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经济的方式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法 劳动能力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经济。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外技术和经验可被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不断缩小。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以简单制造方式生产低成本产品的竞争优势慢慢削弱。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创新型的道路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即使是上海这样一座代表中国科技创新最强和经济层次最高水平的城市,仍然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科技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8%的水平。同时,我国企业社会化生产水平低,组织程度差,技术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明显具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从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增长。而同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欧盟国家则处在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是美国重视发展人力资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在教育上的投资达到了GDP的20%。并且,美国的教育极具自己的特色。美国不仅重视精英教育,而且重视普及教育。不仅重视抓好学龄教育,而且重视开展终身教育。美国每年的在职教育投入高达GDP的5%。由于美国对教育极为重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到美国学习,为美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激励经济的发展。在财政方面,政府优化开支,减少赤字;在货币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在经济上,鼓励和奖励企业科技创新,强调科技的产业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贸易中,坚持“公平”政策,开拓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总之,由于美国科技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使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视科技发展,管理创新,而这些目标都只能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有效实现。因此,大力保护和发展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经济法是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种功能自经济法诞生开始就深深地镶嵌于其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1802年英国制定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以此来保护学徒的健康。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劳动能力权作为一种新型法权观念自此产生。随后,劳动能力权在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保护。法律对这些权利设立都是在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则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护劳动者的消费权,本质上是在规定任何劳动者都有正当消费、获取合格商品的权利,以保存和发展劳动能力。另外,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法律也同样是以确认和保护国家管理劳动力权的方式来调整经济发展。总之,不论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等微观经济运行领域,还是在市场调控和监管等宏观经济管理领域,经济法都处处包含着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可以说经济法是保护劳动者劳动能力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力权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和对劳动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调整剩余价值的分配来实现的。任何经济形态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越是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越需要劳动者的密切合作。那么,如何调整劳动者在共同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中的比例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并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创造财富时付出的劳动多,而所分的社会财富少,或者劳动力水平高,却得不到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这便直接影响了经济生产。另外,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偏低还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营养、医疗、培训和对其后代的教育。因此,当劳动者的经济能力不足时,必然会阻碍其劳动能力的提升,甚至引起劳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保护和提高劳动能力的重点又在于合理分配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经济法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保障劳动力权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普遍接受。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使企业,即集体劳动者,能够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实现劳动剩余价值。这种借助“国家之手”克服“市场之手”的弊端的经济管理工作我国一直在做,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企业法调整投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共同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配。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和劳动法基本上还是在遵循国外传统民商法的理论,承认了投资者资本获利的正当性,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作商品关系来确定权利义务,而对于劳动者通过体力劳动来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利未作规定。这种理论回避了为什么劳动者通过劳动利用资本生产产品,资本可以获得多数利润,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少数利润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所以要坚持建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就是要规定不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只能通过劳动贡献分享财富,这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劳动力权,促进劳动能力的提高。

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构建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充分肯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创新。

(一)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以此来指导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所谓劳动经济法是指,以劳动能力权为经济法的基础性法权,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经济法律理论。具体来说,我们有必要突破两种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一是突破传统的国家干预论对经济法的禁锢,加强其他有关就业、创业、生产、分配、管理、持股等劳动能力权保护的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的研究。传统经济法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容易割裂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使法律有时难以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规律。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法律应当反映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实际中国家制定的法律并不必然全部符合公益。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因此,运用公司法、劳动法,甚至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通过教育法、知识产权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权及劳动成果分享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是要突破传统的财产个人所有制理论的限制,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体系。由于传统私法以财产个人所有制为基础,构建了以所有权、债权和人身权等为基础权利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个人利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然而,人们过于追逐私利会最终导致贫富悬殊、资源枯竭、经济危机的出现。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体系,再一次确认和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所谓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是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天然归于本人所有,为本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用。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种创举彻底粉碎了以往任何一种依靠资本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制度,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完整地拥有个人劳动力的目标。当前,为了进一步保护劳动能力权,以立法形式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对于调整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激发创造财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创新经济法律制度

