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1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职业化农民的智力支撑

农业产业化不仅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标准化原料,为城镇化提供优质、安全、充足的农产品供应,而且还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城镇化提供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不断造就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产业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培养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依靠现代工业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武装的现代农业,只有通过居于农业主体地位的农民的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教育引导他们克服小农意识,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二)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第一,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二,从目标任务的实现来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做强龙头企业、拓展农产品市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科技贡献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化和组织化农民作支撑。

第三,从组织形式来看,只有职业化农民才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 “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从人口资源来看,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第五,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来看,农民职业化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过程中,农民素质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整能力也就越强。

(三)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经营步伐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最主要是看其科技贡献率、农业综合机械化、农业产业结构化和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等指标状况,其中,农业产业结构化亦即农业产业化除了完善利益链机制(属于生产关系的问题)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产业链的延长(生产力)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除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外,厂房、资本、信息、科学技术也成为了生产力的组成要素,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离开劳动力,生产资料本身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的。在社会化分工和生产范围扩大以及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的今天,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含量增多,要求农村劳动者必须具有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看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含量低、经营能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人才缺乏,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活跃,生产技术规程没能成为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技术的切实行动。归根结底,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关。

由此可见,只有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务农人员素质差与现代农业发展冲突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者素质有很大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职业院校等开展了初、中、高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近年来又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创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到去年底,云南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275万获证84.5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900多万人次。但就全国而言,知青劳力弃农外流严重,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突出,职业农民质低、量少、乏力等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是未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向。当前,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还没有建立、高素质农民规模化经营持证上岗和农业资格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立法滞后、缺乏资金保障等制约着农民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政府免费组织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要求,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走农民职业化道路。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明确农民教育目标任务

大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和技能人才匮乏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做到农村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技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实用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今后农业人才培养应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使每个行政村至少有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每个乡(镇)都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聚集的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

(二)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快农民教育培训步伐

1.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广校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等优势,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VCD等远程教育手段和农村“大喇叭”、科技培训直通车、科技书屋、手机短信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构建三网合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大规模、大范围、又好又快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的主阵地。农广校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主动承担起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重任,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办学思路,组织实施好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工程;积极推进“三进村”行动,将教育培训的边际延伸到田间地头,做到“农民培训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依托农业院校,加强对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农广校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中、初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各类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普通中学开展初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新技术培训;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及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引领农民创业致富;选拔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

当前,农广校系统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办好农广校中等层次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人员的培养;加快解决农民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使 “百万中专生计划”获得更多资助,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农教品牌。

(三)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培育“三业四化”农民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失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 “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农广校等院校的公益性质和基础地位,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对各级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增加投入,完善教学体系,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习场地,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环境、投入机制和舆论氛围的进一步改善;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面向农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职业农民培训步伐。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适用实效和村民认可”的原则,按照“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踪式就业”的培训模式,重点培养“三业”农民:一是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从事产业化生产经营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职业农民;二是围绕发展农村服务业,培养农机手、沼气工、机防手、农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等从业人员;三是围绕发展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培养农村种养大户、优秀业主、打工返乡户、大学毕业生等创业农民。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四化”农民的培育:一是以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化农民培育;二是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等为实用技能重点的技能化农民培育;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下转16页)(上接15页)生产基地、专业市场等为依托的组织化农民培育;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不断扩增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为契机的职业化农民培育。通过加快推进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不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的技能和素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

(四)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并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探索对农业大户及其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培养机制;创新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模式;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规模化生产领域持证经营制度,确保宝贵的农业资源由高素质农民经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加以规范,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2

根据我国现时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化,且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作一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总体上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言的一种较高级的生产经营方式(陈少强,2009)。

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农业纵向组织经营形式,它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关系将农业与其相关的工商服务等行业联合而成,国际上把这一现象叫做“农工一体化”;而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自其产生以来,学界便已对它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这些均属于定性的理论研究,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基础。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对它的定量的、实证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了。

二、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Rusten(1996)以墨西哥为案例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化,尤其是合同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合同农业与有关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结合,有利于小规模经营农户进入市场,获得信息、资金和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Eaton等(2001)则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订单农业进行了研究,认为订单农业的成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首先农户要有要求,企业的产品要有销路;其次合同条款的设计要合理,农户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还要为农民提供好的培训和服务;再次,政府要在法律、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Decio Zylbersztajn(2003)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对巴西东北部1523户参与西红柿订单生产的农户履约情况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农户的履约率与农户经营的规模呈正向关系,规模越大的农户履约率越高;农户离农产品销售市场的距离越近,农户违约的概率越大;价格随行就市的合同比固定价格的合同履约率高。

