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外来的文化渗入我国,对于我国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大学生的总体是乐观自信、热爱生活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受到西方腐蚀性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大学生之中也出现了心理失衡以及道德失范的现象,我国高校也开始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并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更好地增强和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为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哲学理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O其丰厚的内涵,中国儒家思想就极为推崇“和”的思想,并以其作为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核,具体包括有:天人合一、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它的思想特征表现为:尊重差异,追求多元;冲突融合,追求和谐;强调整体,追求统一。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承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它通过自身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和合文化以其特定的、稳定的结构形态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传统,在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培育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二)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文化滋养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还可以促进人们追寻自我的身心和谐与内外一致,用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之上,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达到追求和谐的教育境界,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二、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角度剖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缺乏共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之中,追求心性的修养和提升,并追求理想的人格和道德水平,倡导人们通过调整身心的方式来修养自身的道德理念,并最终达到自身心理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体现出与“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的契合性,然而,现实却存在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隔离化现象,缺少彼此想通的共性内涵。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突显的形势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试图采用西方的心理测量手段,来实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和教育,而对大学生的心理背后的文化背景缺少关注,显现出极为有限的教育作用和功效,更无须谈及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和为贵”的思想的冲突性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和为贵”思想内核中,讲究个人内在心性的修养和教育,并认为只有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的教育,才能将人体最大的潜能激发出来,最终达到心灵互通和共鸣的效果。而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看,大多采用西方的心理测试、心理普查、心理咨询等方法,讲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测量与考察,而对大学生的本土文化心理缺少关注,显现出与“和为贵”思想的冲突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无法与“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一致
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和而不同”思想的主旨在于尊重差别、追求多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然而,现实却是,高校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设置在心理咨询诊疗室之中,这就突显出与“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极为明显的缺陷,例如: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充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明显不足;网络传播阵地较为薄弱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现路径
(一)确立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我们要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立足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上,使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置于大学生人性的层面之上,以个人的身心和谐作为支撑,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的健全和理想的人格。
1、全面实现大学生的身体之“和”
在追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目标之下,要以大学生的身体之“和”作为基础和根本,首先要使大学生的身体内部处于健康的状态,使大学生处于精神饱满振奋的状态之下,在健康的身体之下才会生成健康的心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实现对自我身体的管理,达到身体内部的和谐。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身体与环境之“和”,要使大学生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感受大自然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和谐。
2、全面实现大学生的心理之“和”
要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使大学生实现自我调控,在自省自察的方式之下,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身,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并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实现内部心理的和谐。
要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人际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达到人际心理的和谐,可以通过有效的合群路径,对大学生实施合群教育;还可以将大学生组建成一定的团体,进行合作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合作的精神和理念,从而生成人际关系心理的和谐。
还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处事观,引导大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要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大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直面心理困境,用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不同的处境,以达到处事的心理和谐。
3、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大学生身心的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的认知能力,减少非理性的认知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要鼓励大学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用宽容的心态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要提升大学生对自己情w的控制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绪也能导致疾病,因而要将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以此来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协调。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分融合传统和合文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克制情绪上的冲动,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发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③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意志力。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促进身心的和谐大有裨益。为此,心理健康教育者要设计户外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在实践训练中增强和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力,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达到身心的和谐。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融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并以其为指引,充分运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弘道、内省、身教等理念,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劝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整合。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弘道”理念为引领,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劝服教育,主要是向大学生传输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自我内心的调节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与自我教育相整合,达到受与教的和谐。
