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1
关键词本土膳食主义;食品安全;农业本土化
作者简介刘文1974―?雪,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发展;颜贤仔(1969―),男,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贮存与加工,食品安全管理。(江西南昌 33004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GL0812)、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J17)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088)
一、本土膳食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本土膳食主义”( Locavore)于2005年的世界环境日由 Jessica Prentice首次提出,随即引起广泛讨论与实践。当年,旧金山就出现了一个“本土膳食主义”组织(Locavores),自我规定只从居住城市方圆100英里以内获取食物,以减少食品运输增加的环境污染,同时确保食物的来源。2007年,“Locavore”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的词典中,指的是吃新鲜的本地产品的倾向;土食者,本土膳食主义者。此后,在美国的索诺玛、加利福尼亚、纽约等多地开始掀起本土膳食风并蔓延至加拿大。
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本土膳食主义”这种专门的提法,但类似的实践有很多,比如,城市居民在社区利用闲置土地或到农村租地通过自己种养以自给自足农产品,城市居民到农贸市场、蔬菜大棚、养殖场购买本地农民种养的农产品,本地居民购买本地企业加工的食品,餐饮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供应给食客,通过设施农业种养其它地方的农产品品种供应本地市场,本地人在本地收购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到外地开餐馆供应原籍人士,等等。
总体看来国内外实践还比较多,但学术界的专门研究很少,只是探讨了这种模式的影响作用,当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归结起来,其积极的一面体现在:新鲜营养安全健康,减少生产和物流带来的环境污染,缓解农产品物流顽症,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塑造和强化地方品牌,传承农耕文化,保障种业安全,等等,这些都契合了小城镇发展思路(Catherine Tumber,2009)和绿色经济发展要求(Kathy Rudy,2012);消极的一面就是可能造成营养的不均衡,期望的环境效益未必能够达到(Vasile Stanescu,2010),模式选择不当还可能造成土地细碎化降低土地生产力,扭曲农产品贸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等等。
二、本土膳食主义发展的原因分析
本土膳食主义之所以会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二是食品安全。
(一)环境保护
推行本土膳食主义有助于减少农产品运输环节的损耗和污染。英国的提姆・郎(Tim Lang)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概念(Paxton?熏 1994)。所谓的食物里程就是指农产品从农场到食品加工厂,从食品加工厂到物流仓库,从物流仓库到批发商,再从批发商到零售超市的物理距离的总和,即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总里程,它包含了农产品供应链整个周期的实际距离。一般来说,食物里程越长,也就意味着消耗的能源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如果能够缩短食物里程,就意味着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
(二)食品安全
推行本土膳食主义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本土膳食能保证食品的新鲜营养健康。农产品是有生命的有机物,很多农产品易腐烂变质,随着性质和状态的变化其使用价值也丧失了。为了减少耗损,很多农产品还未成熟就被采摘,经过长途运输待运抵消费地后其口感和营养已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本土膳食的安全可信度更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然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关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关安全知识也在不断增加。伴随本土膳食的推行,由于近距离原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容易收集,本地农业生产全过程都可以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只要政府监管到位,公众信任度自然就高,食品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三、本土膳食主义的发展趋势判断
本土膳食主义的提出至今虽然不到10年的时间,但蔓延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蔓延范围也将越来越广,理由有三:
(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最近几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现以及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使得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3年1月中旬欧洲“马肉风波”再次让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人又深陷转基因食品之争,食品质量安全再掀波澜。本土膳食主义的发展和普及正好有利于解决食品质量方面的安全问题。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食品安全有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之分:数量安全可以通过增加农产品种养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替代品等方式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复杂。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
1.市场本身失灵。Ccaswell and M0jduszka(2001)、周应恒、霍丽等(2003)、周德翼(2004)、David L. Ortega(2011)等认为食品市场自身存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先天缺陷,由此引起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消费者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2.需求方面,消费者缺乏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Williamson1992、 Zwart & Mollenkop?穴2000?雪、 徐晓新(2002)、周洁红(2005)等调查研究表明,消费者自身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知识的缺乏是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
3.供给方面,食品原料、生产和加工存在安全隐患。Hennessy?穴2001?雪、 Weaver 和Hudson?穴2001、Vetter2002?雪、张辉2009?雪、王廷丽(2010)等研究认为,食品安全涉及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食品供给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具体体现在: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工艺落后,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添加剂(比如防腐剂等)的乱用滥用,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性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侯守礼等,2004)。
4.政府现有措施失灵。体现在:食品安全政策不完善,多头监管体制不健全,管理很难适应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要求,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检验检测机制和质量标准体系。
依据本土膳食主义的原理,由于本土生产本土加工、距离近的原因,供需双方的信息相对较对称和完备,市场失灵和供应方面的隐患可以大大降低,在此基础上,只要消费者不断充实相关知识同时政府加强全过程监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终将解决。
(三)本土膳食主义推行的积极意义
本土膳食主义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外,还有诸多好处:
1.缓解农产品物流顽症。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储运过程中要求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包括专门设立的仓库、输送设备、专用码头、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等;为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还需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此外,农产品在跨区运输销售过程中还受到各个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干扰,由此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飙升,这必将影响农产品的最终销售,为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最后就将负担转嫁给农产品生产者,从而造成“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现象频出。本土膳食主义的推行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这些方面的成本费用,将之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2.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塑造维护地方品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的农业GDP比重在逐年减少,本地消费的农产品外部依存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比如自然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或者政府间关系交恶的情况,势必影响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这一类地区应当顺应本土膳食主义的发展趋势,利用一切可耕种土地大力发展本地农业,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尽力维护“地理标志”品牌。