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1
关键词: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措施
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在山区的林间,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顺应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环境的特点,实现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的最大化,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
一、山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
(一)自然资源特点
近年来,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力贯彻落实下,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山区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其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是独立完整的。特殊的地势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其中不乏带有本区域特色的珍稀名贵的优良产品。拥有如此优质复杂的自然资源特点,显然进行单一的产业经营是与之不符的。
(二)社会经济资源特点
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势,导致耕地面积和人口都较为稀少,且基础设施不足,科学技术落后,交通出行不便。山区人民对家乡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又较为淡薄,能力有限,所以农产品开发的产业化程度低,大量优质资源很难形成经济优势。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状况,使广大山区人民早日实现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就一定要合理利用山区农业的特色资源,发展山区立体农业。
二、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种植业
食用菌的种植是山区种植业发展的一大有利发展方面。山区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植被面积大,野生食用菌的分布非常广泛,有鲜明的特色且种类繁多,而且我国人工培植食用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模式。目前,食用菌产品不只是在国内市场有一个良好的销售情况,其高档优质的食用菌产品还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地区,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山区林间山野菜的种类繁多,口感极好,且营养丰富、没有污染,生产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但如果纯粹依靠山野菜的自然生长,因其规模小和产量低,山区储运和加工的能力又相对较差,就导致特色山野菜的生产和加工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一定要扩大规模,走向市场。
(二)适当发展养殖业
山区林地中,本来就有许多种动物在其中栖息。除了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基础之外,在山区发展动物养殖业,还能对山区的生态环境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山区发展养殖业要做到因地制宜,主要是饲养食用动物和药用动物两类,这些动物适宜在山区林间和草场生长,这样的环境气候合适、饲料丰富,符合这两类动物的生长特点。林地养殖又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林地养殖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是放牧式饲养,动物的生长环境自由,营养条件丰富,所以体质强健、肉质鲜嫩,患病率极低,接近于野生动物的质量,改善了封闭式饲养的许多弊端,能够满足群众对畜禽类产品的要求,深受市场的欢迎。发展多种养殖业,还可以使生物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减少人工工作量。
(三)积极发展旅游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旅游业越来越发达。所以,山区可以凭借自然优势,积极开发以休闲为主的旅游业。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观赏自然美景,品尝山区特色美食等趣味环节,这样的游玩娱乐活动一定会使游客流连忘返。
三、山区立体农业发展建议
(一)提高对山区立体农业发展问题的认识
要想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利用的科学认识进行深化是核心问题。要把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山区立体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实现山区立体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山区农民的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学习,正确进行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大量引进先进农业研究成果,加强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专业培训,打造新时期的新农民,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依靠科学技术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农业科技水平。我国的农业科研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推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进程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使广大农民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与带动下,推进山区立体农业高速发展。
四、结语
我国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资源优势,这是促进发展的重要财富。同时,科技整体水平不高,又给山区立体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因此,要注重发展、结合实际,推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在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加快山区经济建设的进程与山区立体农业事业的发展。
作者:何彬 石用民 单位:1.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贵州省盘县大山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所
参考文献:
[1]缪建群,杨文亭,黄国勤.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余干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478-483.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2
1.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一般划分为7种类型,由于外延的不确定性,划分标准有所不同。通常划分为以下7种:
2.1绿色农业 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是灵活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
2.2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2.3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
2.4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
2.5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3
第一,农作方式粗放,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重庆市农业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耕作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以玉米、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仍是农业的主要部分,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导致农民收入不高,增收缓慢。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224.4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6.79%。粮食作物的商品率只有30.6%。在边缘山区农民继续开荒扩种,生态环境还没有完全摆脱“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状态。
