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1
飞搏是一家专业从事公安、金融、政府等行业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建设与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先后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双软”认证、CMMI三级、信息安全服务一级以及ISO9001:2008等资质认证,多项产品拥有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是江苏省互联网服务产业联盟骨干会员。主要产品在公安、金融、政府等行业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IT运维管理平台、网域数据交换平台、队伍监督管理系统、请求服务系统、身份认证平台等在行业内都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网域数据交换平台在全国省市两级公安中拥有200多家用户,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320视频数据交换产品覆盖了全江苏省、市、县三级公安用户,产品覆盖度达90%以上,IT运维管理平台也已在江苏安徽两省公安的省市两级用户中统一使用。目前,公司正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积极拓展,努力成为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应用服务运营商,公司自主研发运营的身份认证云平台正提供给60多家商业银行与信用联社使用,服务于超过百万的终端用户。
企业的优势及特点
飞搏长期专注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迄今为止,拥有19项软件著作权、14项软件产品、5项发明专利。公司擅长进行基于Java的应用研发,在B/S应用、B/S与C/S混合应用、Java应用服务、负载均衡处理、分布式存储及计算、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安全技术、虚拟化技术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多年的行业经验,使飞博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已组建成一支结构健全、坚实稳定、 高素质的科研开发队伍,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团队成员100%大专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比例达80%以上。技术研究之外,公司十分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员工与公司的共同成长,不断进行各项技术培训及专业技能的考核,从上到下一心提高公司整体实力,确保产品研发与所承接项目的品质,让客户满意放心。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从国家、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相关产品的成形,运用创新的理念与业务模式,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正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积极拓展,努力成为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应用服务运营商,公司自主研发运营的身份认证云平台已有超过百万的企业和个人用户,社会管理云平台也获得了过万的企业用户。
公司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在公安、金融、政府等行业有大量良好的客户关系,尤其是公安行业。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网域数据交换平台软件,目前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公安部门实现成功应用,服务超过200家公安用户,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同时,公司与公安部三所、IBM、Oracle、RSA等业内众多知名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这些企业对我司的大力支持,多角度保证服务的高品质。
公司拥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产品开发、实施、服务等过程的严谨、缜密。
公司的服务宗旨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领先的客户关怀,并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自公司成立以来,坚持的服务经营理念就是应用软件为客户创造价值,使客户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这种经营理念的完成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实现而得以保证:取得最高的客户满意度、树立一致的服务形象、企业解决方案保持领先地位、采用当今最尖端的软件开发技术、采取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手段、拥有技术熟练高度敬业的专业服务队伍。
企业在获奖领域的贡献或表现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在公安行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公司自主开发的Java应用服务“Fable网域数据交换平台”,突破了跨网域异构数据交换的难题,目前已在全国两百多个省市的公安部门实现成功应用;320视频数据交换产品覆盖全江苏省、市、县三级公安用户,产品覆盖度达90%以上;公司根据公安、金融行业多年IT运维管理项目的实施经验,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思想所自主研发的“IT运维管理平台”已在江苏安徽两省公安的省市两级用户中统一使用,两省用户占有率达100%;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公司自主研发了“Fable队伍监督管理系统”,目前已在江苏全省公安中推广应用;公司在对SOA理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研发的“请求服务系统”,实现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数据整合功能,解决了海量异构数据共享重用问题,已在江苏各地取得了广泛应用;公司开发的“应用开发平台”,提供面向用户的二次开发平台,通过多样灵活的工具帮助用户实现快速、灵活的定制功能实现,在江苏省实现了多方面广泛的应用;公司的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特种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也在公安、政府的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
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是紧紧围绕“金盾工程”项目规划,并结合公安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战略展开的,不仅适应当前的公安业务需求,更是着眼于未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的成功应用,不仅仅是对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更是对公安业务的有力支撑、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公安行业提供了及时准确地信息保障,为公安日常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用户反馈
公司是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领先的客户关怀为宗旨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简洁明了的功能操作和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设计,真正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是提供从售前、售中到售后全过程、全方位的客户服务,注重服务至上,提高用户满意度。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2
