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1
读《重新思考文化政策》
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认知及其变迁
文化认同与民族工艺品的优化开发
制度创新与中国动画的内生进化
试论网络自制剧的知识产权运营
从《重新思考文化政策》看文化资本主义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
文化公民权与当代城市治理策略
文化社会治理是文化管理的新机制
文化流动与文化公共领域治理模式转型
文化产业集群互助融资担保机制构建研究
影视产业版权质押贷款难点分析
“非遗”的认知困境与保护路径
城市文化功能空间构成及其治理探析
我国乡村文化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价值·主体·文化:文化政策解析
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律的性质地位
文化评奖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综合评价研究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产生的动力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演艺业的创新与发展
云经济时代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再造
运行机理、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
价值链耦合中的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与关联度
艺术品金融化:“价格背离价值”倾向的反思
文化驱动下民族旅游开发社区主导逻辑研究
文化外交视域下“一带一路”的现实与未来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嬗变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
公共财政支持党报党刊发展的理论政策研究
现代性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保护
江苏文化产业园发展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文化竞争力诉求下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及指标体系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估体系的指标、结构与模型
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对主要矛盾
大格局中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与当代的视角
反思与重构: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与文化安全
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税实践创新
为万世开太平——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中文化政策的建构
精神、物质与社会——理解文化生产的三个维度
戏剧表演艺术演出票价探究——基本实证研究视角
文化规制的自生自发演化:来自人类学与脑科学的证据
经济学视域下保护文化的主体性:政策依据与路径选择
从文化强国到文化隆盛:以文化产业探索韩国发展之路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2
一、现状
建设国际化社区,本质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市民和国际友人享受国际化、高品质生活,核心是坚持国际理念、国际标准,重点是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生活品质。全域国际化社区建设是深化城乡社区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表达。党工委深刻剖析在“二次创业”大格局中的定位,结合实际,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公园城市特点产业小镇”的奋斗目标,以“产业服务型、文创旅游型、商居生态型”为重点,推动国际化精品民宿、国际化业态提升、国际化志愿者服务站三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体系逐渐系统化。产业体系主要为农业依托型,同时以“小民宿”为方向的旅游业嵌入发展,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的产业体系仍然以农业为核心,以休闲、旅游、观光、采果、文创、体育等为衍生产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链共同推动街道发展。一方面街道具有特色水果产业优势。枇杷、樱桃、葡萄三大特色水果产业规模成熟、运行顺畅,在规模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更新、现代科技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水果产业良好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凸显。同时地处龙泉山森林公园范围内,生态保育功能显著,充分体现街道在全域规划中的功能分区特点,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在建设樱桃基地、葡萄基地、枇杷基地、桃源村特色民宿产业示范区等产业基地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开拓路径。另一方面街道“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商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创业、体育业等第三产业皆是未来逐步占据产业版图的重点发展对象。体现“一三”融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已不同程度投入运行。
特色水果产业是街道产业发展成果的初步体现,20年的产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较大提升了特色水果产业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竞争力。2019年,街道枇杷种植共计19000余亩,年产量0.8万余吨,产值1.2亿余元,规模成熟,产量稳定;樱桃种植共计1000余亩,年产量50余吨,产值30余万元,附加效益强大,极具发展潜力;葡萄种植6000余亩,年产量400余吨,产值70余万元,融合科技兴农,更具规模效益。同时基于水果成熟季观光旅游,吸引20000余人前来观光旅游、体验采果,实现经济效益120余万元。
二是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以x村为主覆盖街道全域的枇杷产业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成熟的体系、庞大的规模,在农业管理技术不断提升的加持下实现了强大的产业效力,是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x村樱桃基地建设十年,通过农学院的技术支撑,丰富了产业链,提升了果品质量,较大程度增加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x村以及街道发展带来较大的推动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与独特的产业特色,并提升了街道在观光采果业中的竞争力。樱桃沟产业成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公路的美观度,增强了停车场的便捷度,为前来观光采果的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体验。同时樱桃沟基地成为x大学硕士、博士教学基地,完成了集科研、教育、产业为一体的综合试验基地建设,x村葡萄基地引领了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基地将现代农业科技运用到基地农产品种植、管理、丰富、繁育等全过程产业链中,与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通过科研院所推陈出新的农业前沿科技,促进葡萄种类更加丰富、产品质量更加优质、采果时间不断延长,引入先进品种,丰富产业链,不断提升葡萄基地在成都市水果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对国际化社区建设缺乏深入理解
