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1

一、重新认识并定位农牧业机械化

农牧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牧业机械化的最初认识,是建立在田间机械作业替代部分人力和畜力作业基础上的,而这种认识现在依然影响着人们对农牧业机械化的理解。一提起农牧业机械化,大多数人本能地认为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田间机械作业,田间机械作业已成为农牧业机械化的代名词。在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应重新审视农牧业机械化,正确理解农牧业机械化的科学内涵。就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而言,农牧业机械化要经历从选择性机械化,发展到基本机械化,再发展到全面机械化。从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看,农牧业机械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外延逐渐扩大并呈开放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牧业机械的制造和使用更具灵活性、广泛性和适应性,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机产业初步形成,农牧业机械的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农牧业机械化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四是依法促进阶段(2004年至今)。《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启动付诸实施,规模逐年扩大;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的政策法律已经出台并全面贯彻落实,农机工业和农牧业机械化开始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因此,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牧业,适应农业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设计制造、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支撑作用。

二、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牧业机械化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1、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牧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的建立,客观上形成了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细碎化”的小规模土地不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尤其是限制了大型农牧业机械的使用。近年来,尽管加快了小型、微型农牧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和推广速度,但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可能家家购买,购买了农牧业机械的农户,作业时间相当有限,农机具大部分时间在闲置,导致农牧业机械的的普及率难以提高;尽管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牧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之间的矛盾,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劳动力素质低与农牧业机械操作要求高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精壮劳动力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出现了农牧业机械无人操作的现象,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3、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农牧业机械应用领域的拓展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从制造方面看,科研创新能力比较滞后,生产能力仍然不强,农牧业机械与农艺措施依然存在难以衔接的问题。从装备方面看,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发展较快,但农机装备结构依然不尽合理。从作业方面看,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等田间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发展较快,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农牧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牧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要支撑

农牧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牧业是从农牧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牧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农业设施装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农牧业机械装备,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农牧业机械装备制造、农牧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农牧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不仅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农牧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提升现代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2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3

一、农牧业发展现状与平价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旗位于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5″─121°1′,北纬43°21′45″─45°24′20″。东与市扎鲁特旗为邻,南与市县和市隔河相望,西与右旗、左旗毗邻,北与盟西旗接壤。

2、地形地貌

全境南北长232公里,东西宽111.4公里,总面积13784.58平方公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山区,中西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沙地草原,平均海拔430米,最高1541米,最低274米。

3、气候特点

阿旗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旗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温-42摄氏度,无霜期90-140天,年度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积温1900-3100摄氏度,从北向南递增。全旗年降水量300-400mm,北部多于南部,由于受地势及植被影响,降水南北差异较大而且年际变化率大;年平均蒸发量为北部为1958.1mm,中部为2067.5mm,南部为2258mm。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平均为33天,平均风速为3.2米/秒。阿旗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38.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163万m3,其中旗内13393万m3,旗外流入3770万m3。

阿旗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338.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163万m3,其中旗内13393万m3,旗外流入3770万m3。

4、水资源情况

阿旗地下水年调节储量4.78亿m3,年可开采量为2.59亿m3。据2003年阿旗水资源用量统计:全旗地下水用量为9678万m3,利用量为可开采量的37%。水资源剩余较多,其中欧木伦河和乌力吉木伦河流域川区开发利用率较高为45.5%,而占农区面积较大的浅山丘陵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仅为22.5%。西拉木伦河和黑木伦河沿岸水资源十分丰富,利用量仅占可利用量的20%。全旗主要分布有四条河流:黑木伦河发源于阿旗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侧,既罕山脚下。河流全长255.2公里,流域面积7840.93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5052万m3,实际利用1000万m3,为可利用量的19.8%。欧木伦河发源于阿旗北部坤都镇苦都共文拉附近,河流全长104.5公里,流域面积2520.47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5456.95万m3,实际利用4292.46万m3,为可利用量的78.7%。乌力吉木伦河由左旗南部流入阿旗,河流在阿旗境内长101.2公里,流域面积1911.5平方公里。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980万m3,实际利用395万m3,为可利用量的40.3%。西拉木伦河自巴彦诺尔迫力毛都嘎查入境,自台河口分为两条,南为西拉木伦河,北为新开河,河流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2003.8平方公里,在阿旗境内长90公里(含新开河),全部流经牧区坨沼地,所以该段无地表径流汇入,P=50%时地表径流可利用量600万m3,实际利用263万m3,为可利用量的43.8%。因此,阿旗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5、土地利用

