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导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治哲学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治哲学导论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尔伯格;哲学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典范,他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推动了美国的道德教育,他的道德认知发展建立在道德哲学的基础之上,这使得他的理论具有系统性。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启示。

一、尊重学生自主性,打造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承认人都是天生的道德哲学家,每个人对道德问题都能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因此,它反对浪漫主义和文化传递论主张的灌输教育,坚持进步主义的教育哲学,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在尊重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基础上的个体和社会情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人的内在潜能的发挥,也不是对既有规则的学习。这种进步主义的教育哲学前提就是主张人的自由和发展。它把个体能自主的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和选择当作道德教育的出发点。这种教育思想在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对集体的各种事情自主表达看法的权利,强调通过学生的民主参与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在实行公正团体策略的集体中到处洋溢着民主的芳香。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大多是“灌输式”的填鸭式教学,它过分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绝对服从,抹杀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种教育方式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对塑造具有无产阶级政治思想觉悟的大众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的个性的增长,人们对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种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抵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响应人们的要求,力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以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为前提,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敢于表达对思想道德问题的看法,尊重他们的选择,然后可以根据他们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这种自主性,才能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展示个性,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让他们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从而变专断的教育为民主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进行自主性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思想道德伦理知识、思想道德判断能力的缺陷,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判断能力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引起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政治品德发展与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水准的差距,产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品德水平的需求和动机;其次,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但不要规定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目标,而是由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监控,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引导学生向着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

二、坚持普遍价值导向,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科尔伯格认为心理学上把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的结论,当成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本性的结论,就是把“事实”等同于“价值”,而心理学家往往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作为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往往会犯“心理学家的自然主义谬误”。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目标的低下和价值相对论,不能达到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目的。为了克服这种谬误,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心理学研究要从哲学假设出发,为此,他用元伦理学假设来解决道德教育的普遍价值取向,并确立了这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公正”。这就使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既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符合他们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有原则性的价值导向,引导他们向最高的道德目标前进。同时,承认个体在道德选择面前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也并不是主张价值相对论,如果只是单纯的允许每个人对道德问题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解释和选择,而不对错误的选择做出引导,很容易导致人的思想混乱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低下。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认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问题的自主性,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营造民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但不应该仅仅把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而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否则将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低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人们思想的多元性、个性的多样化和自身的利益要求,但绝不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单纯迎合人们的利益追求,弱化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目标。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2

想就是源自对体现在认识、语言和行为当中的理性(Vernunft)的反思。理性构成了哲学

的基本论题【1】。哲学一开始就试图用原理从整体上解释世界,解释多元现象的同一性

。哲学所使用的原理必须到理性中去寻找,而无须与彼岸世界的上帝打交道,甚至也不用

对茫茫宇宙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刨根问底。古希腊思想所追求的既不是神学,也不是广

大普世宗教所理解的伦理宇宙学,而是本体论(Ontologie)。如果说哲学的各种学说相

互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那就在于它们都想通过解释自身的理性经验,而对世界的存

在和同一性(Einheit)进行思考。 我这样说,实际上使用的是现代哲学的语言。但是,只要哲学传统还能够催发出一种

新的哲学世界观,它就值得我们加以追问【2】。今天,哲学已经无法再把整体知识意义

上的世界、自然、历史和社会当作一个总体来加以观照。世界观的理论替代物之所以失去

了意义,不仅仅是由于现实中经验科学取得了进步,更多的还是因为,伴随着这一进步而

出现了一种反思意识。有了这种反思意识,哲学开始回过头来做自我批判;在追问反思力

量在常规科学范围内还能有何作为的过程中,哲学思想变成了元哲学【3】。在此过程中

,哲学主题一方面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则又保持了稳定。围绕着比较固定的核心主题,当

代哲学,包括逻辑学、科学理论、语言理论和意义理论、伦理学和行为理论乃至美学等,

展开了一种较为一致的论证,而它们在论证过程中所关注的是认知、语言理解和行为的合

理性在日常生活、经验方法层面乃至系统话语中的形式前提。论证理论在此具有了一种特

殊意义,因为,论证理论的使命在于对某种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行为的形式实用主义前提和

条件加以重构。

如果上述判断思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后形而上学思想以及后黑格尔主义哲学果真在

共同朝着合理性理论的核心努力,那么,社会学又如何能够承担起对合理性问题的责任呢

看上去,哲学思想在放弃了总体性关怀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其自足性。无论是想从

本体论的角度,建立具有实质性内涵的自然理论、历史理论、社会理论等,还是想从先验

哲学的角度,对非经验的类主体,即意识的内在结构进行先验重建,其目的都不是要对合

理性的条件作形式分析。一切终极论证的尝试都还在坚持源始哲学思想,因而都未能取得

成功【4】。在这种情况下,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的轮廓。正如科学理论和科

学历史所表明的,对合理性条件的解释形式,同对合理性结构的现实形态和历史发展的经

验分析,实际上是相互一致的。现代经验科学理论,无论它们是沿着哪条路线,逻辑经验

主义路线也好,批判理性主义路线也好,方法结构主义路线也好,它们都提出了一种既具

有规范意义,同时又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是本体论哲学或先验哲学的基

础主义假设所无法满足的,只有反面例子的自明性才能对它进行检验。它最终所要说明的

是,重建理论能够揭示出科学历史的内在层面,并能够和经验分析一道,对社会发展语境

中建立在叙事基础上的实际科学历史作出全面解释【5】。象现代科学这样一种关于认知

理性的复杂体系,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形态的客观精神,也就是说,同样也适用于表现认知

