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1

1.1消防给水管网方面

(1)消防给水管网未按照规定进行试验。有些建筑工地中存在未按照合同方案对管网进行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或者对管网只进行一项试验,都是不符合规定,存有安全隐患,影响了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另一种是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偷工减料或没让专业技术人员对给水管及消防设施进行检验,这都是对工程安全留下了不安全因素,是很危险的做法。当火灾发生时,消防系统不能起作用,那么对人身及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就要求施工方必须遵照合同规定,对消防给水管在完成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试验。

(2)使用塑料水管。发生火灾时,塑料受热性差,易熔化、折断,起不到喷水作用,火情无法及时得到控制,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应使用钢管为消防给水管。

1.2消火栓方面

消火栓在安装及压力方面未能按照要求安装。消火栓洞口中应设置成砖墙过梁,防止消火栓箱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导致变形,致使消火栓在需要时不能及时打开,影响到救灾行动。还有,消防工程验收时间过长,消火栓长时间未能启用,消防水带出现断裂,水枪及接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灭火器长期未使用,容易导致压力不足,这都是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将其扑灭的因素。因此,施工方或是小区物业对消火栓应做到及时检查,发现隐患,积极整改。

1.3自动喷水设施方面

自动喷水设施前端的湿式装置有泄漏或是各个部分的连接处有泄漏等,都易导致系统的稳压装置频繁启动;另一方面,水流指示器在水流发生后无反应等。这些都是在自动喷水设施方面易发生的问题,施工方只有经常做好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对消防设备及系统进行检查与维修,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1.4防排烟方面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防排烟消防设备及系统的安装。通常发生火灾时,防排烟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就会自动打开排烟机,对火灾区域进行排烟。但是由于管理者疏忽,未能对设备进行检查,当发生火灾时会发生排烟阀打不开及排烟机未能启动,操作控制部件失灵,易导致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因此,施工单位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及施工者们,将人们的安全放在首位,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率。

1.5消防标识方面

在一些建筑物里,对报警系统、逃离方向没有明显及明确的标识,当火灾来临时,未能及时救灾或是逃离,错过最佳时机,给救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建筑物里应明确标识应急通道、防火栓、水泵及管道等。

2消防工程施工存在问题的根源

2.1专业人才的缺失

在施工单位中,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并不具备消防设施工程方面的技能。由于一些单位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忽视了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致使这些人员无法正确的运用操作及检验设备,只是注重基本的施工,对重要环节的问题看不出来,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

2.2管理疏漏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未能做到对消防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在灾害来临时,消防设施成为了摆设,完全起不到作用。这就要求消防设施应经常性的检修与维护,时刻保持备战状态,这样在发生火灾时才能及时发挥作用。

2.3材料质量不过关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采用的材料以次充好,使得工程不合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有一些单位只追求美观,不考虑设备的实用性,从而顾此失彼。

3消防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从“源头”抓起

一方面施工单位应严格履行施工职责,从设计图纸开始抓起。经过消防检验部门的审核,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把关,将各类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对施工方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消防施工的知识,从根本上认识到消防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3.2增加检查力度

建筑安全检查机构,要对建筑施工方的安全检查要做到不定期、循环检查,按照规定及图纸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要求进行检查。对于已验收通过的建筑,也要做好不定期检查及日常的维护,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单位,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救。

3.3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针对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对应聘的劳动者不能全面的进行考察与培训,就让其上岗,这些施工人员对安全、消防及建筑方面知识的缺乏,素质较为低下,不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者们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施工现场安全操作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施工者们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结束语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2

关键词: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防水工程存在渗漏的主要原因:

(1)设计方面的原因: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性的材料,导致防水设防不合理,建筑防水选材、施工工艺选用不合理、对屋面构件温差伸缩变形无相应的防治方法,工程设计未设置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设置不合理,均会造成渗漏。

