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1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办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说:“当家庭、居民点、学校、志愿组织和企业公司健全时,整个社区也会健康发展,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展。……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1](P7~8)这是因为,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成健康而有活力的国家。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他们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作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1](P91)他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也更具有灵活性、更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率。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而从1978年开始,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则主要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主要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有关。
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原因或者是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或者是因为虽然将二者联系起来,但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所以效果仍不明显。我们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日趋加快,竞争日趋势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转变职能,而且还要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1998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从这次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可以看出,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即集权性的韦伯式的官僚体制的基本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我们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毕竟,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纵观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不消说,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关键性;区别;联系
我国内地公司始终面临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概念始终不清楚,不能详细的划分其中的区别和相同点。虽然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是独立的概念,但是如果不能清楚的划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内容,则会造成公司混乱,最终导致公司倒闭破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概念,以及关键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分析,可以提高公司管理者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重视。
一、公司治理的关键性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的概念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为不同时期,对公司治理的概述内容是有区别的,但是,在当今社会,对公司治理的概念的概述,是以“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为概念。其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公司治理过程中并,对管理、制度和法律的使用,还体现了经营者之间,也就是公司所有者之间的一种制衡的机制。同时也包含了利用不同的机制,调动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样可以确保公司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公司治理主要体现在“人治”上,而且依据环境和机制,可以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
(二)公司治理的关键性
通过对公司治理概念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发现,公司治理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而且主要是体现在公司的管理层和领导者之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目标,以及决策的决定上。因此,公司治理的关键性,就体现于,管理者能够否保持理智、清醒的态度,做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所以,公司治理的关键性,主要就是平衡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公司各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的地位,而且需要依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等作为扶持,详细的考虑到外界的环境变化对公司治理带来的影响,从而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和办法,能够让公司正常的运营,让各位股东和债权人以及投资人获得相关的利益。所以,公司治理的关键性,就是要利用相关的法律,程序,管理以及政策等等,维持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结构的稳定,这样才能保证公司顺利的发展。因此,应该重视公司治理之中,内外环境对公司治理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重视公司治理的关键性。
二、公司管理的关键性
(一)公司管理的概念
公司管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内容,更是实际管理的活动。公司管理即企业管理,它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通过对公司管理的概念定义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司管理就是具体的举措和措施,让公司的目标和内容具体的实现。而其公司管理过程中,可以分为两层系统和内容来完成,第一层就是利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内容,来完成整个公司活动的内容,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第二层,则是为了完成第一层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人力资源的调动和协调,通过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的协调,深入到各个环节,就可以完成整个管理活动。所以,公司管理,主要体现在了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之中,是比较具体的。
(二)公司管理的关键性
公司管理的关键性,主要在于落实到管理环节。目前我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使用公司管理手段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实现集约化管理,还是生产责任落实到位等管理,都体现了公司管理的具象化。因此,公司管理的关键性,就是落实到位,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现代公司,在建立管理制度的时候,是要符合市场运营机制的,和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的。因此公司管理的模式也需要不断的改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公司管理就是把公司理念以及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通过对公司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调动协调,让公司的员工和管理者,配合公司的一切行为,这样可以顺利的完成公司既定的目标。因此,公司管理的关键性,就在于能否调动起整个公司的所有的人员,互相配合,来完成企业的目标和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公司快速的发展。让公司员工和管理者的个人行为和群体都接受指导和约束。因此,公司管理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目标,所作出的具体的安排和实际活动,同时调动公司所有的人,互相配合,来完成这次公司制定的发展策略和目标。所以,需要重视公司管理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探讨
(一)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区别
