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1

农机推广工作之所以没有顺利进行主要是因为一些问题的制约,比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基础设施较差、农机服务组织程度低以及农机化投入不足等几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详述。

1.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

我国的农田大多分布的很散乱,而且山区农田之间的高度落差较大,这样就使得单块农田的面积较小,无法满足农业机械生产的条件。不少农田的面积还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大,另外农田的土质有着较大的区别,有些土质较松软,大型机械由于自重较重而陷入农田中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不仅是地理位置会造成大型农业生产机械不能够得到较好的推广,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农机推广工作。比如山区的居民通常习惯人工生产,因为山区的农田多为梯田,面积较小而且高度落差大,人们只为自给自足,没有较多的经济能力来使用农机进行生产作业。而且农机生产过程中对于粮食有较大的浪费,而人工的话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粮食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1.2基础设施差

许多乡镇都没有专门的农机办公场所,而且农机推广都是借用政府办公楼进行宣传的。另外农机技术人员过少,因为现今农机专业正在被相关院校取缔,使得乡镇的农机技术推广员越来越少,这样的话人们就很难理解新型的农机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多大的便利,人们就无法快速地接受用农机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

1.3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虽然一部分乡镇有较多的农机设备,但是农机设备不够全面,而且人们没有将农机设备有效的联合在一起,农机就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样的话会导致人们只使用一部分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其余的还是要依靠人工来进行,人们还是无法减少人工生产时间,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使得经济得不到较快的发展。

1.4农机化投入较少

农机化前期投资较多,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但是农机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收益过程。乡镇的财政部门没有过多的财政收入来支持人们购买相关的农机设备,给人们购买农机设备的补贴也不够,因此人们就没有购买相应的农机设备的能力,而且农机设备相关的配套设施也较多,人们所需的投资较大,那样则表现为无力购买。

2加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

2.1要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基层的农机推广工作要适应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涉及到地理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因此在进行农机推广的过程中要对相应的地理环境进行改变,要让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适当采用农业机械来进行,比如进行土地平整,或者采取农机示范的形式来使得人们了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2健全基层农机推广体制

加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农机推广体制,该推广体制中要具备相关的办公地方以及配套的农机技术人员,政府关于人们购买农机的补贴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就可以使得人们有一个安全保障,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请教并解决。

2.3利用国家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2

一、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推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支出城市建设占了大部分比重,农村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鼓励退耕还林,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发展。但是,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仍存在很多问题。

1、农村的公路建设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几乎实现了村村通车的目标,但是,已经建好的农村的公路缺乏后期的养护资金,加之本身道路的质量差,建造技术低等等因素,导致农村公路遇到灾害天气难以通行。能源建设是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村的电力、燃气和环保事业都急需发展。农村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尤其夏季用电高峰,一半都是靠牺牲农村电力来接触供应的瓶颈问题。燃气对于农村普及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缺乏运输线路,没有专用的运输设备,现在农村大多数还是依靠摩托车或者说是人力车来运输燃气储蓄罐,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2、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等公共基础设施也亟待加强。由于农村居住地分散,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由于学校较远,很多孩子上学远,有些孩子甚至只能住在亲戚家,容易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农村的卫生调教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卫生室的设置也科学,部分贫困农村甚至没有设立卫生室,加之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就医。

3、农村的水利设施也是非常贫困的。水利是农业生产生活的命脉,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水利事业虽然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是排水灌溉的设施以及农村饮水安全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的梗阻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为城市不断地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收入,随着国家的政策倾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加重,逐渐忽视了农村的重要地位。虽然近年来投放到农村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农村人口多、面积广,人均投资量和地均投入量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巨大反差,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等环节差距更明显。而且,单项工程建设投入量小足。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1、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缺乏或根本没有有效维护和管理,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很快报废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各项公共事务各项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中国人均耕地少,而有基本灌溉设施的耕地更少,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并且其中有1/3灌溉耕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无法发挥正常功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只有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水利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投资大、效益高的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软带微喷等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模式,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以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整体水平。二是大力建设农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也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都离不开公路交通提供的基础保障。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结语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规范;农村集体资产;发展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当否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同时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诱发干群关系紧张的焦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我镇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工作实际,就规范和完善村集体财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加强集体资产的财务管理,保护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1.明晰产权、摸清家底,做好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台账。首先成立以县、乡、村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村级资产进行全面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价值评估,对账存实亡的资产要按规定程序核销,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作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益。建立集体资产年检和报告制度,以利于切实掌握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了解集体资产增减变化和保值状况,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和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并要按照国家及相关规定和要求,签订承包合同,把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量化,纳入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利益关系。在指导合同签订、变更、解除、鉴证、检查、监督承包合同履行和调解承包合同纠纷等方面要形成工作规范,按照原则办事。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3.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现阶段,村级专项资金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资金等。首先,加强新农村专项资金的管理。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成败。对新农村专项资金要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款支出须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上报镇相关部门审核,防止挤占挪用。其次,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征地补偿费的规范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二、搞好村级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要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本着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出发,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内重大事项都必须向群众进行公开。如:财务预决算、各项收支、债权债务、“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机动地、荒山、池塘等资产的发包、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变卖、房屋出租、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土地征占用补偿费、退耕还林补助、计生奖励补贴、农村合作医疗补贴等都必须进行张榜公布。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财务公开的数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案。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作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不赞成的事项,应当坚决予以纠正。