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会接受本土膳食理念,继而倒逼生产者顺应潮流回归本土化;另一方面,本土膳食主义契合了当前小城镇发展思路(Catherine Tumber,2009)和绿色经济发展要求(Kathy Rudy,2012),必将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推广。因此可以判定:本土膳食主义今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由此看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目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等,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农副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是体现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发达国家农业物流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而我国目前不少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却是一个质量减损、价值降低的过程;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仅为5%,而我国高达25%~30%。因此可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减少农业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农产品销售的人工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和提高生活水平。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如配送、维修、市场调研等都是新的就业增长点。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大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农业更加现代化、科技化。例如,在农产品的物流中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物流信息可以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广泛的配送网络推动农业领域的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农产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农产品消费物流的运作,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和销售水平,打造农业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的专业优势、品牌优势。
第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交易成本高,难以进入加工和流通领域并分享其较大利润。建立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可以有效地填补农业组织上的空白。物流公司作为中间组织,连接农户与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提供物流增值服务。这样既能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产品质量,又能节约交易费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第五,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与工业生产方式相比,农业生产之所以收益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小、产业化层次低。目前,单干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农产品的滞销又使得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缺乏内在动力,农业物流的发展将使得农产品货畅其流,能较好地实现农产品价值,从而就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愿意生产更多的产品,于是就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六,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农产品时,人们关注的不仅是温饱,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样就对生鲜农产品在品牌、加工、包装、超市、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需求的这些新变化,需要现代的农业物流模式来满足,即建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统一组织货源,并进行清洗、检疫,商标注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物流公司可以分销我国的农产品。我们的部分农产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质量不占有优势,而成本又较高。例如,从加拿大进口的玉米和大豆,到岸价格与国内玉米、大豆的生产成本相当,而且其质量不次于国内。假如物流成本再高,就更无法与国外的农产品竞争了。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有利于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应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城市的发展,吸引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另一层含义是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村的工业多集中在城镇,县(市、区)域工业物流也是农村地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区),以物流的发展改造城镇工业,会加快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发展农业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这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应有之意。
二、影响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
分析我国农业物流业现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农业物流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从而成为影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尚不够高,农业物流发展缓慢。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偏低,农业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业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第二,农业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物流成本高。“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农业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粗糙,不规范,包装简陋,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第三,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上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第四,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五,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体系,农资和农产品流向带有盲目性。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批发市场”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的途径和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农业物流的发展,农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可能会再次面临低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也无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遭遇挫折。因此,我们应以农业物流为切入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以,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物流,是迈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步。
第一,加大现代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政府引导性投入是关键。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近期优先扶持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增强集散和服务功能。加大对农业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改善与农业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航海等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农业物流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科学总结和创新农业物流的运行模式,提高农业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在加强和提升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重点扶持超市化、连锁经营化、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以及各种专业型和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现代农业物流的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具体导向性政策,并积极扶持和大力推广,实现现代农业物流理念、规模、层次、管理的整体提升和迅速扩张。支持农民创办农业流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流通形式。鼓励商贸企业、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系统等市场流通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拓宽为农服务领域。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物流。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依托各地农业生产资源优势,从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着手发展特色农业物流。西欧国家农业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区域特色非常明显。联系我们自身,例如,潍坊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带,如寿光市(县)的蔬菜和水产品,安丘市(县)的姜、蒜、葱,昌乐县的西瓜,青州市(县)的花卉,诸城市(县)的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销售基础,且容易组织,这样完全可保证物流企业或组织的运营,让企业或组织得以发展。当这些企业或组织拥有了一定实力后,自然就会推动其它农业物流的发展。因此,依托各县(市、区)的农产品加工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区域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与物流,可以此为纽带发展农业物流。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3
