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1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优化措施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整体中的成为重点。加强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已然成为了国家和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之一。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化解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促进农业发展走上新台阶。
一、农业经济发展概览
农业在所有产业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催生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发展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当下的多项发展战略都与农业的发展存在连带关系,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脱贫计划等等。放眼世界,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促进农业发展对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和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此外,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农业的发展亟待加强体制改革,深化创新实践,以先进的技术水平引领农业发展。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也催促着农业转型的步伐。以农业技术而论,机械化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着眼于制度角度,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实施土地承包制度的前提下得到极大提升,劳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量有显著变化。但是,一些潜在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例如,整体的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待于提高;小农意识在某些地区广泛存在,农民的素质不高,乱占耕地、缺乏长远目光等等。有鉴于此,急需升级农业技术,转变农民滞后的观念,促进农业的科学化转型。
二、乡镇农业经济弊端所在
由于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帮扶,乡镇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发展的同时问题也不断暴露,主要表现如下:
(一)观念滞后现象的普遍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乡镇农业大多数发展速度较快,但部分不发达地区沿袭着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有的则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其次,部分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十分落后,仅仅把温饱作为目标,没有调动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再次,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滞处境。又次,乡镇地区的发展应当立足农业,当时对可开发的自然条件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发展旅游业、餐饮业,这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最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了部分地区文化发展的滞后,因此农民对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技术革新接受能力较弱。
(二)乡镇农民素质不高
在对乡镇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的技术水平不达标,文化素质偏低。农民的文化水平结构中,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很低,而小学和半文盲的人员比例很高。而经济发展带动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者多数是老年人和小孩,导致劳动力水平急剧下降。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根据目前的情况,少数地区乡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结构也十分落后,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水利设施建设等也发展缓慢。此外,某些乡镇企业的农产品销售仍然按照传统的直销模式,没有进行产品研发和深化加工,不仅竞争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也不能够实现利润的有效增长。
三、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因此,必须采取系统性的改革举措推动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改变乡镇农业经济的传统发展理念
一些乡镇农业经济地区的发展观念极为落后,因此首先应该促进该地区农民的观念转化。突破农民对于政府经济支持的过度依赖的旧习,鼓励农民探索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强化招商引资的实际行动,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次,农业人员要积极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在保证农业发展稳步推进的前提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的服务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二)提升乡镇农民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把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在乡镇开展扫盲行动。并且在乡镇建立小型的图书室,供农民免费借阅。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农业知识讲座,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咨询。在农业人员中筛选和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推进农民素质建设的实施。
(三)完善乡镇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
一些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首先要强化水利设施的完善。并且加大投资力度配备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施。为保障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序开展,要大力加强厂房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必要的保障。以期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增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力。
四、结语
乡镇农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其给予相应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乡镇农业的简要概述,对乡镇农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的提出阐明了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点建议。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首要一点是加强农民观念的转变;其次要加大力度投入加强农业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要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相信在国家、政府和农业人员的协同努力之下,我国乡镇农业发展必然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2
考点大盘点
考点一・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复习指南
1.准确全面把握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类,(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区位影响。自然区位,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区位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复习时,要区别和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注意,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不同,同一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的制约因素也可能不同。
2.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东北平原种植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各区位因素要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即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对农业区位影响巨大,如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市场区位及需求发生变化,城郊农业将生产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看是否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是否恰当。
(3)看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要素)对农业生产是否有利。
典例剖析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怕病虫危害。结合中国棉花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
A. 秦岭―淮河以北
B. 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
C. 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我国的棉花种植最早集中在珠江流域,在南宋时期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促使棉花向北扩展的主要保障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种植技术
C. 市场需求 D. 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棉花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题,读图进行区域大致定位,可知道我国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地区和新疆南部。第(2)题,棉花原本是热带作物,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纬地区迁移。第(3)题,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结合材料中棉花的生长习性可以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C (2)B (3)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有灌溉水源。制约因素:降水稀少,干旱。
考点二・区域农业布局问题
复习指南
1.区域农业合理布局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在各种试题中常以地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一般思路可归纳如下:
(1)根据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了解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进行农业合理布局的基础。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或其他信息判断该地的地形特征,进而判断农业的生产类型。例如,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劳力、交通、市场等方面,从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影响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因素
商品粮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如东北地区农作物虽然只能一年一熟,却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分析原因。
典例剖析
读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甲)和美国本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图甲中的A地与图乙中的B地等温差线在凸出方向上有何不同,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B地与C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两地发展条件的异同。
(3)图中A、B、C、D四地的自然环境各具特色,请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1)分析造成东北地区与美国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关键要从等温差线的延伸方向,结合地形判断。(2)发展农业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比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即对优势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
答案:(1)A地等温差线向北(或向高纬)凸出,B地等温差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A处为山地(或大兴安岭),B处为平原(或中央大平原)。(2)相同点:耕地面积广大;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土壤比较肥沃。不同点:B所在的国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专业化水平更高一些。(3)A地适合发展林业,B、C两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地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指南
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型: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如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置,析特征
2. 找问题,定对策
典例剖析
认清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实施针对性措施的前提。读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措施?
