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发展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R127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化率从由17.9%上升到51.3%仅用了30年的时间,以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在提高,我国的城市数量也增加了400多个,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在迅速缩小。城镇化率在30%开始加速,达到70%后开始平缓发展,按照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离我国要到达平缓阶段还需要近20年的时间。但在如此快速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克服城镇化障碍制约因素,保障城镇化动力,特别如何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今后城镇化发展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一)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镇化迅猛发展,城镇化速率让世界震惊。但是,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低质量和低成本城镇化的基础上的。[1]城镇化不是单一的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镇化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建设人的城镇化而不是数量和规模上的城镇化,这是未来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方向。这要求城镇化发展要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向城市质量提升转型,建设从空间形态向以人为本转型,建设重点在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和突出城市特色功能,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降低城市门槛提出利于农民工城市化的途径。
(二)以大都市和城市群推动全域城镇化发展
我国大多是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这里也是大量产业的聚集地,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型城市。以这些大城市作为发展的核心向周边的中小型城市辐射,带动其发展,使其综合能力增强。并在以核心为发展的模式下,周边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加强,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在解决了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中心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但要减弱大都市特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控制其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把产业和经济主体向外迁移提高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使中小城市能吸收更多新增城镇化人口。
二 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这种制度从根本上以户籍管理的方式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支援城市建设,确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城市建设的成果,农民被制度拒之在城市的门外,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户籍关系而不能受到基本保障,子女不能同等受教育,这些都使农转非成为障碍。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极度不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都极度欠缺,这些致使农民离不开土地,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城镇化的进程。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方向问题。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以及城镇人口的扩张,重点的建设项目在城镇的空间上,以城镇的空间形态和物资生活环境来衡量农村城镇化的进展。而对作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动力的产业发展没有合理建设及运营,农村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的经济形态,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民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没有转变,即使是农民住上了楼房与城市居民从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没落到以人为本的阶段上。
产业结构调整不等于简单的工业化。要实现全域的城镇化,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需提高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建设,提升农村的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带动城乡建设,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国小城镇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极其滞后,在交通设施方面,农村的道路等级低,道路的承载能力远低于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很多农村小城镇缺水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同时没有合理的燃气和给水系统,农民的生活基本上还是以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进行。
区际间小城镇缺少协调统筹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协调发展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方以自身的利益出发,盲目追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地方本身的客观条件,没有考虑当前发展和建设与未来前景的结合,各区域间发展缺少协调性,致使区域间整体城镇化发展缓慢,区域的整体效益提升不高。
三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整改相关配套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让农民能自由进出城市,完善农民进程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进城农民自身所担负的成本,弱化外来人口管制,实现新增城镇化人口与原有市民的均等待遇,减少农民进城的各项阻力。同时,弱化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民进城后可以对土地进行承包转让,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能有制度保障养老。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有偿参与城镇建设开发,解决城镇建设土地匮乏的问题。还要对城镇化资金合理支配,建设多渠道的融资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