第二,人地矛盾突出,后备耕地不足。2009年耕地总面积223.76万hm2,占全市农用地土地面积的27.2%。人均耕地仅0.07hm2,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76.09%。未利用地70.85万hm2,仅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6%。大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化肥投入强度为407.45kg/hm2,中、低产田占多数。全市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5.3%,平坝耕地占4.7%,后备耕地开发殆尽[3]。随着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地矛盾突出。
第三,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2010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万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土壤侵蚀总量达1.46亿吨,流入长江约1亿吨,其中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2010年重庆市水利局查处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就达265起。水土流失造成地力下降甚至出现石漠化,加剧了生态环境脆弱性,阻碍农业持续发展。第四,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污染形势严峻,规模化养殖场负载较大。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2010.51万头;家禽存栏出栏19647.24万只,大牲畜总量131.39万头,山羊存栏168.41万头。全市畜禽养殖排放污染物11927.8万吨。2010年全市农药使用量为2.09万吨。这些肥料和农药有相当部分随降雨径流流入江河。第五,农村人均纯收入偏低。直辖以来,虽然农民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缓慢。2007年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度超过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但依然落后全国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与之相差642.3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偏低,使得城乡统筹速度减慢。
二、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种养加工循环发展模式
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增加畜禽饲养和沼气池厌氧发酵,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1.以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中心的循环农业模式
该模式以城郊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种养基地为模板,体现集约利用土地。以粮食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修建沼气池,实现“粮蔬种植—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循环。畜禽产生的粪便在沼气池经过发酵产生沼气,可供生活燃用,家禽保温。沼气池的沼渣和沼液可以肥沃土壤,给粮蔬生长提供养分。另外,对大面积田地产生的腐烂蔬菜等田园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一部分经过技术处理变成农业绿肥,返回到田园,另一部分则可以成为畜禽养殖的饲料来源。
2.以养殖和加工为中心的循环农业模式
该模式以铜梁县蒲吕镇沙心村汪兴平的循环生态农业园区为模板。园区地上部分主要由挂面厂、饲料加工厂、养猪场、鱼塘、果园组成,地下则由沼气池、净化池两部分构成。整个园区循环模式如图2所示。挂面厂生产的副产品麦麸作为养猪场的饲料,排出的废水流入沼气池,与猪场排出的猪粪一起发酵。这样,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产生的沼气又作为能源供挂面厂使用。沼气池排出的沼液通过净化池净化后流入果园,为果树提供养分,同时将氨气等气体挥发。最后,沼液流入鱼塘,为鱼带去大量微生物。
(二)立体循环发展模式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特点,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药材、食用菌等)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种植型立体农业
立体种植包括农作物的间作、轮作与套种和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禾本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间作也适合重庆山区,比如玉米与红苕、土豆间作。在一些低山区,树体较小空地较多的地方,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空间,可以间套种生长期较短的一年生作物。中山区或者高山区,树林茂盛、多层次,则可在树林间作中药材。许多中药喜阴喜湿,利用树荫给药材提供阴凉湿润的环境,可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并促进林木生长。
2.养殖型立体农业
立体养殖包括陆地分层立体圈养模式、水体立体养殖模式。利用不同的空间层次,将养殖场分为3层空间。上层空间饲养家禽,中层为猪圈,下层为沼气池。家禽的粪便直接落入猪圈,或收集起来发酵后喂猪。猪粪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利用鱼类的不同的食性和栖息的习性进行混养,也可在不同的水层饲养不同的鱼类,从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节约饲料资源。
3.种养结合型立体农业
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食物链生产体系。如稻鸭共育、稻渔共育、稻鹅共育等。在稻谷生长期,鸭子昼夜放养在稻田中,捕食水稻病虫,同时鸭子的排泄物也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山区缺少湖泊溪流的地方,稻田里养鱼的模式可以满足农民对鱼产品的需要。鱼和杂草存在竞争关系,可帮助减轻杂草和稻对养分和光照的竞争。鱼和稻存在共生关系,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提高水的碳储备,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活力[4]。在稻田冬闲季节,种植优质牧草,养殖肉鹅,可以提高水田的利用能力,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再生利用型发展模式
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通过加工处理变为可用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农业副产物资源化,从而消解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通过几种食物链型动物的养殖,延长产业链,提高畜禽养殖的综合效益,减少畜禽养殖对环保的压力。涪陵焦石镇农民建立了“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养土鸡—鸡粪和蚯蚓粪—沼气池—种草”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变成可以供下一链利用的资源。这种模式适合在较高山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面积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废物的再利用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秸秆、稻壳、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均可加以再利用。利用植物纤维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固化炭化、气化、制复合材料、制化学品等,可将其生产为炭、焦油等能源[6],也可以作为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原料来源,还可生产纸板、人造纤维、轻质建筑板等包装和建筑装饰复合材料。另外,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可制成可降解快餐餐具。重庆山地多平地少,大分散小聚居,不适合广泛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在山区可发展投资省、见效快、经营灵活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循环型庭院,充分利用庭院资源,以沼气为纽带,建设小型封闭的生态系统,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如开县以家庭沼气建设为载体,以生态家园建设为主线,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高效循环型生态农业,就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加快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的举措
