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52-02
一、引 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并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2000年,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4年迅速增加到327所,至2005年已有500多所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在内)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笼统,难以体现专业个性特点。到目前为止,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在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对培养对象规格层次的定位不准确,对培养对象所适宜的工作领域的界定过于笼统,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缺乏专业特点等。2.课程体系庞杂,专业特色不明显,校际差异较大。本专业普遍存在着指导思想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的现象,由此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五花八门。例如,某工业大学将课程体系高度概括为3大类:经济类、社会类、管理类;有的学校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文、理、工、管、经、法、政、社等大学科的内容;有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类课程,把本专业视为面向社会的经济管理。3.专业方向越位。根据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准确理解,本专业的培养方向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过于狭窄,但不少高校却偏离甚远。从一些高校在本专业之下设置的方向名称就可看出问题来,这些方向名称有:行政管理、政治学、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环境经济。以上方向中,行政管理是与公共事业管理并列的两个二级学科专业,将前者作为后者的方向,犯了逻辑性错误;政治学是属于法学门类的学科,而非管理学门类;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学科,而环境经济应是经济学专业的方向。
国外高校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 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但鲜有专门针对“非政府部门管理”或“第三部门管理”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如美国约翰- 霍布金斯大学的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由于专业特色不突出,致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不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定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认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专业人才,没有实在的东西,成了“万金油”,而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造成学生就业难。该专业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网站将其列为中国高校十大最差专业之一,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对前途感到渺茫。
为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7 日至29日在福建省著名侨乡泉州市举行。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六十余位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关于专业方向问题,会议认为:由于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五花八门,各有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基础和优势学科,因此各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专业方向,应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体现特色,这种特色应建立在本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之上,例如财经类院校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原有的财经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知识又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但遗憾的是,由于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大多关注专业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问题,本次会议没有就综合类院校如何在专业方向上体现特色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来看,江西师范大学是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唯一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专业,第二批和第三批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学校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潍坊医学院和云南大学,其中除了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属于综合类院校外(且这两所院校属于1999年首批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点院校),其他五所院校都结合本校特色突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自己特色,或是卫生事业、或是教育管理、或是体育经营管理特色。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一个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基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其办学规模、专业方向等必须与之相适应。但就目前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看,突出问题是招生规模太大、专业特色不明显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人才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重点突出“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即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根据社会需求,把专业知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从基本流程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理论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基础之上、研究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人才必须具有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由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交叉渗透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学校必须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建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教学保障体系。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当然我们不是说专业方向定了位,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就好“销售”,就能向自己的专业领域输送人才,我们必须严肃且慎重地思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味按照“特色”模式培养实用技能型的工具性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应用能力,就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就业领域或转向其他行业的潜在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所以,本科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既不是培养直接的现成的公共组织管理者或公共商务服务人员,也不是仅仅培养“拿来即用”的实用型人才,而应该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基础上,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即使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课程设置上具体表现为,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思想素质,培养其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决策能力,通过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即解决问题、执行决策方案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再深造学习,成为理论研究型或学术性人才,又可以通过一定的职业技术准备走入社会,参加生产和工作,还可以通过经验积累和进一步学习,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才;或者可以不太困难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转行学习和工作。
总之,各高校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势在必行,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充分调研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有序的进行,确立可行的模块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 李燕凌,杜宝贵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2] 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 李跃平,黄子杰等.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应用专业型人才 实践教学考核 效能提升
一、实践教学价值理念:应用专业型人才取向
