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哲学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哲学观点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1

关键词:人生哲学;孔子;名;仁;道;为学

人生哲学是个人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的看法。它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面对自己的处境应当采取的态度,简言之凡是探讨一个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都属于人生哲学的范畴 [1] 。孔子创立的人生哲学要求的是入世,倡导建功立业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其思想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

一、孔子之名:修养及发展的起点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一生生活贫贱颠沛流离,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他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的坎坷不幸他没怨天尤人而把命运变成使命,没有强调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却时时关心社会。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战胜了自己使自己不为苦痛所系,致力于谋求社会大众的福利。他的经历教诲了后世,其思想和智慧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论及名分时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乱世的礼乐不兴渊源于名不正,导致言不顺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乱世始于人际关系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失常则由于名不正,因此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为化解人际关系危机的前提。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匡正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礼。孔子重视礼视其为维护制度的手段并认为维护礼需要从正名入手。在那种名分已失天下大乱之时,“孔子惧,作春秋”,他所害怕的正是人际关系的沉沦社会的混乱及人心的败坏。他虽然重视礼乐教化却认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要正名得从个人的修养开始,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

孔子将仁作为人格的核心视其为完全人格,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被称为仁人。仁是个体的道德内在性是个体成圣的内在依据,所谓成圣是个体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2]。仁的意义首先是独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济天下的圣人,两者的综合就是仁人即内圣外王,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内涵有以下解释:其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爱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为仁者爱人的道德规范。其三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以礼为行事准则。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妙在于将外在的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从最基本的家庭入手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学植根于家庭伦理深入最基本的血亲观念之中。他们之间关系准则更突出的体现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中涉及的孝、仁、信。[2]

孔子人生哲学是以仁为基础的伦理型人生哲学,是讲道德重进取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它要求为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以仁为基础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应将做人的基本规范视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准则,这便是孔子倡导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伦理法则。凡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以上操节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终极境界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产生和培养是依靠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传递下去,“吾道一以贯之” ,最终依靠人们的活动而成为现实,“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经常教导弟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荣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从其深层的底蕴来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生命归宿的大问题。

他告诫学生以道为生活原则,有了这个原则在生活中即有所得。孔子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圣人等不同类型,如何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人格,其路径便是内圣外王之道[3],孔子人生哲学强调的是入仕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安宁也将此作为立身处世的崇高目标。之后儒家《礼记・大学》所阐发的“三纲领,八条目”最能说明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即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核心的还有一大理念就是为学。其一生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一种理念。《论语・学而》的第一段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总是教导人们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途径主要是为学,正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学贯穿孔子人生哲学思想之中,并成为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孔子之名、孔子之仁、孔子之道都要经过为学而获得发展,几方面统一起来构成独特的孔子人生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邬昆如,人生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陈延庆,仁学人生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简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月,第22卷第二期

[3]高云伟,仁、道:孔子的人生哲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6卷第2期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2

关键词 自我发现 尼采 阅读体会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尼采是个狂热激进的思想疯子,有人说尼采是个面目狰狞的政治狂人,而有人说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重要思想家,甚至把他和马克思并为十九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而周国平的这本《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正面评价尼采哲学的零星文章其中一本旗帜鲜明的著作,周国平用他往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立的思考,阐释了尼采深刻精彩的人生哲学。

1尼采的哲W观点及影响

尼采主要的哲学观点,大致为: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超人哲学,永恒轮回,悲剧审美,价值翻转和重估等。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估传统价值、自己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理性的重要性、现在西方哲学人学主义创始人之一。周国平把尼采的人生哲学归纳为为两点,“一是健全的生命本能,二是超越的人生追求。”从中观之,尼采的哲学,是在强调人的个性的哲学,它们有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人对人生的思考对哲学的思考和人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哲学来源于人的个性同时也体现着人的个性。本文从“自我的发现”这个章节来讨论自己的见解。

在尼采那里,“真实的自我”有两层含义,在较低的层次上,它是指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生命本能,无意识的欲望、情绪、情感和体验。在较高的层次上,便是精神上的自我,它是自我创造的产物。健全生命本能才是超越人生追求的基础,毕竟,首先掌握了生存的本领,有了生活种种体验,才会去追求高贵的灵魂,就像要唱好一首歌,前提是练得良好的气息嗓音,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歌的情感。生物性和精神性是人性的两端,唯有两者发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

