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1

如今,跳出来聒噪几声,只是想透过“神医”现象,让大家看到行业的又一个春天。

揪心:避重就轻的养生乱象

绿豆、茄子可以替代打针、吃药,可以治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明明是天方夜谭,可是电视上天天讲,正规出版社不断加印卖书,也不见管理部门查问,没有哪位权威、哪个部门站出来登高一呼,能怪老百姓跟着张大师走吗?

回头再思量――百姓不是没有起码的健康常识和辩别能力,医改年复一年仍在摸索中,看病仍然太难、太贵,患病的普通人家去不起大医院,而张大师说绿豆就能把你的病治好,宁信其有也是万般无奈。因此,全民热捧张悟本的背后,是对医疗现状的病态控诉和全民的养生饥渴。媒体近乎无底线的炒作造星运动,政府主管部门后知后觉的放任自流,以及社会大众的盲从跟风,才是张悟本“被神化”的真正推手。

剖析:医疗机构为何无法承担全民养生之重任

面对巨大的全民养生需求,谁该来肩负起这个社会责任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但笔者认为,全民养生依赖医疗机构在理,但并不“靠谱”。

1,社会职能的法律局限。

国务院在1994年颁发实施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149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之表述:

“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其实已经把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责定义为“疾病诊断、治疗活动”这一领域。尽管第三条明确了“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但是防病也局限在重大疾病、传统疾病和突发性瘟疫的防治上面,对于非疾病性的亚健康状况,其性质是在其管辖领域(领导职能),却不在其日常工作范畴。

2,我国医疗体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应付目前20%的患病者都已经疲于奔命了,如果将75%的亚健康群体纳入到医疗体系的社会责任,就需要将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个体系增加3~4倍的规模性投入,包括技术人才、服务场地等。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本身的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都刻不容缓,再让医疗机构担负起如此重任,更缺乏现实性。

3,医患矛盾对全民养生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看病难、看病贵绝对不是老百姓无病,医改年复年,医患矛盾依然紧张,只好盼着全家老小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

“绿豆和茄子总比那些花花绿绿的西药片和打吊瓶便宜”。

拷问:美容行业能否把握住机遇

实践证明,单靠“神医”们几本书籍,确难实现全民养生的良好心愿。而与之接近的医疗机构无论是资金、场地、人才、服务设施等的局限,又担不起这个新时期的民生需求。那么,谁该站出来,谁又有本事可以担负起这个时代责任呢?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蓝海”!美容行业如果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迎来一个为自己扬名赢利的难得机遇。

美容行业自诞生以来,其行业定位和服务定位于25~55岁的一个相对狭小的女性群体。但若能真正关注和服务于全球亚健康群体,不仅可以将美容行业的服务受众拓展5~8倍,还能全新阐释美容行业的社会价值,使美容行业实质性地进入到“民生行业”之列,提升美容行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社会地位,这无疑是实现行业突围的一个历史机遇。

论证:美容行业能否担当起全民养生之重任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是目前中国已有2D00多万人从事美容或相关行业。这是美容行业能够担当此任的人力基础。只要加强对从业者的专业培训,将一部分从业者培养成养生师,总比其他渠道来得快。而且,养生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美好的市场前景会吸纳更多的有德有才之士加盟其中。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2

作为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龙头老大,近几年来,佳美口腔的市场增速在50%以上,当然,更令董事长刘佳高兴的是,前不久,国务院终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的民营医疗服务业构成重大利好。他表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将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地位。”

“该政策的出台,说明了一点:医疗服务业拐点已现,民营医疗机构将迎来最佳投资时机。”刘佳表示。

民营医院生态考

老百姓怎么看待民营医院呢?

北京三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阳认为,不管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要看口碑,口碑好,老百姓自然就慕名而来了。北京三博医院的成长史一直是与各种义举相伴相生的,最著名的莫过于“欣月童话”。

6年前,一名叫朱欣月的长春女孩不幸得了脑瘤,可能导致失明。小女孩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医院知道小欣月的情况之后,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长春为其诊断,并决定免费接小欣月来京治疗。从2006年3月31日到4月11日,专家们为小欣月进行了两次重大手术,直径达7厘米的脑肿瘤被成功切除。2006年5月8曰,小欣月在北京三博医院医护人员以及武警战士的陪同下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终于梦圆。

这个美丽的故事被人们争相传颂,更有人在媒体撰文感叹,“为什么这竟是一家民营医院来做?”

