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学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学的含义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形、音、义的联系 认知 独体字 部件 构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27-02

一、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提出

汉字因为其难认、难写,一直是外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但是目前相对于听说教学,汉字教学的科学研究在对外汉语界,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投入都相对不足。而汉字教学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汉字学习的滞后将影响汉语学习其他方面的进展。归纳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略,无外乎六种:①笔画策略,从最简单的构字单位笔画来教授一个字的组合、构成;②音义策略,从汉字音、义的结合上来教授汉字;③字形策略,从汉字的整体形状上来教授汉字;④归纳策略,利用类别分合的方法归纳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⑤复习策略;⑥应用策略,在阅读、写作的实践中巩固汉字学习。[注1]在实际的汉语教学过程中,这六种策略往往是穿插使用、互相结合的,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六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做到汉字形、音、义在教学方法中的有效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形、音、义的脱节。

对于那些对汉字没有任何概念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单靠死记硬背和机械的重复来掌握汉字,简直是太难了。因此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必须注重形、音、义的全面配合,适当地引入一些词源学和汉字造字理论,并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入手,把汉字的内部结构特点,部件与部件、字与字之间的联系,音形关系以及记忆规律综合起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使汉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本文正是立足于此,通过对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些认知规律等理论的阐述,讨论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据义定形”、“据形定音”、“以音求义”的能力,以提高汉字学习的效率。

二、形、音、义结合的汉字教学观念的理论基础

1.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汉字的形、音、义本身都各自是一个小系统,他们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当我们用系统的观点来观照它们时,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从汉字的音形关系来看,汉字“音形”之间的结合程度,既弱于拼音文字的“音形”之间的联系,也弱于汉字的“形义”联系。这应该是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有关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造字之初,大部分的字都是以象形的方式来创造的,如日、月、水、山等。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象形造字法的缺陷――可像具体之物,却难像抽象之物;可像其大类,却难像其小类。这就导致了假借字和形声字等的出现,汉字也有了由表意向表音过渡的趋势。正因为如此,就使汉字学习中的“据形定音”有了可能。

其次从汉字的音义关系来看,长期以来,汉字学习方法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形义关系而忽略了音义的关系。虽然在语言符号创立之初,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但从语言和文字的本质来说,文字字形是语言的视觉构形载体,语音是语言的听觉物质外壳,也同时是语义的载体,音义关系的普遍性,是一切语言文字的共性。《广雅疏证自序》中,王念孙就明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王念孙《广雅疏证•段玉裁序》中也说:“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可见,“以音求义”是确实可行的。虽然音义的关系在最初是任意性的,但一经“约定俗成”,就具有了稳定性,从而人们在创造新字时,就应该考虑音义的关系而不能随便乱造。音随义转,意义变化了,声音也要跟着变化,这也就引发了多音字的出现,例如:“好”读上声时,表示“优点多的,与坏相对”,“友爱、和睦”等意义;读去声时,则表示“喜好”等意义,是不可随意混用的。音义结合的关系在形声字中也有体现,《说文解字》的“亦声字”,《白虎通》、《释名》的声训等,都展示着古人对这一关系的探索。

最后从形义之间的关系来看,二者的关系毋庸置疑,这也正是汉字被称为表意文字的原因之所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正是从字形来探求字义的,字形对我们了解字的本义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的形符与汉字本义和汉字意义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我们的汉字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汉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形声字的部件就其形义关系进行归类、总结,使其作为一种既成规则和模式,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随时调用,让“据义定形”成为可能。

2.认知规律要求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充分重视形、音、义之间关系的应用

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莫利(Moely,1969)所作的研究表明,8~9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自发采用分类编码策略学习与回忆,但到了10~11岁,采用分类编码策略进行学习与回忆的证据明显增加。从汉字学习角度来说,在汉字中,特别是形声字中,存在着大量固定、半固定的、程式化的且使用频率和接受程度很高的形旁和声旁,让学生把形旁与字义、声旁与字音等建立直接的联系,而不是从单纯的笔画出发死记硬背,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汉字学习的效率,使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过程是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刺激物进行同化、适应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是对旧有知识结构的改变。认知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应该先从笔画教学入手,继而进行部件的分类教学,然后再进行汉字整体的构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汉字进行分析、综合、归类和对比,从一串串毫无意义、毫无联系的符号,转化成为一些有规律可循的固定化的单位,教会学生发现、运用并掌握这些规律,把词汇的“输入”变为“吸入”。

