网络和原来意义上的战略联盟相比范围和结构都得到了延伸。消费者、市场中介、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价值增值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都可以构成战略网络的一部分。传统型企业的研发部门一般都存在于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身完成。随着科技的创新,日益复杂的课题往往难以由企业一方完成不少企业将眼光投向高校,通过与高校联合研究开发新项目。这种外包的形式可以看成是战略网络形成的开端。

2.合作基础

从战略网络内部企业的合作层面上看,战略网络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基础。战略联盟的合作基础是共享资源,从而改进竞争地位提高绩效而战略网络的合作层面往往是战略层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即企业通过和其他组织进行战略层而上核心能力的分享从而改进和补充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共享战略网络内部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构建战略网络的企业往往需要平衡自身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作为战略网络而言,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独立性比联盟或者普通合作伙伴关系要小得多,所以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强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而且这种战略网络关系一旦组建,任何网络内部企业的改变或者变更效果都会被这种网络关系所放大,因此企业在战略网络内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承担比起独立企业更大的机会成本。

3.放大作用

企业的战略竞争网络是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网络各个环节贡献的资源、能力的利用和网络对这些资源、能力的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各个环节专注于在价值网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有效发挥其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各个环节企业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于网络之中,通过网络的价值链的整合及管理,产生一个正向的“网络效应”,又可取得网络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思想则认为竞争优势只由企业所在的产业结构特征或由其内部的核心能力所决定。

4.利益整台

在竞争的目标上,战略网络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网络的共同利益,这也是战略网络区别于其他企业共同体的特征之一。战略网络强调企业与其它组织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企业战略网络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战略目标。它不仅仅追求各自的利益,更强调共同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利益,企业在战略制定中,不再仅仅以对自身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而是以对整个战略网络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在这个基础之上,企业的利润回报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企业自身培育的核心能力提升和创新投资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贡献;另外一部分归于企业对战略网络的投资建设和利用管理。最终产品的竞争优势和两者都有关系。

三、战略网络的培育及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它将自身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整个企业关系网络视角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并以所建立,维护、扩展和进化的企业关系网络为管理重点,通过战略网络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1.战略网络的组建

任何企业基于战略的管理和研究都离不开环境分析。作为企业的战略层面的设计和管理同样要和环境分析挂钩。对环境的分析又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1)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也就是分析和评价自身的各种能力,识别出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较强的能力、一般能力和弱的能力)。明确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提升的方向、未来核心能力可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网络合作、战略外包的方向。这是选择合适网络节点、成功构建战略网络的前提,也有助于认清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贡献和收益,增强企业作为网络节点的吸引力。通过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评价,使企业在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了然。

(2)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出发,也就是要分析、识别和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合适的战略网络,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外包业务的选择相似。企业在确定组建自己和某个领域的其他组织之间的战略网络时,首先要确定这种战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确定正在构建或者将要构建的战略网络能够有机地整合到自身的发展中来,能够弥补自身能力之不足或者通过网络的协同作用放大自己在该领域的核心能力优势。

2.战略网络的维护和适应

战略网络将原先独立分散的主体整合成一个战略目标相对统一的共同体,必须经历一个适当的磨合过程这个磨合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战略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磨合;战略网络整体和外部环境的适应。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况,战略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适应网络或者退出网络。

在磨合和适应过程中企业通过与战略网络内部原先企业的资源,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方面进行相互衔接性的沟通和交换,目标是使得企业能够和战略网络内部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填平劣势,优势互补。在这个磨合期内,企业必须找到战略网络中适合自己的某个位置,同时还要积极评估战略网络对自己现在,将来战略的影响作用。如果经过分析发现整合战略网络的净收益比原先保持独立或者仅仅采用“外包”策略外取资源还要低,那么构建或者加入战略网络是失败的,企业就会选择退出。

随着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有时候企业必须被动或者主动地去改变战略网络。如果原先市场环境不存在了,或者是企业发现当前战略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功能并不能够足以发挥足够的作用,这个时候企业就要积极推动战略网络的改革来适应当前已经变化的环境。如果某一个战略网络和自己的企业目标相差太远,那么企业很有可能会退出战略网络。因此,无论是新主体加入网络还是原主体退出网络,网络环境都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通常认为网络内部某部分的波动会被网络结构放大。所以在对战略网络的任何修改和变动都要小心谨慎。

3.战略网络的评估和反馈

从动态能力的战略观分析,企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持久性关键取决于三个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