第一,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开展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实用技术的研究、引进或集成。如不同地类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良经果林品种选育培植技术、本地优良畜禽的选育与繁殖技术,中药材品种的规模化栽培与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的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节地节水农业技术等[7],这些实用技术的研制实施将为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开展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对县乡(镇)两级技术员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重点是在各村培养一批即懂理论又懂技术的青年骨干,起到带头作用。
第二,示范先行。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必须分步实施、示范先行。根据各区县的自然条件、土地适宜性、实施区所在地政府和农户的积极性,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开展循环生态农业试验,建立一批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效益显着、带动性强的“样板性示范工程”。如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山地中药材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示范、生态循环型庭院示范、生态渔业示范等[7]。做到示范一个,带动一片。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4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发展低碳农业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沃里克基于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必须改变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改为发展低碳农业。[1]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都倡导结合当地作物和自然资源特点,选择适当路径发展低碳农业。弗赖鲍尔等研究了欧洲农业生产和土壤固碳能力的问题,认为农业对增加土壤碳库作用潜力很大,应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型。[2]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农业的逐渐兴起,我国学者也展开了低碳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如,王昀界定了低碳农业的含义,认为低碳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3]李晓燕、王彬彬认为,发展低碳农业是低成本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快速步入农业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4]罗吉文认为,低碳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有助于缓解人类能源、气候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5]
(二)关于低碳农业实现路径的探讨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纳蒂娅•西尔拉芭认为,土壤包括天然草原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发展有机农业能够实现土壤固碳,抵消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刘瑞峰等研究认为,有机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向低碳农业的转型。[6]哈钦森等基于对加拿大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业碳汇的作用机理及其可行性,认为农业碳汇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选模式。[7]我国学者翁伯琦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路径。[8]陶良虎具体提出了四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节地、节水、节能的立体种养模式,三品基地模式,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农业模式。[9]罗吉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低碳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发展有害品投入替代模式、节约模式、清洁模式、循环模式、产业链模式、农业观光休闲模式等多种低碳农业实现模式。[10]黄璜建议建设农田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区域系统和植物系统以实现固碳减排的发展模式。[11]李晓燕和王彬彬提出了将节碳固碳行动与以碳汇交易机制、农民合作组织订单机制和农民利益共享机制为主的利益连接机制相结合的低碳农业发展路径。[12]
二、低碳农业经济理论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基本度量指标,以低碳农产品为主导、以碳汇产品为支柱架构而成的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产品结构,强调在生产链条中凸显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改善农业小气候环境、保障消费者健康,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目标的全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范式。首先,低碳农业是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综合目标的全新农业发展方式或新兴经济学范式。以往学者常常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唯一标准或目标,来判断某种发展方式是低碳的还是高碳的。这种认识容易误导实践界,使实践界产生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农业也是低碳农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在农作物增长指标约束下踌躇不前。低碳农业并不排斥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低碳农业要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农民收入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其低碳属性,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实现农业小气候环境逐渐和谐、生物多样性相对稳定等生态目标,以确保社会正常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由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者组成了低碳农业综合目标。只有在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农业,任何一个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其次,低碳农业以低碳农产品为主要生产成果,旨在增加碳汇。以碳汇产品为新兴产品的低碳农业有别于生产中不断增加碳源的传统高碳农业。一方面,低碳农业以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低碳农产品是指在原材料采集、生产环节、运输过程的全寿命周期,即从土壤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均能做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达到碳当量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另一方面,碳汇产品是低碳农业的特殊产品,包括林业碳汇、水业碳汇与草业碳汇等。当前,最直接、最能看到实效、最有利于实现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三赢的项目,就是碳汇产品的生产。最后,低碳农业的生产链条凸显了二氧化碳低排放与高固化特质。在低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碳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会降低,主要采用如生物肥、生物农药等替代物,会提高含碳产品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减少碳源。同时,在碳汇产品生产方面,低碳农业会通过提高二氧化碳固化与埋藏效率,以增加碳汇或碳库。
(二)低碳农业的特征