(2)近年来乙地区土壤的肥力呈下降的趋势。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土地资源?
解析: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理清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是突破该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甲区域是长江下游地区,低产田面积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分析原因:地表起伏大,耕地比重小,再联系所学知识知道该地人口多,易出现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加上红壤广布。措施要有针对性,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第(2)题,结合东北农林业基地建设,东北黑土的流失及如何治理等知识作答。
答案:(1)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2)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
解题技能
区域农业发展试题常常出现农业生产模式图,这种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农业生产模式两种形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如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这也成为近几年农业部分命题的一种主要考查方式,现就其主要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
不同的农作物,分布的地区不同,因此判读时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面所示的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体现了循环经济。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延长,使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典例剖析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见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探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最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3
【关键词】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战略
一、前言
观光农业是体验经济时展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崭新路径,这种发展模式,将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发展旅游观光,提升农业附加值。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基本的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进行有机结合,以农业生产带动农业观光,是休闲农业旅游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产值较低,农业资源利用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下,限制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提出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战略观点,注重结合体验经济特征,对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关预测,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了一条崭新道路。
二、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休闲农业发展优势———以YJ村为例
本文在对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战略发展分析过程中,结合了长春市绿园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实际情况,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究。长春市绿园区YJ村地理位置优越,四季分明,夏季气温平均在26度左右。YJ村以葡萄种植业为主,并建立了相应的旅游观光点,可以让游客体验到较好的风光。据相关数据调查现实,YJ县从2003年开始发展葡萄种植业和蔬菜种植业,村党委积极争取国家农业建设投资,建立了“静珠葡萄生产基地”,并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发展旅游观光行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对产品品牌的宣传,提升了“静珠葡萄”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观光[1]。在发展葡萄种植业的过程中,还开展了蔬菜种植业,开展了生态旅游。游客可以在葡萄架下现吃现剪,品尝新鲜的葡萄。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村党委还设置了相应的餐饮业,主要以地区特色为主,以“杀猪烩菜”等东北特产,让游客品尝东北特色的食物。这种发展模式下,为YJ村农业提升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没有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下,YJ村人均年收入在9000元左右,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人均年收入高达13000元。
(二)休闲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YJ村为例
YJ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对于YJ村实现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来说,较为不利。YJ村休闲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景点的设置,多以观光和品尝为主,对深层次体验开发较少。据相关市场调查显示,有50%的游客满足于现阶段YJ村的旅游情况,30%的游客基本满意,20%的游客认为,YJ村的旅游模式太过单一,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2.经济发展相对落后。YJ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均GDP虽然达到年平均13000元,但是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交通建设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村里的道路仍然有泥路的情况,导致在发展观光行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3.思想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YJ村休闲农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人均GDP收入也在显著提升。但是受到小农经济的发展,YJ村的旅游观光行业进展缓慢,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农民对休闲农业旅游这一崭新概念认识不足,农业资源开发程度较低[2]。
三、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战略构建———以YJ村为例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1970)一书中提到:“服务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则是体验经济,如何对体验经济时代特征进行把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来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YJ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在体验经济背景环境下,如何对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一)注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YJ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更好吸引游客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关键。对此,YJ村要注重加强村内交通建设,改变原来的土道,使道路设施得到有效完善。同时,要丰富现有的餐饮业和住宿业,提升餐饮和住宿环境,提高YJ村的旅游接待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丰富旅游资源,增加乡土民情的旅游特色,提升游客满意度,为YJ村带来更多的游客资源[3]。
(二)加强观念转变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对于这一行业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对此,YJ村党委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休闲农业旅游巨大发展前景向农民进行讲解,让他们意识到休闲农业旅游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进行宣传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主要将其优势进行分析和宣传,能让农民真正意识到这一行业发展带来的“实惠”,提升农民积极性,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促进YJ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加强市场开发
市场开发过程中,强化对资源的应用,是提升经济效益和促进发展的关键。YJ村在发展过程中,相关资源应用不足,限制了其发展。对此,YJ村要注重立足于现阶段发展情况,能够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更好地吸引游客,以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战略构建问题研究时,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YJ村的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就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YJ村的情况,我国其他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可以借鉴YJ村的经验,并注重对自身情况的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基于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休闲农业发展,要注重对资源优势的把握,这是休闲农业旅游更好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贺德红,周志宏.论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应用[J].江苏商论,2011,01:78-80.
