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1
关键词:哲学王;柏拉图;理想国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68-02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雅典正逐渐被一种“天下失序”的氛围所笼罩,“理想国”正是他试图重构秩序,实现正义的一种努力。“哲学王”是理想国得以构建的核心,在柏拉图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实现了哲学家的统治,才能真正地实现正义。那么,哲学家的统治是如何可能的呢,即柏拉图是怎样论证这一思想的,同时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又应如何审视这一思想呢?
一、三要素说与理念论:柏拉图对“哲学王”必要性的论证
“正义”是柏拉图构建其“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在柏拉图时代的希腊,人们普遍持有的是一种有机体国家观,即把国家当作一个整体,国家中的成员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地位低于整体,“个人没有被视为独立的自我,而被视为秩序的一部分,不是要追求孤立自我的幸福,而是要履行秩序中的特定职责”[1]。柏拉图也是如此,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德性意义上的正义,更是整个城邦的正义。
以此为基础,柏拉图开始了他心目中理想城邦的构建。城邦诞生于分工原则的基础上:城邦中每个人仅从事一项最符合自己禀赋的工作。基于这一原则创立的城邦中的成员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其责任是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他天性的工作,以保障每个人的幸福;护卫者,其责任是国家的防卫工作;生产者,负责经济。其中,统治者的美德是智慧,护卫者的美德是勇敢,而护卫者与生产者自愿服从统治者的领导,便是节制的美德。柏拉图认为,如果城邦中每个人依自己的美德行事,那么这就是正义的城邦。而与城邦相对应,每个人的灵魂也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追求真理,因而能够知道什么对整体与每一部分是好的,能被称为智慧;激情能够遵循理性的指导,知道什么是真正应该畏惧的,而不受娱乐、痛苦影响,就能够被称为是勇敢的;当一个人的欲望没有丝毫不情愿地接受理性的统领,那他就被称为是节制的。而当一个人能够运用理性,妥善管理灵魂中的其他部分,他就实现了个人的正义。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理性和最高的智慧,能够实现个人的正义;而只有当哲学家成为整个城邦的统治者时,城邦的成员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城邦的正义。
除了“三要素说”,柏拉图还借助理念论来说明哲学家成为统治者的必要性。他将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是以具体事物为认知对象的世界,而可知世界是以理念为认知对象的世界。柏拉图又进一步区分了知识与意见的差别:意见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并不能指向事物的本质;而知识则是理念形成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知识天然地与有相关,知识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状况。”[2]220治理城邦同样是一门知识,所以哲学家成为统治者的必要性也在于:统治者必须具有关于统治的知识,而只有哲学家才能够把握知识,因此,只有在他们的统治下城邦才可能实现正义。
此外,柏拉图还认为统治者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勇敢、无私、节制等美德正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所具有的。
二、造就哲学家与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柏拉图对“哲学王”可能性的论证
哲学家有必要进行统治并不意味着哲学家必然的统治,在柏拉图看来,其间至少还缺少两个步骤:第一,城邦中要存在哲学家;第二,哲学家要能够成为统治者。实现了这两部,“哲学王”的理想才有望实现。
(一)造就哲学家
要实现哲学家的统治,有哲学家存在是必然前提。柏拉图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造就一个哲学家。
主观方面,成为一个哲学家首先需要一定的天赋,柏拉图说道:“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2]233只有天赋并不够,他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学习,首先是数学、几何、天文,进而是辩证法。柏拉图相信这些极其精确的学科乃是唯一适合于被用作哲学研究入门或者导论性质的课程,借由这些课程的学习,哲学家能够对他的研究对象――理念――获得同样精确的认识。
同时,一个哲学家要健康成长,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柏拉图认为,“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够得到合适的成长”[2]248,但他所了解的现有环境却并不能提供适宜哲学存在的土壤。具体来讲,首先是来自公众的舆论压力,年轻人很难顶住公众指责和赞美的洪流而坚持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利益的驱动,由于很早就显现出它的卓尔不群,具有哲学天赋的青年周围往往会围绕一群谄媚之徒,使他妄自尊大,骄奢自满;而即使他接受忠言,能够走向哲学之路,他周围的人也会由于认为哲学对他们无用而进行百般阻挠。最后,是伪哲学家败坏了哲学的名声,使具有哲学天赋的青年对哲学失去了兴趣。因而,哲学家成长的困难不仅在于对天赋和教育的高要求,还在于恶劣的环境使哲学家堕落变质。
尽管哲学家的造就是困难的,恶劣的环境又扼杀了他们中的一些,但是柏拉图认为仍然有微乎其微的少数人有可能成为哲学家,他们或是因为出众的天赋,蔑视其他技艺,或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却因为流放而避免了腐蚀,或是身体羸弱远离政治,甚至可能是由于神迹的恩典。
(二)哲学家如何成为统治者
实现哲学家的第二个必要步骤是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城邦中产生一个哲学家已经是如此的艰难,与之相比,哲学家要成为统治者更是难上加难。柏拉图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并不在于哲学家,而在于世人,这就如同“船长求水手们受他管制或者智者趋赴富人门庭一样,都是不自然的”[2]236,真正的统治者不应该要求被统治者接受自己的统治,而是应该有要求被管制的人去请求统治者的统治。
而之所以会变为现在这种情况,柏拉图一方面认为,这是由于人不了解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进而对他们产生了误解,这往往使“配得上哲学的人离弃了哲学”,而伪哲学家们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这种误解。
哲学家不受重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柏拉图以一个洞穴的比喻做了说明。如前所述,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把握理念,即事物的本质与真理。普通人只拥有意见,他们不能理解真理,甚至认为真理是荒谬的。因此,哲学家沦为了无用的所在;更进一步讲,由于哲学家掌握的真理对现状起到的是一种颠覆的作用,他们有可能被公众敌视而身处危险的境地。所以,哲学家往往最终选择了沉默,“看别人干尽不法,但求自己的能终生不沾上不正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就心满意足了。”[2]248