2、示范教育与修身指导相整合。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之中的“身教”理念,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以实现,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积极心智的表率。同时,教师还要对大学生提供修身指导,以传统和合文化中的“融突”理念为指引,追求修身指导中的心理和谐。
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整合。我们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个体,倡导多元。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增的形势下,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样化的趋势,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开展个体咨询,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状态,为大学生量身定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可以采用共情、朋辈关怀等方式,体会大学生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对大学生的个体咨询的尺度。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依循传统和合文化中“注重整体,追求统一”的理念,通过团体之间的团队讨论、角色扮演、情境训练等团体活动方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较好的渗透和融合作用,在传统和合文化之中蕴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我们需要正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引入这个具有中国特色而具有哲学意蕴的和合文化,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指导和借鉴,从而在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下,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 刘清,胡伟. 和合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探微[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06)
[2] 崔人元. 中之论说[J]. 中国新时代. 2013(11)
[3] 姚炎祥. “和・和合・和谐”之思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2.让家庭教育在构建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在开展对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增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家庭成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造成影响。街道社区可以成立支持扶助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心,利用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家长培训,通过文学沙龙、经典诵读、戏曲欣赏等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情,再通过家长影响中学生,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1-02
中国作为传承和发扬古老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留下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考验,始终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不仅是东方与亚洲文化的核心和传统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心理学的重要根源之一。
一、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理查德是最早将《易经》翻译为外文的西方著名汉学家之一, 在他看来, 西方心理学家对无意识研究的发现,早就存在于中国古老的文化之中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并与维尔海姆合著《金花的秘密》一书,“金花”是荣格对道家打坐过程中体内所感受到的一种光感的解释,他会使人产生精神的顿悟和智慧的升华。
与之相对应的是,之后,特别是””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中国人的极度轻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重视,在心理学界,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布雷德和墨菲等人,曾经表示过他们有一种共识,即认为中国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1]。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或思想在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的理论形成过程中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1.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马斯洛曾经在其日记中记录了这样的想法:“东方文明中的出世者,如禅师与和尚等,是否比西方文明中的自我实现者在情感上更加和谐呢?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于是,马斯洛意识到:“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东西方文明中关于自我实现和内在和谐的观念结合起来” 。1942年,马斯洛通过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者)的一个名为“存在和行为”的著名讲座中接受了来自东方的思想,在这个讲座中韦特海默提到了东方思想家对人类经验中的“无动机的”和“无目标的”性质的重视,而这与当时西方心理学所看重以及追求的“目标寻求”行为有很大不同。韦特海默认为西方心理学应该学习这种东方思想。霍夫曼在其对马斯洛的传记中总结到:韦特海默的“这一演讲对马斯洛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2.荣格分析心理学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卡尔・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的标杆性人物,同时他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作出了突出贡献,而荣格自身及其他的思想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荣格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以他童年对石头的冥想作为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荣格后来称,那是他与道的缘分,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和沟通。荣格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庄子充满了向往之情,庄子自古被称为“蝴蝶道者”。荣格与“道”的这种沟通在其自传中颇有体现,在撰写自传时已是80余岁高龄,自传的最后一页,作为结束语荣格说“老子曰:‘众人皆明,唯吾独懵’,‘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这正是此时的我所感受的。老子是具有超然领悟力的典范,他能够体验到价值与整体,体验到一致性。于是,老子在其老年的时候,愿意回归其自身本来的存在,回归于那永恒而未知的意义之中。”
汉学家理查德・ 维尔海姆把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带给荣格,荣格深深地被其中的博大精深所打动和震撼。荣格对“道家”文化和思想有着别样的情愫,他曾经这样评价和理解《易经》:“《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他说,“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这是《易经》带给荣格的影响也是其心理学观点发展的关键。荣格曾对维尔海姆进行过这样的表达:“维尔海姆一生所从事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和具有价值,是因为他为我解释与证实了我过去一直在追求、在思考、在向往以及在从事和研究的东西”。他曾说,“维尔海姆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世界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荣格对维尔海姆带给自己的影响从不避讳,也从不掩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荣格称自己为维尔海姆的学生,更确切地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1]。
二、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在中国,将西方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并作出有力尝试的首推当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不仅在儒学、教育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对伦理学、心理学、佛教思想等也有所涉及,他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他的代表作《人心与人生》中。梁先生研究麦独孤、弗洛伊德、柏格森,并尤其受后者生命哲学的影响。在初期曾尝试用西方心理学中的“本能”、“直觉”、“冲动”、“下意识”等术语来解释儒家学说。但后来梁先生发现,这种尝试对于西方心理学与儒家之间的思想交流并无益处,他认为应该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他认为,“当时的心理学都对人类没有认识,儒家思想对人类虽有认识但却没有系统的理论。梁氏欲发挥儒家思想,以纠正当时心理学之偏失”。而他也确实对儒家心性学说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结合西方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阐述,即“人类心理学”,其思想主要涉及心理的发生发展、心理健康及学习心理等方面[3]。然而毕竟梁先生对整个心理学体系的认知有限,致使其理论影响有限。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心理学思想的整理,造成古是古、今是今的局面,古今不能融合。陈雁谷(1982)、徐鸿(1988)关于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心理思想研究;燕国材(1981)、曾立格(1980)、雷彦惠等关于先秦诸子的心理思想研究;赵莉如(1983)、杨鑫辉(1990)、潘菽(1984)对中国心理学史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同时出版了高觉敷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1986)[4]。
