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1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 激励―保健理论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 You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oday students' motivation is practical, motivation for this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ighly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not high. Based on the a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citing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analysis, should be resolved in two ways students are not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ssue, one is to reduce the factors that students do not like, to achieve health benefits; two factors like the increase in students, and thus play the role of incentive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learning initiative

1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源于长期的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知识也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可以说,公共管理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也要回答“是什么”。且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学生之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主观上感觉与未来工作不相关。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公共管理是为了以后当公务员做准备的,但是现今我国公务员的准入制度是只有通过全国或地方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才可进入,而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与公务员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认为公共管理的专业课与现实脱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且许多教材都是引用西方经典的理论作参考,因此教师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应该怎样”的逻辑推理问题。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所以难免有些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与我国的现实国情不符,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 实证数据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某校公共管理专业大二3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共12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7份,有效问卷105份。此问卷主要是采用选择式的问题,问学生们喜欢公共管理专业的原因和不喜欢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

通过统计回收的问卷,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各因素是不同的。有些因素固定的与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有些因素固定的与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兴趣的因素

3 由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与不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因素是不同的。根据激励―保健理论,影响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导致学生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保障”因素。如果例如“枯燥乏味”、“与以后的工作无关”等因素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不喜欢此专业,并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这些因素处理得好,也只能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但是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功效。要想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仅仅降低不喜欢的因素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减少学生不喜欢的因素,达到保健效果;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喜欢的因素,进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尽量贴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管理专业在西方的发展较为迅速,许多经典的理论都是由西方发现提出,然后传授到我国的。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授课内容,都会有很多关于西方理论的介绍,尤其是有些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联邦制、分权理论等,这会给学生一种与现实脱节的感受。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尽量多引用我国的事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单纯讲授公共管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还适当的多介绍下我国现今的公共管理“怎么样”的问题,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在讲课的时候尽量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即尽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以理论灌输为主,少有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事例的研讨。一方面学生缺乏主体性,容易导致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现象出现,没有真正理解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一节课45分钟全部由教师传授知识并不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以案例为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案例的组、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深入其中,通过具体直观的感受来分析并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避免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无聊感。例如组织一场关于限制房价政策的模拟听证会,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听证会的各项资料,分配好角色,体会“听证会”这一活动对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影响。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引入相关理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学习。

第四,引入实训课程。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管理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形成了理论与公共管理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即缺少实践能力。一方面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很担心无法适应社会,从而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公共管理的教学中引入实训课程,让学生实习实践,通过在政府、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实习,或者模拟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实践活动,把公共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易新涛.公共管理视野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重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2

关键词 中美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教育 比较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中美MPA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

1.1中美MPA教育发展历程比较

美国MPA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

美国MPA专业性教育始于1924年,最早在锡拉丘兹大学展开。至今,美国MPA教育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MPA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并走向规范化。首先,美国MPA教育主要朝MPA(Master of Public Management)和MPP(Master of Public Policy )两个方向发展,二者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做公共管理的执行性工作,侧重操作层面;后者侧重研究层面,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其次,随着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日趋规范,公共管理更多的指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且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交叉逐渐增多。

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MPA教育体现了公共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交叉性。其设置的研究生专业包括如下5个:MPP(公共政策硕士)、MPA/ID(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发展)、MPA(公共管理学硕士)、MC/MPA(职业生涯中期公共管理硕士)、联合培养硕士。

我国MPA教育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现在刚刚经历了11年,其发展历程如下表所示:

我国MPA教育起步于国外MPA教育发展成熟阶段,在借鉴国外MPA教育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发展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MPA教育的实际情况,朝着MPA研究领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以北京大学MPA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例,主要包括:(1)公共政策(包括一般政策和部门政策);(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公共经济管理;(5)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6)审计管理与绩效管理;(7)外事管理;(8)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9)电子政务方向;(10)公益事业管理方向。