(2)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现今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态,山寨货、“非标”产品抢占市场,正规企业的合格产品在工程招标采购中也经常被“唯价格论”所打压,不敌“非标”产品,非标产品的使用致使建筑物渗漏现象难以根治。

(3)施工管理不到位,对防水施工特别是细部节点施工重视程度不够,对建筑防水施工无技术方面方案和技术措施,对防水施工交底及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4)建筑物沉降、温度收缩变形等不可抗力:现在的建筑物越来越高大,巨大荷载对地基要求更加严格,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更为明显。同时温室效应下,全球气候越来越来越热,室内外温度的剧烈变化,混凝土随着气温的升降发生胀缩,过于集中的荷载等因素,都会导致建筑物墙体产生变形、屋面开裂,发生渗漏水的现象。

2、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2.1.1施工准备

任何工程施工前都要有一个准备过程,这是工程的一部分,防水工程也不可少,在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工程的进度布置好施工部署,包括技术、组织、物资、劳力和现场准备,为防水工作的进行创造有利条件。认真细致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都起着重要作用。

2.1.2技术准备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图纸会审,熟悉工程构造、节点细部构造、设防层次、采用的材料以及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质量工作目标、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与要点、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操作要点等技术保障措施,考虑工程防水的每个细节,使设计意图得以贯彻落实。

2.1.3现场准备

现场准备注意是基层处理工作。防水层是依附于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因此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一般基层应做到坚实、平整、表面无起砂、起皮、裂缝和积水,含水率符合规范的要求,转角部位还应做成圆弧。按相关标准要求做好基层的处理工作,这是防水施工的关键。

2.1.4人员的准备

工程防水施工必须选择具有施工资质、责任心强、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防水工程施工前,由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和现行的国家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防水施工队伍能熟练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保质保量地进行防水施工。

2.1.5材料的准备

现场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针对工程的特点,防水的不同部位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在防水工程施工中,要针对各种材料的特性,来进行选用适合各部分构造和使用功能的防水材料,让防水材料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使工程达到预期的防水目标。

工程所用防水材料在进场时,必须有出场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经过现场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2.1.6其它准备

根据工程防水施工现场的天气、地理环境及其它客观情况,做好防水施工时的保护措施,如防雨、防风、防火、防器械破坏等。

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现场具体施工中要对施工质量、进度、用料、安全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以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效,节约成本费用。工程防水施工的一般程序:基层处理清扫基层和制备胶粘剂节点部位防水处理铺贴防水材料(卷材或涂料)节点部位检查处理工程防水验收蓄水试验整个工程防水验收。

防水工程在施工前可进行样板工程施工,经检查验收合格,全面铺开进行施工。

2.2.1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控制

通过现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合理分配、部署施工力量,可分组分段进行防水施工,以确保防水施工按期顺利完工,降低成本。

2.2.2施工过程控制

工程防水应强调防排结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复合用材,多道设防;协调变形,共同防护的系统防水原则。

2.2.2.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混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指结构(包括混凝土墙、底板和顶棚等等)自身具有足够的防水抗渗能力,刚性自防水具有承重和防水两种功能,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等特点。

结构自防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模板的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小。

2.2.2.2柔性防水

刚性防水由于温差应变、形变等因素,易开裂渗水,而柔性防水中的卷材要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防止被拉裂、刺破等问题。柔性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胶、密封材料等。下面以卷材为例进行说明。

(1)铺贴卷材前,必须将表面的粉状物清理干净,看清卷材材料说明,条纹顺直的一面朝上。在大面积铺贴防水材料前,应先做好搭接、节点、附加层和增强层、排水沟槽部位的处理,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施工工序;对于墙体立面的施工,应遵循先低后高的顺序,并尽量减少防水材料的搭接。

(2)设计要求防水层(卷材、涂层)与基层全粘结,且必须粘结牢固,基层表面必须具备强度高、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起皮、不开裂的条件。若设计要求空铺或采取压埋法铺设的防水层,则可以降低基层的要求,做到坡度准确,表面平整即可。

