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1
【摘要】通过对入住icu的老年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刺激的种种原因的分析,进一步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护理方式,从而提高ICU护理的工作质量,帮助老年患者尽快得到康复。
【关键词】老年患者 ICU 精神症状 预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就医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尤其在入住ICU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已经接近50%,由于老年患者在入住ICU后,因对自身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愈后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术后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如疼痛,睡眠障碍,语言表达不全等等,从而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谵妄等一系列精神症状。
通过对2009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ICU的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了2010年7月至今我科ICU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发病率。
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6月期间入住本科ICU的老年患者(大于65岁)56人中,出现精神症状的为14人,其中14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高涨的为6人,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幻听,幻视的为4人,表现为胡言乱语,不配合治疗的为3人,1人表现为沉默抑郁。
2、分析原因
1)环境因素:入住ICU的病人多处于不自由的特殊环境,24小时受到监护,被各种陌生的仪器,导线,管道所包围,从而引起老年患者的紧张焦虑感;其次是噪音刺激,ICU各类仪器运转的声音,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声音,抢救危重病人的声音,以及工作人员的交谈都是ICU噪音的来源,ICU的噪音水平一般白天50-75分贝,晚上为40-55分贝,根据有关研究显示,每天至少有6H的噪音大于60分贝时,就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刺激病人的交感神经,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从而引起头痛,睡眠障碍,以至产生幻觉等症状;此外,ICU内常使用24小时人工照明,多数老年患者不习惯在有光亮的环境中入睡,从而更加重了老年患者休息差的问题。
2)病人自身因素:有些老年患者因年龄大,原本性格内向或脾气急躁易怒,知识缺乏等,入住ICU后因气管插管,无陪护,限制探视,使用约束器具限制其活动等原因,会使患者因表达沟通不畅,护士不能很好的理解其意思或护士未及时发现其不适更进一步诱发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
3)病情因素:入住我科ICU的老年患者多为术后患者,因术中使用了一定剂量的麻醉剂和镇静剂,术后因老年患者自身代谢较年轻人慢,可能仍有少量药物残留体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躁动等。
3、预防护理措施
1)术前访视护理:做好术前宣教,专设术前访视人员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2H内到患者床前做好访视并进行心理护理,内容可包括:介绍科室成员及ICU护士,介绍ICU监护设备的功能以及使用各类仪器的目的,介绍术后进入ICU后应如何配合护士进行操作和手术后的功能恢复锻炼。通过术前访视,加深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加了熟悉感,在与患者交流的同时得到患者初步的信任,并使之对ICU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加强术前访视宣教,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术后防止出现精神症状以及术后恢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2)规范ICU的环境 :将ICU的各类仪器分类放置整齐,将抢救和监护的仪器放在不容易引起患者注意的地方,老年患者在术后返回ICU时,要告知其使用各类监护仪器的目的,以及身上各类管道的作用,嘱咐其不要随意拔除管道,以防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谈话及走路时,动作要轻柔,要及时巡视病房,尽量减少心电监护仪器,呼吸机,输液泵,电话,呼叫器所产生的报警声音,医护人员工作时避免谈及与工作无关的事宜。应鼓励老年患者白天少睡,以利于形成规律的睡眠,夜间条件允许时,可尽量减少照明,只开工作台附近的灯。如遇到抢救病人时,应注意使用床与床之间的布帘遮挡,以防给其它患者照成压力。
3)对疼痛的及时处理:术后的老年患者,往往对疼痛部位表达不清,或者因气管插管无法正常沟通,插尿管等引起疼痛,如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可根据病情,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以减少因疼痛引起的休息差,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4)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巡视: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关心及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护士应学习和运用各类沟通技巧,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文字表达等方式获取患者的心理需求信息。对于有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护士要表现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认真倾听患者要表达的意思。在ICU里,由于患者往往是一个人而没有亲属的陪护,而有时ICU护士配备又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护士就会过多的关注监护和治疗,而忽略了患者本身,因此这就要求护士在做各项治疗前要更多的患者沟通,尽量得到患者的配合,平时也要多巡视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的各种生活需要,如喝水、吃饭、大小便等问题,不要等到这些不良因素变成刺激老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生气等情绪时才发现。
5)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危重、昏迷、高热、手术、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因无法自主变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常常引起患者身体疲惫、虚弱、大汗淋漓、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并发其它疾病。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做好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床上擦浴等,以保证患者的清洁,舒适,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不适和焦虑情绪。
6)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在监护工作时,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老年患者突然出现话多,情绪高涨,行为动作反常等情况,要积极寻找原因并正确处理,要及时发现精神症状的先兆,做到早期治疗,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引起重视。
小结 根据以上几点的分析,在采用了上述预防护理措施后,我科ICU老年患者发生精神症状的比例较前明显下降,此方法行之有效,关心护理老年患者时,更体现出我们要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参考资料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2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CU护理;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危重急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多变,而且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害生命[1]。重型颅脑外伤通常需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进入ICU监护,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同时为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有利于预后。本文选取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16~73岁,按疾病种类可分为:21例硬脑膜下血肿,19例硬脑膜外血肿,15例脑出血,13例脑干损伤,5例广泛性脑挫裂伤。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扫描确诊,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车祸、高空跌落、重物锐器打击等。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昏迷且行手术治疗,术后均于ICU监护。
