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范文1
投资者报
防守出色的医药板块,在股市展开上攻行情时会否同样出色?嘉实医疗保健拟任基金经理齐海滔表示,下半年医药行业会迎来新一轮行情。
长期跑赢其它行业的内因
历史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申万医疗生物一级行业指数过去十年涨幅达487.59%,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49.57%。
“医药行业是一个兼具消费行业稳定性和科技类行业爆发性的优点的行业。一方面它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的引入,使其在短期内有爆发性增长,因而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和风格下,医药行业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能够长期跑赢其他行业。”齐海滔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加上环境恶化、亚健康人群扩大,使“看病吃药”成为继衣食住行后中国老百姓第五大消费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医药消费市场预期5年内年度增长率14%-17%,至2017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此外,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如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基因测序等,这些领域的科技突破往往能撬动行业有一波向上行情。
下半年医药行业增速将提升
近期,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医药生物公司中,有72家中期业绩报喜,占行业已公布家数的68.57%,位居行业中期业绩报喜家数前列。
“下半年随着招标的进行,或者招标之后一些新标端的执行,行业增速将会提升。从行业经营数据来看,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齐海滔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从历史走向来看,不管是A股市场还是国外的成熟市场,医药股都是每个市场表现最出色的行业之一。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快速工业化造成的污染、精神压力过大,亚健康普遍,慢性病的发病率加重,对药物的需求将是刚性的。”齐海滔说。
借道相关主题基金赢面更大
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市场;行业板块;传导性
[DOI]10.13939/ki.zgsc.2015.16.064
1 引 言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我国出口贸易额不断提高,外汇储备量不断增大,人民币持续面临升值压力。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结束单一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的8.28调整为当前的6.15,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现实,并且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依然存在,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显著。股市的发展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通常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之用,也对各个不同行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状况进行反映。
国内外关于汇率波动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关系、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表现一定现实性和全面性,对于今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然而,对于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的传导性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现有丰富研究成果和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股市行业板块的传导性。
2 汇率波动对股市波动传导的理论分析
本文着重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因此必须明晰此传导具体运作的机理,这里以汇率决定理论和股市价格相关理论为理论支撑,形成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2.1 汇率决定理论
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汇率波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逐渐突显,同时也因其反馈冲击而受影响。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资产市场理论为代表。购买力平价理论,从货币价值角度分析,对公司利润及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行业股价波动。资产市场理论指出,当两个国家的金融资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处于不均衡状态时,汇率将会产生波动,缓解资产市场的超额需求或供给。
2.2 股票价格相关理论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受到影响的因素颇多,如宏观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本身经营情况等都能够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EugeneFama在1970年的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中提出著名的“有效市场理论”这一观点。本文以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为股票价格相关理论的代表。
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波动传导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样本选择与处理
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月度数据。由于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以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占中国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因此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EX)代表人民币汇率波动;在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波动方面,以Wind行业分类为代表,分别是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选取其月度指数收盘价作为代表。本文数据取自Wind经济数据库(EDB)。