全旗总面积13784.58平方公里,其中全境南北长232公里,东西宽111.4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2%,耕地面积为139万亩,水域面积36.7万亩。

6、生态环境

旗共辖11个乡镇、1个办事处,均有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荒漠化及水土流失面积为1341.43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62.64%。根据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旗沙漠化面积为599.7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27.99%,有原11个镇的12万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特别是巴拉奇如德、绍根镇、赛罕塔拉、坤都镇等几个镇尤为严重。全旗1073万亩草场受风沙危害,受风沙危害的农田20万亩。

阿旗自二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结合阿旗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阿旗“三区”集中连片搞建设,到2006年国家累计投资18852万元,完成总治理面积140.05万亩(不包括禁牧舍饲5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27万亩,防护林2.87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8.77万亩,林业种苗基地0.04万亩,人工种草5.58万亩,草种基地0.54万亩,小草库伦建设5.6万亩,飞播牧草6.5万亩,围栏封育50.25万亩,暖棚161000平方米,饲料机械1785台,青贮窖1240处,牲畜改良站点46处,水源工程784处,节水灌溉工程789处,小流域治理10.63万亩,生态移民10160人。这些项目的完成,极大地减轻了项目区沙化退化程度,明显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了阿旗的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人口与劳力状况

旗现有11个乡镇,1个办事处。其中纯牧区镇5个,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乡镇6个,辖262个嘎查村。截止2006年末,全旗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5万人;总户数9.8户,其中农牧业户7.1万户,劳动力10万人。

2、交通、通讯状况

阿旗交通、通讯比较发达,集通铁路干线从阿旗穿过,境内铁路总长117公里,303线国道横穿阿旗中部,国道总长116公里,省际大通道横贯阿旗东西,省际通道在阿旗境内长78.8公里,旗乡两级公路780公里。全旗已全部实现乡乡通公路,乡乡通程控电话,形成了以旗政府所在地镇为中心的交通、通讯网络。

3、社会经济状况

阿旗现有耕地面积139万亩,全旗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2006年,粮豆总产量为7.7万吨。2006年6月末大小畜存栏250万头只,全旗肉类产量42469吨,绵羊毛产量1680吨,绒产量297吨。

2006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为23.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0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86元,其中农民为2778元,牧民为2802元。

4、农牧业综合评价

畜牧业:我旗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纯牧业旗,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增产方式,切实提高畜牧业质量和生产效益是发是发展的主要方向。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56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为2786元。畜牧业经济在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如下方面入手:调整畜种结构,明确主推品种,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出栏。调整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加强以草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家庭牧场和联合牧场建设为载体,缓解草畜矛盾;