1.政府管理制度缺陷
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管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不仅能有效促进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还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但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政府管理工作不仅水平较低,而且管理制度混乱,制度上存在较大缺陷。很大一部分国家公职人员只求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缺乏竞争,这使其在带动农村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同时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由于对这些资金管理上存在缺陷,使这些资金为部分人员提供了机会,导致农村发展专项资金无法落实,当前农民收入普遍偏低,无力承担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2.农村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水利、电力和交通等一些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高新技术设备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也较少,加之技术和资金缺乏,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同时农业产业链薄弱,市场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具有较大风险,这都给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阻碍。
3.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当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同时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较为落后,农民收入较低,长期的贫困加之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认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在长期贫困的环境下,农民致富的思想意识较弱,一些不良的习惯和爱好在当前农村较为普遍,这不仅导致农生活水平下降,还会导致农业经济出现下滑。因此,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对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1.建立一个高效、廉洁政府
在当前政府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竞争意识和高效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更好地调动起人员工作的积极以及主动性,并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作为保障,强化公务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政府管理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国家各项农业资金和政策都能够落到实处,并强化对资金的管理。通过减轻农民的负担,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避免农业生产中各种乱收费问题的发生,为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通过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为农业经济发展开避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扩大对外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来有效的引进科学人才,针对市场需求来加快推动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确保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农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逐步解决。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科学技术来做指导,传统的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过于单一。我们要做的就是丰富传统产业种类,改变单一的产业格局。在丰富产业格局的同时还要利用地方特色和农村地区的优秀资源,使农村产业具有名牌效应,规模生产和品质保证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每个农村地区都有不同特色,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地方特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利用地域特色还不够,还要学会用新产业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求能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4.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思想意识上让农民摆脱贫困,通过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农业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农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为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农民通过对各种先进经验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对行业信息进行捕捉,针对市场的需求来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确保农业产出量的提升,有效地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结语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4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 要] 文章以新疆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最后,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如何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通过农业信息化多方的共建共享,从而推动新疆现代农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惠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各族民众。
[
关键词 ] 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
[作者简介]张磊磊(1991-),男,河南平舆人,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王华丽(1972-),女,河南沈丘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农业信息和计算机网络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广泛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重要突破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疆应抓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优势区位,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秉承“丝绸之路”的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出台一系列农业信息化政策和建设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新疆已初步构建了以自治区农业厅为中心,连接14个地(市、州)、县农业局及涉农部门网站的农业网站集群,为各级农业部门重要信息、宣传重大措施、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查询信息、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随着全区农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近年来新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全区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完全实现。截至2013年底,全区各类涉农网站总数超过100家,其中农业部门网站10余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的部分县市的农业局甚至已经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农业门户网站,如:伊宁市、吉木萨尔县等。随着金农工程的开展实施,农业信息采集数据库和粮食生产数据库已初步搭建,这将会有效地整合新疆现有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有效地服务农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农民以后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浏览自己所需的农业生产资讯、政策动态、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业知识科技普及、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发展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条件。
