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影视;文学;英剧;文学气质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一、从英剧的文学气质说起
2010年9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推出的英剧《唐顿庄园》首播,迄今播出二季,不仅赢得了本国观众之心,还产生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先后夺得美国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多项大奖,并在2012年上海电视节上摘取“海外电视剧大奖”金奖。电视剧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失事带给英国一个贵族之家的影响讲起,其中财产限嗣继承法的限制,一对年轻人逐渐克服“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立刻唤起文学爱好者对奥斯丁的文学经典的记忆。人们纷纷发问:此剧改编自英国哪部古典小说呢?
其实这出剧为英国身兼作家、电影导演和编剧,曾以《高斯福庄园》勇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朱利安·菲洛斯的原创作品。剧作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学气质,集中体现了英剧的一大特色。
英剧的文学气质首先体现在充分利用本国丰沛而优秀的文学资源。作为公共广播电视代表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了一系列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1978年开始,以恢弘的气势将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制作成电视剧;单是19世纪的优秀文学作品,诸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和女儿》(电视剧译名《锦绣佳人》)、《克兰福德》、《南方和北方》,等等,均在荧屏上一一展现。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传统文学的辉煌时期,从经典作家到有特色的小作家,BBC文学改编剧均给予关注,并因其对名著的忠实、出色的演绎、精美的制作而赢得一大批拥趸,BBC电视剧也因此几乎成了文学名著改编剧的代名词。
即使是并非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是由编剧原创的电视剧本,也往往具有明显的文学气质,这也是影迷们所谓的“文艺范儿”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以《唐顿庄园》为例,围绕着庄园继承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与爆发期间那充满变迁、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与庄园的命运交织展开。其中有贵族、平民,上层主人、下层仆人,纷纭的人物,复杂的关系,锋芒毕露或是暗潮涌动的戏剧冲突,悬念丛生或是峰回路转的情节铺陈。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交错,表现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复杂的人性。同样是原创性的、表现青春叛逆题材的电视系列剧,从2007年起在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也受到中国网友热追的英剧《皮囊》(豆瓣网上网友对每一季的评论少则数千条,多则数万条)就比美剧《绯闻女孩》深刻,写尽了青春的飞扬跋扈、张扬无羁和迷茫艰难,其中的现实感和人文意味,明显可见悠远的文学传统的影响。
英剧的浓郁的文学气质特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影视究竟是何种关系?同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学传统国度,中国可以从英剧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影视进逼。文学败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传媒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文化出现了从以语言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影视观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传统的文字文学作品的阅读明显减少,文学的风光不再。今天,我们不断听到关于文学因为受影视步步紧逼而节节败退的悲观说法,甚至“文学终结论”或“文学死亡论”时有耳闻。
“文学终结论”基于一种认识: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疆界并固定不变的文学观念。应该说,文学自产生以来所具有的超功利性的审美属性,没有产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从口语媒介、文字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形式的更新,文学的文本形态在不断变化,相应地文学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近现代文学中的大宗小说而言,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世纪报纸的发展和连载小说的形式,推动了小说的文化消费,加强了小说认识和娱乐的双重属性。而20世纪以来影视这样的电子文本,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可视可听,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娱乐本性,文学成为一种极其大众化的精神消费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文学文本形态发生新变。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显示:数字阅读已成出版潮流。当有人感叹文学退隐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农贸市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灵异”、“耽美·同人”等,之下还有“盗墓”、“穿越”、“后宫”等热门题材类型,数量惊人,阅读者众多。
今天的文学的生态是芜杂的,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学生产体制包括生产、流通、评介和接受,已经并且还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把文学当做一个芜杂而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个抽象的观念时,我们就不再轻易地把文学看作“明日黄花”,或是把电子时代的主要符号——影像看作是文学的替代者。电子媒介时代可能会使一些文学样式衰落淡出,也会孕育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可能会使传统媒介的文学形态被冷落,也可能产生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融形态。
影视与文学各有独立性,但又密切相关,甚而相互渗透、相互成就。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2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原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对原版电影学习的方法加以阐述,旨在帮助学习英语的学生通过体会原版电影生动的语言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掌握标准的交际方法,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
一、原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意义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英语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商务人士的必备交流工具;而对于青少年一代,英语作为考试科目之一,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英文电影是把视、听、说结合为一体的语言和文化的载体,具有情景生动逼真、语言丰富地道和语音纯正流行的特点。因此,英文原版电影有利于学生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地道的语言和掌握真正的交流方法。原 版电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意义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一)原版电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原版电影有题材丰富, 情景生动, 音乐优美等众多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电影种类颇为丰富,包括科幻片、战争片、爱情片、、喜剧片等。这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喜好, 还可以使学生由对电影的喜爱发展到对影片中涉及的历史,语言的喜爱。另外,英文的热播电影也可以满足年轻人喜欢新颖、追求时尚的心理。比如,当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指环王》、《越狱》或者是《阿凡达》的时候, 了解这些影片的学生会觉得自己也是走在潮流队伍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时如果能够利用同伴效应( peer effects),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用其中的片段进行教学,或者是用英语描述其中的片段,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影当中通常会有一些画面让学生变得兴奋难忘,并对画面甚至是台词有生动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像课文中只有文字没有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倍感枯燥,味同嚼蜡。既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那么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必然的。
