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范文1
1.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背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源于20 世纪的美国。由于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发展,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因此,美国一些高等学府相继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公共事业人才的少量供给逐渐与社会大量的人才需求产生矛盾。因此,我国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并在1999 年,由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随后各大院校陆续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1.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是指负责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事业,它服务于社会公众整体的利益,与民生相关,与经济发展相连。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之本在于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大; 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这门学科出现较晚,知识体系尚未健全,培养模式不完善,加大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难度。因此,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 1 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偏见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偏见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缺乏动力的一个因素。近几年,此专业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导致人们对于此专业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在很多的网站和论坛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常常被视为垃圾专业,有些网站上甚至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十大最差专业之一。这些舆论给该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就业率低和专业差的双重打击。甚至一些专业老师,也评论该专业前途暗淡。考研和考公务员被大部分老师认为是最好的出路。这种普遍悲观的心态在思想根源上便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
2. 2 专业优势不突出,职位定向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所涉及的层面过于广泛。在课程设置上就涉及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学习的内容虽然较为广泛,但是学习的深度不够。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优势不突出。在就业职位方向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样缺乏优势。例如,会计学、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在职业定位上都有明确的去向。相比之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十分不明确。以至于在未来的求职乃至考研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一般有以下四种发展方向: 考公务员( 进入政府机构) 、考研、进入企业或者其他社会上非营利组织、自行创业。纵观这四个途径,其实这也是其他专业学生未来的出路。此专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便是我能做的,他人也能做; 他人能做的,我未必能做。从这一方面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毫无自身竞争力,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专业优势不突出,职位定向不明确。
2. 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对接
第一,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种应用型专业,实践环节是重中之重。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的建设没有跟上公共事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学校没有及时搭建合适的教学实践平台,并且在实践教学上拨入的资金又是少又之少。另外,学校又因为学生外出安全等一系列原因不敢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种种原因导致该专业的建设是缓步不前。学生只能另寻途径寻找实践,而学生又因为自身资源劣势或者能力不足等其他原因,致使大部分学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接的实践机会。这种严重缺失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对应用性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讲无疑是瘸腿走路。第二,教学考评模式并不适应实际情况。在很多大学中,教师还仅仅以学生的应试水平来考量大学生的能力。这对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十分不适合的。教学考评模式的单一,使学生越来越注重应试考试,导致学生逐渐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学考评模式不创新,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无法与社会需求对接。
2. 4 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快速发展壮大,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但是在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却大幅下降。究其原因,则是该专业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国外舶来品,高校在公共事业发展研究上的历史积淀不足。一部分老师并没有该专业的研究学习经验,还有一部分具有学科研究经验的老师却不能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授课。大多数老师还停留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而忽略实践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3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还要从多方位入手,不仅要在思想层面加以建设,改变学生们对本专业的认知,还要在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方面和专业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3.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
学生的思想建设十分重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本专业的基础。这里可以从大学生职业规划入手,因为大学生最初对专业的认知往往决定了未来的大学生活的方向。刚刚进行高考后的大学生往往激情满满,但对于大学乃至本专业的了解还并不清晰。这时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全面了解,树立正确的专业认知。另外,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模式也应改进。在大一、大二乃至于大三每个学期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每个学期的授课时长依次递减。最好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指导,这样有利于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持续性跟进和指导。
3. 2 进行因校制宜的专业化培养
教学培养的过程中要由两个主体来做。一是教育部,教育部在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要对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缩减,使系统性的知识更加专业化,以突出专业的优势。并且要对专业深造的途径进行建设,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有的深造学习途径。二是学校,学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利用好学校所拥有的资源,开设更具有专业性的课程。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但有本校特色,还能使学生在学科深造和未来的就业发展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3. 3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
第一,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教育设施的完善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型专业的设施投入主要在于一些相关管理系统软件的购买以及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校方应尽量结合学校自身资源的优势,与社会上一些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机构进行一系列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购买先进的相关管理系统软件,为学生提升应用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加大对师资水平改善的投入,要加大力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应鼓励教师多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相关知识领域的进修,多开展专业相关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资源,去欧美等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进行调研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提倡教师多到公共事业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进行兼职或者担任相关的顾问,在实践中加深对公共事业专业的认知。学校也可以选择外聘一些在公共事业管理行业有经验的人士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对于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授课短板也是一个补充。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口治理;行政范式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121-05
随着历史的演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扭转了“非自愿式”的人口流动方式,一种崭新的流动形式即“自愿式”流动彰显勃勃生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生力军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借自上而下的政策之势形成超强的流动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且不论其动因为何,仅仅凭借时间上的无间断性和空间上的广覆盖性,对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势必从起初的边缘状态跃居中心领域。学者们对该问题展开了多维视角的研究,无论是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抑或管理学的研究,都对认识、澄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等相关问题大有裨益。