(二)农业信息传递方式快速转变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第八次党代会上 指出,要把加快数据中心基地建设,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加快国际通信建设,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努力构筑向西开放的国际通信和信息传输大通道。为了实现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的大容量信息互联建设,进一步加强新疆与中亚等国家的国际通讯、信息的交流合作。2012年5月21日,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挂牌成立。这将有力带动新疆软件与信息产业、云计算和物联网产业等服务的发展,加速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它的成立标志着农业信息的传递方式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将积极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从而加快新疆与中亚方向接壤国家之间的农业信息双向流动和信息共享的实现,做好面向中亚地区的信息桥头堡,将有利于新疆农牧业的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趋于多元化
近年来,新疆各地由单一农业信息服务方式转变为依靠计算机网络、电话语音、手机短彩信、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技术、价格、政策、气象、预警预报等各类信息服务的方式。农业信息化在新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领域已开始示范应用,如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病虫害监测、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化对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作用已经日渐显现,农牧民已自主产生获取农业信息的意愿,信息意识普遍增强,其及时掌握农业情况,学习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显著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方式的拓展为提高全疆各族人民的农业信息获取意识和自觉利用农业信息的积极性,培养新时期下的既懂农业知识又懂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新疆各级单位广泛存在着一种认识,认为办公实现了网络化即实现了信息化。造成目前农业信息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信息报送数量质量不高、信息服务不对称、服务手段单一等一系列情况的发生。同时,政府部门缺乏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统一规划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仍尚未建立,个别地级和部分县级农业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机构,只有321个乡镇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仅占新疆乡镇总数的37%,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农业信息化进程。
(二)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截止2013年底,全区组建的区、地、县三级农业信息化专家队伍仅有220余人,区、地、县、乡四级农业信息员队伍4000余人,这与国外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当前,农业推广人员仍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多数推广人员不懂管理运作,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信息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尚不具备推广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造成农业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因此,很难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进行广泛推广与普及。
(三)农业信息网络传输断层
目前,新疆信息载体仍然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信息传输渠道较窄、信息容量不足,严重的制约了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政务内网也仅限用于各部门党政机关之间的公文交换。新疆尚有40%的县(市)、80%的乡镇没有建立网络平台,县、乡、村级网络延伸工作进展缓慢,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达不到推广、普及应用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信息网络传输出现较大的断层现象,使得农业资讯、新技术推广等农业信息资源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最终用户手中。
(四)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很大的比重,然而现今对其推广的农业信息化书刊、讲座等宣传材料很少采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造成接受情况较差。同时,作为农业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农民由于受限于收入水平低以及利用农业信息的高成本约束,加上其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民对农业信息的作用和功能缺乏正确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这极大地限制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品种以及新技术的能力,最终造成农业信息传递效率和效果不高。
(五)农业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而各级政府的经费又捉襟见肘,造成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能及时、足额的拨付。最终由于维持运作的经费得不到保障,造成很多农业信息化建设出现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情况,无法实现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活动服务,使得农业信息推广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较大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信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数据调查质量。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加快发展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可能性
1. 自汉朝始,汉武帝便派遣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各国,之后西域各族政权也相继派人随汉使到汉朝答谢。至此,汉朝同西域往来贸易频繁,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古代“丝绸之路”。它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域地区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等作物,良马、骆驼等珍禽异兽也陆续进入中国。至此,通过“丝绸之路”的农业交流就没有中断过,“丝绸之路”的往来为中国古代农牧业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2013年9月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向这一区域实现全面合作迈进的重要性一步。但是它只给出了合作的大致范围(关于“五通”的描述),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对于我们理解这一战略造成了困难,却也在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区域内国家实现交通、信息、能源、农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的一种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方式 [2 ]。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以信息技术革新、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来促进农业发展,从而造福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的理念达到了惊人一致,这将为新疆在这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带来较大的可能性。
3. 从区域范围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下的中国和中亚国家开展区域性合作,发展农业信息化共建共享,新疆将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自1992年起中国与中亚五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往来不断,为农业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地缘政治基础。其次,中亚国家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合作往来密切。而新疆又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为新疆和中亚国家经济交往提供了便捷的合作平台,在这一区域内发展农业信息化,区位优势明显。最后,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这些民族与中亚国家有着相近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些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开展农业信息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必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当代经贸合作升级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 ]。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以区域经济、文化、贸易等合作促进各经济体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以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为内在动力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这个大舞台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中国与中亚各个经济体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较强,有利于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建设农业信息化合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农业信息化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国家已设计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方案,新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制定符合新疆实际发展战略,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 [4 ]。因此,应加快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利用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部最前沿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进行区域性农业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建立区域合作的农业信息共享协同平台,构建出一条符合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息丝绸之路”,这对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往往属于弱势产业。存在着农产品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业资源过度损耗与破坏、农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征。新疆本身处于内陆干旱区,可供用于耕作的土地较少,主要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以带状和点状的形式分布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