三、具体的学习方略

1.从简单的独体字入手,注重笔画与笔顺的教学,建立初步的形义结合概念。

这一阶段首先一定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今后的汉字学习打好基础。其次要使这些简单字的教学尽量形象化,如介绍一下象形字、会意字的由来及原本字形,在学生脑中初步建立形与义的联系,这一点对于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对于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而言更为重要。拼音文字使用者在对文字的识记中,较多地使用声音通道,而汉字的识记则是较多地依靠视觉通道。在早期影响学习者的文字学习习惯对以后的汉字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偏旁部首进行分类,建立学生的部首组字概念,并培养他们从汉字的形、音、义的联系的角度进行汉字学习的观念。

在上一阶段独体字教学的基础上,用某些象形字、会意字作为辨识现行字形和字义的中介,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功能,并把它与部首概念相结合,例如:从象形字“木”入手,首先让学生理解“木”字的意义和造字方法,然后引入部首的概念――“木”可以在汉字中作为形旁出现,且以“木”为形旁的,在意义上都与树木有关。建立了这一概念后,我们把可以作为部首的基础字进行归类,并把各个基础字作为部首时的变体进行总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

3.改变学生从笔画来构建汉字的习惯,逐步建立部件构字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进一步确立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是由于汉字历史的悠久和其不断的发展演变,仅仅从汉字的形旁和声旁来判别汉字的意义和读音有时并不准确,这就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充分利用上两个阶段的知识,更要发挥自己的抽象思维,从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这时反复地巩固和联系十分必要,除此并无更好的方法。

四、结 论

在汉字教学中注意形、音、义的结合,对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比单纯的内容介绍来得更有意义。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在汉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认知策略运用到汉字教学上,不仅要注重新知识的介绍,更应该为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记忆策略的掌握必然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这就使学生不再为汉字的记忆而烦恼,有利于其长远学习动机的树立。

注 释

1 江 新、赵 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10~17

参考文献

1 江 新、赵 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10~17

2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赵明德.全方位加强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360

4 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5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抑郁;行为学;游泳锻炼;皮质酮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107)01―0038-03

投稿日期:2005-03-08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42461600D)和河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编号:L2004Q17)资助。

作者简介:崔冬雪(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抑郁症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的第二杀手。抑郁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因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运动锻炼具有改善消除人们的不良情绪的作用,提示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基于此,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游泳锻炼对处在慢性应激期间动物行为学指标和肾上腺、海马组织以及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阐释锻炼预防抑郁症的部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30~150 g,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机构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2。在自由饮食、光,暗周期为12 h/12 h(光照时间06:00―18:00)、背景噪音为40±10 dB、温度为21±3℃、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饲养。

所有动物适应饲养1周,期间进行蔗糖溶液消耗训练,1周后测定动物体重、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及OPEN-FIELD TEST行为学得分,选择各指标相近的动物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12只/组。其中E组在实验途中丢失1只,59只动物数据进入最后结果分析。

1.2实验设计实验共进行14周。C组、M组:第1周-第10周正常饲养,6只/笼。E组、ES组、ESE组:第1周,前3d游泳10 min/d,后3 d游泳20 min/d;第2周,前3 d游泳30 min/d,后3 d游泳40min/d;第3周,前3 d游泳50min/d,后3天游泳60min/d;第4―10周,6 d,周、60 min/天的游泳锻炼。第11周一第14周:C组正常饲养,6只/笼;E组6 d,周、60 min/d的游泳锻炼。M组、ES组、ESE组接受包括电击足底(电压40 v,每次10 S,间隔50 S,刺激1次,共30次)、冰水游泳(4℃,5min)、热应激(45%,5 min)、夹尾(止血钳,距尾根1 cm,1 min)、禁水、禁食、昼夜颠倒、明暗交替(1 h照明,l h黑暗,进行12h)、拥挤等刺激组成的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1只/笼;期间ES组停止锻炼、ESE组继续锻炼,所有应激动物均独自接受应激刺激。