从具体制度上来说,需要创新经济法律制度,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一是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法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但是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某些规定却早已隐含着对二者的肯定。比如宪法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规定,劳动法中关于专业技术培训和同工同酬的规定等等,这些法律规定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承认。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并且有必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设立劳动能力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只能通过出卖劳动获得基本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却凭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以此来积累财富,这种生产方式包含对劳动能力个人所有的某种程度的否认。然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保护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法律制度。如美国的人力资本入股制度就是对劳动能力确认和保护的直接案例。美国学者西奥多・ W・舒尔茨认为人们对劳动能力的投入使人的劳动能力形成并得到提高,并成为人力资本。这些投入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等。这种资本同样可以在公司中享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与其他资本形式共同分享剩余价值。有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可是,正式确立劳动能力权的问题在我国却还没有广泛受到重视。我国本身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当前又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宜尽早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设立劳动能力权。二是要扩大经济诉讼的种类,完善经济诉讼法。目前,为了解决经济诉讼法可诉性差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公益诉讼的解决方法,并且对操作性问题也作了研究,这无疑值得肯定。但是经济法需要保障的权益并不只限于公益,还有以个人劳动力和集体劳动力为主的私益。例如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争议,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的忽视,职业和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等等,这部分利益纠纷的解决被传统的经济法所忽视。这些涉及劳动能力保护和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经济诉讼机制加以保护。目前,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尤其要注重对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利益纠纷的诉讼解决。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劳动报酬偏低、劳资矛盾尖锐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经济数量增长为统一标尺的发展观念和对劳动能力保护和发展不足的现状,构建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优化为依托的和谐经济社会。这种转变成功与否将会决定中国能否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世界真正的经济强国。为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通过经济法和经济诉讼法对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益进行更加明确、更加充分的确认和保护,以此促进人们提高劳动能力,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让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与福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陈乃新.论劳动力权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兼论研究经济法权利应当突破三大理论障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

3.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经济法保障[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核心内涵;实践路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1.1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在国民经济中,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依赖煤、铁、石油的支撑,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影响。我国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于大气的污染,这也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困难,全球温室效应日趋显著,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雾霾天气令城市生活的居民不胜其烦,雾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伤害。同时,传统的发展方式也完成了土地污染和水污染。工业废渣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在土地上,对土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样的损害导致这些土地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土地也无法满足居民住宅建造的土地要求。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导致了水污染,工厂为了更加隐蔽地排放污水,往往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的深处,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当发现水污染时,对其的治理变得尤为困难。

1.2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资源的消耗

部分城市的兴起是由于煤、铁、石油资源的开发,这样的城市兴起的速度很快,经济可以得到迅速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往往导致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单一,在煤、铁、石油消耗以后,城市很难持续自身的发展。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衰落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发展过分地依赖自身的钢铁和煤炭,导致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当经济环境较差,汽车需求量低时,底特律的经济很难获得增长。这样的单一经济城市或者过分注重工业经济的城市在我国也存在,这样单一经济的城市在煤炭、钢铁等资源消耗完之后,很难维持自身的发展,由于我国具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国情,导致我国过度依赖资源的城市的人口在资源消耗完后急剧减少,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

2.D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生产能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商品的价格有下落的趋势。近些年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回暖形势不明朗。我们需要应对经济的新常态,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下,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应该往第二、第三产业倾斜,结合其他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自身的发展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的成本也在增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将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现状

进入全球市场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为了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更具有竞争力,我们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可以盲目照搬西方的模式。我国经济中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仍然存在,这在改革升级时要照顾到这些人的权益,对产业结构升级后这些人的安排要合理。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后落后产能的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不可以盲目地全部淘汰,以保证淘汰落后产能时工厂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改革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改革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基于现在的情况,在满足工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鼓励企业积极进行产业升级,使用新技术,做到节能减排。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进行一定的调控,确保产业结构升级后有工厂生产可以有足够的专业毕业生进入,保证工厂可以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可以生产出高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路径

3.1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

只有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才能够转变不计环境成本的传统发展方式。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念是1989年由皮尔斯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单纯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先发展,再治理”的发展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国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后,这样的传统经济观念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树立经济绿色发展的观念,结合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不能单纯地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还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对科技人员,教育人员的培养,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重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还应该保证剩余的资源可以保证后续科技发展的需要,通过行业研讨会等方式,聚集企业关于绿色经济的看法和新的措施,加大绿色经济发展的观念的宣传,努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的无效使用。我国开采并使用的部分煤炭并不适合工业生产,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流入市场后,不能满足相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工业生产有阻碍作用。同时,不符合开采条件的煤炭使用后也会较普通煤炭对大气产生更多的污染。绿色经济基于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无效资源的使用。在全球化经济加强的现在,加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效使用全球的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使用世界资源进行国民经济建设也可以降低对品质较差的资源的使用,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保证我国工业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优秀的竞争力。

