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画电影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1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
一、引言
我国国产动画电影曾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例如《神笔马良》、《大闹天宫》《三个和尚》《骄傲的将军》《铁扇公主》等等,完美的呈现出我国传统美学风格。但是,目前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基本已经被外国动画抢占,例如《疯狂动物城》、《小王子》、《冰雪奇缘》《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等等,票房均要比国产电影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国产动画电影也曾创造出不少经典作品,通过对其传统美学风格进行分析,进行深入了解。
二、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特征分析
1、表现美以《骄傲的将军》为例,这部电影重点对我国民族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管是从选材、人物形象还是背景设计、动作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在努力体现出中国特色。动画片内容中包含的“举鼎”等本身就是我国传统竞技项目[1]。在人物造型的设计上,使用的是我国非常传统的京剧脸谱为原型进行塑造,其在线条与色彩上都很好的表现出古代美感。我国国产动画第一步剪纸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这种新型的动画电影表现形式不仅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民族特色。2、意境美充分展现我国意境美的电影以《牧笛》最为经典,整个动画中展现出来的江南水色、翠竹依依、悠扬笛声,所有组合在一起刻画出一副非常具有美感的诗意画面。这种水墨动画重点表现出“写意”在其中的重要意义。又或者是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基础上制作的《大闹天宫》,不仅展现出浪漫风格,还充满了神奇的梦幻色彩[2]。动画片中的山山水水、云、龙宫、宝殿等等都是在我国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合西洋水彩,将整个环境气氛描绘的逼真而又带有诗意。这种梦幻的神话意境通过动画中的水帘洞、玉皇大帝、凌霄殿等等展现出来,亦幻亦真的气息不仅展现出我国传统风格,也将该部动画片的艺术境界烘托出来,任其展现出艺术光彩。3、道德美本身电影不仅要展现出审美价值,其内在的道德价值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道德的体现更多的是来自生活中,反映出当时某个时期人们的精神追求。以《三个和尚》为例,该部电影根据我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改编而来,整部剧只有18分钟,而且没有一句台词。但是这部剧表现出的内在现实与道理却十分明显。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该部电影创作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当时我国百废待兴,人们在计划经济模式中自私自利、人浮于事,很多动画工作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为在动画艺术形式中将道德美展现出来,能够给予社会一定的道德示范作用。广泛而言,道德美在我国国产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基本上都会包含,电影展现出道德美可以认为是十分普遍也是必须的[3]。在以往的动画电影制作中,主要的受众是少年儿童,因此我国很大一部分动画电影创作以少年儿童为主,这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三、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形成传统美学风格的条件分析
1、艺术氛围追求美是动画电影中的基本原则。形式美能够打动观众,在形式美的引导下观众才会愿意进一步的去感受其中的深刻含义。美是动画电影的一切表现形式的基础[4]。我国在制作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一直都十分重视对我国特有民族艺术形式的借鉴。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形成与沉淀的艺术样式,例如国画、京剧等等都能够成为创作的源泉。这些艺术样式其中包含了各种技巧与优美造型,使得我国很多国产动画都十分愿意从民族艺术形式中吸取养料,将其与自己的动画电影制作结合。《大闹天宫》就是其中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其中动作的设计来自我国京剧,音乐效果将京剧有的京腔京韵以及鼓点收纳其中,还有音乐伴奏、动作设计、造型设计等等都有京剧的身影。我国很多国产动画电影都十分习惯的将民族形式与动画设计结合,在《金色的海螺》中就将我国陕西皮影戏以及北方剪纸艺术结合,让民间传统艺术—皮影戏重新焕发出光彩。不管是皮影窗花、国画还是戏剧、民乐等在丰富我国动画电影传统艺术形式上都功不可没。而这些的形成都与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有关,在经历过时间的沉淀、艺术的积累等已经成为我国艺术殿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文化基础我国国产动画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不管是《神笔马良》、《蝴蝶泉》、《阿凡提的故事》等等都是从民间文学中取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民间故事对动画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可能与民间文学的“假想”、“幻想”的特征有关,而民间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口头文学,它凝聚了我国的文化记忆,包含着思想感情、道德伦理、审美倾向等等。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曾经说过:“动画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动画艺术就成为了民间文学最好的表现形式。3、人文环境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从小就在南京夫子庙看说书、剪纸、跑马等表现,儿时经历让万氏兄弟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些童年的经历对后期国产动画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我国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也与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关,例如《大闹天宫》中的人物与背景设计张光宇先生其一直都在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探索,在前辈画家的绘画技巧上吸收精华,在作品中将民族风格表现出来,例如张光宇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国特色。动画艺术家很愿意在其创作的作品中融入审美理想,并在审美理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包含艺术技巧与审美情感,还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激情与艺术手段结合[5]。