此外,哲学家要成为统治者还面临着它自身的障碍。因为已经习惯了光明生活的灵魂是不想再被黑暗所迷误的,“那些已经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2]276。
虽然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是艰难的,其自身也缺乏成为统治者的意愿,但柏拉图仍然认为他们是有可能成为统治者的。对于大众,可以凭借教育将人性朝着正确的方向型塑,说服大众,使他们接受哲学家的统治,甚至,如果有必要,谎言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如果公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懂见他们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并且很容易应对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3]。而对于哲学家自身来说,柏拉图也认为哲学家们虽然不愿,但仍然会再回到“洞穴中”。他无法坐视自己的同胞身处“洞穴”中而置之不理,因而“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利用自己的道德和智慧让他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哲学家从政不仅是一项道德义务,更是偿还人情的要求。
综上所述,柏拉图为我们阐释了实现“哲学王”理想的两个必要步骤。尽管实现他们困难重重,但柏拉图仍然认为是有希望的
三、短评:对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理论审视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在当时“天下失序”的大背景下,重构统治秩序的一种尝试,虽然最终连柏拉图自己也承认这一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时至今日,他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仍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首先,“哲学王”思想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多维的视角。桑德尔曾指出,理想国能否实现只是一个次要问题,如果柏拉图真的认为理想国能够实现,那只能说明他不仅仅是过于理想主义,甚至可以说是政治上的无知。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柏拉图的真正用意在于阐明一种国家的本质,指出一种应然的国家状态,为现实的政治发展提供崭新的视角和前进动力,而不是提出一个有待实现的乌托邦的设计方案。
其次,“哲学王”思想突出了由专家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哲学家进行统治是因为他能够掌握治理国家的技术,而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之所以是不正义的制度,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并不由“专家”治理,而是依据统治者的欲望。同样,回顾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因为缺乏恰当的统治技术和能力而造成的政治动荡比比皆是,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政治在复杂度、广泛性和专业性等方面更是大大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正如韦伯指出的,对于政治家这种职业,只有那些对于政治事务有着浓厚兴趣,同时具有较高政治理性和政治能力的专家才能驾驭,这点对今天的中国尤其有警示意义。
最后,“哲学王”主张的道德统治,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政治的视野之中,这给我们诸多启示。柏拉图继承了他老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哲学家是最有美德的人,也只有他能够挖掘潜在于每一个人灵魂中的美德,哲学家的统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的统治。虽然这种统治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我们不能对其这样评价,正如上帝同样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否定其意义一样。博尔曼认为,在西方社会的文化正面临着一种“精神崩溃的危险”,而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德信仰的缺失。同样在今天的中国,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往往都与道德的缺失有关,“哲学王”思想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直接的出路,但其中的闪光点,如始终将人的精神生活纳入政治的视野下,仍然可以给予我们多样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47.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2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理念;批判性思考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
在《理想国》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哲学王。《理想国》第二卷,当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在讨论一个城邦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时,发现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不仅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空闲时间,还需要有最丰富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第二卷,59页)而他们随后所进行的漫长的讨论就是围绕如何2017年第33期教育护卫者而展开。所以,在《理想国》中,教育就是为了培养护卫者,即哲学王。柏拉图所要培养的哲学王具备了其哲学观点中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即,“美和善的城邦护卫者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第二卷,62页),不可否认,哲学王所具有的品质确实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柏拉图开始,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分离的二元论观点就已经形成。就这两种世界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身体和思想相区别又相互影响。柏拉图对哲学王的描述,覆盖了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两方面,且哲学王在这两方面都几乎达到了一种我们能想象到的完美的状态。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真正的出路便是哲学家掌握政治大权,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但是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而纯粹的哲学家和纯粹的政治家都无法胜任拯救当前政治状况的重任。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一个既掌握哲学学术知识的哲学家还应是一个掌握丰富的政治学知识的政治家。这种理想追求,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理所当然。