在家住北京海淀区的曹先生看来,民营医院一直是“不怎么靠谱的”。 几年前,曹先生突然牙疼,在公立医院怎么都排不到号的情况下,不得已去了朋友推荐的民营医院。

因为心怀疑虑,曹先生从踏进诊所的那一刻起就多了一个心眼,医生检查完了征求他意见的时候,他都是挑便宜的选。服务态度倒是很好,整个过程也很舒服,结账的时候一看傻眼了:他只有一颗牙坏了,却收了三颗牙的治疗费,每颗牙一千多元,一共花去五千多。

交完钱出来,曹先生特别不爽,觉得民营的就是靠不住,气急之下再次返回,要求找负责人出来,他要投诉。

一位戴眼镜的儒雅经理将他请到会议室,听完曹先生的控诉后,问他:“不要着急,你当时听医生说是几颗牙来着?”

“一颗,我只有一颗牙疼。”

经理马上说:“那好,你只付一颗牙的钱就好了,我这就让医生把钱退还给你,可以吗?”

这种情况反倒使曹先生楞住了:他只想讨个说法,让医生道歉,没想到还能退钱。

经理告诉他:你有一颗牙坏了,换新牙需要在旁边两颗牙上打桩,才好固定新牙,因此要收三颗牙的钱。这一点医生应该在治疗之前就跟你说清楚,但是因为他嘴懒,没有说清楚,让你不满意了,就该受罚。而我负有管理责任也应该受罚。所以你那两颗牙的钱分别由我和医生替你付了。

回去把这事跟朋友一说,朋友告诉他,由于他在治疗方案上签字了,从法律上说,这钱一分都是不能退的,责任自负嘛,还让他去别的医院问问,都是这么做的。随后曹先生一打听,果然都是治一颗收三颗的钱,真是自己误会人家了,再要想把钱给人家补交回去,却被婉拒了。

一直对民营医疗机构看不上眼的曹先生,这回经历让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逢人便说起这事,还患有牙病的亲戚朋友都推荐过去。后来他知道了,那位文质彬彬的经理就是那家诊所――佳美口腔的董事局主席刘佳。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于宗河告诉记者,我国现在有将近2万所医院,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十多年前,民营医院开始不断发展,不管从数量上,还是本身优势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与公立医院相比,由于民营医院在知名度、医疗设备等方面劣势明显,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块“蛋糕”,不少民营医院把“轰炸式”广告当作创业初期的“救命稻草”。

针对民营医院的虚假广告,有人调侃道,没边没影的广告宣传如出一辙;医院设立是填补当地空白的,业务范围是保健、医疗、科研三位一体的,设备设施是欧美进口的,专家顾问是国内权威的,医疗技术是国际领先的,管理团队全是读过名牌大学MBA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

而事实上呢,房子、设备是租赁的,医护人员是I临时雇用的,就连“执业许可证”都可以通过租赁或与当地人合作获得。在严重夸大甚至蓄意编造的虚假广告掩饰下,精心包装的各种“专科”、“专家”粉墨登场,对患者肆意夸大病情,篡改甚至伪造化验结果,小病大治反复治疗,巧立名目分解或打包收费。一旦出了问题,大多是经一番“危机公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万一“摆不平”就再换个地方另起炉灶,风光依旧地财源滚滚且屡屡得逞。

有统计显示,全国90%以上的民营医院广告都存在违规现象。于是,人们开始把“不诚信”与民营医院画上等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医院的经营。

“我们把这当作一份事业来做”、“民营医院也可以做成‘百年老店’”……在接受我们采访的诸多院长专家中,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种想法。

可是,民营医院真能做成“百年老店”吗?

刘佳认为,除了医院本身的努力,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佳反复用“春天”表达了他对《意见》的看法,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竞争态势,他表示:我更喜欢公平有序的竞争。

政策解冻

《意见》的出台振奋了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的信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利好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市场变局将逐步显现,投资民营医疗机构将迎来最佳时点。

“我们尤其期待能被纳入医保范围。虽然政策中有提及,但仍需要各地政府的落实。”对于如佳美这样发展起来的医疗机构来说,能否被纳入医保,这才是最迫在眉睫的事。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家表示,他们对《意见》非常欢迎,但要看到实际产生的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以最早一批上创业板的爱尔眼科来说,爱尔目前只是白内障单病种医保,正在申请进入全面医保。

对于佳美口腔来说,北京的一些分部仅预约手术就有几十个,让刘佳感到骄傲的是,目前连最挑剔的北京消费者都已经接受了这家高端民营口腔诊所,跟大的口腔医院相比,佳美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认知度都在显著提高。如果有了政策的进一步护航,如他们这样的民营机构将会少走很多弯路。