四、以《大圣归来》为例分析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美学风格
分析目前我国整体的动画电影市场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外国动画电影进入我国市场,其抢占我国大部分的动画电影市场份额,这与我国动画电影制作不佳等多方面有关。但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却为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带来了活力,广受好评。该部电影不仅获得良好票房,同时口碑不错。这与我国之前国产动画长久以来的疲软表现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对比。这部三维动画的电影同样是基于《西游记》的基础上展开的,导演田晓鹏同样有着大圣情节,以导演视角希望创作出一个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和欣赏习惯的电影,在传统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拓展。这种具有典型东方神韵的电影融合通行全球的3D特效,票房与口碑双丰收。
五、结语
我国国产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独有的美学风格。但是,同样需要认识到现代动画电影的优势,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中间取舍成为形成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动画电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够呈献给观众一种美与文化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星儒.国产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及文化探源[J].电影文学,2015,62(21):106-108.
[2]许春荣.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与现代性[J].电影文学,2015,34(23):53-55.
[3]刘翠翠.国产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形成的艺术根基及文化探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3,29(08):84.
[4]刘翠翠.中国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形成原因初探[J].学术交流,2013,24(08):166-169.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2
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元素是在我国的历史不断发展以及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其创造者是广大的中华儿女,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它反映了我国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与人们的心理,并带有民族特质,它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我国的尊严以及整个民族所代表的形象。而且,中国元素不仅仅含有有形的物质,还含有无形的精神,也就是精神文化,而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无形精神。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也引发了中国观众的热议。其体现了西方人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对中国的一次新的认识,也可以说,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的具体呈现
(一)中国“武侠”文化的呈现
武侠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家喻户晓”的文化。从司马迁创作出了著名的《史记》之后,关于侠士的故事很快频繁地出现在了大部分的历史典籍以及多数的文艺作品内。而尤其是在我国明清两代时期长篇武侠小说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武侠故事的发展,例如《水浒传》。之后金庸编写的大量的武侠小说在我国甚至整个亚洲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而正是他的这些小说给我国武侠电影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而著名国际电影明星成龙、李连杰等主演的一系列动作电影,结合了东方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方电影艺术的蓬勃朝气,在国际上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以至于很多国际友人认为中国每个人都会“功夫”,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家都不会否认,“功夫”这一词语是来自我们中国,而它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构成中的一部分。因为电影的名字中就强调了“功夫”二字,所以不难想象出,影片中的功夫会是很重要的。《功夫熊猫》中的多个情节都是来突出这一部分的,例如五侠的出场、悬桥大战以及阿宝与太郎最后的决战等。(1)五侠分别是蛇拳、螳螂拳、猴拳、虎鹤双形等中国功夫的原型。(2)电影的动作剧情在开始与结尾处是互相照应的,特别是阿宝接受师傅的功夫训练,抢包子这一精彩片段就是借鉴了我国的《蛇形刁手》中的内容。