中国传统文化,百家争鸣,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之后又有佛教的传入,形成儒道佛三家学说并立的局面,从内容上讲,实质上就是儒道佛三家综合一体的文化,虽分三家,存有差异,也可以说是一体三家圆融性的文化。其中,儒家是本体,以入世为主;道家是本相,可出世亦可入世,是流动的血液;佛家是本用,以出世为主,是整体的精神。儒家是第一位的,最根本的,血液和精神总是要适合本体躯干才起作用。融合后的本体,就是一个整体,综合圆融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5]。虽然有糟粕,但更不乏精华。对比中西心理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基本上是拿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作为尺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丈量,最终发现原来中国心理学也有着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到处是点而不成线。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中国心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同样根植于西方哲学和生理学,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和生理学毕竟有差别,好比中西医的差别一样,虽都能救人医病,然究其原理却相差万里。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更要放下西方心理学的思想包袱,以零心态去挖掘其中的道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然后再跳出来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的差异。方能真正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为当今心理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与见解。
综上所述,西方学者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哲学给予一定的重视,因此,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的我们更应对自身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而且应很好地了解各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包括批评性的和褒扬性的,使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岚,申荷永.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J].心理学报,1998,(2).
[2]高岚,申荷永.中国文化与心理学[J].学术研究,2000,(8).
[3]毛丹.对心理学本土化“本土性契合”问题的思考[J].心理学探新,2004,(4).
[4]陈录生.东西方心理科学发展史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350.
[5]李占,王静.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Psychological Exploring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Hu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830012,China)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4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对其的满意度是开展校园文化和管理的群众基础,是增强在校生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责任感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校园文化满意度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内在联系,推测大学校园文化的满意度是一个潜在地对大学生归属感具有影响作用的先在变量;采用5点Likert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答复整理,运用数理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量化的分析了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归属感;大学生;满意度
DOI:10.15938/ki.iper.2016.05.027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121-05
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的软实力,凝聚着师生深沉的精神追求,是高校的基因、血脉和传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归属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是文化自觉的重要构成维度,因此研究校园文化与归属感的关系对于高校凝聚共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Waller于1932年在《教育社会学》中提出的,他定义校园文化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这种精神氛围体现在每位同学身上,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即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大学生归属感的形成,对个体而言,是形成价值认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的要求,是青年个体自我成长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动力;对高等院校而言,凝聚价值共识形成归属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对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有重要意义。所以,归属感形成无论对大学生个体,还是对大学建设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量化的分析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探讨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满意度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内在关系
归属感(Belonging),或称隶属感,隶属。有以下两种含义:一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二是佛洛姆(E.Fromm)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在接受并认可母校文化,形成对母校的依附和归属感之后,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健全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有可能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去。大学生以母校为骄傲,学习兴趣浓烈,动力充足,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生活是学校归属感强的突出表现。反之,当大学生出现逃课、成绩不理想甚至无法毕业等现象,往往都与学校归属感弱相关。所有这些,也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学校及将来工作后的表现和发展。可见,学生归属感的培养是一项对学生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重要工作。
而学生满意度,不仅能发现影响学生满意与否的因素,还能了解学校的优势及薄弱环节所在,为及时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绪、人际关系,价值选择、工作学习动机均产生影响作用。而这些是与大学生归属感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其中很多因素都潜在地表现出或者影响着大学生对待其学校的看法,也就是可以推测大学校园文化的满意度是一个潜在地对大学生归属感具有影响作用的先在变量。
二、影响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因素评估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样,调查对象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学生,学年跨度为4年。发放的调查问卷共420,收回40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量为399份,问卷有效率为98.2%;样本中男生为其中男生为325名,约占总人数的81.5%,女生为68名,约占总人数的18.5%;学生干部70人,约占总人数的17.5%;党员33人,约占总人数的8.3%。
本文通过“学生对影响学生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因素的赞同度”调查问卷,对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进行了样本采集。运用数理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采用多变量大样本,该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由于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比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综合指标之间彼此不相关,即各指标代表的信息不重叠,这样就可以对综合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所反映的独特含义给予命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因子分析,该分析方法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相对少数的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为因子。