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必然涉及使用教育技术。与教育活动意义,教育技术同样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内容源远流长。而教育技术的外延领域在每次技术发生、发展和革新过程中,必然对教育活动本身构成积极影响。在以手工技术为基础构成外延的早期传统教育活动当中,以黑板、粉笔、书籍、图片笔等工具以及口手相授、口手相传的教育方式为主体的教育技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占据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幻灯片、电影、电视、广播等全新技术被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种变革使得传统的教室当中首次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以外的其他声音。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网络多媒体教育系统等依托网络计算机核心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逐渐进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此后,每当伴随这每次新技术巨大进步和变革,新技术都会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云计算作为当前最为前沿的新兴的高新技术,教育业对元计算同样具有较高的期盼度,很多教育工作者均期望能够将将云计算技术全面能够引入教学时间活动当中,通过元计算的使用推动教育教学,对教育实践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进程效率,实现更为灵活的教育信息化部署和实现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实施,能够在较少费用投入下,通过互联网络解决计算机资源访问费用问题,充分实现信息协作共享,不再需要使用自建设施来实现网络信息构建,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全面集中在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及更加及时的信息的服务上。利用云计算技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以任何接入方式接入信息内容服务,畅享网络带来的方便与快捷。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教育云服务的需求和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变化,从最初的动辄百万巨大投入,利用效率有限,管理难度较大的自建信息化数据中心,到运用虚拟化技术的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运行平台虚拟化等等均能够发现基于云计算的资源的投资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资源利用问题,建设投资费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共享资源云服务以及应用云都已经有大量实际案例,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从使用规模上看,云计算已经展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教育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的私有云模式逐步转化为公共云和私有云相互融合的混合云的模式。
2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资源获取渠道不畅虽然当前很多学校均已经建立或正在规划建设教育网站。但一些网络资源无法连通,同时在获取这些课程的访问途径相对比较困难,但是依然存在着部分网站访问途径不够明确,如存在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通过学校主页连接等访问途径,多种途径最总的结果和指向不尽相同,一些网页可以正常打开,另一些则常常出现“该页无法显示”的情况。无法方面活动更多紧迫课程网络应用课件,已经成为资源获取的瓶颈。访问者的网络接入方式的不确定,很多学校在网站接入方面均花费了较大的资金和精力来确保网站的访问流畅,网络带宽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教育信息自愈共享的重要瓶颈问题。
2.2资源建设缺之统一规范很多学校建立了教育网络平台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但仅有很少学校的网站功能设计比较合理,在内容安排和课程展示上做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特点突出。大部分网站还是仅仅是把课件、视频文件罗列在网页中,内容展示缺乏层次感,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建设模式。各个学校的网络平台制作各不相同,在平台使用和教育资源通用性与兼容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视频内容的格式往往仅规定了最低使用配置标准,没有考虑使用访问者实际网络带宽、使用者的硬件配置及浏览器版本等方面的差异,普遍存在一味追求高清晰度的问题,音频和视频内容对网络带宽占用较大,很多使用者硬件设备无法进行相应处理,从而造成教育信息视频内容缓冲时间长、播放不流畅,部分内容由于耗用带宽过大无法浏览。使网络教育信息吸氧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对最终的使用效果构成了不利影响。
2.3学习资源类型单一部分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内容比较单一,教学信息资源在多样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很多网上的课件依然是对常见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现。内容依然以图表和以文为主,教学视频内容有限,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必要支持,习题库、案例库、相关文献以及模拟实验环节等教育拓展信息还不够充实,在学习过程学习者依然无法满足于被动地去接受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可能丧失主动参与的实际模拟操作的积极性,会导致学习者学习热情受损。此外,课程资源库的更新频率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程资源的教学效果构成了影响。
3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应用的建议
3.1搭建统一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资源库都是各校自行搭建,大部分教育资源库都在动地等待外部使用者的浏览、访问和下载。教学资源储备库管理方面存在无序和混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真正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快速访问,从根本上避免了教育信息资源访问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通过育平台的搭建,对于整合教育资源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均可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3.2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及学生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功能在于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然而目前大多数教育资源依然没有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机制,没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使用教育资源。所以作者建议可考虑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可以进行教学给予工作量的增加,教师在设计教育信息化资源过程中增加平时成绩统计功能模块,可以依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在线讨论情况以及提交作业情况等给予日常学习成绩等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应用价值,真正使教育信息能够真正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
3.3建立资源更新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建设教育信息的积极性目前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对评比教学资源拥有较高积极性,然而对教育资源的后续建设普遍缺乏积极性,很多数教师都有评得了即完成任务的想法。对此可以考虑采用激励与考核评比并重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当中鼓励教师持续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建立更多的课程资源,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对于那些只评比不建设的状况,实行退出机制,对于没有访问量、长期无法访问、无法达到一定标准的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严重情况下予以退出处理。