(二)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的实证研究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量化

姚文戈、马成林、孙立城(1997)在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反映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利用灰色关联评估模型评价区域间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方法。

姚文戈、滕代娣(2005)使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农业产业化阶段识别模型。从定量角度证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与其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渐进的客观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起步、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运用阶段识别模型,可以判断某一具体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且其发展阶段与农业专业化水平密切相关。

丁建中等(2007)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特征,从指标选择的可操作性、有用性、可比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四三二一”的权重确定原则,并选择区域内部差异显著的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

张雪峰(2010)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等五类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8年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2.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定量分析

刘磊等(2007)阐释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经营等具体措施。

薛晓娟(2009)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在理论上存在互动关系,即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

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2010)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提出了城镇化是现阶段拉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的观点。

三、农业产业化实证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不少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或者是仅研究农业产业化的某个方面、某个具体地区或某特定环境,或者仅仅从一个方面来考虑解释变量。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的考虑其影响因素。用实证的方法定量的给出不同因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策略和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适当的建议,便成了今后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夏庆利.中国农业市场发育与产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制度[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4]陈少强.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丁建中,陈逸,刘坚,彭补拙.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1).

[6]丁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形式与政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7(2).

[7]樊纲.论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开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8]胡鞍钢.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9]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10]林毅夫.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1]刘磊,宗希云,徐向峰,杨广林.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J].农机化研究,2007(3).

[12]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及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13]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薛晓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相关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16]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N].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7]姚文戈,陈光.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5(6).

[18]姚文戈,马成林,孙立城.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评估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1997(S1).

[19]姚文戈,滕代娣.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6).

[20]张雪峰.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

[21]周立群,曹利群.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J].经济研究,2002(1).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3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势劣势

前言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1.9倍和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我国11个物种丰富、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6个在西部,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农业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龙头”作用。例如,陕西省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9.4万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4.3万个,占41.6%,中部地区2.9万个,占45.2%,西部地区2.2万个,占23.6%,与2000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3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社会历史的承袭性、人口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西部为8123.37亿元,仅占20.59%。东部约为西部的2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市场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投资环境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财政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金融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牛叔文.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李春燕.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J].2006.6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4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互动机理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62-03

信息化与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举措。西部地区要想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有效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2~3],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对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农业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对规范的信息采集报送制度,同时农业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制作等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涌现了大批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仍然存在农产品差异性不强、流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信息资源较为分散且利用率低、信息获取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有关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

1.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朱佩娟(2003)通过对湖南省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王文强(2003)从政府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改变农业宏观管理方式的作用,认为农业信息化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卢光明(2007)[4]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及科学化,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吴磊(2007)[5]认为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前提,只有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将农业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实现强优农业企业的联合,可以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促进其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

2.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马晓阳(2005)、 赖茂生等(2006)[6] 认为,农业产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分工加强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产生规模化需求,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促动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郭庆然(2006)认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问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卢光明(2007)则强调,只有在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农业信息化。

综上,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其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作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表现为: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理是什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如何共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机理

农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销售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环节的全面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农业信息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流渠道,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和管理提升提供了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对西部地区来说,信息化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

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推广,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成为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随着不断增加的农业信息网站、地区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取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推广和使用农业科研最新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自身农业生产水平[7]。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降低了资源使用量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更科学的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发展缓慢。广大农村只有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并借助关联效应,连接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等产业化主体,才能推动产业化纵向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调研,既可以减少调研成本,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农产品供求状况,避免地区之间产品结构上的趋同,从而科学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自我发展和管理,还有利于政府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3.农业信息化可以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提高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各参与者利益,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各主体间信息的充足使得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集约程度及配置关系得以改变,从而降低农业产业化相关参与者的生产经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同时,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化参与者的决策效率,使他们能依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生产,通过信息流使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在时间、空间及流量上取得同步协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西部地区的优势农产品建立网上交易通道和广告效应,将品牌与产品传播于世界各地,可以扩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合作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更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基础信息平台为相关参与者提供广泛的农业政策、科技服务及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市场主体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当地农业信息并于宏观信息进行对接,及时提供农业预警信息,监督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状况,确保相关产业的合理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加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且对其硬件设备要求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使产业化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越加便利,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经营效率的强烈愿望 [8],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也使得需要、交流和沟通的信息数量迅速增长,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对相关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及相关软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就能够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收入,使农民、企业有经济条件去承担各种信息费用。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能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益而有能力向农民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以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直接投资,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可见,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给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动力,并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创造信息化的客观条件,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二者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三、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要协调一致。但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而农业信息化又相对滞后,应该采取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共同发展,对农业信息化有所侧重的总体策略,这样才能弥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以此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营造环境

