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

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由于地理、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广西历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作为扶贫的主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广西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属性。广西共有县域单位109个,本文所确定的县域经济具体包括53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6个县级市,以及撤地设市、撤县(市)设城区而设立的3个城区,共计88个单位。2015年,广西县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4%;县域人口442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80%。广西境内的江河、湖泊、森林、动植物等资源都分布在县域,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发展措施和优惠政策,县域经济各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在全区的特殊地位愈发明显。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015年,县域单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4.06亿元,是2005年的6.02倍,年均增速达19.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28亿元,是2005年的5.02倍,年均增速17.51%。其中,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单位仅1个,到2015年竟达62个之多,占总县域单位的70.45%。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项目立县”掀起广西投资热潮。2015年,县域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17.05亿元,是2005年的12倍;县域平均投资134.10亿元,是2005年的10倍,年均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县域单位财政收入1046.4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县域单位人均财政收入9.6亿元,是2005年的4.8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升,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2015年,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15.29元,是2005年的3.39倍;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33元,是2005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13%。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仍面临竞争力较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型任务重和缺乏增长后劲等诸多难题。

1、竞争力较弱

从全国层面来看,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处于中等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竞争力较弱。根据《2016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公布的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广西并没有进入百强县的县域单位。江苏、浙江和山东是百强县的集中地,分别占百强县域单位的26席、20席和20席。就连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贵州和四川都分别占有3席、2席、2席和1席。广西县域经济的规模总量偏小,影响了其竞争力。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运用arcMAP10.3,结合广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县域经济实力划分为5个等级。(如图2所示)经济实力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泛北部湾区域和西江经济带上,经济实力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百色市和河池市)。2015年,全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域单位桂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8亿元;经济实力最弱的河池市凤山县,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3亿元,二者相差15倍。这与县域的地理区位条件、开发开放水平息息相关。

3、转型任务重

近年来,广西正以积极姿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县域产业深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型初级产品比重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为立县之本。县域农产品大都以原材料出售,缺少加工,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宜州市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县,但其产业链条仅停留在“种桑+养蚕+缫丝”上,虽然产量高,但收益低。与此同时,诸多县域单位过度依赖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缺乏创新,进入“资源陷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百色传统的铝工业占县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河池有色金属业占县域工作总产值的45%以上。在新时期,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4、缺乏增长后劲

广西经济实力中等及以下的县域仍有半数以上,这些县域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文化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缺乏经济长足发展的后劲。首先,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弱,财政收入少。诸多县域都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的贫困县,财政支出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债务负担重,难以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其次,县域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地理环境、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广西多数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体系建设不完善。例如,桂北的资源县,直到2017年才修通建成高速公路,极大制约了资金流、人流、货物流和信息流,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最后,很多县域单位缺少特色支柱产业。传统的工农业在广西县域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诸多县域在不断探索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路径,但成效并不显著。缺乏大中型的龙头企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少,市场竞争力弱。

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没有县域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西应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县域经济,深度挖掘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1、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过程,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转变陈旧的“唯GDP论”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紧抓县域经济“三区八带”新格局③,做好经济和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集聚,将人民生产和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就业和增加收入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立足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县域生态、自然、旅游等资源禀赋,顺势而为,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创新机制,形成“县域突破”。

2、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广西拥有丰富的旅游、森林、河流、民俗民风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广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打造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农业是县域经济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广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依托“三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

3、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

统筹县域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广西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策”。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全国层次要素。经济要素包括资源、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等;全国层次要素是县域外的因素,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力度、财政转移、“省管县”等。县域是统筹这三类要素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首先,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全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规划,形成各县域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一盘棋”经济体系。其次,优势互补发展异地经济。依托产品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县域产业发展,避免产业结构雷同或趋近,广泛开展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整合区域资源,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人的集聚,更是人才的集聚,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集聚。高素质人才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集聚经济”的催化剂。首先,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各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人才引进相关的住房、交通、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其次,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开展“一村一品”项目,并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定期进行辅导和培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水平高、经营理念新、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人物”。最后,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释①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的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单位为元。②根据arcMAP10.3的自动分类,经济实力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96289~838661万元;经济实力较弱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38661~1798103万元;经济实力中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798103~3960031万元;经济实力较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3960031~8099752万元;经济实力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8099752~17278354万元。③“三区八带”:a.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b.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带: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参考文献

[1]张红、付秀彬: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8):74-77.