3.4建立培训机制,调动更多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并掌握一些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培训使这些教师具有自主在网上更新知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上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认识,培养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培训,保证后续资源建设能够及时更新,并形成长效培训机制,最大程度使更多学科教师了解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3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程序;案例调研
基金项目:重庆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2015Y3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清洁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写入《21世纪议程》,国际上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转变,发达国家开始将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污染控制方面的人才,转向培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人才,增设了一些如环境伦理学、工业生态学、企业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新课程[1]。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15条明确规定,应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课程纳入有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加强清洁生产的推广教育,将其精髓渗透到环境类人才的思维习惯中,对培养和造就具有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发展的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清洁生产审核是高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环境管理方向的重要组成,其价值体现在各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践之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理论应用为导向,对清洁生产审核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一、清洁生产审核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一)清洁生产审核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与特点
清洁生产审核课程涉及两个核心概念: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CP)、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udit,CPA)。从概念关系来看,清洁生产总体理解为超越“末端治理”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三大瓶颈的关键措施,是实现节能减排、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3]。清洁生产审核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4]。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清洁生产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融合了现代产业学、系统学、工业生产原理、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化工、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一套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学。
1.2 课程教学目标
2. 教学现状与困境
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包括了清洁生产基本理论方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程序等两大板块,学生对理论内容教学留有死板和枯燥的印象,对实践操作性强的审核工作步骤与要点等又难以深入体会理解并应用。目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抽象的理论而不是强调实践技能,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存在着灌输、实践偏弱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就业契合度不高,与我国清洁生产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相适应。因此需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并从以下方面改善教学效果。
(二)扩宽教学载体,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教学载体仅为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内容单一,不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对知识点只能生硬记忆,无法正真理解,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中仅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学生多为被动的听讲者与接收者,对课程学习往往不积极、不重视,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应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多视角分析,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三)提高W生的对抽象理论和方法学的理解力、对工具操作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清洁生产审核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学理论较多,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从而造成教学的难点。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学的理论价值体现在应用之中。被动接受式教学,影响了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及手段,解决如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解释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又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 案例式教学法在清洁生产审核课程中的应用
(一) 案例式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的作用意义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分析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并针对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案例式教学法最早于191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提出并运用,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介绍到我国,此后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发展至今其内容、方法、经验已日趋完善[5]。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要求来组织学生对案例开展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客观的真实性;③较强的综合性;④深刻的启发性;⑤突出的实践性;⑥学生的主体性;⑦过程的动态性;⑧结果的多元化[6]。