事实上,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已经成为各地的重点部署工作内容之一。据深圳市卫生局江捍平主任近日表示,卫生部门已经在“十二五”期间为民营医院发展预留了空间,已经有了民营医院布局规划思路,并争取在明年出台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与此同时,上海也正在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的调研,具体的实施细则还在讨论

过程中。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认为,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弥补鏖战不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个路子是对的,应该予以支持,不能泛泛而谈。他认为目前民营医院最需要的是人才,因此解决民间资本进入问题,不仅仅是多点执业一个切入口,更重要的是,需要出台恰如其分的人才政策,解决民营医院的人才瓶颈问题。

“北京市即将出台引导和鼓励政策,涉及人才培养、科研、医保报销等多方面,都将有明确说法。”

记者发现,业内专家在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认为,“一视同仁”和“门槛放宽”是本次《意见》的最大亮点。

“一视同仁”是指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和公立医院具有同样的待遇。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及“各地不得将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条件”,“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以及“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设备”等,专家表示,《意见》至少在字面上实现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同等待遇。

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小组特聘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刘国恩表示,此次文件通过四项举措真正支持民间资本开办医院。而门槛的降低是该政策的点睛之笔。

《意见》明确表示要简化并规范外资办医的审批程序。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立由省级卫生部门和商务部门审批。刘国恩表示,过去包括独资、合资都是由卫生部集中审批,效率缓慢,这次《意见》把三者审批权限进行了根本性改变,下放到各省。分散了审批压力,提高了审批效率。该政策的出台,也是深化我国现行医改的重要一笔,将对我国医疗系统的效率提升大有裨益。

事实上,从现行的医改政策来看,我国政府将吸取英美医疗体系的教训,对我国医疗体系统筹规划,在不失公益性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医疗系统的效率,降低我国公民的医疗负担。引入外资以及民营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增加了我国医疗系统的竞争程度,增加了资金来源,对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会极大地促进外资以及民营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某权威专家告诉记者,《意见》反映的是政府的一种态度和导向,即:将通过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医疗供给问题,但这不大可能对医疗服务行业产生重大格局的变化,仍需要后续配套政策出台。该专家认为,放松管制肯定会刺激供给,但是,鼓励民营医院政策也不是今天才出台,历次鼓励之所以没能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本质还是关系到政府体系的问题,而且,很多政策从出台到落地需要一个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变化,短期看来,不会对格局产生大影响。

一些券商分析师也持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不大可能产生格局性的变化,营利性民营机构的发展还需时日,变化太快可能会滋生其他问题,但他们认为政府此举可能会提高民营医院的占比。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大约10%是公立医院,90%的民营医院,其中80%是非营利性的;除此之外,各国营利性医院占比都不是很高,新加坡也仅仅占35%,我国还不到10%。

投资机会在哪?

早在去年11月初,嗅觉灵敏的高盛集团突然拜访了中国领先的民营医疗投资企业――博生集团的北京总部。高盛表示,非常看好博生当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双方将开展合作,促成博生的国际化运作。

事实上,民营医疗企业已经开始获得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VC/PE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多家风投已开始进入民营医疗机构,全国范围的民营医院投资浪潮正在掀起,仅2010年前11个月公开披露的就有五家民营医疗机构获得VC/PE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其中主要投资案例包括鼎晖创投、清科创投投资的安琪儿医疗,投资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中欧资本投资的亚非牙科;建银国际财富管理投资2.4亿的博生医疗;凯鹏华盈、启明创投投资2000万美元的瑞尔齿科;天图创投投资的凤凰联合医院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已经提前布局医疗服务领域的民营企业,获得的人才、市场资源也相对更多。现在政策放行,无疑将加快发展的步伐。比如博生集团投资的深圳妇儿医院,已经在进行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佳美集团在2010年被收入哈佛的商业案例。

清科创投张新培分析,该政策有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向大型、高端医院发展,促进大型非公立医疗集团,特别是连锁医院的发展。某市场分析人士称,目前的医疗政策下,对大资本进入民营医疗市场是个奇迹,小资本在医疗行业会越来越难,因此会有一个洗牌和兼并的过程出现,同时对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三五年内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也许往后会有好的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券商分析师认为,医疗产业是未来十年可持续关注的投资主题,他们尤其看好高端医院和以眼、口腔、肠道等为代表的小专科。