[2]陈建红: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70):90-92.

[3]高启杰: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11):3-6.

[4]李宏岳: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限于经济发展启示[J].世界农业,2011(1):76-79.

[5]曹群、刘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6):59-67.

[6]蔡轶、夏春萍:县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率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域统计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15-25.

[7]李火娇、严志强:广西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3-119.

[8]梁杰才、莫小峰、韦学敏:广西县域经济概况[J].广西经济,2008(7):19-38.

[9]吕风勇、邹琳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

[10]庞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

[11]李红、丁嵩、刘光柱:边缘省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地理,2012(7):30-36.

[12]韦春竹、韦韡: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5.

[13]周李磊、林孝松、左倩云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26.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功效系数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的重要部分,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例,来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一、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及涉及指标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对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即先运用功效系数法,将所有考核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转化成无量纲差别的评分值,然后对每项考核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分别计算总量水平的静态指数和当年增长的动态指数。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各考核评价指标实施无量纲处理时,其“满意值”、“允许值”分别取全省县(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按照静态指数占40%、动态指数占60%的权数分布加权平均求得。

功效系数(D)=[(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40%+60%

2.县域经济发展涉及指标

涉及评价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款,实际进出口总额,在岗职工人员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等。

二、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

太湖县隶属于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040平方公里,辖区内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有57.1万的总人口。

2.县域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2014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925766万元,增幅9.1%,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26525万元,增长5%;二产实现增加值428801万元,增长11.6%;三产实现增加值270440万元,增长8%。

工业总产值1767350万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64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含房地产)896811万元,增长20.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57万元,增长13.1%。

外贸进出口总额5586万美元,增长46.4%,其中:出口3943万美元,增长38.3%;进口1642万美元,增长70.8%。

财政收入完成62196万元,增长19.4%;财政支出250351万元,增长13.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1140380万元,增长15.5%。

2014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354万元,增长1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6元,增长12.2%。

3.各种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

2014年,在安庆市八县市内比较,分别算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功效系数0.65;工业增加值功效系数0.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功效系数0.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功效系数0.7;财政收入功效系数0.61;外贸进出口总额功效系数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功效系数0.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功效系数0.64。

此依类推,算出涉及到经济发展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乘权数,相加后即可算出县域综合考核指标,因各个省市按各自的省(市)情,制定的权数各不相同,在此不进行具体的说明。

三、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的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2014年,全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太湖县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和全省、全市一样出现同频共振,开始换档减速。

二是受自身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步伐不快。如2010年太湖县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6.8:42.8:30.4,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为24.9:45.9:29.1,而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6.3:29.2,依然处于较低层次。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要加快,而且三产行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不足。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看,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招工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出现下行,压力增长。从企业运行影响力来看,缺少财政贡献率大、产业牵动性强、辐射广、对经济有突出支撑作用的大企业。

四、加快太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不以GDP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县、富县,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为立足点,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物质利益。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着力减少审批层次和行政干预,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三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人口集中、经济集聚、资源集约,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四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建立自主发展创新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五要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利用太湖县的旅游资源,努力做到“活力太湖,美好太湖”,加快太湖县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试行)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3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2

近年来,龙山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六大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加强四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六个龙山”的奋斗目标,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72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财税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1亿元,同比增长2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58亿元,同比增长20.01%;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17.9%;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二)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粮食总产量20.1万吨,连续9年保持增长。百合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值突破8亿元。烤烟种植7万亩,收购烟叶17.2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1.8亿元,创烟叶税3325万元。柑橘品改低改3万亩,桔橙柚总产量达12万吨,“里耶脐橙”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养殖大户1100余户。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旅游业持续提升