相对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性、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面向特定职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应用领域培养人才,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一种既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能衡量是否满足社会、满足学生“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重培养应用通用型人才,使学生“从其他学科里受到了异样的启示,获得了开阔的思路,获得了自由及自制。因此,普通本科院校要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较宽,主要为地方培养各个行业所需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以实践教育为重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在校得到的多是理论上的抽象东西,它只有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体现知识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推进、深化的再教育过程。
二、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整合协调,高平台支撑
(一)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
以创新实践为导向,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专业特点,把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的计划、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探索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践,专业人士报告等。实践课教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学校等应创设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公共管理的相关专家和本校实践课教师根据现场调研或课题研究,结合实践教学考核的具体要求,编写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教材。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政府的合作以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努力实现实习基地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衔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公共事业管理的实务。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促进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强化社会支持高校的责任。法律应根据社会组织的规模,规定其接收毕业生实习的方式、数量。法律同时要为相关单位建立利益保障机制,诸如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及各单位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减税,对大学生因实习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实行国家赔偿为主的制度等。
(三)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引进人才要把实践经验作为高校应用学科专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高校已有成功的做法。韩国的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对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学校要主动“走出去”,要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到企事业单位、政府及社会组织兼职,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与企业、政府、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学校也要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政府、社会组织中有丰富实践经验人员兼任本校教师,以实现实践教育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四)构建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发明创造、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以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教师在课时安排、薪酬、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照顾,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践教学考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核个案分析
管理者一般都具备三种不同的基本管理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这三种不同的管理技能虽然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其要求权重是不同的,但正是这三项基本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各类管理者的基本管理能力。这三种技能仅仅通过管理学理论学习是难以形成的,只有在实训中主动体味、不断积累,才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对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大量增长,为了实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可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确定为大致以下环节:
1、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含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见习环节
包括专业的野外实习、课程见习、专业考察活动等,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科研训练环节
包括课程论论文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的设计、创作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4、专业技能训练环节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在内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环节
包括各类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入生活,考察社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流程
1、实践教学考核结构
实践教学考核实习单位评价、实验报告评定、实践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四个层次构成。
2、实践教学考核基本内容
(1)实习单位评价由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生产实习表现、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实习报告评定,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3)实践带队教师评价,由实践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态度,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评价;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3、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办法
(1)实习单位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实习岗位职责履行的主要情况;
②分析和解决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
③实习单位上级交办的事项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完成情况;
④实习成果验收。
(2)实习报告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
①实习报告内容的全面性、条理性、系统性;
②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习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
③实习报告的规范性;
④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习带队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①学生的实习的组织性、纪律性;
②学生的实习态度和主动程度;
③与实习单位领导职工相处是否融洽;
④给单位带来的经济社会效能。
(4)实习单位一线员工评价或实习服务对象评价
①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总体评价;
②对学生实习效果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
③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可靠性的评价;
④对学生实习抱怨或者投诉的情况。
4、考核结果的反馈与适用
把考核结果与实习成绩、促进学生就业挂钩。考核完成后,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填写《实习考核结果备案表》,并及时向学生反馈实习考核结果,学生根据考核结果,结合自身就业与职业发展,分析自身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本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院系跟踪考核改进情况,对同学的反馈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分组进行指导。对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同学,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补足或者重新实习。把评估结果与学生的评优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同学年度考核不能评优评先,对被评为优秀的同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四、实践教学效能提升:多元互动,优化环境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教学流程中各方面和环节相互配合、协调、合理运作,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要兼顾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不断拓展实践教学领域,综合运用实践教学形式,需要高校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努力争取国家与企业的支持与投入,谋求共同发展。
(二)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要改变以控制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和选择性不足,以学校为中心,院系管理活力不足;以管理者为中心,平等性和服务性不足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转变管理方法与理念,切实实现以师生为本,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平等性,以院系为重心,增强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以服务教学为本,坚持管理与服务统一。