(二)建立案例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的一种模式,它与其他教学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对实现培养目标各有作用,各有优势。传统教学能够传授比较系统的知识,但在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明显不足;而案例教学虽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传授系统基础知识方面效率较低[7]。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清洁生产审核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采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教学方式各取其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式教学法在清洁生产审核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案例式教学法在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3个主要的核心环节:“教师选编案例”、“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与计算”、“学生汇报与教师评论总结”,且这3个环节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以“清洁生产审核具体程序”教学单元为例,其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内容及要点见表2。
教师在案例的选编时应考虑符合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因此,选择了2个行业作为案例行业。其中案例1为涉及范围广、普遍污染重、工艺单元完整的化工行业,这是非常典型的具备清洁审核潜力的行业,选择了一个化纤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真实案例;案例2为火电行业,这是考虑了环境类学科中《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作为三大主干核心课程,垃圾焚烧技术又作为其中废物处理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学生正刚在大学三年级的上学期完成这门课学习,非常需要进一步对其工艺和污染控制进行深入理解掌握,因此,选择了1个典型垃圾焚烧电厂的清洁生产审核真实案例,这不仅是让学生对本专业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再一次强化,也是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垃圾焚烧电厂一次深入的实际探究,能为学生将来在此蓬勃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创造机会。
讨论应在学生充分准备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实际的目标效果。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角,要在教师的辅助引导下,学会利用教师给出的案例信息去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实施相关工作程序的计算、方案提出与分析等。针对2个不同行业,每个行业案例以3~5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开展相关的任务。每个小组会产生不同的方案结果,分别采用ppt进行汇报。分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撞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灵感,但他们对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是否正确,没有正确的把握,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应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总评,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指出一些带有倾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对某些重要的问题可以更深一步地思考,做出启发式的诱导,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清楚和全面的认识[7]。
在“清洁生产审核具体程序”这一教学单元中,七个阶段35个步骤的审核工作程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案例教W法的具体实施,不是每个阶段选择1个具体案例,而是将上述2个典型行业中某个企业具体完整的审核案例,结合审核程序的理论教学步骤,分阶段逐步地给出案例信息,使学生体会到一个完整的清洁生产审核如何是分阶段开展工作、如何递进地运用审核原理推进实施。该教学单元内容的特殊性,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学生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逐步补充相关案例所需信息,以维持下一阶段案例教学的正常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程序作为本课程的最主要核心内容,本教学单元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学时为12学时(不含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计算等),占整个课程学时的37.5%。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个人均进行了单独的绘图、计算、方案分析等,该部分成果占课程总成绩的30%,学生参与的课堂讨论、汇报环节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10%,期末百分制闭卷理论考试折算成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四、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案例式教学法在“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评价方法”与“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等教学单元的实施,使学生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与四阶段实施步骤、清洁生产评价的指标计算方法与评价标准,以及清洁生产审核的系统程序工作要点与计算评价操作等有了模拟实际的形象体会和更加深刻的领悟。相较于教学改革前未实施案例式教学法,课程期末试卷考试中相应知识模块单元的学生答题正确率提高70~80%,显著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应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提高了对于课程其他理论性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课程结束后通过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学生普遍反映对本课程学习兴趣很高,不愿意缺勤,课堂氛围活泼,教学形式生动,有85%以上的学生表示将来毕业后有从事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的意向。以应用导向下的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切实提高了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对于理论的应用能力,促进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结语
基于以突出未来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锻炼、培养适应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目标,在清洁生产审核的教学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形成以理论应用为导向,以案例资料调研与模拟参与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更加有利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教学目标及理论价值的实现,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复杂工作程序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将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原理、方法学理论,运用到审核工作中对实际具体问题加以分析与阐明,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丁良辉, 薛云波. 《清洁生产》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 广东化工. 2014, 41(20): 165-167.
[2]刘春涛, 于秀娟. 清洁生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1(9): 63-64.