2011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技改完成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招商到位资金5.09亿元。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逐步兴起,里耶景点圈建设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八面山、惹巴拉等旅游项目规划完成,里耶古城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苗儿滩镇捞车村问鼎湖南省旅游特色名村。

(四)固定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黔张常铁路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龙张高速完成了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龙永二级路已试通行,里龙公路正式开工。城镇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水利、电力、农业等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四水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加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两网”升级改造、烟基、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等项目和工程。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龙山县物华天宝,森林、水利、中药材等产品资源丰富,锰、铅、锌、铝土、煤、耐火粘士、石膏、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强势发展提供充沛的原料;此外,龙山县作为横亘武陵山脉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具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二是产业优势。龙山县是农业大县,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过初步发展,龙山县开发建立了百合、八面山蔬菜、比耳脐橙等15万亩无公害基地,获得了“土家俏大头菜”、“穗穗红提”等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初步形成百合、反季节蔬菜、凉薯、辣椒、烤烟、大头菜、桔橙等颇具规模的优势产业,涌现 “酉源中药”、“喜乐百合食品”、“洗车河腐乳”、“乌龙山大头菜”等知名民族特色产品品牌,龙山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三是区位优势。龙山县虽地处边远,但与湖北、重庆接壤,地处重庆黔江、湖北恩施、吉首、张家界四个地级市的几何中心,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是湘西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关键位置,可接受长株潭、成渝、武汉三大城市圈的辐射,且县城与湖北来凤县城仅距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省际间县城最近的,区域优势明显。

四是政策优势。龙山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和省市州在政策、资金、物质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包括了对于开发的产业和区域拓宽;加大资金投入,以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的支持;发展科技教育和吸引人才的优惠等。

(二)龙山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

一是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不强。龙山县域经济与湖南省的经济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龙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72位。与州内县市相比,GDP总量名列湘西州第四,落后排名第一的吉首42亿元;财税收入名列湘西州第五,比排名第一的花垣少3.9亿元。与周边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重庆秀山财税收入16.7亿元,重庆酉阳15.5亿元,湖北来凤4.7亿元,湖南桑植3.3亿元,而龙山仅为2.68亿元。

二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体系不完善。从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龙山县的工业主体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模式以单一粗放式为主。县域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传统农业为主,总体呈现“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基本态势。

三是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经济外向度是反映一个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反映了本地区经济要素和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龙山县经济外向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外贸出口几乎为零,外商投资规模偏小,国际化程度低,投资吸引力相对较弱,同时投资环境有待加强。

四是载体不发达,发展遭遇瓶颈。龙山地处边陲,坡陡、路险、弯急,通向县外的国、省道仅有四条,除了龙永二级公路,其它均为三级路或者以下。由于龙山正处于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阶段,龙张高速仅完成预可研等前期工作,龙吉高速2015年竣工,在此期间,龙山在招商引资、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遭遇瓶颈,受到了制约。

五是资金人才外流,生产要素供给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和省里支持龙山县经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受资金趋利性的市场化配置的影响,资金流向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导致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影响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受环境、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盘不活”,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龙山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纵观全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深,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国际环境总体趋好。从国内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统筹发展转变,经济整体进入快速增长期。湖南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启动,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正式成立,龙凤一体化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湘西州成为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龙山县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龙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龙山县市场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弱小,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和其他县市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在建设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的进程中,能否实现国家的规划目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龙山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三、发展龙山县域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要制定明确的发展主题和目标方向

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是县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战略措施,是突破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化转变的有效措施和可靠途径;要以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的方向,突破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发展二三产业,力促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小城镇推动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是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就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内需,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实现龙山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从全县的高度出发,统筹考虑各龙山县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发展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支撑战略,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倾斜到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中去。

(三)大力改善和发展投资环境

发展龙山县域经济要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服务理念,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与人文支持。要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的硬环境;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作风,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软环境。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搭建平台,解决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要以特色经济为主攻方向,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依托区域优势,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