上文对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管理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而且通过对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管理的关键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理念,所处于的管理对象和目标也是不同的,但是最终的大目标确实相同的,即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实现公司既定的目标内容。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的不同点,也是体现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区别。第一,两者的直接目标不相同。公司治理的直接目标是公司的管理者、投资者,股东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利用的是法律,惯例和以及程序和机构等内容,进行利益的划分,确保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结构不变,能够让股东,管理者以及债权人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出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明智的决策,指导公司未来的发展。而公司管理直接目标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一切符合法律要求的方法,减少经济活动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则是两者的操作者是不一样。公司治理的直接操作者是股东,是债权人。而公司管理直接操作者则是经理。层次不同,涉及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第三,两者之间的资产呈现内容不同。前者呈现的是股东以及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地位信息以及资产构成。而后者呈现的是公司的资产结构信息。第四,则是两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不同。前者是需要依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公司治理,主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影响力较大。而后者主要是公司内部的行为,只要不违法乱纪,受到法律影响是比较小的。第五,两者之间的调整频率不同。前者是为了保证公司的稳定发展,一般会选择一个治理模式,长久的不改,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债权人以及股东的利益,不会因为上层的变动影响到公司。而后者则需要依据市场经济变化,不断地完善和改变自身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才能适用市场的发展。因此,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区别就体现在这五点,但是也体现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的关键性体现在了公司不同的方面。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联系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不同点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性,也体现了在公司发展中体现的职能的不同。但是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也是有联系的。这些关键性的联系,可以让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功能叠加,实现更好的效果。首先,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联系,就在于两者之间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成公司的某种发展战略和目标。其次,公司治理更多偏向于达成一个稳定的治理结构,在这个治理结构中,就包含着管理的内容,因此,公司治理应该属于统领公司管理,是起到指挥的作用,然后公司管理实行具体的行动。所以,公司治理表达的是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相关的制约机制,对公司的发展制定了一个比较大的框架,同时借助于公司管理,添加管理制度,管理准则,管理方式等内容,通过公司管理具体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者之间的管理是互相依靠和依存的。所以,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联系,就体现了两者之间互相要求、互相促进。想要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就要利用好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键性的联系,不能让两个体系脱离,但是又要保证两者体系之间的独立性。在了解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键性联系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公司管理方案,以及确定公司战略目标,确保公司稳健、快速的增长和发展。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关键性体系融合的分析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m然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但是相互之间却是依存的关系,所以需要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体系的融合。因此,在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以及关键性的区别以及相同点以后,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让公司顺利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体系的融合进行分析,而分析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第一,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分析。公司的发展,代表着公司的盈利情况,虽然两者之间的直接目标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对管理公司的经理,适当进行放权,某些时候应该允许参与进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会以及债权人之间的会议,对公司未来的利益经济结构的划分和稳定以及平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有序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且针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重合点,以及关键性的联系处,进行设计管理的办法,比如,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建立一个监督委员会,然后经理对内部的管理是独有独立性的,监督委员会只需要对内部进行监督或者审计,这样既保持了两者的独立性,又保持了两者的关联性。第二,寻找平衡点。公司治理受到法律的约束性极大,而公司管理主要受制于公司内部的管理规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以及法律改革,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的平衡点不断的被打破,因此,为了公司的发展,应该找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之间的平衡点。
四、结束语
我国公司在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上,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是却又互相联系,互相扶持,共同完成公司的发展任务。通过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发现,公司治理是依据相关的法律,程序以及管理和机构等,领导着企业和公司的发展,而公司管理,则是对公司的生产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和指挥。是具体完成公司目标的行为。因此,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键性即是相同的,也是有区别的,但是都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发展和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健,彭胜志.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0(02):156-158
[2]田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吉林大学,2010(01):145-148
[3]吕凌云.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大众科技,2010(02):167-168
[4]杨鸿川.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11(03):111-116
[5]封季媛,杜俊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相关性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3):122-124
[6]吴刘杰,陆奇岸.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相关性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05):156-157
[7]张越鹏,高阳,赵松源.浅谈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67-168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危机 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一、阐述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就是,因某一个事件的爆发对社会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对大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危险状态。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二、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我国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国际政治的方面。“非典”危机让公共危机管理收到了更多重视,陆续有学者出版有关的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将公共管理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了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等。一些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机构也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碍于研究时间,研究成果也并未涉及更深层面,这就需要与西方进行学术交流并不断培养本土人才。
三、案例分析――以临沂市治污危机为例
2015年上半年,山东开展全省环保大检查,共检查企业25551家。其中,查处违建项目和违法排污企业1430个、878家。对1299家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处罚金额达6089余万元。全省环保公安联合执法645次,向公安机关移送环境污染刑事案件99起。2015年1月,新环保法正式实施,2月25日环保部公开约谈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新环保法实施之后第一批被约谈的城市,代市长张术平表示绝不会有第二次约谈。重压之下临沂猛药治污,截至2015年7月,163家企业停产,近400家企业限期整改。2015年上半年,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前列,其中,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24.8%,列全省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比改善11.6%,列全省第二;二氧化硫(SO2)同比改善35.4%,列全省第一;二氧化氮(NO2)同比改善16.9%,列全省第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同比增加了19天,列全省第六;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19天,列全省第一;获得省级财政发放的生态补偿资金979万元,列全省第一。面对此次临沂铁腕治污,有人给出16字评价:“空气好了,经济差了,民众点赞,企业抱怨”,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各方利益焦灼在一起的局面。