因此,新疆应立足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向中亚地区开放,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以现有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出发点,积极同中亚地区展开密切的农业科技合作,在荒漠治理、干旱区生态坏境、节水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动植物保护、农林牧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将信息化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当中。同时,将农业的生产、市场、交易、农业技术、政策导向等在这一区域内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全面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从而促进新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的迫切愿望。
2.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新阶段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建设高效农业、精准农业的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促使由过去以高耗、低效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方式逐渐被以低耗、高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方式所代替;由过去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转向高度集约式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新疆农业、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
以信息化为背景和依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态势 [5 ]。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一级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销售水平。通过农业的3S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已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新机遇,有效地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和资源,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在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配以国家间共同建立、共同使用的数据专业处理平台及时对信息进行有方向的筛选,去粗取精,有步骤地、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结构,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努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疆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农业市场交易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于农业信息的获取不充分、各经济体之间信息不共享而引起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衍生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造成的。如果农民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业信息,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去,这将会帮助农民准确定位,为农业的投资与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决策,极大降低了农业市场交易的风险。
从一个最普通的农民层面来说,最大的希望无非就是能够花费最低成本,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一站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农业信息,最大限度地了解农业市场,从而制定自己的产、供、销计划,最终通过辛勤劳作获得属于自己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有效的农业信息能够给农民提供正确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经营、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动态,为寻找农业供求平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其次,在农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更多国家的交易对象,使市场交易双方联系更加密切。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成本。最后,农民一旦有了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便能够及时针对获得的交易信息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降低了市场交易风险,提高了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推进新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性协调机构
自治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共享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之间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咨询机构。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农业信息化各部门的权责,统筹农业、科技、工信等涉农部门,形成层层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和促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最终形成在农业信息共享的规划、布局、投入、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二)加大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能力将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新疆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应积极培养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农业专业等方面人才,及时充实农业信息管理队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队伍建设得以强化。同时,成立由中国、中亚各国农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农业专家资源库,合作开展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农业干旱区研究、中亚农业合作等方面研究,及时将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当中,使农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信息。
(三)建立区域性资源整合、共享平台
为使农业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该建立一个涵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国家间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促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应用。通过各个平台之间数据的整合,在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与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筛选与加工,使原先标准不统一,规范不一致的实验室数据、实地(野外)观测数据、社会调查数据、虚拟农业的建模或模拟数据、考察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等成为统一的、便于传播与共享的文本、数值与图像形式,从而满足农业各个阶段发展的需要。
(四)拓展中亚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
近年来,新疆面向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较快发展趋势,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往来不断。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助于新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因此,新疆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遍及中亚国家的市场营销网络,扩大新疆特色农产品信息传递范围,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不断提升新疆出口农产品在中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摆脱农产品区域性市场束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赵华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5(3): 27-35.
[2]孙壮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36-41.
[3]胡鞍钢,马伟,鄢一龙.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11.