(二)原版电影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其关键是要从“听”和“说”入手,因为“听”和“说”能够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逼真。跟我们一样是中国人的海外华侨,他们之所以能够熟练地使用第二语言,就是因为他们有练习“听”和“说”的语言环境,而我们则没有。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靠自己来营造一个生动的语境。看英文电影和情景剧相对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营造英语环境,迫使自己接受英语并且同时跟读耳朵所听到的内容。英文原版电影中的英音或美音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上的错误,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 “听”、“说”能力。英语听力的难点包括语音语调、措辞、句型、思维和文化,而这些都会在电影的观看中得到解决。一方面,电影源自生活, 它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夸张体现。英文原版电影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生动的语境,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同时学到地道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一些老电影, 如《阿甘正传》、《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等电影中人物的语速较慢, 语音清晰地道,某些词汇和句型的用法与我们所接触的书面用法有很多差别,我们也能通过看电影来汲取这方面词汇的灵活运用或者更多的语法知识。另一方面,电影中地道的英文表达可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与英语国家人接触时不会产生陌生感。
(三)原版电影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学习一门语言, 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语法知识,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一方面,电影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和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反映最突出的社会问题。电影语言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每部电影都有富有哲理或者比较经典的地方。电影演员的每一句台词的设计都在展现和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因此他们交流时使用的词汇是完全不同的。电影中的很多词汇和句子是我们经常忘记并且不能灵活应用的,诸如“ever,something,happen,deal”等等。通过看电影,我们能很好地积累这些固定用法和搭配,而且还能学到一些流行的短语句子。比如学生在看“Friends”的时候,就可以学到这样一个句子 “Have you put your foot down?”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已经决定好了吗?”当看电影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特殊词汇和习惯用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通过欣赏原版电影, 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二、怎样利用原版电影进行英语学习
(一)合理选择电影
对于电影的选择,我们应该遵循三点原则:第一,语言内容丰富,有内涵。第二,影片内容易懂,贴近学习和生活。第三,演员发音清晰、地道。因此,学生应该倾向于选择生活片、爱情片、喜剧片而不是恐怖片或科幻片。电影的内容应该是对观众有积极意义的。像那些有道德教育功能的影片就很适合作为观看材料,与此同时,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看电影的一开始,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单的电影,例如“Beauty and Beast”和“Sound of Music”等。这些影片没有太多的俚语,而且影片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就可以适当地看一些情节比较复杂,语速比较快的电影。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注意影片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我们最好选择一些历史剧,比如,“Brave Heart”和“Gone with the Wind”等等。
(二)制定计划,重复观看
对于电影的重复观看的次数,一般确定为最少5次。因为在开始接触原版电影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觉得新鲜的同时,也觉得生疏。第一遍观看时,应该看全英文字幕。这样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哪个情景或内容不理解;第二遍观看时,看中英文字幕。这样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反复研究;第三遍和第四遍观看时,再看全英字幕。在理解了整个电影的基础上,学生抓紧记住一些电影中有特征的典型句子,短语或词汇,并且跟读,模仿;第五遍观看时,应该不看字幕。在听一句模仿一句的同时,回忆这个句子或短语出现的情景并进行翻译。如果有时间或有精力,可以在两天后重新看一遍,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三、原版电影的局限性
首先,不论是商业类电影,还是文艺类电影,拍摄的初衷都不是专门用来英语语言学习的。因此,电影中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例如,美国电视剧《迷失》,剧中的人物来自不同国家,Kate来自美国,Sayid来自伊拉克,而Jin来自伊拉克韩国。他们的语音语调以及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应该有选择性地学习吸收;其次随着目前影片拍摄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影片一味地重视视觉效果,从而忽视了影片在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内涵;再次,一些电影,诸如《七宗罪》,《美国丽人》等影片风格不是积极向上的。整个影片都仿佛笼罩着一层阴霾。这样的影片有时虽然很有个性,很能感染观众,但是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或者尚未巩固的青少年儿童观众来说,是比较不可取的电影。所以,在选择电影的时候,最好能够采纳老师或者家长的建议,去看健康积极的影片。
四、总结
原版英文电影作为英语学习的新工具存在了明显的优势,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正确合理运用原版电影进行英语学习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英语交流技巧,从而锻炼“听”、“说”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肖军.新效率英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4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习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平衡与对等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带着国际语言的通行证,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东方古老国度长驱直人,一路卷着“英语热”的狂潮,源源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输送到了中国,并以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份。
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重大变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身着西式服装,手捧代表爱情的玫瑰,在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的派对(pany)上向情侣表达爱意。