中投证券认为,投资医疗机构是控制力和张力的平衡。目前中国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处于控制力强但扩张力弱的阶段,专科连锁业初现端倪。一般来说,医疗机构生命周期曲线中蛰伏期较长,成长期先发优势明显,若在企业达到可复制阶段前夕投资,将享有可观回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阶段是投资专科连锁医疗最佳时机。

的确如此,目前国内的连锁医疗机构,如佳美口腔、爱尔眼科、爱康国宾、通策医疗等均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患者口中有一定美誉度,在厚积薄发的爆发阶段,获得风险投资的。这些机构均具有一些相同秉质:细分专科、高端医疗、健康管理,可复制。其中通策医疗是第一家在境内上市的口腔连锁医院;爱尔眼科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0家专业眼科医院。随着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将获得风险投资。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以公立医院为主体”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原则之一,作为公立医院比较薄弱的细分市场,比如高端医院和小专科这两个领域,将会给民营机构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社会办医的壮大,其对医疗器械配备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这里的投资空间也非常大。也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如果后续国家有一些细则和更加明确的配套政策出台,将促进民间资本或者风投更加大胆投资民营医院;由于国家对高端医院仍有一定限制,因此其发展前景不如专科医院好,而外资在更高端的医疗服务领域将会更有建树。

招商和腾创司台伙人金晨表示,他们对温州的一家治疗精神病的医院进行了多次的调查走访。“是不错的投资对象。随着一些私人牙医等小诊所的治疗水平、技术水准的提高,也值得进行投资。”他更看好一些民营的医院管理公司,相对安全,且赢利性也已经得到验证,这种投资路线是:专科连锁一高端医疗大型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写道: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上述专家猜测,同养老、教育等带有公益性质的行业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政府期望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样说来,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医保的难度还很大。

同样的,《意见》更多地涉及营利性非公立医院税收减免等内容,对其能否进入医保、如何进入医保则没有过多提及,基本上与之前的政策鼓励没有本质区别。引入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望减轻国家卫生投入,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尝试。

据了解,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应该是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大创新。因此,《意见》明确提出,社会资本可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卫生等相关部门分类管理,主要体现在税收价格等方面,营利性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自主定价,免征营业税。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3

在我国医疗服务部门开放过程中,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和诊所等外资医疗机构无疑是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相关法律规制不断发展、健全。1989年2月1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曾颁布卫医字〔89〕第3号文《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1997年4月30日,原外经贸部和卫生部又颁布了〔1997〕外经贸发第292号文《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审批工作。2000年5月15日卫生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此前的卫医字〔89〕第3号文和〔1997〕外经贸发第292号文同时废止。

《暂行办法》以“入世”作出的承诺为根据,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条件、要求、标准、管理审批权限以及程序、执业标准等均有明确规定。如《暂行办法》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发展必须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还需具备如下条件:(一)必须是独立的法人,(二)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三)合资、合作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30%,(四)合资、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条件。

《暂行办法》还规定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执业过程中应遵守若干规则,如须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得设置分支机构;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执行医疗技术准入规范和临床诊疗技术规范,遵守新技术、新设备及大型医用设备临床应用的有关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所发生的医疗事故;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本机构医疗广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医疗收费价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税收政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由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机关校验一次;遵守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规定,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等。

《暂行办法》为外资进入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提供了可操作空间,更是加强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和社会作用。 然而,该《暂行办法》已经公布10年有余,却仍然是暂行,值此新医改全面行进之时,有必要出台正式办法,并对其中一些值得商榷的条款和个别规定的非常抽象、欠缺可操作性条款,做出修改。比如:《暂行办法》规定中外合资方均不包括自然人,规定建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投资额必须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都是值得商榷的。《暂行办法》要求合资、合作的中外双方应当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事医疗卫生投资与管理的经验,但是具体的认定标准却没有明确。《暂行办法》有关申请设立的程序性规定过于笼统,缺乏相关救济渠道、程序和时效规定。在整个审批过程中,除了对卫生部和原外经贸审批时间有所规定外,其余阶段的审批时间未作任何限制。反复审批的繁琐程序,再加上没有很好的时间限制,使得整个审批过程不够严谨、效率。许多外资医疗机构从申请到最后批准可能往往会需要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例如和睦家申请在上海开办医院就费时2年。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医疗服务

基于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医疗服务平台,以云服务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可以有效的缓解民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我国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提供了一种新的医疗商业模式,通过搭建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平台,为居民和医疗机构等提高快速的服务,减少其中的人力、时间成本。