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被培养成哲学王一样的人物,那这个世界可以称得上完美。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柏拉图的目的性来讲:柏拉图将哲学和王结合了起来,其目的是使哲学王作为一个统治者,总的来说,这样做并不单纯。使哲学王得以可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这个人必须是身体素质和理念素质上接近完美的哲学家;其二是,这个哲学家愿意在找到太阳后重新回到洞穴,作为一个王,启蒙大众。由于柏拉图将启蒙的职责和王的职责并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启蒙职责的不自由,受到王职责的限制。因为作为一个城邦的统治者,不仅要考虑如何提升公民的身体和理念素质,还要考虑如何维护城邦稳定。在如今社会,作为启蒙者的学者或教师和作为国家管理者是分开的。启蒙者更自由,更单纯。但在柏拉图那里,受王这一职责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启蒙。而这种受限,具体体现在下文要讲的对哲学王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关于教育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选拔的过程,也就是竞争的过程。这一选拔、竞争过程从出生到成为哲学王,一直都在进行中。《理想国》中,将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二十岁,进行文艺和体育教学;第二阶段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进行科学教学,科目包括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第三阶段从三十岁到三十五岁,进行辩证法教育。最后,只有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理念的哲学家才有能力以善理念为原型,塑造人间的理想国并护卫着它。(第七卷)经过这样的层层选拔之后,被选拔出的人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但在轮到他值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要不辞辛苦管理繁冗的政治事务,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同样,经过这样的选拔,最后可以担当国家统治者的哲学王无疑是最优秀的。对于王这一责任而言,这样的选拔非常合理。同时,在柏拉图这里,不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值得赞赏。但对于对民众的教育或者启蒙而言,这样有失公平。1.残疾者和智力较低或不正常者被排除在外,不符合受培养的资格,很容易被淘汰。2.奴隶的儿女不符合受培养的资格,天生无法入选。3.荷马、赫西俄德等不利于国家统治的诗人以及音乐家的作品,不能成为教授内容。4.学习文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节制的美德,节制在一定程度是即是顺从。5.学习数学、几何学、天文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帮助人较为容易的把握善的理念。而上述问题的出现只有利于思辩性的哲学发展,不利于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重视和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他认为现实世界的物质以及技艺都是不确定的,而只有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才属于真正的知识,而真正认识的本源就是统摄一切善。柏拉图对善的追求,体现在理念世界,就是对哲学思辩的追求;体现在现实世界,就是对强健身体的追求。所以,从柏拉图哲学二元论的观点出发理解哲学王的这一选拔过程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对处于当下社会以现实为主的我们而言,柏拉图的观点无异于只是一种寻求精致的理想。而且,这种精致排除了人性,理性主导一切。单纯依靠思辩理性的教育,并不会让人们得到完全的启蒙。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奴隶,身心残疾者不具备受教育的资格和容易被淘汰有失公平。现在不存在奴隶制,这个问题消失。但贫富差距导致的生活不自由依然需要解决。注重思辩,不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影响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下社会所要面对的,但对于柏拉图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将启蒙和权力的结合而带来的双方的不自由。启蒙应当主导权力,权力应该作为启蒙的辅助。《理想国》中守护者的出现是为了在战争中保卫国家,但突破国家的限制,权利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启蒙则更自由。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教育只是政治的手段,不是单纯的启蒙。
作者:耿庆娟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3
一、政体思想之比较
柏拉图在寻找心目中理想政体的时候,依据执政者的人数及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首先考察了存在于现实政治生活中四种不当的政体形式,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四种政体内在原则分别是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与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政体大相径庭,他认为最理想的政体形式应该是以法律辅之,推行“贤人政治”,即由“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度”的哲学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柏拉图充分肯定了哲学王的地位,“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论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这一政体思想体现了知识和权力的结合,但这里所指的知识是与“意见”相对的范畴,带有神秘色彩,柏拉图将国家权力的权杖赋予哲学王,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尤其是极少数垄断知识的贵族的利益,反映了极少数奴隶主的要求。
亚里士多德首先给出了他对政体的定义:“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这一定义带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取向,也渗透在其划分政体的标准中。依据政府的宗旨与目标即统治者照顾利益人数的多寡和掌握城邦最高治权的人数的多寡,亚里士多德细分出了六种政体,即君主政体,贵族整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众人的智慧优于一人的智慧,“谁说应该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这一点与柏拉图的贤人政体出现了分歧,显然在对人的价值预设中,他是人性恶者,认为人的天性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最优秀的人执政,也不可能全然不带任何感彩和利益立场。由于共和政体旨在照顾城邦的公共利益以及在此政体的运行中,多数人掌握最高权力,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现实政治中最理想的政体是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说,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比任何其它阶级都较为稳定。他们既然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这一主张是其中道思想在政治哲学上的体现,中间阶级作为中庸的化身,由其主政有利于抗衡极富和极贫阶级两股阶级势力,有如公正的天秤,防止政体的砝码向僭主政体或平民政体的任何一端倾斜。