--工具理性、道德--实践理性以及审美--实践理性。

当然,这种类型的经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必须十分牢靠,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参与

从合理性的角度重建意义语境和解决问题【6】。认知主义的成长心理学在这方面堪称典

范。比如说,皮亚杰理论传统认为,狭义上的认知发展,包括社会认知发展和道德的发展

,都是认知潜能逐步发展的结果,对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从内部加以重构【7】。相反

,如果行为理论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对解决问题、合理引导行为以及学习水平等所依据的有

效性要求加以篡改和否定的话,那么,合理性结构的外现过程严格来讲就不能说是学习过

程,最多只能说是适应能力有所增长而已。

在社会科学范围内,社会学是最早使用其基本概念去介入合理性问题的学科。把社会

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我们就会看到,社会学这样做既有科学史的原因,也有一些具体

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政治学(Politikwissenschaft)。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政治学

曾经把自己从理性自然法(Naturrecht)中解脱了出来。但现代自然法的出发点依然还是

欧洲古代的观念,它们认为社会表现为一个靠政治建构起来,并用法律规范加以整合的共

同体。不过,现代资产阶级成文法概念,为社会结构的设计程序和从常规角度把法律--政

治制度建设成为一种合理的机制提供了可能【8】。具有经验倾向的政治学必须彻底摆脱

这些资产阶级成文法概念。政治学把政治看作是社会的一个分支系统,因而无须承担从整

体上把握社会的使命。从科学的角度把道德-实践的合法性问题置之度外,或者认为它们

只是一些合法性信仰的经验问题,用描述就可以解决掉;政治学这样做和自然法的规范主

义背道而驰,从而也就和合理性问题失之交臂。

政治经济学(Politische ?konomie)的情况则所有不同。到了18世纪,政治经济学

才和理性自然法之间形成紧张关系,并且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行为体系;维持这个行为体

系,起初所依靠的是功能(Funktion),而不是规范(Norm)【9】。经济学就其作为政

治经济学而言,最初还是一种危机理论(Krisetheorie),所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学

感兴趣的问题是,经济系统的动力是如何对靠规范整合起来的社会系统产生作用的。这就

和专业经济学区别了开来。时至今日,专业经济学还把经济当作社会的分支系统加以研究

,而对合法性问题不闻不问。从这样一个片面的角度出发,合理性问题就会被分解成经济

平衡问题和合理选择问题。

相反,社会学(Soziologie)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出现就是要解决政治学和经济学在

迈向专业学科的过程中所抛弃了的问题【10】。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在于:由于现代国家制

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分化,古代欧洲社会结构中所出现的社会整合的变迁。社会学

成了彻头彻尾的危机学(Krisenwissenschaft),它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传统社会制度消

亡和现代社会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失范方面(anomische Aspekte)【11】。当然,即便在

这样前提下,社会学也可以集中研究某个社会亚系统。从科学史上看,宗教社会学和法律

社会学一直都是这门新学科的核心。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请允许我暂时不作进一步的解释,先把帕森斯所提出的功能图

式拿过来加以运用,(从图1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各学科和社会亚系统之间的

对应关系:

图 1

当然,也不乏有人努力想使社会学成为一门专治社会整合的专业学科。不过,我在本

书中将要讨论的这些社会理论大家,说到底都是一些社会学家,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

如说是一种征候。社会学是唯一一门坚持关注整个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同时也一

直都是社会理论,因此,它不可能会象其他学科那样回避、篡改乃至肢解合理化问题。之

所以会如此,我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同时涉及到文化人类学(

Kulturanthropologie)和社会学。

把一些基本功能和社会亚系统搭配起来,这样做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对于文化再生产

、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互动领域,决不是象经济学、政治学等行为领

域中的互动那样专业化。无论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所面对的都是整个社会行为的现

象世界,而不是相对明晰的行为类型;考虑到政治权力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或政治权力的继

承和使用问题,行为类型可以说是目的理性行为(zweckrationales Handeln)的变种。

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这两门学科所探讨的是生活世界语境中的日常实践,因此,它们必须

把所有的符号行为趋向形式都纳入到自己的考察视野当中。解决行为理论和理解意义过程

中所做的分析的基本难题,对于它们来说也不再是那么轻而易举。它们在克服难题过程中

遇到了生活世界的结构问题,而生活世界的结构又是其他功能更加特殊、在一定意义上分

化得更加厉害的亚系统的基础。至于"生活世界"和"系统"这两个抽象范式之间存在着怎样

一种互动关系,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做深入探讨【12】。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研究