在数据处理上,由于本文选取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那么就要求在时间上处于对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能够直接得到月度平均汇率作为其月度数据,行业板块指数以月底收盘价作为其月度数据。同时,为克服数据序列出现异方差,对数据序列取自然对数,这当然不影响原数据序列的波动特征。
3.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2.1平稳性检验
本文选择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和各个行业板块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使用EViews7.0进行操作。结果表明差分之前的数据序列中,在1%显著性水平下金融和公用事业行业月度指数序列显著,其他则不显著。一阶差分之后,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平稳,可进行以下检验。
3.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能源行业板块波动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滞后两期的结果来看,能源行业板块波动更能够解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反过来不成立;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短期而言,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公用事业)行业板块波动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人民币汇率波动作为导致材料等行业板块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则不显著;医疗保健在滞后一期和两期的情况下,对于原假设“医疗保健行业板块波动不是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相伴概率均为0.00002,小于1%,因此,拒绝原假设,存在明显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3.2.3 协整检验
根据AIC、sc、HQ等统计量综合确定最优滞后期数,结果表明在滞后两期时,所有内生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对应的方程均显著,因此最优滞后期数为2。本文基于VAR使用JJ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原假设“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除信息技术行业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在lO%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外,其余行业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对于原假设“没有协整方程”,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十大行业板块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在lO%显著性水平下,我国A股市场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十大行业板块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分别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即我国A股市场这十大行业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2.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结果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迅速反向冲击能源行业和电信服务行业,即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时,短期提升能源与电信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作为利好促进投资者对该板块的认可,逼升行业板块指数上升;其次,材料、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及公用事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时,开始表现出正向波动,其中材料和公用事业行业板块前期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反应,而日常消费与医疗保健行业板块呈现减弱的正向反应;再次,工业、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在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时,逐现负向冲击,即汇率波动对这些行业的传导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尤其是金融行业反应相对更加缓慢且负向冲击持续相对更长;最后,各行业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传导虽然具差异,但长期看,最终都会趋向平稳正向冲击。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范文3
一、整体老年产业雏形初现发展蹒跚,但突破在即
与老年产业相关的多种行业几乎都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老年人的需求“暗送秋波”,但始终保持“未联姻”的状态。据北京市老龄产业发展课题组的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老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即1、认识缺陷。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产业投入大、风险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回报低,从而采取观望态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2、政策“不落地”。即政府只有原则性的政策,在老年产业所涉及到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3、规模层次“小而低”。现阶段传统老年产业涉及的产品及服务单一,层次低,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低层次的服务,而现代老年产业涉及的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得到很好开发;4、产业标准缺失。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服务业中的服务标准等问题的大量存在。
虽然老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但在各个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老年产业这个细分市场逐渐显现出其无限的商机,据省社会科学院的万本根和赵喜顺对老年产业发展研究发现,这主要由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过程,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近11%,2025年到2040年又将从2.84亿增长到4亿多。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2、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市场已经发展充分。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年将达到1万亿,而目前我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商机。