国际化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向基层干部,更是新上加新,基层干部缺乏对于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念,无所适从,仍然遵循旧思想、老办法。干部缺乏国际化社区理念,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整体把握较差,站位高度不够,对于如何建设国际化社区亦是无从入手,就事论事。
(二)特色产业根基需巩固,产业深入融合程度不够
特色水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特色特显不够充分,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特色产业需提档升级。一是传承发展二十年的枇杷产业,出现产业园区“老化”现象。枇杷园区管理精细化程度低,果树老化、病虫害等问题较为普遍。二是x村樱桃产业基地已使用十年,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但目前规模较小、果期较短、品种单一,规模效益体现不够。三是葡萄产业虽然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存在品种丰富、农业设施良好、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较少,全域内单体小农户较多,以种植某类品种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销售渠道不够多元,且受气候影响大,抗风险能力不够强。
(三)国际化社区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不清晰
国际化社区建设虽然已经推动了大半年,但理念宣传不够到位,思想接收程度不够,导致国际化社区建设的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化社区建设是全域全方位的工作,xx国际化社区建设核心便是特色产业的“一三”融合发展,以社区为链接形式。但表现出来却是产业是产业,社区是社区,没有一个融合发展的清晰路径。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夯实产业根基,加快发挥产业集聚规模效用
自古以来,农业便在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资保障,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夯实农业根基,方能推动五千年文明永续。于xx而言,特色水果产业是农业中的主要产业,是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夯实产业根基,便是巩固好特色水果产业根基。要坚持科技兴农,深化与农科院、x大学的合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合作试验基地,发挥科技产品效用,淘汰低产、老化果树,丰富特色水果樱桃、葡萄、枇杷的品种,推广高产、抗病虫害品种,加快产业的连线成片工作,打造好品牌化建设工作,发挥好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效用。
(二)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健全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
要充分结合自身禀赋,发挥好特色水果产业的优势,推动产业深入融合,发挥体制优势,加快步伐集中力量建设健全基于特色水果产业的现代都市观光农旅文产业链。加快建设步伐,抢占特色模式发展阵地,争先建设好一个产业链发展模式地区,做好宣传工作,快速形成人流集聚地。提档升级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加快完善标识标牌、停车场、道路增花添彩等配套实施,提速推动观光采摘步道、观景平台、展销点位等硬件设施建设。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3
(商水县文化馆,河南 商水 466112)
中图分类号:G2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4-01
摘要:乡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发展乡村文化绝不能等靠要,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
关键词:乡村文化;发展;方向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民间工艺、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现状,不宜匆忙开发;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5
关键词:集中连片 农村产业 转型升级 武陵山区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发展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相对粗放,传统农村产业升级相对缓慢,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在于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中国经济过去30年增长有其特点,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问题及挑战需要通过实现共享式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有关农业核心技术欠缺、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当前全国正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层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与平台。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一致:只有提高中国农村产业整体效率,关注不同区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可能使农村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法、德、韩、日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德从土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强有力的制度与运行机制;日韩充分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调动农民积极性,农民主导农村内源性发展逐渐壮大。而巴西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简单地用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该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武陵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这种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择武陵山区作为分析重点,深度探究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探索中国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热点关注
以武陵山区农村为分析重点,探讨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原因、主体、特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成为关注的热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以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主线,以武陵山区为研究重点,分析该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质,并通过国内外的比较,验证研究的理论预设,提出相应的应对路径。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时空差异。产业转型升级的非农化、服务化响应强度及其空间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非均等化程度高。西部大开发推进,地处西部的贵州产业面临大发展和大调整。产业承转对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政策措施来应对。传统农村产业不断根据当地及外界市场变化和国内外产业政策导向,进行转型升级。随着要素价格上升、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等推动农村传统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实践中,将其置之于经济增长的视域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构农村的组织载体等,形成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长效机制,彰显包容性发展新要求。