二、治国思想之比较
在治国思想上,柏拉图以社会分工论为基础,推崇由哲学王一人执政治理国家。在论证的逻辑中,柏拉图首先对哲学家的内涵和品质做出了特殊的界定,认为只有哲学家才具有“知识”,这种“知识”源于对理念的把握,“他不会停留在意见所能达到的多样的和个别事物上的,他会继续追问…直至他心灵中…生出了理性和真理…”哲学家由于掌握了“知识”,因而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区分实在、本质和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而,哲学家能把握国家理念,知道如何治国理政,这一界定为哲学家治国提供了合理性。在具体执政过程中,国家在哲学家的治理下是朝着“划一”的整体框架被治理的。一方面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提倡在哲学家和军人等级中废除私产,实行共产制、公餐制,废除家庭和婚姻制度,另一方面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贬低法律的地位、主张由哲学家执政的人治。整个国家发展的轨迹朝着“整齐划一”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柏拉图极端整体主义的思想。
基于共和政体的政体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治国思想上放弃了柏拉图过于纯粹、过于理想化的治国理念,在城邦治理中强调法律的作用,反对柏拉图以人治取代法治的思想,“法律失去其权威的地方,政体也就不复存在了。”在城邦的制度设计和政体选择上,亚里士多德推崇民主政治,法律作为管理运作规则,为城邦的制度设计保驾护航。接着,亚里士多德对法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不单单只是存在法律,关键是在法治中应包含价值的考量,即存在的法律是良法,是得到普遍遵守的,好的法治是实行好的法制。此外,亚里士多德也看到了柏拉图构建的理想社会分工制度的缺陷,“过度企求一致的结果…友谊犹如水那样淡泊”,认为“贤人政体”下追求的终极划一不但不能达到国家统一的预期,反而因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不分、利益范围不明,最终导致城邦走向消亡。因此他提倡加以限制的“私有公用”私有制,即承认财产私有,但前提是保障它用于公共的目的,在整体主义的大框架中加入了个人主义的色彩。
三、结语
总体上说,柏拉图的政体思想和治国原则倾向于理想化,对于社会阶级的划分,在等级森严的预设前提下,阶级间存在坚不可摧的流动壁垒,基本上排除了流动的可能性。极端的集体主义与人的本性相违背,最终导致的是个人个性的泯灭,在此分工基础上,贤人政体将权力束之高阁,集中在哲学家一人之手,哲学家被置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底层阶级的意志一级级往上集中,统一到哲学家的意志中,形成一种精英政治。
不同于老师对理想城邦的规划,亚里士多德将研究重心转向对现实城邦的经验和历史性的描述与分析,在社会阶级的划分上,他务实地看到经济结构和党派力量的实际因素,在承认各阶级存在界限的同时,提出阶级间存在流动性,将道德伦理注入到城邦政治中,认为城邦存在的本质是追求善,因此其政治观追求多元、自由、平等,亚氏还肯定了民主制和法治的作用,实行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展现了超越柏拉图思想的风采。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4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 灵魂转向
一、教育是铸造《理想国》的基石
柏拉图《理想国》的首卷中,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直接揭示了《理想国》讨论的主题:何为美好生活和什么是正义的问题。[1]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只有当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相契合时,才能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幸福的和谐秩序。柏拉图的教育要塑造一个完全新型的城邦,并且塑造全新的公民。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城邦的性质要靠公民来决定,而公民的心灵则又依赖于城邦。理想的城邦与理想的心灵都靠教育来塑造。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依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教育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比差的天赋还要坏。[2]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特别是城邦统治人才的培养,被放在政治设计的头等重要的地位,这在西方古代思想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18世纪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甚至说:“《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学的著作,而是迄今撰写的有关教育的最好论文。”[3]柏拉图重知识、重人才因而重教育。他从现实城邦政治生活中看出,生活成员的素质特别是“护卫者”的知识涵养、道德品性和驾御政治的治理才能,直接关系到城邦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城邦的命运,所以他在《理想国》中始终扭住教育问题不放,通篇对话内容都与教育问题息息相关,强调教育是理想城邦的基石,没有人的教育,就没有城邦的一切。[4]
二、理想国家中的教育
《理想国》全书共 l0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关于理想国家的构思和设想;关于国民及执政者的培养教育问题。而本书中柏拉图论述的教育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柏拉图借用著名的洞穴囚犯的比喻阐述了其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回答了包括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则解释了如何对人进行教育,即教育的途径。比如通过算数、几何、天文学、辩证法这四种纯粹理性的、抽象的科学来对人进行教育。第三部分则详细说明了教育的对象,具体教育过程的设置等问题。[5]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考察了当时希腊人所知的各种政体,进而提出了关于理想国家的主张。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由3个阶层构成,并且依靠4种美德维系。这 3个阶层分别是哲学家、军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由于上帝在造这 3种人时添加了金、很和铜铁不同的材料,因而形成3个阶层分别是国家的统治者、辅助者和供养者,各自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美德。在柏拉图看来,理想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仅靠智慧、勇敢和节制 3种美德还难以保证。还应当倡导一种 3个阶层都必须养成的美德,即正义的美德。 正义的美德要求3个阶层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才能形成使全体国民都能获得幸福的“正义”的国家。柏拉图特别强调,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即“哲学王”。同时,城邦的性质要靠公民来决定,而公民的心灵则又依赖于城邦,因此理想国的实现,不仅是通过教育培养哲学王当政,更主要是依赖教育培养完善的灵魂。柏拉图相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就能决定他后来往那里走。[6]