3、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建立老年产业。家庭代数的减少,表明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增多。年,在有65岁及其以上老人户中,只有一对老人生活的家庭占11%,单身老人户占10.44%,两项合计,共占21.44%。这部分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家庭结构变迁呼唤老年产业的建立。
4、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年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额外的收入;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另外退休金一项到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这将为厂商提供巨大的商机,使老年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
二、传统老年产业——老年保健行业身陷混沌,迷雾待破
保健行业指的是事前对健康人群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的产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对于保健的需求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全世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为80%,其中健忘、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疾病比较常见。而且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理念的提高,老年人的这种消费需求也会逐步增加与丰富化。考虑到中国目前1.3亿的庞大老年人口基数以及老龄化趋势加速的情况,未来中国的银发保健产业不论从总量还是产业内部业态类型都会有很大增长与变化。
(一)、银发保健产业总体增长,但内部结构失衡
保健产业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保健品,如保健食品、保健器械以及保健美容用品备等;另外一类是保健服务,如提供健身、养生、心理等的直接服务与咨询服务。
中国保健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整体的保健品市场从80年代起就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在15%-30%,到年已经达到500亿的规模,据保健品专业人士的估计,其中老年人的市场份额在50%以上。但受保健品市场混乱的次序影响,保健品功效的公信力逐渐下降,1999年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整顿市场,从开始保健品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受年非典的影响,公众对保健的重视空前提高,惠聪集团的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年全国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恢复到了400亿左右的规模,其中老年保健品的份额占到了200亿。随着保健品市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外国保健品大举进军中国,老年保健品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规模。
与老年群体适用的各种品类丰富的产品不同,国内的老年人的保健服务市场相对落后,各种保健服务机构都将研发重点放在中青年群体上,老年人的保健服务市场规模在服务业中仅占较小的比例。以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的一项成果测算,年老年保健服务市场规模仅为2亿,而根据零点公司年的一项保健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的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规模为15亿,而在保健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保健品与保健服务产值的比例大致为1:1。因此,相对于老年保健品市场,老年保健服务市场处于待开发的状态,考虑到老年保健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老年保健服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银发保健品选择品牌集中,但产品针对性不强;保健服务专业品牌缺位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848家,生产具有卫食健字批准文号的产品共1474种,另外还有近500种进口产品。大部分生产企业都开发了针对了老年人的产品,但是从消费者购买情况看,老年人对保健品牌的选择集中于少数几个名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排行榜表明:从保健品市场总体情况看,名牌保健品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脑白金、昂立一号等五个名牌占有了30%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从这些品牌的适用人群方面分析,相关的生产厂家均选择了全面品牌定位,突出品牌的功能性,在年龄因素上的定位并不清晰,一种产品往往适合多个年龄段的人群。老年群体对真正的银发保健品选择余地并不大。(表1)
而在保健服务行业,针对老年的服务产品并不多。与铺天盖地针对年轻人的健身广告形成反差的是,老年人只能在公园、社区的简易设备上进行自我活动。而对老年人的健康咨询主要有一些政府医疗提供有限的服务,或者是由一些保健品企业在电视或电台进行宣传时顺带的进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一份研究指出,以庞大的群体基数作依托的老年保健服务市场还未启动,还缺乏一个真正专业的品牌提供专项服务,即使保健品与保健服务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链条,企业还未重视链条的另外一头的商机。
(三)、银发保健品销售:传统渠道占优,零售卖场突出
在银发保健品的销售渠道选择上,零点前进策略公司年一项专项调研表明,一些传统的保健品销售渠道,如保健品专卖店、医疗机构等仍然有较高的选择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的卖场,如大型超市/仓储市场、商店/百货公司的保健品专柜已经成为不少人选购老年保健品的重要场所,甚至超越了专门的医疗机构,如药店、医院药房、药品柜台等。这一方面说明了保健品已经从医疗药品范畴中解脱出来,逐渐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用品,这才能够在平日逛超市、商场时进行选购。同时,这种趋势也为老年保健品企业的推广活动提供思路:适用于日常用品的现场促销展销,也适用于老年保健产品。(图1)
(四)、接受度:保健服务超越保健品
在保健品行业发展初期,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信任程度较高,传统的食疗观念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但是随着市场产品的多样化,竞争程度的加剧使得各种虚假广告、夸大宣传在保健品市场推广活动中的大行其道,这严重损害了整体保健品在消费者中的声誉。据年1月19日中央电视台公布的新闻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保健品的不信任度达到了87%。