1.2美国MPA教育的现状

彼德森大学指南(Peterson’s Guide)指出,美国312所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院系中,重公共管理方向的高校有244所,另外有81所高校重视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2003年对250所院校进行调查,在校学生数量为26000名(包括2500名在校博士生)。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美国公共管理学院设置的相关学科与传统政治系下设的相关学科的关系,类似于物理学系和工程学系的关系。首先,它不能完全被传统的政治系等学科接受,但从其发展速度上看却要快于传统学科且其毕业生工资比传统政治系毕业生的更高。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每4年会对涉及公共事务的院校的9个专业进行一次排名,且该排名对学校声誉影响较大,因此高校提供的数据较为真实,这又使得这一排名更有参考价值。如表3为美国新闻和世界评论的2012美国MPA、MPP专业大学排名情况:

1.3 我国MPA教育的现状

我国MPA教育始于2001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4所高校首开我国MPA教育先河。截止到2012年,共有近190000人报考MPA,在籍和已获学位的学生共881109人。教育部的2010年度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MPA招生人数为6900人,全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17793人,比例约为5.86%;招收在职研究生人数为115692,约占在职攻读专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的5.96%。

我国MPA学位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具有三年或三年以上政府、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招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关系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

2中美MPA教育培养目标及入学选拔的比较

2.1 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

我国MPA兴起主要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改革、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需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引入并推广MPA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

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招收条件要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获得MPA学位之后,很多人又继续在原先的岗位工作,另外一些人则进入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全国公共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中国MPA》一书中介绍:“美国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

美国MPA专业学位获得者就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联邦或地方政府、非营利性机构、私营机构。据调查,目前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中拥有MPA或相关学位的工作人员约为10%~20%,然而在公共政策领域,这一比重可以达到50%~60%。另外,企业界、文化产业领域、新闻和媒体机构、甚至连金融领域都不乏MPA毕业生的身影。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在MPA的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此外,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渠道也都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也包括营利和非营利部门。

2.2中美MPA入学选拔比较

我国采取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入学制度,招生过程为:核对报考条件报名初试复试资格审查录取。我国对MPA学员入学具有一定资格限制,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等,为MPA教育设立了一定门槛。初试形式为全国联考,科目包括英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试合格的学生能够进入复试,复试由各个高校自行进行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复试合格的学生只有通过资格审查最后通过的才能确定录取。

美国各州各校的硕士入学选拔互不相同,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一般各校一般都会规定入学最低标准,考生根据这一标准准备材料(包括:个人申请书、推荐信、GRE成绩以及大学学习成绩单)提交材料学校审阅材料面试最终录取。

通过列举美国和我国MPA入学选拔的流程我们发现:第一,美国MPA研究生入学准则中基本没有年龄限制,但有学历限制,我国则是二者兼有。第二,我国MPA录取更侧重学生初试成绩,致使一部分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报考者,因为没有时间进行初试复习而不能参加学习,而美国MPA更侧重学生的经历和发展目标。第三,对报考者未来规划都有考察,但美国在初审中进行,我国则是在复试中进行。第四,中美两国MPA招生中对报考者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比较看重。但二者略有区别,我国侧重报考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成果,而美国侧重报考者的实际经历。

3中美MPA教育的教学方式及师资比较

3.1中美MPA教学方式比较

MPA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学习、现场观摩、安排见习、小组教学、组织赴外地学习等。

目前,我国MPA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我国MPA教育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老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互动也仅限于课程内容,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单位自身条件限制等方面因素导致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很少,教学大纲规定的观摩、实习常常被搁置。

在对国内最早的24所MPA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形式”为“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很少有高校将实践教学、政策模拟等教学方法明确提出。

美国MPA学员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非常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研讨在美国MPA教育过程中尤为显著,而这种交流方式除了在课堂出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实现。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网络讨论组的研讨交流,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教学交流等等。

以Maxwell学院为例,该校教学除了采用导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外,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经常组织实践活动。随着新技术的引进,Maxwell学院还通过影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另外,该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小组研讨法、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政策设计、校外实习等方式。

3.2 中美MPA师资力量比较

在我国,MPA教育师资队伍总数大但具有公共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师资短缺。我国将参与MPA培养的全职教师数量的信息公开的院校有96所,平均每所学校的全职教师为42人。其中,47.6%的院校的MPA项目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有42所MPA培养院校的博士教师比重超过50%,有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MPA教师比例达到88%。