绿色经济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三次科技革命充分印证了科技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绿色经济需要依赖新科技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降低产业生产的耗能,实现产业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强新科技研发与工厂的合作,帮助科研所获得充足的实验数据,促进科技的发展,增长工厂对于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新型处理污染设备的研发,并鼓励企业将其盈利中的部分开发新生产技术,体高工厂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增加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的技术价值。通过科技的进步,鼓励企业掌握相应行业的核心科技,核心科技的掌握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绿色经济要求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节能环保企业。国家应该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对于新技术要有较大的包容力,促进企业对资源进行清洁高效的使用。节能环保的方式众多,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实现节能减排,可以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能源,对于企业内部的冬季供暖可以使用集中供暖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对于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废料可以与专业的处理公司结合,最大化地对工业废料进行再使用,降低工业废料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工业生产的特殊废料,需要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相应的运输。改良企业生产管理规定,增加企业生产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的消耗。

3.2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

将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经济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要实现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就应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的需求就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经济产品提升质量,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性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推进工业4.0的同时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简政放权的力度。对于实体产业的鼓励力度要大于对于虚拟产业的鼓励,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产业,使用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进结合的方式进行产业改革升级。对于新兴信息产业,应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基于信息产业尝试的空间,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将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规范在法律的框架里。

增强城乡经济的合作,充分发挥城市产业集中的优势和农村原料成本低的优势,将两者结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避免城市发展再次呈现传统的“摊大饼”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卫星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鼓励市场发挥资源的再分配作用,实现资源被高效的使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对于城市的支柱产业要进行有效的优化升级,保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合理,同时努力增加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自身的特色,提倡城市通过举办各种赛事来增加城市的特色,努力发展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发展城市的旅游服务业。

3.3推进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可以调整产业的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通过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调整结构,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改正原来资源要素配置的扭曲情况。增加供给的有效性,保证供给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进行供给侧结构的过程中保证产业生产可以开源节流,促进政府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现政府高效运行与民间活力的增加。优化配置结构,保证消费成为生产力,实现公平交易。在进行市场发展时,要关注民间资本的涌入。对于民间的资本,一方面要鼓励民间的资本进入市场,另一方面要对民间进入市场的资本进行有效调控,确保大部分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到实体产业中,少部分进入虚拟经济中,以此保证民间资本的使用风险较低。

对于市场上运行资本的公司,既要给予相应的自由,又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规范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合法的募集资金。对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进行一定的监控,确保资本市场运行的风险在可控的氛围内,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加强市场对资源分配的调节作用,使用价格杠杆时要慎重,要确保使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的繁荣,增加企业可以高效率的使用资源要素。

结语

受世界经济的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我国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难以适应我国大体量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现在的国情。无论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还是进行绿色经济的发展,都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产业结构转变升级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开拓新能源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品牌提供基础。对于国内民间资本使用要立足于低风险的基本原则。我国进行经济产业结构改革的过程中要保证离岗工人的权益,也要保证新入职的人员的权益。要鼓励企业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自身也应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在经济改革中,要努力发挥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宇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6,06(08):114-115.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需求结构;收入分配

2010年,从31个省区市由当地人代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看,只有3个省市GDP增速定为8%,其余都在8%以上,平均增速达10.3%,许多省区仍把增投资、上项目放在首位,没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1]客观上讲,目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不是总量问题和速度问题,而是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

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需求结构失衡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目前,我国需求结构呈现投资膨胀、消费低迷和出口依赖的失衡局面。投资膨胀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几年我国的投资率始终处在40%以上的高位,2009年达到46.8%,比世界平均水平(20%)高出1倍多。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大国的投资率一般为20%―30%左右,如美国的投资率一直低于20%,即使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高速增长的重化工业阶段也只有32%。[2]

2008年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从实施手段看,主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社会消费等来实现总需求的扩大。这种通过新增的巨大的国内公共设施及商业投资抵消了海外对出口商品需求的锐减,减少了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但是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导致政府运行在债务经济的基础之上,货币发行增加,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扩大政府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做法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使得赤字规模越来越大,挤压民间资本的投资。由于经济刺激计划中89%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中,只有8%投入到支持消费的措施中,结果导致投资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名义上虽然促进了GDP增长,但是也形成了大量沉淀资本,事实上在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长。