(三)政府要宏观指导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履行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发挥教育财政的调节功能,统筹安排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依法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在资金投放、师资调配、教师培训等方面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方式。
(四)实现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实施法制化保障,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促进实践教学发展、激发学生应用能力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实现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和整个社会所遵循的准则,是实现高校实践教学发展的有效保障。
(五)权力下放,实施校本管理。教育管理体制带有严重的“以官为本”痕迹,学校的诸多管理权力,包括职称评审、人事任免、干部聘用、工资制度等最后决定权不在学校,而在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最有发言权的学校却没有最终决定权。校长负责制尚不成熟,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激励管理无法自主有效的实现,实施校本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权力下移,将办学自真正转移到学校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政府从对学校的日常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与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指导上,主要是运用立法、财政拨款,教育规划、政策引导、教育评估、信息服务等手段对学校事务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题项目:本文系洛阳师范学院2009年教改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兰.地方普通高校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进高教质量提高.中国教育报,2008-4-17:4
[5]管理学实验教学的规划与设计探索.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2.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3
一、我X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
(一)行政问责制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行政问责制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各地形成的基本共识是,行政问责制就是行政责任追究制。从我X实践看,我们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等问责客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或没有正确履行法定的职责,影响了行政运行的效率和行政机关的口碑、信度或效度,甚至部分损害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其追究责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就是使行政权力与责任挂钩,体现的是权力与责任、义务之间的平衡。
(二)我X实施行政问责制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解决我X一些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抓落实不力、在岗不履责、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我X先后出台了《行政机关领导问责暂行办法》、《XX行政过错行为处理暂行规定》、《XX行政效能投诉和告诫暂行办法》、《XX纪委监察局行政问责联席会议规则》、《X纪委监察局行政问责工作推进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按照X委、X政府要求,全X各级行政机关把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程,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了与《问责办法》相配套的制度规定,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绩效月度评估制度、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制订并实施文明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依法服务、便民服务、廉洁服务的具体措施。各XX、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了配套措施,全X形成了“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为、过错必问责”的X、X、乡(镇)X级问责制度体系。
行政问责制实施以来,全X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行政问责监督检查力度,特别加大了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其他行政过错问题的查处力度。依据《问责办法》,启动了问责程序,重点查处了一批行政领导干部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失职案件,X年多来,XX名党员干部因工作不负责被问责。另外还有X名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到了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这些案件的查处在全X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我X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特点
1、行政问责制度体系初步成型。我X一系列有关行政问责规定的出台,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配套的体系。明确界定了行政问责的主体、客体、范围、程序、方式等,明确了“由谁问”、“向谁问”、“问什么”、“如何问”等问题。
2、内部监督问责资源形成合力。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监察、财政、人事、审计、法制等部门参加,定期研究解决监督问责工作中的问题。建立行政监督信息通报制度、行政违法违规问题移送处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政府内部监督问责的工作合力。
3、行政问责配套制度基本健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进行评价。建立行政审批绩效月度评估等制度,评估排名及时对外公布测评结果。这些制度的实施,强化了责任考核与监督,为实施行政问责创造了条件。
4、纪检监察机关统筹作用有效发挥。全X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由X纪委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由监察机关牵头组织落实,行政违纪违规行为必须交由监察机关处理。这些制度安排,强化了纪检监察机关在行政监督体系中的统筹作用。
二、我X实施行政问责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X实施行政问责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的问题。
(一)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责任主体难以划分
由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当前我国党政关系错综复杂,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使得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过程中责任主体难以明确。出了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互推诿,难以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传统观念束缚严重,行政问责范围狭窄
从我X查处问责案件的情况看,所查处的行为大多是“有错”行为,还未深入发展到“无为”问责阶段,治庸治懒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此外,行政问责制还涉及干部管理体制问题。目前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领导是由党委提名、通过人大任命的,对犯有严重错误的政府或部门领导,如果采取责令辞职、引咎辞职或撤职的方式进行,政府自身实际上难以操作。如果是一般性的问责,则难免失之于软,效果不大。
(三)相关法制不够完善,行政问责依据分散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行政问责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问责依据种类繁多,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其中既有党内条规,也有政府规章或文件,既有中央出台的,也有地方政府制定的,所以我们在制定行政问责制度时,只能参考其他一些地方的做法,结合我X实际,在摸索中艰难前行。
(四)以同体问责为主,异体问责相对薄弱
行政问责制是一种全方位的责任追究机制,除政府内部的“同体问责”外,还应包括政府外部的“异体问责”,如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党监督等。虽然行政问责的外部机制已有基本的制度框架,但却缺乏具体的操作办法,以致“异体问责”尚未常态化。事实上,我X现行的行政问责制还只停留在行政系统内部,其他问责主体监督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
综合分析上述情况,我们感到,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抓住重点,整体推进,配套进行。
(一)进一步明确行政责任划分
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纵向与横向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结合具体的工作部门明确问责范围、对象和条件,用程序来保证问责制的健康发展;对于党政交叉任职的情况,明确政府官员分工的同时,应该公布党委负责人的分工,并接受与政府官员同样的问责和追究;明确正副职之间该问谁的责;确定接受问责的行政机关或其行政人员应该追究何种行政责任。
(二)进一步健全行政问责体系
行政问责是与政治观念、法律体系、行政机制和公民社会等因素交叉重叠且又互为因果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完善行政问责制,需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应以立法形式对有关规定加以“整合”,形成包括问责标准、问责程序、问责范围、问责主体、问责救济在内的、全国统一、结合实际的问责法律法规。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拓宽公民了解政府行为及效果的渠道,使行政问责有所依托。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制度,特别是通过评估公共政策的执行标准、执行程序、执行时效,为行政问责提供可依据的科学标准。要完善行政监察、审计制度,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要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建立被问责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等保障机制,并建立跟踪机制,形成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下能上的制度。