“治理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以及经合组织等)中兴起,它是在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的,现已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和实践追求。同时,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政府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政府”日益趋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服务型政府”,其行使职能的着重点逐步转向如何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尤其是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我国在本世纪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分析把握社会治理的涵义及其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原有的人口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最终形成“善治”格局,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流动人口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十一五”时期流动人口规模每年以600至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将达到1.6至1.8亿。伴随着流动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行政中,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行政理念上。由于在一些人眼中,流动人口是“脏、乱、差”的代表,对他们有很多歧视和偏见;一些地方把社会治安恶化归咎于外来流动人口;有的地方把流动人口视为包袱或当作违法生育的可疑对象;有的地方片面强调流动人口给现有公共管理服务体制带来的压力,戒备心理和防范心理过多等,导致服务意识淡薄,在行政理念上偏离“以人为本”的行政宗旨。
其二,在行政法规上,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效果。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成为流动人口依法管理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新时期的流动人口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面对面对这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法规的规范性与系统性不强,流动人口管理规章政出多门,规章条例之间缺乏协调和联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法规、规章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系统的、统一的权威性法规亟待建立;二是法规的针对性不强,一些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无法突出管理重点,不利于依法行政;三是部门间的法律法规约束性不强。目前全国还尚未形成对公安、计生、劳动、工商等职能部门产生共同法律约束的流动人口政策法规。
其三,在行政架构上,缺乏灵活性、主动性与回应性。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管理部门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管理流程缺乏系统的整合严重制约了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功能。流动人口管理涵盖了户籍、就业、教育、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涉及劳动、公安、司法、工商、交通、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村委会)等诸多部门。然而,流动人口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即按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相应职能分别授予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侧重“条”的管理,而作为“块”的基层社区则管理权限显然不足,因而造成条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限分散,没有真正落实“以块为主”的原则。在流动人口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行政职能部门之间常常缺乏协作,个别部门囿于自身利益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基层社区的协调工作,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各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出现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现象,形成各管理部门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却得不到认可的尴尬局面。全国范围内的高效专职、统一、权威、多层次的具有合力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构还未形成。同时,在管理流程上,缺乏系统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在部门管理上,是静态管理,没有达到一个动态的管理。其次,在管理程序上,程序过于复杂,均是从各自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缺乏从流动人口系统管理的角度实施的整合。
其四,在行政行为方式上,手段单一,效果不突出。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重“被动防范式”管理,轻“主动服务型”管理。目前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一种单向被动的防范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造成管理成本高、管理实效性低、管理缺乏良性循环和流动人口响应度低等问题。二是重突击性管理,轻长效管理。由于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多、管理面大,管理对象存在着其来源地、生活背景和素质上的差异,而现行管理方式和手段所体现的特征具有较鲜明的突击性和应时性,难以获取好的管理效果。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其长效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三是重单一管理,轻综合管理。从目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实践看,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游离于社会和市场之外的管理格局。公安机关长期处于“孤军作战”和“单打一”的境地,还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管理的管理运行机制。四是重强制手段,轻引导机制。当前的管理机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管理的单一性,即主要依赖强制性治安管理手段来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事实上,政府仅凭这种单一手段来解决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涉及外来流动人口的众多问题,一方面是管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管理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是失调管理将对城市和谐发展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其五,在行政参与上,没有将公众参与作为流动人口管理政府行政的一条重要原则,没有形成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类企业、协会、社团和公民的积极性,使得政府流动人口管理行政中公众参与仅限于有限的范围,并且参与程序复杂,参与形式单一,参与程度肤浅。也使得形成参与在人口管理中集思广益、监督完善、良性互动的功能 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流动人口治理的基本理念及框架设计
1 治理理论的基本理念。社会治理思潮是近二三十年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思潮。由于在它的主张中,不仅有对当代公共管理方式发展方向的论述,也有对解决目前西方各国普遍存在的各种政府危机出路的探索,这使得在全球化形势下纷纷从事公共行政改革的西方国家政府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并将其中的许多理念运用于公共管理的实践中。社会治理思潮正成为一支影响西方社会公共行政走向的重要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多种有关治理的概念在流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主张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正如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西瑙对此指出:“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有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因此,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二是强调改进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主张推行国家与社会合作方式。治理应是一种合作,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只有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互动网络,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越性,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局面,才能高效增进并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第三,强调管理对象的全面参与,主张实现管理过程的上下互动。治理理论者认为,治理的实质在于政府与社会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因此与传统的国家治理不同,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是不一样的。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最高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第四,强调多样化管理方法和技术,主张改进政府的控制和引导方式。为此,他们指出:“在公共管理的事务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他们主张运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重塑和整合传统管理方式和流程,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通过新方法、新技术与政府改革和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使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2 流动人口治理的理论框架设计。根据治理理论,结合流动人口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流动人口治理的理论框架设计为以政府责任为主体,以社区治理为平台,以市场化流动机制为核心。动人口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一方面,政府的基本属性和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以及当代公共事务发展变化的趋势,决定了作为公共组织最重要构成部分的政府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