以北京大学为例,政府管理学院目前共有80多位教授、副教授参与MPA学员培养。其中,有50余位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另外30位则来自北京大学其他社会科学专业和国家行政学院。

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全每各个高校的MPA项目至少应有5名全职教师。而目前,美国每个MPA项目的平均全职教师数量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达到6.8人。如Maxwell学院就有包含25名全职学术型教师和2名专职实践教师的27名专职教师和6―8名兼职教师,其学历一般为博士。学校对专职教师除了要求高学历,另外还需要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我国MPA师资力量相对于美国从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教师的质量上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拥有实际公共管理经验、公共管理“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直接对MPA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4启示与借鉴

通过和美国MPA教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美都将MPA教育定性为通才教育,且具有相似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或从事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此外,中美MPA教育在学生就业、入学选拔、课程设置上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中美两国MPA教育也存在一些差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MPA主办院校应该依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学校性质、办学优势等方面优势确定符合本校的MPA培养目标。通过中美MPA培养目标比较,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多共性,但是我国MPA培养目标同质性较为严重,缺乏个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开设与本校优势学科相融合的MPA培养方向或具有优势学科侧重的培养方向,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培养特色突出的MPA专业人才。

第二,加大招生和录取的改革力度,可以将选拔性考试转变成资格性考试,注重审查学生在攻读MPA阶段的目标和计划,由于MPA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应采用淘汰制。既可以避免真正需要接受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考生因为初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又能防止小部分人利用MPA培养中的漏洞“混文凭”。

第三,MPA培养单位既要适时增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又要增加伦理、价值观的“软性”内容,还要革新原有的教学方法。MPA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政策分析等教学手段交叉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后,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引进留学人才、培训青年教师和聘用兼职教师的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MPA教学的整体水平。高校间可以尝试联合培养或开放选修课等形式促进本地区高校MPA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学水平提高。

我国MPA教育的发展相比美国MPA的发展,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共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和政府积极推动公共管理事业和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中美MPA教育的比较,寻找两国MPA培养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光业.中美公共管理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 娄成武,杜宝贵.中美MPA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3] 蓝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3

关键词:CDIO;公共管理教育;必要性;操作性

一、CDIO的教育理念及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的理念,它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流程的英文缩写。CDIO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四年摸索的结果,它体现了工程教育领域的最新改革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这些大学的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育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

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工科教育本来就是基于工程实践的。到了20世纪后半叶,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相互脱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工程科学逐渐成为工科院校的主流文化,工程教育经历了从工程实践到工程科学的发展过程。后来工程界体会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提出开发新的方法:将工程科学与工程实践进行优化整合。所以,我们必须对现代工程实践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过去十年,国外许多大学和企业一直在努力,希望尽快缩小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不少大的现代企业(如Boeing公司)就公布了他们所期望的毕业生的个人品质(Attributes),同时,工业界也希望对工程师的资格能够形成新的共识。[1](P.3-8)在这样的背景下,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 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二、新时期公共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的教学处于起始和探索过程中,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以统的授课方式――“满堂灌”为主。而从学科要求和国内外实践看,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管制、公共交通、科技、住房、环保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更多的公共管理实践作为支撑,这也恰恰是公共管理教育的难点。

(二)课程教材编写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实用案例少

中国公共管理学教育在短暂的二十余年发展中还没有建立公共管理案例库。在教材编写方面,现有教材明显案例过少,所积累案例又是以国外的为主,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国外的案例过多,可控性差;案例主要来源于二手材料,真实性差;案例主题局限于琐碎小事,缺乏理论上的敏感性;案例可讨论性差,无法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案例描叙中夹杂着选编者的分析、评论、结论,缺乏客观性。[2](P.193-194)

三、CDIO应用于公共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公共管理教育的特点呼唤CDIO

公共管理学是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兴起的学科,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相关的研究才开始进入繁荣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公共管理教育还是探究,在我国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公共管理学是政府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科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问。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教育应具有宽领域、多角度的特点。与这样的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是,学习此学科的学生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大量的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不够,这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入CDIO模式之后,将大大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二)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的脱节严重