低碳农业与人们比较熟悉的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农业发展方式。低碳农业的独有特征在于:第一,低碳农业具有“三性”特征,即低碳农业发展的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客观上具有世界范围内时刻逸散循环的特点,所以低碳农业在发展范围上具有全球性,其发展成果具有收益共享的外部性,在发展时期上具有长期性。“三性”特征加上很多不可再生资源在分配上的“零和性”,必然引致低碳农业发展中不同时代的人类即当代人与其后展权的争夺,以及同一时代各个利益集团间的碳博弈。这在客观上要求发挥政府职能,加强低碳合作,引导低碳市场,推进碳交易。第二,低碳农业具有综合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大农业综合协调发展的“三化”特征。低碳农业不仅涵盖传统的以种养业为主的小农业,而且是包括林业、湿地、草地甚至海洋等领域的综合大农业。低碳农业是以生产低碳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产、供、销及其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实现产业化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与动力,只有依靠各种低碳科技的发展创新与推广应用,才能最终实现低碳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可检测的“三可”特征。[13]“三可”特征被认为是低碳农业区别于其他环保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由于低碳农业具有可衡量、可报告与可检测的特征,低碳农业在目标制定、成果衡量、质量监测上才会有切实依据,使其发展阶段可知、发展成果可查、发展质量可测,成为一种优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的可量化、有抓手的发展方式。
(三)低碳农业符合农业演化发展规律的诉求
环境气候变化存在其自然周期性。尤其应注意的是,根据气象学的研究,除了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暖外,从自然气象规律的角度讲,目前世界也正处于一个自然气温明显波动上升的阶段。[14]因此,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从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影响看,人类的发展进程必然会经历一个由低效低碳到化学高碳,再到高效低碳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只能顺应自然,依靠刀耕火种、畜力人力生产,对环境干预很少,属于低效低碳的农业生产。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开始试图征服甚至肆意掠夺自然。伴随着化学和机械工业等高效生产方式的普及,人类在不断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累积着物质财富,结果导致的各种形式的“自然力报复”威胁着人类生活,使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气候瓶颈。[15]
随着人类灾难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发展高效低碳农业。低碳农业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而且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低碳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是当前自然气温波动上升这一客观阶段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及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的必然趋势。而在我国,无论是出于对世界环境保护的责任,还是为了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应当选择低碳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我国低碳农业实现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首先,存在生产习惯约束。经过长期的化学农业生产,一方面,农民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路径依赖,短时间内很难转变;另一方面,土地和动植物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的依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转变。其次,存在土地分散经营问题。在我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分散的农业生产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农业生产者之间统一的低碳行动,不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再次,存在农业劳动力素质障碍。农民的低素质、短视性和逐利性不利于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最后,存在低碳技术困境。国内低碳技术水平不高,仍面临很多核心技术难题,且国际间还存在低碳技术合作壁垒。因此,必须基于我国国情,采取多样化的低碳农业实现模式和路径。
(一)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产业链互动模式
产业链互动模式是在农业的低碳发展中充分重视包括产、供、销以及农业垃圾处理在内的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实现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程低碳。首先,实现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低碳化。借鉴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绿色农业的经验,发展低碳农用机械,开发绿色生物肥料和杀虫剂等低碳农用品,实现农用品的低碳升级。在农用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水平,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其次,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低碳高效。如,通过区域土地监测和土地治理,针对土地营养状况进行肥料调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灌溉方法,采取滴灌技术,减少灌溉中的用水消耗,提高灌溉效率。再次,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和运输阶段的低碳升级。农业生产是初级生产,需要通过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才能提高其附加值。而在农产品加工中,应该采用低碳的生产技术,杜绝过度包装,同时采用低碳的运输方式。此外,应建立健全碳足迹认证体制,通过碳足迹排查和碳标签注册等方式,对每一个进入消费领域的农产品进行碳足迹考量,规范低碳农产品认证体系,努力通过“低碳高价”驱动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加大低碳农业投入。最后,做到农业废弃物处置合理化、垃圾资源化。农业是人类直接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生产部门,其生产中存在很多转化损失。这些损失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有些是可以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使其最小化的。如,可以通过开发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和秸秆发电等技术,使秸秆得到合理处置,从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二)以碳捕获为方向的碳汇农业模式
农业虽是碳源部门,但也具有碳汇功能,而其碳汇属性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因此,应充分重视森林、湿地、海洋和草原等碳汇能力的发挥。首先,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复杂系统,也是强大的碳储库。应当通过还林、还草,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以二氧化碳的游离形式存在的碳素固定到植物中,从而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实现碳素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其次,做好碳森林建设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碳汇效应。碳汇森林的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项目。在碳汇森林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林木品种差异,根据区域特点,种植碳汇水平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林木品种,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灌溉方法与合适的种植间隙,以提高单位土地的碳储能力,使森林碳汇成效最大化。最后,发展森林旅游,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对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氧吧,开发生态农业、森林休闲度假和疗养等旅游项目,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赢得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功用。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5