一、移动医疗服务的优势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云计算的研究在最近几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一个领域。移动医疗是电子医疗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指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等来进行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的一种医疗方式[1]。移动医疗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开始逐步的发展。移动医疗包括很多方面,其不同的应用方式都在不断的持续发展,现在主要涉及到的应用有: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远程监控,以及疾病和流行病传播跟踪及诊断治疗的支持、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培训等。随着3G通信技术的推广和终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对于移动医疗的支持越来越重要。3G移动通信技术是现在比较常用的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技术,通过3G移动技术,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快速访问医疗平台,进而享受到一定医疗和移动药店等提供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流媒体介质来播放医疗信息中的视频资源等。

移动医疗是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2],移动医疗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移动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能够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在我国现在移动通信用户具有比较广阔的覆盖面,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的云服务平台来提供电子病历共享、网上预约挂号和预约门诊、远程会诊等服务,通过云计算的医疗平台可以减少病患排队、报销的麻烦,有效的节约了社会资源。云计算可以用来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通过云计算医疗平台还可以有效的分流患者,普通的小病,社区医院可以诊治的就在社区医院就医,大型综合性的医院则更加专注于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的诊疗,通过这种分流可以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也可以避免像SARS等流行传染病在初诊时产生的广泛传染,有利于针对性的监控和统筹治疗;大医院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提高自己医疗水平上。

二、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建造

1.系统的功能设计

(1)移动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一定的终端来登录云服务平台,做好对病患的跟踪服务工作。还可以通过远程的医疗等措施,准确、快速的为病人诊断病情。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医生只需要轻轻的点击其中的相关按钮可以打开病人的医疗档案,就可以查询到药品资源[3];医生可以通过在线完成电子病历,进行在线临床医疗监控和诊断,进而完成临床记录。可以为其他医生提供医疗培训工作,为其他的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医疗资讯服务。(2)医疗定位服务。对于病患来说,当其突然发病时,可以提过服务终端有其家人或者本人将患病情况发送到云服务的平台上,平台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定位其位置,并且为其提供最合理的医疗服务机构,将其附近的交通状况、门诊信息等反馈给病患,供病患选择。(3)病患还可以通过手机来登录云服务的平台,实现其移动服务的特点。病患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医生的预约信息,当医生的预约已经满了的时候,病患还可以及时的选择其他的医生,然后通过手机进行预约挂号。当病患预约成功之后,系统还会发送预约成功的短信到其手机上,使预约过程一目了然,减少了过去因为信息不对称的排队现象和医生资源的浪费。

2.系统的结构设计

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如图1所示。对于基础设施的虚拟化的核心是服务器的虚拟化[4],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服务器的虚拟化。采用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基础设施变成一个资源库,使云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和扩展大大的简化。对于应用程序的虚拟化,需要对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改变原来医疗机构的属性,使医疗信息系统可以在线实现共享和使用。可以运用SOA技术来对优化医疗信息系统的架构。SOA和SssS软件是现代服务软件的两个最为常用的软件[5],SssS软件是通过Internet来提供软件服务的方式,SOA是实现SssS最为理想的一种软件模式。SOA架构的核心是模块化,通过模块化来实现资源共享。

把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设计为云服务平台,是实现云计算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要实现医疗信息的云服务就需要统一建设,统一部署,需要对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建立起云服务平台门户,门户可以提供医疗机构和个人的访问[6]。对于付费模块的设计,要实现能够按照使用来进行付费的模式。对于服务平台要保证其业务的连续性,共享的医疗信息平台要同时为多个医疗机构服务,需要保存其中的关键数据信息,一旦其发生问题,就会为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产生非常坏的影响。所以保障云服务平台的业务的连续性非常重要,要尽力的提高其系统的稳定性和不间断服务。

三、结束语

对于医疗服务来说,使用云计算的移动服务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它能够提供快速方便的医疗服务。同时它也可以方便不同医疗机构自己、医生自己实现即时的相互沟通,为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有效降低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恰当的利用,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综合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信息服务技术,能够为病患提供合理的医疗解决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病患的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平平,谭定英,刘慧玲.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社区医疗服务平台应用[J].软件导刊,2012(3):99-101.

[2]陆阳,张书旭,袁克虹.基于云计算的远程医疗辅助诊断咨询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12):15-16.

[3]张启来,丛培才.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70-572.