与工程教育相比,公共管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具有更成熟的社会阅读能力,更强的沟通能力和更有效的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除了理论的吸取之外,更需要公共管理实践的支撑。而在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中,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日益严重。建立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上的学科与我国的政府管理理念也有相当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接收单位的用人要求。在我们当前的大学体系中,著名大学可以依托更多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公共管理实践机会,而一些地方院校则缺乏相关资源,公共管理实践沦为形式。引入CDIO模式之后,将促进学生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直观认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成熟度。

(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国家考试的冲突

在我国,无论哪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要进入公共管理领域都需要通过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这种统一的考试有利于公平选拔人才,同时也对公共管理教育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管理的高级人才,而毕业生在经过难度很高的考试之后,绝大多数又难以进入到这个领域,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是否应该调整?是需要以应试为最终目标还是提升素质为最终目标?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选拔机制下,以提升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才是相对实际的教育规划。这就更需要通过实践,通过CDIO培养体系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CDIO应用于公共管理教育的操作性分析

(一)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理论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根本性的问题。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第一目标当然是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但是,在目前的公共人才选拔机制下,大批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被选拔机制淘汰,无法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者必须直面这个终极的问题。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目标定位就是确立愿景(vision)。这种愿景的提炼可以借鉴工程教育CDIO模式。即由一些现代大型公共管理服务机构公布了他们所期望的毕业生的个人品质,同时,由公共管理机构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新的共识,最后由专业研究机构提炼成愿景。在愿景的指导下,各利益相关者基于共识推出基于公共管理CDIO的能力大纲,并制定相应的基于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体系。

(二)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操作体系

公共管理教育引入CDIO模式后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从操作层面上讲,教育者、教育工具和受教育者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对教育者的挑战。传统的从事公共管理教育的大学教师往往实际公共管理经验较少,这是比工程教育CDIO更大的挑战。大学公共管理学类教师的CDIO实训就成为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能力挑战,他们应成为首批的学习者和首批的教学实践者。其次,教育工具也要适应CDIO模式的要求。教育工具变革首要的是教材的变革。即使从世界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结合的难度也远超过工程教育。在我国,这种脱节现象更加的严重,这就对公共管理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CDIO模式异于大学前教育的应试模式,从大学前的注重考查IQ到大学后的注重考查EQ,受教育者的竞争心理认知将发生新一轮的“洗牌”。

(三)确定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的保障体系

基于CDIO的公共管理教育变革是教育资源的深刻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保障性支持。首先是管理机构的整合。全国范围内,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各个地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具体到省级及地市级,组成由地方政府各部门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各高校代表组成的高校公共管理教育CDIO实施委员会,由教育部门负责召集,负责整体策划公共管理类大学毕业生的CDIO规划和实施。其次,是资源的整合。公共管理类CDIO模式的实施需要人才储备的支持和资金的支持。对大学公共管理类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标准都需增加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公共管理教育加大投入、学生学费适当提高、社会募捐等多种方式,多元保障资金的稳定投入。再次,是观念的整合。虽然公共管理教育是以培养公共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但面对进入公共管理领域的高门槛,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开拓意识,培养能够适应私营管理领域的公共管理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宽阔的领域。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观念的整合。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4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创新;创新过程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2-0078-04

一、引言

政府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进行了“重塑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的行政改革运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掀起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热潮。党的十报告把“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为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实施行政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目标〔1〕。

作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主要从组织、过程和扩散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揭示政府创新的生成与扩散机理〔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多数是政府创新行为特征的描述和简单的案例分析。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看,组织创新研究预先假设组织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统计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3〕;过程创新研究把政府创新分为决策、采纳和实施等不同阶段,通过案例描述和历时文本资料识别政府创新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4〕;扩散创新研究则建立组织内外部变量与政府创新采纳速率之间统计关系假设,探讨创新在不同政府或公共部门间的空间扩散规律,并进行实证检验〔5〕。