本次调查问卷从11个方面调查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采用5分制打分方法,5分表示某项校园文化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最大,0分表示该项影响最小。调查数据的原始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KMO样本测度数值为0.747,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0.000,小于0.01,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进一步,计算11个相调查项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表中Que表示调查问卷中的调查项,序号如表1中顺序。
为了确定因子的数量,需要确定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总方差分解,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表中,第一列为调查问题的序号。第二列至第四列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统计量。第二列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由于特征值中大于1的个数为4,所以可以确定选定因子数量为4;第三列为该特征值所占总体方差的比例,第四列为该特征值所占方差的累积比例。第五列为所选定的四个因子对应的负载平方和,第五列,第六列分别与第三列,第四列表示含义相同。表中数字显示,所选的四个因子的特征根揭示了总体方差的79.738%。
旋转后因子负载值表如表5所示。表中的负载数据显示因子1对调查项目中第1-3项有较大影响,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环境物质条件的情况,所以,可以定义为校园物质文化。因子2对调查项目中第4-5项有较大影响,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制定的规定条件的情况,所以,可以定义为校园制定文化。因子3,反映的是校园文化中校园精神共识的情况,可以定义为校园精神文化。因子4,反映的是校园生活中心理素质的情况,可以定义为素质型心理文化。
用各因子对应特征值与所有因子特征值之和的比值计算各因子的权重系数,结果如表6所示。本次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后得到的四个因子,对学生学校归属度影响可用下式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精神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得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因素是所有因素中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这也为我们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应该是围绕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素质心理型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其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程度相对与学校精神文化的影响,在数值上相差近一半,但是这不能说明对素质心理型文化的建设掉以轻心。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与学生归属感之间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对校园物质文化培养归属感的期望值较高。
三、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策略
大学生归属感是在价值认同基础上的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内在存在和推动力。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越强,其认同度、参与意愿越强,大学生的活跃度、幸福感、创造力就越高。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增强大学生归属感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生对本校凝练的大学精神的领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契合于时展需要。要加强大学精神的领悟,首先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同步价值追求,把握好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使价值观在大学生各个层面中均形成巨大的思想共鸣和行为动力。其次,要做好融合教育,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使命责任教育等有机融合于大学精神教育中,讲清楚脉络、渊源和基本走向,形成合力彰显教育张力。再次,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改变理论说教、规范灌输、行为约束等传统塑造方式,探索思想育人、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的新载体,增强新媒体的运用,使教育的供给方式与大学生的接受需求对接,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调适,逐步内生性建构大学精神的认同。
二是发挥好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对精神文化的促进作用。物质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文化是承载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组织的体系。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两者的的思想内涵,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必须与精神文化匹配。通过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归属感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两者的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要发挥两者的促进作用,首先就要充分发挥启迪和自我教育功能。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要贴近大学生精神发展实际,使其处处渗透教育因素,体现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突显育人功能。物质文化要使学校的环境与办学特色浑然一体凸显环境育人。制度文化要用德标准和行为尺度明确价值导向,赋予每个个体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道德角色期待,凸显德育功能。其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要体现相对稳定的动态升迁。要准确把握制度文化有约束性和稳定性特点,精神文化有激励性和创造性特点,紧随时代的步调和高校新的文化目标,适时地进行转型调整与创新升级,满足高校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
三是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整合作用。校园文化载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组织载体和活动载体。载体整合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将文化信息储存于有形的硬件载体之中,使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大学风俗、精神思想不断动态体现。首先,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高校内在的发展战略高度,从其教学功能、科研功能、服务功能和引领与传承文化功能出发,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和办学理念。其次,要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使其与彰显和创新文化传承功能的真正使命相吻合。三是创新文化载体,深化文化内涵。通过“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重视物质文化载体和实践活动载体的创新,将大学文化活动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着眼于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着眼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学生期望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能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期望学校能及时,正确的对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因此,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它工作的整合,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对教师、学生、家长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机,提高校园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主观幸福感。使大学生将关注点从个体转向社会,从以个体为中心,转向更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与融合,开始关注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任务,更多的将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融入主观幸福感。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应激事件处理能力,增强自信力。通过教育传授应对方式和专项训练使高校大学生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它生活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多地积极主动地应对和解决面临的问题,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平稳地度过心理危机。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从心理学的多元思维和正面激励的角度来激发正能量、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优秀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兴趣、增强满意度、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希镇,曹慧珍.判别分析和SPSS的使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7):3567-3571,3574.