[4]李彭军.医学影像云服务平台基础架构研究与实践[D].南方医科大学,2011.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社区医疗;移动医疗服务平台;3G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99-03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0cx077)

作者简介:陈平平(1980-),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通信。

1 云计算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

1.1 云计算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云计算的研究在近几年成为热点,维基百科给云计算下的定义: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服务。关于云计算的研究,从国外来看,主要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在宣传推广和使用,如Amazon、Google、IBM等,这些公司都有比较成熟的相应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国内已有少数公司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如八百客公司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客户关系系统,阿里软件建设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也正在进行试验性的云计算研究。

1.2 我国医疗信息化现状

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欠缺,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更难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卫生机构现在采用的分散式系统建设模式,即独立建设系统,通常都存在着投资分散而导致的系统质量差、多点维护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以及信息准确、可靠性低等一系列问题,若采用自主的集中式系统建设,各级卫生机构又面临着IT预算少、一次性投资能力差、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决策时间长等问题。

例如,在我国西部的一个城市的某个区有60余万户籍人口,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社区卫生系统没有一个专职IT人员,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一个简陋机房。过去全区卫生系统每年的IT投资不足百万元,信息系统建成几年后,由于缺乏维护,大多处于瘫痪状态,IT系统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有限。由于新医改的推行需要配套的信息系统, 卫生局管理层及基层业务人员产生了大量而急迫的IT需求。目前他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没有专业人员来规划IT系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设IT系统,没有合理的机制来运行IT系统。

1.3 云计算应用于医疗信息化的意义

为此,可以利用云计算来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云计算给社区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多好的应用契机。云计算能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通过云计算所提供的各种虚拟化服务,可以很好地解决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现今基础网络已十分发达,社区医疗机构在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可考虑放弃自建系统,而转向购买成熟的信息服务。如果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都愿意转向购买服务,这样就可以产生规模效应,汇集零散的资金,建设对所有社区医疗机构都有吸引力的信息服务系统,从而使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使用更高质量、更可靠、更成熟的应用。

在云服务平台下,用户从自建信息系统走向购买相对标准的信息服务。基于云计算的低成本共享平台采用集中的系统构建,较之传统的建设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托管多种不同的应用,根据需要动态地部署、配置及回收计算机资源,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给广大前端用户提供共享的计算资源和服务,并在需要时重新平衡资源分配。

2 移动通信技术与医疗服务结合的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移动通信技术与医疗行业的结合,目前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医疗错误的电子病历、医务人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收到患者呼叫和信息,实现“随身医疗服务”为应用重点,国际上舆论甚至将应用移动通信技术上升到带来“新的医疗革命”的高度来评价。

移动通信用户有广大的覆盖面,因此通过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的电子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网上挂号和预约门诊等高效服务,可以减少病患排队、报销的疾苦,节约社会资源;同时可以有效分流各类患者,普通患者将被科学地分流到社区医院得到就近便利的服务,而大型综合性医院更专注于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人的治疗;同时也避免了像SARS或H1N1等流行病在患者初诊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人流密集的大医院时产生的广泛传染,更有利于统筹监测和防控,而压力相对减轻的大医院也得以通过云平台上的远程诊断帮助社区医院提升医疗水平。

3G移动技术是当前最流行的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技术,借助3G移动技术,手持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访问社区医疗平台。例如Google 支持下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iod ,就可以借助于3G网络连接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提供移动社区医疗和移动药店等服务,也能够以流媒体等介质来播放远程医疗中的视频资源等。由此可见,移动技术和云计算的无间隙链接是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构建得以实施的技术基础。

3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社区医疗服务平台的系统设计

结合以上两种技术,设计基于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以云服务平台作为支撑环境,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的要求,以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创造了新的医疗商业模式,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云平台,为医疗机构、居民等相关人员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使医疗机构、居民在使用医疗信息系统时就如同居民在家使用水电一样简单便捷。系统应用如图1所示。

系统提供的功能如下:

(1) 移动医疗定位服务。当居民出现病痛时,可以通过手机将病痛情况发送到云服务平台上,平台通过定位患者所在位置,得出距离患者最近的医院情况,并将该医院的门诊开放信息、位置信息、联系方式、交通信息等反馈给居民。

(2) 移动药店定位服务。当居民需要购买药品时,可以通过手机将请求提交至云服务平台上,平台通过定位居民所在位置,得出距离居民最近的药店情况,并将药店的开放信息、位置信息、联系方式、交通信息等反馈给居民。

(3)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云服务平台,对周边医院的医生预约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到要预约的专家号后,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系统会发送预约成功的通知短信到用户手机上,完成整个预约提交过程。