关键词:都市农业,特征,发展模式,产业
Abstract——Urban agriculture is under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produc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griculture as follows:urban agriculture is no space for urban and rural boundaries, tend to ha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showing a high intensive development.Looking abroad, has developed a variety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combined with China' s urbanization around the area to choose the status quo situ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so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meet demand, create more aesthetic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s.
Key words——Urban Agriculture, Feature, Development mode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步伐,都市区域范围内的农业正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都市内的农业正在由城郊型的传统农业向郊区向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提出。所谓的都市农业是指分布于城市区域内或其区域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它充分利用城市所提供的技术成果和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最终服务于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使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实现了全新的融合。
都市农业的特征
无城乡边界的空间:都市农业发展区域往往处于城市的边缘区域。通常由两种情况所引发,一是在城市的发展扩张过程中,农田被作为优美的景观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发展成为各种度假村、观光花园等。另一种情况是处于城市群之间的农业,其农村本身基础设施较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城市化。
突破生产性的内涵:都市农业在具有如传统农业的经济、生产功能以外,还具有观光、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其他功能。
高集约化: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为集约化。首先它具有更多的现代化专业设施,并表现出工厂化发展;其次其经营模式更为专业化,并逐步发展为综合型的农业基地;最后都市农业逐步呈现出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国外都市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日本——综合功能型:日本的都市农业以开发农业的环保、生态、展示、体验和示范功能为出发点,重点发展加工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多样化农业,形成综合功能型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和多功能化为主要发展特征。
荷兰——经济功能型:荷兰的都市农业以经济功能为主导,主要发展园艺业和畜牧业。借助其高度发达的设施农业,实现各种农业集约化生产,占据世界农业经济的重要生产比重,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范。
法国——环保生态型:法国的都市农业以规模较大的专业化农场进行生产,以大田作物为主。巴黎由于其周边四通的高速路网导致其都市农业对于城市食品的供应功能不明显。因此,巴黎的都市农业并非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生产为主要出发点,而是通过农业实现城市对于环保生态的需求,营造幽静、美观的生活环境。
德国——社会功能型:德国的都市农业适宜生态农庄和市民乐园为主要形式,在功能上适宜社会生活功能为主导的。市民农园主要是对城市地区或城市周边的农地加以利用,规划成多块小型农田出租给市民,前来承租的市民可在自己租赁的土地上耕种,收获的农作物规自己所有,使市民在享受耕种乐趣的同时,回归田园生活享受自然之美。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可采取的几种模式
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城市内部及周边区域开展都市农业的建设,结合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水平及国外主要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都市农业发展可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4.1复合模式
复合模式是集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籽种产业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在城市区域内,可发展小型家庭农业、立体农业、物流农业、社区农业等;在城市周边农业区,可重点发展高新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会展农业、科普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的复合化发展,满足城市内部市民的多功能需求,使农业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精神上的提升。
4.2高效生态模式
高效生态的都市农业模式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为先导,把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化发展作为现代农业新的生长点。通过引入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带动农业的高效发展。在实现农业高效生产的同时,以高效生态为亮点,引入农业观光,农业科普等其他功能。
4.3休闲农业模式
休闲农业模式是以休闲农业观光为主导的都市农业。通过建设农家乐、休闲农庄、生态度假村等满足都市农业的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科普等功能需求。并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及民俗特色展开系列的节庆活动,如采茶节、播种节、葡萄节等,通过活动提升农家生活氛围,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农业休闲观光带来更多的可参与性。在休闲农业模式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之相互融合,互利共惠。
4.4科研型模式
科研型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科技为主,带动产业发展,使多重业态结合发展。该模式的发展根据土地利用特点及区域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各个农业园的主题,发展为融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科普教育、农业科技培训、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其整体发展方向将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之具有农业生态旅游的功能,成为展示、宣传都市农业的窗口。
小结
通过对于都市农业的特征及都市农业国内外发展模式的探究,可以对都市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以下总结:现代的都市农业是综合型农业,应在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方特色与产业优势,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并充分引用高新技术,塑造多元化农业产品品牌并面向国际化市场,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发展以农业为主题的配套旅游产业,推广民俗文化品牌,完善都市农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新型的都市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方志全.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
[2]王全辉,刘义诚.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3]李岳云.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学科,2002.