社会共同体和文化不象研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那样可以完全甩开社会科学基础问题以及

生活世界范式。社会学和社会理论之间的牢固联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对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为接手合理性问题而做好充分

准备的是社会学,而非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是作为市民社会理论而形成的;其使命是对前

市民社会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及其失范现象作出解释【13】。这种从客观历史情境下出

现的问题,构成了社会学处理其基础问题的起点。社会学在元理论层面上所选择的基本概

念,是用来阐明现代生活世界合理性的增长过程的。古典社会学中的思想家几乎无一例外

地都试图建立其行为理论,以便用它的范畴来解释从"共同体"(Gemeinschaft)向"社会

"(Gesellschaft)转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各方面内容【14】。如何通过意义理解而进入

符号对象的客观领域,这样一个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也相应地得到了处理;对合理行为趋

向的理解构成了理解一切行为趋向的前提。

行为理论范围内的元理论问题(a)所依据的是行为当中具有合理内容的方面;意义

理解理论的方法论问题(b)是要对意义和有效性(对符号表达的意义进行解释和对其内

在有效性要求所持立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阐明;(c)元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之间

的这种联系最终和这样一个经验问题又是紧密相关的,即社会现代化能否和从何种意义上

能够从文化合理化、社会合理化的角度加以描述。【社会现代化和文化合理化、社会合理

化之间的】这种联系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著作中表现得十分清楚。韦伯对行

为概念的等级划分主要是依据目的理性行为,其他所有行为都可以划作目的理性行为的特

殊倾向。韦伯通过分析意义理解方法后认为,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放到目的理性行为的理

解的临界点上:对具有主观目的的行为的理解,同时也需要(根据合理性的正确性标准)

作出客观的评价。围绕着基本概念和方法论所作出的上述判断与韦伯理论的核心问题--即

如何才能解释清楚西方理性主义--之间的联系最终也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这种联系也有可能是偶然的;它可能仅仅表明,韦伯对这样一个问题比较关注

,而这种从理论角度看具有偶然性的兴趣对其理论结构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只

须把现代化过程从合理化概念中解脱出来,并把它放到其他的视角上,就可以一方面把行

为理论的基础同行为合理性的内涵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意义理解的方法论摆脱有

效性问题对意义问题的限制,而且,这种限制本身就是成问题的。针对这样一些疑问,我

想亮明我的观点,在我看来,韦伯从理性行为角度所探讨的是西方理性主义的问题,亦即

现代性的意义问题和由于必然原因首先发生在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原因和后果问

题。西方理性主义问题具有历史偶然性,起码从研究心理学角度讲是这样。我想提出的观

点是,韦伯著作中关于合理性的三个论题都有其全面的根据。我这样说是想借以指出,任

何一种带有社会理论要求的社会学如果想进行较为彻底的研究,就必须同时把合理性问题

放到元理论、方法论和经验等三个层面上。

成的进化论视角当中。在完成这些预备性研究之后,我想从两个角度对合理性理论和社会

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阐明;(3)、一方面从元理论的角度,为此,我揭示出今天比

较流行的社会学行为概念的合理性内涵;(4)、另一方面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为此,

我认为,相似的内涵可以根据社会学对客观领域的意义理解而得出。这样一种提纲挈领式

的论证应当能够说明,我们如果真想接手韦伯以来社会学专业范围内所讨论的历史难题,

那么,一种交往行为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1. 施乃尔(B.Snell):《精神的发展》(Die Entwichklung des Geistes),

Heidelberg,1946;伽达默尔(H.G.Gadamer):《柏拉图和前苏格拉底学派》(

Platon und die Vorsokratiker),载其:《著作集》(Kleine Schriften), III,T载其:《著作集》(Kleine Schriften), IV,Tübingen.1977,第48页以及下两页;

莎德瓦尔特(W.Schadewaldt):《哲学的希腊起源》(Die Anf?nge der

Philosophie bei den Griechen),Frankfurt am Main,1978。

2. 哈贝马斯:《哲学何为?》(Wozu noch Philosophie?),载其:《哲学政治巨

擎》(Philosophisch-politische Profile),Frankfurt am Main,1981,第15页以及

下两页。

3. R.Rorty(Ed.),The Linguistic Turn,Chicago 1964,及其: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N.Y. 1979,德文版,Frankfurt am Main,1981.

4. 关于源始哲学的批判问题,请参阅阿道尔诺(Th.W.Adorno):《认识论的元批

判》(Metakritik der Erkenntnistheorie),载其:《全集》(Gesammelte

Schriften),第5卷,Frankfurt am Main.1971;有关反对意见,请参阅:阿佩尔(K.

