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1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2
关键词:大学自治;政府管制;关系;平衡
引言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历来是高等教育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关系则是代表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一种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从认识论出发要求大学实行自治,追求学术自由;从政治论的哲学观出发决定政府有使命对大学进行管制。笔者基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矛盾关系,要求双方必须把握好各自的限度。
一、 大学对学术的自治
(一)大学自治的概念。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依据自身的法人地位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对自身内部各项事务进行有序管理,并根据大学的内在属性发展学术自由进行独立办学而不受外在力量的干预。
(二)大学自治的必要性:基于认识论的观点。正如学者布鲁贝克所言:“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无论它的经费来自私人捐赠还是国家补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准是靠家训令、免家特许状,还是国家或省的立法条文,学者行会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1]
认识论的观点认为大学应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高深的知识为目的,注重价值的发展。大学应该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来从事大学的办学活动,包括对人才的培养,对科学的研究,对学术活动的开展等等而不受外界势力的左右。学者约翰.范德格拉夫也认为大学应该实行自治,否则便如他在《学术权力一七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一书中谈到的那样,“从管理体制角度对学术权力的研究,科学和研究在受到严厉监督的时候,会受到极大的伤害。”[2]因此,大学充分享有独立办学,管理自身内部事务的话语权。
二、 政府对大学的管制
(一)政府管制的内涵。政府管制是指政府行政机构作为管制者针对大学自治的限度,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大学的事务实施干预行为。政府对大学的管制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大学进行管理,从国家的利益与事实状态出发,其管制行为往往具有强制性、法制性及政策性。
(二)政府管制的理由:基于政治论的观点。当高等教育与国家利益、社会进步越来越紧密联系时,政府对大学的管制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政府对大学的管制对实现教育公平具有必要性。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点认为人们研究高深学问、探讨深奥的知识的目的是不仅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为国家服务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的著作中都具有政治论的色彩。坚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大学作为高等学府是为国家培养的人才的,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应该摆脱高深学问的价值影响,而注重事实状态的考虑。现代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是基于政治论的,所以政府对其实施相应的管制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 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对立关系。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观中认识论与政治论的矛盾在于价值与事实的冲突。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谈到“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大学,总是趋向于追求学术自由、探讨学术问题、挖掘学术深度,把学术作为大学立足的根基和不断发展的出发点。”[1]认识论追求的高深学问的价值影响,大学自治的目标是追求学术自治、学术自由。而政治论的哲学观点体现在高等教育在政治上的合法地位,对高等学府确定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所行使的权利加以制约,使得大学的发展必须站在为国家服务的立场。认识论与政治论的矛盾关系决定了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对立关系。
(二)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依存关系。当大学功能的不断开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卷入社会的网络时,大学就不是纯粹的发展学术了而是培养出的高等教育人才直接参与到国家、社会事务,大学的科学研究也直接为社会贡献力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正如德国建立柏林大学的最初目的就是弥补其在战场上的损失,从政治论的基础出发为国家而服务,同时从工具上坚持了认识论,给予大学发展的自由是为了大学更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通过发展大学来使国家走向强大。
四、我国该如何平衡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的现状
1.政府方面管制不当。首先,政府的角色错位,存在“缺位和越位”。政府在职责范围内应该对出现的教育问题该管的而不管造成“缺位”,而不该管的却又对大学事务过多的进行干预阻碍了大学的发展造成的“越位”。其次,政府对大学管理的方式太僵硬。政府缺乏为大学服务与引导的观念,使得其管理方式具有典型的行政指令性、计划性。此外,政府过度的集权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的良性发展。
2.大学方面难以自治。首先,缺乏自,自治传统难以形成。目前,我国大学办学自的缺失表现在招生自,教学管理权,科研管理权,财务管理权。政府对大学办学自的管制太严,使得大学办学都是按照政府的红头文件来办,容易导致大学依附于政府的导向,从而丧失自治的传统。其次,大学自缺乏政府立法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政府对高等教育颁布的法律法规大多以“暂行条例”、“纲要”“指示”等形式出现。我国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高等教育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提到要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却没有规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因此大学自治在立法层面还缺乏保障。
(二)我国大学自治与政府管制走向平衡的路径
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的有限管理和大学的积极自治两者相互促进来达到平衡。
1.政府方面要“有限”和“有为”。从政府对大学管理的角度出发,要坚持政治论的观点,采用有限政府理论对大学进行干预,即政府对大学干预的功能是有限的,政府只在行使职责范围内对大学事务进行管制;同时,提倡分权与放权,强调政府对大学的引导与服务。政府应该进行有限管理并在大学的管理上要真正有所作为,即要做好大学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大学的协调者及大学的投资者。通过教育立法,制定规划,财政支持,评估监督的职能来对大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逐步下放政府的权力,将属于大学自范围的教学对象,教学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科研计划等回归大学,使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2.大学方面要确立学术主体地位。从学校自治与自的角度出发,要坚持认识论观点,主张政府应扩大大学的办学自,给大学自由的空间更好地实行大学自治,而不是对大学管制太多。布鲁贝克从教育哲学角度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深刻探讨了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及学术自由等基本问题,强调主张认识论的人坚持大学自治是高等教育合理存在的原则与传统。只有确立了学术在大学里的主体地位,政府的行政权力才会较少的进行干涉。落实办学的自,完善高校办学自保护立法。建立合理、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落实高校大学章程的制定,校长实现专职化,促成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局面将推动大学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3
