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1
一、农机监理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要对农业机械及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全面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二是农机监理机构要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农机手有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农机监理人员与农机手有良好的相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农机监理人员在农机手的心目中既是执法者又是朋友,还是农机生产的参谋、顾问,农机手有了困难愿意找农机监理人员帮忙解决,从而使他们得以发展生产,加快致富步伐。四是想要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机械化。农机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运输作业、跨区作业中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律意识淡薄,不主动去办理牌照。二是农机驾驶者为了得到较高的收益,部分农机手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三是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监理工作投入不足致使建立装备落后,办公手段单一,效率低。四是农机监理部门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还未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节奏。五是农机监理建构还不健全,监理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不固定不专职,给农村的农机安全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属于双层领导,工作内容较多,既要服从当地政府的领导,还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间接的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农机监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2
经济发展是决定金融发展的基础,相应的金融发展又服务经济发展。不过,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的程度又有所不同,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就会有所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显得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中的核心部分,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合理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避免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错误性。
一、相关文献回顾
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下面,将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
和张懿(2006)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1991~2005年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曹协(2008)结合结构建模静态分析与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从一个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于斐(2013)选取变量、查找数据和指标来构建计量模型从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的发展在长期稳定相辅相成的关系。张宇青、周应恒和易中懿(2013)结合空间计量方法,通过测量在不同的省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异质性,得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显著到不显著,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在方向上从负效应转为正效应等结论。刘荣刚(2014)选取山东省作为样本研究,利用1986~2009年的真实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农业金融深化率的格兰杰原因是农业经济发展。田纪华(2014)从金融功能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本态势。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难得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回归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的选取。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考虑到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金融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我们决定选取时间系列相对完整、可信度比较高的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即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名义GDP的比率作为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能充分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力的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采用人均农业名义GDP增长率作为衡量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指标。
(二)数据来源。选择2000~2014年的全国人均农业名义GDP增长率R代表经济增长系数,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与农业名义GDP的比率P代表金融发展系数,分别来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由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Pt和Rt均为平稳序列。
(二)OLS回归和统计特征。建立回归方程:Rt=20.93009+0.256975Pt,模型的R2接近1,P值为0.0000,可以得出方程统计量均很显著。金融发展系数的回归系数为0.256975,与经济增长系数有着强的正相关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为了对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进一步研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滞后期为2时,R是P的格兰杰原因,P不是R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为3时,R不是P的格兰杰原因,P不是R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期为4时,R不是P的格兰杰原因,P是R的格兰杰原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起决定作用,但是金融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金融随即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对金融有着不同方向的需求,这一点也决定了金融发展特定的结构、特殊的阶段和特别的层次。与此同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无疑使得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进而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效率相应提高。但是,最终达到这一目的却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二)政策建议
1、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真正重视三农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加工业。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
2、倡导和鼓励更多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参与農村金融服务。为了打破对农村贫困、偏远地区金融服务成本高的偏见,需要合理制定定价策略,从而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保持适当的盈利性。此外,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抓住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机,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通过提供多样性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地区不同的金融需求。
3、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很高的资金进行生产,而且资金的回收期一般较长。此外,农业还存在着很大的自然风险。农村经济的资金严重短缺,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资金自给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因此,通过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从而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当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促进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村资金的支持,例如采取税收减免政策,进行风险补偿或实行利率优惠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