2认识真实的自我

认识真实的自我的过程即是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我国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即“人生第一重: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而尼采的人生观历程的点,和我国禅宗这一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肯定,自己即是命运。两者说的共同点是,人在入世之初,认知新鲜事物都予以肯定,并会找到自己崇拜的导向和目标,然而尼采年轻时正是受叔本华悲观哲学和瓦格纳音乐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物多了,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也多了,对事物都心有怀疑,自己的思想开始有了萌芽,接着尼采摒弃否定了叔本华和瓦尔纳,把自己逼到沙漠;之后,很多人都会在人生的第二重阶段停止脚步,追求了一生、劳碌了一生,到最后发现并没有到达自己的理想而抱憾终生。许多人所认为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平了棱角,那并不是成熟,那只是精神上的衰落和个性的凋亡。禅宗的第三重境界和尼采的“创造时期”有一定的区别,禅宗的意思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做到淡然做人处事;而尼采的观点,并不是回归自然天性,在于真正的成熟应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慧。

3寻找真实的自我

然而人常常因内心的极端状态和外界的舆论和评价而歪曲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社会的舆论和评价干扰着我们的自我认识,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举个例子,在当代的学校的应试教育中,一味的填鸭,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磨平生长的个性。周国平的“教育即生长”就是指,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了生长。竞争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动力,竞争给予我们不竭的动力,然而“迷失自我”的盲目竞争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越来越严峻的病态竞争,带来的有可能是病态的同化。有种“伪个人主义”,很多人都不是为他的“真实的自我”活着,而是在为“他们周围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并传达给他们的自我的幻象”活着,在舆论的迷雾中,迷失在无精神性的劳作中失去“高尚志趣”的独特个性而劳碌一生。真正的好的社会,应是可以让人人心安理得的社会,让人们真正敢于走自己的路的社会。

4忠于真实的自我

发现真实的自己,首先要忠实于自己,对自己的生存负责,真诚地寻找人生的价值。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真实的人,内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而他者只会咀嚼别人的思想。尼采就正是一个独特个性的真实的哲学家。尼采在他一生的不同时期,都在发出同一呼吁:“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的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你应当成为你之为你者。”尼采的意思并不是叫人回到自己的天性,维持自己的天性,而是在强调人在后天的创造和发展。“真实的自我”并不是个人先天所存在的本性,而应该是自我创造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必须独立的探寻人生的价值。一个真诚热忱寻求人生价值的人,一路上可能会走一些错路,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正确的;而一个虚度人生的人也许不会犯错误,但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所以,要发现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富于创造富于个性的真实的人。

5小结

人与人的接触,人际关系或多或少会造成个人的“平庸”,然而发展个性,发现“真实的自我”在如今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是个人实现和个性发现的良好的平台。人要学会自省,改良自身的不美之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3

【关键词】《赤壁赋》;哲学意蕴;人生启示

中国分类号:I106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这一时期的苏轼在人生哲学思考以及诗文造诣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赤壁赋》是苏轼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文章中除了营造出清幽的意境,其中含蕴含这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人生启示。

一、《赤壁赋》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苏轼在黄州不仅仅是他思想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苏轼思想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从始至终,儒家思想都是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主导性思想。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其父苏洵是一名著名的古文名家,对他进行了悉心的指导,苏轼雄才大略,但是却被贬黄州,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一度有厌世的念头。他的志向一直都是报效国家,但是却郁郁不得志。

在《赤壁赋》的开头,作者描写了清风、水波、明月等景色,在这种皎洁的月光之下,作者产生了忧伤与思念之情,后来,又描写了“饮酒甚欢”、“月出于东山之上”等情景,他借助屈原忠君爱国的情操来表达自己的抑郁之情,虽然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但是也依然不为世俗苟合,《赤壁赋》中还采用大量迂回的表现方法,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观念。

苏轼虽然被贬,但是依然思念自己的君王,但是却与之产生了分歧,因此,苏轼智能在悲愤、失意的痛苦中哀叹显示,《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正是代表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无所作为,只能够将自己的悲愤与忧思寄托在抒情中,期盼自己能够获取到精神慰藉。