[2]章继刚.发展创意农业建设美丽中国———2012~2013中国创意农业体验经济发展研究报告[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01:53-58.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大农业;健康产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56-01
近年来,诸多地产、煤炭、能源、金融、医药、IT、建材等原来投资回报较高的产业纷纷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现代农业追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珍惜,将农业与健康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1 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企业家财富的积累已经变成纯粹数字的变化,不必再疯狂追求金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整体上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时候,农业和健康产业必然受到不差钱、追求人生价值的企业家的追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必然[1]。
1.2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相互融合
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显示,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快消化和健康化升级,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像。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等作为医药企业,近年纷纷向食品发力,继而做基地,将健康的产品日常化、快消化,并且沿着产业链一直做到了最前端――基地,俨然是个农业企业。
2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融合的聚焦点为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且效果良好。消费者对监管者放心,企业也具有相对高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发现的是疑似问题,也会将所有产品召回,基本实现了所有食品是安全的、可靠的。如今,我国大农业、大健康时代大幕即将拉开,对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即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实现改正。
2.1 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消耗的粮食量巨大,而当前食品供应商大多呈现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卫生条件和食品加工工艺难以符合安全标准,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此外,城市废弃物和工业“三废”的大量随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种养殖源头的水、气、土等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2-3]。
2.2 人为影响
我国农业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部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果蔬实行反季节生产,药物残留加剧;通过添加激素等使家禽、家畜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违背了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此外,某些不法商贩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在食品中人为添加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食用物质或食品添加剂。
2.3 食品检测监督的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及酶制剂技术等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这类食品是否安全及应用的风险如何一直争议不断。此外,由于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进入消费环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监督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等方面[4-5]。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也集中在这些方面。
2.4 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立法及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未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造成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应趋向于公正性、专业化和独立性,应以外部环境作为改革的动力,依赖于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实现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监管[6-9]。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以作为一个事业来经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各种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和谐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2] 任秀峰.农业综合开发助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J].当代农村财经,2014(1):34-35.
[3] 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4] 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39-45.
[5]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6] 乔木,朱自安,徐海量,等.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45-48.
[7]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5
[关键词] 山区特色农业 存在问题 应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38-02
一、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山区的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土地破碎,经济落后,一直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加工,经营规模小,因为没有大规模的机械收割,气候变化无常,有三里不同天之说,农民利润很低,目前的山区还是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农民工被迫离山进城发展,山区农业发展缓慢。
二、山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缺乏,手工效率低下
目前山区很多地方仍然是用手工播种、收割,有些因为地形的困难现状无法使用机械收割,致使庄稼收货效率低下,遇到旱灾涝灾的情况则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说现在农民工赚不到钱,大量农民工迫于生计进城谋生,留下老人与小孩在山区,农民工大大减少,人员与效率的低下使得山区农业发展缓慢。
2.二度加工困难
农民收好粮食后,只能处于粮食未加工状态,无法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几乎是处于空白状态,小规模作坊式加工如今仍然广泛存在,可是农民却收获很低的利润,如果我们对产品进行包装、加工,产品的增值空间会很大,但如今这种增值状态我们却无法达到。
3.市场体制僵硬
如今的山区还一直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加工,因为山区地形地貌的限制,与城市的道路不通,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得更加困难,再加上农民的知识不够高,无法在市场中占得有利地位,一直以来都处于卖方市场,只能依靠卖家的主导,而农民们在这样的局面中则处于不利地位。
三、山区农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如今落后的山区农业现状,发展特色山区农业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特色山区农业,是山区从贫穷转向富裕的必经过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过程。
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于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牢固树立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把着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利润上。
1.政府支持,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积极引进外面的农业发展的优秀经验和技术,也可通过加大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的投入来达到目的。此外,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服务,可以通过修订完善政策措施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交通方面,政府应加强山区公路的建设,从而解决通行和运输难的问题;水利方面,政府应完善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可以多挖井、开沟渠,改善农民的灌溉条件,从而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提高山区农业效益。此外,政府要注重农业机械的及时更新和替换,开发当地山区的能源建设,优化农村的能源结构;政府更要注意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荒山、保护天然树林、退耕还林等方式来进行家园的保护和绿化。
2.突破束缚,改革创新
要想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的局面,根本方法就是解放思想,改变思维方式,挣脱农业发展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简而言之,即创新。创新可以创造高收入、提高利润效率。而想要达到此目标,首先应做的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即把农业发展方式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变到依靠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上来,由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资金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
同时,山区农民们可以走组织创新土地和规模化经营之路,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起来创市场转变。在有偿、依法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和集中土地流转,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
此外,我们可以引进优秀人才来西部山区创业,还可以开展劳动力培训,同时引导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实行科技农业也是一项措施。