投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高的投资对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而消费是投资的最终目的,缺乏消费的支撑,投资无法持续,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也难以实现。另外,我国投资结构的失衡也使投资效率呈下降趋势。统计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所带来的GDP增加额与投资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投资增速越高,边际GDP效率越低。大量投资也造成了资本深化过程中的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投资不断增长在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但是投资率过高,投资结构又不合理,而消费对经济的驱动力明显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极为不利。

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3年的5.25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2.5万亿元,增长超过一倍。虽然我国消费水平增长较快,但是从消费率来看,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1年消费率为67.1%,1993年消费率跌破60%,为59.3%,2006年跌破50%,为49.9%,2008年下降到48.6%,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事实上我国消费总量占GDP的比例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2007年消费率分别为75.7%、67%、64.9%,投资率较高的日韩历史上消费率最低时也在60%―70%。在居民消费率方面,我国的差距更大。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到2008年下降到35.3%,30年间下降了13.5%。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指标为60%,我国仅为34%,差距达到26个百分点。[3]

我国的总体消费力与经济大国的地位十分不匹配。据瑞士信贷银行2007年的研究报告分析:中国2006年的消费额仅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4%,只与意大利消费额占全球的比重相当,大大低于美国(占全球消费总额的42%)。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消费率超过60%时,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明显存在波动中持续下降的趋势,制约经济的均衡增长,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经济运行的另一特征是外贸依存度过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1996―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逐年增长。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出现萎缩,但由于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经济仍能保持高增长。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偏高,1978年为8.9%,2007年达到66.2%,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2008年和2009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国外需求萎缩,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急剧下降,2009年降至44.2%。[4]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源于出口导向战略,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导向型特征更加明显,出现了对外贸易顺差和出口双增长的局面。2003―2008年间,我国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4.8%。2008年我国出口额居世界第二位,达到14285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经常项目顺差从2003年的45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955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994年的4032.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1946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4]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导致宏观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偶然性突发事件的干扰。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就使得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挑战,也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战略性契机。

(二)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经济结构失衡下的消费低迷与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不无关系。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问题仍很突出,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0.331上升到2008年的0.466,已超过0.40的国际警戒线水平。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部分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2008年,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相比高出4.72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如果再考虑教育、医疗等公共品的供给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更大;地区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1978年,东部的城镇居民收入是西部的1.6倍,现在已经扩大到2.3倍;另外,由于腐败和地下经济产生的大量灰色收入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不尽合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比上升。1992―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速为10.4%,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达19.2%。[5]1993―2007年在我国GDP比重中,政府收入占比从17.0%上升至24.5%,企业收入占比从19.8%上升至24.6%,而居民收入占比却从63.2%下降至50.6%。[6]

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明显。1996―2007年,资本收入的份额占GDP的比重从35.7%上升到46.1% ,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不断下降,根据统计数据,1978―2007年,中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9倍,同期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了5.9倍,而同期的社会平均实际劳动报酬仅增长了5.3倍。劳动报酬增长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导致资本对劳动的侵蚀,严重制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城乡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30年来增长了8.16倍和7.35倍,到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达到17175元和5153元(见表1)。然而,在城乡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城乡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却日益严峻,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从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1.82∶1上升到2009年最高点3.33∶1(见下表),如果考虑到价格指数,其差距更大,远高于发达国家通常的1.5∶1。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更是在不断扩大,2008年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已经超过1万元。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一直呈现持续快速增加的趋势,但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更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9年的17175元,增长了49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9年的5153元,增长37.57倍,[7]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失衡还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失衡愈加明显。农村居民收入过度依赖劳动收入,占比超过90%,而城镇居民对转移性收入的倚重在进一步提高。[8]

城乡结构失衡还体现在教育就业、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方面。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人均占有教育、科技、文化资源明显少于城市,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利、防震减灾等配套设施远远低于城市工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中央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开支中只有非常小的部分投入农村社保。城市职工大多拥有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社会保障,而在全国近9亿农村人口中,仍有7亿多农村人口几乎未能享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9]

(四)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且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缓慢上升的过程之中。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比例失调问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重工业比例偏高,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09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10]现有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