(三)进一步拓宽行政问责范围
应关注百姓民生问题,突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将管理不善、政绩平平、用人失察、决策失误、行政不作为也纳入问责范畴,建立重大决策的执行跟踪制度,实行决策效果的评价制度,把对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的问责结合起来;问责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安全事故,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事故也要纳入问责范畴,不仅问行政责任,还要问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四)进一步规范行政问责程序
在问责的主体方面,要使问责的主体多元化,才能使问责力度不断增强。就政府自身而言,既要有行政首长的问责,也要有公务员的“自查自纠”,将问责机制纳入公务员工作总结、述职中,逐步加以规范,建立常规的述职问责机制。就问责客体而言,行政领导和广大公务员都属于被问责的对象。不能认为问责的对象仅仅是行政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同样需要按照法律和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问责的内容要逐步扩大和规范。依法、依规追究失职渎职责任、用人失误失察责任、道德诚信责任、政治不良影响责任、查究不力责任、妨碍查究责任、职务故纵责任、效能低下责任、教育不力责任、督查不力责任等,使行政问责制成为覆盖行政管理各个环节的严密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地方高校;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实验室
1 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提出
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中的“电子政务” 是最热、最新、最具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学科和专业,同时又是最重实践的学科和专业,必须加强实验环节并创新,才能达到本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需求。电子政务培训模拟教学实验室是一个基于B/S模式的软件系统,主要用于对学员进行电子政务整体概念的培训。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以便让学员在这样一个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
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此外,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行政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电子政务是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手段,而电子政务综合实验室的建立对积极进行电子政务的探索与实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今,我国大多数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功能只限于科学研究,尤其在中国地方高校,集科研、教学、测试、培训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政务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兴未艾。依托综合型大学一定的工科背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地方高校有必要建立集上述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政务综合实验室,从而起到促进科学研究、现代化教学、以及服务社会的综合功效。
2 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论证
2.1 教学任务的需要
2.1.1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及多层次教学的需求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学科来讲,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由强调专业对口转变为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特别是西部高校,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如何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力。因此,单纯以传授或积累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如果在实验教学中能将现在的“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做实验时就会显得积极、主动甚至兴奋,即使遇到了困难与挫折,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在积极一挫折一成功的反复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会得到切实的提高。根据教育部教高司有关文件的精神,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相当数量的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来逐步替代原来的单一型验证性实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培养高素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电子政务实验室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性教育将大有裨益:可以为行政
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搭建电子政务的模拟平台,通过模拟电子政务实务,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运行原理,熟悉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工作规程,学习电子政务套装软件的基本操作,有利于摆脱以往教学中单一型验证性实验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创新意识,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为解决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动手操作能力。
2.1.2 整合教学资源的必要手段
电子政务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为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所有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如国际贸易、计算机技术应用、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环境工程、MPA等)都可应用此实验室进行教学实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原有的“计算机机房”似的操作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因此不得不采用大规模的现代化设备、统一的高效软件平台、多层次、多批次的实施上机实践,方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实验室将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综合优势,为学院各专业提供优质的教学实践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软件在管理类实验中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在实验室投资上往往重视硬件投入而忽视软件管理,教学实验所需的教学软件大多由任课教师自行解决,这就导致了许多实验根本无法开出。同时,一些通过非正常渠道采购来的软件存在着不便统一管理问题,又由于渠道原因,使得这些软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电子政务综合实验室将扩展其这一领域功能,系统性地对整个学院教学实验所需软件进行统一规划,并通过统一管理,实施有计划的研发和购置,建立综合、统一的基础实验平台与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1.3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建立开放性电子政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提倡开放性实验的同时,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即基本实验能力、初步设计性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针对
这3个层次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采取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以教为主、以启发为主和顾问式的方法。可以将电子政务基础实验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去进行。第一阶段,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3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作风培养,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工作态度、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5种实验技能,即掌握基本实验程序、基本操作技巧、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本科专业;专业特色;专业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G80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54-06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omogenization and featuriza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YANG Xiao-yong1,2,WANG Jia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Having analyzed the education homogenization issues and education featur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today,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major homogenization shows in the gradually identical regular major set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colleges/universities, undiversified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s, ever increasingly uplifted hierarchy, ambiguous types, and similar curriculum setup.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colleges/universitie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ir own capacities, rationally plan major setup, highlight major features, profoundly analyze professional specifications, specify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ptimize curriculum structure, integrate curriculum contents, standardize discipline and course names, and avoid the “all the same look” misstate mad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regular major;major feature;professional homogenization