1.2方法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均于ICU监护,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颅内压等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ICU护理,以利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异常情况。
1.2.1密切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心肺功能等变化,通过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护理过程中,需每30min观察一次双侧瞳孔变化,若患者瞳孔不对称,而且呼吸困难、颅内压升高,必须加强护理,以防发生脑疝。重型颅脑外伤会严重影响心肺功能了,为防止患者心肺功能衰竭,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尿量、心电图变化。
1.2.2心理护理 ICU患者因身体、精神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出现烦躁、恐惧、绝望、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ICU中的仪器声、报警声以及周围患者声,会加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在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交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3基础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基础护理主要包括:①详细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护理2次/d口腔,用碘伏棉球消毒2次尿道口,避免尿道口感染,并注意引流袋位置比膀胱低,以防尿液反流导致泌尿感染。②术后,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患者术腔引流,按时清洁引流管,以防医源性感染。③必须更换衣、鞋、帽,戴口罩后,医护人员才能进入ICU;④术后,给予患者亚低温治疗,以减少脑组织耗氧量,恢复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2.4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ICU患者因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等,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并做好相应护理。
1.2.5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主要包括:①禁止呼吸道感染者探视患者,将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确定其呼吸道是否阻塞;②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以防误吸堵塞呼吸道;③术后患者若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需严格掌握吸痰时机,即患者呼吸不畅、咳嗽有痰、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动作轻柔给予患者15s吸痰;④若患者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难以吸出,需每小时在气道滴生理盐水,确保呼吸道湿润。
1.2.6康复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极易发生智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需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具体为: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逐渐锻炼大关节、小关节,且逐渐增加运动幅度[2]。若早期患者因疼痛不愿锻炼,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鼓励安慰,并按摩肢体关节,促进肢体功能和肌力恢复。
1.3效果评定标准 详细观察记录ICU患者护理后生命体征、病情等变化情况,以痊愈、有效、死亡表示患者ICU护理后效果。痊愈:ICU护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颅内血肿完全清除;有效: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改善,颅内血肿有所清除;死亡:患者无生命体征。将痊愈、有效作为患者总有效情况。
2 结果
经术后ICU护理后,7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总有效70例,总有效率为95.89%,其中痊愈55例(75.34%),有效15例(20.55%)。3例(4.11%)患者因病情严重,而且伴重要脏器衰竭,没有抢救成功而死亡。ICU监护期间,有2例(2.74%)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经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后均完全改善。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指的是因硬脑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脑出血、脑干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等昏迷超过6h的危重急症,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需进入ICU监护[3]。为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必须对其实施密切监测病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呼吸道护理、康复护理等ICU护理,早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呼吸道通畅,恢复颅内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院内感染率,有效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蔡月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脑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8).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度要求医疗健康水平,医疗服务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保证人们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群众还是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都十分重视;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基础护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保障生命安全及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当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工作,将患者的院感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病房中的住院患者大多数为危重急症、各种大手术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并且还不能自理生活,必须卧床休养,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依靠医疗设备维持生命。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ICU中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经过优化的基础护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ICU住院患者50例,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未优化的基础护理;除了护理方法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用于临床比较。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1.2 方法[2]
1.2.1 修订及完善基础护理流程
在临床护理中,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使ICU病房的湿度与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前者控制在50%与60%之间,后者控制在24℃与26℃之间,保证患者的居住环境舒适。②针对医院ICU病房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编排值班护士,一般来说,ICU基础护理中,参与人员应该要包括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护士、工勤人员,各1名,只要包括上述多位护理人员,才能够保证基础护理工作有效安全进行下去。③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给予患者适当的基础护理,首先为洗头与擦身,然后进行饮食与口腔护理,最后给予患者会阴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上述一系列护理,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2.2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这个步骤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一旦入科后,就要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②在给予护理人员培训期间,新入科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带教护理人员必须从旁观看,避免不恰当操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各科带头人每周均对新入科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基础护理及注意事项、急救护理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向新入科护理人员讲授护理经验[4],使新入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能够得到有效增强。④要求新入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至少要保证每周一小结,每月进行一大结,并且,要求在工作总结中强调操作错误事项;带教人员针对护理人员的突出成绩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操作失误,要给予他们相应的纠正,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