[4]杨丹妮,俞菊生.日本都市农业的理论与政策对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 .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二元结构;农业招商
2016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各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农村在各个方面的改革都能大步前进,并且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国政府始终以促进农民的基础收入为目标,大力扶植乡镇企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经济要想能够稳健的发展就必须紧抓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的经济发展基础,物质需要是很重要的,但农村基础设施并不先进,这大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建设落后,交通环境恶劣,农村道路明显少于城市,道路是农村与其他地方交流的重要媒介,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开通每一条通向城市的道路,物质条件永远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各大地区的交通都比较闭塞,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的承载能力满足不了发展需要,狭窄的道路目前只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无法像城镇那样发展与大型企业贸易的往来。其次农村的水电网络等也不健全,不能给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网络通讯是保证农村人民获得即时讯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的电力与水利发展质量还是偏低,这也导致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大大阻碍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滞缓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滞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普遍滞后,特别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我国农村仍然受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影响,无法打破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生产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往往无法超过高度集中的先进生产力,只有科学的顺应时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一些工厂生产技术含量太低,农民素质水平也不高。
(三)农业结构单一
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物资资料,农村的生产方式只是比较单一的种植业,没有复杂的农业体系。主要依靠单一的农业形式,林业发展不起来,没有引进先进的牧业,渔业水平低下,技术含量不足,更难形成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农村毫无特色的生产结构往往不能迅速发展,单一的农作物生产也无法打开市场,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四)农村市场不规范
由于农民素质整体不高,农村市场萧条,相关管理机制也不是很健全,市场管理松散,这不利于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农村政府缺乏对于市场交易的监管,交易活动往往会产生一些纠纷,从而造成市场交易的畸形发展。货品流通量低,资金难以形成快速流通,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五)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大多数农村的土地水源等资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农民能力有限一般也难以自主开发,因此农村在资源开发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由于水平技术有限,即使开发了一些资源也会因为效率的低下导致资源浪费。广大农民无法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最终实现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但是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这一现象,农村基本人力资源还是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
(一)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要想建立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新农村,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不可忽略的阶段。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增加对建设资金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值得投入资金的。
(二)实现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地方政府应当就应该着手准备全面开发农村经济,进行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就应该制定可实行的发展方案,不搞面子工程,多做些实质性的改良,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就必须改变农村当前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要不断学习城镇的发展方式,却不能一味照搬其固有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学习城镇先进的模式,并将其加以利用,创建一个拥有自己发展特色的模式,实现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将以往一直坚持的传统农业发展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现代农业,逐渐打开市场,打破以往固化的半封闭状态,加大与外界的交流与发展。根据小农经济的滞后性特征,逐渐引进小机械进行生产逐渐取代农民手动养蚕缫丝的经营模式,让农民全面摆脱以人牛耕田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达到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关系。
(三)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单一的经济发展结构,地方政府必须建立起一种立体化经济发展结构。根据各个农村目前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建造一种以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体制。地方政府也要抓住机遇搞好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注意对外宣传打响知名度,当然树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立体化的必然要求。
三、结束语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要把握发展形势,还要能够采取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王浩欢 单位:北票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