1.3动物行为学指标测试Open―Field TeSt行为测试:将动物置入80 cm×80 cm×40 cm周壁、箱底为黑色、底面积由25块相等的16 cm×16 cm正方形组成,以白线划分的行为箱正中央格后开始测定,每次测定3 min,以穿越底面积块数为水平活动得分,直立次数为垂直活动得分。每只动物只进行一次行为测定,测定完毕,粪便清理干净后,进行下一只测定。测试过程采用摄像机记录,全部拍摄完毕后,进行录像回放,记录动物活动得分。记录动物活动得分采用单盲法。

1%蔗糖溶液消耗量:测定前禁水、禁食24h,每周四晚18:00-19:00测定动物1h饮用1%蔗糖溶液的量。测定前、后水瓶的重量差为动物1h饮用1%蔗糖溶液的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以1h摄入1%蔗糖溶液的量(mg),动物体重(g)进行评定。

食物消耗量:每周六晨6:00给动物鼠笼食槽中放入50g动物饲料,同时将群养的动物分笼,1只/笼。次晨6:00称量剩余饲料,计算出每只动物24 h的食物消耗量,食物消耗量以24 h的摄入食物量(mg),动物体重(g)来评定。

1.4组织样品制备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 海马和肾上腺组织样品制备:大鼠断头处死后,迅速剥取全脑,脑组织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脑膜,在冰皿中分离海马(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进行定位),用滤纸吸干水分并称重,低温保存、待测。剖腹取出大鼠的肾上腺组织,用生理盐水将组织中的血液冲洗干净,用滤纸将组织中的水分吸掉,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称重,并记录,低温保存、待测。

血浆样品制备:大鼠断头取血,将血液装入加有20 uL/mL全血的0.3M EDTA・2Na溶液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缓混匀迅速低温离心(4℃;/4000rp,离心20 min),取血浆低温保存,待测。

皮质酮标准品购自Sigm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将制备好的样品按照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在日本日立F-4500荧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皮质酮的荧光强度,通过制作标准曲线计算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 for window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进行ANO-VA方差分析和T检验处理,以P<0.05为相差显著。

2 结果

2.1实验不同阶段动物行为学指标测定结果

2.1.1 第10周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测定结果实验的前10周动物可以根据有无游泳锻炼分为两组,即运动组和非运动组,探讨游泳锻炼对动物行为学指标的影响。T检验表明,动物的食物消耗量和10周的体重增长量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其他指标间均无差异(P>0.05)。

2.1.2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生理、行为指标测定结果实验后4周,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与游泳锻炼共同作用导致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的变化。动物体重增长量为后4周动物体重的增长量,其他指标均为结束时测定的结果。方差分析显示:M组动物体重增长量、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和Open―Field行为指标显著低于C组和E组(P<0.01,P<0.05)。ES组和ESE组的动物体重增长量、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显著高于M组(P<0.01,P<0.05),Open―Field行为指标部分低于M组(P<0.01,P<0.05)。

2.2皮质酮测定结果方差分析显示,血浆、肾上腺和海马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M组显著高于c组和E组(P<0.01);E组显著低于C组(P<0.01)。ES组和ESE组在游泳锻炼和慢性应激刺激双重影响下,皮质酮在动物体内发生了变化。血浆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E组显著低于M组和ES组(P<0.01);ES组动物显著高于E组(P<0.01)。肾上腺组织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组和ESE组显著低于M组(P<0.01,P<0.05);ES组显著高于E组和KSE组(P<0.01)。海马组织皮质酮含量分析显示:ES组与ESE组显著低于M组高于E组(P<0.01,P<0.05)。

3 讨论

3.1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讨论 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种公认的方法可作为抑郁症研究的动物模型,他们可以分为应激模型、孤养模型、药理学模型、嗅结节切除模型等。从人类抑郁症发病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的明显促发因素。因此,以应激模拟造成抑郁症的环境来制作抑郁动物模型,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人类抑郁症更接近。本实验参照文献方法,利用长期不可预见到的中等强度应激刺激和动物孤养,造成动物抑郁状态。慢性中等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是目前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抑郁症模型,其理论依据与人类抑郁症中慢性、低水平的应激源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并加速抑郁症发展的机理更接近。此模型表现出动物情绪抑郁状态、兴趣丧失、缺乏与抑郁症状临床诊断中的精神运动改变、兴趣或的丧失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能较为真实地模拟抑郁症病人的某些症状和病因,可用于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和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3.2运动量的设计讨论动物进行游泳锻炼的安排模拟了人的健身锻练,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直到达到一个适宜范围进而巩固。大鼠游泳时间从10 win开始,每10 min递增,直到60 min,需要3周的时间过渡。每一个时间进行3次的锻炼适应,到60 min达到稳定进而保持该运动量到实验结束。与人实际锻炼的过程相吻合,遵循了运动锻炼中的渐进性原则。