这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从不同侧面分别解释了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行为特征,每种研究路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重点内容和理论视角,但由于政府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单纯以统计方法揭示各种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关系无法深入解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因果机理。要揭示政府创新形成和演变的规律,需要从动态过程的视角进一步探讨政府创新的生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创新过程的理论视角,阐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图,并提出相应的政府创新培育策略。

二、政府创新过程

正如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John W. Kingdom)把政策过程比喻为三条主要“政策溪流”(policy streams)的独立或相互汇合流动〔6〕一样,政府创新也可看作是一个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的演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创新就是一个公共管理者不断寻求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将其转变为政府实际行动的过程。

图1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及演变框架

从图中可看出,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是政府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所谓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就是指公共管理者产生政府创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政府创新思想的选择是在不同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中,公共管理者进行筛选和抉择;政府创新思想的实施就是指把政府创新思想、方案或计划转化为政府创新的实际行动;政府创新思想的扩散就是指政府创新的新理念或新方法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传播。这些不同的环节构成了政府创新过程的复杂动态循环。

然而,生成新颖的政府创新思想仅是政府创新的第一步;只有政府能够采纳这些新颖的和有价值的创新思想,付诸行动并产生理想的实践效果,成功的政府创新才能实现。因此,推动政府创新,需要明确政府创新路线图,将卓越的创新思想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方案。

三、政府创新路线图

(一)培育政府创新思想

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是公共管理者产生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思想、新理念或新方法。创新思想的生成是政府创新过程的起点。国际经验表明:许多成功的政府创新案例都是源于卓越的创新思想或想法。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需要具备新颖性和价值性。新颖性指政府形成大胆的、出奇的能有效解决公共问题的思想或想法;价值性指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具有增进公共价值的目的。这也是政府创新和私营部门创新的本质区别。

政府创新思想既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内部,也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外部。从外源看,来自于私人部门管理实践经验的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政府创新的主流。从内源看,政府创新思想既可以由顶层的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提出,也可以源自于中层管理人员的想法,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底层和一线员工的实际经验和创意。但无论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来自何处,积极培育大胆的、卓越的和有价值的政府创新思想是有效推进政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需要充分挖掘政府内外部多元主体的创造性智慧。政府创新的思想火花源于公共管理者、公民以及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创造性智慧。尽管不同主体创新的动机不同,如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的创新动机可能源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的需要,而作为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私人机构,其创新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效率的提高,但无论来自何处,如果不对这些具有公共价值性的新颖的想法或思想加以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就等于把政府创新扼杀在摇篮阶段。这方面,“美国运输安全局的创意工厂”在创新思想培育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2007年4月,美国运输安全局了一个允许职员提交促进政府机构运作和流程的创意的网络站点,到2009年1月末,职员已经在线提交了7837项创意以及69712项有关这些创意的评论,其中大约39项创意已经被美国运输安全局所实施〔7〕。

其次,构建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的孕育、孵化以及发展。由于官僚制和政府创新几乎是互相排斥的,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在公共领域中的采纳和实现,往往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障碍。突破这些阻碍政府创新的防火墙,一方面需要分别从政府顶层、中间层和底层塑造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行动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政府传统的层级控制的桎梏,发展现代政府网络治理的新模式。

最后,公共管理者需要发展一系列创造性的思考能力。这包括前瞻性思考能力、反复思考能力和跨界思考能力。前瞻性思考能力是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对公共政策创设和制定的超前预见、超前谋划和超前决断的一种科学思维,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信息,开阔新视野,识别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寻求新的政府战略选择。 反复思考能力是一种自我批评和否定的能力,客观地评估政府以往的公共政策是否还适应当前的环境,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应对当前反馈和现实情况并予以及时纠正。跨界思考能力是一种跨越式学习能力。公共管理人员能跨越国家、区域以及行政部门的界限和边界,汲取其它国家、区域以及部门有益的创新经验和思想为自己所用,通过调整以适应本地区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建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优选政府创新方案

面对不同来源的政府创新思想,公共管理者需要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抉择出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多元利益分配的公共决策过程,因此以增进公共价值为出发点,评估各种政府创新思想的优劣,择优选择政府创新方案是政府创新过程的关键。