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导致需求结构失衡的因素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非均衡状态有着复杂原因。投资的快速扩张,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因素。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房地产投资持续扩大,投资率也不断随之攀升,而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扩张动机是推动投资上升的主要因素。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实际上主要由上级组织决定,地方官员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为了得到上级政府的赏识进而得到提拔,倾向于采用直观和易于为上级识别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扭曲要素价格并忽视外部效应,从而使投资需求过度扩张。所有这些人为的要素扭曲正是这种由晋升激励主导的恶性经济竞争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晋升锦标赛是中国粗放和扭曲型经济增长的制度根源之一。[11]

以间接税为主的财税体制也是投资膨胀的动因之一。在扩大建设规模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批租获取出让金,强化了扩张倾向。我国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的构成已从1995年的27.3%:72.7%发展为2007年的11.2%:88.8%,在中央投资比重持续下降,地方投资越来越占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扩张投资的趋势成为推动投资率上升的重要根源;预算软约束也加剧了投资膨胀。由于追求投资规模,忽视投资效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使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资源的要素市场价格扭曲。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条件。消费率持续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系统性的,这种系统性的原因根植于那种重视投资价值胜于重视家庭收入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和投资增速,GDP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政府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却在下降。全国分配率明显偏低,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平均在12%―16%之间,加上工资额30%的福利,则在15%―20%之间,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都在54%―65%之间。职工的可支配收入少,使得居民消费倾向不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导致占有消费市场重要部分的农村居民消费不足,也制约了消费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外需求萎缩,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出现,危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中,低附加值产品居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出口的产品往往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营销体系,高速增长的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收益通过资本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品牌收益以及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收益流到国外。

对出口导向战略的制度激励主要是我国的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机制。在汇率制度方面,汇率水平较低,人民币长期被低估,强化了出口导向模式。在出口退税制度方面,我国最近几次提高了对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虽然起到了增加出口的制度激励作用,可是也延续了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出口战略,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局面设置了障碍,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因素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分配关系出现了失衡,初次分配导致的收入差距就已经产生。在我国的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高,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劳动报酬却不断下降,这是违背一般收入分配规律的。实际上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是逐渐上升的。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入中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已从45%下降到25%,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则从55%上升到75%,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在我国,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对较低,就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来解决分配全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必须在初次分配阶段就要注重公平问题。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另一原因是再分配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现行的财产税制很不健全,个税设置缺乏科学性,高收入阶层负税比重低,弱化了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功能,造成了收入的逆向分配。2007年实行的纳税申报制度让中产阶层成为纳税增加最多的群体,工薪阶层纳税额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60%,而私营企业主等高收入阶层所占比重几乎下降了50%。当前迫切需要完善再分配机制,防止“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三)导致城乡结构失衡的因素

长期来我国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城乡二元结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实行带有城市偏向性的制度安排,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这种明显歧视农村的制度导向源于建国后我国实施的重工业化战略。国家通过城乡价格剪刀差的形式,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支援工业化,使得农村最基本的要素农产品和土地不能按照市场价格定价,农民无法获得合理的市场报酬,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导致农民购买力不足,影响农民的最终消费。

1979年以来,我国城乡制度改革收效甚微,一方面源于这一系列制度的历史路径依赖(历时关联),增强了制度系统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则是这一系列制度相互之间的共时关联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制度系统的惰性,这就使“帕累托次优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因各制度元素的互补性仍将呈现耐久性和稳固性。”[12]尽管中国的农业人口数量巨大,但是在集体行动的巨大成本压力下,城乡二元制度结构逐渐刚性化。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进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不仅取决于可能产生的制度净收益(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改进),还取决于利益重新调整的难度。即使新制度效率更高,受益于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阻挠制度创新,除非新制度对他们更加有利,导致制度变迁难度增大。这解释了低效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也部分解释了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固化的客观现实。因此,只有统一制度导向,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淘汰落后的逆向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失衡现状。

(四)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因素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既是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又反过来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迈进,产业结构刚性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逆向安排,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障碍。

产权制度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明显的。产业结构难以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以往我国在结构调整中重视增量改革而忽视了存量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另外,由于重化工业对GDP增长贡献作用明显,在地方政府GDP政绩考核机制下,推动重工业发展的制度激励效应明显,导致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重化工业发展倾向仍在强化。

此外,由于对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追求,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倾向。通过技术水平的升级,原来的资源投入型等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但这种转变如果过快会抑制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造成结构性失业,不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加快需求结构调整

