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1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4)信息和沟通。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5)监控管理。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2

近年来,在煤矿挖掘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重大事故。我国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是全球主要产煤国家死亡人数的四倍以上[1]。在2001年时,我国百万吨死亡率就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煤矿的综合安全指数也高达460,是美国的两百倍。据统计,我国煤矿事故自2008年起到2012年,每年的死亡人数都在两万六千人以上,近六年发生事故的总量已经尝过了一万六千次,死亡的人数超过两万六千次,仅2012年就出现重大事故11次,死亡人数约为一千三百人。从整体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趋势已经在逐渐好转,2010年煤矿百万吨的死亡率下降致0.749,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至两千四百人,重大事故下降至二十四期,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百分之七十三、百分之五十九以及百分之五十八。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压力越来越大,而安全的生产地质条件呈现恶化趋势,此外,由于煤炭价格逐渐升高,一些煤矿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忽略了生产安全,导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1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的现状

在风险定义提出后,国内外才逐渐开始针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1901年时,美国威利特博士在自己撰写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提出了风险的定义[2]。国内外学者将风险研究与多门学科相结合,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才逐渐成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分支。国外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较早,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风险管理作为一门较为系统的管理学在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学科。我国对于风险研究的起步较晚,风险管理理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步进入国内。目前,对于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通常可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对于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其次是对于煤矿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3]。

第一、安全管理理论研究。近年来,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事故理论以及本质安全理论等内用的研究中。在安全事故理论中,事故致因理论是目前工人的安全事故理论之一。

第二、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煤矿安全的评价研究,运用评价方式对煤矿安全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可按照评价量化方式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对于煤矿安全问题进行定性的评价研究,主要是由安全专家或者研究人员通过自身知识与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的形式[4]。而定量的评价技术是按照数学模型法,按照数量化的指标与数据对煤矿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2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的构建

第一、管理安全风险指标。管理失误理论认为,管理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想要有效的避免管理失误,就应当从安全管理风险入手,将风险消除。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于安全管理的主要要求,可将管理安全风险指标分为以下几点: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管理、重大灾害管理以及安全投入情况等[5]。

第二、自然条件安全风险指标。自然条件安全风险指标通常包括安全生产能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瓦斯地质条件等。由于各个矿井的自然条件不同,存在不同的安全生产风险,一些不利的自然条件就很容易引发不同的事故,通过综合调查多项安全事故类型发现,水文、生产能力以及自燃等是较易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三、环境安全风险指标。环境安全风险指标通常包括作业场所、温度、有害气体以及照明情况等。由于矿井下生产环境较为复杂,良好的生产环境能够有效的保障安全生产,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

第四、人员安全风险指标。人员安全风险指标通常包括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文化素质、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素质等[6]。通过对煤矿事故的研究发现,工作人员采取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煤矿事故主要原因,而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第五、设备安全风险指标。设备安全风险指标通常包括设备更新改造、引进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设备故障等。设备通常也被成为机械器具,是直接或者间接用于安全生产的工具,其安全条件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安全。想要掌握设备安全风险指标,就应当掌握设备的整体情况,从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先进程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制定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

第一、可行性原则。无论是建立的定量指标还是定性的指标,都要求指标数据的采集流程清晰,操作简便,以此保证采集的指标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二、适用性原则。在“十二五”的安全北京下,建立起适合煤矿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按照目前整体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与工作环境,确保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应当围绕“十二五”的安全生产任务,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分析决策依据[7]。

第三、可量化原则。建立起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于煤矿安全风险的定量化评价,评价指标的结果需要以定性描述,使用实现数量对度量进行描述,以此保证安全评价指标具有可量化性。

第四、系统性原则。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属于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借鉴现有学者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扩充并建立起包含所有影响因素的煤矿安全指标体系,以此保证指标的全面性。此外,还应当保证各个指标的特殊性与独立性,保证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因果逻辑以及层次结构等,以此保证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第五、科学性原则。尊重评价指标客观存在的科学性,按照我国的相关管理规定,通过合理的方法,确定指标本质以及形成安全生产风险的因素,给出合理的定义,为有效的实现安全评价提供一定的保障。