(一)教育过程和课程设置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进程,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实现灵魂转向,直至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他认为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并最终通过教育实现理想中正义和美好的国家必由之路。依据这种教育目的,基于他论述的人的认识序列,提出了一套完整理想城邦国家的教育体制与教学课程。
柏拉图主张实施优生和早期教育,强调由国家管理教育事务,对全体公民子弟实施同一教育。3岁时,儿童应当进入神庙附设的儿童游戏场,由专职人员进行同样的抚育,以养成同样的爱好和固定的行为习惯,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打下基础。6至18岁,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学校接受音乐和体育等正规教育。17、18至20岁,主要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四艺”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勇敢的美德,使之成为坚定的卫国者――军人。这一阶段结束后进行再次筛选,绝大多数人将成为英勇善战的军人并以此为终生职业。其中少数才智优异适合于理智活动的青年继续学习。2O至3O岁:学习内容是“四艺”,与前阶段不同的是,“他们将被要求把以前小时候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联系。”而且学习目的大不一样,主要是为促进灵魂转向理念世界,同时为学习辩证法打好基础。30至35岁,10年学习后,大多数人完成了他们的教育,便离开学校去担任普通官吏。少数精英哲学家则继续学习到35岁,学习最后一门课程,即最重要的学科――辩证法。辩证法的教育,是最高统治者的必修课,而且只有极少数、善于抽象思维的人才适合研究辩证法,才能掌握辩证法。35至50岁,再经过15年的实际锻炼,在获取实践经验和经受各种考验后才最终完成其教育,拥有善理念的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即“哲学王”,“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教育和政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真理与权力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正义才最终得以实现。[7]
(二)通过教育实现灵魂转向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形式是“善”。他用太阳来比喻“善”理念在整个理念
世界中的最高地位。“太阳提供了光,使我们的眼睛能够很好地看见事物”。在柏拉图看来,这个善乃是整个可知世界之所以可知、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人的灵魂要从可见世界转入可知世界,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善”理念。同样,执政者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认识这个最高的善理念 。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很有名、很形象的“洞穴比喻”,来说明他关于认知与教育的学说。他将洞穴的囚室比喻为可见世界,其中的火光就是现象世界中的太阳的能力;从洞穴上升外出到洞外看到真实的事物,比作灵魂转向,从可见的现象世界上升到可知的理念世界,而在可知的理念世界中要花很大努力才能最后看到的“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的理念。他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将灵魂中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进灵魂,而是促使灵魂的“转向”。[8]
就像那个在洞穴中的囚徒,他若只盯着洞壁上的影象的阴影,信以为真实,就永远都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必得将头转过去,看洞外的火光,甚至经过各种痛苦锤炼,走出洞外,才有机会认识真实世界。在认识中,人的灵魂若也只盯着可见世界,他也不能获得知识,必须将灵魂转向可知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使命,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的最高知识,看见善本身,并上升到那个高度。当他们已达到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就要他们下到囚徒中去,与之同劳苦共荣誉,承担繁杂的公务,过较低级的的世俗生活。这种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教育就是使灵魂更有效地转向的技巧,使灵魂把握正确的方向。对“哲学王”或统治者,灵魂转向至关重要,并有特殊的要求。柏拉图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终身从事知识研究、不愿从事任何实际事务的学问家,都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理想国的建立者的职责已经迫使那些最优秀的人的灵魂进行“转向”,像“洞穴比喻”中所描述的那样上升,直到看到善。然后必须让他们重新下至“洞穴”里与囚徒们同甘共苦,帮助囚徒们也实现灵魂转向,培养造就好公民,才能治理好城邦。
三、结语
古今中外,有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历史及当今教育的作用及意义这一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本文就不作赘述。我们认为,柏拉图所阐发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完善城邦为主旨和注重培养城邦治理人才的教育目的;设想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宝塔型教育体制;从音乐、体育至数理科学最后到达辩证法步步演化的教学课程设计;强调理论学习和政治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等等。柏拉图的学园就是实行他的教育思想的一个园地。当然,《理想国》不是专门论述教育学的专著,它是围绕建立理想城邦国家的主题而谈教育的,由于时代及阶级立场的不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他的全民教育是排除了奴隶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9]综上所述, 在《理想国》中,教育成了构造“理想国”的关键因素,也是“理想国”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内在机制。在他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以及教材内容上,都贯彻了一条原则:“教育为政治服务。”[10]总地来说,对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我们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批判地加以吸收、运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正确对待与发展教育,用教育来铸造现实的“理想国”。
注释:
[1]潘希武.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与体育:一个教育样板[J].基础教育.2008.(2).