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其近中远期目标、发展重点、路径选择、政策支持等,需要系统探究当地农村产业的演变、转型与升级,并认识其基本特征。武陵山区作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其农村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中东部地区,需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科学道路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如下:一是从体制机制、资源环境、地理区位、各级市场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二是针对武陵山区这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利用好武陵山区独特资源,积极培育农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倡导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实现武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的宏观探究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需要宏观上的探究,其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整体贫困环境下的城乡良性互动中的产业发展与农村发展耦合运作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其原因在于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不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不协同发展等问题。就武陵山区来说,其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其转型升级的主体在于农民,需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的多元参与。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 性;推进农村产业整体素质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竞争性,提升农村产业高附加值,凸显当地特色。具体涵盖加快以农业品牌创建、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转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凸显生态、安全、养生特点;外力推动内力,用好财政增量资源,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农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各种合作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在带动贫困农户和协调企业方面的纽带聚合作用,促进企业和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建具有武陵山区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等。
总之,立足武陵山区为代表的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实情,着眼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审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史,关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注包容性增长,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视域中把农村的一二三产业与城市产业衔接,破解农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科技支撑上的资源配置与产业特色结合、城乡统筹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熊勇清,侯玲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政策的变迁及特征分析——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视角[J].软科学,2013(5).
[4]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6
“小产业”蕴含“大潜力”
政策环境将迎来重大机遇。从目标导向看,十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未来重点发展目标。从政策支持看,中央和省市正密集出台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传递出用文化产业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强烈信号。从市场需求看,我国人均GDP已达7000多美元,江苏和南京超过1万美元,栖霞区接近2万美元。按照国际经验,这个发展阶段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群众文化消费支出将大幅上升。从发展空间看,“十二五”期间栖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4.6%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超过80亿元,按照2020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12%~13%测算,未来五年还有80多亿元的增长空间,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特色资源正形成叠加优势。近年来,栖霞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同步提升、集聚发展。当前,以深圳华侨城、仙林万达茂为代表的大型主题文化,以栖霞山、燕子矶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文化,以栖霞寺为代表的佛教历史文化,以龙潭金箔为代表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以休闲农庄为代表的现代乡村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栖霞特色文化资源的基本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资源都分布在栖霞新一轮城市化的重点区域,随着片区整体大开发大建设,文化资源优势将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在这个过程中,龙头项目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全国文化旅游第一品牌深圳华侨城、全国文化产业投资额最大的企业万达集团,2016年分别在栖霞区投资200亿元、150亿元建设新一代航母级文旅项目,为全区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搭建了框架、拉开了布局,将极大地撬动区域产业整体升级,助力栖霞打造成为省市乃至全国新的文化产业高地。
产业融合已显现放大效应。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种要素相互融合的产物,如果融合得好,往往能产生快速增长的倍增效应甚至乘数效应。近年来,栖霞区产业发展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文化+科技”上,我们在液晶谷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分基地”,光电显示产业为全区贡献了88.8%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6,成为文化装备产业新增长点。在“文化+创意”上,我们依托紫东国际创意园等平台,集聚了200多家工业设计、动漫网游等创意企业,其中一年前引进的游族网络,已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缴纳税收2500万元,孵化了13个小团队,形成一股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文化+金融”上,我们重点扶持的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产品上线仅两年,今年交易量已超过6000亿元,缴纳税收1.2亿元,有力带动了文化消费、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栖霞区文化产业蕴含的潜力和后劲,更加自觉主动地抓住机遇,用好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老空间”拓展“新路径”