(3)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一般≥100mm,相邻防水卷材的搭接错缝应错开1/3~1/2幅宽,卷材的搭接接缝要用10mm宽的密封材料封口。

(4)防水卷材收头处应钉压固定并用密封胶嵌填密实。

2.2.3 施工过程中控制管理

要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把好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关。为了使防水工程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要对防水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进行监控,严把每一道关口,把控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节点部位施工,减少质量隐患的发生,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2.3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方应做好“自检、互检、交叉检”三检工作,确保防水施工质量,建设方、监理方、总包方应及时组织和办理防水隐蔽工程验收,严格防水层分项工程质检评定,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防水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合格后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严防施工设备损坏防水层。

3结语

总之,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居住条件的需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总结、提高施工与维修技术水平,使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真正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3

关键词:小型水电工程 地面控制测量 GPS 小三角网

中图分类号:TV742

一、小型水电工程的简介:

小型水电工程一般是指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下的,整个工程由拦水坝、引水洞(支洞)、压力管和厂房等组成。在一些较为狭长的山谷,经常会修建引水式或者混合式的小型水电站,在这种地形环境下交通不便,在进行地面测量的工作过程中受交通的条件限制,测量的难度较大。这种水电站的水头落差在30到100米之间,引水隧洞长约2千米,坡度大约在0.2%。小水电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绘库区、坝址、进出洞口(中洞)、压力管和厂房的数字化地形图(库区和其他区域的比例尺一般分别为12000和 1500), 以及工程施工放样。测区采用任意直角坐标系和假定高程系, 若是流域综合开发,可用区域内或国家统一的平面和高程系统。

二、小型水电工程地面控制测量的重要性:

小型水电工程的地面工程测量在小型水电工程修建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地面测量可以建立完整的工程地形图,为工程的设计提供数字支持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及时发现设计时的偏差,对整个工程的验收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合格的地面监测,就不会有质量合格的小水电站工程。

三、小型水电地面控制测量方法:

1、小型水电地面控制测量GPS测量的设置:

在小水电工程尤其是引水式或者混合式地面控制的测量的过程中,GPS同EDM的导线结合的方法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工作。由于这两种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地点的地形都比较偏僻,或者是狭长,单独使用GPS的测量方法往往会受到地形的制约,一些坝址和支洞口以及厂房等偏僻的位置都不能进行正常的测量。这就需要在附近的开阔地如山脊等位置设置合适的点,再与EDM导线结合,在EDM延伸致需要测量的点。

GPS同EDM的结合,还是在传统的小三角的测量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测量技术形成的。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在各个需要测量的施工区,例如洞口、坝址以及厂房等地点布点,每个需测量的地点布置两到三个点,同时要求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视线要开阔,最好能够彼此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不同的工程对测量的方法精度要求不尽相同,因此GPS测量的时间也就随之变化,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检测测量精度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测距仪测量点与点之间的平距与二维光束之间的边长投放到同一个投影面上进行比较,测量其误差,确定其测量的精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使用全站仪测量单角同GPS的坐标反计算角度进行比较,通过对角度的误差来分析测量的精度。还有一种更为准确的但是稍显繁琐的方法就是再用GPS在进行一次实际实地测量,所用的时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修改,通过不同时间,同样的方法来测量得出其数据,来确定测量的精度。

虽然采用GPS测量的二维精度相对可靠,但是利用GPS测量高程的精度就相对较差,在进行高程测量所得出的数据的误差大于10公分,很难被工程采用,所以得出的数据没有实际的意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布设一道有四等精度的三角高程导线,或者是水准路线,这样大大增加了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的测量的工作量。

2、小型水电地面控制测量--EDM三维导线:

在小型水电地面控制测量过程中,通过测距导线的形式也是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对目前普及度已经较高的全站仪的使用,利用全站仪精确的测角及各测距水平,进行地面控制测量。在通过全站仪测量的选点过程中与GPS 测量相比选点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它可以在任何需要布点的位置自由布点,不再受环境的制约,不再担心由于路况等问题对布点造成难度。同时与GPS相比,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原来的测量过程中平面和高程的测量是分开的,而通过测距导线测量,平面和高程的数据同时得出,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进一步降低测量的劳动强度以及操作难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量的布点时尽可能地减少坝址与厂房之间的布点的数量,导线适宜布置成直伸型。

(1)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的布置一般呈长条状。采用长条状的闭合导线的布置可以大大的降低前期布点以及检测的工作量,便于后期的计算及得出精度衡量。

(2)双支导线:

当长条状的闭合导线,闭合点之间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布点出现重合时就会形成双支导线,双支导线与闭合导线在观测时的步骤一样,就是根据隧洞的长度,确定隧洞的导线以及三角形。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种形式来进行,既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的导线,又可以看作是闭合的导线,这样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比较重合点以及重点的坐标值完成测量的检核工作,简化了检核工作的同时,提高了检核的准确性。

(3)单支导线:

单支导线适用于在引水洞较短的水电工程,其操作方式,观测的内容以及所得出的数据的精度同上述两种导线基本相同。

(4)高程测量:

在小水电工程的高程测量中,除较为简单的使用GPS的测量技术以外,在开展EDM导线的测量时,很少再进行单独的高程测量作业。假如需要进行单独的高程测量时,其测量的依据一般是按照四等或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要求来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各项限制的精度要求。要求测量所控制的精度能够满足后续施工的需要,防止由于数据精度问题不合乎施工要求所造成的返工,也可在条件较好时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观测高程。

四、EDM三维导线的长度及精度估算:

根据大量的EDM一级导线测量数据统计,测距精度等于或高于5+5ppm的2″全站仪的测距中误差≤±5mm,测角中误差约为±3″,据此计算不同长度和边数的支导线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当导线的长度达到或超过2000m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达到或超过了5.8cm,也即在地面导线长度在2000m以内时,可用单支导线(一级导线的观测要求)控制;当长度在2000m以上时,应用闭合或双支导线作控制,它们的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单支导线 。

总结:

在小型水电工程的地面控制测量工作中,通过GPS和EMD相结合的形式,测量的效率较高,工作强度相对较低,可以在较多的工程中大面积的使用这种方式,但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借助很多高科技的仪器设备,测量的初始投入较大。此外, EDM三维导线的测量方法经常会出现在小水电工程的测量过程中,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布点的选择,严重影响着最后测量所得出的数据的精度。所以要求在布点的过程中,要尽量使导线呈直伸状,确保精度不受到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对于地面控制导线长度小于1500m的短隧洞,单支导线作为它的地面控制测量方法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锐. 全站仪水平角观测精度自我测定的方法探讨[J]. 安徽建筑, 2005,(03) .

[2] 黄晓忠. 城市数字地形图维护及质量控制[J]. 安徽建筑, 2007,(01) .

[3] 李苏锋. 提高函向导线可靠性的有效方法[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3,(02) .

[4] 闫伟. 任意设站极坐标法在铁路曲线放样中的应用[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4,(06) .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一)人力资源因素控制方法的研究

建筑施工项目人力资源主要涉及到的是参与建筑施工项目的人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生产的三要素是劳动者、施工机具和工程对象。其中劳动者是主体,决定着其他要素的性质。施工工具的创造、使用和改进,工程任务的完成都要通过工人的劳动来实现。因此,施工质量管理控制首先应考虑劳动力的安排与使用。只有合理的安排、使用劳动力,才能充分发挥现场各种资源的作用。从而减少甚至杜绝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二)材料因素控制方法的研究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质量控制中对材料的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进行材料的检查验收,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项目材料管理就是与项目有关的各部门、各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所使用的材料在流通过程和消耗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控制,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因素质量控制的研究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施工方法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解决施工难题,促进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保障施工的质量,进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工程人力资源控制的措施