工农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在减弱,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和为农业生产提供成产要素的产业,使工农业结合协调发展,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的模式。同时,放宽政策,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拓展视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农民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理解致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力,发掘自身潜力。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民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能切身体验和感知身边实实在在的改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应用到农业的生产发展中,这无疑需要农民来掌握新的农业现代化技术来适应快速发展的潮流,同时新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势在必行,要健全农村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具备相应水平资格的培训人员来定期举行培训,要注重新技术的先进、实用、易推广性,使农民能够接受和学习并传授给他人。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的滞后现象必然是今后城镇化进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加速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速率才能解决我国城镇化的短板,启动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弱城乡差距,实现全域行的城镇化格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在分析与对策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14-120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2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宁夏农村金融
1宁夏农村金融的现状
1.1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
金融政策促进“三农”发展在宁夏已初步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宁政发〔2012〕72号)对“三农”模式的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拓展等做出了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4〕166号)对如何开展“涉农信贷投资”、“农村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支持三农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实体经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给出了二十四条指导意见;《“五优化两对接”普惠金融工程实施方案》(宁政发〔2014〕46号)以“形成合力、先行先试、一县一品、一行一策和防控风险”为指导原则,详细制定了宁夏普惠金融发展的五个“优化”和两个“对接”;《关于印发灵武、盐池、彭阳、永宁等四县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宁金融办发〔2014〕160号)更是针对四县市的实际情况,对其金融改革试点做出了详细指导;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一县一品、乡有机构、村有服务、户享成果”的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6年专门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
1.2宁夏农村金融机构
1.2.1大型金融机构。宁夏大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两家政策性银行和两家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宁夏农发行共有11家分支行,截止2014年底累计发放贷款15.8亿元,涉及新农村建设、农村路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国开行宁夏分行则创新推出了盐池惠民妇女创业微贷款、永宁闽宁镇肉牛托管等项目,助力宁夏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脱贫致富。大型商业银行中,农行宁夏分行重点支持宁夏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特色化,截止2014年底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达43.2亿元,创新农村特色抵押方式8种,并积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宁夏农村“惠农通”项目实施;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针对宁夏农村实际创新了土地经营承包权贷款等一系列农村金融产品,其探索的“蔡川模式”和“固原三农服务站”更是宁夏农村金融中的典范。
1.2.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时期宁夏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资金需求小、需求急、担保抵押少的特点,而大中型金融机构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诸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便应运而生,发展如火如荼。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由最初4家试点小贷公司起步,截至2015年,其数量已达到160家,覆盖宁夏区内所有市县和基层组织,从业人员也达到了2101人,实收资本也增长至81.52亿元,净增长36.03亿元,贷款余额为77.58亿元。
1.3宁夏农村金融的涉农贷款余额
宁夏涉农贷款余额不断增长,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始终较高。2007~2015年,宁夏涉农贷款余额由最初的384.82亿元,连年增长,至2015年已达到了1682.64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为20.25%,可见宁夏涉农贷款余额的发展较好,未来持续增长的趋势也较明显;宁夏涉农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始终处于30%以上,2013年最高达到35.84%。1.4宁夏农村金融的产品代表性的创新产品包括: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创新涉农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如“彭阳烟草订单”、“红寺堡信用社模式”等;国开行创新“一县一品”,助力宁夏的奶牛、灵武长枣等特色优势特产发展;石嘴山银行也创造性地提出了“枸杞行业贷款”。
2新常态下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2.1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行“惠农通”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ATM、POS机等在农村的覆盖率显著提高,但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仍较落后,各项金融设施一般只是覆盖到乡镇,少部分宁夏农村地区受益于“村村通”项目建设了一批转账电话,不过其形式过于单一,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并未完全打通。
2.2宁夏农村金融产品有待改善