四、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1.发展需要
十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我国的发展劲头十足,目前已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是,社会转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加上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国际社会复杂的形式,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频发,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转变为常态化,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建立一套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政府制度安排,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2.强化政府职能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积极地职能转变,政府在危急时刻提供关键性援助至关重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使得政府与社会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3.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
我国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相较于西方起步晚,研究程度薄弱,正处在吸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阶段,还没有针对我国国情形成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所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将会不断促进对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学术上的意义。
五、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立的主要内容
1.制定长期反公共危机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有一个明确的公共危机管理目标,并确切落实有关公共危机管理部门中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任务,防止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责任不清。而且,正确的战略可以保证组织资源和环境的良好匹配,提高可执行性。
2.因地制宜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机制。
健全的法律法规使政府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利于增强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它是政府进行管理行为的保障。因地制宜,是各地政府根据各地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来制定的既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又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法规。
3.建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结构体系。
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强化政府工作能力;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4
什么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指的是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也就是指具有知识资本产权并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价值增值,而且用脑力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体力所创造的价值的人。单从这个定义分析,我们就可得出知识型员工的一些基本特点:有知识是前提,有创新能力是基础,高效率工作是保障。纵观基层烟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默默奉献着的老员工们,但更需要知识型员工的充实,从而加快基层烟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步伐。
分析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我们就应该量才使用,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才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尤其突出。
从入职培训着手,树立起知识型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在培训中,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和广阔的人才发展空间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树立起新员工在企业发展的信心,从而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
以文化管人为基,增强知识型员工的凝聚力。知识型员工多半是80后、90后,处在步入社会初期,对工作、生活缺乏安全感,要求获得情感安慰的需求非常强烈。基层烟草企业应该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安慰。管理者应该经常深入到下属中去,平等对话,关心关爱员工,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使得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提供合理的薪酬,让知识型员工感觉付出有价值。尽管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的追求没有对精神、成就方面的追求高,但在当今社会,薪酬高低是衡量员工价值的重要标准,知识型员工也会从得到薪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是不是多劳多得,是否得到企业的公平对待。所以,基层烟草企业要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尽快实现由身份管理变岗位管理的用人管理模式,真正贯彻执行“多劳多得”、“岗变薪变”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让知识型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知识型员工感觉自己不断提高。在职培训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是为了提高技能,以便更好地做好工作,但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更好地展示自己才能,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所以,基于双方对参加在职培训的认识不同,基层烟草企业绝不能忽视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更不能简单地就把这些培训机会让给老员工,从而挫伤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提供内部晋升机会,让知识型员工感受到职业发展有前途。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知识型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望,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升职渠道,给知识型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知识型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知识型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
拥有知识型员工是现代企业的象征,知识型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是有目共睹。因此,基层烟草企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要做到招得进知识型员工,留得住有用人才,转换用人管理模式,激发出每一位知识型员工的潜能,为基层烟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 人性化管理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面临着两大趋势,即信息化和全球化。在许多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又涌现出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这给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带来了新的课题。在经济管理中,对各要素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因此,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1 知识型员工概述
1.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内涵 “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最早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并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即这类工作人员用脑多于用手去工作,主要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以及设计为公司企业做出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型员工的概念也随着发生了多次变化,特别是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其含义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