思想政治教育是哲学发挥作用的“阵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哲学取向,有助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也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1、有助于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对人进行道德的教化,鼓励个性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发展,顺应人的本性要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完整发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而培养真正的社会人、全面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哲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进行反思和考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的有效举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对更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援。
3、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论文长足和发展。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还在一些问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不高、忽视受教者的利益、个性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现实脱节现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指导下,从哲学的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决理论教育与现实教育脱节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哲学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厚的哲学底蕴,有着自身严密的一套逻辑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规定、认识论构成和方法论形态三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内容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的研究,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根基问题的哲学研究,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存在”,从而揭明“人的存在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之维,是其存在的现实根基,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建立在人学立场之上,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具有自觉性、先进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思想教育过程具有决策与实施功能、说理与管理的功能、言教与身教的功能、输出与反馈的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其主体构成、外部环境、方法结构等等都必须立足于现实这一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建立良好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相融一致,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构成
认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用在于道德教化和政治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是社会意识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对“社会人”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政治价值观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道德观是人类道德思想发展的最高成果,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各种进步道德观的升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即对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塑造。透过提升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改进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更新人们的思维观念,通过说理使教育对象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方法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连接着主体和客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灌输式与启发诱导式相并举方法。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灌输理论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发诱导诱导式方法,重视教育对象主体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良性互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偶范畴,就必须实现灌输和启发的有机融合,才能取长补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效果。层次分类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方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要对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还要求有所侧重。层次分类法,是指注重从不同层面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根据社会群体的不同,开展普通民众教育与社会精英教育,区分层次、分类施教,建立不同教育对象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特殊与一般相统一方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是指对一个人或者较少一部人进行单独教育,需要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分别加以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教育方法,主要是进行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一般教育方法和特殊教育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结语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4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做好主观题,取得较好成绩的法宝。为此,学生须创造两个条件。
一、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解题的基础
(一)掌握教材内容。
学生应全面深入掌握教材知识,在课后要对所讲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要有清晰和准确的记忆。这便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即扎实的教材基础。如:“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认识的程度、水平”和“认识的作用”三方面出发论述的。学生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就需要搞清楚这三个方面的范畴,不能混淆,不能张冠李戴,搞错对象。如果对此没有准确把握,混淆了三个方面,学生在答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时都会丢分。
(二)宏观把握知识结构。