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与落实和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人才更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十几年来,按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整、共建、合并、合作”,高校合并几乎遍及全国。我国体育本科院(校)系、专业点没有随着高校的合并而减少,反而在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点有241个[1],2004年我国共有252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开设体育相关专业,占同年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专业点总数684(2004年统计)的36.8%[2];截至2008年10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点有636个,开设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体育院(校)系301个,占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数(740个)的40.7%。我国体育院(校)系除了开设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5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外还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学方向)、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等14个《专业目录》外的专业(方向)。体育院(校)系与体育专业点的增多和一些新兴专业(方向)的创办,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也体现了社会对“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无论是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专业点),还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同质化现象都比较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同质化问题阻碍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体育专业同质化问题与特色化发展进行探讨,为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改革,提高各个专业的特色,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的同质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出现了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层次诸多趋同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同质化”现象[3]。专业同质化的直接结果是人才培养上“千人一面”,最终将导致结构性失业。另外,专业同质化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使高等院(校)系面临生存危机。同质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将影响到社会安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落实。
1.1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趋同
专业点是高等学校所设专业的计量单位。高等学校按规定设置一种专业即称该校设有该专业的一个专业点[4]。我国设有体育本科专业点的普通高等学校有单科性体育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根据教育部所属的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对我国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点的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体育本科专业点636个,单科性体育院校的专业点有146个(占专业点总数的23%)、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点有200个(占总数的31%)、综合院校的专业点有290个(占总数的46%);开设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体育院校有301所,其中单科性体育院校14所、师范类院校中的体育院(校)系是94所、综合院校中的体育院(校)系是193所。
调查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共有243个专业点(占总数的38%)、运动训练专业点有69个(占总数的11%)、社会体育专业有159个(占总数的2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28个(占总数的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点36个(占总数的6%)、4个专业方向(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方向、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方向)的专业点有35个(约占总数的6%)、目录外新专业(方向)的专业点有66个(占总数的10%)。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校)系设置最多的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分别占这两类体育本科专业点总数(490个)的47%和30%,而《专业目录》内4个专业方向则只有7个专业点、《专业目录》外新专业(方向)也只有18个专业点。这一统计结果与张勤[1]研究的结果相比可知,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体育本科专业点净增395个。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点由2001年的138个增至243个、社会体育专业点由2001年的31个增至159个、《专业目录》外新专业(方向)专业点由零增至目前的66个。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呈现趋同现象。单科性体育院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专业覆盖面广,5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专业点分布较为均匀,而且还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但毕竟其各类专业点总数仅占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点数的23%。而占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点总数77%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单一,这些高校更倾向于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而其它专业则很少。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在20世纪70年代就作为限制性专业;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学对体育教师需求的减少,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继续培养体育师资外,日本高等体育教育机构注重社会需要,增设新专业来拓展专业培养范围[5]。
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会日趋平缓,城市学校和大学已成饱和态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尚处于“缺编”或“待补”状态[6]。杨桦归纳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种类主要有4类:一是竞技体育人才,如运动员、教练员、高级裁判员、随队医生、体育外事人员等;二是社会体育人才,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人员、体质测量评价人员、体育娱乐旅游人员等;三是体育教师、卫生健康教育人员等;四是其他体育人才,如体育产业经营人员、体育新闻人员、体育记者及体育管理人员等[7]。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体育院(校)系大肆兴办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势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这些专业人才的过剩。
1.2专业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专业培养目标“同质化”是指体育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专业界限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不同体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皆为缺失自身专业特色的通用型人才。