可以看出,苏轼的思想与屈原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他身处逆境,依然挂念自己的君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感,就是由于自己对国家社稷怀有的信念。

二、《赤壁赋》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宋朝的思想十分的开放,受到儒、释、道学术思想的影响,苏轼的作品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苏轼之所以会思考人生,正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让他热爱人生、热爱生活,道家思想让他淡泊名利。无论自己处于何种境界,思想与抱负都是不变的,当然,苏轼对于下层贫苦人民的苦难也有着深刻的感知,他将儒家的坚毅精神与道家超越时空的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几种思想观念的叠加组成了苏轼的人生观。在被贬之后,他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轼的创作风格。

而《赤壁赋》中表现的人生意识、宇宙思想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呈现出了一种洒脱、豁达、乐观的气度与风范,在苦难中依然怡然自乐,苏轼继承了道家思想观念,并未绝对的看待问题,而是注意到了各项事物中的辩证关系。他将人生、历史与自然放在了大的参照系统中进行分析,万物平等,事物与事务之间并没有差别,可以看出,他乐天的生活态度与道家思想是有密切关系的。

三、痴心不改的理想与追求

人生的道路是充满坎坷的,在伤害、不幸与疼痛发生时,苏轼依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坚强,在被贬黄州时,苏轼的身份是一个犯人,在这一个阶段中,苏轼的思想与心态逐渐的由苦闷变为和谐。苏轼走入了灵魂的淡薄中,虽然逆水行舟,依然坚强,在江边的风月之间他寻找出了生命的本质,他将自己生命的精力转化为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自己真正的做到了从容自如、心如止水,这种人生,无疑是充沛的。要想获取到人生的真谛,必须要有超脱的思想,苏轼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与他豁达的胸襟是密切相关的,他有过辉煌的过去,一招被贬,无人问津,他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反而用豁达的胸襟接受了自己的一切,虽然也有过彷徨与困苦的阶段,但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乐土,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

此外,苏轼也有着强大的政治抱负与雄才大略,这种雄才大略潜伏在他的内心思想中,但是,却充分的在暗中发挥出了应有的力量,一个人,既是渺小的,又是坚强的,从这种柔弱中迸发出来的韧性正是一只激励苏轼向前的力量。作为高中生,我们也应该深刻的汲取苏轼的思想观念,树立起远大的报复,但是又要有广阔的胸襟,这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走上人生成功的巅峰。

四、结语

总而言之,苏轼的《赤壁赋》中蕴含着超凡脱俗的胸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抽象的观点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将诗情与哲学实现了良好的融合,真正的做到了情景交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在阅读《赤壁赋》时,读者既可以得到艺术资源上的享受,又可以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1]王一涵.逍遥齐物追庄周――试论苏词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4

钱先生论人生,都是从旧观念、旧传统入手,这与他钟情、研究儒家文化有关,但又能融进新观念、新时代,予人以实实在在的启迪和指导。如他自己序中所说,于人生问题有兴趣,来自的家书家训。因了曾氏读书有恒之训,每每读书都是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读完。再加上时局之变化,经历的、看到的,自然有着一番对人生的随感和觉悟,久之成册,再版又陆续补充数篇,说是说十论,其实亦有16篇,年代也跨了数十年,倒是能一窥钱先生的人生情状和变化,不必拘泥一个时代或某一时期的一个观点和一时之见。

于我印象中比较深的,是钱先生有关人生三路向、三步骤、三品类的所谓三个三之说。人生三路向是从比较人生的角度谈人生追求和向往的,有所谓西方人生、印度人生以及吸收了禅宗特色的中国儒家人生,重点阐述西方人生的向外性特征,注重追求物质和功利,强调以科学发展来拓展人生;印度人生的向内性特征,注重追求内心和来世,以精神寄托来涵养人生;而儒家人生则追求内外统一,既能内修精神,又能外融时代,这是中国儒家文化特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生哲学,所以也为钱先生所津津乐道。

不管怎样说,钱先生从人生比较的角度,就世界上比较具有典型性的三种人生路向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肯定了其积极进取的方面,又指出了其局限缺失的所在,同时挖掘出儒家人生的精萃和意义,为我们认识人生和创造人生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启迪。