种植业:我旗有139万亩耕地面积,农业基础设薄弱,十年九旱,2006年全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8万亩。其中:粮豆83万亩,经济作物3万亩,只占播种面积的2.5%。其它农作物32万亩(主要以青饲料为主)。粮食产量7.7万吨。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粮、提质、扩经、增菜、发展特色,实现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粮食作物种植上,要增加高效优质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市场滞销的低产质次的粮食作物面积。根据阿旗实际,建设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大力发展专用优质玉米和专用玉米。要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继续扩大玉米亲本繁殖和杂交种制种面积,建成稳固的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四是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着力提高优质率,抓好商品化处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经济效益。五是增加农民的科学种田,科学施肥观念。由多上化肥向有机肥积造和利用转变,增加地力,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水利:旗属春秋多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有4条主要河流,耕地139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5.57万亩。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全旗的水利基础设施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洪、灌溉体系,为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抵御旱、涝、洪等自然灾害、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旗现有机电井3396眼,其中已配套的2667眼,没有配套的729眼;小土井5371眼;但是,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仍然不能满足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有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迫切需要对工程进行维修、改造,部分农村、牧区人畜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围绕:“水”字做文章,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农牧业生产的作用。一是申请国家投资项目进行以水利为中心农田、草牧场建设。我旗有耕地面积139万亩,有水浇地面积35.57万亩。以水利为中心的小草库、饲草料、草牧场面积29.53万亩。有条件的待开发的水浇地面积73.9万亩。有很大开发潜力。要把握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积极申请国家投资项目。主要在以下项目上做好工作:施实好沙坝水库项目,宝力格水库项目。积极争取白城子水库、平原水库项目,黑哈尔河灌区项目,牧区节水示范项目,抗旱应急项目,风沙源水源、节水项目,其它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等,以项目为依托扩大农区水浇地面积和牧区草牧场草、饲草料浇灌面积。二是调动各方面因素,完善原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旗现有机电井3396眼,其中已配套的2667眼,没有配套的729眼;小土井5371眼;部分设备已经老化,单眼井有效灌溉面积较少,应对原有机电井、和小土井的资源进行维修配套,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切实加快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围绕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重点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五是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带动水利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六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林业:阿旗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生态建设,特别是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启动,我旗每年都以几十万亩的造林速度向前推进,中央9号文件《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下发以后,非公有制造林迅猛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投资主体造林热情高涨,效果明显。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但使生态环境有了根本的好转,而且也为农牧民长期收益奠定了基础。下一步主要从以下方便入手:一是国家扶持、政府引导、企业拉动、市场化运作,大力营造能源林。二是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合理规划、综合治理,规模发展用材林。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牧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营造杨树速生用材林。四是水源区或流域区等重点区域,重点规划,重点治理。五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根本,着力构建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改善城乡生态条件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旗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的方针,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全面加快生态治理步伐,提升生态建设整体水平。加强北部水源涵养区和西辽河流域水源涵养地保护,从源头保证用水安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扎实推进沿河沿路、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加快城镇周边和村屯绿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生态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各区域经济优化布局、人口合理分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在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农、牧、林、水、草原等第一产业资源变化,按照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的原则。二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三是坚持多策并举,积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原则。四是兼顾各方利益,坚持三效并举的原则。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的原则。六是适当扶持,积极引导的原则。七是在编制功能区规划的过程中,积极做到与国家对农村牧区的扶持政策相衔接,与阿旗“十一五”发展规划相衔接,与阿旗农牧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三)总体目标

1、种植业总体目标

粮食总产量达到35万吨,到2020年达到50万吨。蔬菜总产达到10万吨。2020年达到15万吨。粮食总播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160万亩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60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谷子种植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30万亩。绿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

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1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年蔬菜达到3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万亩。瓜类年达到2万亩。饲草作物:年饲草作物面积达到40万亩。到2020年稳定在50万亩。

2、水利总体目标

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00万亩,其中饲料地面积增加到60万亩;配套机电井达到3078眼;解决饮水安全达到245处/19.51万人;水保治理面积达到733.24万亩。

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30万亩,其中饲料地面积增加到80万亩;配套机电井达到4056眼;解决饮水安全工程达到431处/27.3万人;水保治理面积达到1000万亩。

3、畜牧业总体目标

牧业年度全旗家畜存栏预计达到280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存栏达255万头只,牛存栏达到30万头,奶牛存栏达到0.6万头,生猪存栏达到25万头。良种及改良种比率占98%。到2020年末,牧业年度全旗家畜饲养量达到340万头只,其中,大小畜饲养量达300万头只,肉牛饲养量达到38万头,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牧业年度家畜的存栏维持在280万头只。

4、林业总体目标

林业发展的目标是:森林面积要达到72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增长到571.2万立方米,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林业发展的目标是:森林面积要达到82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包括木材加工业、山野菜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森林旅游业等都得到长足发展。

三、区域的化分与功能定位

根据我旗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当地资源条件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旗分为二个农牧业功能区。

(一)禁止开发区

1、范围及区域的其本情况

全旗有一个禁止开发区,罕山国有林场,总土地面积81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9万亩,天然林面积66万亩,总户数136户,总人口534人。

2、区域发展方向

禁止开发区位于我旗北部,属于罕山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方向上采取重点保护,把生活在禁止开发区的群众通过移民工程,移到小城镇或就近的开发区内,减少人为的农牧业生产活动。

(二)重点开发区

1、范围及区域的其本情况

全旗重点开发区除罕山林场以外的所有地区:共有11个乡镇1个办事处,262个嘎查村,4个国有林场,1个良种场,1个根皮庙,总土地面积12970.8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8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32万亩,耕地面积138.76万亩,有林地面积530万亩,总户数71971户,总人口255563人,六月末牲畜存栏头数250万头只。