从“组织过程”看,战略网络的第一个作用是调和整合。企业构建战略网络的目标之一要尽其所能保证战略网络和自身的发展—致,这就要求企业对战略网络和自身组织进行协调和整合,将战略网络纳入到自身能够控制和管理的范围,使其与自身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二个作用是学习。学习是通过重复和试验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将战略网络纳入自身组织的学习系统同样可以加强组织结构之问的协同性,并且这种协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战略网络结构也越来越有机。第三个作用是重构和转变。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网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本质上说,战略网络用网络结构代替了传统企业的内部组织,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也由战略网络内部很多企业同时作出反应来代替—个大企业的内部组织和他们之间的反应,对环境变化的协调自然加强了很多,这也和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道理一样。

从“位置”上看,—个企业的战略境况不仅取决于它的组织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它的特定资产。特定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结构)资产。战略网络的组建对企业“位置”的影响可以由网络对企业相关的特定资产的贡献来反映。企业通过和战略网络中其他组织进行资源共享从而能够组成自己独特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随着企业对网络其他企业资产利用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结构内部其他企业资源提升得到优化。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3

今天的世界,对个人而言,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和国家而言,自然资源又是否还是一个国家发展致富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每一个致力于做大做强的企业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问题。

编者按:

因本文篇幅较长,本刊版面有限须分为上中下三期依次刊发,本期为中期——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说到财富,大家会认为一个国家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其自然资源的多少。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新加坡更是靠填海造地建设起来的现代化国家。2002年,日本人均GDP为2.8万美元,新加坡为2.4万美元,而中国仅为3000多美元。与此相对应的是,缅甸资源丰富但它是南亚最穷的国家。这说明,国家财富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一个国家可以领土小,但它照样可以很富有,那么国家的财富是靠什么决定的呢?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比较一下全球国家贫富悬殊的现状不难发现,原来的“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天条件”,但并不是“先决条件”。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的经济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昂贵。

创新制度对创造财富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应当说首先靠的是制度创新。按照茅于轼教授的话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脏、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因为人们的劳动没用在生产上,而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式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消耗了社会的巨大财富,而个人对此又无能为力。改革开放前,那代人比我们艰辛得多、努力得多、勤劳得多,但国家和人民并不富裕;1978年只因政策的变化——改革开放就带来了社会的巨变。

时至今日,制约我们创造财富的重要因素还是行政管理体制。中国审批一个项目平均需要100多天,有的甚至需要一年以上,创业搞项目的隐形费用比西方国家高出十余倍。在中国成立股份公司注册资金是1000万元,日本82万元,英国64万元,美国为零,欧盟20万元(均指人民币)。在中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像比尔·盖茨那样年轻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上大学时创办的微软公司,戴尔是上中学时在自己家车库开办电脑公司,两人成为亿万富翁时都没超过30岁,而且都不是富家子弟。如果按中国的注册资本、行业管理、纪律规划层层审批手续,两个年轻人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年间就迅速把各自的公司发展成世界级的大公司呢?

行政对企业的各项审批犹如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从社会角度来看每100公里设一个收费站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在中国每个村镇都可能要设自己的收费站,都要伸手参与,从而产生对社会最糟糕的结局。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创业的行政壁垒与政策歧视较多,影响了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产权对财富创造的影响。制度机制对财富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是激励,二是破坏。农业改革成功于土地承包,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私有产权得不到保护,个人就失去了发展动力,整个社会经济财富都会逐步下跌。几年前《远东经济评论》报道过北京三里屯的故事:来自河南的农民张大姐发现三里屯外国人聚居较多,就开了一个专门为外国人服务的杂货店,生意步入正轨后便投资装修、雇佣人员,但这时行政部门要她拿出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检疫证等,一个没文化、没关系的农民不知道这些证在哪办、怎么办,只好关了杂货店。几年经营形成的客户群体、品牌、服务名声等无形资产和未来的企业现金流就被一张街道行政通知书废了。她后来又换了两个地方经营但都被取缔,当产权得不到保护时,她再也不愿扩大生产经营。

又如2001年6月之前,地方政府出于税收考虑,鼓励民间资本兴建加油站,全国当时有10万多个民营加油站。2001年6月5日国家经贸委等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进行清理整顿,一夜之间必须关闭搬迁的加油站就有一半多,让这些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很高的加油站一夜之间价值降到几乎为零。二十世纪90年代全国的信用社有几百家,类似的行政命令一夜之间可以摧毁多家民营企业。

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道格拉斯·诺斯提出,制度资本或制度成本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由此提出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其范畴包括法制、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制度经济的核心命题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和投资的结果,不能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其后果导致市场发展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4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1990年,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当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能使公司为顾客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一种核心能力。