4 建立评价指标系统

以煤矿企业所有掘进队为单位,建立起安全评价集合S,不同掘进队为S中的各个元素,可由S1,S2,S3,S4,S5,S6,S7,S8表示,即S={S1,S2,S3,S4,S5,S6,S7,S8}={掘进一队,掘进二队,……,综掘四队}。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制定的《安全评价通则》中的标准,选取十个标准,主要包括作业规程编制、爆破管理、作业地点的综合防尘、设备管理、局部通风、顶板的管理、临时轨道与运输设备、掘进的安全措施、施工图版以及巷道卫生。将每个掘进队作为评价的对象,集合设置为N,分别对每个评价对象的十个指标进行评价,即N={N1,N2,N3,N4,N5,N6,N7,N8,N9,N10}={作业规程编制、爆破管理、作业地点的综合防尘、设备管理、局部通风、顶板的管理、临时轨道与运输设备、掘进的安全措施、施工图版以及巷道卫生}。

5 建立掘进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模糊数学,在评价项目与每个队伍的得分之间建立起模糊的映射:

Q=P(S,N), (1)

在公式中,S为评价集,N为评价对象的指标集,

A=BP(a1,a2,a3,a4,a5,a6,a7,a8), (2)

在公式中,B代表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aj为评价系数(j=1,2,3,4,5,6,7,8)。将评价指标体系带入公式(1)中可得出:

因此模糊矩阵P为:

按照我国《掘进安全生产标准以及评分表》,结合煤矿自身的情况,将各项评价指标中的权重B取值为:B=(0.10,0.12,0.07,0.12,0.06,0.05,0.14,0.08 ,0.12,0.14)。将此项结果代入公式(2)中,即可计算出煤矿在2010年三月至八月掘进系统中各个掘进队的安全生产成绩:A=(1.515,1.4213,1.3674, 1.41324,1.32354,1.3913,1.374,1.44186)。

6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相应的改进措施

按照上述评价结果可知,掘进一队在作业规程编制、爆破管理、作业地点的综合防尘、设备管理、局部通风、顶板的管理、临时轨道与运输设备、掘进的安全措施等方面得分最高,综合机械二队得分较低,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安全方面的建设。

第一、使用科学方法提高煤矿掘进工作的效率。掘进技术属于煤矿生产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矿掘进的速度以及效率,就必须对整个煤矿掘进工作进行研究。保证整个煤矿掘进工作能够顺利进行[8]。对于煤矿掘进工作的循环作业来说,为了保证在抽放、截割以及运输等工作能够正常作业,就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煤矿掘进的效率以及质量。假如在同一个循环内,想要进行多项施工,就应当在尽可能的保证这个工序同步进行,在实施平面挖掘的过程中,协调多项作业,充分的利用时间与空间,保证掘进的速度。此外还应当从实际出发,正确的选择作业的形式,保证质量。

第二、使巷道成形,改进光爆的技术。在对巷道进行爆破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前孔光面爆破,为了有效的提升进尺,可考虑使用深孔爆破术[9]。此种深孔爆破技术除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外,还能够有效的增加施工的效率,提升煤矿的掘进速度,使其能够满足企业的规定。此外,为了使巷道成形,应不断的加大孔径,将多余的扩炮孔转移至周边,为了充分的利用设备,应当增加周围的眼数量。

第三、不断地完善掘进工作面系统。在掘进过程中,工作面的自动化能够上传图像,并对掘进机进行维护,检测发生故障的原因[10]。工作面的自动化系统具有掘进遥控、截断以及原创遥控等特点。上述这些特点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作面皮带机以及除尘装置的控制,保证掘进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融入各个工作环节,有效的实现工艺与结构的协调,提升煤矿掘进工作的效率。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3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安全验收评价; 煤与瓦斯突出

1 湾田煤矿及其安全验收评价项目概述

湾田煤矿位于盘县城北东方向,与县城平距22km,行政区划隶属盘县淤泥乡,位于淤泥乡下营村境内,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6′36″~104°46′46″,北纬25°56′39″~25°57′30″。井田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呈北西走向。走向范围东起于2号勘探线以东480m,西止于F4断层以西20m,走向长约1.65km,宽0.35~0.9km,井田面积1.2065km2,开采标高为+1770m~+1150m[2]。