三、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

农村财务审计是村级财务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项有效的事后监督制度,对于预防腐败、震慑违法乱纪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按年度制定审计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同时加强审计机关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扩大审计面。同时乡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有一名专职审计人员,依法配合县级农经部门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对村办公经费、新农村专项资金、土地资源发包及上缴款、土地补偿款以及“一事一议”筹资款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四、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4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的农业生产者集中使用土地资源从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过去平均土地分配原则,以家庭作坊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那些善于生产和经营的种地农户无法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而那些不善于生产经营的农民群众长期占据着土地资源,导致了土地资源没有实现很好的资源配置。未来农村经济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生产价值,最终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2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后,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群众可以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一笔收益,同时那些离开土地的农民群众可以在非农业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从事劳动和工作,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一些获得较高收入的务工农民群众,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扩大农业再生产范围。

1.3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土地适度流转可以很好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经营分散,技术落后,土地纠纷和土地撂荒等问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和统一收货等农业生产,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1.4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适度的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最近几年,在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一批批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显著提升。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户、家庭农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可以率先开发和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从事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规模化经营风险较高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势必会涉及到众多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从事小家庭生产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在思想和心理上是一个难以跨越鸿沟。市场是十分残酷的,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农民群众由于缺少对市场需求的供需把握,很多农民群众投入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资金难以收回,从而严重影响到农民群众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积极性。巨大的市场风险成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仅仅依靠国家现有的政策支持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规模化经营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

2.2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配套机制不完善

发展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一种打破传统小农思想和经营模式的创造行为,而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对相应的配套机制进行完善。但是在具体的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践过程中,乡镇和村集体难以有效的进行配合形成健全的组织、班子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在很多地区成立了为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领导组织,实质是形同虚设,责任不明晰,很难真正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制定科学而恰当的政策,此外,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人力、交通等各方面的机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常常是一个领导一个做法,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流于形式,很难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3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首先,农民群众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观念认识存在不足,很多农民群众将土地流转和失地两个概念混淆。在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中都认为土地流转即意味着失去土地,因此,虽然自己耕种在土地上少得收益,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其次,最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加强,在有些地区即便是不种植粮食,也会得到粮食补贴,这也是影响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个主要因素。再加上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群众将土地作为自己生存立命的主要生产资料,对土地流转存在很大顾虑,这也称为制约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因素。

2.4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难度较大

要想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首先应该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最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过程中,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很多地区农业龙头企业自身经营规模较小,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品,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此外就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不稳定。订单农业生产面向的广大农民群众,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因素的影响,履约率很低,市场价格高,农民将农产品卖给其他人,严重损害到地方农业企业参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积极性。还有面对市场和气侯的不稳定因素,规模经营既有规模效益,也有规模风险。

3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对策分析

3.1多项政策向着农业规模化经济倾斜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见效缓慢,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进程,为此,为了更好规避市场风险,政府部门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除了继续享受国家政策补贴之外,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并给予一定的保险费用补贴和免费投保倾向,从而更好地降低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多重市场风险。此外,对涉及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农田、水利、公路等基本建设设施的规划、立项和投资要优先解决。有好的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并在技术上给以支持,以提高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使产品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

3.2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机化发现

首先,以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抓手,促使农机合作社充分吸纳当地资源。通过专业指导和帮扶,逐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靠其自身发展效益增强,在区域范围内面向农机手、农民推介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全县有机械的农机手、有维修技术的维修工人、有资金的农户、有土地的农民等聚集到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机械、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聚合地”;其次,以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为抓手,推动农机合作社之间资源整合。通过鼓励和支持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资源互补,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单一的农田作业功能,向着农田作业、机械维修、土地流转、经营农业项目等多种功能发展来拓宽服务能力,有效拉长服务时间,提高合作社收入,增强农机合作社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运行质量;最后,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作业规模为抓手,推动农机合作社实施流转土地。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其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科技含量,积极抢抓中央1号文件给农机合作社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逐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和作业规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模式,鼓励、帮助和扶持其大面积流转农村土地,促进农村土地走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之路,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机化和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3.3规范土地规模化经营

首先,解放思想,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意义,通过印发小册子、设咨询台、媒体造势等手段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土地流转实质性的认识,及时加以引导,使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有了兴趣和意愿;其次,健全机构,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土地流转范围小,土地流转信息不畅情况,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土地流转台帐,从事供求信息的收集、地价评估、政策咨询、合同管理、纠纷调解等服务工作,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多元化,使土地经营权以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多方式进行流转,农民可以跨组、跨村流转土地,并积极鼓励外来资金通过收购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开发,从而使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最后,依靠科技,培植大户,规模经营。针对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努力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充分利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这个平台,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推介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先进的各种农用机具,推广优良作物新品种,倡导节能环保的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徐进红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农村经济服务站

参考文献:

[1]陈良,张云.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析—以苏北为例[J].农村经济,2009(03).

