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统计
数据统计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作用.教师有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具有重要影响.
一、通过讲解,使学生形成统计的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是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也有待于提高,对于统计的基本概念缺少基础的理解,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进入统计部分学习的第一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如天气预报、体育比赛等,都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将信息传递给群众.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解释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学中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等,还要向学生举例解释统计学对生活的影响,如可以通过比分等对体育比赛中的胜负做出判定.在统计的基本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出大量10以内的数字,如3、2、4、6、8、6、6、4、3、3、9、9、2、0、8、7、7,事先向学生说明统计学中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等基本概念,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上面一系列的数字中平均数是多少?众数是多少?这样,在学生了解统计学基本概念的同时,使他们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统计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探索统计学知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可以通过任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最感兴趣的运动是什么引起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举出一个有关足球比赛的例子,如甲队、乙队、丙队进行循环足球比赛,比赛情况为甲队:胜2,负零,平零,进球数为6个,失球数为2个;乙队:胜1,负1,平零,进球数为4个,失球数为4个;丙队:胜零,负2,平零,进球数为2个,失球数为6个.提问学生从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分析其提供的数据的正确性,得出最后的具体正确的比分.统计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之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因此,由体育比赛吸引学生的目光,再通过学生对比分的好奇,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对统计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兴趣.
三、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2
成人继续教育对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对象。他们在专科阶段已系统学习过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工作经验。由于社会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逐步树立起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深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的愿望。许多人在实际工作已经遇到了诸如不知该用何种统计方法、计算什么统计指标来处理相关数据的问题,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他们在继续教育阶段的学习目的也更明确,不以广泛学习理论为主,而是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3]。但多年的医学专业学习和工作往往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势,侧重于形态、功能记忆而淡化了逻辑思维和数量概念,在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他们在继续教育阶段对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和提高的目标就是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医学统计资料而非广泛学习理论。
虽然成人教育的学生许多在专科阶段已经学习过医学统计学,但学生学习效果差,老师授课难,是许多教师的普遍感受。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达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应根据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统计学的授课目的进行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课堂教学以教师按章节讲授为主。由于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较少,往往出现教学内容是专科阶段课程学习的重复,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虽然能领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到了实际应用中仍然不能确定用哪种统计方法。
根据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统计学的授课目的,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提高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强调基本概念和统计思维,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淡化公式推导和计算,从而使学生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自觉的实现终身学习[4]。与传统的LBL教学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5]。这与目前社会所提倡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目标一致,对于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尤为适合。
1.1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在实施PBL教学法前,将该方法向学生做简单介绍,获得学生配合。每种统计方法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按提出实例,归纳问题-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几个步骤来学习。
1.1.1收集和筛选实例教师向学生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工作步骤,了解学生在医学统计学的大致水平。向学生征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筛选,根据所要讲授的章节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每个章节准备2~3个问题,其中1个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其余用于练习应用。
1.1.2提出实例,引导提问,归纳问题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举出1个收集来的问题。由学生主持,讨论解决该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需要理清的问题。教师在一旁启发指导,控制讨论问题的方向。
例如:欲比较市区和郊区幼儿园儿童的超重肥胖率,调查了市区和郊区各3所幼儿园,结果见表1。问市区和郊区幼儿园的儿童超重肥胖率有无差异。
由此问题理出需要掌握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学检验?什么是总体、样本?所提供的资料是总体还是样本?应该用什么方法检验,这种方法适用于哪些情况?这种方法对资料有什么要求?如何进行检验?等等。
1.1.3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相关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相关章节。并提供参考书目,鼓励学生分头查阅参考文献,寻找答案。
1.1.4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根据教材学习和资料查阅的结果,各人将学习成果共享,相互补充,得到各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整理,并对其中所用到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归纳总结。本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有:总体、样本、计数资料、χ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公式、χ2检验条件和校正公式等。最后,提出1~2个课前所收集到的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应用,以作为巩固。
1.2PBL教学法的优点教师在整个PBL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填鸭式灌输概念、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有下述优点:目标明确: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目的都很明确,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强,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每单元的案例都来自学生的实际工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意识到统计学离他们的医疗实际工作并不遥远,也并不可怕。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2计算工具的改革
统计学学习中学生最感吃力的是公式推导和大量的数学计算。既往的教学以计算器为计算工具,许多教学学时用在了计算上,学生成为计算工具,影响了重点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继续教育对象许多已经过多年的医学专业学习和工作,淡化了逻辑思维和数量概念,医学统计学学习中涉及的公式推导、复杂计算难以胜任,这一缺陷表现的更为突出。
改变以往的计算方式,以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为计算工具,从而使学生摆脱繁琐演算的束缚,把注意力集中于统计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统计思维的建立。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从医学实际问题引出统计学概念和方法,侧重于不同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设计类型,深入浅出,统计计算则由统计软件来完成。
几种权威的统计软件中,SPSS界面友好,以窗口式操作为主要方式,与SAS、STATA等以编程为主要操作方式的统计软件相比,更适合于非统计学专业的医学生。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计算。SPSS软件辅助教学的要点如下。