[2]柏拉图.《理想国》[M] .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耶格尔. 潘迪亚:希腊文化的理想(第2卷)[M].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
[4]舒易红.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2).
[5]姚介厚. 潘迪亚:《国家篇》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6]A.E泰勒. 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7]常红梅.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8).
[8]吴谨菁、曹腾觉.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5
关键词: 稷下学宫 柏拉图学园 高等教育
一、基于两个历史概念
(一)稷下学宫
始建于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①时期的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学宫”因齐都临淄城之稷门而得名,“稷下”即稷门之下或之外②。这是当时最大的学术基地,有文士上千,他们相互辩论,推崇各自的思想门派,对百家争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原因与齐桓公开创的善待文人学士“尊为师”、“尊为友”关系甚大,他为天下的文人们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基础和民主宽松的政治氛围,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到此居住、著书讲学。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柏拉图学园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一座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开办了一所学校,即柏拉图学园,亦称“阿卡德米”(Academy,即“科学园”之意)。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柏拉图在这里一边教学,一边著作,主持40多年,直到去世。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西方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这也是古希腊学术最为鼎盛的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人们习惯将学术机构,如科学院等都称为“阿卡德米”。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由于其独特功能,具有一种特别的生命力,一直存在了九百多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在学园期间,柏拉图写出了他一生中主要的哲学著作,如被誉为教育发展史上三大里程碑之一的《理想国》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二、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横向比较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
稷下学宫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给执政者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为了“有智为寡人所用”,是为了给齐国君主服务的。齐国也给予这些人优厚的俸禄和待遇,让他们不受一般官吏的案牍之苦。从这一点看,稷下学宫承担了当时齐国君主政治智囊团的角色。在专心致志于国策、理论和学术的探讨方面,稷下先生们跟古希腊的哲人多少有些相似。游学是稷下学宫独特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教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这些游学方式的施行,就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成为教育人才的中心。
柏拉图学园是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巨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及声学。柏拉图要求所有的入学者都受过相当的专门教育,还要学过体操和音乐,学园的拱形大门上写有:“不知几何者请勿入内。”学园奉行一种苦行主义,师生们素朴恬淡,其经典形象经常是:身着粗布袍,左手捧一碗清水,右手拿一块面团,面对无尽的苍穹和喧闹的人世发呆,即所谓一心追求知识和真理。学园里不仅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在教学当中,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地位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在游历期间对数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为他在哲学上认为,数学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一个中介,在他的认识论中,数学有很高的地位。此外,学园对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分类研究。人文科学当然更加受到学园推崇,柏拉图把哲学关注的领域扩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像共和国、优生学、自由恋爱、妇女解放、计划生育、道德规范、财产问题、公有制制度等,在他的教学和著作中都有所涉及。
(二)管理与治学特征
与柏拉图学园的教师相比,稷下学宫的先生们享受的是“国家津贴”,受到齐国君主的充分保护,他们的幸福生活不但没有衣食之忧,更无生命之虞。稷下学宫的建立很快成为战国各国仿效的模式,如燕昭王的下都学馆、秦国的吕不韦门馆。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同为高等学府,亦都桃李满天下,这得益于两者各具特色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治学特色。
稷下学宫不仅像一个学院,实际上更像一个嘈杂的大论坛。据记载,各国的文学游士经常定期相聚于此,或是短期访问,或是聚会辩论,各家平等,言论自由,来去无阻。稷下学宫既有固定的学者队伍,又有很多外来学者讲学,这些学术交流让这里成为战国时期中国的“阿戈拉”③,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学术交流中心,对后世书院的自由讲学,以及群众性学术团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稷下学宫的治学极具特色,言论自由、百家争鸣、来去自由、待遇优厚、兼容并包,管理规范,这些办学特色令后世叹为观止,即使当今高度发展的大学教育也难以企及。稷下学宫采取“不治而议论”与尊师重教的办学指导思想,设立了规范严明的师生管理制度和兼容并包、来去自由的师资管理原则,《弟子职》中规定了学生学习、生活和纪律规则,并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学衔制――博士制,影响深远。