(4)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云服务平台,了解就医患者情况,通过电子病历共享、远程医疗等云上的手段,快速、准确地为病人诊断病情。医疗机构只需轻轻一点,相关的病人档案、药品资源库就展现出来,完成电子病历。利用先进科技,支持临床监控和诊断,方便临床记录,辅助医疗培训,并为所有的医疗从业者提供持续可及的医疗资讯。同时,各社区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十分类似,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把易于标准化的共性部分用云服务的模式进行建设,考虑一个开放共享的架构,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对各社区医疗机构进行开放,提供服务接入,而各区域只对自己特有的部分进行补充建设。医疗机构和有关部门只需设置统一的标准,只需要往云平台上传输档案数据和读取档案数据即可。而传输和读取的终端是手机。剩下的数据交换、存储、查找、共享等服务都可以交给云计算来完成,而随时可以向云平台里添加新的用户。

4 系统架构

图2 系统架构

其中,基础设施虚拟化和应用程序虚拟化的实现方法如下:

(1) 基础设施虚拟化。

基础设施虚拟化的核心是服务器虚拟化,可采用Xen VMM技术来实现服务器虚拟化。Xen 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是由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开发的一个Open Source 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多的虚拟机器。采用Xen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得基础设施变成一个资源池,简化云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和扩展。

(2) 应用程序虚拟化。

首先要对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结构的重新设计,对主要的实体增加医疗机构的属性,使得医疗信息系统可以为多个医疗机构同时共享使用。通过SOA技术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架构上的优化。SOA与SaaS被称作挛生姐妹,SOA与SaaS是现代软件服务领域的二架马车。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其核心是共享。SOA是实现SaaS平台的最理想的软件架构。SOA架构的核心就是模块化,模块之间松散耦合,资源共享。采用开源SOA项目Mule 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 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架构上的优化,Mule ESB是MuleSource推出的产品。

5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实现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也就是实现软件即服务(Saas)。

建设统一部署、资源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平台。需要对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首先,要让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支持多机构共享模式,这个改造会涉及数据结构的重新设计与实现。其次,建设云服务平台门户,门户为个人和医疗机构提供基于Internet和3G移动通信技术的访问模式。再者,为云服务平台设计计费模块,实现按使用付费的商业模式。将医疗信息系统重新设计为云服务平台是实现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2) 实现服务平台的业务连续性。

共享的医疗信息系统的云服务平台,同时为多个医疗机构服务,保存多个医疗机构的数据信息。一旦云服务平台出现故障,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因此,提升云服务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显得非常重要。要在云服务平台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保持业务连续性,这也是本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6 结束语

云计算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优点极为明显,对于医疗信息化来说,使用云计算服务是一个发展趋势,它能实行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信息化问题势在必行。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面向居民、医疗机构等提出了移动社区医疗云服务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最大协同,可以有效解决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Cloud computing\[EB/OL\].http:∥省略/ show.aspx? id= 65& c id= 17,2009-01-19.

\[2\] 李树波.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网络平台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0(12).

\[3\] TAKEHARU SONODA.Evolution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olutions FUJITSU Sci\[J\]. TECH.J,2011(1).

\[4\] Cloud Computing and health information leah C. osterhaus\[EB/OL\]. ir.uiowa.edu/bsides/19,2010.11.

\[5\] 张工.浅谈云计算及对医院信息化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0(12).

\[6\] 胡新平,张志美,董建成.基于云计算理念与技术的医疗信息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

\[7\] NEIL BUSIS.Mobile phon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neurology\[J\]. Neurologic Clinics,2010(4).

\[8\] HAK JONG LEEA. Ubiquitous healthcare service using zigbee and mobile phone for elderly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09(3).

\[9\] KEVIN PATRICK.Health and the mobile phon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8(8).

\[10\] 陈琳,郭凯.论3G通信系统在社区医疗监护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Services Platform of Mobile

Technology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医疗机构行业前景范文6

移动智能血压计是移动医疗的具体应用之一。移动医疗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包括面向个人移动医疗和面向医疗机构移动医疗。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就医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大众引导入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就诊模式中。

易观智库则预测,今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移动医疗在经过前期的技术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移动医疗APP的面世以及VC/PE资本的进入后,去年迎来了产业整合的机会,各大厂商纷纷进入移动医疗行业,探索相应的商业模式。

剖析利益链条

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改革,移动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可观。另一方面,中国已于2010年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医疗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冲突,也为移动医疗深度发展创造了空间。