人生三步骤是指生活、行为与事业、归宿,如果说三路向讲的是人生是什么的问题,那三步骤就该是人生如何做的问题。按照钱先生的意思,首先要讲生活,这是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人存在和活着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精神,可以说循着这一路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法,其意思也是大致一样的。第三是最高的人生哲学要讲德性性命。德性性命是个人的,而同时亦是古今人类大群共同的。人生一切应归宿在此。钱先生说中国古人讲人生就这三步骤,建议大家去读孔孟庄老的书,以求理解明白多一点,同时拿现代的人生、现代的观点加以思考,来作比较。人生如此通达宽厚,何愁人性不合于天性,人的生命归宿于此,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吗?!

在路向和步骤之外,钱先生又提出了人之三品类:一曰时代人,二曰社会人,三曰文化人。这是就所处社会之人所作的分类和区别,按钱先生的意思:生此时代,则为此时代人;居住此社会,则为此社会人;受此社会传统文化之熏陶,则为此文化人。此三者似乎是一而三,三而一,无可细作分别。但就其人之畸轻畸重处加以品评,亦确有此三类可分。我以为,所谓社会人是社会之基础,在他们之间产生文化人和时代人。时代人追逐潮流,大浪淘沙始见金,文化人则涵养品裕建功立业千古存。成为什么人,我们个人要对照确立立身处世之道,若是引领风气、教化民众,更应心中明了,妥为指示,知人为人,方为上道。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5

在这里讲,为了体会得更亲切一点,就借用碧潭这个地方吧!孔子去郊游,他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都在流。”

这两句话的文学气息非常重,全部《论语》中,最富于哲学意味的,也就是这两句话。从这里,有几个要点可以了解。

第一,道家思想方面,老子也和孔子这个观念一样,经常用水代表人生哲学。老子教我们效法水,中国有一句老话“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

老子教我们学下流——不是普通所指不高尚的下流,是指水的下流——大海。天下的水都向下流汇归成大海。

所谓下流,就是谦下,站在最下面,“人之所弃,我则取之。”人要有容量,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老子又教我们“上善若水”,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

道家形容水很妙,水是绝对干净的,脏的东西到水里,都被水冲洗干净了。让我们的心境,以及人品的修养,效法水一样,冰清玉洁,不受一点尘埃。虽然容纳了许多废物、污垢,但仍然是水,水的性质没有变,而且永远自强不息。

第二,佛家也说过水,我们看到流水,永远只是一股流水而已。照佛学的分析,人的心理就和流水一样,如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永远在流,真的吗?错了。等于看到电灯光,说它一直亮着,也错了。

当我们看到一个浪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个浪头已经过去了,是接上来的另一个新浪头,当在看到这新的第二个浪头时,它又已经过去了。灯光也是一样,当我们刚一打开开关时,所发出的光波已经消失了。

我们的思想、感觉、年龄、身体,当一个钟头乃至一分钟前坐在这里的我,与此刻坐在这里的我,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变化了。所以“今我非故我”,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前一分钟的我了。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去。

所谓“江水东流去不回”,历史永远不会回头,时间永远不会回头。人生永远像浪头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过去了,要想拉回来是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另一面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消极的人生,许多宗教家、哲学家,都从这一面看,花落了再不会开了。

大家都看过的,《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这位小姐病兮兮的,花落了还要去收回来,还要葬下去,情调非常美,文章也作得很好,葬花词名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此之为林黛玉!怎么不生肺病?怎么不那么痴迷的死?你管他谁葬你,死了就死了。说到这里,龚定庵的诗就比林黛玉高明多了,他的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刚才说过的某先生,他死后有人问我送什么挽联给他,我说我会另作一副。但送给他的挽联最好是这两句诗,因为,虽然人死了,而其耿耿的忠心仍令人感动,在文学境界上,就是龚定庵的这两句诗。以上这些都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但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的向前涌进。

所以我们要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孔子所以站在上流告诉学生们:“注意呀!你们看这水,过去的都像这样,向前面去!向前面去!而且是昼夜不断的向前去。”

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易经》乾卦的卦辞。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乾代表了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就是文王的思想,也就是孔子所效法的。