宁夏农村金融产品的缺陷主要在于信贷产品的贷款期限和额度。由于“城乡二元化”和金融产品非“城乡二元化”的矛盾,宁夏农村金融市场多数产品仅仅是传统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复制或转化,并不能适应农村生产经营“小、散、快,周期长”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贷款期限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之农村对贷款的需求多为周期长、需求急的信贷,宁夏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多为一年期左右的短贷;二是贷款额度小,伴随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户往往需要开办农场、小作坊或厂房,进行专业化生产或规模化经营,对贷款的需求额度较大,而宁夏农村金融机构普通的放贷额度仅为几千元,杯水车薪,而对于额度较大的贷款,往往要求严苛,满足贷款条件的农户少之又少。
2.3宁夏农村金融的风险较大
宁夏农村金融信贷风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农业发展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和个人素质影响较大1,且宁夏农业发展条件较差,风险因素过多;其二,由于宁夏农村和农户的分散性和自由化,宁夏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贷款的能力,此外,由于成本和人力问题,宁夏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也缺乏有效的时候风险监控机制;其三,担保抵押的缺失,由于宁夏农村金融多为政策性优惠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少对抵押担保的重视,甚至有的基层机构“暂缓担保”或不用担保,对“三权”抵押的执行也流于形式;其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由于宁夏“三农”的高风险性,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引导农村保险的正常发展,进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风险。
2.4宁夏农村金融的资金难题
宁夏农村金融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其他机构融资,资金难题始终是其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困难,由于宁夏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除了政府财政资金的“输血”和部分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外,其他渠道的融资少之又少,甚至出现了部分商业银行抽离农村的现象,此外,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只贷不存”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资金的融通和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再融资困难,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部分只是短期的,加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风险较其他金融机构大,往往难以获得追加投资。
3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
3.1优化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包括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加快农村相关的ATM机、POS机、支付电话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并完善相关“市县乡镇村”五级的网点布局,特别注意网点向宁南贫困地区和其他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地区的布点,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和“村村通”工程为抓手,以自助服务终端和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等为主要方式,扩大金融覆盖;另一方面,除对包括信用和支付在内的农村金融规范立法和明确界定外,也要强化对农户的金融培训和金融宣传,并试点进行当地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外地金融人才的引进,全方位加强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3.2创新宁夏农村金融的产品
针对宁夏农村金融产品期限短、额度小的问题,要结合“三农”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不同市县乡镇村的特点和实际,延长或扩大信贷产品期限和额度,制定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农村信贷产品;对农户进行初步信用评估和偿债能力分析,进行信用、等级分层,实行“梯度”放贷,信用好偿债能力强的可考虑多放贷,信用差且屡教不改的少放贷或不放贷;二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担保抵押,以平罗县为示范县,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新模式;三是,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广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
3.3完善宁夏农村金融的风险担保体系
宁夏农村金融风险担保体系的完善要从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举措如下:一是,信用体系的完善,各基层金融机构要根据宁夏各市县乡镇村的实际,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农户的有效信息采集,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辅以“互联网+”技术,实现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实现宁夏区内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二是,担保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区、市、县、乡、村”的抵押担保机构,各机构结合本地特色和优势产业,以及参考当地农户的信用状况,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和扩大农村金融担保的范围和灵活性,推广“信贷+服务+抵押物”的模式,除土地经营权、房屋使用权担保外,还要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产品或服务的模式。三是,保险体系的完善,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和产品试点为核心,积极推进宁夏特色清真牛羊肉、马铃薯、硒砂瓜等保险试点,引导保险公司参与涉农保险业务,并将其与涉农信贷结合发展,探索“信贷+保险”模式。
3.4破解宁夏农村金融的融资难题
宁夏融资难题的破解关键在于融资渠道的扩展,具体做法如下:一方面,除政府“输血”和大型金融机构注资外,还应推进农村直接融资的发展,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进行债券、票据等融资;另一方面,探索宁夏农村金融的期货市场和服务,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与证监会、期交所等相关部门沟通,推动枸杞、羊绒、马铃薯等产品的期货服务,并适时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实物交割仓库。
参考文献:
[1]祁永忠.宁夏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及推广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16(03):43-46.
[2]王惠方.宁夏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21-22.