1.政府提供资金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及行业协会开展针对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其次,对农民购买使用信息化设备提供相应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信息设备和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再次,对于产业化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组织及行业协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包括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购买农资等进行补贴;最后,对农业产业化应用的信息设备和软件的研发进行补贴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2.政府提供配套服务。首先,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力度[9]。总体来看,西部地区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必须统筹规划,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积极发展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实现三网的有效融合。其次,广泛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并把信息化纳入地方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农业信息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努力做好信息扶贫工作,提高农村的信息传播能力,切实解决农村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最后,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同时,政府部门应与农业教育机构相互协作,开设远程教育,举办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大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大量农户进入到生产环节,分享利润,有效实现与农民的“双赢”。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水平,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对于技术水平优、发展势头好及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要加以重点扶持。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政策优势以及舆论引导对人才、资源等要素进行合理整合,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培育和扶持等方式建立起的一批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能够较好的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农业效益。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建立风险基金,通过合同契约、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调节机制和分配关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新格局,力求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11]。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将其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主体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农民应加强自我信息培训。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广大农民应加强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时广大农民要提高信息的阅读能力,通过自我培训学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第二,龙头企业应加强网站的建设,及时与其他农业产业化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品流通,提高企业声誉,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中间商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的主导力量。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其他培训方式提高市场交易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及时准确供求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推广,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

信息机构在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尤其是在西部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同,在信息化推广的过程中,信息机构需要加强针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建立符合农村地域特色的农村渠道体系,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来寻求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同时,信息机构要根据地方发展情况提供配套的信息设备,如手机信号塔,电视信号塔,计算机配套硬件等。信息机构还应安排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推广服务,并积极开发适应农业产业化主体发展的信息软件,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本,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彦华,周亚明,王雅玲.信息化与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 刘利永,李道亮.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6,(4).

[3] 卢光明.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6).

[4] 吴磊.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3).

[5] 赖茂生,王芳.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艳群,等.武陵山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0,(9).

[7] 张雪绸.新时期农业信息化与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8] 朱娟.对西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5,(10).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流通;农超对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64-02

一、农业产业化的背景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尚未成熟。其时农业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细小分散和规模不经济的缺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严重脱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存在隔断并且信息交流不顺畅等等,这些使得农业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中国农业当时实行小规模分散经营并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而且根据中国的地理特点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农户中普遍推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将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联系起来,在制度上寻求创新出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情况,中国农业产业化在突破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上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有利于增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中国产业格局调整。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在中国东、中部地区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广大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在农业产业化总体进程中还是滞后的。

二、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产品,优化组织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建设规模化、加工系列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最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一)农业产业化模式

在农业经营产业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即专业合作社模式和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

1.专业合作社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普遍存在于欧洲。这种合作社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进行加工或销售;合作社内的事务由全体社员协商,一人一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在合作社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合作社又自愿按产业联合,逐步组成从地方到中央的联社。

2.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一般是以经营农产品加工或购销业务的公司为核心,吸收附近农户组成“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表现为“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中介经济组织带动型,表现为“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带动型,表现为“主导产业+农户”;市场带动型,表现为“专业市场+农户”;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型,表现为“政府组织+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实施”。这种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的特点是弹性很大,有的联合形式十分松散,只是一般的购销关系;有的联合形式则十分紧密。因为这种模式增强了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便于农户以销定产,避免农业生产上的盲目性。

(二)农业产业化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在中国,通过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之间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组织优势,从而有利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还可以使原本分散的农民以整体的形式面对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增加农业的综合利益。

基于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特点,即生产单元小、装备水平低、以户经营为主,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时,为确保农业的健康全面发展,要做到规范农业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章程,进行依法经营,并且加强监督。特别要围绕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农业扶持政策,比如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农机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农民,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紧密联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员,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农民抵御风险和获得收益的能力。

(三)农业产业化将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使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成为市场主体,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实现农业收入的多层次性和多环节性,使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分享到利润,带动农民走向市场。通过农业和市场的对接,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更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质的品种,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产品交易与流通体系的建设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范文6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30多年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分散经营的家庭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度市场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农业创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一方连接农户、一方连接市场,将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有效衔接,将农户与市场衔接起来,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它具有专业化,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特点,对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施农业产业化有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有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而广西本身属于喀什特地貌,可耕种的土地较少,因此广西农业实际上面临的是地少人多的局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广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寻找谋生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经营,可以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民不仅拥有就业机会,而且又不需要背井离乡,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求摒弃过去以农业、手工业为主、规模小,技术简单落后的传统农业,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要求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同时也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化生产集中,生产要素的集中也会促进技术创新,而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要使得农村原有的技术落后的面貌得以根本改变,就必须在体制上进行变化,改变农村原有的经营组织形式。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会促进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