当代经济学大师张维迎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既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进步的动力。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条件

企业竞争力最终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客户价值、与众不同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可延展性。

首先,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极大地提供客户可觉察的价值。企业通过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能够为顾客带来某种特殊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还应该是顾客可感知的。

第二,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企业独有的且具有竞争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能被他人仿制,很难被替代。

第三,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可延伸性。核心竞争力不但对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全方位大力支持,而且可以为新产品开发或进新市场提供根车保证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我们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多维定位以后,就要考虑企业战略的实施。战略实施的关键在

于持续不断地改进运行效率,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核心能力开发产品和市场,达到谋取市场份额和满足顾客要求的目标。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我国的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同国外企业相比,规模比较小,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集中力量积极培育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迅速获得竞争优势和坚实的发展后劲,在竞争激烈

的全球市场上同国外大公司一试高低并出奇制胜。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市场的差别化程度,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加强资源的优化利用。因此,面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性误区。

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如摩托罗拉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在 BP 机、双向移动无线装置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

第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因此,很难 “压缩 ”或 “突击 ”,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在建设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中领先的企业,往往很难被赶超。很难想象有谁能从零开始,迅速赶上摩托罗拉公司在无线通讯技术面的竞争优势。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5

关键词: 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战略,中心镇。

0 引言。

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 Low-carbon Economy) 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

我国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出台了许多相应的低碳政策。并且在 2009 年,向全世界承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 2005 年下降 40% ~ 45% 的行动目标[2]。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策略,使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不仅要在大中城市中力推低碳发展模式,也应在中小城镇中倡导低碳经济,促进中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中心镇作为带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产业发展方面更应备受重视。

1 枫亭镇产业发展现状。

1. 1 中心镇概念。

中心镇在地理概念上,是县( 市) 域内一片地区中周围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地理位置相对居中,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经济概念上,具有较强的综合辐射能力,是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为带动一定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3]。中心镇介于小城镇和县城之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2 枫亭镇概况。

枫亭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东南部,东连莆田市东海镇,南临泉州市泉港区,东南临湄洲湾,是莆田市的南大门及仙游县唯一的滨海城镇。境内有仙游枫亭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对外交通方面,枫亭镇拥有海安码头、辉煌二级鱼港等重要出海口,也是福厦铁路、福泉高速路、滨海大道、324 国道和仙港大道等五条对外交通道路的集聚地。人口地理方面,全镇总面积约 91. 12 km2,总人口约 12. 1 万人。经济发展方面,2011 年,枫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1. 5 亿元,比增 22. 1%[4]。

作为仙游县的副中心,枫亭镇起着带动仙游县南部和莆田市西南翼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1 年,枫亭镇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镇。2010 年,福建省先后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见》三个配套文件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5]。根据上述文件,枫亭镇将享有管理服务、财税、土地、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户籍和就业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1. 3 枫亭镇产业发展现状。

1. 3. 1 产业结构。

枫亭镇 2009 年的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占 4. 72%,第二产业占 71. 91%,第三产业占 23. 37%。可以看出,枫亭的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严重偏低。

1. 3. 2 农业。

枫亭镇在农业上主要着重于水果种植、蔬菜生产和水产品养殖三个方面。境内有食用菌基地、禽种鸭基地、禽苗基地、蔬菜基地、滩涂养殖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速生丰产基地、荔枝科技试验基地和各种果树基地。

1. 3. 3 工业。

1) 工业发展概况。

截至 2011 年,全镇现有各类生产性企业共 160 多个,主要以“鞋革服装、生物制药、特种陶瓷、机械制造、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为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71 个,2011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 亿元。

2) 工业主导产业分析。

枫亭镇的工业行业主要有服装、鞋业、化工、医药、轮胎、机械、纸业、陶瓷、面粉等工业。

在此采用区位商法与产值比重法来分析枫亭镇工业主导行业。

区位商也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采集枫亭镇和仙游县、福建省 2008 年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产值,按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对枫亭县 5 个工业行业进行区位 商 分 析。如 果 区 位 商 大 于 1 则 属 于 优 势 部 门; 小 于1 则属于劣势部门。我们采用产值作为衡量指标,公式为: 区位商 = ( 枫亭某工业部门产值/枫亭工业总产值) /( 区域相应工业部门产值/区域工业总产值) 。