(3)阿宝在和太郎进行决战过程中双双从山上滚下情节就是再次借鉴了电影《破坏之王》中著名的功夫,也就是无敌风火轮。(4)悬桥大战片段五侠和太郎的打斗可以说是将我国的功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以太郎的点穴结束。而点穴手法一直是我国功夫中的传奇,尽管这一桥段会让西方人匪夷所思,但这却恰好是我国武侠小说特点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内力在我国武侠故事中也是神秘而又强大的,同时也是那些练武之人所追求的。我国的武学往往也将内功的修炼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修为,它也是中国功夫片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外在的武术招式注入了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二)中国“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精神的呈现
《功夫熊猫》之所以获得空前的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元素与美国普世价值观的完美结合。《功夫熊猫》在表现中国功夫的同时,也参入我国的儒家、道家等思想。而这一重要体现就是通过刻画乌龟大师以及阿宝的师傅这两个人物形象来突出的。在浣熊师父得知太郎将会挣脱牢笼前来报仇后,马上派信鸟传递消息加派人手,但乌龟大师却说上天总是捉弄人,用尽一切去逃避的事最终还是要发生的。而之后情节就如乌龟大师所说,太郎凭借着羽毛成功逃离了牢笼。这样的情节发展正是我国儒家思想中的“无事即有事”同《易经》中的“天机”与“命运”的结合。当乌龟大师选择从天而降的阿宝作为神龙大侠时所说的话也是来自于我国的著作,也就是意外往往不会存在,而所存在的也不会是意外,它出自《易经》,因为世间所发生的全部不会是一种偶然,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留下发生的痕迹,而既然发生了就说明它一定会有它发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浣熊师父”这一形象也含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在武侠剧中,“师父”这一称谓是很重要的,他不仅是家长,还是传授功夫的导师。而通常情况下,师傅的功夫都是高强的,并且对于主角的成功有着深远的影响。《功夫熊猫》的制作者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最终浣熊师父的形象就塑造出来了。
(三)中国自然风情的视觉呈现
电影中的场景也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展现了我国优美的风景以及建筑的美妙。首先,《功夫熊猫》中的地点场景是借鉴了我国丽江和桂林的自然风景,例如迷雾围绕的山,奇峰之巅雕梁画栋的玉皇宫,宏伟壮丽、神圣泪泉呈现的八卦图形,很容易让人想到著名的武当仙山。第二,电影中的山和水,花与草以及其他的部分景色都是来源于我国传统的风景画与历史小说,将清新雅致的风格表现得十分到位。而玉皇宫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复古的建筑,与古代皇宫类似的构造,再加上玉竹的陪衬,更显中国元素中的雅韵。第三,在电影中,我们能够从多个道具中看到中国元素的身影,例如阿宝的道具之一――手推车,还有我国古代的四人轿,与此同时,还有开场部分阿宝头上所戴的斗笠。除此之外,还有电影中出现的鞭炮、筷子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随处可见的中国汉字。
(四)中国语言特色的听觉呈现
因为《功夫熊猫》的故事来源是中国,所以影片中的对白采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例如影片中的师傅的发音就与“shifu”十分相似,与此同时,还有豆腐等。从这方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整部影片对于配音演员的要求也是十分高的。除此之外,影片的背景音乐也是借助我国的传统乐器来完成的,而这种情况在美国的域外题材中并不是常见的。整部影片中多次都设计有中国音乐,例如笛子、古筝、唢呐等,这些部分都极具中国风,并很好的与中国山水的背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比如,《功夫熊猫》开始部分刻画的是侠客展示我国著名的水上漂功夫的形象,再加上清脆的笛声的背景音乐,让人很轻易地就想到了东方文化,而之后的铜锣声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再如,在浣熊师傅出场的设计中,背景音乐选择了悠扬的短笛,这一点更符合我国传统的武侠剧中高手的刻画。
《功夫熊猫》的成功对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启示
(一)电影创作中要加强对我国民族元素的应用
自从《功夫熊猫》上映之后,我国国内对此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我国并不缺少熊猫以及其他的动物,不缺少素材,不缺少市场,也不会缺少资源,然而中国元素却屡次成为其他国家的电影中的卖点。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我国民族元素的应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的动画电影就凭借着中国特色而闻名世界,也正是从那个时期开始,人们看到了民族元素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坚信,我国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要注重对中国美学的追求,而它又具体表现在电影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乐、题材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谨记:和单纯的娱乐有所不同,我国的动画创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娱乐,而是要借助部分的娱乐色彩或娱乐元素,传递一定的社会意义,进而弘扬民族思想与品德,这是我国动画创作的最终目标。
(二)艺术性和商业性进行完美的结合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3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化”
近年来,好莱坞为了得到更多中国观众的票房支持,在影片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满足其文化需求。虽然好莱坞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颇为用心,但影片中的中国还是“美国化”了的中国,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完全认识清楚和理解,再加上对中国还存在一种有意无意扭曲的微妙心理,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从而打上了深深的美国文化的烙印。①