3.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民经济收益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农民生产的动机为了自给而不是为了谋利,而农业产业化生产要求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农产品的增加值得以提高,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价格瓶颈的状态,尤其是通过“公司+农户”这样的形式,使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保障,农民的收入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农产品的销售收益,还可以获得加工、服务业的部分收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广西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商业结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四种类型,基本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虽然广西农村金融体系看似较为合理,但实际上广西金融体系功能与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广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政策性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是广西支农的政策性银行,其业务以粮棉购销储为主,还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央行贷款等方式,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财政收入较低,因此财政拨款也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因为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也需要吸收企业存款来筹集资金,2010年,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吸收存款余额202亿元,其中发放贷款余额为350亿元,而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的总资产为367亿元,因此资金来源的不足会制约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贷款。而需要农业发展银行支持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开发、农业技术的改进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极其重大的项目却得不到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产业化具有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商业性金融不愿参与,必须要靠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

2.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限制条件多,业务收缩,致使龙头企业融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龙头企业的实力逐渐强大,目前,广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87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30多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的龙头企业有113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以上有7家龙头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1350多家,涌现出南宁糖业、黑五类、丰林木业和桂林力源公司等一些重点龙头企业。而目前的商业银行针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由于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有很高的要求,而大多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多,因此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比较困难,致使龙头企业融资困难,限制龙头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广西上市的6家农业龙头企业,从商业银行筹集的资金较小,发展力度不足。同时,广西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担保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在办抵押贷款中存在手续复杂,时间长等问题,致使龙头企业难以获得适时的信贷支持。

商业性金融中的中国农业银行本身在支持农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遵循“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原则,在资金运行中为了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提高在农业银行在商业银行中的竞争实力,从1997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开始收缩县以及县以下的农业以及农村金融业务,其运营的方向也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移,并对农村基层的经营机构实行撤销、合并和改革,对农村金融网点布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这种低经济效益导致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信贷逐渐收缩,投资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额度也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农村信用社支农支持不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广西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虽然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农村信用社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改革的局限,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还受到制约。首先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靠传统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在当前金融产品多样化,竞争形势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不仅利润较低,还往往处于亏损状态。其次是,广西农村信用社对农民或农业企业的贷款多为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或数额较小的小额贷款,然而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业的生产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而养殖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而且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所需的资金一般是为解决经营中战略调整,原材料供给,技术更新等方面,所需的资金周期长,数额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无论是从资金需求的周期还是从资金需求的额度来说,都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极其不相符合。

改善广西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1.明确政策性金融的职能,扩大其支农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将其业务由过去单一的粮油收购转换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品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规划、农产品进出口、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并相应拓展其他业务形式,例如增加农业企业的信贷担保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可以为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向良性发展、且带动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的地方性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功能。还可以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相关的贷款,例如在广西的甘蔗、木薯等农业优势产业经营拓展中给予相应的贷款,支持农产品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以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转变。由于农业投资高社会效益低经济效益的特点,商业银行往往限制对农业企业提供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发挥其优势,对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农业企业提供贷款,以解决农业企业发展中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

2.商业性金融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广西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走向富裕生活,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明显。加上龙头企业生产中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其附加值得以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收益也有相应的保障,商业银行可以将资金支持的重点放在农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既保证遵循商业银行商业化的经营准则,又可以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

3.农村信用社加大金融创新,更有效的服务农业产业化。由于农村信用社遍布农村基层,对了解当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别的金融机构更有优势,因此,农村信用社可以在充分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考虑广西区情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农业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同时当地政府也应给予农村信用社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予农村信用社适当的税收优惠,以使得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降低,在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能给予优惠利率,另外,农村信用社也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农村信用社可以适当调整贷款期限,将短期贷款调整为中长期贷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4.引导农村民间金融走向合法化,增加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与正规金融相比,农村的民间金融在资金提供上具有分散、灵活、快速的特点,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生产提供大量的急需资金,但是民间金融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运作机制极其不规范,既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也不受相应的法律保护,导致其高利率,高风险和高收益,也极易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民间金融走向法制化和合理化,将民间金融体系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中,以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多样性和塑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