[2]吴宗平.太湖县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5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当前农机推广面临新挑战。我国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战略任务,这就意味着农机推广工作应逐步进入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的新阶段。

2.农机管理制度混乱。推广方法仍依靠传统的言传身教和发放明白纸的方式,简单、单调,服务内容片面,难以适应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要求,满足不了目前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3.行政与推广经费缺乏。很多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不够重视、投入不足。除工资由财政拨款外,办公费、事业费一分没有。

4.基础设施差。由于投入不足,很多乡镇农机推广站技术设备简陋甚至缺乏试验设备,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人才流动大,推广工作无法展开,名存实亡。

5.农机推广体系不健全。一是农机推广机构不够完善,除县农机局设有农机推广培训机构外,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农机管理、推广部门。很不适应当前农机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机技术人才匮乏,农机系统已呈现出知识老化,农机专业人员少,继续教育培训少,尤其是乡镇,技术水平普遍低下。与当前的农机推广工作极不相适应。三是农机维修服务跟不上,农机维修网点和推广网点经营规模小,人数少。且多以手工维修为主,缺乏专业维修设备。甚至有的边远乡镇或集镇没有维修网点和推广网点,给购机用户带来不便。

二、如何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

1.农机推广部门可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长期以来,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因而自身实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积极兴办实体,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和改善推广条件与推广手段。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创办实体的收入应全部用于推广事业,原有的经费不能削减。同时在农业开发基金、农业发展基金、粮食自给工程基金等多项基金中对农机推广的投入应有一定的比例,对推广体系建设和大型推广项目,还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贷款或提供部分无偿启动资金。农机推广部门在创办实体的过程中,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推广这一主要职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2.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农机具购置补贴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安排的小部分项目资金购机补贴等。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要根据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引导农机化朝着装备结构优化、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看好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经常是被动地适应农艺技术的变革,但有些农机的推广,特别是农产品产后加工的机械化,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水平。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将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稳定推广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送推广人员参加农业部和省农机推广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进修学习,或到外地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经验,通过请农机专家到单位来为推广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6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必须要做好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将浅析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 科学管理 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相比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说,其发展还是远远落后的。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的话,农村与城镇恐怕会出现两极化,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会逐渐拉大,不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与社会稳定的发展。因此,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工作刻不容缓。

1. 农村经济遇到的问题

1.1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相比于城镇来说,农村的教育工作是比较落后的,这里面一是由于农村客观的经济条件不足,二是一些农民忽视教育工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往往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这样一来,农村逐渐缺乏知识性人才,只留下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一群农民,再农村就出现了知识断层的现象,这样循环下去,农村长期缺乏知识型人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相反,城镇经济将会一直发展,长此以往,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1.2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农村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远不如城镇经济的增长速度快,国家试图通过粮食价格上涨的方法让农民增加收入,达到迅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和手段是治标不治本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所以,要从根本上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1.3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随着一些工业生产在农村开展,许多的农业土地被用作工业生产,这些本应该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被不恰当地利用着,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小而分散的,这种农业生产模式非常不利于新科技的推广与使用,农业生产机械化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

1.4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虽然一直以来,我国的政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农村的人口多,农业面积广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门的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以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情况来看,政府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此来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

2. 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管理的举措

2.1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农村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农业生产,要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农业生产这方面着手。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农村推广一些农业高科技,生产一些优良品种,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会使用农业高科技。

2.2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而工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许多人为了工业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利益在环境方面选择了先破坏后治理,这样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后期对环境的治理也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因此,在农业发展方面,一定要吸取工业发展带来的教训,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绿色农业,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

2.3政府要加大其支持力度,将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缩小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发展差距,政府一定要将“三农”政策以及其他农村方面的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大力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高科技与农业生产设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3. 科学经济管理的策略的促进作用

3.1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条件挑战经济管理的内容

我国的农村土地占地面积广,农村数量比较多,管理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每个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地理环境、当地资源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搞清每个农村的自身优势,并且要建立一个经济网,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部分农业种植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加强每个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

3.2完善经济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经济管理,就要对农村经济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指引着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一套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将所有农民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3.3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之前有一些农业生产由于发展方法不当,大量的化肥农药、地下水灌溉与化工污染导致了环境透支。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的农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科技、高效率、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

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农业经济进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利霞.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8):35.

【2】姜作培,季建林.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3】王培根,龙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互动性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6,(4).

【4】邵明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