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因此,为了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彼此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应当把公司调整成知识型公司。为了更好的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了解他们的特点。①独立性。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的特点,不喜欢领导特别明确的安排每件事情的计划和措施,他们希望得到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更喜欢在工作中的自我引导。②创新性。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知识型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灵感以应对各种可能的发生,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服务的更新。③骄傲性。组织权利机构在专业技术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多样化的影响下,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利的唯一因素。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某种特殊技能而影响其上司、同僚和下属,因此,他们往往崇拜自己,而不是任何权威。④流动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最根本的还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性提供了宏观要求。随着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知识在信息经济时代取代了资本的地位,保持长期雇佣关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⑤成就性。与一般员工不同,知识型员工除了重视自己的价值外,更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他们不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量追求完美。因此,他们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看成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⑥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主要从事思维性工作,因此劳动过程是无形的,不仅没有确定步骤流程,更没有固定的场所和规则,因此,不可能监督劳动的过程。其次,劳动考核复杂:由于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团队形式出现,因此,很难绩效评估个人的绩效,也很难进行分割。再次,劳动成果复杂:有时候,成果本身也是很难度量的,如:对于市场营销人员,由于其营销效果的滞后性,因此,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营销业绩,所以,很难量化其业绩。
2 知识型员工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2.1 知识型员工管理面临的挑战 ①知识型员工还没有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社会经济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在逐渐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中的智力。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知识和信息,因此,他们创造、发展并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的主人。他们除了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外,还能清晰客观的认识。因此,远大的追求是与非知识型员工最大的区别。他们不满足于追求金钱和物质,更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并超越自我。②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转变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传统的人事管理重事不重人,由于是静态的管理,因此,具有极高的人员稳定性。但是传统的管理不重视人的开发和利用,而是把人看成技术因素,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以人为中心,为了促进员工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公司注重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并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各种条件,把这种管理思想运用到员工的录用、培训、考核以及调动和升降的整个过程。
2.2 知识型员工管理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①知识进一步资本化。知识从初始的概念来分析也是一项资产,当知识作为资本投资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时就已经完成了知识资本化的转变。虽然知识在资本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去衡量知识。②管理内容多元化。第一,企业员工多元化,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第二,上班方式多元化,除了在公司上班外,还可以运用网络在家上班;第三,企业对员工的报酬以及激励方式多元化,除了物质奖励外,员工更加注重实现个人价值,即企业给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员工的就业途径多样化,某一个企业的晋升已经不再是员工的唯一出路,真是如此,才加剧了人才的流动性。虽然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但是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3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3.1 重视职业生涯管理 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不仅能够确保员工能够长期得到企业的保护和培养,更能有效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3.2 重视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每个员工的自我效能感都是不同的,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提升每个员工的自我效能感。管理时大胆的给予自我效能感较高员工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共组,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针对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员工,应当帮助他们在屡战屡败中树立信心并取得最后的成果以激发他们的潜力,以向着更大的成功奋进。
3.3 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管理人员应当赋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活动资源以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新性。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的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自主和创新的需求。
3.4 员工与产品平等对话 由于工业时代的社会分工十分明确,因此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和产品都在黑箱中操作,而员工和管理者难以看到整个过程,从而使得员工产生了目光短浅的做法。而信息化时代,员工能够掌握过程和最终产品,因此,他们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从而鼓励他们更加大胆的去想象、创造和发明。
3.5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由于知识型员工自主性非常强,因此,管理者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使得他们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根据日本和美国的公司统计表明,实施参与式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6 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能够进一步协调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对软环境较好的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他们都非常珍惜这一点。因此,目前很多企业都会定期组织宴会以及舞会等活动来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并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员工在充满亲情的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而不再是组织的边缘人。
3.7 正确的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就是正确的激励,通过正确的激励能够充分发挥一个人的内在潜力。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以及金钱财物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但是,设立激励制度不仅要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更要从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出发。
3.8 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和财富成正比例增长,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以更新自己掌握的知识,才能得到预期的收入。目前,很多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不仅是为了工作赚钱,更希望通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也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使其得到不断地提高,才能更好的留住知识型员工。
3.9 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企业除了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当的报酬外,还应当适应其上升的要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机会空间。此外,股权激励使得员工收益与企业发展仅仅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
3.10 管理方式分散化 由于知识型员工在获取知识、信息处理以及应用知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对他们而言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应当建立一种善于倾听、多渠道沟通以及使得员工积极参与决策等管理方式,即分散式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分散式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4 结束语
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应当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和心理特征对其进行管理,最终形成知识型员工、企业以及社会和谐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吕兵,张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J].西南金融,2001(1):22.