第一,根据建筑工程特点,遵循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和因事设人的原则,组织精干高效的施工管理项目班子及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第二,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工种作业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职工能够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第三,项目部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求其进行待岗学习,不断增强各参加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意识。第四,选派具有丰富专业施工经验和取得相应资质的质量检验工程师担任工程项目各专业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自检制度,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二)项目质量的材料因素控制

一是制定完善的材料采制度,材料人员分工明确,严把材料质量关,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选择质高价低的厂家进行材料的选购,同时做好材料进场把关工作。二是原材料采购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执行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杜绝因料源渠道混杂所致的材质失控现象的发生。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各单项材料的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并按照规范、监理、质检站的要求对关键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报验、送检,对不满足要求的材料严禁其使用。各种原材料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对关键性材料以及感到可疑的材料进场后须按规定取样复验。

(三)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控制

1、建立一个完整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在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在体系中阐明对施工质量的总体要求、项目管理机构的职责及管理重点,使其能发挥指导工程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作用。2、施工组织设计的控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合理协调工期、造价、质量三者之间关系,制定质量预控措施。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施工。总之,严格按照工程实际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工程施工中有可靠的技术和组织设计,进而保证工程质量。3、施工方案控制。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在重要和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做好施工方案,并会同监理、业主对其进行审查。使工程质量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使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共同指导文件,把好质量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所以在实施质量控制的各项方法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为施工质量提供法律保障,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严加控制,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5

关键词:施工质量;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质量控制

1 引言

中利水库位于仪征市刘集镇境内,建于1958年。水库集水面积1.7平方公里,加固后总库容49.54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

中利水库溢洪道拆除重建为宽4.5m后总库容49.5万m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属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V等,坝体及溢洪道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相应大坝洪水复核标准采用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 坝体防渗施工的质量控制

2.1土工膜、布铺设质量控制。

2.1.1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1)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和不应有的损失,测量和放样成果都应报监理工程师检查仍可核实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必要时,监理部可以要求承包人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2)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按照已报批的施工措施计划文明施工。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总结工作,当发现作业效果不符合设计或技术规范要求时,应随时调整或修订施工措施计划,并及时报送监理部批准。

(3)铺设阶段完成后,承包人应及时申请验收,以利于下道工序工作进行。

2.1.2 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各道工序开始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前道工序质量合格后方可开始。

(2)在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随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查清铺设坝基面是否符合铺设要求。铺设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等全方位进行控制。

(3)监理工程师如发现承包人没有按设计或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或未达到设计要求,承包人应无条件地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停工整顿或返工。

(4)所用的全部材料应满足设计各项指标的要求,并且在使用前都要进行材料检验和试验。

3 劈裂灌浆工程质量控制

3.1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1)制浆和灌浆机械的布置,应考虑灌浆泵容量的大小,输浆距离的远近,扬程高低和料场位置等因素,尽量满足施工干扰少、搬迁次数少以及电源和交通方便等原则。

(2)灌浆施工前应确定好观测点位置,埋设好必要的观测设备。并应准备好观测和试验仪器以及观测记录表和成果表。

(3)灌浆施工前应做灌浆试验。选有代表性坝段,按灌浆设计进行布孔、造孔、制浆、灌浆。观测灌浆压力、吃浆量及泥浆容量、坝移和裂缝等。试验孔不少于3个。试验结束后应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修改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然后方可全面施工。

(4)灌浆所有土料和浆液都应进行试验。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容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5)首先按设计要求布孔,然后按要求造孔。造孔必须按序进行,一般要求2~3序。

(6)造孔应保证铅直,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2%。应用干法造孔,不得用清水循环钻进。

(7)应采用专用机械制浆。如灌浆量少时,也可以采用人工制浆,但土料应先在泥浆池内浸泡数小时,搅拌成浆,通过滤筛清除大颗粒和杂物,灌浆前再通过35孔/cm2的过滤筛。