[3]陈润羊. 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设计[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 16(6): 54-57.
[4]张凯, 崔兆杰. 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11.
[5]高永明. 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36(5):64-67.
[6]王琰, 黄磊. 应用导向下的案例式教学在环境行为学课程中的实践[J]. 建筑教育. 2013(3):174-177.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培训方式;考核标准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通过化学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树脂。由于聚乙烯本身无臭无毒,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极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管道运输中。常温下不溶于溶剂,吸水性小且电导性极差,可用于制造薄膜、电缆和雷达等高端物质的绝缘材料。聚乙烯管道是聚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之一,其绝佳的耐腐蚀性可以用于排水管、下水道和运输管道等各方面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运输管道因耐腐蚀性差和焊接处泄露而造成的问题。聚乙烯管道的核心技术在于接头处的焊接技术,这也是聚乙烯管道系统中最为脆弱和致命的环节。迄今,聚乙烯焊接技术主要包括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两种,其中热熔焊接时应用最广泛且工艺水平最完善的焊接方式。在聚乙烯管道焊接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其培训方式和考核标准则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 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方式
1.1 热熔焊接
热熔焊接,顾名思义,将两根聚乙烯管道用加热的方式,使其熔融的平面紧密贴合,在压力的作用下冷却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热熔焊接采用热加工的方式进行,各尺寸的管道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进行操作,操作成本低且性价比较高。焊接流程包括:(1)装配焊接器材,用支架将需要焊接的部件放平,留有一定的空间等待焊接;(2)打磨焊接面,若焊接面不光滑,可以通过铣削来打磨平整;(3)在操作之前,先对仪器和压力指数进行检测;(4)加热熔融状态;(5)达到熔融状态后进行连接,加压并冷却连接从而完成焊接过程。热熔焊接管道接口处的质量由焊接过程的温度、压力和加热时间共同决定,我国针对不同聚乙烯管道厚度和直径有对应的最佳焊接温度、压力和加热时间统计数据可作参考。一般,温度保持在200~235℃,温度过高会导致聚乙烯材料融化影响焊接效果;热熔焊接的冷却过程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并且保持焊接处平稳不移动。
1.2 电熔焊接
电容焊接是将高电阻的金属丝放入聚乙烯管道的壁上,通上电流后使管道的内外表面融化,使管道和管道以及其他配件结合在一起后,再进行冷却操作。电容焊接后的管道接口处强度高、效率高,并且可以适用于旧管道的维修和改造应用,现金已经逐步被厂商所应用。焊接流程包括:(1)清洁聚乙烯管道表面的油污等异物,保证管道平面光滑;(2)放置电阻在需要焊接的两个部件内壁,并使两部件保持水平对齐;(3)通电以后,对管道内壁的电阻进行连续增压;(4)增压至冷却完成焊接过程。管道接口处的焊接质量由焊接表面的温度、加热和冷却过程时所加压力的大小决定。
2 热熔焊接的培训方式――全程质量控制
2.1 熟练掌握焊接前的准备措施
操作人员在进行聚乙烯管道焊接培训时,首先应当熟练掌握焊接前的准备措施,所谓“打仗前需擦亮枪和刃”,准备措施包括:(1)检查焊接工地是否有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存在,以防焊接过程的产热引起事故;(2)焊接前选择适宜的仪器和设备,最大化完成焊接效果;(3)管道和仪器存在在干燥防潮湿的地方,防止老化和腐蚀等现象的发生。
2.2 把控加热板的质量
加热板是焊接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才能使得焊接过程受热均匀,最大化达到焊接的质量。操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首先需要鉴别和区分加热板的质量,结合聚乙烯管道的厚度、材质和焊接要求,选择最适宜的加热板。选择合适的加热板后,涂上50nm厚的四氯乙烯防护膜保护焊接正常进行。
2.3 控制焊接温度
对于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而言,焊接过程的温度是影响焊接质量最关键的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的环境、聚乙烯管道材质质量等各因素结合,一般焊接温度在200~235℃为最佳,在该温度范围内,焊接质量和温度高低成线性关系。一旦超过最佳焊接温度,会造成聚乙烯材料和其他部件的融化等现象,影响焊接质量操作。
2.4 控制焊接时间
影响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的焊接质量因素有很多,焊接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元素之一。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我国相关的标准结合聚乙烯管道的质量和厚度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如果时间选择不合理,可能会使焊接质量大打折扣。
2.5 控制冷却时所加的压力大小
在热熔焊接和电熔焊接的冷却时,都需要对聚乙烯管道施加外部压力,一边施压一边进行冷却。通过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得两个焊接部件平滑紧密的结合,缩短自然冷却所需的时间。在施压冷却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管道和部件的平稳,不可随意移动,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2.6 控制接头符合标准
聚乙烯管道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头处连接不合格导致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现象,因此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接头处的检查,需要随机抽样进行缉拿差。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头处是否有气泡和裂痕,接头间是否平整有无杂物和损坏的情况。在焊接前,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接头进行破坏性试验,从而检验其融合状况是否良好。若检测过程有一件样品存在质量问题,则需要全部复工检查,直至随机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聚乙烯管道焊接操作。
3 焊接后的考核标准――焊接质量评价
聚乙烯管道在焊接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包括焊接过热、焊接不平整、出现气孔等各种现象,因此对于操作人员的考核标准也就是焊接质量的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对焊接质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评价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评测、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
3.1 直接评测
聚乙烯管道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肉眼可观测的质量问题,包括虚焊、焊不透和焊接连接口出现碳化三种现象。针对操作人员焊接技术的考核标准,首先可实行直接评测,直观检测焊接质量。
(1)虚焊。虚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焊接过程的夹具行程余量不足或者夹具在焊接时移动速度过快。若焊接机夹具的行程余量不足(小于20mm时),会使得两个部件焊接不彻底,造成质量的问题;若焊接时夹具移动的速度过快,会使焊接部分内外壁收到挤压造成间隙和表面不平整,造成焊接不充分等问题。
(2)焊不透。在操作人员的培训方式里强调焊接时间和冷却时间对焊接过程的重要性,焊不透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焊接加热时间不足,引起两管道或不见之间焊接不够彻底。
(3)焊接连接口碳化。和焊不透相对,碳化现象是由于焊接加热时间过长引发的。
3.2 破坏性试验评价
对操作人员焊接技术的考核可以通过对接头的破坏性试验进行评价,最普及的破坏性试验为拉伸试验。其他的破坏性试验包括弯曲试验(最大化对焊接成品进行弯曲,记录是否存在断裂现象进行评价)和缺口冲击试验(在焊接连接口开一个缺口,对缺口进行特异性冲撞,观察是否有断裂现象激进型评价)等。
3.3 非破坏性试验评价