2.1数据的录入格式教材所列数据类型多为整理加工过的数据,而自己搜集的科研数据应该如何记录,用什么统计方法,是许多学习过医学统计学的人依然会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以教材形式出现的数据类型和格式尚能应付,而实际工作中的科研数据就不知如何处理了。对于已有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继续教育对象而言,他们在医疗卫生和科研中所积累的数据通常不是经过归纳整理的、以教材形式出现的数据格式,而是病例的积累。如何把实际医疗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数据和统计学学习的统计分析方法联系起来,需要掌握数据库建立的基础,数据录入的标准格式。
SPSS软件对其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统计分析时无需进一步加工就可直接进行分析,也可以整理成教材中的数据格式再做分析。如表1原始数据的标准录入格式见表2。
为了反映地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可将原始数据标准记录格式的第4、5列整理成表1所示的格式,与教材提供的数据格式一致。
掌握实际工作中原始数据的标准录入格式是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统计方法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关键步骤。通过学习数据库的建立,原始数据的录入,学生对于统计方法的认识不仅停留于做题和考试,而是与他们的日常工作、病例积累相结合,从而有的放矢,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认识。
2.2输出结果的解释以统计软件作为计算工具,不需要繁琐的计算,只需编程或窗口式操作即可轻松获得计算结果。因而输出结果解释成为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的关键。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3
现代统计学创立于17世纪的欧洲,于20世纪初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入快速发展期。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它能够帮助人类正确分析所占有的信息,从而逐步认识数量化的客观世界,在各领域科学研究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我国卫生部科教司于1983年编印的《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第一辑)》中已将医学统计学列为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医学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方法,研究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本文由收集整理析方法的学科,是统计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基础较为抽象、深奥。而在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中,大多数医学专业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学时有限,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加之不同院校、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医学统计学教学参差不齐,使得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医学生面对抽象的统计学理论、复杂的统计学计算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教学的逐步开展,更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枯燥、抽象、难懂,导致自信心不足,极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使得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2.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重点难以突出。医学统计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统计设计原则和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因此,医学统计学教学重点应该是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用途、统计学处理结果的正确分析及科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而目前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内容陈旧、手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多局限于单个统计学方法的介绍和典型实例的验证,主要教学内容突出体现在公式意义、计算过程等内容的讲解,对统计学方法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医学统计学就是数学、就是计算,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统计公式的记忆、结果的精确计算等方面,忽略了统计方法选择、结果解释与评价等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二、spss统计软件的优势
spss全称为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统计软件包之一,在自然、社会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在统计学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拥有明显的优势。
1.软件操作方式简便。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菜单加对话框的操作方式,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专用的程序语言,界面设置较为人性化,只需通过鼠标点击即可完成统计分析,更易被非专业人员掌握。其结果输出形式简洁,可读性强,能够通过激活文本、统计图、统计表等编辑器进行编辑,也可直接导出至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系统使用。
2.数据处理功能强大。spss统计软件包可以直接读取spss、excel、dbase、ascii、access、foxpro、sas等数据文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名称、类型、结构等修改,变量变换方式全面;可以合并不同数据库生成新的数据文件;数据库保存、导出形式多样。软件处理数据量大,可以满足各种科研、教学数据分析的需要,并能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
3.统计分析方法全面。spss统计软件包通过不断的版本升级,增加新的统计分析模块,完善统计分析功能。目前,spss除具有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非参数检验、统计图形绘制与编辑等常规统计学分析功能外,还拥有多元相关与回归、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生存分析、分类树、时间序列分析等完善的多因素统计分析功能,上述功能均可通过菜单实现。对于如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部分菜单中未提供的统计功能,则可以利用简单的编程予以实现,进一步增强了软件的适用性,使spss软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更加灵活高效。
三、spss软件融入传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会
1.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spss软件进入医学统计学课堂提供了硬件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依靠各种现代化的媒体设备,使传统静态的理论课教学形式动态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上信息的占有量,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统计软件教学提供了技术平台,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链接灵活调用统计软件参与数据分析,使现代化的计算分析工具与传统的统计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统计理论及方法如何在专业领域中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spss软件与医学统计学教学同步进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相互补充,突出了教学重点。一般情况下,spss统计软件常常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研究生或本科生中开设,这容易使软件课教学脱离了统计学基础而成为单纯的软件使用说明,很难使学生对软件有更深入的理解,结果学生在日常使用统计软件时,难免会出现虽然能操作但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统计方法错误这一现象。将spss统计软件引入医学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繁杂的公式记忆和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和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判断上,充分体会到统计学解决问题后所带来的快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医学统计学理论、方法的学习也可以提升学生对spss软件各种分析功能的认识,实现不同功能的及时比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不同分析方法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有效避免统计分析方法的误用,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4
笔者针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统计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学生应用统计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对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统计调查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在承担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伊始,首先针对该课程的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学生中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以前的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内容之间不銜接
统计学课程的先导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后续课程有多元回归分析、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等。由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改革而撤销了教研室,致使课程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规划,任课教师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统计学课程中的统计推断内容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存在着交叉重复,造成学时的浪费;而另外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却又没有足够的学时进行讲授,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困难。
(二)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环节