湾田煤矿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1] [3],为湾田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验收提供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整改建议及安全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湾田煤矿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 湾田煤矿安全验收评价

湾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来自若干相对独立的具有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同时,一些重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评价体系中分别对多个单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最终得出该矿井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本文限于篇幅,仅针对其中的瓦斯灾害防治单元进行详细实施介绍。

以危险事件的严重性等级为表的列项目,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叉点上,绘出定性的加权风险指数,所有风险加权风险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这个矩阵称为风险评价矩阵[4],见表1。

在表1中,风险指数为1~5的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风险指数为6~9的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风险指数为10~17的为一般危险有害因素,风险指数为18~20的为潜在危险有害因素。

《湾田煤矿(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对该矿进行的瓦斯计算,投产期16号煤层的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0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2m3/min,投产期抽采前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9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5.43m3/min。对于这样的矿井,瓦斯灾害与煤与瓦斯突出为其主要的两方面危险、有害因素,其主要表现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触电伤害、机械伤害、中毒和窒息等;其相应的原因主要为瓦斯积聚、瓦斯抽放系统故障或能力不足、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故障及瓦斯检查及现场管理不健全等;每一个原因中又细分为多个生产或者设备的关注点;可据此设计相应的对照表格,从而定性确认出其危险程度。具体见表2。从而确定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为该矿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对于定性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形成事故的影响大,哪些影响小,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煤矿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层,在每层中再继续进行分层考虑,使各种因素系统化、层次化、全面化[5]。从而能全面的、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以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评价为例,进行说明。

①建立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集[6]:

u21――防止掘进误穿煤层的措施;u22――在突出煤层掘进;u23――矿井防突综合措施; u24――突出煤层开采的防护措施;u25――突出煤层的预测预报;u26――贯彻先抽后采的措施;u27――矿井的防突管理;

②求其权重度

同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可以计算出煤与瓦斯突出各因素的权重,归纳如表3。

煤与瓦斯突出的权重度

;按其权重值的大小排序为:矿井的防突管理(0.290)、防突综合措施(0.221)、突出煤层开采的防护措施(0.181)、突出煤层的预测预报(0.146)、贯彻先抽后采的措施(0.070)、防止掘进误穿煤层的措施(0.056)、在突出煤层中掘进(0.036)。

③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评判集

根据该矿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所采取措施的好坏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v1控制很好;v2控制较好;v3控制一般;v4较差。

④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相关各因素的隶属度或隶属函数

根据对该矿的现场检查、评价人员对该矿煤与瓦斯突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深入分析,确定煤与瓦斯突出各因素隶属度,将煤与瓦斯突出各因素的隶属度分别为行组成判断矩阵R2:

⑤模糊综合评价

将煤与瓦斯突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度A2和评判集的隶属度R2代入,计算得:

根据最到隶属度原则,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各个因素控制较好。通过对该矿煤与瓦斯突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作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影响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各因素中,16.5%控制很好,27.1%控制较好,36.9%控制一般,只有19.1%控制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该矿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经过对湾田煤矿已建成的系统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整改建议,经矿井整改后,再采用评价前制定的《安全检查表》对湾田煤矿十四个系统(单元)进行打分,湾田煤矿安全评价综合的得分为81.22分。矿井危险程度等级为B级,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可以申请验收。

3 湾田煤矿安全验收评价取得效果

通过对湾田煤矿(整合)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后,主要达到了以下具体目标:

(1)通过对湾田煤矿建设项目的系统安全性能分析,找出其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并分析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并提出控制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发生条件的最优技术、措施和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2)通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先进、合理的安全评价手段,定性、定量分析湾田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危险、危害后果,确定危险性大的岗位、单元、或子系统,研究在出现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故障和环境影响等异常情况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部位、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提出优化控制、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确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从而为建设项目投产后的安全生产系统工程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

(3)通过本此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为上级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下一步进行湾田煤矿安全设施验收、安全条件验收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发放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冯治斌.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 [J].中州煤炭.2003.3