非破坏性试验除了上面提及的直接对外表进行评测外,特指借助科学仪器例如X光和超声波探测在无破坏的情况下,对焊接成品的内部进行检测。X光拍摄方法只是借助X放射穿透的特性,根据连接的计算机影像的辐射强度等对焊接质量等进行评价(X光可以发现焊接处内部的缺陷情况和大小等)。超声波检测室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所反射的情况,对焊接口内部是否平滑、是否有杂质现象等进行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应用低频超声波(
4 结束语
聚乙烯管道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希望可以取代传统的钢管运输成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常温状态下,聚乙烯不溶于溶剂,吸水性小且不易导电,可用于制造薄膜、电缆和雷达等高端物质的绝缘材料。聚乙烯管道是聚乙烯在工业上的应用之一,其绝佳的耐腐蚀性可以用于排水管、下水道和运输管道等各方面的应用。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方式包括热熔焊接(将两根聚乙烯管道用加热的方式,使其熔融的平面紧密贴合,在压力的作用下冷却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和电熔焊接(将高电阻的金属丝放入聚乙烯管道的壁上,通上电流后使管道的内外表面融化,使管道和管道以及其他配件结合在一起后,再进行冷却操作)。对焊接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熟练掌握焊接过程前的准备措施;把控加热板的质量;控制焊接温度;控制焊接时间;控制焊接冷却时所加压力的大小;控制接头符合标准等。对焊接后操作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直接评测、破坏性试验评价和非破坏性试验评价三种方式进行共同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赵红.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和评价方法[J].中国塑料,2011,25(7):112-114.
[2]孙彦磊.聚乙烯管道焊接的质量控制[J].煤气与热力,2013,33(1):78-80.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5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和国际税收惯例,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对企业组建、经营、投资及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勘测设计单位来说,纳税筹划的主要税种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必须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筹划与运作将税额降低到最少。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工作中的做法,谈谈勘测设计单位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一)纳税人的选择
对于勘测设计单位来说往往都下设分支机构、分公司等,这些下属单位经营状况差异也大,在独立核算制度下就存在纳税人选择的问题。当企业盈利时,可以根据盈利大小结合优惠税率,分解企业下属单位,使整个或某个下属单位享受优惠税率;当企业亏损时,纳税人选择的意义不大;而当企业及下属单位有盈有亏时,选择纳税人就显得特别重要。此时,要想方设法使企业所得税合并申报,盈亏相抵,否则,一个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一个单位还得等待弥补亏损,将影响企业整体利益。
(二)利用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一般说来,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的成分,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的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三)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15%的优惠税率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凡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了40%连续三年,三年期满之后可以申请复审,复审通过继续享受三年税收优惠。只要是具备了高新技术资格,不论是否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均可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所以,申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成为了关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遵循的是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管理水平,重视科技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资质,极大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减免企业所得税,无论对于何种企业都是一个难得的国家级的资质认证,对依靠科技立身的勘测设计单位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响力仅次于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四)加强技术转让合同的管理,促使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 212号)的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2、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3、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4、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所以财务人员要加强基础财务核算,调高认识。从税收优惠政策切入。充分利用此项政策使企业真真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
(五)规范科技研发项目的核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主要包括: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1、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六)适当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助于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在我国,安置1.5%的残疾人就业是每个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鼓励单位安置1.5%甚至更高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国家给予多方面的税收优惠,通过建立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权益与安置单位的实际利益直接挂钩的机制,来促使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更加关心残疾人的基本权益。现阶段,国家给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的税收优惠,已远远高于其因安置残疾人而发生的工资、费用等各项支出,在残疾人员为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大多数单位相当于不必支付任何费用,还能够得到额外的财政补贴。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多安置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更多地融入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七)充分利用国家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指出,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可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本通知所称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执行。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勘测设计单位在“鼓励类”产业中主要包括一下两款:第三十一款、科技服务业中:
第1条、工业设计、气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测绘、海洋等专业科技服务,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服务、科技普及。