首先,识别政府创新方案的公共性。一项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程度,体现在这项政府创新方案若实施后是否能增进公共利益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公共价值。因为政府创新与私人部门创新相比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私人部门创新以追求效率和利润为目的,而公共部门创新则是以实现公共价值为根本宗旨。

其次,明确政府创新方案的外部导向。政府创新可分为内部导向型创新和外部导向型创新。内部导向型创新指政府内部结构重组和流程的再造,而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政府创新的根本目标,内部导向型创新是为外部导向型创新服务的,因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再次,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公共部门创新具有高度的风险性特征,因为一项公共部门创新的失败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有时往往是灾难性的,这些不良后果带给全社会的影响范围很广,涉猎面极大。因此,有效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是政府创新方案选择过程的重要环节。

总之,经过以上的评估分析过程,综合确定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度,选择最佳的政府创新方案,并形成完备的政府创新计划。

(三)实施政府创新计划

有效推进政府创新计划,是实现政府创新的重要保证。如若一项政府创新计划不能得到有效的和及时的实施,再好的政府创新思想或计划也不能转化为成功的政府创新结果。要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政府创新执行策略。

第一,明确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化,直接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表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是影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高模糊和高冲突”特性往往是政府创新计划执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努力降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制定明确和具体的政府创新计划目标。

第二,争取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内外部支持。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取得来自政府内外部各种力量的积极支持。政治家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在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层管理者和底层人员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积极支持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往往是一项政府创新计划执行的目标群体和主要参与者,他们对一项政府创新计划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三,为政府创新计划提供充足的资源。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推动政府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力量。新加坡政府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持续吸纳和培养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此外,政府创新的成功实施也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政府创新专项基金是推动政府创新实施的重要途径。

第四,注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成功的政府创新实施需要公共领导者能控制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避免政府创新实施过程中偏离其基本目标。过程控制要求公共管理者建立政府创新实施过程的监控指标并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保证政府创新计划基本目标的实现。

第五,让创新成为政府的日常实践准则。政府创新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阻力和障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践表明,有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项目,在实施几年之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名存实亡。要使持续创新成为政府的DNA,一是需要政府把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核心价值和组织使命;二是打造政府创新行动的制度空间,将创新嵌入政府的日常实践,使创新真正成为政府的惯例。

第六,积极推进政府合作创新。通过创建协调性机构,例如跨部门的委员会或公私伙伴关系进行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政府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包括政府间的合作、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以及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合作,合作创新可以发挥不同政府和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以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四)推广政府创新经验

与私人部门创新不同,政府创新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只有政府创新实现了共享,才能更广泛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府创新的公共价值,需要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地推广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或经验。

首先,认真总结典型的政府创新成功经验。政府创新是一项新的政府运作思想或方法的尝试,往往需要先期的甚至多次的试点或试验。当政府创新试点或试验取得进展时,公共管理者需要及时总结政府创新试点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并进一步分析其推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其次,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和扩散,才能使全社会能真正分享政府创新的成果。政府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取得高层的支持,利用高层的推力;二是利用学术界和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成功的政府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政府创新经验共享和学习的气候;三是借助广大群众和民间组织的力量,用适当的方式促进本地政府接受别人的创新实践和成果。

最后,促进政府创新的本土化。政府创新很大一部分不是自身独创,而是复制或采纳现有其它国家或地区政府创新的实践做法。但简单的复制或模仿有可能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失败。一些政府创新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并不必然意味着这些创新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同样会成功。这需要公共管理者认真分析和研究特定政府创新在其它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可迁移性,认真研究本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进行政府创新的本土化重构,使政府创新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强. 如何推进政府创新〔J〕. 群众,2013,(5):73-75.

〔2〕Wolfe, Richard,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view, 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4,31(3):pp.405-431.

〔3〕Berry, Frances Stokes, and William D. Berry. State lottery adoptions as policy innovations: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0,84: pp.395-415.

〔4〕Damanpour, Faribroz.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34): pp.555-590.