在消费者对保健品所持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受国外保健理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通过保健品以外的途径获得健康的思想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低收入因素使得价格相对高昂的保健品无法在老年群体中普及,而健身、养生等成本相对低廉的保健服务相对容易被老年人所接受。
因此,保健服务的理念已经在老年人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老年人的保健活动仍处于以自发的公园健身、参加免费的保健讲座等为主初级阶段,需要有专门的企业、机构提供更加深入细致的专业服务,例如老年专业健身计划、老年养生生活规划、老年心理咨询等等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服务,并以合适的价格吸引老年群体,培育并引导这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三、现代老年产业——老年旅游行业才露尖尖角
打开报刊的旅游专版,在网络上搜寻旅游信息,你会不知不觉的发现很多关于专门为老年人出游提供的旅游线路,感觉到旅行社已经对老年人“下手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旅游让我更从容”这是一位报名参加老年人旅行团的老年人的感慨之言。不少六十来岁的老人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体力也很充沛,并且还有充裕的退休金,他们都希望在退休以后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夙愿--走进大自然,领略不同区域的民俗风景。
老年人对旅游如此感兴趣,那现阶段我国老年人旅游处于什么阶段呢?我们可以通过老年人旅游产业收入、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旅游产业现状。
(一)、老年人旅游行业渐入佳境
1、老年人旅游行业收入逐步提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银发旅游”市场必将越来越大,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年我国旅游业年收入超过4000亿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这包括老年旅游消费。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占旅游市场的20%左右,另外根据旅游行业内权威人士的预测,今年老年人旅游的份额将占旅游市场的25%以上,老年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2、老年旅游人群的地区分布广泛
老年人旅游市场的旅游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老年游客,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老年出游是老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另外一部分是国外老年游客,从近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年以来,在我国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年龄结构来看,超过51岁的老年人的比例占全部来华旅游者的22.3%,仅次于商务旅游活动为主的中年组的46.5%。
3、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
由于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绝大部分旅行社都已经关注老年旅游,他们为老年人推出专门的旅游线路,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安全的旅游生活。但是由于老年旅游有更高的安全、医疗方面的要求,在考虑到成本和操作难度的方面,不少旅行社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二)、老年旅游人群特点显著
老年旅游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究竟能否适应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吗?我们通过了解老年人的旅游意愿、旅游消费水平、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老年人旅游的付款主体四个方面透视老年旅游人群的特点。
1、老年人的旅游意愿强烈
据北京的一些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人有退休后旅游的倾向,旅游成为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来看,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和学习方式,在本质上是人类自我丰富、自我发展和自我肯定,把自己融于人类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
2、老年人旅游消费水平呈现两极分化
目前老年人旅游市场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老年人消费能力很强,只要旅行社服务周到、细致,他们愿意选择高端旅游产品,目前这部分客户人数正在平稳增长,出境游潜力很大;另一部分老年人出游愿望强烈,可是支付能力较弱,虽然这样,一些大的旅行社往往是以规模效益为生,而这部分顾客恰好是淡季的补充和航线的补充。据北京市的旅行社介绍,旅行社针对时间自由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机动灵活的方式,即顾客报名后不固定时间出游,航空公司根据航班乘客情况调配,有空位需要补充时通知顾客,随时出游,这样只为正常价格的50%至70%,对这部分老年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3、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为“纯玩的、安全的、时间充裕的短途旅游”
“我们现在出去,主要是想散散心,溜一溜,最好能够提供一些医务人员才好呢”这就是老年人偏爱的旅游方式。根据零点前进策略公司对老年旅游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老年人由于其身体、年龄等情况与其他年龄组旅游人群差异很大,所以其参与旅游活动有几个共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对旅游目的地有较强的选择性,对出游的日程安排比较慎重。老年人在旅游中没有猎奇的心理成分,他们在做出出游决定之前会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并力求提前安排。(2)以纯玩为主的旅游方式,在旅游消费支出中,基本上全部用于旅程中的吃、住、行、游、娱,很少购物。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的旅游人群的购物支出往往占到整个旅程总消费的50%左右。(3)以团队旅行活动为主,往往老俩口结伴而行,对旅程中各种活动的安排,要求以舒适、休闲和旅游机构的高质量服务为标准,他们更看中健全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不同旅行社对老年人旅游团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之处。(4)老年人更看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传统文化。(5)老年人更喜欢内容丰富的短途旅游,他们希望短途旅游能够减轻不必要的旅途劳顿带来的身心的疲惫。
4、老年人旅游的付款主体主要是自己
根据北京几家大的旅行社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老人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6%的老人是子女出钱为老人实现“出国梦”。其余都为高收入老年人依靠自身储蓄出国旅游。