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许多高等院校统计课程的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学习,系统性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但是,这一教学模式对统计方法的应用性重视不够,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缺乏统计软件的学习与训练
在现代计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会使用计算机手段和相应的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学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演示统计软件的使用而缺失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将导致学生只掌握了统计学的“皮毛”而没有抓住统计学的核心,只记住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却没有掌握将统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的工具和手段。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并能正确地应用。
二、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发展趋势
笔者在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曾选修了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当地高校商学院的统计学课程,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外,还与美国西华盛顿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学者就其商科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对国内高校特别是“985”院校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a_a:
第一,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不是从僵化死板的概念和公式定理出发,而是基于社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来阐述统计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应用的条件以及基本统计思想。
第二,重视统计分析软件的学习。通过学习进而掌握各类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快速而简单地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将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输出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上,真正体现统计学的实用价值。
第三,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能熟练运用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手段与方法,不仅拓展了学生所掌握统计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且提高统计学成果的社会效益。
三、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针对管理专业学生,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突出学生统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围绕这—教学目标,按照图1所示的教学改革思路对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从实用角度出发,构建统计学课程“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统计调查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将统计学原理、统计软件应用以及应用统计学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应用型统计学知识体系。
(一)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銜接
针对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与统计学相关课程主讲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协调统计学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制订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代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将统计学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描述性统计分析、抽样分布、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将数据的收集方法放在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中,而统计推断内容仍放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统计软件的使用,教学重点集中在对统计输出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上。据此,一方面,管理专业与统计学相关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界限分明,分配合理,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生以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完美协调,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而且全面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分析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实验室建设条件的加强,为统计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统计学实验,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软件操作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统计分析能力。这也是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首先,针对上述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学时比例为2:1,并通过增加课外实验练习,以期达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学时1:1的比例。在实验教学中,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结合在一起,用所学理论方法指导实验教学,在实验练习中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互相促进,有效结合。
其次,微软公司开发的MSOfficeExcel不仅能够制作图表,而且还提供了比较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便于掌握,更易于推广使用。因此,统计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以Excel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的学习和应用为重点,在掌握了Excel软件统计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辅以SPSS专业统计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SPSS专业统计软件。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使学生从大量繁琐的统计计算中解脱出来,将学习重点放在统计模型和结果的分析上。
最后,撰写实验报告,这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加强对所学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运用统计软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统计输出结果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统计方法应用效果的认识和理解,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统计学课程本身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3。其科学性要求知识的传授必须关注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基本方法;而艺术性在于它更重视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基本方法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的技巧,强调管理统计学的正确实践。正因如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要一改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引进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理念,提高学生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一问题一假设一解决一验证”5个步骤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探索发现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在问题讨论、相互激发、协作和互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
统计学教学既强调理论学习,又强调实际操作,而案例教学正是连接统计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案例是现实问题的一个缩影,案例的引入给学生提供了逼真的练兵场,学生对案例中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选择若干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评价,最后得出统计结论。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如何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为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既包括课堂实践,如课堂案例讨论及实验课,也包括课后的个人实践和团体实践。课后个人实践主要是指课后作业和独立上机练习;团体实践主要是以小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这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团体实践。为此,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由学生独自完成“选题一样本选择一数据收集一描述统计分析一统计推断”完整的统计调研过程。在社会实践调查过程中,学生要独立承担以下具体工作:(1)观察分析实际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提出研究选题;(2)设计抽样调查方案;(3)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进一步做出统计推断和相关性分析;(5)撰写统计调查报告。最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各小组在课堂上对其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由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统计学;教学模式