1.中国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花木兰是中国女性中的一个传奇。在中国南北朝叙事长诗《木兰辞》中,花木兰是一个隐忍克己、勤劳勇敢的年轻女子形象,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具有“勤劳”“孝顺”和“贤德”等优秀品质的传统妇女,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忠孝之道。而在好莱坞版动画片《花木兰》中,木兰从一个乖顺、勇敢的中国姑娘变成符合西方观众审美口味的活泼、热情和主动追求个人幸福的美国少女,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蕉”花木兰,成为一名具有典型美国精神的现代女性。不仅《花木兰》如此,《功夫熊猫》也是如此。中国的大熊猫给人的印象是沉默慵懒而略显笨拙的,而《功夫熊猫》中的熊猫阿宝却是一个可爱、体型庞大并不笨拙极具个性的形象,他所带来的也是一种欢愉的气氛,这与中国人所欣赏的内敛、沉稳、温文尔雅的气质相差甚远。
2.中国文化精神的“陌生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集体与家庭的价值,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价值,“崇尚开拓竞争,主张通过个人奋斗、个人的自我设计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②人们在接触异域文化时,总是会按照自身所属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判断和解读,难以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而造成对异域文化的歪曲乃至误读。叙事长诗《木兰辞》重点在于强调中国传统的家庭荣誉、集体观念以及效忠国家等价值观,而动画电影《花木兰》则把花木兰演绎成了一个英勇无畏的女战士,突出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中国所特有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抹杀了,使得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深刻文化内涵大打折扣。《功夫熊猫》里很多场景让中国观众能明显感受到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特别是影片中的很多对白让大家重新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禅宗思想进行深思。《功夫熊猫》其实只是仅仅在于展现“中国元素”,而不是体现“中国精神”。我们从阿宝身上看到的是纯粹的美国精神:崇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当这些西方观众所崇尚的价值思想体系包装上东方特有的元素后,影片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如有人指出的:“在美国版的改编过程中,原作的东方文化底蕴被巧妙地偷梁换柱,改编版本成了地地道道的符合美国人口味的大众快餐。”③
二、“陌生化”的原因
1.商业文化需要
美国好莱坞电影具有天生的商业营利性,出发点是追求票房的极大化。美国本土题材已经开发殆尽,急需寻找新的题材和内容。而中国又是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商业市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便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很好的题材来源。但好莱坞不会承担起为他国传播文化的职责和义务,他们作品中输出的仍然是西方价值观,这其实是西方人利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掩护进行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文化同化而已。④
2.价值思维观念差异
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价值体系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及家族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个人要对家族长辈尽孝,为国家尽忠。而美国人看重的则是个人价值意识,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独立宣言》中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观念,使平等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因此,影片无论从哪里取材,好莱坞最后表达的永远是美国式的思维价值观。
3.文化强权殖民
在西方人眼中,西方文化代表了先进性和主导性,而东方文化永远是落后的代名词。西方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通过各种文化传媒把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东方世界,东方世界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启蒙、引导与教化,这正是一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殖民的策略。
4.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风骨和气度,培育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品格和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当今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迅速西化,部分国人漠视传统文化,在他们眼中,国外的什么都好,中国的什么都糟。在他们看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简直是“荒唐可笑”。这正如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言:“将一件事和一个人物陌生化,首先要去掉他身上理所当然、众人皆知和让人一眼看穿的成分,并使人产生对他的惊讶感和好奇心来。”