[2]曹协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3]于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探究[D].山东大学,2013.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3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简称“联合体”),按照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5〕侧号)中的定义,是指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紧密联盟。从2012年9月安徽省SG市选择16个联合体开展试点以来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目前已培育各类联合体近9()()家,产值占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20%左右。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地已经出现了相类似的探索实践。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是较为典型的实践样板一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不少地方都慕名而来学习其经验。
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由H种业公司牵头组建,2012年7月成立,9月纳人首批试点之一。发展到今天,已吸纳13家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拥有各类农机装备230台(套),流转土地面积1. 6万亩,托管土地面积生万亩,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生万亩。2015年,联合体经营的1. 6万亩小麦亩产达到57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 5公斤,亩均年总利润1701元、净利润621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还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50。户,亩均增收230元。
联合体龙头—H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年12月,注册资本518万元,现有员工50人,主要经营农作物种子(选育、生产、销售)、农药、饲料、微肥、皮棉、化肥、农副产品购销等,其前身是由本地种苗公司改制而来。
联合体纽带—农民合作社主要有H种业公司牵头成立的H农机、H种植植保合作社,吸纳加人的n农机、K农机、R水利等11家专业合作社,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生产服务,也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联合体基础—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面积大的达到230。亩,面积小的200亩左右。家庭农场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绿色增产模式,经营效益显著好于普通农户。如Y家庭农场,规模经营760亩,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高产玉米种植,拥有职工36人(固定生人、季节32人),年产值180万元,年收人20多万元。目前,Y家庭农场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仓储库房60。立方米,机械设备库房20。平米,晒场20。平米,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生台、小型农机具12套。
H联合体主动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物质装备,改善基础设施。现有办公和库棚面积2212平方米,水泥晒场10。()()多平米,库容1万吨的种子成品库,占地125。平方米的农机维修车间,日烘干能力100万斤的烘干设备,200。平方米鲜食玉米低温库,小麦田间“四情”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鲜食玉米育种基地、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合作建立玉米教学试验基地、建设2000亩农业灌溉示范田,还计划引进玉米秸秆青储饲料项目、高效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项目等。
二、案例剖析
根据前述理论阐释,联合体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在于,构建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降低了交易成本,达成了理性集体行动,诱致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形成。
(一)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善的契约网,降低交易成本
在联合体内部,通过交易联结、要素联结和互助联结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网,将不同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首先是交易联结。联合体各方签订了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和相关服务的买卖关系,形成了三方共赢的交易联结。其次是要素联结。通过资产、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如H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资料时,先行垫付资金,收购农产品时再行扣除,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金难题;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待收获粮食提供反担保,破解农户贷款难、风险高的问题。第三,互助联结。除垫付资金、提供担保外,龙头企业还通过加价收购、免费晾晒和技术服务等,与家庭农场建立互信关系。这三种联结方式,通过合同、协议建立了清晰的市场交易关系,通过要素融合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互助互信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二)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共赢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独立经营时都不能有效应对农业的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农业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稳、质量控制难题;农民合作社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时,缺乏稳定、规模化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存在技术、资金、市场、服务等的制约。但三类经营主体也有各自的优势,如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和市场整合能力较强,适合发挥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具有优势,可以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农场在种养环节具有优势,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因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进行整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就可以挖掘产业链的潜在增值空间,实现合作共赢。如在H联合体内,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制定生产规划和标准,以优惠价格采购农资,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农产品;农民合作社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和作业服务,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作业环境,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在组织农资配送、产品回收中获得相应收人;家庭农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优惠价格,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人。这样通过各方主体取长补短、分工合作,解决了单独经营时存在的难题,形成了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的盈利模式。
(三)通过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增强彼此信任和依赖感,达成集体理性行动
通过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达成合作互惠关系。但还必须解决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联合体通过建立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以家庭农场为核心,实行“成本+微利”的兜底价收购机制和二次利润分成机制,保证按要求生产的家庭农场既不因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损失过重,也不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丧失获利机会。联合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能对家庭农场生产过程有全面了解,便于指导和监督,也有利于成本核算,确定产品标准和收购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约束机制,即对不按标准生产的不合格农产品,龙头企业有权拒绝按约定价收购,由家庭农场自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生产行为包括使用劣质化肥、农药,节省田间管理、不服从统一操作等。联合体内的家庭农场也享有经营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将农产品卖给谁,自主选择化肥、农药,自主决定田间管理,但销售给联合体的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起到了双向选择作用,对参与主体的信用素质进行筛选,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重复博弈中建立了互信关系,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联合体可以看成是一种相容性集团,合作共赢、集体理性是内生选择。
(四)及时将实践经验固化成规则,形塑制度演化路径,使联合体成为可资借鉴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4