[3]党锐锋.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3(08):140-141.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3
关键词: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关注度逐年上升,并且农村地区也开始适应时展的潮流,充分运用当今的科学技术以及高科技产品来发展农业。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带来了副作用,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经济效益也在逐年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为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发展农村农业地区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修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为循环经济模式与日然界的发展规律相符,同时能够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协调好,可以同时达到社会、生态与经济的的统一,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1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助力。首先,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其发展的根本也是循环经济。农业循环是在高耗能、低产量的传统农业模式上,将农产品的加工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有机统一的经济模式,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业经济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其高产值、低耗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而且也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时展要求和农业发展特点,完善了资源的利用与废物处理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资利用,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意义
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了解农业经济在发展中的不足,改进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黑龙江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地理环境与人口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造成诸多问题,如农业资源匮乏和利用率不高、农产品发展水平低,科技发展缓慢等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又因为加入WTO后,对于农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更加需要建立农业的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2.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影响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循环经济,就没有社会的循环经济,更加阻碍了循环社会的形成,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的飞跃和发展,为了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我们应全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2产品质量国际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更加国际化,国际化的标准就表示着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产品检验标准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国际形象,关系到贸易的正常进行,所以提高我国农村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重要的因素。
2.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反思。它同样作为目标引导着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策略的转变、从资源使用类型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转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产品的经营模式、资源的消耗与利用、控制农业污染的方面,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循环经济是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重要关系。
3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3.1自然环境的破坏
水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产生的神火垃圾和工业垃圾对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为了能够使产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增加,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来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这种做法就会使得农产品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是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将会对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对于水源的污染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有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十分严峻。
3.2社会环境
3.2.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差
虽然我国农村已经开始实行农业循环经济,但是,由于循环经济仍然处于探索时期,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各种法律法规都不是特别的完善,对于循环经济起不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的政府相关组织没有为我国农村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无法正常的发展。
3.2.2缺乏系统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使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法律而言,已经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众多法律中还没有专门为其所设立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收到制约,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3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的需求是农产品赖以生存的前提。农业循环经济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属于无公害并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来的农产的质量更好,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对人体的有益程度更加的高于传统的农产品。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辅助作用下生产所得,这些农产品的外观和价格都比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并不了解,对于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所生产出来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认识不足,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的农产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有限的,传统的农产品的畅销就致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进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需求不足,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4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都较为偏低,没有受到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并且,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手段和发展模式的认识程度不深。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文化水平并且能够懂得如何合理的经营的人来进行发展。但是,低技术的我国农村农民的无法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我国农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将会收到来自农民自身文化技术的制约。
4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加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引导
在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思想的指导下,改变社会和农民心中片面的注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观念,将农业循环经济中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浪费为前提,注重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观念植入人们心中。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到我国农村亲自指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导小组要根据黑龙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黑龙江发展的工作计划,并且要积极的与当地的农民和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将当地政府和农民心中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
4.2研发并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时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并且要支持技术的研发。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农业必须的化肥、农药进行改进,推广对环境和人体有益,或是伤害较小的绿色化肥和农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改造循环再利用,可以开发秸秆化炉,太阳能温室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广科学技术时要充分利用研究技术时所创立的研究所,研究所可以通过开展科学技术研讨会、农产品的产销会来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自身的力量不可忽视,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在农民当中推广技术。
4.3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应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着手。通过整体规划,系统的进行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首先从农业用水灌溉、人畜饮用水问题下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从农村的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着手,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在其次农业环境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在培育初级市场的基础上,组建以批发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批发市场。更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成立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保障和监督体系。它不仅能够建立正规的物资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更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
4.4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对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集体或是个人要给与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贡献。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会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建设,各种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应运而生,要对这些做出贡献的人或是团体进行一定的奖励。黑龙江政府要积极的给予奖励,以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5总结
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大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了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农村开始逐步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将传统的高消耗、低产能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气物有效的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改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高产值、低消耗的循环经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虽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省,但是发展年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使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黑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黄笑丹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雪绸.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J].乡镇经济,2007(03).
[2]袁久和.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6).
[3]谢长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洛阳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4]夏一宁.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08).
[5]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01).
[6]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湖南社会学,2014(02).
[7]毛晓丹,冯中朝.基于聚类分析的农业循环经济分区模式选择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4).