三、对“陌生化”的反思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等具有浓厚中华文化氛围的影片在好莱坞经过西式包装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如何使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继承、推广和发扬?如何摆脱文化殖民的渗入,使本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并与其他文化很好地融合?⑤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好莱坞动画电影中虽然展示了更多样化的中国元素,但只是借中国传统元素来宣扬所谓的“美国精神”,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元素”充其量是动漫的上层建筑部分。“外国人很会运用各式各样中国元素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这也是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路盛章如是说。
作者:李劼刚 周明娟 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 院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注释:
①贾冀川何淼:《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拿来主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②王莉:《美国文化精神的移植与再现——从〈仙履奇缘〉到〈功夫熊猫〉》[J],《学理论》,2009年第17期
③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4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文化
当前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和输出大国,由于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有限,其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在影视创作选材时一方面选择科幻类、展现未来社会的题材,另一方面则借用异域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童话、名著等进行创作,而后者在文化输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众多人口的文明古国,备受好莱坞的青睐,神秘的东方文明激发了美国人的好奇心。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冲突时有发生。迪士尼根据文学作品《木兰辞》和中国民间流传的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思考。
一、《花木兰》中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理解,对其元素的借鉴和运用采取的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精神,在保留原有形象架构的基础上,展现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花木兰》将《木兰辞》中所表达的忠、孝、义、智等中国文化内核改编成美国式的追求个人自由与反叛权威的思想内容,用美国的个人本位替代了中国原有的家国本位价值观。中国人注重孝道。在《木兰辞》中,对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有详细描述,而对从军历程和军旅生活的描写则相当简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因为朝廷征兵,而木兰家没有男丁,花父必须去服兵役。木兰身为花家唯一的成年子女,自觉有义务为家庭分忧解难,她担心父亲出征有个三长两短,影响家庭生存,经过考虑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替父从军。她这样做完全是因担心父亲的安危,要维护家庭大局,而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所着重讲求的孝道的体现。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充分体现了忠孝两全的价值观。战争胜利后,她不贪图荣誉,辞官归乡奉养父母。儒家忠孝仁义的道德规范在木兰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正是千年来一直为国人传颂、讴歌的榜样人物。而电影《花木兰》中则突出表现了花木兰从军的个人自身动因和在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杰出才能,体现了美国式的锐意进取精神。木兰最初因屡次相亲失败,使整个家庭为之担忧,她也为自己在媒婆面前的丢脸出丑和不被欣赏而伤心难过。她在相亲失败后的唱词“为什么我现在所看到的不是真的自己,不是自己的影子,为什么我现在觉得离自我好远。我无法掩藏内心的自己,虽然努力尝试过,何时才能释放内心真正的自我”反映了认识自我的焦虑。木兰想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可是她终究无法摆脱内心成为自我的渴望。正在这时,征兵令为她提供了一个做真正自己的机会,正如她所唱:“我这样做也并非完全为了我的父亲,我这么做也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每当我站在镜子面前,就觉得对得起我自己。”这是影片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根本动因,是木兰的性格所致。她不愿做一个传统的乖乖女,而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自身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性的解放。这一点正是美国文化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由此,美国版的花木兰将中国式木兰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安危,为了尽孝道而从军的形象转变为美国式的追求独立与个性的形象。在《花木兰2》中,美式形象更为突出。木兰和李将军受皇帝委派护送三位公主去草原和亲,三位公主竟然在途中和李将军的手下产生了感情并逃婚,拒绝去执行和亲使命。对于传统中国来说,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环境下,任何人,哪怕是皇帝的亲生女,都要绝对服从皇帝的权威。而这种人人自由平等、人人都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属于个人幸福的权利的自由只能根植于没有经受封建等级、帝制约束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木兰辞》和美国电影《花木兰》对木兰形象的不同塑造,反映了中美两国道德观的根本区别。中国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注重尊亲敬长;而美国电影则对木兰的从军经历及其在军中的个人才能着力表现,则反映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即使出身卑微,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能获得成功。木兰运用智慧帮助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击败匈奴大单于,挽救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一位女性,她赢得了大家的由衷尊敬,为家族获得了荣耀,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花木兰》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挪用