行业比重是指某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能够反映该行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研究该指标可以分析枫亭镇的主要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由表 1 中分析可知,枫亭镇的纺织鞋服、机械制造、医药及制造业、印刷业等在仙游县所有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而纺织鞋服、化工产业和印刷业等在福建省所有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1. 3. 4 服务业。

枫亭镇境内有个体工商户 3 500 多家,从业人员 1 万余人; 境内现有莆田市粮食物流配送中心、仙游农工贸批发市场、中建粮油批发市场、铺头干果市场和闽中物资综合市场等 5 个闽中地区较大知名度的商贸平台。枫亭商品经济具有较长的历史,集市贸易繁荣活跃,境内以枫亭街集镇为中心,辐射沧溪、草楼、东宅、五里、白蛇过路等 5 个商业区。此外,枫亭镇在餐饮、职业教育和广告等服务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 枫亭镇产业发展战略。

2. 1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枫亭镇的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第二产业严重偏高,第三产业严重偏低。第三产业具有无污染、拉动就业和集聚人气等多种优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第三产业尤为重要。发展第三产业,既要发展餐饮、娱乐和旅游休闲等服务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业,也要发展金融、商务、商贸、广告、创意设计和教育培训等服务于生产业的生产业。

2. 2 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当发展一些低碳节能的产业,以作为今后产业转型的先导,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和 LNG 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

2. 3 发挥规模优势,促进产业集群。

枫亭的工业企业主要布局在枫亭工业园区内,但企业之间缺少一定的产业联系。随着园区扩大,园区集聚效应并未增加,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产业集群,是某产业的相同、相近、相关的企业在某地域的集中,它本身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的产业区。

工业园区不一定是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却一定可形成一个工业区。工业园区迫切需要借助产业集群的发展来获得较快的发展。

因此,在继续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的同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当前优势产业的产业集群上面。

2. 4 瞄准高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

随着大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商品的要求除了质量上的保证外,逐渐开始追求商品之外的符号价值和文化价值。品牌是符号的凝聚,一个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具有高附加值。因此,枫亭应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鞋服、体育等产业的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帮助其成长为区域性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以此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 结语。

产业发展对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心镇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才能解决中心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以莆田市枫亭镇为例,试图从产业发展战略角度去探讨中心镇的产业发展,希望作出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 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认真履行了国际承诺[Z/OL]。 http: / /

scio. gov. cn / ztk / xwfb /102 /5 /201211 / t1245954. htm. 2012.

[3] 王士兰,游宏滔,徐国良。 培育中心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规律[J]。 城市规划,2009( 5) :69-73.

[4] 2012 年枫亭镇政府工作报告[R]。 2012.

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6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就平衡增长战略与非平衡增长战略展开激烈争论。针对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恶性贫困循环”理论为代表的平衡增长战略,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其后被布德维尔、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加以丰富和发展。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佩鲁提出一个经济体不会同时出现经济平衡增长,通常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个增长极是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区位,而是领头产业或关键产业,这些产业的增长速度更快,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关联,吸纳更多的资本和知识,然后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增长,进而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可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偏重于产业增长极,比较强调增长极的正面关联带动效应而忽视了它可能导致抽空周边地区资源的负面效应。

(二)布德维尔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布德维尔继承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把产业增长极概念拓展到区域增长极。指出,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作为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在地理上集中,形成一个区域增长极。他认为增长极既是产业增长极,也是区域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可以由市场自发形成,也可以由政府政策计划形成。并指出在区域发展初期,投资应当集中于这种增长中心,使增长由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最终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三)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缪尔达尔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做了补充,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区域之间的相互效应,还论述了政府在增长极理论应用中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循环积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核心地区更容易出现一种上升的循环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可能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必然会有一个地区差异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经济发展正反馈运动,“回波效应”则导致负反馈运动,“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向周围地区进行经济技术扩散中所起的作用,而“回波效应”则指由于资本、人才外流以及贸易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的冲击。此外,缪尔达尔认为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促进具有累积优势地区的发展成为增长极,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带动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