[2]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湾田煤矿(整合)初步设计[R].2010.8

[3] 袁晓春等.湾田安全验收评价报告[R].贵州煤矿设计研究院.2012.5

[4] 孙斌.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煤矿瓦斯事故风险评价研究[M].西安科技大学.2003,38-39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4

关键词:煤矿; 风险预控; 安全; 管理

一.煤矿风险预控的概念

煤矿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达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煤矿风险管理由危险源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它的管理对象是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它的管理标准是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给出的一套煤矿安全管理的流程与规范,具有通用性,不仅适应于地质条件好的的煤矿,也适应于地质条件差的煤矿。当然地质条件好、装备优良、人员素质高等有利因素更有利于满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但面临安全诸多不利条件的煤矿,同样可以提高其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可以规范其管理流程,可以在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其安全管理绩效。规范提出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百万吨死亡率、提高我国的煤矿安全水平,因此规范的条款是针对煤矿的,不适应于其它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规范是围绕“危险源管控”建立的,而危险源的辨识又是基于“事故机理”展开的,因此规范是科学的;规范不仅强调危险源现场管控,还强调煤矿应明确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以实现危险源的系统管控。规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机”、“环”、“管”的本质安全、打造“本质安全”矿井。也就是即使“人”、“机”、“环”、“管”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出现了安全问题,但由于另外其它三个因素的本质安全性,也不会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当然这是一个终极目标,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煤矿还无法做到,但是通过《规范》的有效实施,将使煤矿逐步接近“本质安全”,最终实现零伤亡。员、全过程、持续改进、长久性: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管理体系的理念一样,所有的员工都应参与,所有的过程都应覆盖,应确保方针、目标、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等持续改进,应确保通过《规范》的有效实施,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

三.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安全水平差距较大。目前,美、英、德、澳等国已基本消灭重大死亡事故,澳大利亚每生产1亿吨煤的事故死亡人数仅1人。同美国、南非、俄罗斯、波兰和印度相比,我们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几十倍,是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五倍。当前国际国内对中国煤矿业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际社会眼中,矿难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国内民众和媒体对煤矿事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越来越重视。煤矿从业人员及其家庭对煤矿安全期望越来越大。

【结语】: 煤矿风险预控建设需要一个长效机制,要从认识起步,不断改进完善方法,树立长治久安的思想,进行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研究。煤矿安全体系的建立对于我们的采矿人员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就应该更好的完成我们的风险建设。煤矿的风险建设不仅能够保证我们的煤矿生产人员有一个很好地作业环境,更能够很好地满足我们的安全标准和需要。

【参考文献】:

[1] 顾孟泽.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09)

[2] 韩永轶. 浅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08

[3] 李振国.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上湾煤矿的应用[J]. 煤矿安全. 2013(06)

[4] 毛家鑫,高佳旭. 基于ISM的全面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分级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3)

[5] 郝贵.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神华集团的成功应用及推行前景[J]. 煤矿安全. 2011(10)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5

关键词:安全评价;分析法;安全管理

1 引言

安全是人类自存在以来就面临的时至今日仍是人类迫切要求解决的课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特殊的高安全风险产业,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煤矿企业是社会经济能源的大动脉,对煤矿企业而言,煤矿职工的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煤矿安全生产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煤矿企业一切的重中之重。安全评价与预测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和煤矿生产监督监察的重要手段,更是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支撑。因此研究煤矿系统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安全评价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业,保险公司在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中产生了风险评价。20世纪60年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开始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企业、装置和设施的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的历史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翻译、消化、吸收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中国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始应用简单的安全分析、评价方法。1988 年,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字[1988]48号)首次对建设项目提出了进行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的要求;1996 年,又具体规定了6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1999原国家经贸委发出了《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开始了对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的依法监管[2]。从此,我国的安全评价技术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安全的管理和工作程序逐步规范。

3 煤矿系统安全评价

煤炭工业的安全管理和评价研究与其它行业相比,时间上几乎同步,但研究的规模、深入程度要落后于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国内用于煤矿安全评价的方法有十余种,根据评价结果量化程度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其中定性评价方法是我国煤矿安全评价普遍采用的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法