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存在看病难,费用高,看病不透明等实际问题。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几乎所有移动互联用户都表示可以接受移动医疗,特别是当移动医疗可以节约看病时间,提高看病效率等实际问题时。到今年1月,中国移动互联用户目前已经达到8.38亿人。这样的用户土壤,成为移动医疗发展的巨大潜能,为移动医疗的细分用户群分类提供了基础。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金恩廷认为,移动医疗行业的利益链条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付费方政府,产品决策者医院、医生,产品供应方药品、器械生产商。产品决策者、产品供应方都要受政府管制,产品供应方的产品还要触及医生。以医生患者等用户为核心,提供数据及信息服务。

成功的商业模式既要满足利益链条上相关人员的诉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同时也要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但医疗健康行业本身是专业度非常高,管理相对复杂的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弱,基本上是由政府及医疗机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医疗的出现,使互联网与医疗有了很好的结合。

移动医疗使用者对于移动医疗的诉求往往不同。比如患者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更好地与医生及医院进行沟通,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对已病与未病进行及早的判断与诊治。另一方面医院、医生、保险公司则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进行内部沟通与管理,提高效率,同时保险公司则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来实现对用户费用的及早报销。

美国收费模式

从美国移动医疗发展经验看,移动医疗的患者方需求包括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医生方需求则包括医院内部沟通、患者沟通。双方面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实体医疗资源长期匮乏,医疗支付面临压力和医改,互联网内生的渗透力量及电子、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本身复杂的特性,缺乏成熟的商务模式及对传统就诊医疗模式的偏好等。

在探索中国自身移动医疗行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5种收费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一是向药企收费:Epocrates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为医疗提供移动临床信息参考,也为药企提供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后者构成了其收入的75%。第二是向医生收费:Zocdoc是向患者推荐医生的平台。通过平台,病人可方便地选择预约医生,医生可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险覆盖的病人。医生用户每月要向ZocDoc付费250美元,此项收入可达千万美元以上。第三是向医院收费: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可使医生护士与病人在专有的HIPPA法案规范信息下使用和传输。出于对患者信息安全的保护,院内即时通讯工具必须符合HIPPA要求,只使得Vocera的产品具有一定专有性。第四是向保险公司收费:WellDoc是专注于慢性病管理的移动技术公司,产品是手机+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记录存储数据。目前得到两家医保公司的报销,提供医保给患者。WellDoc还与药企合作,利用药企的医药销售服务。第五是向消费者收费: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可佩带硬件,监测生理参数,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这些收费模式可分为B2B和B2C。前者向医疗机构、医生、药企、保险公司收费,后者通过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和设备销售额款来盈利,多采用组合模式。

摸索商业模式

国内移动医疗收费目前是3种模式。第一是使用者付费:采用向用户收费的模式。第二是转移支付:即付费者与使用者是两个群,在产业链上通常具有感情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可由向医生收费转而探索向药企收费。很多患者社区的收费模式也转向医药研产业链上的机构和厂商。第三是循环补贴商业模式:形成多点共振,产业链足够长,某一点亏损或策略性亏损后,使用其他市场策略,转换商业价值。

目前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最可能的收费群体金恩廷认为有4个:医院、医生护士、药企、患者。患者为硬件产品、服务产品付费,医院为HIS、FIS系统付费,医疗机构为企业向它们提供的产品付费,医生护士向移动医疗平台或APP为他们提供的学术参考资料付费用。付费方的付费意愿强弱,取决移动医疗企业是否可以出台有吸引力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从成本、质量、效益上实现一定时间内的投资财务回报,产生增值效益,以及是否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当以上条件都达到,付费方付费意愿强烈到一定程度,且付费达到一定规模与数量时,便可以称这种商业模式走通了。只有在稳固的商业模式下,移动医疗才能真正提供弥补市场空缺的产品,创新服务,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

存在诸多瓶颈

医疗领域的创业者需要更多面对政策瓶颈。金恩廷认为,医疗行业的进入壁垒很厚,市场与行政之间的博弈严重,其中产业链条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法律法规是最重要的行政监管因素。医药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到终端的零售店医疗机构,相应政府部门都会进行相应管制。从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招投标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到药品审批也存在相应限制。

由于政策对医疗资源的严格控制,当医疗健康软件和网站发展到一定程度,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必然面临如何与法规相适应的困境。郭阳表示,政策不允许患者私自购买处方药,只有官方建立的预约挂号渠道才具有合法性。在盈利模式方面,由于用户的付费习惯尚未形成,移动医疗厂商在实现盈利模式时困难重重。

智能健康设备的用户黏度较低,大多数用户未形成使用习惯,并且缺乏用户数据分析结果。而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待观察。用户无法养成使用习惯,绝大部的智能健康设备的数据价值并不高。郭阳认为未来还是需要平台性的数据集成方案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