摘要: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分析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农业;问题;分析
一、农业成本攀升,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
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持续攀升等原因,当前国内粮价高出国际市场30%-50%,竞争力缺乏,农业生产效益低而不稳,小规模、高成本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持续。2004-2015年,我国三种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亩均成本大幅攀升,从395元增至1090元,增长175.6%;其中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长112.4%,亩均人工成本增长216.6%,亩均土地成本增长302.7%。在粮食成本大幅攀升的情况下,政府以托底收购(2004年开始)和临时储备政策(2008年开始)保障种粮积极性。加之国际粮价从2012年开始大幅下跌、石油价格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暴跌(影响国际航运成本)、人民币兑美元2005年以来总体升值,当前中国国内粮价高于国际市场30%-50%。
二、部分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
因消费结构升级、价格机制问题等原因,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大豆供小于求、进口激增,玉米供大于求、库存高企。《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指出,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的支付能力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进入消费主导农业发展转型的新阶段。加之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滞后,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
在大豆方面,1992-2015年,大豆产量从1030万吨增至2004年的1740万吨顶点后降至1185万吨,而国内需求量从1114万吨增至9926万吨,供给远小于需求。在玉米方面,2012-2015年产量大增,从17483万吨增至23021万吨,但因经济下行、进口玉米便宜和玉米替代品不断增长,国内消费量从16765万吨降至14487万吨,供给明显大于需求。
三、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粮食财政负担沉重
在此情况下,最近十几年我国粮食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广义粮食安全存在结构患,粮食财政负担沉重。2003-2015年,由于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从43070万吨增至62144万吨,增长44.3%,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16年回调至61624万吨。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量从2283万吨增至12477万吨,增长446.5%,其中约2/3为大豆;粮食出口量从2230万吨降至164万吨;净进口量从53万吨增至12314万吨,而在2003年之前粮食净进口量从未超过2000万吨。2011年以来,大豆自给率降至20%以下,2015-2016年更是不到12%。
在外粮入市、国粮入库的情况下,粮食财政负担沉重。《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持续大幅增加财政“三农”投入空间有限。
一方面,种粮需要补贴;另一方面,储粮还需要成本。2012-2016年,玉米、小麦和稻谷库存量合计从10890万吨增至45654万吨。其中,玉米库存量从4255万吨增至27503万吨,年末库存/消费量从25%增至159%,即当前可满足约19个月的消费。小麦库存从2804万吨增至5651万吨,年末库存/消费量从25%增至51%,当前可满足约6个月消费;稻谷库存从3862万吨增至12500万吨,年末库存/消费量从22%增至76%,当前可满足约9个月消费。
四、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增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食生产目前仍处于靠化肥、农药和大水漫灌来提高产量的粗放生产阶段,单位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偏高、而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农业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难以为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指出,耕地质量退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等问题突出,对农业生产的“硬约束”加剧,靠拼资源消耗、拼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在过去十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1年瘦肉精事件、2013年湖南“镉大米”事件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多表现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重金属超标,违反添加剂使用标准,检出禁用投入品;主要源于农产品源头污染(农药和兽药超标)、农产品生长的环境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污染(保鲜剂、包装物质污染)、r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重金属、微生物及添加剂污染)。根据农业部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信息,抽检样品45081个,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5%,较本世纪初上升30多个点。不过,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多低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标准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明显差异,这也是国内优质绿色农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居民转而依赖进口,以及国内部分具有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出口较难的重要原因。
五、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任务艰巨
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这“两块板”的双向挤压,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有机农业;栅格分析;战略构建
我国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但是各乡村的旅游资源均衡不一,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有机农业旅游近年受到游客的喜爱,其可以作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一极或加分项,在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有机农业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改进传统种植与养殖方法[1],摒弃运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各种添加剂等物质,规避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得出的生物和衍生品。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为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等成为游客共同的追求,有机农业能为游客提供更纯净、更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极大地满足游客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可以界定为在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某一种或几种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吸引游客欣赏、游玩、体验和购买的业态旅游产品。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内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生态旅游特质;二是这种产业形式是建立在有机农业基础之上,具备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征;三是具备旅游吸引物特点,能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提供旅游条件。三要素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环状有机良性持续发展循环体(见图1)。
(二)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振兴,它与有机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如郭微微提出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2]。李存霞等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是集乡村体验、农业生态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形式[3]。另外,方培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都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而发展的产业模式,生态条件是其发展壮大的“生命线”[4],满慧对无锡市有机农业的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作了阐述[5]。综上所述,前人学者对于乡村旅游、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涉及,但缺乏进一步的专项研究与具体发展战略。