将特色发挥为优势,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根据龙山县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禀赋条件发展自己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五)加大自主创新,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龙山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业工业化水平低下,这一特殊县情决定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突破交通、环境、科技等瓶颈的制约,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4

关键词:回族人口;相关性;经济发展

一、引言

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关系不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轴心问题,也是研究经济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备受人口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关注。人口集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也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只有掌握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找到人口发展和变动的根本原因: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亦是最基本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掌握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人口发展和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研究这两者关系的最终目的。

毋庸置疑,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始终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大问题。郎永清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地点等,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界也相继深入探讨。陈友华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的跨期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由负转正,并增至10%以上。而刘洪银则发现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经济增长的显性作用不强,但隐性作用影响较大。部分学者对宁夏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马金龙、胡志绚、杨国涛分别从人口流动、城镇化和回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宁夏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入手,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统计资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西吉、泾源和海原四个回族聚居县人口发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人口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成因机制、为回族聚居区人口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路径。

二、回族聚居区人口现状特征

(一)研究区概况

同心县、西吉县、泾源县、海原县四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位于北纬36°40′-38°20′,东经104°50′-107°40′之间。总面积1.581万平方千米,约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的30.43%,平均人口密度为68.5人/平方公里。宝(鸡)中(卫)铁路、石(嘴山)郝(家集)高速公路、309国道、109国道等交通主干线纵横穿过,交通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本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56855万元,占全区GDP的4.85%.第一、二、三产业总值依次为193808、150599、312448万元,分别占全区的15.2%、2.3%、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平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95.41、34082、4048.33元,比全区依次低1651.66、4030、1242.82元。

(二)人口发展特征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为8666.19万人,回族是继壮族之后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宁夏回族人口为219.09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34.77%,占宁夏少数民族人口的98.16%。近些年来,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人口发展明显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人口增长速度小幅度下降,但明显高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宁夏回族人口为219.09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增加了33.61万人,累计增长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减少了1.8%和0.03%,比同期汉族人口分别增长了2%和0.33%,比同期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减少了7.5%和0.57%,但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累计增长率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2.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人口文化结构依然落后。2010年回族聚居区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34.93%,比2000年的28.66%显著提高了6.27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04年。从各种受教育构成来看,目前回族聚居区的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其中小学受教育人口最多,占53.6%,初中占26.7%,高中占6.92%,大学以上受教育程度仅占3.06%,其受教育程度中心主要在集中在中下层。与2010年相比,2000年初中、高中、大专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分别增长了17.9%、4.03%、2.58%。

三、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分析

本论文运用SPSS中的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人口因素进行分析。根据2011年宁夏统计年鉴数据,本论文选取了人口数量、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5-64岁人口比重作为人口指标,选取GDP、人均GDP、农业劳动比重三个指标代表经济发展状况的变量,以同心、西吉、泾源、海原四县的有关资料为样本数据,计算出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计算得出了回族聚居区人口密度、平均家庭用户规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这4个人口变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纯收的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等四个经济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人口出生率与四个经济指标的相关性为正,其中与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919,人口出生率越高,其经济与人民生活发展其中人口出生率是4个人口指标中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指标。

(二)人口质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一般文盲率与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存在负相关关系表,一般文盲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越高。

(三)人口从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四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中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0,在业人口中第二产业人员比重越高,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越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越高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却越低。

(四)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对县域发展的影响

从表4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其他三个经济指标与其的相关性都比较显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口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0.660、0.3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外出人口比重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0.691、0.507,其中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存在负相关性。

四、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影响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为出生率、一般文盲率和二产人员比重,而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对其影响较为小。针对以上影响回族聚居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因进行分析,其原因如下。

(一)少数民族享受生育照顾政策

回族聚居区的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9.47‰,人口死亡率为5.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96‰,明显高于总人口自然增长率11.04‰的水平。显然高自然增长率是宁夏回族人口比重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成因主要是少数民族可享受生育照顾政策,其城镇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育二胎,这些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回族人口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和文化产业结构比较落后