第4条、数字音乐、手机媒体、网络出版等数字内容服务,地理、国际贸易等领域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第6条、分析、试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智能产品整体方案、人机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等设计服务。
第8条、科技信息交流、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科技成果评估和科技鉴证等服务。
及第三十二款、商务服务业中第2条、经济、管理、信息、会计、税务、审计、法律、节能、环保等咨询与服务。
第3条、工程咨询服务(包括规划编制与咨询、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勘查设计、招标、工程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以上产业结构目录的条款基本包含了勘测设计单位的大部分主营业务。因此在西部地区的勘测设计单位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实现合理避税。使单位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八)办理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既可以增加职工福利又可增加5%的税前扣除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根据《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二、营业税的筹划
(一)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项目“的管理,免征营业税
1、免税内容: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文件)规定,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技术转让是指转让者将其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转让他人的行为。
技术开发是指开发者接受他人委托,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的行为。
技术咨询是指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
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是指转让方(或受托方)根据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让方(或委托方)掌握所转让(或委托开发)的技术,而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且这部分技术咨询、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或开发)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
2、免税程序:(1)单位和个人(不包括外资企业、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开发业务申请免征营业税时,须持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2)将认定后的合同及有关证明材料文件报主管地方税务局备查。
(3)主管地方税务局要不定期地对纳税人申报享受减免税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追缴其所减免的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冲减“勘察设计项目的分包或转包收入“的营业税
云计算核心技术培训范文6
日本开始冷处理中国,日本要转移生产基地,日本要进行“技术垄断”,这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日本长期以来对付后发国家的武器,但是这招对中国不仅失灵了,反而还会伤及自身,中国制造必须善加利用。
突破一:外资的洋为中用
根根据历史经验,大约每隔10年都会有一个投资获利最高的地区出现。继美国、日本之后,下一个10年就是中国,包括汽车、工业制造、消费类电子、半导体企业、TFT产业等制造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虽然日本政府大幅削减对华ODA贷款,报告警告日本企业在中国“将更难赚回投资成本或者会损失利润”,并且宁愿先做赔本买卖也要扶持印度、越南等国围堵中国,还企图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圈,重建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等。但是中国不仅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圈方面比日本快了一步,而且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6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中国吸收的外国投资将占亚洲全部外国直接投资量的2/3。况且中国的外资来源地是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高达53万多家,遍及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服务贸易领域等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部分公司设立了地区总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日本企图通过“大东亚共荣圈”来围堵,那只能是徒劳。另外,看一看还有哪个国家有比中国更多的集合优势:更廉价、数量更多、更有效率的劳动力,更完善的产业集群和更密集的全球企业,增长速度更快且广阔的市场空间。日本的做法是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是任何一个东南亚国家,也不是“四小龙”,而是政治稳定、发展迅速、市场巨大、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高的集合体。因此日本的离开,与其说是减慢中国的发展速度,避免技术流失,或者培养中国竞争对手,还不如说是自断生路,为中国本土企业腾出空间,中国企业对此应该高歌,而不是担心。
中国制造对日本降低投资要善加利用,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因为这意味着原来日企占领的市场空间的腾出。回想上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瞻前顾后,不敢对中国大规模投资,结果欧美企业、韩国企业抓住机会一举占领整个市场,自此通用、大众一统江湖,“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不再有丰田”。如果说当时中国企业势力弱小,基本上无法谈与欧美日韩等跨国企业竞争,抢夺剩余市场,但现在少了一个劲敌,而中国企业势力也非当日吴下阿蒙,至少可以竞争一把,对于有些专属日本的优势领域,乘此三心二意之机,更是可以一举拿下主导权。
优化合作对象,降低对日依赖也是利用外援能达到的目标。在八九十年代,日企纵横中国的时候,中国企业要想提升技术、寻找资金,似乎是非日本不可,从而长期活在日本的阴影下。但现在,欧美企业争相进入中国,韩国企业更是与中国并肩作战,日本企业企图在资金、技术上扼制中国,几乎是自讨没趣。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PC商。而上汽股份于去年10月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成为双龙第一大股东,今年6月通过增持股票达到50.91%,并于9月15日宣布首款双龙品牌汽车路帝(Rodius)在中国上市。这都是中国制造利用外援提升自己的有效举措。
中国制造还应学会在家门口与外资练兵、演习和合作,为进入全球市场做准备。目前中国汇合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的企业,国际市场国内化,这为中国企业足不出户就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在增加了中国企业角逐难度的同时,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中国企业由于有本土作战优势,用不着不成功就成仁,可以在自身势力具备的时候再行开拓国际市场。而且中国企业几乎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为中国制造近距离参与世界生产链提供了契机。看一看沃尔玛,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去年从中国采购了180亿美元的产品。在沃尔玛6000个供应商中,5000个来自于中国,成为中国产品进入世界的通道。
突破二:技术赶超提速
日本企业自知向外转移生产将不可避免地培育竞争对手并最终败于竞争对手。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头雁”地位,日本企业一直奉行“技术封锁”的策略,严控核心技术外流,在对方技术势力开始有所进展时迅速撤离,这是日本鼎盛时期维持亚洲“雁型阵营”的杀手锏,然而这一招在中国又失灵了。