2、区域优势、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区包括除罕山林场以外所有地区,农区主要位于我旗中部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主产区,这个区域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牧区位于我旗南部和北部,是我旗畜牧业生产的主产区。4个国有林场是我旗生产用材林、采种集地的主产区。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极积科学合理开发。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在水利上: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字做文章,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在农牧业生产的作用。一是申请国家投资项目进行以水利为中心农田、草牧场建设。二是调动各方面因素,完善原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切实加快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重点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五是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带动水利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在种植业上: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稳粮、提质、扩经、增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粮食生产要主攻单产,提高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在畜牧业上:调整畜种结构,明确主推品种,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调整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出栏。调整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加强以草为中心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家庭牧场和联合牧场建设为载体,缓解草畜矛盾。

在林业上:一是、国家扶持、政府引导、企业拉动、市场化运作,大力营造能源林。二是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合理规划、综合治理,规模发展用材林。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牧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营造杨树速生用材林。四是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全面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加强北部水源涵养区和西辽河流域水源涵养地保护,从源头保证用水安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扎实推进沿河沿路、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加快城镇周边和村屯绿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防护体系。全面落实封育禁牧措施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强生态保护执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着力打造绿色阿旗。全旗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地治理、明显好转。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组织,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应规划,加强协调合作,加强沟通和信息交流,确保农牧业功能区规划顺利实施。要根据农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的不同要求,制定针对各区域发展的相关评价政策和评价指标。加强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重点开发区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考核,弱化经济增长速度考核,综合考核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就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禁止开发区主要考核生态环境保护。

(二)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农牧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牧业、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牧业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农牧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抓住有利时机,制定并充分利用好支农支牧和惠农惠牧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投入。

1、旗、乡镇都要建立对农牧业功能区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每年对农牧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2、加大支农支牧资金的整合力度,创新投入管理机制。要抓住国家对“三农”重点扶持的机遇,将各渠道项目、资金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切实发挥投资效益。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三农”建设的财政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上级投资的各类项目。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牧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牧业功能区建设。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投放。以产业化项目、小型水利设施、绿色有机农牧业基地建设等为切入点,推进农牧业的对外开放,吸纳旗外各类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牧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

3、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支农支牧政策,健全和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认真组织落实“两减免三补贴”的惠农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不断加大对良种、农机具和农牧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力度,并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加大农区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力度,积极推进土地和草原经营权流转。

4、根据“二区”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对禁止开发区重点安排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对重点开发区要重点支持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5、针对不同发展条件采取适宜的投资优惠政策。对需转移的农牧业人口要通过生态移民项目等政府资金投入和金融部门的扶持,解决农牧业人口转移的安置问题。重点开发区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承接转移人口创造条件,实现转移人口多渠道就业。同时要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名、优、特产品,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解决目前产业单一增收缓慢的问题,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6、建立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和农牧业保险体系。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展农牧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牧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牧业保险体系。扩大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农牧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农牧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牧户参加农牧业保险。

(三)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挖掘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农牧业单位生产能力。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支撑体系和保护体系。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低产田、低产林、低产水面改造,开发农牧业后备资源区;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提高农牧业生产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动植物防疫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农牧业整体素质。优化农牧业结构,面向市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畜产品,促进农牧业节本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稳步发展牧区畜牧业,搞好草畜平衡,转变饲养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畜牧业,推动农牧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大力发展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推行舍饲圈养和集约化经营,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调整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在发展生猪、家禽的同时,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奶牛。

(四)严格用地管制,加速农田草牧场流转进程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健全农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以承包、入股、合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加速农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流转和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田草牧场规模经营。对重点开发区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加快土地向集约利用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禁止开发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五)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为重点,抓好肉、乳、菜、草、粮产业及基地建设。引导重点开发区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一般加工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推进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同时要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引进国内外大中型加工企业,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高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发展壮大农村牧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牧区市场流通体系,搞活流通,加速农牧业市场化进程。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优化人口布局,积极转移农村牧区人口

采取鼓励政策,对重点开发区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在重点开发区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对禁止开发区的农牧业人口要分期实施整体搬迁。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4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与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水平整体不高,素质普遍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当代内蒙古农牧民素质亟待提高成为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现代农牧业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务。根据统计调查研究发现,我区新农村牧区建设中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牧民的思想意识封闭保守,许多农牧民习惯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观念陈旧、积习难返,形成思想脱节现象,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二是广大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掌握新型农牧业科学技术普遍缺乏。三是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据调查统计,2005年度在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为5.46%,比国家水平低1.44个百分点;小学文化31.0%,比国家水平高3.80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50.10%,比国家水平低2.10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11.10%,比国家水平高0.80个百分点;中专文化程度1.60%,比国家水平低0.80个百分点;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0.70%,比国家水平低0.40个百分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地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培训机会少。三是老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沿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对技能培训接受兴趣不高。四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流动性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些人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