由于高学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过低,造成了回族聚居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偏低和人口文化构成不够合理,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宁夏回族聚居区人口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贫困的强烈影响,二是回族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三)人口从业结构不合理

回族聚居区第一、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回族人口比重分别为52.65%和27.43%,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9.92%。该区的回族人口的一般就业率为53.24%,汉族为56.04%,与汉族在业率相差不多。但是回族聚居区的人口保持着传统落后的农作方式,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和资金、技术相结合,而是聚集在第一产业中,使得第二、三产业人口比例过低,这种传统的人口结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重视并改善回族人口从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促进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人口对策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发大力宣传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减少农村女童的辍学率。注重教育的普及和均等,加强对回族聚居区教育投资力度,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从外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就业率是脱贫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手段。

(二)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

从回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和优化人口从业结构,促使劳动资源趋于合理。加大第二、三产业的从业力度,将过多集中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发展一些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乡镇企业等。提高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劳动者的素质。

除此之外,结合宁夏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民族文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加大对回族聚居区的经济扶持力度,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也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走出一条适合回族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仲常,章祥.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相关性研究—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构造[J].西北人口,2008(5).

2.郎永清.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7(4).

3.陈友华,吴凯.年老型社会与人口红利并存:矛盾极其根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5).

4.刘洪银.我国人力资本配置合理性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8(3).

5.马金龙,李莉.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6(2).

6.杨国涛,谭晶荣.回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9).

7.车士义,郭琳.2007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08(14).

8.李禄胜.宁夏人口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人口,2009(5).

9.梁西霞,朱志玲.宁夏人口分布区域差异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10(12).

10.胡志绚.城镇化与宁夏人口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0(20).

11.柏建华.西北地区川回汉人口民族经济行为取向比较分析[J].西北人口,2007(2).

12.车士义,郭琳.2008年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13.刘小鹏,王亚娟.宁夏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2).

14.王汉民,廖新华等.壮族人口与壮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C].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课题论文集,2003.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县域经济;绩溪县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土地这一基本物质生产资料,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可以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与否。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特别是城乡发展失衡这一突出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做出统筹安排。绩溪县要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突出“东向发展”、“一主两翼”和“三区一廊”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快速对接周边经济体,着力增强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促进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特点

(1)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

县级处于市级与乡(镇)级之间,是城乡的结合部,既是政策的落实者,也是具体措施的制定者;既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能源的输出地;既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承接转移区,又是带动农村发展的科技示范区[1]。绩溪县位于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地处古老的宣州和徽州之间,俗称“宣徽之脊”,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农村电气化县和造林绿化百佳县,县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不断增强和提高。

(2)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如受行政体制约束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投资理念薄弱,融资困难,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等影响,呈现了“农村性与城市性并存、地域性与层次性并存和综合性与不平衡性并存”等特点。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立足本地优势,保护利用特色土地资源,依靠特色,培植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本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山区资源优势,以茧丝绸、畜牧、经果林、徽菜原料、中药材等五大产业为基础,一方面以资源禀赋优势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岭南为山核桃林基地,岭北为蚕桑基地和岭中为林木基地的区域性农业经济三板块的格局。同时,在华阳镇部分地区和瀛洲、扬溪等乡镇发展城郊农业,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把绩溪打造成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2.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一级类用地的结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停地发生动态变化,这种变化若不加以科学引导和控制,就会使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绩溪县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呈现山地多、耕地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效衔接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制定调整,必须以县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为根本依据,弄清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类型和具体用地类型的供给情况,要充分考虑国家大的分区环境和政策思想,切实保护耕地,严守上级政府下达的各类用地指标,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打造自身土地利用结构[2]。

(2)土地利用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

土地利用结构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互为驱动因素。土地利用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其次,它能够通过面积限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它能够形成土地利用框架,对城市的不良扩张起到很好的抵御作用;最后,它能够使土地利用层次分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方向的形成特色经济[3]。