柏拉图学园则树立研究问题注重实际、注重提出疑难,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的学风,把为社会培养良好的、融洽的成员作为教育目标。柏拉图亲自授学,教学形式独特,采用散步式讲学,公开讨论,并为学园制定了合理的学校规章,要求学生生活规律,饮食简单合理不奢侈。学园教学管理的方式科学,不仅通过教育训练来教学,而且采用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柏拉图学园在教育上不仅对基本哲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而且进行直接的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方面的实验。校内存有各种学科的资料和大量教学资料,有规模巨大的手稿图书馆,柱廊之间挂有各种地图,并且开始了动物研究。由此可见,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研究机构。
(三)办学目的(动机)及性质
田氏代齐之后,为了树立起开明重士的形象,利用士人鼓吹代齐的合法性和必然性,更加注重招揽天下士人,争霸于诸侯列强。稷下学宫脱胎于当时的养士制度,并始终保存着养士用士的痕迹,不仅决定了其官办性质,而且证明了稷下学宫初创的动机是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维护其统治。可以说,稷下学宫的建立,是与齐国统治集团图霸争雄的这一政治目的密切相联的;稷下学宫的兴与衰,深深打着齐国统治者的政治烙印。
柏拉图学园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办学者个人密切相关的。学园发展的过程中,“选继人选”对于学园的继承具有重要意义,继承人的选定不仅是对其个人治学管理能力的一种肯定,更重要的是对学园思想文化的一种继承。阿卡德米学园是柏拉图创建的反映自己学术思想的心灵家园,亚里士多德尽管哲学功底深厚、见解过人,但是其学术继承却带有批判创新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不完全承续老师一家之言,甚至对柏拉图的哲学观点进行批判。
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重士。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稷下学宫又具有大学堂、社会科学院的性质。可见,稷下学宫具有双重的性质,“集政治性与学术性为一体”。而柏拉图所办阿卡德米学园带有一定意义的私人办学性质,其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学园类似,属于教派团体的性质。而稷下学宫即便将之定位于“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摇篮”,总体来讲其仍然是官办学校。
(四)主办者个人素养与人才培养
在柏拉图学园,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整天告诉全体人民的是“道德”,他们关注的是全体人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大大不同于稷下学宫贯彻始终的实用主义。反观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大多时候本着一种务实的态度,强调“经世致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当时的君主所接受和采纳。而齐国君主也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政治活动。其中跟柏拉图一样以好辩著称的稷下先生淳于髡,就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
从“政治训练班”④的角度来说,两者几乎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稷下先生们受政府资助,是享有俸禄和官职的“客卿”、“大夫”、“上大夫”,当齐王资助他们潜心学术――“不治而议论”时,稷下学宫对齐国的依附性要更强一些。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由政府提供最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待遇,给予极高的尊敬,而且自由民主,说错说坏,政府都不追究。它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人才得到独立和尊重。
三、结论与启示
柏拉图学园与稷下学宫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这两所学术传播机构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稷下学宫与田齐历史相始终,经历了150余年。而柏拉图的学园由门徒继承后,则经历了几个世纪。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大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古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Academy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政治人才,讲述治国术,以他的思想影响城邦统治者,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的治理。
历史发展到现在,以百家争鸣为特色的稷下之学和以科学、哲学见长的柏拉图学园虽已消逝,但是两所学府的治学形式、学校职能目标、办学方针、人才政策、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对当代高等教育仍有着借鉴与启示意义。
注释:
①三国徐干《中论・亡国》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据此,今多数学者从此说,笔者也赞同此说法。
②关于稷门的确切位置,有小城西门、小城南门、大城偏北西门等版本,众说不一,故稷下学宫的具体地理位置不详,此处略过。
③希腊语:集市、聚集之地的意思。在古希腊雅典卫城,阿戈拉曾是雅典最高行政长官发号施令的地方,而民主也从这里诞生,阿戈拉成为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阿戈拉不但有商品的交易,而且有思想的交流,包括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很多古希腊哲学家,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学说。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也是民主萌发之地。
④柏拉图学园按照柏拉图“学以致用”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其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
参考文献:
[1]于孔宝.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J].中国史研究,1998.2.