统计学课程作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要求,改进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统计技能培养,以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目前高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不同于本科教育,其教育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不像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系统的理论教学为主,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围绕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有效就业而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知识—能力—应用”,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有效就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的特点,教学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育目的。
二、高职统计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统计学教学方案的设计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
高职院校在制订统计学教学方案时,由于受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对统计学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性不强。这就让教师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只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烦锁的统计学计算,忽略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特别是经管、会计、金融类学生,数学知识有限,对公式、原理、数据推理计算的理解和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听不懂、学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也就不重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只求考试过关,不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高职统计学实践性教材缺乏
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在使用统计学教材时仍然是偏重理论部分,统计技能应用教材的开发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统计学教材是对本科院校统计学教材的压缩和缩减,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应用”。虽然内容有所减少,但整个知识结构还是摆脱不了本科院校统计学理论教学的特点,缺乏实践应用性,这就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产生矛盾。由于应用型统计学教材的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注重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和公式的推导计算,无法有效地通过经济统计指标案例分析、统计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以提高其实践技能。
(三)统计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授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授课教师处于主动地进行知识传授的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教学信息主要是单向传递,课堂上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虽说目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多,但很难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由于统计学教学资源的制约和课时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在进行统计学教学时,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以统计学理论为导向,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统计方法展开讲解,填充式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很好地贯彻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即从统计学实践应用出发,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数据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一)围绕职业教育特点,加强统计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从实际问题入手,以项目为载体,在实训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统计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活动,应用典型经济活动案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统计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及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对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行动的引导,而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指导。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情境设计,以任务驱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围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和改革统计学教学形式和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及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内容要丰富化,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双向互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以做和练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减少公式的推导和手工的运算过程。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他们的发散思维,变填充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在“做”和“练”中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大量的统计数据、统计表转换成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等形式,直观而简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经济活动统计指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景体验,以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借助实际经济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教学内容,开发应用型的高职统计学教材
对于高职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本着实用性原则,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开发出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践性较强的统计学教材。在高职统计学教材中,加大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学内容,把统计教学与实际经济分析结合起来,偏重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和统计信息实际的应用。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那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的章节做适当的合并和删减,去除统计学教学中抽象理论和原理的讲解、烦琐的公式和方法的推导过程,强化统计公式、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统计学有很强的应用性,其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紧密联系当前经济与管理最新动态,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及在相关领域有效应用统计结果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培养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行经济运行状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正确理解和判断目前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提高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源鸿.统计学的普及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1):292-292.
[2]任志远.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统计学[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2005,(1):16.
统计学基本概念范文6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0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麻醉科进行第一轮实习的学生前后2批共计13名同学,所有同学均接受系统的医学基础教育。其中观察组6名,男4名,女2名,平均年龄(20.25±2.10)岁;对照组7名,男4名,女3名,平均年龄(20.30±2.12)岁;2个组的学生在性别比例、年龄、对专业的热爱度、医学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实习学生的带教教师带均有高等教师资格证,带教经历均未超过1年。1.2麻醉系统麦迪斯顿麻醉临床信息系统4.01.3实验步骤2011年上半年实习的学生,为A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没有麻醉信息系统,只让其跟随带教教师采用手写麻醉记录;2012年上半年实习的学生,为B组,采用信息系统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实习过程中,采用麻醉信息系统中的记录。A、B两组都有专门的带教教师,带教时间总计2周,2周之后,再根据临床需要和自主要求进行实习教学。在实习结束时,由教研室统一出题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试卷内容分为名词解释(3分×5个,15分),选择题(3分×15个,45分),问答题(5分×4个,20分),病例分析(10分2个,20分)以及操作考试:随机抽取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技术、深静脉穿刺技术、动脉穿刺术和心肺复苏术中的一种,10分制。1.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B组学生在PBL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明显高于A组,成绩课件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