二、县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因素

1.县域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土地调查需要按照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三大类、十二小类”标准,对县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摸底。2005年绩溪县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土地总面积111637.08公顷。其中:农用地101769.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16%;建设用地286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6%;未利用地7006.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8%。此三大类土地的变化依然呈现着农用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趋势。从“十二”小类土地面积变化统计来看,未利用地与农用地中的基本农田与园地减少的土地面积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

2.县域生产与生活的需求预测

近年来,绩溪县三大产业产值稳步提升,二、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根据绩溪县的经济发展趋势与人口走向,未来的土地需求依然是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用于二、三产业的生产和城市人口居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是通过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提高建设用地面积,并通过增减挂以及提高农业用地的质量与集约利用程度,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通过土地整治,盘活存量土地,进行土地储备以保证既能维持耕地面积不减少又能增加建设用地的效果。

3.县域自身与政策环境分析

绩溪县地处黄山、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带,县内地貌组合复杂,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兼有,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有利于实现土地差别化利用;作为宣城市面向长三角的南大门,绩溪县受惠于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多重政策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绩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旅游经济强县”,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称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正以扩大开放和融入苏浙沪为主战略,以加快新型工业化为主体,以旅游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两翼,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分区+指标+政策”的模式规划土地

绩溪县土地结构制定调整既要紧紧围绕宣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不超出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要切合实际的给所辖乡镇下达具体指标。指标分解应根据不同土地类型有所区别,对临近城市边缘的乡镇要多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对离城市边缘较远的乡镇多给予农业用地指标,当然这其中需要因地制宜的调整,譬如城市郊区的肥沃土地就不能轻易的流转为建设用地,要考虑将其进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搞生态观光农业[4]。

三、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维护

1.巩固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

新一轮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已经获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明确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并就纲要的法律性做出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就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巩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政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县域经济发展能够在规划期内,建立起有效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有序发展[5]。

2.在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寻求自身维护

县域土地同样稀缺,一旦耕地比例、交通用地比例和饮食住宿用地比例确定,就能够形成自身的土地利用结构框架,从而维护自身发展。绩溪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产粮大县,今后必须要保证有充足的耕地以确保其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因此绩溪县要对自身做准确而长远的定位,立足于第一产业的外延拓展与自主创新,为将第三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生态县”,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县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管理和优化技术调控,达成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相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和污染物自行消解的生态产业群落,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结构、功能、形象崭新的生态经济运行模式,促进资源潜力强化和环境功能改善,确保县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绩溪县于2004年9月生态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此后被确定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绩溪县域的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趋势和生态脆弱性得到了改变,生态功能有了一定的增强,山区的生态结构、功能和景观明显改善,生态稳定性正在恢复,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多种功能有所增强,为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4.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督体系

为了保障土地利用结构不被破坏和随意变更,就要将科技利用到土地利用的监督体系中。进行土地利用结构恶化的预警监测,运用“3S”技术,遥感于天空,定位于地上,管理于网络,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重点监测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对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风吹草动”做到有的放矢的现场勘查,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充分维护土地利用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2]於忠祥,樊骋.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J].中国集体经济,2006(6).

[3]袁丽丽,黄绿筠.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1).

[4]杨晓敏,刘爽.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6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经济强县和欠发达县分别实施不同的鼓励政策,赋予经济强县更大自,并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目前,山东省共有县级单位140个,除去市辖区,共有91个县(市),包括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5.5%,占全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的4.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67%。2006年末全省县域总人口661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27%,占全国县域单位人口总数9.62亿的约6.89%。2006年末单位从业人员4864187人,占全省单位从业人员的52.47%;年末乡村从业人员30179498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79.89%。

在平均规模上,山东县域经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山东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人口、GDP、地方财政收人、人均GDP四项指标,分别在全国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数量上,山东与浙江省以25个并列全国第一位。2006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其中山东34个,占全国的16.7%,仅次于浙江的3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山东18个,占全国的15.25%,列全国第三;其中已有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据2007年山东省统计公报,省内30个欠发达县亦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总体来说,山东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总体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单项竞争力水平和单个县的竞争力不突出,与浙江、江苏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别明显。从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基本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可以看出,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均匀的自东向西递减的状况。2005年,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威海和最不发达的菏泽相比,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三项基本指标上,威海分别是菏泽的9.2倍、9.7倍和1.97倍。