二、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有机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产品,不仅满足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旅游吸引力价值大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前期的投入多、成本高、产量低,但长期性、循环性的有机生产体系一旦建立,其最终的生产效益往往高于常规的生产,后继的发展潜力也较足。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产品对于游客更具有吸引力,其价格往往是常规农业的2-3倍,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很大一部分为城镇居民,发展乡村特有的有机农业,并融入观赏、种植、采摘、技术讲解等旅游要素,为开展乡村旅游业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的添加剂和调节剂等,虽然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了,但是长期的化学种植方式导致土壤有机物减少、土壤结块化、贫瘠化等现象突出,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最后农作物的生长也将越来越困难,产量必将减少。发展有机农业旅游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生产和销售实现一体,有机农产品所依赖的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建立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
三、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瓶颈
有机农业虽然已提出多年,但是有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多地有机农业旅游更只是零星存在,尚无大规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有机农业旅游的实施需要前期的高成本与低回报,每个生产环节和过程都可能存在反复的投入,没有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农民在经济上承受能力有限,现实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勇气开展有机农业旅游生产。另外,有机农业旅游发展好的农户,因其投入的资金较多,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典型经验分享,也使得有机农业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二)缺乏相应的布局与规划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单个别农户建立的有机农业小循环系统,也会由于周边的环境影响,使该小循环系统存在成本成倍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行统一、合理、有序地布局和规划,实现功能的集中化,布局的合理化,措施的力度化,同时规避有机农业产品的时间寿命,发展初级加工有机产品,让游客摘得开心、吃得放心、带得顺心。
(三)缺乏技术支持与科研投入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新兴旅游形式,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有限,专业技术缺乏,无相应的技术员点对点进行支持与跟踪,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形成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缺失导致有机农业旅游将不能持续发展。另外,有机农业旅游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的更新与系统的优化。(四)缺乏广阔的销售路径产品销售首先为乡村游客,实现现摘、现售、游售一体化,由于有机农业的采摘环节,大部分缺乏基础配套,使游客的可进入性较低;其次,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缺乏系统展示,游客难以在现场辨别,造成销售市场比较狭窄的问题出现;最后,有机农业初期加工产品缺乏品牌,建立口碑与品牌效应尚需时日。
四、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建议———以漳州为视角
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摒弃以前无序、无规划、无支持的发展路径,依靠栅格分析法实现点、线、面系统性结合,即“明确战略定位,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指导思想,带动和发展有机农业旅游产业(见附表1)。通过运用栅格进行分析,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我们用“+”表示要素之间有匹配关系,用“-”表示要素之前无法找到契合点。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如下表所示(见表1、2)。本文接下来以漳州为视角,结合漳州的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运用栅格分析法,提出漳州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若干战略措施。
(一)SO战略1.明确战略定位。漳州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生长。漳州之所以被称为“花果之乡”,是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是福建省五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6]。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发各类产品,目前较受欢迎的有机产品旅游形式为参与体验型,主要有:(1)娱乐体验,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历史文化,在有机农场可以打造多元主题活动,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形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2)教育体验,游客在旅游中见识到的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有机农场面向核心家庭开展了形形的亲子活动;(3)逃避体验,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远离都市,与田野、清风为邻,净化心灵;(4)审美体验,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姿态各异的名山大川、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的同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2.树立品牌,多渠道推广。漳州农业曾经是该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通过明确定位进一步巩固“世界柚乡的平和溪蜜柚”“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县、世界四大名柚———坪山柚、文旦柚故乡的华安县、“中国芦笋之乡”的东山县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同时,漳州又有“东南花都”的美誉,盛产享誉海内外的水仙花、“花中君子”兰花,马口花卉生产基地是“闽南花卉市场”主要举办地,成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楷模。另外,集中打造林下荔枝、云霄枇杷、五寨百香果、长泰柑桔、程溪菠萝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在广泛利用网络、杂志、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打响“美丽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农民在学好有机农业种植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学习网络销售手段,如淘宝、微信营销等方式,形成全员一体的营销网络,从而使有机农产品产有所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WO战略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漳州市“美丽乡村”为数较多,仅2017-2019年三年时间,正在建立和已经建立的项目,就高达381个,并且漳州市作为全国有名的花果生产和加工大市,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套的推动下,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旅游的成功案例经验,引领有条件的“美丽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不仅开发有机农业旅游产品,同时也建设完成完善的经营组织、游客接待和采摘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以镇或乡级别的工程进行扶持建设,依据漳州“美丽乡村”各自的特点,选定具有该村特色的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业循环产出,技术上的扶持与跟进,保障产品质量,旅游主管部门与专家的设计让有机农业旅游实现观光性、趣味性、体验性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有机农业旅游成为该村的精品旅游项目。在实现有机农业旅游生产与产出同步性的同时,将剩余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利用生产地免物流费的优势,使游客与售卖方实现共赢,在实现产品销售的同时也打开了市场的口碑效应,使示范点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范文6
关键词:民营快递;肥西县;4P理论;农村快递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F618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express demand status quo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expres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rural courier. With Feixi county,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vate courier existing basic business situatio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business based on 4P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the advice.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related business.