(三)、老年人旅游行业潜力巨大
从国外老年人旅游的发展历程,展望我国的老年人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老年人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最近一次世界老年人旅游大会的资料,美国人口中约有1/5的人年龄超过55岁,他们当中有47%的人,最近有过远程出游的经历。可见在国外老年人已构成了旅游人口中颇具规模的一支队伍。另外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7%,而55岁以上的人口将增长11%,他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但是他们的日常开销却比年轻人少得多,子女已远离他们,社会保险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许多身体健康者往往选择昂贵的航空和游船来旅游,给旅游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医疗保健行业发展范文4
财富管理市场规模与发展
经济增长整体趋缓对东南沿海的中小企业主冲击尤甚,全国的私人财富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但经济趋缓使得高净值家庭选择规避风险,为确保资产安全,选择将资金存放在相对稳健经营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银行,其中中资商业银行占据了绝对优势。
中国高净值家庭的数量增长也有放缓。财富缩水因素导致可投资资产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增势减缓,而1000万至1亿元人民币之间的家庭数目保持迅速增长;另外1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数目、超过600万~1000万元人民币资产家庭数,成为高净值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投资资产构成方面,居民储蓄增速放缓,占比显著下降了4个百分点,只占全部资产的51%,创历年来最低。私人财富转而投向收益率较高的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等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以近乎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占到全部可投资资产的1/5。信托产品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强劲,现已占全部可投资资产的7%,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相反,宏观经济趋缓,股市缩水,个人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净值均有所下降。离岸资产增长速度与整体私人财富相近,保持在私人财富的4%左右的比例,较为稳定。
中国的高净值家庭依然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的模型预测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五省市的高净值家庭数量2012年都会超过10万户,这五省市高净值家庭总数占全国的40%以上。四川是高净值家庭数量最多的内陆省份,在西部地区中显得比较突出。而宁夏、青海、和海南四地是高净值家庭数量最少的省份。
在全国高净值家庭增速放缓的经济形势下,富裕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的高净值家庭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和浙江受企业主资产缩水和所拥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高净值家庭数量增幅不足10%;山西、内蒙古等地受煤炭行业下行影响,增速也相对较低。相反,内陆欠发达地区依然保持很高的增长势头,安徽、甘肃、湖南等地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长超过30%;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增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还通过计算各省市每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数量(即高净值家庭密度)来分析富裕程度。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和浙江高净值家庭密度最高,其中北京每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数量超过200户,是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地区;辽宁、山西、江苏、福建和海南为第二梯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河南等地占比最低,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只有20户左右。
我们通过高净值家庭增长率和相对数量两个维度,将全国各省市分为四类(见图1)。
右上角区域代表了高增长率和高相对数量。在图中可见没有明显处于右上角的省市,只有天津、辽宁、江苏勉强可以算作此类。此类地区有着良好的私人财富基础和高增长率,可以作为财富市场重点发展的地区。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最富裕的地区集中在图的右下角。它们有着高密度的高净值家庭,但受经济影响,企业主私人财富缩水,其增长相对缓慢。此类地区潜在的私人银行客户众多,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依然会是各家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争夺客户的主战场。
左上角的安徽、甘肃等内陆欠发达地区,在政策扶持和资本投入的驱动下,高净值家庭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山东、湖北等地现阶段私人财富规模基础已经较大,加之未来增长前景,将会是财富管理市场新的焦点。
左下角的地区如河北、重庆、吉林等地,高净值家庭密度较小,增速也相对缓慢,近期而言私人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潜力相对不大。
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内将会出现类似的状况,高增长率和高密度的地区将会很少。北京、上海等富裕地区的增长会放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将会转移到中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和私人财富规模较大的省市如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和陕西将会有很大发展潜力。
高净值客户需求特点与产品选择
本次调研结果发现,中国高净值客户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男女性别比例较均衡,为1.27:1,大专或本科的教育程度占到六成以上。同时,高净值客户中只有1%未婚的“钻石王老五”,99%已婚。他们绝大部分已育有儿女,占比高达了96%。
职业分布上,大部分依然是企业主,占56%;其中六成企业处在成熟期,市场开发较充分,收入和利润较稳定,企业主的相对可投资资产也较高(见图2)。高净值客户把自由安全、物质优越和家庭幸福作为对财富的核心定义,体现了当前中国财富人士对生活品质的普遍要求。和往年相比,高净值客户对高尚社会地位的诉求超过了福荫子孙。