针对农牧民素质提高存在的以上问题,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不违背农牧民意志强制下硬命令,将政府服务功能与农牧民自身需求结合起来,尊重农牧民意愿,让农牧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者,更成为受益者,引导农牧民由不理解到积极参与。为扎实稳步推进自治区新农村牧区建设进程大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此谋求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要积极向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尽量利用好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二是要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牧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三是采取农牧民学农牧业科技尽可能免费,学职业技能自己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

二、为我区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建立开放式的户籍管理模式,尽快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农村牧区人口通向城市的壁垒,逐步改革城市就业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制度,使剩余劳动力入城后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二是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便捷的各项相关服务,为农牧民外出务工创造便利的条件。三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旗县、乡三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强化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城区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进城农牧民工统一办理就业登记和备案手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四是按照“农民自愿、保证质量、降低费用”的原则,积极做好农牧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和资质认定以及证件发放工作,为农牧民培训后外出务工提供绿色凭证。

三、健全农牧民培训网络

一是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牧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其它社会力量参与农牧民培训。二是教育、劳动保障、农牧业等部门要对现有或新办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盟市、旗县(市)区和镇(乡、街办)三级培训网络。三是确定重点职业学校,进行农牧业职业技术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内容,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以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四、进一步明确培训工作目标

加强农牧民培训要以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为重点,着力抓好三大培训:一是农牧民的转岗、转业培训。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二是农牧业技术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三是农牧民的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牧民培养,使农牧民素质有明显提高。

五、拓展农牧民培训途径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5

一、我区统筹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现状分析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政策影响,我区已形成了凝固的城乡分治二元经济格局,导致城乡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下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封闭的状态虽有所改善,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1城乡产业分割,城乡之间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组合、自由流动,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作为连接城乡产业纽带的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少,全国37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区仅有12户。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占7943%,第二产业占655%,第三产业占1031%。与全国同期相比,第一产业高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我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赖于传统农牧业,还未摆脱农田的束缚。

2城乡分割导致了城镇化发展缓慢,造成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难。我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城镇化率虽然高出全国水平,但城镇功能相当薄弱,城镇的就业环境差,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各地在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等方面采取城乡两策,人为设置了一些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障碍,难以实现农牧民向城镇的有效转移。我区从“九五”开始,每年从农村牧区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约20万人,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转移速度仅为2%。照此速度,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我区农牧民转移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必须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牧民的有效转移。

3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我区农牧民收入80年代快速增长、90年代后期增幅缓减,1979年―1985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为979%,1998年―2002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仅为129%,增幅下降了85个百分点。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为301元,农牧民收入为131元,两者相差170元,比例为229∶1;2002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051元,农牧民收入为2086元,两者相差3965元,比例为29∶1,况且农牧民纯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次年的生产投入,实际上两者比在4∶1左右。形成城镇居民与农牧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是受城乡分割的制约,农牧民收入渠道单一,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相当有限。

4由于受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不够。多年来,由于自治区财力不足,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水平较低,2002年全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为416亿元,仅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998%;信贷支农不尽人意,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工、商、交通、运输、通讯等高效产业,导致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减;农牧民由于本身收入水平较低? 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统筹发展规划,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支持力度

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对农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从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基本完成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支持农业的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牧业、支持农牧业。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经济发展是不以人为割裂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撑。要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与融合,使其发挥“承城接乡”的重要作用,引导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第三产业等新兴产业,支持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服务业等,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形成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

(三)统筹城乡就业,重点是打破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人为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功能开发,扩展城镇就业容量。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广开农牧民就业门路,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公平就业机制,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准入政策,清除体制障碍,加快落实户籍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

(四)统筹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待遇,重点是清除人为的观念、体制障碍,逐步使农牧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农”将在“三化”带动下走向繁荣,城乡将不再分割,城市政策将不再有重大差别,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也不再有人为的障碍,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先进生活方式和价值道德观念将向农村牧区扩展,逐步实现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拥有与城镇居民公平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应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