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成功突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向中国转移生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制药、重化工和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越来越为外资所青睐。全球的IT制造业正在大规模的向中国倾斜。在北京,以汽车为主的机械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外资投入增长速度飞快;在上海,500强的投资企业基本涵盖了汽车、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家电等工业支柱产业和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到200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达400多个。包括IBM、微软、杜邦、大众等世界一流公司,而且他们大量的雇佣着中国的优秀人才,一批原创型的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这也使得这些率先放开对中国技术出口标准的国家后来居上的抢占了中国汽车、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日本企业眼红市场份额被侵占,在要市场还是要技术的左右为难之下,只得放弃对技术的死守,从2000年开始,许多日本企业不得不将需要较多科技人员的产品设计开发环节放在了中国,甚至将高端的研发产业大量的转向中国。
而以模仿、吸收和消化为主的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与日本企业的差距正迅速缩小。以汽车业来说,在通用技术方面,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在3~4年之间,而在高端技术上,差距约为10年。但是这“10年差距”是建立在原来的研发路径上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新的赶超路径,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研发和参与国际合作缩短赶超时间,如果真的以为中国需要10年的时间超越日本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日本企业也惊讶的发现,弥补这种差距,即使是最高端的技术,中国也大概只需要5年时间就能够追上日本。
“海归”创业是中国制造迅速赶超的又一大特色。目前,中国17万的“海归”人员,每年正以13%的速度递增,到2004年6月,全国已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区70多个,入园留学人员15000多名,创办企业近5000家,全国海归在去年创造的销售总收入是327亿元。在这些归国留学生中,38%是博士,45%是硕士,57%的人拥有个人的科技成果,44%的科技成果获得专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从被誉为改变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的”方舟”、”星光”芯片,到成功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基因工程药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大大提高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力。
现在国家对技术提升的支持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8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从1.0%提高到1.35%,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根据《2004年洛桑报告》及其他数据分析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我国的研究开发总支出在世界中的排名不断上升,2004年上涨到第六位。2004年我国科技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是24位,比2003年的29位提高了5位。在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上,我国列在世界的第二位,在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位。这说明我国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和国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偏好上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中国企业对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提高。2004年,中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排名世界第7,从2004年的洛桑报告看,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额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且在最近几年的排名中不断上升,到2004年已经上升到世界的第5位,成为惟一一个进入前5名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10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6%,占我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5.2%,这一值已经超过了日本在2002年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值,2004年这一值更增加到28.3%。WIPO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也呈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上半年,中国提交的申请量为856件,排名第十四,全年申请量为1,600件左右。而之前的2002年,中国提交的申请不到1,000件,2003年时达到1,290件。
突破三:产业集群的整体崛起
中国制造要想崛起靠什么?不是靠几个寡头单打独斗,也不是靠几个高新技术牵引拉动,靠的是产业集群的整体勃发。因为中国市场太大,大到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包揽全局都是妄想。
如果说以前中国企业要想发展,经常是缺上游、少下游,劳神费力,发展缓慢。但现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一条街的产业集群就可以把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分工合作囊括起来,这是中国制造厚积薄发,整体崛起的征兆。在英国、美国、日本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因为形成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而使得其制造业保持持续的发展,进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制造业聚集区域。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是以东莞和顺德等地为核心的家电、通信和IT产业群;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是以上海、苏州、温州等地为核心的汽车、机械、机电、IT等制造业基地;京津塘环渤海的经济区域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聚集力,拥有一批一流的高校,容易聚集人才和资金,这里不但是中国研发实力最强的地区,而且吸引着大批的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里,这3个产业集群的GDP和出口占全国的比例都将超过80%,在中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制造应该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攫取每一环节的最大利润,实现中国制造的整体崛起。由于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制造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齐全,能够共享规模经济,极大的降低了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而引发集群式创新。同时,由于积聚效应,它又吸引着更多的企业进入群内,更进一步加强群内的产业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业集群的兴起,使得跨国公司对在中国建厂更加积极,因为他们发现,到哪里建厂都比不上在中国建厂方便,不但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应的采购成本、配套效率等都将被大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