[4]黄一超.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 实事求是,2013,(6): 37-39.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中 林业 发展思路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地处渭北黄土高塬南缘,全区总土地面积1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6.35万人,山地和丘陵沟壑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是全省林业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地区,全区有林地面积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3%,以核桃、花椒、柿子等杂果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60多万亩,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在今后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林业的发展仍蕴藏着巨大潜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日渐提高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林业发展,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拓宽新的增收渠道,是林业行业必须认真解决的新课题。现结合我区近年来林业发展实际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发展思路。
一、发展现状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在重点林业工程带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
全区近年来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天保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在重点工程资金,技术、管理规程的带动下,全区造林每年完成面积在6万亩以上,比工程实施前增长一倍多,而且造林质量明显提高,区内五大流域防护林面积达到近2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三化一片林”和绿色通道建设面积达8000亩,长15公里,主干公路沿线林木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外形象日益提高。
2.农民在造林工程中得到实惠
重点工程实施前,每造一亩林国家投资不足十元,栽树要靠农民投劳投资。近年来国家对造林的投资明显加大,每亩投入在百元左右,群众栽树除无偿得到种苗供应外,而且每亩还可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偿资金,有钱后群众舍得向剩余耕地投资投劳,种粮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而粮食总产却逐年提高,剩余劳力外出打工每人每年也得到数千元收入。
3.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效益初显
在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前,全区杂果经济林面积不足十万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集体造林时将一些立地条件好的坡耕地栽植刺槐、杨树等用材林,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差,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结合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因地制宜栽植核桃、花椒、柿子等生态经济兼用林。
4.林地产权明晰,管护责任落实
根据林政管理要求,区林业局组织力量对近年来新栽的34万亩幼林逐块核查,向3万多农户核发林权证书,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责,进一步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5.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为乡村林业发展注入活力
为加快荒山荒坡造林绿化步伐,一九九八年区委、区政府做出关于“四荒”地拍卖决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承包荒坡造林,注重科学,造林成效明显,在非公有制林业的带动下,全区乡村林业发展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集约化,林产品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二、发展思路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美化家园、开发产业,扩大就业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绿色家园为目标,以绿色产业开发为重点,因地制宜搞好造林绿化,充分利用资源开发产业,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为建设乡风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而努力。
1.强化林木管护,巩固和发展造林成果
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农村新造幼林面积不断扩大,管护难、保存率低,效益差是制约乡村造林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按照森林分类经营要求,落实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开展封山育林和封山禁牧工作。二是加强新造林的抚育管护,尤其是杂果经济林的集约经营管理,提早挂果收益。三是落实“四旁”零星植树的管护责任,按路、渠划分责任区,定期组织检查,真正做到栽一棵保存一棵。四是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划定的公益林严格保护,严禁采伐,给林主一定数额生态补偿费,使其务林人从中有利可图。
2.加大产业开发力度,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和后续产业
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必须以经济收入做支撑,农民在林业发展中要得到实惠,必须发展产业。林业产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但见效后持续时间长,后劲大等特点,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做到未雨绸缪,培植绿色产业,为农民增收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陡坡防护林,缓坡用材林,“四旁边”地埂经济林的树种布局,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林,做到沟坡建绿色银行,平地建优质粮仓,不断培育绿色产业。二是切实加强现有经济林的管理,积极推广实用林业技术,提高单产,扩张总产。三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新农村建设林业产业开发要求,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使其成为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3.认真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务林人积极性
按照明晰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确保收益,减轻税费负担,依法规范流转的要求。认真做好林资产评估,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要严格程序,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做到管理民主。
4.搞好村庄绿化,建设绿色家园
首先要重点加强居住区绿化,对庭院、宅旁与建筑物的绿化要统筹安排,使居住区对外开放空间富于变化,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要做好农田林网建设的实施,农田林网建设不仅是提升农村形象的举措,而且对防御干热风和霜冻等自然灾害,确保粮食稳定高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克服群众思想上存在的林网树木在谁地头,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责任制,下气力抓好管护工作,确保成林,发挥美化环境和防护效益。
农业发展新思路范文6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三农发展新目标任务有哪些亮点重点
主要有四大亮点重点:
一是首次明确提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的目标,凸显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把农民增收放到首要位置的新考量。
二是把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位置,凸显了新时期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新态度。
三是提出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以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凸显了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谋略。
四是全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把促进欠发达地区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路子的新导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一新要求,在战略上有什么创新之举
根据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了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联动推进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方略。具体来说,
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创造基础条件。
二是要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的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是要形成公共财政进一步向农业投入和农村民生倾斜的机制,提高公共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用于三农的比重。
四是要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产业的集约发展、集群发展。
五是要形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使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
“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解决好现代农业在哪里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纲要提出了以粮食功能区域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建设载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以打造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整体推进农业体制创新、科技创造、文化创意、能人创业和生态创优为战略举措,构建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思路。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把“农业两区”建设与构建以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相匹配,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和做强做优特色精品农业为导向,使“农业两区”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十二五”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什么样的前景,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要求
“十二五”规划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以统筹规划是一大创新亮点。规划把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作为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抓手,按照“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心灵美、社会和谐服务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要求,把中心村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农村也能共享幸福民生。为此,规划提出了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与工作举措,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