1)规格单一。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即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层次。体育院(校)系在现有的专业设置上,由于缺乏对专业人才规格深入、具体的分析,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尽管各体育专业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体育师资、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培养教练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者、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群众体育的人才。但各院(校)系在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可供参考的就是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国家教育部门每5年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各院(校)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而体育院(校)系在制定体育类的其它4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没有国家指导性文件可供参考,大多数院校在制定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是参考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依据同类院校的相同专业培养方案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最后确定的。这必然会使体育教育专业外的其它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向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倾斜。另一方面,这虽然给体育院(校)系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大的自,但由于各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多环节的操作程序中逐渐衰竭,一些院(校)系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就奉行拿来主义,参照或照搬体育教育专业或其它院校的培养方案。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参照或模仿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和综合性体育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时参照或模仿单科性体育院校;新建体育院(校)系模仿或照搬历史较长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这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创造了条件,使得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这4个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强,毫无特色,学生毕业时只好共同竞争“教师”岗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8]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
2)层次趋高。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口号,但对于高水平大学的理解并不是建立在强调办学特色之上,而是一味提高办学层次。高校办学层次的趋高化,使得高校原本应有的办学特色不断弱化[9]。目前新升级和新批准在建或正在准备申办的院校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继续扩大原本就不太合理的布局;二是根本不符合办学条件和标准;三是办学的目的和任务及服务对象不够明确,单纯追求入学率,人才资源浪费及失衡的现象继续存在;四是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仍然是主要专业[10]。专科院校热心“专升本”,普通本科院校力拼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使得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过快地走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许多体育院(校)系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也没有认真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更没有认真总结自身在办学上的优势和劣势,盲目拟定人才培养目标,结果造成不同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同小异。
3)类型模糊。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体育院校培养同一类型的体育人才。人们按照社会对人才规模需求的差异性把高等体育院校分为3种类型:即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及专科层次的学校[11]。自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建立以来,体育一直被划归于教育学门类,高等体育院校始终属于师范性质,专业设置一直以体育教育为主导方向,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师资为主要目标。在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高等体育教育同样要走多样化的道路,社会各行各业也需要各类体育人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作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以他校的水平为标准[12]。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体育院校办学面临着诸如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学科与术科教育、共性与个性教育、人文教育与自然教育等诸多关系协调的困惑,在如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上陷入了比较混乱的局面。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一些体育院(校)系在扩招过程中忙于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主要精力不能放在提高本科生质量上,两种现象的合流,加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的倾向。无论是理论型研究人才还是应用型实用人才,培养路径十分相似,这就决定了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无法区分。
1.3课程设置的雷同
课程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立的。高校专业及与专业密切联系的课程是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3]。人才培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专业间的差别就体现于支撑各自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雷同越来越难以适应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致使专业特色不突出,各专业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相似,难以满足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吴忠义等[14]对我国36所高校体育院(校)系的调查显示: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4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2.3%(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8.6%,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6%)。如此大面积的重叠课程,尽管专业名称不同,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几乎相同,进而模糊了专业的特色和界限,混淆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造成了体育专业人才类型上的交叉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教练员的工作,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处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繁复工作中常力不从心。正如任海[15]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目前课程结构的不适应所做的总结:“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不能适应体育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适应与国际体育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
各专业设置的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课程内容陈旧、专业前瞻性课程少。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赫佛林曾对美国110所4年制学院的课程作了调查,发现这些学校每年要淘汰5%的旧课程,增加约9%的新课程[16]。由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课程更新较慢,课程体系的弹性也小,课程的种类不多,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学生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2)课程门类零散、单一。能体现各专业特色的课程较少。由于高等体育院校自建立以来,始终属于师范性质,其它专业在课程设置时难以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都借鉴了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课程门类单一、零散。
3)各门课程过于强调独立性和完整性,导致相近课程简单重复。当前我们对“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通才”之“通”更主要讲基础理论之“通”、一般能力之“通”和一般方法之“通”[17]。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今天,一个人很难在许多专业上都面面俱到的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通才”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及的方面,他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工作;而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不能及的方面,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础理论、一般能力和方法,迅速的吸收与掌握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胜任工作。由于我们对“厚基础、宽口径”的误解,所开设的课程过于强调了独立性和完整性、学科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存在着将各门课程平铺直叙地罗列到教学计划中,造成课程的堆积和臃肿,尤其是相近的课程在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如“学生身体与形态的年龄特征与体育”、“学生身体主要器官系统机能发育的年龄特征与体育”、“发展身体素质与运动训练原则”、“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等,分别在“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等多门课程中都有出现。
4)各院系在所开设专业课程的命名上存在差异,缺乏一致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如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就有8个不同的名称。又如学校体育学与学校体育、体育保健学与体育保健、比较体育学与比较体育等[18]。由于各院系在学科名称、课程名称的命名欠缺规范,在课程设置时容易重复设置一些课程,使得各专业的课程雷同性增大。这也反映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没有经过专业对学科知识的过滤和筛选,就直接由学科向课程的过渡现象。将学科作为选课的标准,只有“学科”才能列入课表,这加剧了学科与课程的混淆状态,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些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急需的教学内容由于不是“学科”而被排斥在课表之外或虽进入课表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导致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特有的“学科泛化”现象;对课程的更新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一些新兴的课程由于得不到重视发展缓慢,而一些已过时的课程由于有“学科”的头衔而难以被淘汰或更新[19]。