1.2.3 强化护理意识
①给予患者适当的目光接触与触摸,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安全感。与患者家属多加交流,增强患者家属的信任感。②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及人格尊严,使患者感觉亲切,缓解他们的恐惧心理。③保证病房布置舒适安静,及适当的通风采暖,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环境。④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采用现代护理观念指导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5]。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表2 对比两组的院感发生率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从表1、2、3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感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4
摘 要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ICU气管插管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ICU 气管插管 心理护理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69
气管插管是为危重患者改善通气,辅助呼吸的一种人工呼吸方法1。而ICU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需要呼吸机给予支持。而对于清醒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导致吞咽困难和沟通障碍等,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和康复2。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对气管插管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12月ICU气管插管68例患者,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本次研究。为避免组间护理方法的渗透,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27~62岁,平均4562±755岁。观察组34例,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6~64岁,平均4597±70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首先,护士要告知患者气管插管的必要性,以消除其紧张的情绪。降低ICU内的仪器噪音和报警音,要求医护人员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3。耐心地告知患者为什么ICU内会有噪音,并告诉患者报警音响的原因,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告诉患者在ICU内有护士对其进行24小时的监护,以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教会患者使用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书写需要的患者,护士可以提供写字板等。告诉患者尽量少转头,以减少对黏膜的刺激。护士还可以使用音乐疗法,在ICU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患者心情。护士要用和蔼可亲的温和语气,多与患者焦虑,多给予鼓励和安抚。此外,护士还可以多向患者提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以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焦虑程度。使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其焦虑程度越重。得分在50分以上,表示其有焦虑状态。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P
结 果
观察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SX]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3465.95±7.5247.62±5.99*
对照组3466.59±6.9558.95±6.26
[BG)F][CSX%0,0,0,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讨 论
ICU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患者,而气管插管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ICU综合征4。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心理护理服务。且心理护理从环境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稳定其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状态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护士在心理护理干预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尤其是语言沟通方面,要针对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主动地询问,细心地发现,耐心地解释和沟通。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反馈,判断心理护理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缓解其情绪。对心理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护士要积极改变护理干预措施,找到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方法,例如让家属探视等。
综上所述,ICU气管插管患者多存在有较为严重的焦虑状态,需要护士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宋丽平.ICU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2):57—58.
2 罗德生,王慧,方敏,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36—37.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5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
作者单位: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临床新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创伤性操作逐渐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而ICU是危重患者集中、易感因素集中的高危区域,医院感染的发生显著高于普通科室。因此加强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1]。结合我院2008年6月至12月对ICU进行的目标性监测,分析感染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ICU病房于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患者217例(入院≥48 h),其中男141例,女76例,年龄2~76岁,平均386岁。住院天数2~41 d,平均65 d。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为212%。基础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72例,呼吸系统疾病53例,重大手术49例,消化系统疾病26例,其他疾病17例。
12调查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持续6个月对ICU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危险因素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血、尿常规、细菌培养等确定医院感染患者。
2结果
21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普通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与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率比较,ICU收治的217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2%;同期普通病房收治患者5687例,感染184例,感染率为32%,ICU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
22感染部位构成比46例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25例(543%);泌尿道感染10例(217%);消化道感染2例(43%);伤口感染4例(87%);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43%);其他感染3例(65%).