[2]程样国,詹世友,王健清. 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23-228.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5
树型体系框架的构建
“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课题研究开发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能满足职业能力建设要求的道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
“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遵循品德结构知、情、意、行等四个方面的教育规律,引入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为主题的道德认识(知),以心理健康调适、为人处事道理为主题的道德情感(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道德意志(意),以职业行为素养为主题的道德行为(行)等六方面内容,理实结合、实训内化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经研究发现,这六个方面的体系内容的结构关系犹如一棵树的六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支撑、相互促进生长。因此,把这六个部分的集合组成称之为“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树根,引导学生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他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比树干,传送养分的同时还支撑着整棵树的成长,旨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现代企业文化”就像树枝,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从中汲取养分,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不同的枝干也还代表着不同的企业,从企业共性文化的角度丰富着德育教育内容,并通过融合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使学生尽早认识、接受、内化现代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认同感。
“为人处事道理”是树叶,以显性教育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做人做事的准则,既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又激励学生“做好人,做成事”。
“心理健康调适”就像树茎,是树叶里隐而不露的部分,属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要在教育和培养学生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并能适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叶”输送养分,同时又接受“叶”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营养。
“职业行为素养”好比树果,这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成果,更是用人单位衡量学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效果的标准、认可的关键目标。
“树型”体系实践探索
2009年,调整后的扬州技师学院领导班子把研究职技类院校构建什么样的德育模式、采取什么样的德育方式提上了议事日程。2010年7月初,学院成立了“树型”思想德育课题研究攻关小组,并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六个子课题组。目前,“树型”体系已形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实训内化的近100万字的校本学材、教材成果。
在研究的基础上,学院大力实施课改试点,尝试将山东“杜郎口”教学法引用到“树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以信任学生、发动学生、培养能力为教学宗旨,以发掘潜能、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侧重对学生口语表达、思维拓展、潜能发挥等方面的培养,通过群体参与和个体参与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适应现代企业对德技双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还与晶澳太阳能、潍柴动力、广菱电子等名企共同探索,侧重在弥补德育“短板”上下功夫。将“树型”德育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承载其中,使德育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收获了“对接传统儒文化,创立潍柴(扬州)亚星职业道德‘新五常’”“对接校企双制文化,开通广菱电子融合管理‘全频道’”“对接人文情感文化,构建校企合作温情育人新机制”等多项独具特色的校企共建德育新经验。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身心发展;审美观;教育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是非专业的人,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活动,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创造,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丰富的内容不仅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彩,而且还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是提高群众素质的重要推动力。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心理健康、富有激情、知识广博,创意无限的高素质人才,群众文化活动在培养群众文化素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激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参与的主动性,促进群众身心发展
我们都知道,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各类活动可以挖掘、发现群众中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可以激发蕴藏在群众中的文化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群众心理健康,提高健身水平。好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创造精良的文化艺术产品,创造美好的文化艺术氛围环境,创造文化和艺术的崇高精神境界。因此,为了让更多的文化活动惠及群众和更多的文化成果与群众共享,群众文化活动要互动性、丰富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不能单纯进行枯燥的说教,也不能纯粹追求感官的娱乐与刺激,而应该寓教于乐,文以传道,艺以载道,让老百姓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多层次的开发群众中各类人才的潜力。尤其是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情动人,可以使群众开阔眼界,了解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接受心灵美学教育,并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心灵净化。群众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接受这种教育是自愿的,因此容易激发他们的热情,点燃他们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性情。
二、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利于群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文化艺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依靠形象来反映美、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按照美的规则把握和再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社会生活。群众文化活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群众文化活动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人类通过多种途径认识美,多种方式创造美,多种艺术追求美,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丰富、艺术的繁荣。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群众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炫彩斑斓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都给人以力与美的享受,群众通过各类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积累活动的经验,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活泼、感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进而塑造人的灵魂,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能力,激感,实现人格的完善,精神的丰富,道德的高尚。因此,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激发群众对艺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追求理想,促使他们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新奇,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群众良好素质的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