在《花木兰》中,贯穿着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如皇帝、龙、祖宗、祠堂等,但影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却与其中国本意迥然有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是天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拥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与尊严。任何人见到皇要行君臣之礼。而影片中,木兰因为打了胜仗,竟然在朝堂上无所顾忌地与皇帝面对面谈话,甚至当众与皇上拥抱,这在古代中国绝对不可想象。影片此处对皇帝形象的处理是基于美国人与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第二个元素是祖宗、祠堂。传统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维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祠堂是人们对祖先进行祭祀的场所,它是极其庄严神圣的地方,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历史与命运。妇女和小孩不能随意进入祠堂。而影片中木兰却随意出入祠堂,这显然与传统社会规范不相符合。影片对木兰家族的祖先的表现与传统形象反差极大。在古代宗法制下,盛行对祖先的崇拜,祖先是无比崇高和伟大的,对祖先的崇拜早已演化为一种日常遵守的行为准则。人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将祖先的灵位严格按照等级尊卑供奉在家族祠堂,逢年过节都要去祭拜。而在电影中,木兰的祖先们的牌位却是一块块石碑,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木主。祖先醒来后,完全缺乏作为先人该有的庄严神态,反而因木兰替父从军而激烈争吵起来,互相指责、埋怨。寻常人所有的情绪,祖先们也有而且还相当丰富。而这实际上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元素上的反映:祖先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不需要过分的顶礼膜拜。第三个元素是“龙”。在中国,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皇家的标志和民族的图腾,代表着天的意旨,具有至高无上性;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代表着贪婪与邪恶,是罪恶的源泉。在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而基于中西方文化对于龙的寓意理解的不同,制作者们对其形象进行了娱乐化的处理。影片中的木须龙是插科打诨的幽默之龙,没有什么本事,从而转变成美国式的喜剧角色,全然丧失中国文化中龙的内涵。虽然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经过好莱坞加工过后,这些文化元素都带有美国文化特质,丧失了原有的文化意味。
三、《花木兰》中的自由恋爱观念
《花木兰》加入了爱情主题,表现了美国人的浪漫和恋爱自由、婚姻平等的观念。但在中国传统社会,妇女没有婚姻自由,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的介绍认识均需通过媒人的撮合,即所谓“男女无媒不交,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在影片中,花家为了木兰的婚姻让媒婆相亲,但木兰的表现却让人失望,还惹怒了媒婆。相亲失败后,木兰因让父母失望而伤心自责,但她的内心却抵制这样的生活,不愿做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替父从军给了她一个摆脱命运,过上自由的生活的机会。后来,木兰在军队中认识了校卫李翔,两人逐渐产生感情。但李翔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不敢承认双方间的恋情。但木兰敢爱敢恨。班师回朝后,她相随到皇宫,并运用机智与李翔合力救下皇帝,还救了李翔一命,并最终打败匈奴大单于。在皇帝的鼓励下,李翔终于坦承对木兰的爱意,不远千里,向木兰求亲。一对有情人终于有结果。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自由选择心爱的男子,并大胆追求,这不是正统观念认可的。影片中,木兰的行为凸显了作为一个女性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婚姻平等而不畏困难、勇于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女权精神,而这正是美国文化个体行为自由、尊重女性的观念的体现。在《花木兰》中,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表现如水中观月,有所失真不可避免。但它把中美文化精神结合起来,让人们能更好地体会彼此的魅力与差异。相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低龄幼稚的内容,美国的电影受众更广,思想性更强,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共鸣,这正是美国动画电影火爆全球、取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不仅为我国的动漫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积极意义。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他国文化的优点,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行言.西文化比较[M].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唐小琴.从《木兰辞》与电影《花木兰》的差异看中美文化差异[J].青春岁月,2010(18).
[4]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士尼《花木兰》[J].南昌高等专科学报,2009(10).