〔5〕Damanpour, Fariborz, and Schneider Marguerit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role of managers 〔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8,(19):pp.495-522.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5

〔摘要〕大学治理的本质涉及到大学权力的运行问题,而公共政策也蕴含着权力的配置问题。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大学治理问

>> 从公共政策视角分析我国政府治理的新趋势 从公共政策视角看嘉兴“两分两换” 从公共政策的核心内涵看“高校扩招”政策 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春运难 公共政策供给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计划” 公共政策视角下邻避现象的分析与治理 大学治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章程思考 法国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 从公共政策评估视角浅析“醉驾入刑政策”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 大学生新型党支部的创建与规范化管理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问题探析 滇池治理的公共政策分析 从公共政策视角看完善我国公民利益表达机制 从公共政策目标看个税起征点调整 基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评析“大学生村干部”计划 从公共危机管理视角看巨灾风险管理 论政府诚信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 治理视角下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16〕张文显,周其凤.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高文兵主编,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编.引领创新 追求卓越 高水平大学建设理念与方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55-64.

〔17〕〔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谢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13.【责任编辑:朱凤霞】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6

【关键词】学生公寓;单位制度;公共产品;新公共管理

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公寓区管理的好坏,对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意志的培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及将来事业的成功,都有重大的影响。高校后勤经历了4次社会化改革,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深化,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和管理模式也出现了多种形式。许多高校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兴建起多种类型的学生公寓,极大的缓解了扩招给高校带来的压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运营社会化学生公寓方面出现了困境,无法继续经营学生公寓管理。“如何解决这种困境?”是值得国内外学者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种困境就必须借助相关理论弄清“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一、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界定

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是高校公寓将自身的管理服务、经营活动自觉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归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整体框架。在组织管理上,由学校的多个部门管理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打破传统的“一仆多主”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是由学生处或总务处管理,学校下拨经费的福利型模式。公寓管理部门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学校包揽后勤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高校土地面积十分有限,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及其它生活设施在校园占据了相当大的地方,使得学校无法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这些资金部分被用在学校的生活设施上,减少了教学设施的资金,学校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新建学生宿舍,这从资金上限制了办学规模的扩大。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后公寓管理模式一般为脱离学生处或总务处,成立独立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隶属后勤集团公司,实行企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不再是学校的一个管理部门,而是企业的一部分,按企业机制运行,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后勤交由企业管理后,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方认为自己是服务企业,其工作职责是服务学生、管理公寓,不应该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如果学生违反了公寓管理的规定,公寓管理部门可以按照相关条理给予处理,但是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应该是学校的责任。

二、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现存的本质问题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本质问题并不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是管理企业的市场运作方式与服务的公益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激化所致。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项目是在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开展的一个特殊项目,直接为学生服务。由于涉及学生切身利益,为不加重学生负担,国家对公寓收费实行严格控制,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高校学生住宿收费标准多年维持不变,而企业的各项支出又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加之社会化学生公寓项目开发企业多为项目公司,单纯依靠项目收益来还贷和获取回报,一旦项目面临成本持续上涨而收入无法增加的难题,公司经营则入不敷出,项目的运营势必难以为继。

另外,社会化学生公寓的企业方存在责任的缺失,企业不仅要服务学生,做好公寓的管理工作,而且要承担公寓育人的责任。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管理企业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公寓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学生在大学生公寓内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社会化后的公寓管理者应承担起学生公寓内的学生教育工作,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其他各方面教育与管理工作。

三、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理论探析

(一)单位制度的存在阻碍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进程

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单位制度得以在高校中延续。单位制度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制度的基础。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虽然打破了单位制度一统天下的社会格局,形成了单位和非单位制度并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但是中国大学作为传统体制下的事业单位,仍保留着鲜明的单位制度特征。1980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威胁单位制度的存在,单位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但在很多中国大学里,单位制度依然存在。由于单位不仅支持职工的工作生活,还支持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因此,后勤系统是单位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校单位制度的存在使政府部门成为其唯一的或主要的资源输入来源,使高校对政府部门的依附性加强,习惯于吃政府的“大锅饭”。而高校人因有高校这一单位的庇护,获得了永久性的各种待遇保障,使得高校人又习惯于吃高校的“大锅饭”。这样,不论是作为单位的高校还是高校单位里的个人,其对各种资源都停留在等、靠、要的惰性之中。这种思想不利于高校引进社会资源,建设高质量的学生公寓,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大学从诞生起至今,其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由于高校单位制度的根深蒂固,使得每一所大学事实上都像一个小的“福利国家”,大学人从生到死的一切生活所需,都可以在大学单位里得到满足。社会化学生公寓要求公寓的管理运营从高校脱离,完全由企业经营。而实际上高校承担着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职能,公寓方与高校在许多方面存在权责不清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寓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学校教学的稳定运行。