在亲朋好友的生日宴会上,人们吃着具有西方色彩的西式蛋糕,唱着西方传统的生日歌(HappyBirth—daytoYou),没有了寿桃、寿糕和寿面,看不出一丝中国式生日的痕迹。更令中国古人难以预料的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红白喜事”风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人们已不再遵循红与白的界律,而纷纷效仿西式婚丧嫁娶的风俗。可见,西方文化的入侵已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面临极大危险,甚至有被完全异化的可能。当然,造成这一危险局面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英语热”狂潮的弄潮儿——大学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着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而与中国有关,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可谓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人分三层推进的文化教学思想:(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人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为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人更为广泛的文化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见,为了全面准确获取英语语言技能,我国英语界已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人提到了极高的意识日程,并在研究与教学中付诸实践,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又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当然,语言与文化互为一体,相辅相成。英语教学不可能游离于文化之外,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文简称《课程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说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如果只放在以单一西方文化构建的语境中进行,那么,根据文化迁移理论(陈莉萍,2001),中国大学生的本族文化特质将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与同化,并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趋附“亲西方”的文化倾向。
“亲西方”的文化倾向对中国大学生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十分不利。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看到指代中国航天员的英语词汇“taikonaut”出现在西方媒体时,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当听到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英语报导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然而,这些有关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语言资料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致使积压在中国学生心底的传统文化沉积和火热爱国热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无从展示和表达而表现出异常压抑与郁闷。当看到《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中由美国球星卡尔-马龙(KarlMa—lone)描写的文章AthletesShouldBeRoleModels时,对其中所提及的令许多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大牌球星,如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等,我们除了对其报以崇敬与羡慕外,一种本能的民族自豪感却在每一个中国读者的心底隐隐作痛。中国也不乏星级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李宁、邓亚萍等等,这些令中国人感到光荣的明星尽在眼前,关于他们的英语资料也唾手可得,可为什么在中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却无从查找?一个既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的普通美国球星所写的普通文章,在中国却被作为经典带人大学英语课堂,让中国大学生字斟句酌地拜读,品味美国人的光辉与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悲哀。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也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这将是每个中国人所不愿期待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中西文化对等交流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英语教学应最终服务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而文化交流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新编大学英语》(第4册,2005)前言所称:“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媒介,而且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
据此,在学生英语语言交际中,中西文化间应保持对等关系,即二者的含量及地位相等,如用数字表示,应是1:1的比例,而且这一平衡比例应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教材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程晓堂,2002)“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教材最适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如何编写科学适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课程要求》(2004),“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依据。据此,我国近年出版了大量关于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教材。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广大学生,目前各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包括《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如果从传授语言技能角度来看,这些无疑都是深受普遍欢迎的好教材。但从文化视角来看,上述教材普遍存在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严重问题。笔者对现行最具影响力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所含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的比例非常小,参见下表:
上表显示,三大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的缺失情况相当严重,各类教材所承载的语言内容大都源自英美国家,体现的是西方文化,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大学生,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两个代表不同文化的教学主体在实践中相遇,并发生碰撞,由于教材中国元素的缺失,以及学生特殊成长阶段的可塑性心理,致使西方文化随同英语语言一起传输给中国大学生,随着学生语言技能的不断提高,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必将对学生的本族文化产生迁移作用,并对后者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对等地位,大学英语教材应按相应比例增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语言材料,正如(1997)所言:“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二)课堂教学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所用教材中国元素的严重缺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亲西方”的不良现象。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词语讲解等无不围绕西方文化而进行。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只以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为己任,缺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势必在课堂教学中陷入“一心只围西方转”的尴尬境地,并给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为改变英语教师只顾目的语语言技能传授而不顾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应按中西文化平衡比例调整和改造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相关知识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以及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为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针对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资料的西方化特征,任课教师可就文章主题、内容情节、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等,通过对比法、文化旁白和同化法等(杨杰瑛,2001),按一定比例,增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知识,以求得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例平衡。