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加快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利用工业化促进农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牧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支持农牧业。加快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整合,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让各种生产要素自由组合,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可以为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快农牧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用工业武装农牧业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村牧区工业化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关键是统筹城乡产业交流和融合。目前,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二是农牧民生产的农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水平低,标准化程度更低。要使我区产业化跃上一个新水平,必须有针对性解决上述两大难题。要紧紧围绕乳、肉、绒、粮油、马铃薯、饲草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皮革皮毛业,依托城市工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加工企业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与生产基地对接。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活力和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要积极引进城市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牧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我区推进城镇化,要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新格局。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增强吸纳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坚持经营城镇,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盘活资产,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法规。坚持改革创新,取消农牧民进城后在子女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农牧民转移创造条件。

(四)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融合,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

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必须跳出农村牧区这个构架,把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综合起来一体谋划,要把城市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市场来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要把畜牧业尽快调整成为第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全面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草原生态双赢的目标。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全面推行舍饲圈养,促进种养结合,多数地区逐步转变为以牧为主。调整农业种植内部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形成比例协调、效益突出的粮、经、草三元结构,使农区走向为养而种的良性轨道。充分发挥我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我区称强于全国的优势特色产业。

(五)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教育,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

农村牧区教育,关系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所在。深化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以法律、法规和技能教育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的职业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牧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使城乡之间生态协调发展,环境优美,趋向融合。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城带乡、同步规划的思路,重视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由城市向集镇和农村牧区延伸,尤其是在水、电、路、通讯等方面形成城乡相连的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效益,促进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6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银行自治区分行正式成立,并对外营业。同时,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整建制地全部改制为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将全区426个农牧区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农业银行分行承担着“三农”金融服务的职能。邮政储蓄银行分行于2008年1月成立,通过委托农牧区邮政网点开展邮政储蓄业务。2010年4月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面向农牧区开展的业务量小。工商银行分行、中国银行分行、建设银行分行没有在农牧区设立机构,无“三农”金融服务。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对“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分行,其机构遍及城乡。长期以来,农业银行分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农牧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农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达56.1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22.10亿元,增长了64.90%。

(一)推进完善小额信用贷款工作

为了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2000年农业银行分行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自治区分行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对部分农牧区试行了“金、银、铜”三卡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对持金卡、银卡和铜卡的农牧户分别授信10000元、6000元和3000元。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和推广,2005年末全区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3.93亿元。为满足农牧民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多种经营等资金需求,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银行分行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对“三卡”的信用额度做出适度调整,对金、银、铜卡授信额度分别由最初的10000元、6000元和3000元调整为目前的30000元、20000元和10000元。同时,对评定为信用乡(镇)、村的农牧户所取得的贷款证,按金、银、铜卡授信额度分别由最初的20000元、10000元和5000元调整为目前的40000元、30000元和20000元。为满足农牧户大额资金需求,2005年4月农业银行分行推出了《农牧户贷款证“钻石卡”》制度,根据农牧户的信用状况、致富能力,向符合条件的农牧户授予三星钻石卡、二星钻石卡和一星钻石卡,分别授信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以“金、银、铜、钻石”四卡为载体,采用“评级授信、动态调整、随用随贷、逐笔立据、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操作方法,无需提供第三方担保,自推出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小额信用贷款贷款政策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农牧户“贷款难”、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农牧区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牧户生产发展、改善生活,成为农行分行服务“三农”的品牌金融产品。截至2010年12月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40.30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1.89倍,共发放钻石、金、银、铜卡39.31万张,较2005年末增长20.41%。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分行推广和使用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于2010年11月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2010年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双十佳金融产品”。

(二)扎实做好信用乡(镇)、村的评定工作

为配合贷款卡的管理、实施,不断地满足农牧民的信贷需求,2003年5月,农业银行分行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自治区分行信用乡(镇)、村管理办法》,对评定为信用乡(镇)、村的农牧民持卡贷款,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农业银行分行于2010年再次修订完善了《信贷信用乡(镇)、村评定管理办法》,积极营造农牧区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以推动农牧区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农牧户为道德评定对象,提升其信用水平。信用乡(镇)、村的评定按照“成熟一个,评定一个,一年一定,定期公布”的原则,各地都成立了由营业所、乡(村)干部和有威望的农牧民群众组成的资信评定组,资信评定组对参评乡(镇)、村的申请审核后向县支行评定组申报,信用村由县支行审查批准,信用乡(镇)由中心支行评定组批准。对信用乡(镇)、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查一次,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信用乡(镇)、村资格。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区共评定出信用乡(镇)181个、信用村1592个,建立农牧户个人信用档案39.31万户。