在财富的来源方面,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依然是创办实业,占到全部高净值人群的56%。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因素,和去年相比,通过投资房地产获利的人群占比出现明显下降。相反,靠工资和福利累积的提升到第二位,这部分人群主要是企业高管或专业技术人士(如医生、律师)。在未来新财富的来源方面,高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最被看好。随着经济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开始回归理性,快速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只有代表产业升级的高附加值领域才会是未来财富的新增长重点。
过去的一年,上证指数一度跌破了2000点大关,股票和基金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在这种趋势下,高净值人群倾向于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产品,固定收益类和信托类产品受到高净值客户追捧,投资兴趣度均超过60%;储蓄和现金类产品紧随其后,兴趣度超过40%。和往年相比,高净值人群对股票类产品的兴趣大幅下降,由34%下降到17%;房地产相关投资也从36%降低到24%。投资市场的萎靡导致高净值人群投资兴趣集中度相对较高,客户对固定收益、信托和现金类产品以外的其他投资兴趣度不到25%。
相应的,客户在风险偏好上也显得更为保守,高风险资产配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减少了四成,减少的高风险资产中有70%转移到了低风险产品,如储蓄、银行理财产品中,推动了低风险资产的配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
通过研究客户可投资资产的分布,我们发现以稳健著称的商业银行在经济趋缓中成了客户资产的避风港,但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被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蚕食,国有五大银行在银行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减少了8个百分点,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其他股份制银行。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发展的现阶段,私人银行还未能建立起以服务和客户关系为驱动的竞争力,一半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愿意为高收益产品而放弃现有的财富管理服务机构,而产品价格战成为现阶段争夺客户的主要手段因素。
高净值客户加入、离开和推荐私人银行的关键因素 2012年,中国高净值客户选择私人银行的排名前五的原因包括“服务和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关系”、“服务的私密度和可信度”、“产品”和“品牌”,本质上看重的就是客户经理、私密性、产品和品牌。与去年相比,排名前五的原因保持一致,在排序上稍有变化。今年,“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关系”重要性上升,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说明随着客户的成熟,他们对银行的选择越来越受服务驱动。
与选择新的私人银行的动因相一致,客户经理的能力、值得信赖、高收益的产品是吸引高净值客户推荐私人银行的主要原因。其中客户经理的能力排在了首位, 高净值客户在推荐私人银行服务的时候相对谨慎,如果想让他们主动推荐,客户经理必须以实际能力水平征服客户的心,同时配备过硬的产品、品牌和服务。
调研显示,产品收益率低、银行服务不方便、对客户经理不满意、增值服务不尽人意等是推动客户离开原有私人银行的最主要原因,这与吸引私人银行客户加入新银行的主要原因有显著差别。比如产品的因素在吸引客户加入新私人银行的原因中仅排名第四,但在推动客户离开的原因中排名第一。这表明人性化的服务能够起到吸纳新客户的作用,但是在维系客户层面,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这种新建立的客户关系也很难持久。
中国的超高净值客户一直是各大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而中国的私人银行客户随着可投资资产总量的增长,他们的谈判能力也在增强。他们习惯于将资产分散于多家银行,在银行的相互竞争中争取更多的短期利益。调研显示有24%的私人银行客户在过去一年里曾经更换过私人银行。同时,调研还表明随客户金融资产(AuM)的提升,客户私人银行主办行转换率有上升趋势。
业务参与度和业务渠道 中国现在的高净值客户多为创富的第一代,他们对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有相当的信心,信赖、透明是他们对服务的期望。中国高净值客户对参与投资决策持有积极态度,有53%的受访者希望或比较喜欢参与投资决策,即使对投资决策兴趣一般或不太希望参与投资决策的少量人群也希望能够充分了解投资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仅有7%的高净值客户希望能将投资决策全权委托给专业的金融机构。
调研显示,约有50%的客户主要通过客户经理使用私人银行业务,另有20%的客户主要在私人银行中心使用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中心不仅作为日常交易处理的场所,也是作为私人银行私密服务的保障和高端品牌的载体。
高净值客户的偏好 除了投资产品以外,高净值客户的融资需求表现突出,私人银行作为融资的综合服务平台的潜力巨大。
客户希望的前五项其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中有三项和融资业务有关。钻石、白金信用卡和专属授信因为手续简单、灵活,方便高净值客户周转,得到了近40%客户的青睐,35%的客户希望得到个人名义贷款,29%的客户希望得到企业名义贷款。
在综合服务方面有近50%的客户希望银行能够提供卓越的产品包和更为优先的银行服务,这两项服务已经成为私人银行服务的标准组件配置,产品定制、投资组合管理和通过私人银行平台为获得公司金融及投资银行服务获得统一、便利的通道等复杂的综合金融服务排在了第二梯队的客户需求上,也是各家银行在私人银行入门级服务之后“进阶服务”竞争的重点(见图3)。
客户的非金融服务的需求未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依然是高端医疗、高端旅游和高端养老。与所有的高净值客户一样,“财富”、“子女”、“健康”是中国所有高净值客户一致的刚性本原需求,围绕着这三个主题开发增值服务容易让中国高净值人群满意。
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格局与启示
相比欧美国家,中国高端私人财富管理市场尚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成熟度和复杂程度较低。从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整个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6月,已有约16家中外资银行在近22个城市开设了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专营机构。其中,中资银行数量最多、占比最高,仅前五大中资私人银行的管理资产总额已超2万亿元人民币。中资银行大多依赖本身存量客户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以从现有零售客户群中直接推荐或升级为客户获取的主要手段,多采用销售产品为主(自有产品和代销其他机构产品)、辅以投资顾问服务的业务模式。