(8)浆液各项指标应按设计要求控制。灌浆过程中浆液容重和输浆量应每小时测定1次并记录,浆液的稳定性和自由吸水率10天测1次如浆料发生变化,应随时加测。

(9)灌浆开始先用稀浆,经过3~5min后再加大泥浆稠度。若孔口压力下降和注浆管出现负压(压力表读数为0以下),应再加大浆液稠度,浆液的容重应按技术要求控制。

(10)在灌浆中,应先对第一序孔轮灌,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待第一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序孔,第二序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第三序孔。

(11)每次最大灌浆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每孔灌浆次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12)灌浆综合控制是保证灌浆期间坝体安全和灌浆质量的重要措施。综合控制包括:灌浆量控制,灌浆压力控制,横向水平位移控制,裂缝开展宽度控制。综合控制施行于灌浆过程的始终。

(13)孔口压力应控制在设计最大允许灌浆压力以内。

(14)在灌浆时,坝顶上、下游两坝肩处横向水平位移的允许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3cm以内,要求在停灌后能基本复原。

(15)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即可终止灌浆。

(16)坝顶和坝坡冒浆,应立即停灌,挖开冒浆出口,用粘性土料回填夯实。钻孔周围冒浆,可采用压砂处理,而后再继续灌浆。

(17)当第一序孔灌浆时,发现相邻孔串浆,应加强观测、分析,如确认对坝体安全无影响,灌浆孔和串浆孔可同时灌注,如不宜同时灌注,可用木塞堵住串浆孔,然后继续灌浆。当灌浆后期,相邻孔串浆,说明已形成连续的泥墙,可减少1次灌浆量。

(18)隆起处理。发现坝坡隆起时,应立即停灌,分析原因。如确认不是与滑坡有关的隆起,待停灌5~10d后可继续灌浆,并注意监测。

(19)缩孔卡钻,应以预防为主,改进钻具,将大钻头改为卡杆钻头。也可用倒链或打倒锤将钻杆拔出。

(20)灌浆泵不吸浆,应检查泵和吸浆管是否漏气和堵塞。前者应更换易损件,后者应疏通管道,严格泥浆过筛,提高浆液质量。

(21)压力表读数增大不进浆,说明输浆管堵塞,应先用水冲洗管路,同时严格泥浆过筛,保证浆液的合理指标。

3.2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在灌浆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派专门观测员负责观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灌浆观测与灌浆控制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关的项目和标点,宜同时观测,以便于分析,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随时掌握灌浆期间坝体的情况。

(3)横向水平位移观测。可沿坝轴线方向每隔10~20m设一组观测标点,每组至少在坝顶上,下游坝肩处各设一个观测标点,标点可用木桩或混凝土桩。在灌浆期间,每天观测1~2次,非灌浆期间每5天观测1次。

(4)在土坝的岸坡段灌浆时,有可能发生纵向水平位移,必要时也应观测。

(5)竖向位移观测。竖向位移桩应与水平位移桩结合,并同时进行观测,以便进行资料分析,在灌浆前,至少应观测2次,在灌浆期间,每天观测1~2次,非灌浆期间每5天观测1次。

(6)测压管或浸润线管观测。在灌浆期间,应对灌浆孔附近的测压管或浸润线管,每隔1~2h观测1次,在灌浆结束1个月后,再按正常规定时间观测。

(7)渗流量对比观测。在灌浆期间,当坝下游坡存在湿润区时,应在灌浆前后和灌浆期间注意观测其部位、面积及含水量,记录并绘图,用以判定灌浆效果。

(8)浆压力观测。在注浆管上端安装压力表,压力表精度0.1kgf/2,在灌浆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压力表变化,并应注意记录瞬时最大压力,对照坝移和裂缝张开宽度,合理控制灌浆压力。

(9)灌浆量观测。土坝灌浆量一般采用泥浆泵流量进行控制,重要工程的灌浆量观测,可以使用流量计。每孔每次灌浆量及总灌浆量皆应准备记录,每次灌浆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以便控制灌浆质量。