(三)进一步做好信贷扶贫工作

长期以来中央赋予了更为宽松、更为优惠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扶持范围面向全区农牧区。执行比全国其他省市更加优惠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首先,贷款利率更优惠。根据中央赋予“十一·五”期间的特殊优惠货币政策,扶贫贴息贷款统一执行1.08%的年利率,比全国执行3%的年利率低约2个百分点。其次,贷款主体扩大至农牧民个体。自2002年以来将全国实行的以实施扶贫项目的经济实体为主要发放对象的贷款发放方式,扩至农牧民个体,并以到户贷款为主。第三,贷款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扶贫贴息贷款发放范围在“十五”期间的基础上,又将安居工程中的游牧民定居和地方病病区群众搬迁贷款、能够通过合同或协议带动一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富裕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资金需求、通过订单或合同收购农牧民的原材料或民族手工业产品并能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自产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纳入扶贫贴息贷款范围,2010年又将农房改造贷款新纳入扶贫贴息贷款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发放范围。第四,理顺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贷款行由农行一家放宽至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扶贫贴息贷款标准,2008年将扶贫贴息贷款标准由过去的人均纯收入1300元提高到1700元,政策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在优惠政策支撑下,扶贫贴息贷款发放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区扶贫贴息贷款余额19.64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9.78亿元,增长99.22%。

(四)重点做好农牧民安居工程工作

2006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基本解决农牧民安居工程问题,决定在“十一·五”时期整合财政资金、民间资金、资金和信贷资金,加快实施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建设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全区80%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住房。“十一·五”期间的特殊优惠货币政策已明确,将安居工程中的游牧民定居和地方病病区群众搬迁两项贷款纳入扶贫贴息贷款范围,切实减轻了参与安居工程建设农户的利息负担。农业银行分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安居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成立了信贷支持农牧民安居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安居工程贷款的管理;出台了《农牧民安居工程贷款管理办法》,对贷款发放程序、额度、期限和贷后管理等事项进行了明确。截至2010年6月末,农业银行分行发放的安居工程贷款余额9.46亿元,比2006年末增加3.31亿元,增长53.82%。

(五)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自2003年推行农牧业产业化以来,农业银行分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科技+信贷”的方式,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农牧民增收。截至2010年6月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62亿元,农牧业信贷工作示范点建设推动了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农业银行分行重点扶持了示范县区域内的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如米林县的藏猪、藏鸡养殖;林周、达孜的种草养畜;贡嘎、乃东的优质油菜籽和藏鸡养殖;江孜的种草、养牛;当雄、那曲的城郊畜牧业等,促进了示范点区域内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几年来,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据统计,2006~2010年末,因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向农牧区、农牧民让利约6.70亿元,平均向每户农牧民让利约1455元,也就是说增加了每户农牧民收入1300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6.39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63.88亿元,增长75.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31元提高到2009年的3532元,增长1.65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79.3%下降到2009年的47.9%,下降了31.4个百分点。

二、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金融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的因素,对金融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农牧区经济社会环境特殊

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农牧区金融业务发展滞后,农牧民的现代金融知识十分缺乏。农牧区网点覆盖率偏低。目前,农业银行分行共有378个农牧区基层营业所,平均每个基层营业所承担的金融服务面积达3174平方公里。与全国相比,商业化程度较低,农牧区商业化程度更低,还存在“自然经济”甚至“物物交换”的现象。农牧区金融业务成本较高。农牧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农牧民通常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单笔存贷款规模小、额度低、次数频繁,金融业务开展成本相对较高。

(二)农牧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仍存在较大缺陷

由于农牧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特殊的小农经济模式,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滞后于城市金融改革进程,导致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和以政府为主导的农牧区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细小化以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含的风险性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不可避免造成了农牧区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牧区金融业务的萎缩。目前,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业银行,该行根据其总行的统一部署,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专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但受到人员素质低、结构老化、电子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农牧区金融服务盲点。其他银行机构很少涉及农牧区金融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仅有1家,涉及农牧区的业务量小,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功能有限。农牧业保险也仅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在试点县开展,其他在藏保险机构未涉足。竞争性的农牧区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影响了农牧区金融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农牧区金融供给相对不足