Key words: private express; Feixi country; 4P theory;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xpress
民营快递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与传统邮政业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提供了传统邮政根本不能满足的服务。虽然民营快递在我国起步较晚,由于民营快递的价格便宜、方便快捷,民营快递发展前景仍然是美好的,而且在农村也已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契机。
1农村快递业务需求的现状
1.1农村的快递消费需求逐渐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快递物流消费需求逐渐增长,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一是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力度将持续加大。二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超过50%,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三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1.2农村网购需求日益增加。随着青壮年主力战城镇,同时也不可避免引起了农村家庭的“空巢”,留守的妇女、儿童及老人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之间会不断进行钱款和物品的流动,钱款可以通过邮政或银联系统进行互流,而物品的流动除了邮政及同乡代捎,别无其他选择,即使有EMS,居住不很集中的农村也鲜能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高昂的费用也让农民工退避三舍,费用较低的民营快递的引入和发展迫在眉睫[1]。当人们在享受了网络购物的便利后,逐渐相信线上订单,线下取货的模式,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很大需求,而就当前来说,农村流出青年人口,有网购返村的需求,有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小量快递需求,发展农村快递业既有当前需要,在未来,更有相当大的潜力。因此,快递企业应该顺应时势和市场需求,特别是针对农村快递物流的需求大力投资,开拓农村快递物流市场。
2民营快递发展农村市场的阻力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增强,民营快递走入农村是一条必然之路。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是一片尚未被开发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的潜力则是无可预料的。虽然近些年来民营快递在急剧扩张,但是它们的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城市或者县城,而不能真正到达农村,农村快递还是主要由EMS来送达。民营快递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不能为农村农民提供门到门的服务。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业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性弱,快递业务较为分散,快递企业担保难,融资难[2],本文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过高。民营快递企业之所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甚至有望超过邮政速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条件下,价格比邮政速递要低很多。在城市,由于交通便利,快递业务量大,民营快递企业就会有利润的空间,单位快递物件的成本也较低。然而在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交通情况以及快件业务量都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这样单位快递物件的成本就会过高,而民营快递企业如果想有利润空间就必须抬高自己的价格,这样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等程度下,农民可能更加倾向于邮政速递。
2.2人才缺乏。相对于国际快递企业来说,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在物流人才方面是处于稀缺状态,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快递业务量的急剧增加,目前已经出现了快递人员用工荒的情形。不仅这样,民营快递企业的员工,仅有20%是本科学历,管理水平低下。如今,随着网购的热潮袭来,每年的双十一等节日,快递拥堵现象极为严重,管理人员很难处理好这些问题。如马云创建的“菜鸟”网络,利用更强信息技术推动快递业快速发展。