学生自己可以建构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教材知识。如对高中哲学知识必须从整体上理解,明确可以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论等六大板块出发分析把握。要坚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原则,分别对每个板块深化认识,逐层分析,直到全面准确地掌握具体的知识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掌握课本知识联系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意识、经常性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课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时代性很强,必然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学习理论并不是单纯为了“认识世界”,关键在于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改造世界”。学生学习知识就要运用知识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例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认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必须要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实践论等方面综合分析。
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成功的关键。(这里的“感性材料”是指学生已有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对问题、材料的感性认识)
(一)审是关键。
审题是答题的关键。目前,主要存在题目读不懂、语句看不明白、材料意思不明确等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诀窍只有一个,即在细心、耐心、认真、审慎的原则下审题。
首先是审设问。首先搞清楚试题问的什么,要回答什么,有几问。弄清设问后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阅读材料。一定要养成答题前反复研读设问指向的习惯,反对一看试题就动笔,凭直觉答题的武断作风。
重点是审材料。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对材料进行分析。把握细节、逐层分析。通常以一个句号或分号为一个层次,以“和”“或”“即”“但是”等连接词作为内部联系的显著标志。逐层分析时不仅要注意不漏掉任何一个层次、注释信息和材料细节,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从语文角度化繁为简,提炼材料中心意思。利用上述方法对大段材料进行逐字逐句逐段分析后,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得出科学结论提供了可能。
一定要猜想和估计。通过分析材料,猜测命题者想要考查我们什么,要把我们引向什么方向,这和我们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在材料或问题中往往对答题范围有明确的限定。例如“结合材料一”“认识论”“主要原因”“主要对策”等关键限定语,这就要求我们从材料出发,从教材基本内容出发,紧扣材料独立思考、分析设问。
(二)思路是核心。
思路明确是顺利解决问题的核心。首先根据材料选择原理,学生要努力回忆与材料相关的课本原理知识;然后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确定原理与材料的对应关系;接下来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思维过程进行简单加工便可以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编制答案至关重要。
答案的内容质量、书面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成绩的高低,因而组织答案在解题中显得至关重要。综合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案,我们不难看出对答案的要求是“精”“简”“全”“美”“稳”,即通常说的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准确完整、字迹整洁、格式规范,知识性、逻辑性与思想性统一。
运用已有知识对材料进行加工是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的,是一个综合运用语文、政治、逻辑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严格按照老师的基本要求来做。
综上,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是对认识论中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的具体运用。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贯穿科学思维方法勤加练习,熟练掌握技巧,才能真正做好主观题。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必修)二年级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5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政治哲学认识论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认识论;政治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05-03
[作者简介]何文晓(1989―),女,广东茂名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其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理论: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地理等等因素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内部,师生之间、领导干部和教师之间、各部门之间等等相互作用的规律;由此延伸出高等教育外部与内部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观点把国家工业化、政治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目标当作高等教育的主要适应对象,是一种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被后来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者概括为高等教育“适应论”。这些学者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展立新和陈学飞为代表,他们提出:“从理性分工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活动,其首先应该符合的是认知活动合理化即认知理性发展的要求。”[1]展立新和陈学飞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失误:一是“适应论”混淆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试图用功利性和政治性目标取代高等教育最本质的教学和科研;二是“适应论”在选择某种主导理性的时候,不能容忍其他理性居于合理地位共同发展。在反驳了潘懋元先生的“适应论”观点之后,展立新和陈学飞两位教授从辩证唯物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并根据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历程辨清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即认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是立足于认知发展起来的次要方面。认知与实践两者之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多种选择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
这两种观点的差异从根本上来看,是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差异。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2]坚持认识论的人把“闲逸的好奇”当作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强调高等教育是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心想成为“鸿儒”的有识之士;而坚持政治论的人则认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有别于初级和中级教育,其目标应定位在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持高等教育政治论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所有伟大的教育哲学家都把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来看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都是如此”[2]。在笔者看来,潘懋元的高等教育“适应论”是高等教育政治论的典型代表,展立新和陈学飞的认知理性观点则是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典型代表,这两种观念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史上都曾经占据过主导地位。总的来说,潘展两派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发展还是人才培养,二是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孰轻孰重。