O.Apel):《从先验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哲学的终极论证问题》(Das problem der

philosophischen Letztbegründung im Lichte einer transzendentalen

Sprachpragmatik),载:卡尼特施耐德(B.Kanitschneider)(编):《语言与认识》

(Sprache und Erkenntnis),Innsbruck, 1976,第55页以及下两页。

5. 参阅围绕着库恩(Th.Kuhn)的《科学革命的结构》(Die Struktur

wissenschaftlicher Revolution,Frankfurt am Main,1967)所展开的讨论,主要有: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3

引导我选择哲学专业的原因,是高中时读的一本小说叫《苏2的世界》。这部书的内容相当奇特,女主角苏2偶然接触到哲学,开始学习和思考哲学,最后在哲学思考的指引下,竞发现自己生活的整个世界实际上都在另一个人的头脑中。这和我们课堂上学到的唯物主义、3证法之类的“哲学”是多么不同!这部书让我对哲学生了兴趣:我们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它本质上究竟是什么?我的意识又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成为困4我多年的难题。后来我知道,这也是哲学思索本身的起源:对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和追问。

高中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怀着激动的56,开始了我的哲学生7。大一修哲学概论和8x导论。哲学概论告诉了我们哲学是什么,”清了许多常见的误解:它并不是干9:象的教条,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更不是

哲学是对世界的反思

譬如说,“世界是否存在”是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会怀疑世界的存在,但思考这个问题并非没有意义。哲学家认为,至少在理论上世界有可能不存在,这是可以怀疑的。我们相信世界存在,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的,但由感知经验如何能建立起一个井井有条的世界?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感知又从何而来?反过来说,即使存在j观的物质世界,人的主观感觉又是如何@生的?这里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推,也都可以@生出很多有趣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套特口的概念和思维方法,这就是哲学。最后,即使学习了哲学,答案也不只是“是”或者“否”,而是对世界和人自身具有全新的、远为深入彻的理解。

如果觉得上述的思考过于A无BC,那我再举一个和日常生活关系比较j 密的例子。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遇到DE问题,但E儿是人么? DE和杀人有何不同?如果说E儿是人,那么是否从最初的受精F细G就算人?这显然H反人的直觉,但如果说不是人,那么一个出世前几天的E儿,和一个出世后的儿又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思考下去,必然涉及“什么是人,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再J 个角度看。杀人就一定不对么?处死死刑犯,在战场上杀死K人,或者对绝L病人安乐死。这些都不正当么?这些又涉及道德的基础问题。这些同样是哲学思考的对象。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M根问底追究下去,最后都会遇到哲学。而哲学研究也会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影响和改变现实。

8x导论也是哲学系必修的一门课程。哲学和科学一样,要求理性的论证和反N。在思考和论3中有许多不易觉察的陷阱。稍不留神就会O进去,如果是无意犯下的,就是P误,如果是有意的,则是Q3。在这里,8x对于条分R析地”清问题就非常有帮助。还是以“世界是否存在”为例,如果甲说世界依s于人的主观感知,从而世界可能不存在。而T说人的感知依S于外界U激和神经信号,这些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因而世界存在,那么T实际上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他已经有意无意将外界U激和神经信号是j观存在当成前提了(当然,这并不代表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哲学史星光熠熠

对哲学有了初步印象后,到了大一下半学期和大二,我们就开始集中学习哲学史。在哲学系的课程中,哲学史的学习具有核心的地位和重要性,这是每一个哲学教授都会W告W新生的。X格尔认为,哲学史是^类精神自身8x演和展开的过程。这个论断不免绝对,但个人自身的怀疑和反思是不自足的,思考必须使用特定的概念Yz,而任何哲学概念都是历史传承的结果,有着深 而复杂的内涵,必须通过历史的维度才能找到自己的坐标。

拥有自身独立的哲学传统的文明极少,主要是三大体系: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哲学。我们学习的主要是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在中国和西方的漫长历史中,都有一些伟大的\险者,他们的领域不是在自然中探险,也不是政治和军事,而是思想本身。他们被称为哲学家,路R、艰苦一绝地思考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彼此影响,火相传(当然也相互反对和论战),就形成了哲学传统。在中国,有老子、子、子、王充、范a、慧能、朱熹、王阳明……在西方,则有更为群星bc的名字:毕达哥d斯、苏格d底、ed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Qf那、gh儿、卢6、康德、x格尔、i采……这些名字j 括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是一越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宗教大师。这份名单足以表明,哲学在人类理性思想传统中的中心地位。

因为哲学本身包罗万象,和各门学科都有深刻的联系,哲学系的课也范围很广。除了中西哲学史等专业课程外,许多看上去与哲学毫无联系的课程也都被列入必修或限选的范围内。我上本科时,经常是上午上高等数学,下午修古代a语,晚上读生物学概论……这些课程虽然读起来辛苦,但也为我们打下了一个1实的知识基础。