(二)基于公共产品的角度浅析高校学生公寓提供主体的变迁

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其实是高校学生后勤服务提供选择的问题,也是高校职能履行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公寓提供主体来探讨。如果学校需要提供公寓服务,那么政府就需要介入,这时学生公寓就属于公共产品,其提供方式可以是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生产或是政府补贴等。如果不需要学校提供公寓服务,而是引进企业投资(即社会化),建成后完全交由企业经营,这时学生公寓就属于私人产品。

传统的高校学生公寓是由政府出资,学校统一建设和管理的,其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实施以来,现有的学生公寓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在校学生的住宿需求。再加上政府和高校资金短缺,难以在短时间内建设大量的学生公寓。为了不影响高校教学的稳定运行,政府在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决定引进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公寓,并交由企业经营管理,即学生公寓社会化。其实质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变迁,由政府供给到由私人供给的转变。社会化学生公寓建设以私人产品建的,但是管理却是以公共产品来管的。社会化学生公寓的企业方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注重经济效益,而高校追求的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注重社会效益。企业的市场性与高校的公益性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必然导致企业对学生公寓的运营出现亏损。由此看出,公共产品单一的政府供给或是单一的由私人供给都不能达到供给效率的最优状态。

高校学生公寓允许私人提供,决不意味着学校在此方面的责任让渡。因为学生公寓无论是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高校学生的需要,实现的是公共利益,因而具有公益性质。而学生公寓的私人供给者(企业)由于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再可能由于制度约束的缺失,可能会做出某些有违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且,像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会出现“政府失误”一样,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同样会存在低效率等情况。因此,出于公益的目的,高校的干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私人提供学生公寓这一公共产品的制度约束。同时,在私人提供学生公寓的建设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给予学生公寓的供给者政策支持。近年来,企业运营学生公寓的成本不断上升,而政府要求企业在公寓收费方面保持原有得标准不变,这必然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政府必须执行有关补贴优惠政策,缓解企业的困境。

(三)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优化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管理方面的到了很好的运用,有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公寓社会化的内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应该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化”将政府从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预算超支、效率低下、与腐败盛行的顽症。政策组织与规制组织的职能是负责“掌舵”,而服务提供组织与服从型组织的职能是“划桨”。高校的职能是教育育人,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社会化学生公寓将高校从繁重的后勤事物中解脱出来,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都可以为公共部门所用。应该打破政府部门的垄断,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对产出和结果高度重视。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机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终身任职。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引进企业投资建设、交由企业经营管理,打破了传统的高校统一经营学校后勤事务的局面,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服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社会化学生公寓是根据工作任务招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业务基础的管理人员,招聘时择优录用。招聘后进行岗前培训、定期考试考核,并签订用工合同。同时要建立内部人员管理的约束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定岗定责,按劳取酬,确保职工收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样,高校学生公寓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学生提供服务,这种服务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学生对学生公寓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随着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高校不再是公寓服务的唯一提供者,企业的加入使得公寓服务成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顾主与顾客关系。

四、简要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这一表面层次上,没有用相关的理论分析社会化学生公寓的本质问题。理论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借用单位制度、公共产品私人供给、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理论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了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的本质,希望能为更有效地解决高校社会化公寓进程中的各种难题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京.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活动的制度环境分析——基于单位制度的解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4): 48-52.

[2] 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1):181-189.

[3] 吕恒立.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7.

[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6.

[5] 赵婕.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一一公私合作制在电信产业的实践[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

[6] 谌君.湖南省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回购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7] 王观龙.社会化大学生公寓的特点与管理对策[J].江苏高教,2002(0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