[8]王娅丽.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改善农村环境之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6).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4
摘 要: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村资源的关系,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和劳动分工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妇女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她们的独立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1-0027-05
一、引言
乡村旅游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缘于工业时代的现代人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污染、拥挤、喧嚣以及快节奏生活方式,纷纷到乡村去欣赏、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风景和生活,乡村旅游因此蓬勃发展起来,从最初的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并成为改变和塑造乡村景观和乡村社区的主要因素。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其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乡村旅游不仅具有旅游观光和休闲功能,而且被看作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许多欧洲国家,乡村旅游成为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它替代了林业、种植业、渔业等衰退中的产业,尤其在为农村妇女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在乡村旅游中妇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妇女为乡村旅游打开了大门。日本的调查研究发现,从事乡村旅游的主要是女性,乡村旅游没有妇女的参与将是不可思议的,她们是乡村旅游的推动力。
中国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农村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从城市近郊向农村腹地推进,发展十分迅速。在乡土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乡村旅游除了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扮演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角色。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妇女已经占到60%―70%,她们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潜在和现实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部分,所以,解决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此,关注乡村旅游中的农村妇女问题,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乡村旅游不仅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而且从更深层次,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为农村妇女发展水平指数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围绕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以江西婺源为案例,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对农村妇女就业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土资源的关系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男性劳动力广泛外出移民打工赚钱,将越来越多的农田劳动留给了妇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普遍的“农业女性化”现象。然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却反映出中国农村妇女非农转移的明显滞后性,它映射出农村社会中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意识和行为准则。它使家庭内外的社会性别劳动、空间及权威分配产生了明显的分野,使女性处于弱势地位。
然而,乡村旅游的开展却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土资源的关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可见,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它强调塑造一种氛围,倡导友好、淳朴与真实的态度。对都市人群来说,乡村旅游不是一种“乡村空间”里的旅行,而是一种“乡村生活文化”中的旅游,是一次“乡村魅力”的体验活动,因此,这种乡村性使农村生活场景中的聚落、风景、农田、民俗、民情、民风、农耕文化等都转变成了旅游资源,使其具有旅游经济价值,农村妇女与土地和家园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耕作与居家的关系,而是附加了文化、景观和旅游经济功能,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土资源的关系;其次,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更多地转向了家庭层面,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把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劳动与旅游活动联系起来,妇女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参与者乃至管理者,形成了新的生产与管理关系,在乡土资源开发的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显著的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2.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从而使劳动分工结构发生了变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农村产业结构也在发展中进行着不断的演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化初显端倪,非农领域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农业现代化时期。它使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不断改进,农业劳动力需求下降,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人的现象。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以男性外移人口居多,出现了“男工女耕”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二是农村工业化时期。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非农化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本累积相对比男性低,因此,在技术、技能型就业机会选择时,农村妇女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男性享有更为优先的选择机会和利益秩序,技术和技能型就业岗位仍向男性倾斜:三是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它不仅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文化娱乐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使农村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分化,农村妇女成为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参与者。因为乡村旅游不同于现代农业和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它的社区性、服务性更加适合劳作于家庭和农田的农村妇女,同时,乡村旅游的季节性特征与农村妇女工作的季节性和劳动时间的弹性特征相一致,因此,乡村旅游产业中的许多岗位适宜女性劳动者就业,并使女性的劳作经验得到发挥,改变了农村妇女在家庭劳动分工中的劣势地位。
3.乡村旅游突显农村妇女的独立价值
关于女性价值的评判一直是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更多的是以男性指标作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结果是女性成为父权社会中的“男性化”女人,进而使女性价值沦丧,而男性价值却席卷社会。同所以,女权主义学者认为在两性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本身就有差异,不同的客体用同一标准衡量
是不科学的,因此,对女性价值的评判应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建立女性独立的价值评判标准。女性的独立价值可以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等领域得到具体的体现。
在中国乡村旅游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在悄然变化,经营农村的主体构成正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原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妇女群体,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活动,在农村已形成了不同的妇女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分布在不同的社会层面上,如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同时,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也使家庭经济收入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妇女的收入在家庭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许多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农村,农村妇女已承担起了挣钱养家的角色,使她们在经济地位上有了较大的翻身,并且使她们在旅游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发挥了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了她们的自我意识,突出了农村妇女的独立价值。