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了。

我们有两位现代的学者是在思想界很有影响力的,他们评论中国文化,属于静态的。我对他们说,老兄,谁告诉你们中国文化是静态的?讲中国文化,第一部书就是《易经》,里面就告诉了你“天行健”,宇宙没有静态,永远是动的。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

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譬如人坐在椅上好像很静,其实并不静,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环,各个器官也都各司其职地工作着。

“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这部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的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人生哲学观点范文6

关键词:精神追求;顺应自然;逍遥;淡泊

1庄子人生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不同文化也开始融合。作为最高王权象征的周朝王室开始衰落,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幌子,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导致战争频繁,造成大量民众的伤亡。各诸侯国在争霸同时,横征暴敛,滥施刑罚[1]作为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最高原则的周礼也逐渐崩溃。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激烈冲突,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不断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都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化。

2庄子面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庄子通过自身人生经历的体验和思考,努力探寻着人生苦难的本质原因。他认为人生所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身贪婪的欲望和人生的各种界限的制约。因此,庄子想极力去挣脱一切外物的束缚,追求精神上完全自由的人生。

2.1自然的生与死

人既然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摆脱宿命。面对生与死的困惑,庄子从生命的产生和死亡这两个方面来思考,他认为作为自然万物之一的人,生命都是以“气”的形式存在于自然,气聚则有生命,气散则意味死亡,生与死始终是相伴相生的,死亡则是新生的开始。人的生与死都是自然之道,是自然赋予了我们身体和生命,让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有所寄托,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的,并不存在生与死的界限。在庄子眼里,生与死并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人们应该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生与死,应该摆脱生与死给带我们的悲痛和恐惧。

2.2现实的命运与时运

在庄子的人生观里,他认为人的一生必然会受到各种现实的制约,这种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命运。不论是生与死,还是穷贫与腾达都是世间事物的正常变化,也包含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既然人无法摆脱的命运的束缚也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那么人的生死变化也就是不可避免。另一个是时运。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制约和限制着人自身本性的发挥,也是构成人生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自然之道没有起点和终点,而世间万物却有着生与死的变化,自然的法则在不断变化着,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是不足于依赖的3]。

面对社会现实社会中命运和时运的限制,庄子认为,人们必须听命于自然的命运和时运。人们必须遵循着自然规律,时刻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做到安心于时运,做到宠辱不惊,才能挣脱思想的枷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3自身的人心与物欲

庄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本真之心,但由于受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们便逐渐有了一己之私、一己之情、一己之成见,这些私心一旦形成于心中,便牢不可破,难以根除。人心中的悲伤的情绪以及对物质的欲望都是先天的本性,并不会因为所处的环境改变而改变。人们对物质贪婪的欲望也不是人所能避免的,是人内心最真的本性[4]。追求欲念、欢喜这些身外之物,这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性[5]。面对自身人心与物欲的制约,庄子认为人应该摆脱欲望的限制,积极顺应自然规律,让自己不被外物所羁绊,做到逍遥自在的生活。

3庄子人生观的表现形式

面对来自人生的种种困惑与限制,庄子重点从“道”的角度去探究人的精神生命,并且提出了超脱人生的方法,即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了解自然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一种淡泊、超脱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3.1顺应自然

在庄子的人生观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不变的客观存在,我们人类本身的形体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然而一个只有形体的我们是不能够有所行为的,当自然赋予我们的形体以“气”,我们才有了具有意识形态的行为。

庄子道家思想就包含着自然之道,他的思想里所谓的“自然”也包含着自由的内涵。在庄子思想观念里,经常使用“自然”来反面衬托“人为”,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和“无为而才自然矣”等。庄子人生观里所谓的自然境界就是顺应自然,这也便是庄子“逍遥游”中的虚无境界。庄子顺应自然的人生观是“外化于心而内不化”,他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并没有受外部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的束缚,而是内心一直有所坚持。他在《养生主》中讲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为人处世的态度,让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去顺应自然之道,而不去顾及世人的眼光和世俗的法则。