安全评价人员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用于煤矿安全评价的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其中安全检查表和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在煤矿安全检查、评价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用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等定性、半定量地分析事故原因及其逻辑关系、潜在的危险因素、确定煤矿安全评价指标、危险状态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并实现了分析计算机化。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矿井、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等作业系统的事故分析、安全评价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3]。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过程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参加评价人员的专业背景、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不能准确预测事故的风险。同时由于安全评价结果不能给出量化的危险度,所以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2)定量安全评价法

定量安全评价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但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复杂性,这些方法无法很好的应用于煤矿安全评价,而且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煤矿风险基准,准确概率的煤矿概率评价技术还不能进行。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用模糊概率替代准确概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地质勘探、矿井设计、矿井通风、煤炭开采、煤炭加工洗选、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采场稳定性、煤矿生产系统及矿井灾害危险性评价等方面。把灰色理论应用于煤矿安全评价提出了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和灰色聚类评价法。将神经网络(ANN)应用于煤矿通风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矿井生产系统等方面的评价。在全面分析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具有非线性动力学完整特性的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在矿井安全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发出了含爆炸性气体、粉尘系统爆炸危险性智能评价决策系统[4]。

4 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对煤矿系统的安全评价及预测的目的是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系统地从设计、制造、运行、储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通过安全评价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清楚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状况,论证安全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在设计之前进行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时,可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以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措施。系统建成以后的运转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在于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对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工程中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以及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等,决策者可根据评价结果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5]。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不同,安全评价着眼于由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对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之前的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符合评价提高了安全达标水平;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客观地对企业安全水平做出结论,使企业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对系统运转过程中的某一设备,某一部位,某一部件和某一环节进行检验,测试,分析,试验等确定其安全状况的专项安全评价,在技术上为企业和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5 结语

煤矿安全评估就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矿井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矿井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金龙哲,宋存义.安全科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6

关键词:煤矿;风险;管理;控制;调度

中图分类号:TD77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由于煤矿开采大多属于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受到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为重要、更为复杂、更难解决。当前的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的实时性和动态性不足、静态孤立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等诸多问题,都属于煤矿生产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淄博矿业集团公司葛亭煤矿属于技术装备条件较好、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国有重点煤矿,但是在煤矿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应研究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技术手段,辨识和控制煤矿生产过程中潜伏的危险因素,从而消除或减轻事故的风险,防止其可能造成的灾害。

1 风险及煤矿事故风险

风险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条件,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的组合。不但涉及人身及社会财产的安危,昭示着事故、灾害等坏兆头的存在,还特别表征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通常用风险率来表示风险的大小。其风险率的定义如下:

R=P・C(1)

式中R-风险率;P-事故的发生概率,可以用事故的频率来代替;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是人身伤害,如死亡、损失工作日等,也可以是财产损失,如损失金额等。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风险是系统危险影响因素的函数,即风险可表达为如下的形式:

R=f(R1,R2,R3,R4,R5)(2)

其中,R1-人的因素,R2-物质、设备因素,R3-环境因素,R4-管理因素,R5-其它因素。

这一风险函数是对风险的一种概括性的描述。由此可知,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主动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人、物、环境和管理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1],静态风险即为危险源,动态风险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此处统称为事故隐患。对于静态风险的分析主要采用经验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和理论分析预测法等方法,一般均会采取屏蔽、隔离等方式予以控制,如无动态风险出现,静态风险本身一般不会单独导致事故;而动态风险即事故隐患的分析主要采用经验判别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动态监控,随时发现并消灭隐患。煤矿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就是要消除和控制各类煤矿事故风险。其中,动态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其重点内容。

2 煤矿风险管理的流程与特点

煤矿风险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辨识,判别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产生风险的大小,对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和控制风险,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

2.1 煤矿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

2.1.1 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贯穿煤矿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对于各生产环节的不确定因素,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

2.1.2 全部风险的管理

在识别全部可能存在的致灾风险因子时,还要充分考虑人员、机器设备、环境和管理的风险,并将所有风险作为管理对象。

2.1.3 全方位的管理

从各方面对风险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的对策措施必须考虑综合手段,从设备、经济、组织、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确定解决方法。