一、高等教育的本质
潘懋元先生在198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学术专著――《高等教育学》。在该书中,潘先生把高等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3]。当时正值拨乱反正的高峰期,在政治上,各个部门、系统正摆脱的影响,努力恢复到正常轨道;在经济上,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潘先生的这种高等教育人才观,是通过教育对象定义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杜威的“学生中心论”有一定的传承关系。而展立新和陈学飞为代表的“北大派”更多地传承了中世纪时期的大学观,认为高等教育的宗旨归结为知识,“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才是其本质,高等教育的存在是否合理,“在于专业是否具有批判反思的性质”。[1]
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学术发展或者是人才培养,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两者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义为“学术发展”则是更加看重大学的教学职能。学术的发展不同于科研,它更加侧重大学的教师团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忽视学生在大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大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和应用性学科。而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人才培养”,一方面是因为这一观点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另一方面这一观点更是回应了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国家出资办学的公立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接过中小学人才教育培养的重任,继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某种程度来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不仅是从国家的角度去培养合适的人才,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伯顿・克拉克在他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文中提出,虽然现在很多大学随着时代的潮流趋势转型成为创业型大学,积极加大大学与社会外部的联系与合作,但是“学术心脏地带”仍然“处于围绕新旧学科和一些跨学科学习领域形成的传统的学习之中”[4]。大学只有将基础研究做稳、做好,才能加大学科应用性的社会实践,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二、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
大学的学术研究职能自中世纪大学诞生起就已具备,并一直延续至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也是现代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展立新和陈学飞看来,现代学术活动越来越体现出“规范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即学术的规范性越来越强,规则越来越透明;学术活动内在的流动性与非规则性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鉴于此,“学术市场”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提出。展立新和陈学飞认为,“学术市场是促使知识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才、知识和学术声望三方面的因素)自由地进行交换和流动的市场机制,其运行可以保障知识生产要素获得最佳配置。[1]学术市场建立在具有共同价值的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学术共同体的充分开展形成了学术系统,学术系统可以容纳不同的学术流派,所有的学术流派都应该自觉地接受认知理性价值观的指导。
从中世纪大学的重视教学,到德国洪堡时期大学的重视科研,再到现代美国大学的重视社会服务,大学的职能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充和丰富,并且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现代的大学,既不再是纽曼时代的“乡村”,也不是弗莱克斯纳口中的“城镇”,而是克拉克・克尔口中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大学正向着多元化巨型大学发展。“与村庄和城镇相比,城市随着自身的发展,愈加类似于文明的整体和文明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进入或脱离周围社会的速度已大大加快。如同在一座城市里,在一种法规的管辖下,有着许多互不相连的努力一样。”[5]判断大学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哪个更为重要,关键取决于大学的类型和学科结构。武书连把“类”和“型”作为我国大学的分类标准。“类”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大学学科的类别特点,分为综合、文理、理科、文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文学、管理、体育和艺术这13类;“型”的分类标准是大学的科研规模,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6]我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高校的定位及其发展情况,实施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将高校进行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实行有针对性的资金投入和人才选拔、激励政策。毫无疑问,处于我国高校金字塔顶尖的“985”院校是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这些院校的发展在强调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更应该侧重学术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这些年来,我国学者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诺贝尔奖项中,如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奖、医学奖和经济学奖,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冲击这些诺贝尔奖项的厚望,只能寄托在我国首个顶尖大学联盟,也就是“九校联盟(C9)”。而其他类型的一般高校和职业性技术学校,其重任更多地落在为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上。国家可以根据大学的类型和层次投入不同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做好相应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院校之间形成合理的责任分工。这既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走向,也是对社会发展需求做出的合理回应。
三、小结
高等教育的政治论与认识论,“适应论”与认知理性观点并不总是对立的,我们不须做出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的职能随着其发展逐渐扩充,大学本身也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多元化。“适应论”和认知理性观点都能找到它们合理存在的哲学支撑。
参考文献: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
[2]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