三、婺源县乡村旅游与农村妇女与发展实证分析
1.婺源县概况及抽样调查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有人口3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万,占总人口的80.6%,农村妇女人口16万,占乡村人口的59.3%。
婺源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旅游资源以徽派古村落、田园风光以及生态资源为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该品牌的效益日益凸显,乡村旅游业成效显著,并逐渐发展成婺源县的支柱产业,2000-2005年乡村旅游业的统计情况见表1。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农村妇女就业的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在那些以古聚落为开发对象的村镇,农村妇女就业率和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此,笔者于2006年7月15日至22日带领学生在婺源县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调查地点选在江湾、李坑、晓起、思溪、延村、理坑等村镇,这些村镇均是目前婺源县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地区,具有代表性。调查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情况调查,包括就业人数比、就业岗位、妇女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率等;二是就业质量调查,包括受教育程度、健康、妇女非农就业率、参与企业和社区管理决策的妇女人数比率、妇女家庭的经济支配权等。为了保证抽样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采取现场回收方法,共发放问卷470份,收回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为81.5%。对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后,得到了相关的统计资料,其中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见表2。
2.乡村旅游中的农村妇女就业状况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被调查居民中妇女人数为190人,占被访人数的49.6%,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调查地区的实际情况。其中,有145名妇女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行业,占调查区服务行业就业人数的71.4%,可见,在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地区,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全县平均比例为11.2%)。从就业的岗位来看,主要集中于旅游商品销售、服务人员及农家饭店等,有少部分从事导游、客运及旅游管理工作,就业岗位偏于知识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见图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妇女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占就业妇女的58.4%,小学及不识字的妇女也分别占到8.9%、8.4%,这三部分人群的比例高达75.7%,所以,文化水平是制约农村妇女地位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农村妇女从事旅游行业的月收入和占家庭经济收入的比率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月收入200-500元的占30.8%,500-1000元的占45.4%,1000―2000元的占21.2%,2000-5000元的占2.6%,调查结果与当地经济收入水平比较相符。农村妇女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见图2。
图2的数据显示,调查区的农村妇女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20-50%的人数比例为52.2%,占家庭收入50-70%的人数比例为24.3%,可见,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收入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此外,本研究对就业质量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表3统计数据显示,没变动过工作岗位的农村妇女人数占到一半,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乡村旅游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可供选择的就业门类不多;二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点决定了经营主体的本地化和小规模化,以家庭式经营为主,员工的变动相对较小。同时,家庭式经营方式也使工作安排的自由性加强,大多数经营户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主,74.5%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从就业相关保障来看,参加就业培训和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低,前者反映出中国乡村旅游经营市场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后者是由于乡村以家庭式经营为主,员工多为家庭成员或亲属,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少在家庭成员内签订劳动合同。
四、结语
上述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对农村妇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她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促进了妇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从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妇女在非农化的转变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有所增加,但妇女文化科学技术素质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妇女的文化程度仍然偏低,这也是造成农村妇女社会地位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妇女就业质量的调查也表明,中国农村妇女在就业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比例明显偏低,劳动保障条例的实施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培养工作,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劳动保障法律的实施,使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5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77-02
在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其发展会受到现代金融理论及政策主张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的无利可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不愿涉足,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从经济与金融间的双向关系来看,经济水平决定金融发展水平,但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可见金融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的增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首先,金融规模的持续扩大可以增加乡镇企业的融资途径。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领域对资金的需求持续扩大,而金融规模的扩大为这一资金需求提供给了途径。其次,农村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会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这一变化也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新的融资方式。
(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降低资金的获取成本,资金能够在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快速的转移,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机构在资金转移过程中担负媒介作用,结构越优化,资金越能得到有效转移,促使资源在农村各部门中得到有效配置。总的来说,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为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投资融资服务,资本也在快速转移的过程中带动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三)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农村金融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反应的是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的储蓄能力、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以及投资的产出比例。事实证明,农村金融效率在促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农村储蓄增加、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提高,这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1.模型设定
为了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构建了如下计量模型。
IN(ARGDP)=β0+β1・FIR+β2・LT+β3・RDL+μ1
式中:LN(ARGDP)为经济增长的自然对数;FIR为金融发展规模;LOAN/TFA为金融结构;RDL为金融效率;μ为随机项。
2.指标选取