我国需求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必须以扩大消费需求为突破口,重点解决投资驱动强与内需和出口驱动弱的矛盾,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同时扩大消费,让消费、出口、投资均衡增长。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均衡的投资结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投资和积累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对投资结构进行调整,降低重工业比例,增加向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另外,必须提高投资效率,激活沉淀资本,发展民间投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二,提高劳动收入,扩大消费水平。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例,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大对企业违反劳动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合理规范的工资递增机制。此外,要扩大保障性住房的投放,消除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第三,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起内生性外贸机制,从单一出口创汇的外贸目标转向进出口均衡发展。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建立起“低损耗,高效益,双向互动,自主创新”的“精益型”对外开放模式。要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国际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

(二)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消灭收入差距,追求收入分配的事实平等,这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是,追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则是我们现实的选择。既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好社会财富这个“大蛋糕”,还要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好分好“蛋糕”,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第一,矫正偏向企业和政府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改变资本所得上升、劳动所得下降的局面,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保持劳动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平衡。第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扩大对贫困阶层的社会保障范围,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强化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建立公平的税负机制,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分配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为核心,对原有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制度创新,如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低收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等。

(三)加快城乡结构调整

我国城乡结构失衡与城乡制度性供给差异有关,必须改变对农村的制度歧视,统一城乡制度导向。第一,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现有城乡就业壁垒,真正建立起全国性城乡一体化的双向流动就业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而不是单纯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盲目资本投入。依托城乡资源,引导信贷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实行合理合法的土地流转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市场流转带来的经济权益。第二,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小城镇发展政策,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效载体,避免过度涌向大中城市。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避免因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教育投入不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推行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一,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更快更好地转变。第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的比重,尤其要重视生产业的发展,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增加就业水平。第三,把协调产业结构关系与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 [J].经济纵横,2010(6).

[2]张志刚.加快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N].中国商报,2010-6-4.

[3]常修泽.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2010( 6).

[4]1996―2007年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5]余甫功.调整收入分配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南方经济,2010(6).

[6]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7]简新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8]石 磊,张 翼.政策偏向、双重结构失衡与城乡收入不均等[J].上海经济研究,2010(5).

[9]张 秋.城乡统筹制度的逆向安排及其矫正[J].财经科学,2009(10).

[10].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11).

[1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1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The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Jiang Guoqiang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4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的矛盾冲突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污染减排是中国“十二五”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且任务艰巨。中国经济翻两番面临能源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环境约束;能源结构转换任务艰巨。据预测,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需求,将分别达到29.47亿吨标煤和42.49亿吨标煤。研究结果还显示,到2050年,在基准情形下,一次能源需求为64亿吨标煤;在政策情形下,一次能源消费为47亿吨标煤。政策情形相对于基准情形,减少能源消费27%,减少CO₂,排放39%。根据基准情形的计算结果,2050年,中国排CO₂放量为31亿吨。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排放国,而且中国未来几十年的中国温室气排放将持续快速上升。按国家发改委规定目标,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十一五期间累计职只能达到20%,每年在5%以下。据统计200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率为5.18%,四川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略低于全国水平,达到4.45%。从节能来看,今年至少要降低4.5%,才能完成五年任务。环保方面,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还要完成减排总量的6%~7%的任务,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CO₂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CO₂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阶段,“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难以回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高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能源是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国内优质能源不足,能源结构不利于节能;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国内工业化比重不平衡,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较大;中国经济南“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执法监管体系仍很不完善,在体制、政策、法规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已被严重挤占,必须探索新型低碳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历史,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已经和持续过多地占用全球碳排放空间,全球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因此,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不单纯是规模更大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提高政策前瞻性,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提高增长质量的深层次改革措施,其参照标准将不仅是GDP数量和股指,还应包含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环境、能耗等多重指标。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供很好的机会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变,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尽管目前我国进行二氧化碳绝对减排还不符合现实国情,但是结合国内的能源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减缓排放的效果及需求,实现国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投资于新能源、洁净能源等能源基础设施等形成资本积累,通过资本增长率提高来促使产出增长率提高;二是新增投资于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产生,并外溢到其他经济部门,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产生内生增长;三是新增投资到低碳产业部门,往往会形成新的就业,于是通过劳动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四是新增投资用于改善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碳生产力提高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我国要坚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因此,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更应该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减缓由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目的,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低碳发展将成为中国应对两个全球危机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我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三、发展低碳经济采取的对策