(10)裂缝观测。裂缝观测包括:裂缝位置、宽度、长度、走向、深度、错距和裂缝发生历时、开展速度等。正在灌浆的坝段每天观测1~2次。如裂缝发展较快,应加强观测。非灌浆坝段每5天观测1次。要做好观测记录,并绘制在平面图上。

(11)冒浆观测。在灌浆期间要有专人经常巡视坝坡、坝面。如发现冒浆,应及时处理,同时应记录和描述,并绘制在平面图上。

(12)土坝灌浆量采用泥浆泵流量进行控制,孔每次灌浆量及总灌浆量皆应准确记录,每次灌浆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并控制灌浆质量。

(13)当坝面出现纵向裂缝后,应分析发生原因,如果是湿陷缝,可以继续灌浆,如果是劈裂缝,应加强观测,当裂缝发展到控制宽度时,应立即停止灌浆,待裂缝基本闭合后再灌。

(14)当坝面出现横向裂缝时,应立即停灌检查。如果裂缝深度较浅,可以开挖用粘土回填夯实后继续灌浆,如果裂缝较深,可以稠浆灌注裂缝,先灌上游,再灌下游,后灌中间。

(15)当弯曲坝段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停灌。改在坝顶上游坝肩处沿裂缝布孔,按照多孔轮灌的方法灌注稠浆堵住裂缝。待处理好后再进行灌浆。

(16)坝顶和坝坡冒浆,应立即停止灌浆,挖开冒浆出口,用粘性土料回填夯实。钻孔周围冒浆,可采用压砂处理,而后再继续灌浆。

(17)白蚁洞冒浆,应先在冒浆口压砂堵塞洞口,再继续灌浆。

(18)水下坝坡或土坝与其他建筑物接触带冒浆,可采用稠浆间隙灌注。

(19)如浆液串入测压管或浸润线管,在灌浆结束后,再补设测压管或浸润线管。

(20)塌坑处理。在塌坑部位挖出部分泥浆,回填粘性土料,分层夯实。

(21)隆起处理。发现坝坡隆起时,应立即停灌,分析原因。如确认不是与滑坡有关的隆起,待停灌5~10d后继续灌浆,并注意监测。

(22)质量检查可以分为灌浆过程中间检查和灌浆结束后的最终检查。前者是为灌浆质量控制而进行的阶段性检查,后者是为验收和鉴定提供依据。

(23)中间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按设计要求检查布孔、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各孔终止灌浆达到的标准,灌浆中出现的问题集处理情况等。

(24)最终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坝体内部的质量(泥墙厚度、密度、连续性、均匀性),坝面裂缝,浸润线出逸,渗流量变化情况等。

(25)最终质量检查方法:主要是分析资料和进行观测,并配合钻孔,探井取样测定。钻探宜在灌浆结束1年后进行。

(26)质量检查应全面完整地搜集资料,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并应归入技术档案。

消防工程质量控制范文6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

一、招投标阶段

1、施工图纸的审查

工程量清单需要正确描述分部分项的工程内容、项目特征,而目前很多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存在各专业之间冲突、详细做法选型上有多重选择、饰面做法不能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描述。因此,建设单位应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前组织专人对施工图进行审查,使施工图的质量、深度满足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需要。

2、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是工程建设的发包人以法定方式吸引众多投标人参加竞争,择优选取中标单位的书面文件,是招投标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其内容包括:投标须知、招标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文件、工程量清单、投标文件的格式及附录、评标办法、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它材料等。其中,投标须知应说明招标工程的承包方式、质量标准、招标工程的范围及工期、合格的投标人、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报价说明、投标有效期及截止日期、开标日期、评标、中标及订立施工合同及其他等。

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标机构根据招标文件、经审查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山西省清单计价规范(统一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场地条件和工程构造的具体特征等编制。

4、招标标底或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招标可以设置标底也可以不设置标底,设置标底的标底做为评标的重要依据,不设置标底的一般编制招标控制价并在投标截止日前公布做为投标的最高限价,如投标报价超出此价则为废标。