哲学与时俱进

大三以后,基础的课程基本修完了,我和同学们开始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专题课程。其中主要包括:(1)本体论,或称存在论,研究关于“存在”的基本问题:(2)认识论或知识论,研究人对世界的认知及知识的生:(3)伦理学,研究人的道德实践及善与k的基础。以上三者被称为哲学的三大基本分支。此外比较重要的哲学类别还有美学或艺术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或法理学等。这些学科不仅属于哲学,也构成文艺理论、政治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是一个较特口的问题,二者同样是对世界的理性探索,在历史上,科学是哲学的一部分,今天科学已经是成熟的经验研究,“哲学指导科学研究”已经是过去的陈见,事实上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本身也需要不断在科学的世界观上推陈出新。但科学本身也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和方法的基础上,哲学仍然要对它进行反思:观察如何形成理论?纳法的效力如何?科学理论的限度在哪里?哲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处理这方面问题,即科学哲学。

哲学系和一般院系一样,大三要写学年论文,大四有毕业论文。在本科阶段,论文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纵向的,研究某个哲学家某部着作中的某一概念或论证,例如ed图《理想国》中的理念论;二是m向的,研究当下的某一前n性问题,如上面说的DE的伦理学问题,将各学派的观点综合分析,并尽量提出己见。一般来说,前者更有利于打好学术的基础,掌握哲学史的先后脉络:而后者更有利于训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4

关键词: 哲学 索福克勒斯 悲剧 《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Antigone)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之一。它是“忒拜三部曲”(其他两部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之一,讲述了忒拜城国王俄狄浦斯为拯救城邦自我放逐,并死于科罗诺斯之后,他的女儿安提戈涅因执意为哥哥波吕涅克斯收尸下葬而受到惩罚,自缢而死的故事。从情节发展的顺序上来说,应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和《安提戈涅》,而实际的写作顺序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并且在最开始创作时,这三部剧并没有归入同一系列中,而是后来研究者发现它们的情节共通处后,把它们从不同系列的剧作中抽取出来,相提并论。这也就造成了这三部作品中作者未加以说明的某些不连贯之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悲剧到达了西方戏剧的第一个巅峰,索福克勒斯可以视为三大悲剧作家中的成就最高者。他出生于公元前496年于雅典附近阿提卡的科罗诺斯,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几乎在索福克勒斯去世后的不久,生于公元前384年的亚里士多德便在西方的第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诗学》中将他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作为分析的典范。18世纪后,它被翻译到各种语言中去,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文本。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多次涉及剧本《俄狄浦斯王》和《菲罗克忒忒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影响了一大批的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相较于《俄狄浦斯王》这一文本对西方文化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安提戈涅》似乎没有如此有名。但事实上,细细追究起来,西方对这一文本的研究也丝毫不为逊色。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女性主义思潮的涌起,该文本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提戈涅》不仅被古典主义者一再重新阐释,也被诗人荷尔德林、西默斯・希尼,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格雷特・维尔,哲学家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心理分析学家雅各布・拉康和斯拉沃热・齐泽克,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者伊利格瑞和巴特勒所涉及。像《俄狄浦斯王》一样,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者和理论家们都从这一部悲剧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哲学领域中,西方自18世纪以来至20世纪,几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待《安提戈涅》这一文本的。

一、黑格尔论“神律”与“人律”的冲突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精神F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对《安提戈涅》的分析引起了之后在哲学领域的诸多讨论和研究。他认为,《安提戈涅》的悲剧源于“神律”(divine law)与“人律”(human law)的冲突,即安提戈涅在剧中一直强调的自己的行为动机――遵从神的指示和律法与克瑞昂凭借君力、按照个人意志行使的城邦律法之间的冲突,黑格尔进一步解释道:

因此,这是一本非常推崇家礼的著作,即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说明家礼主要是妇女的法律;它是感觉的主观的实体性的法律,即尚未完全达到现实的内部生活的法律;它是古代的神即冥国鬼神的法律,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出现的”;这种法律是同公共的国家的法律相对立的。这种对立是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从而也是最高的、悲剧性的对立;该剧本是用女性和男性把这种对立予以个别化。①

在这里,“两种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意味着“神律”作为观念世界的行为准则和“人律”作为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产生对立,这两种行为准则是两个崇高的平行世界里的神圣法则,它们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但本应保持互相敬畏的两个世界,因国王克瑞昂的一道命令而导致以“人律”来粗暴地压制“神律”,作为对波吕涅克斯的惩罚,他的尸体不能被掩埋,灵魂便不能安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触犯了“神律”,因此上天降下更重的惩罚在克瑞翁身上,使之年老时丧子丧偶,最终孤独终老,正如“合唱队”中所唱:

智慧是幸福的最主要的部分,

对神的虔敬一定不能违背,

傲慢者的出言狂妄,

必遭神的有力打击。

这种教训使人老来变得智慧。②

这种悲剧性冲突最后和解的方式:分别以安提戈涅的自缢而死和克瑞翁的家庭破裂为代价,这也暗合了黑格尔所认为的历史前进说中的“正―反―合”的发展规律。即先有一种绝对不可被的观念,再有一种与之绝对对立的观念,最后两种观念因某种原因被互相抵消瓦解,历史进入下一个阶段,并循环往复。在黑格尔看来,存在着一种“永恒正义”,它并非一种外在的评判力量,而是直接存在于冲突之否定中,它通过否定双方的片面性而揭示自身:“只在双方都同样地屈服了以后,绝对正义才获得完成,伦理实体才作为吞噬双方的否定势力,或者说,作为全能而公正的命运,显现出来。”③黑格尔的这一解释被后来的研究者逐渐延伸到了伦理学和法学的领域中,学者们集中关注一个问题,即当伦理与法律相冲突时,立法者该如何解决这一冲突。

二、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说

黑格尔之后对古希腊悲剧作出详细分析、并且较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尼采。黑格尔和尼采的哲学思考,对于他们之后的哲学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深入探讨了西方文明起源之一的古希腊悲剧和精神,并由此提出对当时德国文化和德国精神的看法与改造。尽管他书中涉及的悲剧主要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但是他的解读也可以作为阐发《安提戈涅》的参照。尼采认为,事实上,希腊人一直被西勒尼智慧所困扰。西勒尼指出,人生最美妙的东西是:不要生下来,不要存在,要成为虚无。次等美妙的事是:快快死亡。希腊人被灌输着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念,认识和感受到了人生的恐怖和可怕。于是,为了继续存在,尼采认为,“他们不得不在这种恐怖面前设立了光辉灿烂的奥林匹斯诸神的梦之诞生”④,通过奥林匹斯诸神的艺术的中间世界不断去克服生之恐怖,用对个体和生存价值的肯定与赞美完成对西勒尼智慧的颠覆――梦之假象提供了他们获得精神救赎的可能性。但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掩盖与隐蔽,在人性的本源之处依然无法逃脱西勒尼智慧的审判。也就是说,只有个体化的消除与毁灭,才真正获得了西勒尼智慧。因此,在这一层面上,尼采将个体化状态视为一切苦难的根源,要求将其视为某种下流的东西,而将个体的破碎认为是通向希望之所在。所以可以发现,在面临关乎生命的选择时,安提戈涅和她的妹妹伊涅墨斯作出了不一样的决定。安提戈涅不畏惧死亡,甚至把死亡视为通往救赎之路。他们的父亲俄狄浦斯也早已做出残酷的预言:“谁还会娶你们呢?/啊,孩子们,没有人会的。/你们显然只有不结婚,不生育,枯萎而死了。”(《古希腊悲剧喜剧集》,第326页)安提戈涅用自己的生命应验了这一预言,使得悲剧的内在情感力量得以深化。在尼采看来,像安提戈涅所代表的古希腊精神中,个体的受苦和毁灭并非洪水猛兽,而是达到世界本质的必经过程。酒神精神力量使得个体突破自身的表象,与原有的痛苦和恐惧融为一体,成为此种情感力量本身,并沉浸于忘却自我的迷醉之中。安提戈涅对死亡的欲望与执着在之后以拉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中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三、海德格尔关于“存在之思”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在他的《形而上学导论》中提出了对《安提戈涅》中第一合唱歌的哲学阐释。值得注意的是,从黑格尔开始,德国哲学家均对古希腊文学和哲学有着深入研究,他们往往借助某一文本来证明和推演自己的逻辑体系,并对时代思想产生深刻认知与影响。《形而上学导论》的第四章第三节中,海德格尔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解释《安提戈涅》的第一合唱歌(choral ode),第一合唱歌中主要赞颂了人的勇敢智慧,但同时提出警示:不可逾越神权和法律,若是有所违背,必将付出代价。短短的38行诗句中,海德格尔几乎逐句展开自己的哲学思考。他从最具深意的第一句入手“奇异的东西虽然多,但没有/一种能像人这样奇异”(《古希腊悲剧喜剧集》,第357页),首先他提出了两个概念:deinotaton和deinon,这二者均指存在的无限神秘。deinotaton意味着处于最神秘存在状态的事物,而deinon则是“起制胜作用的意义之下的可怕者,这个起制胜作用以同样的方式逼出惊慌失措的恐怖来,逼出真的畏来,就像逼出聚精会神而在内心搅动的默默的惊恐一样”⑤,它是一种原初的、客观的、无利害的、暴力的和一体的力量。它的本质特点是对主体的暴力反叛。接着,海德格尔认为,人既被这种deinon包含的力量所统治,同时他们本身作为暴力实施者也存在deinon这种力量。因此,人类是用暴力来对付暴力的生物,在这意义上,他们被视为最神秘的存在――deinotaton,而这也是人类本质的特征。神秘而无法捉摸意味着一种没有归属感,而人类就是暴露在这种无归属感之中。在海德格尔的观念中,“暴力”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暴力行为,施行暴力类似于创造和确认自我的力量,从政治意义上来说,是在城邦(polis)中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由于本身使用了一套完整的概念术语,解读起来非常的晦涩,在对《安提戈涅》的阐释中,他更多地是从人本身存在的状态来解读,认为安提戈涅带有暴力性的违抗是人本身存在的一种无归属感的困境而造成的,即,她希望通过违抗来确认自我存在。