(一)国家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近期,我国已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点,国务院下发了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近期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以优化能源结构。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沾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除了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外,还必须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应减少地下含碳能源的开采,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今后优质能源发展空间包括将核电作为主要的发展能源,把天然气作为能源调整的重要部分,坚定地发展水电,在分析技术、经济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来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要强化工业节能,推进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动政府机构节能。特别要注意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力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二)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制定低碳经济国际规则

不了解低碳经济贸易的国际规则,我国企业将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碳排放交易规则的制定者,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国企业及时参与规则的制定非常重要。目前,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应对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科技创新。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中围企业应该而且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

(三)个人应选择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2公斤,由此就可算出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人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5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非法消费。一些“大款”与“公款”把消费引到了过度消费的模式中,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我们必须用消费的本来面目认识消费,指导消费,减少无效消费、负效消费和各种非理性消费,减少消费环节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健康的损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的需要。

1.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因为,本来意义上的正常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 其目的是满足需要。而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2.培养“文化人”,引导消费,文化人是指用高层次文化意识武装的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3.实行循环经济消费。这是针对资源来说的,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其实,在发达国家,民众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甚至对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政治生态的绿色化,导致了环境法律的日益严厉。发达国家竞相制定严厉的产品环境标准,还积极推行标准化的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在“绿色浪潮”不断冲击下,企业生产越来越追求“干净”,环保不仅是企业的基本责任,而且关系企业生死存亡。企业生产消费品,不但要求消费品本身没有污染,而且要求消费品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国绿色消费已初见端倪,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没有污染的生态产品。但是生态消费现状不容乐观,我国企业在清洁生产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绝大多数企业污染处理的目标仍然停留在达标排放,多数产品还是不干净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也缺少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以及相关的环境法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倡绿色消费,使之成为社会时尚,进而形成庞大的绿色消费者群体,最终达到以市场需求迫使更多的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促使政府下更大的决心解决清洁生产问题。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1)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2)“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3)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必定将目光转向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6

如今房地产经济占我国国民经济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得到好的调控,就必须处理好市场经济与房地产经济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性。

(一)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000-2009年,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79.9元跃升至17175元,年均增达10.9%,大多数年份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490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09年的36232亿元,年均增长率23.08%,房地产投资成为我国国民家庭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二)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

2000年-2009年,我国GDP总量从99214.6亿元跃升至335352.9亿元,年均增达15.99%,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4901.73亿元快速增长至2009年的36232亿元,年均增长率28.89%,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迅速拉动市场需求

在面对大范围的金融危机时,由于货币行业和金融业务的持续崩盘,造成市场经济的剧烈波动,这时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就能够有效的将大批的家庭资金洗尽过来,从而达到缓和和抵御通货膨胀等危机的目的,稳定了市场经济的震荡,进而维护经济的平稳推进。

(四)有效带动周边行业的兴起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如电器、装修、家具、建材等一系列产业。由于它涉及范围较广,像旅游、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好的发展。因此,这一系列周边行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极大的增大,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活跃。

二、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原因分析

(一)房地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按理来说,价格是围绕价值进行波动的。但房地产价格飙升这一现象,完全偏离了自身的价值,这对市场经济的秩序是有一定影响的。诸如房地产开发商的不合理占地,以及房地产经济过快增长而导致的泡沫经济产生,不但加大了房地产经济的风险性运行,而且会出现银行信贷中的资金链严重断裂。

(二)政府干预过度

2013年2月20日出台的“国五条”虽然对炒房投机的现象进行了抑制,但对市场的刚性需求影响不大,虽然使二手房的交易成本提高,但对一手房的影响却相对较小。虽然政府使用一系列手段对炒房现象进行控制,但并不能影响到一手房的交易。

(三)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建设中,低碳环保型住宅和智能化住宅十分有限,所以要想更好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就必须在房地产行业和建设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环保和节能的思想。

(四)房产泡沫使市场经济改变巨大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数额,占据各银行信贷业务较多的比例。因此,一旦发生房产泡沫,势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他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也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受到巨大的混乱,对维持经济稳定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促进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

(一)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

为了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房地产价格因控制得当,政府部门应做好调控,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正确判断该如何使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二)对房地产经济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为了保障市场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在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规模、偿债能力、开发进程等实行全面深入的监督,调节银行的资产结构,推动信贷资金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朝阳行业流动。

(三)促进房地产经济的转型

根据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各地政府必须要积极进行市场经济的调控。政府可通过贷款利率调整的方式来对传统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改善,以此来保障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