再次,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可以通过一些专门院校和科研机构,培育农产品的良种,或研究开发加工、储运、保鲜和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同时可以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攻关,从而建立一批标准化、高效益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
3.扩大市场,延长产物链,打造品牌
修建道路,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公共服务,扩大信息来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以防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在农业管理体制上尝试一定的创新,市场调节优先化,灵活有序的市场调节可以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进行资产、组织和职能调整,创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也可以实现一定的创新,如可以通过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流通来强化市场化进程,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解除地区间、行业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封锁,建立“绿色通道”通过加快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调控制度,改进市场运行监测手段,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确保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储备和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有效调控。
此外,延长产物链,对产品进行二度,三度,四度的加工,寻找产品的附加价值,要调动当地有能力的人创办深加工工厂企业,对外部的信息做到及时掌握,真正意义上做到“卖方市场”。
打造品牌,在信息化非常发达的当代社会,品牌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只有突出了品牌,才能使更多的人了解特色农业,并且去购买,真正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总结
总之,要想使山区农业发展的更好,实现特色山区农业是最好的方式。而要想实现特色的山区农业发展,关键就是实现山区农业的现代化,即用现代化设备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和产业体系提升山区农业的发展水平,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化的理念引领农业的发展。另外,也可以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方面来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业发展问题,因为人是农业的创造、引领和受益者。新时期、新方式、新农业。走功能多元化、经营集约化、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即生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发展山区农业,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尹静,王金霞. 浅谈如何发展山区特色农业[J]. 中国农业信息,2012,21:139.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问题安全管理对策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农机推广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机推广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水平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1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1.1农机推广应用体系不完善
在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中有的地区没有专职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只由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派人进行没有专业的农业机械知识农业机械的推广受到影响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办公条件比较简陋不能有效保存农业机械技术中的一些文件和资料新的农业机械器具没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致使农业机械推广受到严重阻碍
1.2农机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有些地区的农机安全管理不规范农机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不能组织人员进入乡村中进行农机检查对于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没有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有发生事故后才进行处理农机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使得农业机械生产有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1.3农机操作不规范
在农业机械操作过程中有的操作人员因自身的问题不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农机事故频繁发生农机操作不规范是农业机械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操作人员在没有进行农业机械操作培训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非常危险容易引发农机事故对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潜在的威胁
1.4农机设备保养不到位
农机设备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在农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保养不到位是农机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农机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要进行保养若保养不到位对农机设备的损伤较大并且再次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机械零件失灵的情况导致农机事故发生[1]
2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农机推广应用体系建设
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技术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对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单位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并且为新的农业机械技术器具提供示范基地引进和推广试验基地加强农机推广服务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农业机械推广人才保证农业机械技术能够被人们接受增加具备专业知识人才的数量并对推广区域进行划分使农业机械能够应用在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中
2.2落实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农村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使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员负责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乡村进行农业机械的检查对于农机操作人员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督促其办理农业机械的入户登记和年检等对拖拉机等进行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载人无牌照等违法行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要根据农业生产的时间对农业机械维修等技术进行及时宣传使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设备维修保证农机设备的安全[2]
2.3提升操作人员能力
规范操作流程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传授农业机械操作知识提升操作人员的能力在进行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培训的过程中增加农业知识的传授能够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农业知识素养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4]对农业机械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将各种农业机械的操作流程进行整理和归纳保证农业机械操作的流程最为科学合理将其制作成册进行刊印并发放给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农业机械的使用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农业生产工作延误[5-6]
2.4加强农机设备保养措施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从2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加强保养二是在农闲季节对长时间放置的器具进行内外清理和保养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换油和检查加油重点检查油污部位特别是机件连接部位对油污的产生要查明原因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下结合不同部位进行保养保证内外部零件能够随时使用保证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内外部零件的使用性能良好对于长期停放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柴油机等保持每个月启动运转1次运转时间为15min左右将油压力输送到摩擦表面防止零件摩擦引起表面氧化生锈对机械表面进行除锈和涂油使农业机械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氧化腐蚀对于长期停放的作业机械要保持封闭将进气口排气口通风口等进行封闭减少杂质水分等进入到机体中防止发生腐蚀造成农业机械内部零件损失保证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3结语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设备的保养能够保证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推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方洪河.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J].时代农机2015渊26-19.
[2]任德元.农业机械推广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渊1039-40.
[3]刘洪才.农业机械的维护与保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12):88.
[4]李春洁.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34(11):44-45.
[5]张伟,李贺,艾青,等.浅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86.
[6]刘国祥刘兴贵.云阳县农业机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219.
[7]徐石林.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