23易感因素年龄偏大、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手术创伤大等因素,增加了ICU患者的易感性。本组患者中, 年龄≥60岁,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6%;年龄<60岁,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P
表1年龄、基础疾病、时间、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及感染率(%)
医院感染因素病例数感染例数感染率P值年龄≥608731356<6013016123<001基础疾病脑血管7223319呼吸系统5313245重大手术497143<005消化系统26138其他172118住院时间≥7 d4831646<7 d1691589<001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17943240<005气管切开5139765<001深静脉留置针11831263<005留置尿管16341252<005引流管18344240<0053讨论
从本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我院ICU医院感染率为212%,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与文献报道一致[2]本组病例胸外、脑外患者占多数,不少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复杂严重,加之昏迷、手术、外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内源性感染;而侵入性操作(如深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引流管等)破坏了机体正常的防御屏障,导致微生物的定植增加及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留置尿管时间越长,菌尿发生率越高,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几乎1000%发生菌尿[3];动静脉插管时间过长和广泛应用塑料导管,可培养出以塑料为食的病原菌[4];本组病例说明,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表1显示:ICU患者入住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所以严格控制患者入住时间,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4预防及护理措施
有关研究表明, 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是普通病房的5~10倍。因此必须严格加强ICU的感染管理,注重环节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41ICU病房设施及环境的管理ICU病房的布局及流程要符合感染控制的要求,每个床单元的面积不得少于95 m2。设置独立的隔离观察室。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室内配置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动态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通风2次/d。地面用消毒液拖擦2次/d。配备感应洗手设备及快速手消毒剂。保持床单元整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床头柜、监测仪器等物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接头、螺纹管、雾化罐、呼吸囊等使用后,应严格清洗消毒,再放入熏箱内消毒后备用。每月常规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进行微生物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患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进入ICU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限制人数,探视者逗留时间不得过长。
42对患者的防护措施对有特殊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严密隔离,用物专人专用,单独处置。严防对其他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对年老体弱、基础疾病严重、复合伤、开放性损伤患者予以特殊观察及护理,及时处置伤口,加强基础护理,以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有静脉留置针及留置导尿的患者,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拔管指征,尽量缩短留置时间;留置期间要加强尿道口及留置针周围皮肤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置,以降低尿路感染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尽量减少因环境、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良等诱发因素而导致的感染;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根据药敏结果用药,严禁滥用或频繁换药;控制预防性用药,同时尽量缩短用药时间,以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43ICU护理人员的管理ICU病房要有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升护士素质。ICU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感染控制意识,在护理部及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感染管理知识学习,并贯穿落实于每一个护理环节。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执行洗手制度,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洗手率提高10%,感染率下降35%[5]。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通过良好的手部卫生控制的。所以在进行每一项操作前、后都要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彻底阻断因手操作传播病原菌的途径。在应用护理程序护理ICU患者的过程中,只有把感染管理专业知识融入每一个护理环节,才能有效的控制ICU患者的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李书章,府伟灵,黄庆,等.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2]陈蜀岚,陈先云,刘华,马青华,黄晓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40642.
[3]成超,曾蕾莉,刘杰,等.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91.
icu患者基础护理范文6
【关键词】 ICU护理; 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83-01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开始应用舒适护理理念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29~68岁,平均(47.5±18.6)岁。患者均神志清醒。
1.2 护理方法
在有针对性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160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基础舒适护理方法 主要针对患者最直接的感官进行护理,重点考虑患者的身体感受,如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对创伤部位疼痛的感知度等。护理服务方面,应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护理人员应该面带微笑,以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态度为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主要从患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如对ICU虚弱的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擦洗,指导家属对其进行按摩缓解紧张等方法。合理指导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指导其缓慢翻身以减轻引流管刺激的疼痛感等[1]。
1.2.2 环境舒适护理措施 良好的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的心情,因此ICU病房很有必要建设较为舒适的环境[2]。主要措施包括:保持ICU病房及周边环境的安静、整洁,控制ICU病房温湿度在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如温度可以设定在20 ℃~25 ℃,适度控制在50%~65%等,噪音控制在50 dB以内,夜间等休息时间应保证噪音在20 dB以内,以免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
1.2.3 睡眠舒适护理方法 良好舒适的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对于危重症患者尤其如此,因此必须尽力保证患者的睡眠舒适[3]。睡眠舒适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首先要为患者者创造良好的、安静的睡眠环境,如工作人员探视期间动作应尽可能的轻柔,规定时间段安排家属探视等,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护理人员夜间治疗时间应集中安排,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1.2.4 心理关怀舒适护理方法 ICU重症患者因身体的创伤往往情绪较为焦虑,有时候难以控制自己的心态。针对此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安抚,对其进行必要的、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告知其通过治疗和护理是能很快恢复健康的,以亲切的态度赢得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全力配合治疗。护士应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解答疑惑,听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等,心理关怀舒适护理十分必要[4]。
1.3 评价指标
收集采用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由两名护士打分后取平均分,主要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症状。统计治疗前后具有焦虑、恐惧和抑郁中度以上症状的患者例数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文采取舒适护理对160例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其主要护理理念为人文关怀,主要护理措施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身心等多层次的关怀,包括关注患者对于治疗的实际舒适度、关注其的睡眠质量、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和适度的宣教,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等。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措施,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惧比例低于未采取舒适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1-22.
[2]朱文芳,张秋敏,蔡慧,等.护理需求提示板在ICU机械通气清醒病人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1):2876-2877.
[3]石崛,胡敏芝.舒适护理在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