二、施工合同审签阶段

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是依据合同进行的,如何作好合同的签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合同文件部分在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补遗、修改、书面答疑、询标纪要、各种协议等均应作为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对于作为付款和结算依据的工程量价格清单,应当根据评标阶段作出的修正稿重新整理、审定,并应标明哪些项目按完成的工程量测算付款,哪些项目按总价付款。

1、关注合同主要条款

不能在编制合同条款时,应注重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将项目管理融入合同条款中,尽量将风险量化,责任明确,公正地维护双方的利益。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类条款:

(1)程序性条款。目的在于规范工程价款结算依据的形成,预防不必要的纠纷。

(2)有关工程计量条款。注重计算方法的约定:一般按净值计量,严格确定计量内容,加强隐蔽工程计量的约定。

(3)有关价款的条款。特别注意价格调整条款。有关合同价格调整的条款必须有明确细化的内容,尽量减少模棱两可带有争议性的条款出现,少留活口,为以后工程变更结算拟定方向性、可操作性强的条款。

(4)双方职责条款。为进一步划清双方责任,量化风险,应对双方的职责进行恰当的描述。对那些未来已可预见(如现在常发生的停电)并可能影响造价的事件和情况明确各方的责任,尽量减少索赔和争议的发生。

(5)索赔条款。明确索赔程序,索赔的支付、争端解决方式等。

2、妥善选择合同价类型

清单合同价的类型有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和可调价三种。合同工期较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固定单价系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风险范围以外的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在合同中另行约定。可调价格包括可调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等,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的调整方法。建设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妥善选择合同价的类型。

3、确定合同价的调整方式

合同价调整包括工程量清单项目、数量和单价的调整、工程设计变更调整、价格波动调整和双方约定的其它调整。

(1)工程量的调整

为方便竣工结算一般应约定工程量增减幅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如2%)不予调整,超过的部分才可以调整。

(2)单价的确定

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减应约定工程量增减幅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如15%)执行合同原有的单价,超过的其增加部分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工程量的相应单价由承包人参照原单价重新组价,经发包人或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审定。

(3)价格波动引起的合同价的调整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项目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应对主要材料价格风险系数范围、幅度、依据和调整的计算方法予以约定,竣工结算时应按照招标文件或合同约定进行调整。发生变动部分幅度以内的由承包人承担,幅度以外的(包括本身)调增部分由发包人承担,调减部分由承包人承担。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施工合同实施的具体化、是建设资金投入最多从而构成工程实体即建筑产品形成的阶段。

1、工程师(现场代表)的委派

工程师(现场代表)是指本工程发包人指定的履行本合同的代表。目前招投标的工程基本上都实行了监理制,但很多发包人未将管理合同的全部职责委托给监理单位,如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等职责仍由自己负责。这就迫切需要工程师(现场代表)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熟悉、掌握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相关规定,谨慎签署经济签证。

2、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监理是以工程建设活动为对象的,它可以是工程项目活动的全过程监理,也可以是工程项目活动的某一阶段的监理。目前工程建设监理基本上是在施工阶段,很少有设计阶段的监理,工程建设监理制还很不完善。施工阶段的监理的内容包括工程造价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四、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可自行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咨询机构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

1、审核工程技术资料

一般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缺乏经验不注意保管工程技术资料资料,最后竣工结算资料完全依靠施工单位编报。但施工单位往往会隐匿对自己不利的变更签证或者涂改变更签证以期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管工程技术资料,在施工单位编报竣工结算后,应首先审核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严格控制工程款的支付

在竣工结算审核实践中,如建设单位超额付款,施工单位往往不积极配合竣工结算审核,拖延竣工结算审核时间;或即使竣工结算审核工作顺利完成也难以追回多付的工程款从而造成损失。因此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预留一定额度的工程款待竣工结算审核后支付,严禁超额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