面向“十三五”提升文化产业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栖霞特色文化强区,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项目支撑和创新驱动作用,把握“文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着力打好旅游牌、创意牌、底蕴牌“三张牌”,进一步构建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提高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走好三条路径:
以点带面辐射,做大综合性旅游经济圈。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快速兴起,并将逐步取代一般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导产品。栖霞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体量较小,目前每年营业收入仅1.5亿元、游客200万人次,亟须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各类休闲度假旅游业态,推动全区旅游业整体升级。这就要求我们跳出栖霞看栖霞,强化“大景区”思维、“大旅游”理念和“大项目”战略,全力推动栖霞山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构建以栖霞山、华侨城、万达茂为核心板块,带动全区、引领全市、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旅游经济圈,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此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充分挖掘八卦洲、龙潭、西岗等地资源,发展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点,鼓励发展餐饮、购物等配套产业,加快形成适应多元化需求的现代旅游产业格局。
从低向高提升,做强创新型文化产业带。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理念中强调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落实这个要求,全区新建的一批文化产业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产业类型侧重娱乐经济领域,在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一步,要大力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比重和层次,做好“三篇文章”,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带。仙林地区要做好“育苗造林”文章,依托紫东国际创意园、南大科学园等平台,引进培育更多优质项目,积极争取江苏电视台等资源布局,打造动漫游戏、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带。栖霞山地区要做好“腾笼换鸟”文章,利用江南水泥厂等老工业区、闲置厂房场地,引入保利集团、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战略合作方,打造工业遗存、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带。燕子矶地区要做好“见缝插针”文章,抓住新型城市化快速推进机遇,在楼宇中、老街周边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创新载体,打造文创楼宇、设计服务产业集聚带。
由浅入深挖掘,做亮体验式传承示范区。一个地区的文化魅力不在于文化资源多寡,而在于文化特色是否鲜明,能否让人们清晰体验和感知。栖霞拥有59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批宝贵资源,构成了栖霞文化的独特底蕴。由于发展基础、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原因,文化挖掘尚未紧紧跟上时展步伐。面对新一轮文化竞争发展,我们既要用好文化资源优势,也要顺应传承发展趋势。下一步,要聚焦栖霞区独有性、稀缺性文化资源,运用市场和产业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大力推进金箔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用接地气、可触摸、体验式的载体,赋予金箔、龙舞、折扇等传统资源新的时代内涵和展现形式,让文化鲜活地走到人们身边,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要抓住文化旅游大发展机遇,加快开发具有栖霞特色、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出一批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提高文化吸引力和生命力。对适宜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要分类建立质量标准,有些由街道组织居民进行家庭式作坊制作,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更好地把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
“硬功夫”提升“软实力”
要把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与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在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同步提升栖霞区的文化软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城市影响力。
提高思想认识,让文化自觉“强”起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自信和担当。深圳是曾被称作“文化沙漠”的移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没有先天条件和资源禀赋,但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创造了文化产业增加值近10年增长10倍的奇迹,不仅转变为“文化绿洲”,还将资源输出到全国各地。我们从深圳引进了项目,更要引进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文化强区。在政策支持上,栖霞区委、区政府近3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资金,2016年将增加到5000万元,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栖霞区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领先地位。在组织运作上,强化区委宣传部组织协调、区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政府与民营企业合资的文化产业公司,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掀起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热潮。
加快项目建设,让空间载体“立”起来。未来几年,栖霞山、华侨城、万达茂三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00亿元,还有一大批中小文化项目也将开工建设。可以预见,“十三五”将是栖霞区历史上文化产业投入最大、项目最多的时期。这其中,栖霞山将用3年时间,完成规划区19.18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区的功能提升;华侨城在3900多亩土地上建设的欢乐谷等项目,将于2年内实现一期开业、4年内二期建成开放;万达茂将在3年内建成122万平方米综合体,并在2018年初正式开业。制定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跳出文化看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融合。要强化服务意识、执行意识,按照为万达茂服务的模式组建重大项目工作组,倒排计划和时间节点,全力突破拆迁、建设中难点问题,早日展现栖霞文化产业新的布局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