2.中西角色交流.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向中国学生传播着西方文化。目前,由于教学双方文化意识的缺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在单一文化语境中进行,致使外籍教师借助西式语言资料向中国学生传递来自西方的文化信息和基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为改变这一现状,由英美外籍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文化层面,按对等平衡原则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其中,中西角色交流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代表中西不同文化的教学双方,以语言技能实践方式进行现场文化交流与对话。假如课堂教学的主题是西方节日,那么外籍教师就可被视作了解西方节日的专家,中国学生便可通过课堂语言交流方式从其身上学习掌握有关西方节日的各种知识,而外籍教师也可把中国学生看作精通中国节日的专家学者,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向其了解中国节日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虽然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材料饱含西方文化特征,但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语言交际却涉及了浓郁的中国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元素的不足,进而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西文化的平衡与对等。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诵读;重视;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诵读是对课文内容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最适用于那些声情并茂的课文,如诗歌、小说、写景或抒情的散文等。比起朗读来,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古人早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助于体会课文的声律气韵,还有利于培养语感和背诵积累.情意盎然的诵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这种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和再创造,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因此,诵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忽视了诵读,学生总觉得“读”是小学生做的事情,不感兴趣;而老师则认为学生基础差,读不出韵味,况且诵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没有太大帮助。
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诵读,也很少有人真正把诵读当作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在当今语文课堂上还很有限。由于长期以来,教师没有营造诵读的氛围,学生没有养成诵读的习惯,很多学生都习惯默看,甚至连早自习应该书声朗朗的教室也鸦雀无声。这样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诵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让诵读成为中职生的习惯,为提高中职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为加强语文诵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诵读应该成为中职教学的一种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强调的都是诵读的重要性。古代读书人自上学始就开始不断诵读,司马光注重诵读名著,他认为书不可不成诵;朱自清,也极力主张诵读。国学大师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他们正是在这个阶段打下了深厚的语文基础。历代名家与诵读结下不解之缘的又不乏其人。唐朝的白居易小时侯昼夜苦读,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宋朝的朱熹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诵读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中职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差,底子薄,发音不准、写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比较突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而通过学生朗读则可以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了“xin”,“寥廓”读成了“liao guo”,“参差”读成了“can ca”等等一些读音错误。通过朗读了解了学生的读音情况,遇到不会读或者读错的字及时纠正,提高了学生的基础。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中可纠正学生的读音,掌握字词的书写。
2、诵读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好的诵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这种境界,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前提与保证。
课堂是反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有很多文章留给了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空间,要让学生诵读的火花闪现,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搭建这座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平台,做到时间充足,准备充分,让他们树立自信,享受诵读背后的精彩。发扬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
另处,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想读的兴趣,
3、诵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口头语言表达和文字语言表达。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表达,“读”都是前提,诵读是最直接的、最简单的。熟读成诵,培养了语感,锻炼了记忆,积累了语言材料,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写文章时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就会涌上笔端,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
二、如何加强学生诵读习惯的培养
诵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诵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是逐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配合和长期不懈坚持。
1、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
一堂课,应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课外,教师也应当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可供学生诵读的材料和机会,如举办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自觉加大诵读的面和量。
2、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生态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033-02
生态语言学是基于生态学和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语言学的出现,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立足于当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实际,在借鉴生态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化自主学习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效果。
一 生态外语教学观的基本观点
生态外语教学观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生态语言学。生态语言学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生态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生态语言学的观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生态外语教学观着眼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重视学习者和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重视外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多种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指导下的外语课堂教学具备高度的能动性,能够实现师生共同学习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外语教学观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既能帮助学习者掌握外语基本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水平,也能使学习者各方面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二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问题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外语教学理念的“国际化”、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化”以及教学环境的“生态化”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并且,生态化大学外语课程改革是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与实施,许多高校开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大学英语教学在时空两方面得到延伸,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师生互动。