公共管理的性质范文6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公司治理作为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引领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公司治理概念在有关经济管理文献中出现的最早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英国许多著名公司的相继倒闭引起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是由英国财政报告委员会与伦敦证券交易所联合成立的公司治理原则委员会于1992年12月发表的《公司治理财务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关于董事会的最佳行为准则。此后,不同层次的公司治理原则相继面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
公司治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指由所有者与经营者组成的制衡关系,体现了一定的治理结构。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形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 。狭义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而委托理论主要依靠的外部监控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的失效。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包括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机制,而且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团体。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定义,公司治理明确了公司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并清晰的说明对公司事务进行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狭义的公司治理强调权力制衡机制,主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作用于公司管理;而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超越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在考虑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础上,实现股东价值长期最大化。应该说,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广义的公司治理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助于理解企业管理的理论。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该制度用以支配或者协调公司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达到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目的。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
公司治理不同于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确定公司的目标且科学决策,但公司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管理是运营公司,治理是确保这种运营在正确的轨道上。总之,公司治理关注的是“公司去向何处”,而公司管理关注的是“公司如何到那里”。二者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目的不同
公司治理目的是实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制衡,公司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司自身的目标。但从两者的最终目是一致的,即公司财富最大化,这样既可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又可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二)导向不同
公司治理体现的是战略导向,确保公司处于正确的轨道上;而公司管理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具体的业务操作以完成公司的任务。
(三)主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经营者、政府、雇员、社区等,由于他们投入了专项资产,必然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自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主要指经理和雇员,他们为应对供、产、销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公司治理的客体一般包括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以及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投融资等。
(四)外部环境约束程度不同
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公司治理要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较高层次的法律,同时还要遵循政府及相关自律组织的治理指引,如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体现了较强的约束力。公司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如何管理由公司自己决定,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五)资本状况反映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资本状况反映的是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体现的是股东和债权人的相对地位问题;而资本状况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
(六)实施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主要的契约以及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七)实施手段不同
公司治理的实施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机制以及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来实现;而公司管理主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来实现。
(八)政府的作用不同
在公司治理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在公司管理过程中,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达到对公司管理的影响。
(九)稳定性不同
为了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公司治理一般在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管理则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案,以保证完成公司即定目标。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共性
公司治理涉及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及维护公司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公司管理是解决高级管理者与次级管理者及普通员工的委托关系,解决的是公司运营的效益问题。表面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没有交集,但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治理与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治理规定了整个公司运作的基本框架结构,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公司达成目标。
(一)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共同领域
早期的公司管理强调作业层,与公司治理几乎没有联系。20世纪80年代,激烈的竞争使战略成为企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一转变使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出现了共同的领域,即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一般由总经理提出战略动议,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认可,然后再由总经理组织分解、贯彻和实施,同时此过程又受到董事会的监控。因此,战略管理的参与者即是公司治理、管理中各层次的集合体,治理层负责批准和监督,管理层负责提议和实施。因此,可以构造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系模型,二者的共同领域是战略管理(见图1)。
公司治理是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公司管理良好运营的基础;公司管理是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作业管理,体现的是方法论,二者的衔接部分在于战略管理环节。
(二)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价值统一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管理和战略管理统一于公司的价值实现过程。由此,可构建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价值统一模型以达到三者的有机组合(见图2)。
公司治理是企业运作的一种制度机制,它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推动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一起努力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公司价值,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公司战略是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性因素,是公司价值实现的源泉,有利于提升公司长期价值;公司管理是管理者影响组织成员以实现公司战略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经营良好绩效,在公司选择了正确的战略之后,公司管理保证公司战略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有效执行,良好的公司管理体现了一种效益保证。
四、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协调机制
《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关关系等;三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协调是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而要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分工协作以达到运转高效的目的的一种行为方式。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和管理的协调机制指的是为了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的既定目标,使公司保持良性运转的状态,而采取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管理手段有机整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一)通过战略管理以及相应机制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
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企业运作的框架和基础,而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负责具体的目标实施,同时公司管理又会对公司治理起到调节作用。必须使二者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公司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因此,有必要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的含义为通过整顿、协调达到有效重组。对公司治理和管理进行整合,一是通过战略管理环节。主要解决科学地制定企业的战略的问题,同时恰当处理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关系。公司的战略制定权限应该在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为了保证战略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应适当给予经理层一定随机处置的权利,同时因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工作性质存在很大不同,应在二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即董事会对经理层应适当放权。二是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二者之间设置联系通道。如在公司治理系统中的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同时使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机构处于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这样既保持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保持相对独立性,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管理系统的资源,并且可以使公司治理系统迅速掌握公司管理系统的有效信息。
(二)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二者的动态协调
公司治理规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公司治理系统与经济环境的结合产生公司管理活动的具体模式,并指挥公司管理保持良好运转;公司管理则是对企业具体的作业层次进行管理,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且为公司治理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方法,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公司有效治理的前提,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这种结合使二者得以实现良性互动。
由于各个公司面对的经济环境不同,使得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模式具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的模式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均衡状态,在公司治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与整个企业面对的环境交互作用下,可以形成适合某个具体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稳定状态。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内部环境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应该政府法规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达成均衡状态,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最大化的公司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3、任翠玉. 对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再认识――基于公司价值创造模型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