随着中国高净值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不断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逐步进入市场。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相继针对高净值个人或家庭推出财富管理的业务,努力在不断扩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虽然没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作为业务发展的先发基础优势,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品牌认可度也未必能匹及银行,但它们在产品设计、经营范围、投资研究能力、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有相对优势,随着市场不断成熟、高净值客户需求不断细分,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将成为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
对比而言,商业银行最大优势在于其零售客户基数大,同时还能通过联动对公业务进一步拓宽客户获取的渠道,业务发展“有米下炊”。这显示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机制上确保跨部门合作的顺畅,整合全行资源,服务高净值客户。
但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私人银行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与大众理财产品一样受到严格的监管控制,加之社会上普遍观念认为银行是低风险、重保值、避险型的金融机构,使得商业银行在设计、研发或采购私人银行产品的时候受到较大限制,或无法满足高净值客户对产品多元化类别、高收益和灵活期限结构的需求。在这方面,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则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产品的风险收益设计上也较为大胆。另外,由于高端私人财富管理的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信托计划为主,而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私人银行需要从其他非银行机构中采购收益较高的信托计划等产品。随着这些金融机构不断建立、发展自有直销渠道,私人银行代销产品的种类、价格与质量都将受到一定挑战和影响。
其次,从业务能力来看,商业银行相较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言,资本市场研究能力较弱。银行目前以销售已有产品为主,辅以简单的资产配置,而针对客户资产状况和风险偏好进行财富规划与综合资产配置的能力仍有待大力提高。当然,整体财富规划能力的提高也是目前市场参与者普遍面临的一个挑战。
最后,从专业团队来看,商业银行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人才瓶颈均较为明显。由于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或投资顾问多为零售银行出身,综合金融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综合财富规划、财富代际传承规划、财富全球配置等能力更是短板,加之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经验不足,往往很难满足高净值客户复杂的金融、非金融服务需求。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团队虽产品研发能力较为突出,但是在与高净值客户交流、处理客户关系等方面是新手,亟需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分析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高端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竞争优势。
证券公司:先天优势与政策利好,或后发制人 证券公司是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中的新成员,2008年7月《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正式施行,才开启了证券公司高端个人资产管理业务之路。总体来看,证券公司高端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是较大的客户基数、庞大的托管资产等先天优势为其利用政策红利、迅速发展高端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证券公司有着庞大的托管资金和客户基数,之前由于政策限制,证券公司无法进行固定高收益、替资,随着《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征求意见稿)》及一系列规则的征求意见稿的陆续推出,券商业务投资范围和管理资产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潜能将得以释放。证券公司若将庞大托管资金转为理财产品进行管理,将大大增强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实力。
信托公司:全牌照优势继续发挥,但风险聚集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开展的高净值客户调研结果发现,信托类产品以其较高的年化收益受到高净值客户的普遍青睐。同时,监管部门鼓励信托公司自建直销渠道。信托公司进入高端私人财富管理市场的大门已悄然打开。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和产品优势。首先,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因此,信托公司依托其全牌照优势,理论上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几乎任何类型的产品。其次,信托公司产品设计能力突出,投资方式灵活多样,随着自主营销渠道的建立,信托公司便能使客户渠道与产品设计并行,实现两条腿走路,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信托公司规模扩张较快,另类信托产品标的市场泡沫化、资金无法及时撤出等潜在风险也在悄然聚集,这些都值得关注。
第三方理财机构:业务模式独特,探索中成长 第三方理财机构是财富管理市场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的派生产物。第三方理财机构以资产配置为导向,以提供各类研究支持、资产配置方案、筛选产品、全方位财务管理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
在成熟市场,第三方理财机构较为普遍,如流行于美国市场的家庭办公室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但是在中国,第三方理财机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服务模式简单、生存空间狭小等问题。由于市场和客户都尚未成熟,绝大多数第三方理财机构以产品销售为主,严重依赖佣金。考虑到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客户资源方面的先天弱势,同时上游机构业务线向下延伸、自建渠道,直接挤压第三方的代销空间,加之目前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尚不明确,整个行业充满了不稳定因素。
随着高净值客户的不断成熟,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客户日益多元的需求。同时,现行模式下较低的客户黏性也不能满足从业机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总体竞争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会在未来几年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其中,近期由于获得资管业务相关政策红利而获得较大发展机会的证券公司将成为市场中强有力的参与者。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第三方理财机构真正成熟的那一天将标志着中国财富市场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