[2]张荣明.稷下儒家政治学说的特点及历史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1990.6.
[3]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9,(1).
[4]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VOL1,(2).
[5][法]让・布兰著.杨国政译.柏拉图及其学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1).
[6]金受申.稷下派之研究.上海:商务出版社,1933.
柏拉图政治哲学范文6
关键词:诗人;迷狂说;理念世界
在西方美学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建立起美学体系的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建构起来,因此带有唯心主义倾向,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美学发展。与其体系完整的哲学理论相比,柏拉图的美学也涵盖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过程等美学范畴,总结了美学中“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两个重要问题。与其理念论哲学思想不断推进类似,柏拉图美学思想也分为前后期,并在后期美学思考中对前期观点作了修正。正如柏拉图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样,其系统的美学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美学发展。受理念论本体论思想决定,柏拉图的美学也是肯定理念世界的美,否定可感事物的美,认为审美或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就是“美真善合一”。为了在教育上强化两种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文艺应服务政治,创作崇肃的作品,否定对具体可感事物、低劣情感等的文艺创作。
一、“诗人”的阐释
从艺术摹仿自然、美本身就是美理念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柏拉图明确区分了两种诗人:一类是由于诗神凭附而从事创作的诗人;一类是凭诗的技艺从事创作的诗人。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把人分成九等,其中第一等人是“爱智慧者,爱美者,或是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也就是诗神凭附而写诗的诗人,其实就是柏拉图心中“美真善合一”的哲学家。这类诗人并不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来创作诗篇、感受美感的。这些人之所以能列到第一等,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从理念这个本原出发,才创作出真正的、有美感的诗篇。
二、“迷狂说”的论述
既然理念是最高的美,那么现实世界中的感性事物是否具有美感呢?柏拉图并不否定一般艺术美,而且在他早期的《大希庇阿斯篇》中还专门讨论了艺术和其他感性事物的美。但对于感性事物的美,柏拉图没有得出一个完整结论,而是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就是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形成的“美就是有益的”效用观点。从美可以成为善的原因、美的可感事物可以产生好的效果观点出发,柏拉图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权衡哪些种类艺术作品还可以留在理想国内。第二种就是《理想国》中提出的摹仿观点。艺术摹仿感性事物,感性事物又摹仿理念,而理念是美的最高的根源,直接或间接摹仿理念的事物就多少“分享”到理念的美。第三种是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结合“灵魂轮回”说提出的神秘看法,认为感性事物的美是由灵魂隐约“回忆”到未依附肉体前在天上见到的真美。这一观点本质上与第二种相同,只是借用了古希腊神话内容来表达。后两种观点都把艺术美看作“绝对美”的影子,和“效用”观点有深刻矛盾。因为“效用”观点替美找到了社会基础,而另外两种观点是在另一个世界找美的基础。这也是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哲学内在矛盾的一个体现。
受理念论思想决定,柏拉图区分了两类诗人。后一种诗人凭借技艺创作,一种诗人凭借灵感创作,柏拉图认为两者艺术才能来源不同。作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创造者,柏拉图受其理念论思想影响,认为艺术才能不是来自变动不居的可感世界,而是摹仿、取法于理念世界。对艺术家(指第一等诗人)如何摹仿理念世界创作作品,柏拉图提出了“迷狂说”美学思想,认为理念世界将文艺创作的灵感传给文艺家,才有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对于“迷狂说”柏拉图给出了“磁石说”、“回忆说”两种不同的解释。柏拉图在《伊安篇》中提出了“磁石说”,认为是神灵像磁石传导磁性一样将文艺灵感传给诗人或艺术家,使他处于迷狂状态,决定着他们去进行文艺创作。在《会饮篇》里,柏拉图描绘了回忆“美本身”的漫长过程,从美的形体到美的灵魂、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到美的本体,这一认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逐渐升级的过程,是灵魂逐渐返回自身、回到理性家园的过程。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对理念世界肯定。
三、“理念世界”的社会功效
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推崇,具体还表现在他的社会功效。其在他的晚期作品《理想国》中,他认为当时的艺术作品既破坏希腊宗教的敬神和崇拜英雄的信仰,又使人的理智容易失去控制,让中“低劣部分”得到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从根本上破坏理想国的“正义”。柏拉图贬斥诗歌不是绝对的,也欢迎诗人在理想国内创作诗歌,但条件是诗歌是对神或者奴隶主统治者歌功颂德,替国家培养他心目中的理想卫士,“证明诗歌不仅能引起,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柏拉图并不否认诗歌在审美意义上具有令人愉悦的作用,但他更强调诗歌积极正面的社会效用。这也正是他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试图以个体生命统摄对象世界的雄心壮志明显带有浓厚的乌托邦气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