属于我国欠发达省区,目前提供“三农”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分行一家,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其内在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农业银行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的作用仍然有限,其县支行及基层营业所虽然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半径长、管理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的劣势。此外,基层营业所普遍存在人员少,素质低,加之人员老化,学历层次低,难以满足现代金融业要求。目前,农牧区金融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汇为主,服务水平较低,信贷产品多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为主,对较大型的农业再生产项目支持有限。农牧区金融供给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四)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制度配套不到位

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滞后于农牧区金融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风险分担作用有限。保险业是农牧区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公司于2007年开始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农业保险的承保程度、保险强度都还处于低层次。农牧业保险业务由于受到手续烦琐、保费收入低、难以管理、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农牧业保险的规模化发展,保险的风险分担功能发挥不充分。第二,农牧区担保机制不完善,中介服务薄弱。长期以来,涉农金融机构仅能通过小额信贷、惠农卡综合授信等方式发放贷款,对于其他大额农牧业资金需求,由于农牧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加之农牧区担保、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发展滞后,农牧民的金融需求特别是有效信贷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第三,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在农牧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市场价格双重约束的情况下,尚未建立起对农牧区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这必然抑制农贷资金的持续增长。第四,农牧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当前,由于农牧区金融科技投入不足,金融电子网络建设不完善,尤其是乡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与现代化支付系统相连接,单一的手工传递,导致结算在途时间较长,资金周转缓慢。

三、新形势下完善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牧区金融体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农牧区金融改革,提升服务功能,完善改革配套制度、加强政策扶持,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为主、新型农农村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多元化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农牧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推进农牧区金融改革,完善多层次农牧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培育竞争适度、开放有序、多元化、多层次的农牧区金融市场体系,形成金融对农牧区服务供给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农业银行县域基层分支机构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机构、保险机构为辅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配合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牧区金融组织体系。第一,强化农业银行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农牧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巩固和稳定县域分支机构建设,给予县级机构更大的经营自,扩大基层机构授信权限,增强服务功能。第二,探索邮储银行支持“三农”的生力军作用。作为一支新生力量,邮储银行要充分利用其资金、网络、信息和汇兑优势,探索支农新途径,有效实现资金回流。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加快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贷款零售业务体系建设,逐步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第三,保险机构和其他银行机构要逐步开拓农牧区金融业务。保险机构应大力开展农牧业保险业务,增强农牧业抗风险能力。工、中、建等银行机构在做好城市业务的同时,要根据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逐步拓展业务范围,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第四,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开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二)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鼓励增加信贷投放,在藏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牧区的有效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牧区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拓宽“三农”信贷资金来源,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主要用于农牧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系统内调剂资金加大农牧区的信贷投入。要继续做好以钻石、金、银、铜等“四卡”为载体的农牧民贷款发放和管理工作,帮助农牧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积极推行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等贷款品种,稳步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执行好中央赋予的特殊优惠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对人均纯收入在1700元(含)以下的农牧户、游牧民定居、病区搬迁、农房改造、通过合同或协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富裕户、通过订单或合同收购农牧民的原材料或民族手工业产品,并能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自产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市场流通企业的流动资金,以及农牧区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积极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做好农牧民安居工程贷款发放,帮助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发适合农牧民消费水平的消费信贷产品,逐步发展农牧区汽车、教育、大宗耐用消费品等消费信贷。加大对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现代农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

(三)提升农牧区金融服务功能,满足“三农”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新形势下“三农”金融工作实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建立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正向激励机制,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三农”信贷考评办法,促进“三农”信贷投放的稳定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农”信贷资金需求。进一步健全农牧区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培育建立竞争适度、开放有序、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信用乡(镇)、村评定和信用县建设工作,增加贷款证(卡)量,扩大覆盖范围。继续发扬“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深入农牧区、了解掌握农牧信贷需求,积极创新涉农信贷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牧户联保贷款,扩大贷款覆盖范围;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开发农牧区城镇化改造、农牧业产业化、农牧民专业化培养、科技支持“三农”等适合农牧区发展的信贷新品种,创新“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产品,实行农牧业贷款与农牧业保险配套发放;完善农牧区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扩大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在农牧区的覆盖面;加强对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银行卡在农牧区的应用,加快推进“农民工”银行卡、金穗惠农卡业务,切实做好金融支农支牧工作,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大力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充实“三农”力量。对农牧区金融机构实行非常规的人员进退机制,加大对年龄大、素质低的人员退出力度,招聘合同工充实到基层,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三农”金融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