四、拉康及他人的欲望阐释论

心理分析学家雅各布・拉康在他的第七期研讨班报告《精神分析的伦理学》提到了安提戈涅伦理的维度。他的理论主要是在无意识的领域,而在这一领域人是由欲望的法则主导的。对于拉康而言,文本的冲突是在morality和ethics⑥之间的冲突。如果是有道德地行动(ethically),意味着不是遵从外在的国家或社会团体的法则,而是遵从个人的欲望。在这一意义上,安提戈涅是一个例外的人物:“她有着某种同时吸引着和困惑着我们的品质,威吓着我们;这个可怖的,自我的受害者打乱着我们的思路”⑦。拉康把安提戈涅的欲望的特殊品质解释为不是为他人的欲望,而是一种对死亡和自我毁灭的欲望。拉康认为:“安提戈涅把想要实现纯粹的死亡的欲望推演到极致。她成为了欲望的化身。”⑧安提戈涅把生与死之间的空间缩小,她认为生与死是一体的。安提戈涅的欲望来自她禁忌的母性,在这一层意义上,它不仅仅是自我毁灭的,还是一种带有犯罪意味的欲望。并不偶然地,他还将安提戈涅和萨德侯爵相比较:他们都试图想要遵循他们特有的欲望,这种欲望既让他们成为了外部法律的违反者,也成为了一位以纯粹欲望吸引我们的充满魅力的人物。

拉康的这种解释给予了其他心理分析学家以启示。例如后来的拉康式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将安提戈涅视为一个“极权主义的原型”人物,她拒绝任何理性的说服而是执着于自己的决定,并且齐泽克使用了拉康意义上的术语“真实的伦理道德”:这是一种既不关注善的的想象形式也不关注某种普遍责任的象征形式,而是关注他人的无条件的命令。对于齐泽克而言,一种拉康式的“真实的伦理道德”暗示着道德行为不是由普遍的法则形式所Q定的而是事实上打破规则:“道德行为是对合法范式的一种违背――与刑事犯罪不同,它重新定义了一种合法范式。”伦理行为不仅仅是遵从善――它产生了一种新的被认为是好的形式。在这一意义上,安提戈涅的违背城邦的姿态可以被视为是“真实的伦理道德”的具体化显现:通过坚持为弟弟下葬,她蔑视了对善的占有统治的定义。他们将安提戈涅视为是一个僭越者,但她超越一般所被普遍善的概念,并忽视了社会团体的象征性的律法。因此,在齐泽克的观念中,安提戈涅打破社会规范并按照个人伦理重新建立了新的秩序规范。

通过对《安提戈涅》这一文本的哲学思考,可以发现,除了黑格尔将女性视为“神律”的代表,而把男性视为“人律”的代表的观点为后来很多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诟病。尼采、海德格尔、拉康及齐泽克的观点都试图赋予安提戈涅的行为以合理性与正面内涵,作为女性的抗争,自她的形象诞生以来,引发无数的解读阐释,可见这一人物的永恒魅力和索福克勒斯所代表的古希腊智慧的光辉与灿烂。

注释: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乞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82-183页。

②[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喜剧集》.张竹明,王焕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414页。本文以下凡引用此作品,均引自这一译本,不另加注,仅在引文后注明。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朱光潜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④[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5年,第33页。

⑤[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07年,第150-151页。

⑥注:morality和ethic虽然基本的含义都是道德,但前者更偏重社会团体,后者更偏重个人。

⑦转引:S.E.Wilmer,Audrone Zukauskaite,Interrogating Antigone in Modern Philosophy and Critici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p2.

⑧同⑦.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乞泰,译.法哲学原理[M/OL].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著.张竹明,王焕生,译.古希腊悲剧喜剧集[M/OL].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精神现象学[M/OL].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悲剧的诞生[M/OL].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5.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5

一、面临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这门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反映了一些文科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对这门课程考试和考查的过程中,学生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而不善于也不愿意去寻求自己的答案,开展独立思维。

二、问题的分析

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影响着中国文科学生的课程学习。从文化上来讲,西方人注重分析,而东方人注重综合。所以西方人习惯于以一种理论或方法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而东方人则不习惯这种方式。中国科举考试以来就十分重视四书五经等经典作品的背诵,但却很少对这些经典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当今中国大学课程大多按照西方大学课程模式进行设置,所以很多大学文科课程虽然按照西方课程模式进行设置,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中国学生还是偏向于死记硬背。这种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方式并不能促使学生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这种文科学生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与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文化研究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其他文科课程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于理科课程,文科课程所记忆的资料多,但课程考查的方式却常常是封闭式的,学生不愿意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常常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学习和考试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差。相比于文科课程来说,理科课程更侧重于应用性,在考试时侧重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这种方式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三、问题的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死记硬背为以解决问题为主。“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是批判性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从理论知识入手进行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批判,要比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多使用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和答案。事实上相比于理科,文科的答案应当更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了改变学生长期以来靠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法。