[5]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5
【关键词】皮克斯动画电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国动画电影
前 言
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70年代社会对动画电影的需求仅仅停留在情节上,80年代对视觉上有了一定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动画电影的需求上升了一个新的档次,精神上的需求。皮克斯动画电影无疑迎合了这一需求,造就了不可复制的辉煌传奇。
本片论文主要阐述皮克斯动画电影中具体的故事情节,发展上对应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现代社会需求的满足,实现了大多数人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
1.研究背景:皮克斯的成功
动画,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语;动画,一个老少皆宜的产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传统纪录片、剧情片和先锋派电影提供了技术支持,更极大改变了动画电影的面貌。在动画电影的创作领域,皮克斯无疑是最成功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即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在 1996 年推出历史上第一部完全使用电脑动画技术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此后皮克斯到 2010 年陆续出 10 部动画长片,均取得了商业和艺术双重成功,皮克斯成为梦想和品质的保证。
2.动画电影受众群体
国内,有传统观念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从上个世纪的杰出作品《雪孩子》到本世纪的杰出代表《喜洋洋与灰太狼》,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作品中表现的角色形象设计与语言、动作特征,无一不以儿童喜好为基本定位,而内容设计上又很难脱离“寓教于乐”的教条化模式,讲求价值导向与教育意义,其中很多人物形象脸谱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其它国家的动画电影表现的内容要丰富一些,他们的动画事业发展的也更加成熟,而他们动画的思想内容也早已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判断力和价值观。
3.影创作要考虑的受众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需求。他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现在的动画创作,不仅仅要满足观众对传统视觉上和情节上的需求满足,还要满足观众的更高层次情感,比如可以在电影中找到爱的归属,可以再动画中感受到现实中享受不到的尊重,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动漫人物中,最终自我实现
在对皮克斯所创作的12部动画电影分析后发现,这些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充分满足了人们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实现后,更高层次的三种需要――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皮克斯动画电影中的体现
4.1归属和相爱,亲情友情爱情的体现。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三个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作为最高等的动物,根本的区别就是对感情的向往,这其中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皮克斯正是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更高层次需求,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才取得了不可复制的巨大成功。
爱情的绽放:《机器人瓦力》。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动画大作,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要母题的动画长片。这部以环保、消费等话题为隐喻的片子相对儿童来说略显沉重,他们还不会注意到片中无数的细节与桥段,宇宙的冒险是吸引孩子们的主要噱头。但谁说动画片就是拍给孩子们看的呢?比起关注谁走进电影院,皮克斯更执着于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影。这部影片虽未正式引进国内,却受到无数影迷追捧。故事弥漫的温情和主角机器人瓦力对伊娃的一往情深打动了感情渐归平淡的人们。
亲情的展现:皮克斯的标志《顽皮跳跳灯》。短片不仅刻画了顽皮闹腾的小台灯,还生动的创作了台灯爸爸的形象:他陪伴小台灯一同玩耍小球,当气球破了之后小台灯的失望溢于言表,可是之后他找来了一个更大的气球,我们虽然看不见台灯爸爸的表情,但分明通过他的摇头和最后无可奈何的定格感受到家长的心情,这无疑来自于导演的生活阅历。原本没有生命的台灯被拉塞特(导演)赋予亲情并串联起银幕前的观众。
4.2 平等尊重的动画世界
动画王国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现实社会一般会按照地位、阶级、权势、财富对人们进行划分,处于劣势的人们往往会因为缺少尊重,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自卑感。
马斯洛的第三层需要,“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固定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者欲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而要获得尊严,受人尊重的首要条件,就要打破阶级,实现人人平等。
动画中的强势者一般都作为反面人物出现,他们也影射着现实社会中的强势者。
在《怪兽电力公司》中,阴险狡诈的大反派其实就是电力公司的老板鲍格斯,以他为首的一伙人企图通过绑架人类小孩来为电力公司提供能源。正像好莱坞商业电影通常会出现的情节一样,正义之方苏利文最终打败了鲍格斯,强势集团最终被,这也正好暗合了影者对于“平等、尊重”的深层欲望。而在这伙反派角色之外,毛怪苏利文的朋友,邻居,公司员工都有十分和谐平等的关系,并且互相尊重,打造了一个浪漫,温馨的动画空间。
4.3 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最高一层提出的是“自我实现”需求。而他“这种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思想来源于戈尔德斯坦的潜能论。戈尔德斯坦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潜能或能力要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这些潜能或者能力在于机体的内驱力,即实现自身能力、人格的倾向性”。
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主人公,大多都不是英雄。一个被人类遗弃在地球上整理垃圾的机器人;一只下水道的老鼠;一个耄耋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只狰狞的怪物。
《料理鼠王》,仍然是这只小老鼠,脏兮兮的老鼠,干净的厨房,干净的厨师。在没看过这部电影之前,谁会把这两件东西联系到一块。但是雷米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它成功了,一只老鼠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厨师,并且被人们接受。这部就是最震撼的自我实现吗?