第二,社区治理为平台。尽管对社区治理有不同的表述,但总体认为,“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社区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又包括社区公民;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而社区治理的实质就是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应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居民群众以及驻街企事业单位的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多元互助的社区组织网络和协调机制,并通过人口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社区人口管理水平。
第三,市场化流动机制为核心。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自然经济在任何时候都是超稳定性经济,而市场经济则是流动性经济。由于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供求变动和交易活动等变量的影响,市场经济具有高度的社会流动性。正是由于流动性,市场经济才表现出它从根本上优越于自然经济的创新性和发展性;也正是由于其流动性,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配置效率才得以不断调整和持续优化。市场经济的流动有人口流动、商品流动、要素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能量流动等诸多内容,人口流动是其中的引擎性、基础性、支撑性和导向性的关键内容。因此,完善促进人口流动的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人才市场,促进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人才制度等促进人口流动的相关机制和制度建设,促进人口流动与产业变化、产业调整、产业分布相一致,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
三、政府行政范式转型的制度设计
全面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理和有序人口流动,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关键在于实现“五大转变”:管理主体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市场和社会
第一,政府责任为主体。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政府是主导性的力量,应扮演主导性的角色,流管理为主转变;管理体制由户籍管理制度向人口登记制度转变;管理内容由防范型单一管理向服务型综合管理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服务转变;管理途径由有偿服务为主向无偿服务为主转变。为了实现上述“五大转变”,基于治理理念,政府行政模式转型的制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有助于确立治理型政府行政模式的行政理念。在流动人口管理中,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人”,是流动人口,既是每个流动的个体,也是整个流动的集体。因此,流动人口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满足流动人口为主体或对象,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和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为目的。二是“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破除城乡二元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原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是不公正的城乡二元建制的产物。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实现流动人口与市民平等的社会待遇,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体现社会公正的管理体制,如公正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真正实现流动人口与市民的融合、与城市的融合,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共同参与”的原则。当前农民工不仅缺乏对城市的话语权,而且没有掌握与对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的发言权,没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在政治生活中他们不能参政议政,没有选举权,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成为被动的“无政治群体”。因此,必须通过种种途径,使流动人口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设计充分、广泛地表达意愿,实现制度制订过程的广泛参与,保证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2 建立纵向良性互动、横向分工合理的科学行 政架构。也就是以重构组织机构为依托,建立统一、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真正做到流动人口管理的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各级政府要整合部门流动人口管理资源,建立起统一、权威、全方位、覆盖广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组织机构。同时,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政府职能。一是要逐步建立以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为主与流出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和服务制度,使流动人口基本享有与流人地同等的公共服务、发展机会和公正待遇。二是要建立和健全基层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长效工作机制,解决好基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问题,将流动人口管理真正纳入社区基层政权组织体系中。三是要构建信息畅通、合理引导、管理完善的流动人口预警信息系统。四是要建立和完善与流动人口有关的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
3 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机制创新主要包括:
其一,建立健全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利益引导机制。政府管理机关应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监督和搭桥铺路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外来劳动力市场,引导各种管理行为的受益人参与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作用。
其二,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客观存在的外来流动人口自组织存在着无合法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功能较原始、尤经济来源等诸多不足,其能够发挥的正态效应无法凸现,迫切需要政府对其加以引导。在政府引导下,构建外来流动人口自主管理网络体系,使其充分发挥群众性自律自助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能。强化自组织参与管理的功能。政府可以法规和政策等形式明确的规定对自组织参与管理的具体内容、权利和职责等内容,确保其自主管理网络的运行有章可循,切实发挥辅助管理效能。
其三,建立健全长效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管理部门应在充分词研基础上,做好外来流动人口长效综合管理制度和实践程序的设计工作,为实现其有效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以现有公安部门治安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劳动、工商、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的外来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政府对外来流动人口网络化的系统管理。
其四,建立健全教育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要摈弃防范式的管理理念,确立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新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并加强对管理人员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全面纠正重行政、重收费、轻管理、不服务的工作作风,同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育服务形式和途径。通过采取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系统教育,有效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
其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并落实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主要在于: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切实构建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以及公民依法进行监督的多层次网络体系。要落实相关管理主体的责任。即落实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首要责任;落实社区的组织管理责任;落实企业“准用工谁负责”的责任制;落实出租户的治安和计生责任;落实管理外来流动人口自组织的责任。
4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统一、完善、约束力强的政策法规框架,使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议全国及早制定和出台统一、完善、权威的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为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制环境。同时在国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法规的指导下,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及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配套地方性法律法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的法律机制予以完善和细化,从而规范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双方的行为。管理者做到依法执法。准确执法。流动人口能够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与应有的权益,做到主体行为的自律与规范,并且能够在受到伤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
5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促进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一是要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监管,坚决清理和制止向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费和变相收费,清理和废止对他们的歧视和限制政策。二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就业人员的基础管理,全面实行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三是要加强对劳动部门主管的职业介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增强服务功能,使流动人口在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四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在岗等技能培训,实现在流动中提高素质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