3.2淡泊名利

莊子一生都把功名利禄看的非常淡,没有去追求那些身外之物。一天,当楚王命令两人来请庄子到楚国议事时,庄子却仍然持杆而不顾,并且说:“我只愿意做一只在泥水中自由快乐的龟,而不愿意做一只被高高供奉于高堂上的龟”。庄子把功名利禄看作是身外之物,认为那些身外之物都是对他“逍遥游”的限制。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达到变化莫测的境界时,就像有道德学识的圣人无意于功名那样,无求于功名利禄。在庄子的人生观里,他把埋名隐功当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境界,并将那些能够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事情当做自身生命的追求和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把它当做获取功名利禄的工具,这也充分展现了庄子轻名誉贱利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

3.3逍遥而游

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是他人生观的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他所谓的绝对自由,充分的展现在《逍遥游》里。“大鹏徙于南冥,扶摇而上九万里”,庄子认为,人生中只要有所凭借就不能做到无所依赖,只有放下内心物欲的有待去追求精神无待,那才是真正的逍遥。客观现实条件限制和自然的必然性束缚,都严重影响着人自。身的发展,是人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的局限性也束缚了身心的自由。人要以一种心灵无待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生活,只有身心完全自由了,那么他内心的世界也就完全自由了。

庄子在《逍遥游》中明确指出了“逍遥游”的理想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做到内外如一,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够不为外物所限,也不为内心所困,故而便可以做一个随时扶摇而上的大鹏,随心所欲逍遥游于自然之中。

4庄子人生观的现实意义

探寻庄子的人生观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看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4.1要有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依靠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去获取功名利禄,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进步好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关键在于人们不能纯粹的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以及身外之物而丧失了人心的本性。“得之则喜、失之则忧”,既要淡泊名利,正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当人们认识到了名与利都只是身外之物,而并不是人生的决定条件时,自然就会主动远离那些身外之物,转而更加去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做到既善于物质享受,又善于精神享受。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精神享受才能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愉快和幸福感,因此,人生在世,贵在精神。

4.2要有胸怀宽阔的心境

在如逆水行舟的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名利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急功近利是社会群体普遍存在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权利与利益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困顿于物欲的牢笼里不能自救。在庄子的《齐物论》、《逍遥游》中,我们看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说人只有自己从内心里彻悟,心甘情愿地放下外在的一切贪欲、欲念,才能找回自我,达到忘我,做到“至人无己”,摆脱心灵的桎梏,净化心灵的污垢,真正地享受自然与我合一,天地与我同化,把物与我、是与非、生与死、荣与辱视同为一,才能领悟生命和活着的真谛,才能感受万物同伟大的美妙。

君子当以厚德载物,如果我们大家都以平和谦虚的心态,以宽阔的胸怀去面对生活,像庄子那样有“安时处顺”的宽广胸襟,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3回归真实的自我

当今,我们奔忙于快节奏的机械化生活状态里乐此不疲,这样的生活节奏确实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改变,但是我们不应该“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在追求进步的路途中迷失自己,迷失了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们应该用淡然的人生态度去迎接命运和现实的挑战。我们要顺乎自然、安于自然,不能被世俗功名利禄所累。学习庄子那种自在逍遥的精神,学习他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让自己从世俗的功利中解脱出来。“于世无用、于己大用”从而超越世俗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以“有用”为标准的社会价值观。庄子从物我合一、超凡脱俗的心境中找到“真我”,找回“自我”,这是对生命、对生存一种伟大的升华!

5结语

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淡泊超脱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自在,徜徉自得的心境。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自身极度渴望自由,也有对现实社会政治的批判和对人生达观的态度;另一方面对困惑的人生,他又不得不用一些外物的限制来束缚自已,具有只求自身适己,怕虚无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他抛弃了大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等世俗价值,努力去实现超越人生困境的精神状态。庄子的顺应自然,逍遥而游,淡泊名利,至人无己都是他人生世界的精神体验,是庄子理想中的自由天地。

参考文献: 

[1] 杜宗才.简论庄子的人生观[J].殷都学刊,2008(1),9-10. 

[2] 王利锁.智通庄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5. 

[3] 董震.莊子的人生哲学概论[J].兰台世界,2012(24),1-2. 

[4] 张默生.庄子新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67. 

[5] 王国胜.理想的幻灭与无奈的悲鸣——试论庄子人生哲学的嬗变[J]. 理论探索,2005(05),8. 

[6] 何宗思.庄子洗心[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