为了揭示农村金融发展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采用反映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和反映农村金融增长状况两组指标,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包括农村金融发展规模(FIR)、结构(LOAN/TFA)、效率(RDL)三个子指标。
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1990-2009年。其中的数据来源,农村人口数、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业存款、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均取值于《中国金融年鉴》。
(二)实证检验
1.ADF检验
由于在文中涉及的都是时间序列变量,所以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
从检验结果可知,LN(ARGDP)、FIR、LT以及RDL的原始数据都不是平稳的,而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序列,所以各变量的水平值均为一阶单整的,对于同是一阶单整的平稳序列我们就可以采用协整方法对其检验。
2.协整检验
由于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有可能产生虚假回归,恩格尔和格兰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协整的概念。在本文中,我们就使用E-G协整检验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表2给出了金融发展三个指标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
由表2可知,协整检验表明农村经济增长LN(ARGDP)与金融发展规模(FIR)、金融结构(LT)、金融发展效率(RDL)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我们采用LN(ARGDP)、FIR、LT、RDL分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指标,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可见,运用1990-2009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可以得出如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第一,金融发展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意味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如果从因果关系上分析,若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则处于“供给领先型”关系主导阶段;反之,若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直接原因,则处在“需求追随型”关系主导阶段。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供给领先型”阶段。第二,金融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促进资金在所有者和需求者间的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三,金融效率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这表明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还很少,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三、结论
第一,通过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
第二,在1990-2009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因而,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供给领先型”阶段。
第三,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0-2009年间,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金融效率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原因是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我们过度追逐金融规模的扩大,却忽视了金融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这也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廷春,夏金霞.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
[2]钱水土,周永涛.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4).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6
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民将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通过出租、合作、入股、互换等合法形式,将该土地的经营权进行转让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对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研究与关注。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将农地集中起来,便于城乡用地的统筹规划,以满足城市、农村现展的需要。同时,农地流转以农民自愿为原则进行,可以使农民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合理地分配,从而保障农民切身收益。本文将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1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近年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比如土地流转中的承包经营户文化素质偏低,土地流转的程序、内容、行为等不规范,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1土地所有者和承包者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农村土地流转有着重要影响
文化程度越高,吸收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越强,而相当一部分土地承包户文化素质不高,初中文化居多,还有个别承包户甚至没有读过书,而且年龄普遍偏大,所以呈现出年龄大,知识老化的现象,制约个人经营能力。许多承包户对于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技术接受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重生产、轻营销,重产量、轻品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明显不足。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梦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而承包经营户文化素质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2土地流转的程序、内容、行为等不规范,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个别农户之间只有口头约定,未依据法律程序办理规范的流转手续签订必要的流转合同,以至于在流转过程中产生较多矛盾,比如土地租赁关系不明确、土地使用关系混乱等。同时土地流转仍具有较大难度,对土地进行长期承包仍较为困难。农民普遍重视对自有土地的保留,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种地农民的扶持力度,农民即使不精耕细作也可以有所收益,导致了实施土地流转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部分农民有“恋田”情结,出现了“惜转”现象。同时也存在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承包期限较短且不稳定,承包地块分散等问题。
就目前形式来看,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市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地区土地流转信息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土地流转双方信息有效对接机制也未形成。各单位要配备专业的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工作人员,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乡(镇)村级政府组织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方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强制、强迫进行土地流转的现象仍然存在。
2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促进和保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思想认识;二是完善市场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三是因地制宜探索农地流转形式。
2.1 提高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思想认识
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时,应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农村土地流转给自身带来的切实利益,同时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保障农民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只有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
2.2 完善市场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对于农村地价的评估,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地价,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到土地流转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风险防范体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已达到促进土地流转的作用。
2.3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面积巨大,中西部农村和东部农村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进行流转时,应该考虑到农村的具体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