(四)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

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与缪尔达尔有许多相通之处,利用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来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但在对待政府发挥作用大小方面持相反观点。他通过“联系效应”来解释不平衡增长,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经济进步会首先出现在核心区,由核心区带动边缘区的发展。所谓“联系效应”,是指在一国的社会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赫希曼强调“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他指出,政府要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时,可以考虑选择联系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优先发展,从而发挥较大的联系效应。他把发达地区的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其“联系效应”对应着产业增长极范畴,而“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则对应于区域增长极的范畴。与缪尔达尔强调政府积极干预相反,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产生于理论争辩,时代趋势也进一步给予其应用的现实土壤,二战后成为很多国家战略规划的理论参照。纵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本国发展战略,其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行业进行规划,选择出合适的产业增长极,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典型的产业规划比较成功的国家有日本,日本在战后几十年,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实现了日本经济的起飞;(2)区域经济振兴计划,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落后地区或者有比较资源优势的地区,进行特定地区发展规划,美国就利用增长极战略应对战后国家内部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3)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整体角度看待本国各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协调不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如英国利用区域内的小城镇的经济数据衡量城市和腹地之间溢出效应程度,从而确定增长极来促进英国农村的发展;(4)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是经济体由不发达向发达方向转变的必由之路,利用增长极理论,合理确定不同的城市增长极,缩小城城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具体到中国,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比较高,以上几种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增长极理论的契合

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站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1)战略导向性,体现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引导,政府有较大的作用空间同时也应受到相应的约束;(2)综合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只是要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追求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是体制的创新;(3)动态演化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限定的产业范围,会随着技术进步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约束而选择不同产业,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会历经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的产业演化过程;(4)多重联动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横向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二是在产业内部,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联动,三是能够联接国内外市场,增进国际交往;(5)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确定的成长路径,发展空间和风险是并存的。

增长极理论的有关研究中,针对产业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尤其是关于推进型产业确立为增长极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相契合。国内学者提出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①技术创新能力,普遍的做法是主要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评价,在佩鲁的主导型产业概念中,内含着技术创新的要求;②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利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矩阵求出各产业的扩散能力和感应能力,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就是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的机理的理论化;④比较优势;⑤发展战略及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备受关注,需要政策支持。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路径,国内学者认为应分三个步骤进行产业增长极的选择:确定何种产业为推进型产业 确定推进型产业中的推进型公司的区位 根据推进型产业的区位确定增长极。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反映产业现状及潜力的特征性变量、反映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政策变量以及反映其他重要经济参数的参数变量,最终确定产业增长极。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产业增长极选择有许多相通之处,增长极理论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佩鲁关于产业增长极的主张,内含技术创新的要求,对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特点。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可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重联动性。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对政府作用的不同主张,引导着决策者对于战略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因此,在对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规划以及后续发展,经济增长极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对发展经济学以及研究产业关联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理论应用的以上几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谈到经济增长极理论,应当包含产业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增长极的运行机制、政府作用等内容,运用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和国家或地区产业规划。增长极理论主张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和产业,把他们培育成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在很多方面,与经济增长极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就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极理论大可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加以借鉴。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增长极”效应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是通过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生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国务院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发展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从产业增长极的理论角度看,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力图将这七大产业打造成七个产业增长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全符合佩鲁所说的整个工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有推动力的产业”,这些部门或产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效应和外部性,通过“扩散效应”和“联系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效应

“有推动力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视为有推动力的产业)的地区性集中给产业结构和增长带来了某些特殊效应:一个在区域上集中和增长的复杂产业极,将会强化经济活动,导致公共需求,并出现相互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将会形成有产业增长极推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可以说,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是两位一体的,是个增长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目前,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了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各地方省市也都出台了各自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这正是既要打造产业增长极,又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各地方省市内外部条件,打造区域增长极,最终目标是要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定位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产业增长极理论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唯独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还是审慎政策这个问题上,秉持完全不同的态度。缪氏认为要实现增长极的形成,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最后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的目标,政府应该发挥积极干预作用,有计划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而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增长极自发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审慎态度,由市场更多发挥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作用。实际上,这二者并不矛盾,涉及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层面,即政府如何定位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政策支持,一是市场竞争。政府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区别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积极或审慎的干预,前瞻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振兴初期,大多面临成本高、市场认知度低等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个阶段,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有计划地促进增长极或者地区增长极的形成。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吸引各类资源,真正发展壮大,形成市场增长极。从这一点来说,政府要进行审慎干预,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可见,缪氏的观点适用于政策层面,而赫氏的看法更多是针对运行层面。

(四)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

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按照各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地上项目,更要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可能带来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认识到负面效应的可能性。许多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导致资源、政策、资本、人才过分集中,可能会对周围地区和其他产业产生冲击,达不到“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的预期。当前许多地方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性大都市和各类产业基地的倾向,是值得商榷的,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也可能由于“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某个地区或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上,要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环境的软约束和硬约束,做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2]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01).

[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63-177.

[4]褚淑贞,孙春梅.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01).

[5]王昌林等.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08-112.

[6]李小建,苗长虹.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J].地理研究,1993(03).

[7]王瑜.增长极理论与实践评析[J].商业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