2.3规模有限。民营快递在农村市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中国邮政速递,EMS可以说是目前中国范围内最广的快递,到全国各大中城市为1~6天,到县乡时间约2~8天,在全国有2 000多个自营网点,任何地区都能到达。国家对于邮政速递的投入不仅使它在第一时间占领了农村市场,其广泛的业务范围也不是民快递企业所能达到的。而民营快递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农村无法过多建设自己的网点。如今,很多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采用加盟的方式来扩展自己的业务,而这些加盟商的规模非常小,并且均以派件为主。
3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民营快递发展分析
3.1肥西县快递企业业务分布现状。肥西县全县辖9镇、4乡,有1个开发区、2个合作园区。共辖村295个,居委会29个,社区10个,总计334个基层自治组织。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64千米,总面积1 961平方千米。总人口87.57万人,全县耕地面积为90万亩。
通过各大快递主页网站,在对主要快递网点的汇总结果如表1:
从表1可看出,各大民营快递公司在肥西县都有网点,顺丰、申通、中通在肥西县均在4个镇上有网点及派送业务,汇通及韵达在两个镇上有派送业务。就肥西县乡镇来看,有6个乡镇民营快递没有开展业务。而在上派镇、三河镇、紫蓬镇开设快递业务的公司达到5~6个。
3.2紫蓬镇及上派镇民营快递营业情况
3.2.1营业模式。按照经营模式可以分为直营模式、承包模式、代收件网点模式。民营快递中,顺丰是直营模式,在上派镇、桃花镇、紫蓬镇、小庙镇均有直营店。而四通一达及其他快递公司均采用加盟承包的方式及增加代收点拓展快递业务。在紫蓬镇大学城附近有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外国语大学、职业学院3所大学,附近有5个快递网点,均为加盟模式。其中:韵达3家、申通1家、圆通1家,韵达3家都位于紫蓬镇附近。代收件网点仅提供简单收件、完成顾客上门取件服务。
按照服务客户对象分,可分为三类。一类服务客户为工业区,其特点是客户集中,业务稳定,时效性要求高,快递公司服务规范。比如上派镇圆通、顺丰服务客户是上派镇工业园。二是承接电子商务,即承接线上电商,服务于大学学生等网购群体客户。此类服务网点接近最终客户,业务量大,客户集中。比如紫蓬镇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内潮汐平台的申通、申通和安徽外国语大学、职业学院旁边韵达快递网点。三是服务于镇上及周围村庄居民。此类快递业务量小,客户分散,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基本上都采用客户自己取件方法,不提供送件上门服务。比如紫蓬镇的申通快递,仅是一家简陋门面,无电脑、无负责人员。日常收件由临近便民超市代为受理,快递员每天定时到网点收派件。
3.2.2营业网点设施及管理现状。上派镇内有新港工业园、新型工业示范园。镇上只有顺丰、申通两家快递公司规模较大,管理规范。顺丰拥有保险设施,对高价值物品特殊管理,全面采用移动终端录入数据、操作区域配有摄像头,另外拥有包装设施等,快递人员分工明确,每天上下午各2次送取快递共4个批次。每天派件收件为1∶1,单证累计一月存箱,后集中销毁。另一家圆通快递员工数相当,但圆通仅有一台电脑,没有货架及其他信息设备。紫蓬镇上快递加盟点较多,管理混乱,业务量少,以收件为主。客户单证信息不能及时销毁。其他快递每天会固定派件过来,派件同时收取寄件业务,没有实体网点。而在紫蓬风景区附近,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内有一处圆通、申通共用平台,共同服务学生,日均业务量大致相似。调查信息如表2:
3.2.3网点业务流程。中转中心与加盟承包网点业务联系,镇上快递企业收件业务基本相似。在合肥中转中心与紫蓬镇各网点快件寄送主体不同,圆通公司学校内承包人负责到圆通公司合肥中转场去接收快件;韵达公司是由公司合肥中转中心派车送件。对于服务客户均主要为附近高校学生,乡镇及学校快递网点只接受顾客送件到网店,不提供上门取件服务。快递物品检查不规范,经过简单检查只要证明快递物品经过一般包装后不会泄露汽、污渍等污染其他快件便可寄送。韵达快件以B公司为紫蓬镇上快件集散点,当总公司派车过来时,在B公司处扫描上传跟踪信息,根据条形码特殊位号标志区域,相应分给A、C两家网点,同时过来收取他们所在区域快件。
韵达收、派件流程如图1、图2所示:
韵达各加盟网点之间联系。韵达各加盟网点运营示意图如图3所示,A网点位于紫蓬镇上,其于电信公司合作,仅作为代收发网点。C网点主要负责韵达在外语学院业务,B点是A、C两点的“中心”,每天,A、C网点均会过来送件、取件。
3.3肥西县民营快递营业特点。利用营销组合4P理论从价格、产品、促销、产品位置角度分析民营快递在肥西县特点。