(二)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成效和具体做法

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9309万人,农业人口6055万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农村劳动力3854.2万人。多年来,山东省政府一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统筹城乡发展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3%。到2007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9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9.5%。2006年农户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41.5%,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非农产业劳动力中,到乡(镇)外打工的人数占34.2%,其中,省内占75.8%,省外占2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说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依托了山东省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实施“双30”工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构筑主阵地。“双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欠发达县,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山东省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30强”和“30弱”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分别累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6.7万人和93.5万人,比“双30”工程实施前分别增长了15.2%和19.5%。

二是实施“两集中”工程,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重要载体。“两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山东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了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山东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提高到2005年的45%,共转移了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

三是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基础、和平台。“龙头带动”工程,即“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进程”。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8716个,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6822个,过亿元的有684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吸纳149万人就业,推动基地农户97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

四是针对各地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实际,大力实施“西输东接”工程。通过东部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实现东部用工企业与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仅2006年开展“为半岛制造业送技工”行动,山东西部地区就向东部企业输送劳动力达32万多人。

此外,为提高农民技能,山东西部地区还以百家特色劳务培训基地为中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突出特色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2006年,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万多人,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就业质量。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现阶段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2006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左右,就业压力较大。就山东省来讲,按照2010年城市化水平50%计算,农村户籍人口将由2006年末的6054万下降到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体为1500万人。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看,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向城市延伸和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的结合点,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县城及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多样灵活,适合民间资金少、资金分散的特点,容易创办。因此,政府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开店建厂,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到乡镇工作。

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城乡服务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水、电、气的供应,需要通讯、燃料、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需求将促进更多的资本投资于服务业,从而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更多的农村富余人员转人非农劳动。

从过去情况看,1984—2007年期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07年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农村劳动力向县市及城镇转移付出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其就业成本也是较低的。第一,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户口在农村,一般外出务工都是短期劳动,务工人员对用工单位除工资要求以外,一般没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使用成本,这些企业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工作;第二,劳动力本地就业,无需外出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费用开支和办证手续,无需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政府也无需为安置务工人员花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也减少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纳这部分劳动力所进行的包括城市设施等在内的各种支出;第三,农村富余人员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减少了来回路费,照顾了家庭,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县市及城镇转移,每年的春运民工流的巨大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缓解。

2007年山东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体现。

(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水平也决定了他们更加适合转移到县域经济的产业中发展

县域经济的产业特点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为了错开与城市工业的竞争,也为了发挥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制造业、加工业,发展县乡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这些行业一般对劳务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对体力劳动能力要求相对要高,其提供的岗位正适合农村富余人员工作。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可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可以吸纳没有更多非农技能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非常必要。

(一)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过于集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凡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凡是能一步到位将审批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限时审批。除了省市两级向县一级简政放权外,县一级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业的自主消化能力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据有关方面统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是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有着极大的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优势,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特产、中药材生产等,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更多地解决就业;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果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认真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农村内部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而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不仅要抓农村传统三产的发展,如农村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二本

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在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应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

(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大都有显著的特色经济支撑。如:寿光、苍山的“菜园子”;招远的“黄金”;东阿的“阿胶”;栖霞、五莲的“果品”;沾化、无棣的“冬枣”;诸城的“贸工农”一体化等等。这些特色经济有的是传统品牌、资源优势,有的是产业创新、规模化优势,特色经济及其链条式产业链带动效应,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呈现五彩缤纷的发展格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更多劳动就业机会。

在确立县域经济特色时,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本地特产、资源条件,综合考虑县域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科技水平等因素,做好特色经济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竞争优势,以此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五)加强教育培训,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扫除文盲;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山东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尽快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最后,要建立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培训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