2.1.4 全面有效的组织措施

与煤矿企业风险管理相关联的主体部门应落实专门机构、专人负责煤矿的风险管理,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将风险管理作为各层次管理人员的任务之一。

2.2 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处理等几个基本步骤,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

(1)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包括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损失前避免或减少由于各种风险因素引发损失的几率,损失后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2)风险分析是指分析企业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煤矿企业的风险分析是对煤矿企业各部门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识别对系统目标有危害或威胁的潜在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是否存在及其所在位置,确定其等级、数量、规模及其潜在的后果,从而确定是否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的程度。

(3)风险控制就是选择以及优化组合风险管理技术,防止风险发生以及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以达到风险管理目标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决策两个步骤。风险管理决策就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通过风险管理技术的优化组合,选择投资少,安全保障大的方案的过程。

(4)风险处理是指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和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价。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目标和指标的实现、重大风险的控制、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的提高、自我完善机制的建立等情况,明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是否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资源是否充分,以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计划是否有效并得到实施。将成功的部分保留下来予以发扬,形成后续安全生产活动的准则;将出现的事故、事件予以控制改进,对煤矿企业风险进行全系统、全过程审计监督,以确保规范性和有效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动态、完善、循环的风险管理流程。

3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综合煤矿风险管理的上述特点和葛亭煤矿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煤矿风险管理的整套方法体系,并应用在葛亭煤矿的日常事故预防工作中。煤矿风险管理方法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从日常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两方面来展开,同时结合配套软件系统--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来进行。

图2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示意图

3.1 日常风险管理

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安全检查信息管理、危险源管理、事故隐患管理和带班人员管理等四个方面。煤矿生产过程中风险信息的采集主要利用人工采集的方式,由专职安全工作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利用安全检查表来完成风险信息的发现和收集工作;同时,有条件时可以利用专用设备或监测系统,自动采集风险信息。对发现的风险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同时将每天的风险信息输入计算机并自动上传到煤矿局域网(服务器),在局域网上实现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

3.2 安全生产调度管理

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主要指每天的安全生产调度会议的召开、记录和指令传达等工作[3]。调度会议主要包括矿安全办公会,圆班会和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安全办公会和圆班会都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班前班后会则每班次都要举行。

在安全生产调度会议上,利用煤矿风险管理和预警控制系统,将所发现的日常风险信息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由参加会议的矿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对所存在的重大风险信息进行逐一分析、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将安全调度会议内容、决策指令等信息在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的网站上,便于各有关单位按要求开展安全工作,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信息化、网络化风险管理

如上所述,煤矿风险管理工作在其配套软件系统(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软件系统在计算机局域网上运行。由此,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煤矿风险信息,实现日常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调度。

矿长、生产副矿长、安监处长等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利用煤矿风险管理与预警控制系统在网上查询、分析近期安全状况后,可以通过局域网准确、快速地安全指令信息;各科室、各工区则可以通过局域网快速、准确地接受安全指令信息,使安全指令的运行渠道更加科学、快捷。同时,还可以实时地将矿上有关安全工作的通报发送给相关单位或人员,以便全矿有关人员及时掌握本矿安全工作状况,按照统一部署做好安全工作;也可以将有关安全法规文件在局域网上,以便全矿有关人员尽快熟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处理安全工作的各项事务。

3.4 煤矿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在葛亭煤矿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4.1 提高了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理效率,提高了安全决策水平,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本方法的实施,增强了有关管理人员、有关单位处理事故隐患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理效率明显提高;应用该项目研究成果,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在准确掌握事故风险程度的基础上开展安全决策和安全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也极大地促进了安全决策水平的提高。

3.4.2 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实施风险管理方法,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到2009年9月30日,全矿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天数已达2142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安全生产成绩。

所以,煤矿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在煤矿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有益尝试,对于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煤矿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科学实用、配套齐全,适于在煤矿企业应用,并可望在其推广应用中取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庆贵.企业风险管理与监控预警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张钰丹,魏晓平,宋学锋.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10):68-70.

[3]张迎九.浅谈煤矿生产调度工作的重要性[J].同煤科技,2008(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