3.3.1产品(服务)特点。产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物品,可以是有形产品,或者是无形的服务。针对快递行业是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从各家快递在县镇区提供的服务以网上消费学生群体居多,寄送商品为一般货物,对服务时效性要求一般,各家快递都可以满足一般顾客要求。主要招致客户不满的是快件的丢失与错寄。这种情况在调查中发现是极少出现的。另一影响快递服务水平的是在客户取件时候的感受。取件距离,取件等待时间,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都直接影响顾客体验。在所调查的快递中,韵达依靠其密集亲民的网络,同等水平的包装和时效性占据较大市场。
3.3.2价格特点。民营快递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间突出优势不明显,除去顺丰快递主要服务公司办公楼区、工业园区、生鲜食品、时效性高、价格昂贵打出自己市场定位外,其他圆通、申通、韵达等一些全国公司提供服务相似,价格战是必然的。各公司价格不透明,加盟商私改价格一直存在,在价格方面消费者敏感但很模糊。价格的竞争,会使双方都会受到较大的损失。
3.3.3促销现状。民营快递业基本没有打折促销、维护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促销活动,主要依靠加盟、承包方式的门店招聘,快递车辆公司标志自发宣传,促销手段缺乏。
3.3.4网点位置特点。网点是以高校为据点,以工业区为对像,设在居民区和人流量密集的乡镇街市上。快递公司基本上呈现短距离聚集现象。
3.4肥西县民营快递问题分析。从对肥西县民营快递分布、紫蓬镇和上派镇民营快递营业现状及特点,提出如下问题:
3.4.1快递多集中于几个乡镇,同一乡镇内服务同质化严重。民营快递企业加盟形式混乱,哪里有客户,哪里就可以出现加盟点。不考虑当地客户类型,很容易面临淘汰。圆通快递主要是提供较低端亲民快递服务,但是在上派镇却存在提供给工业园区服务的加盟网点,与直营店顺丰展开竞争。工业园区客户对时效性、安全性要求较高,而圆通网点仅有一台电脑,没有任何货架、存储、扫描和包装设备,信息化严重落后,根本不是顺丰的对手,而顺丰在本地业务无论从管理人员学历、能力,网点信息化水平等都远远高于圆通。据顺丰网点负责人透露所有民营快递在农村相关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直营店可以依靠盈利区利润来弥补非盈利区亏损,为公司业务长远发展做准备。而作为加盟网点,加盟商为了经营下去必须要保证自己利益,总公司不能对其服务水平做到完全控制,但乡村门到门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很有可能被淘汰,并且毁坏公司企业形象。
3.4.2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根据客户类型划分的第二类、第三类快递网点普遍存在长期工作员工仅有两人现象,人员变动大,快递业务知识匮乏。容易出现不能寄件的寄件了和经常损坏快件等情况。且在高校附近的网点面积很小,难以应付电商发动的双十一等促销假日的高峰期。
3.4.3运力浪费。加盟同一品牌快递业务缺乏联系,运力存在很大浪费现象。乡镇快递业务量原本就低,单位成本派送费相对较高。各个加盟网点分别负责到地区中转中心运回本区域的快件,同时带上已收件。同一品牌的加盟网点之间没有采取共同配送措施,造成了各个加盟网点运力浪费和成本的提高。
3.5民营快递农村业务发展建议。民营快递企业开展农村业务拓展时要考虑当地主要服务客户要求,并且衡量采用加盟或是模式能否满足服务需求,具有竞争优势。第二在加盟网点与区域中转中心进行收件或是派件的交接中可以尝试根据所辖农村业务量及网点区域分布等特点采用牛奶取货(送货)模式将快件送往一个个加盟点,同时收取快件,以节约各个网点支出,提高竞争力。第三在促销方面,可以继续推广实行区域价格优势,并利用广告宣传,在消费者中提高知名度。农村快递业务量现阶段较少,主要以收件为主,民营快递业可以拓展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邮寄行李、市区乡村间一般商品的运输来提高业务量。
4结束语
农村快递的业务量现在虽然还不大,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农村快递业务量会逐步增加。截止2011年底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已经结束,电子商务家电市场也会涉及到农村,未来民营快递进入农村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仅以肥西县为例分析了民营快递在进入农村市场初步发展情况,利用营销组合的4P理论分析肥西县民营快递发展特点。目前农村快递市场仍是主要以派件来带动的,但是快递是双向的,所以在民营快递进入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应以派件为主收件为辅,逐步带动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不仅体现在对于民营快递农村业务发展的补贴上,也体现在政府对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民营快递即使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 也具有可操作性,使其尽快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杨利平. 河南省农村民营快递发展需求分析[J]. 物流科技,2011(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