只要有坚持,就会有成功,皮克斯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
动画电影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当前涉及行业最广的一门工科专业。如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处理技术、电气工程造作技术、实验和监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多领域技术。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由电力带动的控制业已不能够满足当代工厂、农业、家电、办公室等领域的应用,传统的电力带动技术在现代多线路电力系统中显得很吃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劳动量的耗费,既节约了生产时间,也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必须在电力系统中引入新的技术。
一、电气自动化的优点
1、电气自动化容易控制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领域也在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自身发展的目标,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提高自身发展的技术含量。而其自身技术含量的提高使得其更加容易控制,如IE控制平台的应用。当前电气自动化是通过一根总线控制,将马达、变压器等连起来,这就使得在操作过程中更易于控制。
2、有效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成本
要满足建筑对运行要求以及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力减少成本,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各种消耗。选用节能设备、补偿无功、减少线路损耗、均衡负荷、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电能的损耗。
3、合理调整负荷,节约能源
在满足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调整负荷,提高电能质量,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
4、维护简单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与Internet的发展紧密联系的,计算机技术的一个优点就是其有较大的灵活性及能迅速地集成或提供信息,这也就使得电气自动化较以往的传统技术相比,更易于维护。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其功能的强大性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是调度自动化的基础,此外,电力系统的市场运营和决策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都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实现输电过程的高质量,保证经济效益。
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长期以来,配电网只能够采取手工操作的控制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能够运用独立的孤岛自动化技术,但是对电能的分配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于电能的分配和监控十分重要。配电网自动化主要包括馈线自动化和自动制图、设备管理、信息分析和配电网分析自动化,它依靠大量的智能终端、丰富的后台软件和数据库资料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带动,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确保了对电能的充分利用。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应用技术体现
1、智能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使得电力系统中引入了新的技术,如微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的应用,当某处电网出现问题,网络能即时发出讯号通知,以备电力部门作出及时改进措施,新技术的引用加强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控性,这就加强了电力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技术。
2、多项技术的集成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统一化加强了电力系统中的统一化,这就使得电力系统中各项技术的合成,在传统电力系统中,电力的管理、安全维护等各环节是分开管理的,由不同部门管理。但是,在电力系统中引入自动化后,电力系统的管理更为合理,各部分集成一体,并在管理中引入多项先进技术,这些加强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竞争力,并更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因为电气自动化的统一化不仅可以支持项目进行中的设计、实施及测试、开机、维护等环节的进行,而且可以减少各技术单独运行花费的时间及物力。
3、仿真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日渐真态化,它不仅能够呈现大量的实验数据,而且可以支持多项操作同时进行,并能够帮助实验人员测试新的装置,同时能实施同步控制,所以仿真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有助于对电力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及仿真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操作又易于控制。
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1、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第一,认真研究有关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运营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和流程。第二,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状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第三,紧紧围绕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一些的理论问题。
2、光电式电力互感器
光电互感器根据高压侧工作单元是否需要供电,可分为有源型光电互感器和无源型光电互感器两大类。光电互感器有着传统电磁式互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是电磁式互感器理想的替代品。虽然,国内在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方面特别是高电压等级上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光电互感器取代传统互感器将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必将使电力互感器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3、电力一次设备在线状态检测
对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如汽轮机、发电机、断路器、变压器以及开关等设备进行连续长期的在线监测,不仅可以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而且还可以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的先兆,从而延长设备的维修保养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电力设备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过度提供保障。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保护
此理论针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网络通信、人工智能、自适应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的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
5、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施相角测量、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选择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探讨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和调速控制、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在非线性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模型、新理论、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虽然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发展得较为迅速,且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但是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虽然当前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无论是在控制、操作,还是处理过程中变得较为简便易行,由于电力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加之我国自动化发展技术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段差距,所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应不断汲取他国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朝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浅谈[J].理论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