网络自主学习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学习系统。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1.学生的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生态外语教学观重视外界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网络自主学习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界学习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实践来看,学生的学习策略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之间的矛盾表现在:(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面对网络平台时无所适从,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极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局限于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无法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流于形式。(2)学生缺少积极的自主学习动机,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更重视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进展状况,学习目标过于功利化。(3)学生缺少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学生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没有主动解决问题和独立探索的意识,很难实现个性化学习。
2.教师的角色转换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难以完成从知识传输者到学习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转变。部分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只需要规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却很少给予指导和监督,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无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外,部分英语教师的现代化网络教学技能匮乏,教师对于网络的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得心应手地应用新的多媒体技术,缺乏新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相应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这些矛盾对教学生态环境平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开放式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3.自主学习软硬件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自主学习的软硬件设施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在软件方面,目前,各高校都购置或自主开发并安装了一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软件,但仍然有很多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只是把自主学习当成任务被动地应付了事;硬件方面,自主学习网络环境的构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很多学校的自主学习网络教室有限,学生又无法通过外网在宿舍登录自主学习平台,这样就无法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免费上机机会和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网络故障,也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 改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的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平衡学生和自主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从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逐渐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具体的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的实践中去,掌握自主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其次,改变以往的教学评估方式,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成绩动机对自主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教学评估中要加强形成性评估的比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观察、监督和评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再次,允许学生对自主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权,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式统一规定学习内容,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实现个性化学习。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师资培养
教师与自主学习环境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教学生态的协调和平衡。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一方面,开放式个性化自主学习模式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做的是积极参与并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对学习过程毫不干涉。相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发挥监督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制订短期和长期的自主学习计划,针对学习效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个性化的指导,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教学网络平台补充新的资源,从而优化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生态系统。此外,自主学习模式要求教师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英语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优化软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完善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基础上的。一方面,各高校应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教室和校园网,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上机学习机会,并注意对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应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派专业人员研发自主学习软件,充实学习资源库,建立自主学习平台,实现学习软件的多样化。配备好的软硬件设施就等于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接近真实的语言输入环境,这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极为有利的。
四 结束语
自主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成败至关重要。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外语学习需要树立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并体现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者、教师和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之间构建完整的、动态的生态平衡将会加速这一转变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让外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4]纪小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