(2)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时间上的浪费。扬长避短,是人们应该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所持有的态度。除了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信息化手段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多使用多媒体信息手段。“文化研究导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大多相对陌生,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获取相关辅的知识点。在学生寻找相关答案时,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查找相关信息,作为辅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提高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3)应该让学生树立一种挑战权威的意识。“传递文化而不要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这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地去反叛权威的观点,而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判断,而不是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

“文化研究导论”中的知识大多是批判性的,这就要求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还可以很迅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文化研究导论”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描述一些现象,让学生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

政治哲学导论范文6

关键词:泰勒 个人 社群 公民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在批判新自由主义过程中脱颖而出,社群主义的核心概念是社群(community)。社群主义者与新自由主义者分歧的焦点在对个人与社群关系的解释上。社群主义者认为,一个人作为社群的一个部分,都会把自己当作是社群的成员,把社群的目标首先当作群体所拥有,而不只是个人权利的表现,都会认同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是实质性地属于社群的,而不是偶然地。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是当代政治思潮中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黑格尔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伦理学和民主政治等方面都进行了独到的研究。

一、个人与社群

自由主义者假定社会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人都先天拥有一个超验的自我,先验地拥有一种认同的自我,这种自我先于其目的和价值。新自由主义正是从这一个人—社群的关系建立其整个理论体系。社群主义者查尔斯·泰勒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这种个人—社群关系观,认为个人组成社群,个人是社群的一个部分,认为个人不能独立于社会现实,无视其社会角色(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个人只有在社群中才能发展起来,现实社会环境规定了个人的属性,塑造了个人的目的,个人对自我的认同不是自决的结果,它来源于社群、文化和种族三个要素,“人不能仅仅自视为人,他们还更直接地籍其所属的文化、语言、宗教等局部性共同体来界定自己”[1]P180,“我们只有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才成其为人类” [2]P139这个社群中的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该群体,这对他们的认同感(即他们对自己是谁的感念)具有重要的意义。“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沃能够尝试在不同的情况下决定什么视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沃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3]P37在泰勒看来,脱离了社群,自我也就失去了参照因素,社会联系的纽带被逐渐割断后,个人对社群价值的认同感、公民的责任意识逐渐消失。公民是社会一员,应当加强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联系,“我并不能孤立的,而只能通过部分公开部分隐蔽的对话和协商,来发现我的特性。…我自己的特性本质上依赖于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4]P4离开了社群,不仅个人的道德理性和能力无从谈起,就是个人的自主性也无从谈起。

二、公民政治参与

新自由主义基于权利优先原则,主张“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对政治参与提不起兴趣;这并非只是因为我们眼下的政治制度不鼓励它,而且也因为人们不认为政治参与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优先性”[5]P52在公民与国家事务的关系上,新自由主义者主张中立,既不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也不鼓励国家去积极争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认为公民是否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是公民的自由选则,政府应中立的看待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尊重公民作出的选择,任何以“公共善”的名义采取某种措施干预公民的选择是不适当的。威尔·凯姆利卡曾指出,邀请人们按照别人的思想参与政治生活总是不成功的,公民是否参与政治生活完全应当听任他们自己的选择,政府不应当采取某种措施使他们不情愿地参与政治生活。[6]P139查尔斯·泰勒批判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它使“人们失去了宽广的目标,因为他们只关注他们的个人生活。…换言之,个人主义的阴暗面是把自我放在中心位置,这挫平和限制了我们的生活,使之缺少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7]P4

泰勒及其他社群主义者认为权利政治颠倒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个人权利不能优先于社会目的,社群利益是优越于个人权利的善,当一个社群扩大到整个社会时,公共利益就是人类善良生活的基础,是最根本的善,个人权利在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强调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认为个人的“政治参与对于参与者本人具有内在价值” , [9]P531认为国家政治关系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公共活动。与新自由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并不认为个人权利是天赋的禀性,而认为是人们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奋斗进取的结果。而且,也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即政治参与是争取和扩大个人权利的最有效途径。社群主义者从实质上把政治权利界定为个人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因而把个人广泛的政治参与当作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在权利政治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选择的土壤上萌生的个人主义价值不断膨胀,人们的价值观被个人主义从工作和热心公益引向重视个人满足,由于只关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消弭了个人对公共利益的热情和追求,并伴随着对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疏远,国家政治这一公众领域的群体活动不再受人们的关注,人们都转而追求被托克维尔称之为“微小而庸俗的快乐”。与个人主义者对政治生活的冷漠态度相反,他们倡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并且尽可能地扩展政治参与的范围。

参考文献:

[1][2] [加]查尔斯·泰勒:黑格尔与现代社会[M].徐文瑞,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3][9]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7] 查尔斯·泰勒:可靠性伦理学[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91.

[5] 莱斯利·雅各布:民主视野:当代政治哲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6]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