2追求特色是我国高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1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各高等体育院(校)系在调整学科、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强化、突出优势,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在于学科专业的特色,只有学科专业特色,才可能有人才培养特色;只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20]。每所体育院校都要冷静处理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并据此制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招生就业等一系列政策。体育院(校)系间通过公平竞争,促使体育院校能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如有的以培养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为特点;有的体育院校以运动训练为特征;有的以基础理论为研究特色;有的以体育经营、体育科技产品开发为优势等[21]。
单科性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行业性较强的专门院校,应充分体现其行业特色,发挥办学优势,加大力度直接服务于体育行业。不仅要培养直接服务于公民健身的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和能够直接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专业人才,而且要使这两类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并由此进入体育主战场为体育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而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都属于综合性院校。这些院校与单科性院校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如学科交融、较显著的教育资源、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专业实习机会[22]。这为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单科性体育院校相比,师范院校的学科门类更为齐全,为体育院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体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可借助于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借用、移植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路开阔,能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观察、分析、解释体育现象,文理交融,跨学科思维,突破狭隘的专业领域,获得创意和灵感,在思维方式推陈出新,用多学科知识所形成的网络思维去看待、思考和解决体育学科问题,可以拓宽思路,挖掘潜能,有利于体育新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如聊城大学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的创办就是以体育运动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专业,这样体育工程可以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无论是单科性体育院校还是师范类、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校)系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都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原则。
二是坚持质量原则。三是办学效益原则。
2.2深入分析专业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又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对于整个教育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实践活动便会带来很大随意性、教育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教育社会效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培养目标也要相应的更新。而我国体育院(校)系对于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实践探索。就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至少应考虑3个方面因素:一是国家对其基本规格的要求;二是此类层次人才目前的基本状况以及未来社会对其可能的要求;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这类人才所提供的学科基础[23]。确定专业人才规格的很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合理的专业人才规格取决于对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24]。
2.3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规范课程名称
不同的人才规格要求不同的课程设置,以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课程结构是直接决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更新课程内容也是21世纪课程建设的重点。
各体育院(校)系应立足本院系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特色课程。为了避免课程设置的雷同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1)加速更新课程,开设专业前瞻性课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2)增加课程的种类,不要仅限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门类,多开设一些体现专业特色、多样化跨学科的课程。各院系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校内的一些优势学科专业及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各民族、各地的体育项目多开设一些跨学科、有特色的专业课程。(3)深刻领悟“厚基础、宽口径”的涵义,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改变课程内容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功效。不同课程之间应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使引进的新内容尽量与经典内容相互渗透,互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减,减少相关课程诸多重叠现象,对于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与协调,压缩教材篇幅,才能为引进新课程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4)规范学科、课程名称,体现专业课程特性。我们要规范学科、专业课程的名称,避免出现课程名称较为随意命名、混乱的现象,用比较科学、精确的名称来体现课程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张勤. 20 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3,23(2):1-12.
[2] 李鸿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7.
[3] 奚建华. 高等传媒教育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生存[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2):37-39.
[4]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28.
[5] 王健.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及课程体系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6):121-127.
[6] 安儒亮. 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12-15.
[7] 杨桦,霍红,王广虎,等. 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J]. 体育科学,2003,23(3):11-17.
[8] 克拉克•克尔[美].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5.
[9] 林伟连,伍醒,许为民.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0-42.
[10] 郭李亮.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J]. 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
[11] 李卫平. 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89-92.
[12] 胡解旺.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分层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7(1):98-100.
[13] 陈玉琨.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06.
[14] 吴忠义,高彩云. 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35-1537.
[15] 任海.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合理性的探讨之一[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1-7.
[16] 谢安邦. 比较高等教育[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1.
[17] 胡建华. 高等教育学新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30.
[18]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5.
[19] 任海. 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差异的析因(续二)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三[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12-17.
[20] 唐丽娟.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21-24.
[21] 孙义良,赵高彩. 加入WTO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选择[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12-14.
[22] 刘学谦,李卫东,何展强. 我国部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