3.3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的讨论 测定皮质酮的方法较多,目前较为常用的有荧光分光光度法、放射免疫法、酶免法等。荧光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其精度没有其它方法精确,特异性强。可能会受到其它同类物质(皮质醇)的干扰,但是其操作简便、仪器设备要求较低,费用消耗较低。另外,由于在大鼠体内应激激素以皮质酮激素为主,与皮质醇的比值为20:1,所以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质酮的含量,可以反映动物体内皮质酮的变化趋势,能够说明研究的问题,因而可以采用。

3.4实验不同阶段各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经过10周的游泳锻炼后,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只有体重增长量和食物消耗量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指标间则不存在差异。表明:游泳锻炼对于体重增长量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可能是游泳锻炼增加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不易造成能量的积累,致使体重增加缓慢。此作用在人类大众健身中也得以体现,并作为健身、减肥、重塑身体外形的重要手段之一。

游泳锻炼对大鼠而言是一种应激刺激,开始时可能对其本身及行为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游泳锻炼时间的延长,动物对此应激产生了脱敏,进一步适应了游泳锻炼。游泳锻炼10周后,各指标的结果也表明动物对游泳锻炼的适应。

大鼠遭受慢性应激后的行为与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有相关性,如大鼠在Open―Field行为箱中活动减少反映了抑郁症病人精神运动迟滞的症状,大鼠1%蔗糖溶液摄入量的减少反映了抑郁症患者兴趣缺失,并且二者都有体重下降等。实验后4周,慢性应激介入,动物各组间发生了显著性变化。M组动物体重增长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兴趣缺失,行为活动减少,模拟了人类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表明模型制备成功。ES组、ESE组与M组相比在体重增长量、食物和1%蔗糖溶液消耗量方面呈显著差异。表明游泳锻炼可以拮抗部分应激所致不良影响,同时也表明游泳锻炼的功效是有一定限制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时,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抑郁症的发病不仅仅心理因素为其致病因素,同样生理因素如疾病亦是其致病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所用应激刺激强度为中等强度,对于机体产生损伤的几率较低,其中主要为精神因素所致,因无法摆脱刺激,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正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应激刺激对人类本身所产生的影响一样。

3.5各组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皮质酮含量变化分析反复的心理应激可使血液中皮质酮持续升高,引起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积累,造成内分泌代谢过分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M组动物血浆、肾上腺和海马组织中皮质酮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四组,可能是长时间的、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致使皮质酮持续升高,糖皮质激素积累,造成内分泌代谢过分增加的结果。提示M组动物对慢性应激刺激产生了不适,动物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衡。结合在慢性应激期间随着时间延长,动物食欲减少、体重增长缓慢、毛色枯黄、精神抑郁等行为表现,推测M组动物处于抑郁状态,支持了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含量较高的观点。

持续14周的游泳锻炼可以使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皮质酮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适度的锻练对皮质酮的释放有良性的调节作用,能抵抗糖皮质激素的过量分泌。ES组和ESE组动物皮质酮的含量均低于M组,可能是慢性中等应激和游泳锻炼产生了交互作用,游泳锻炼拮抗应激所致消极影响的结果。提示适宜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抗应激的能力,这也许是游泳锻炼预防抑郁发生的一种可能机制。

皮质酮水平在海马组织中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海马富含糖皮质激素受体(GR),而且是中枢GR含量最多的脑区,由于GCs与GR过量结合会对海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激和HPA轴机能亢进时,海马极易受到高水平的GCs攻击,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使其受到损伤。大量资料表明,海马有大量神经纤维投射到下丘脑,影响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并参与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同时运动锻炼降低应激刺激导致海马组织中皮质酮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运动锻炼预防抑郁症发生的途径。

4 结论

1)游泳锻炼可以拮抗因应激刺激导致的动物行为指标以及肾上腺组织、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水平的异常。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3

一、《职场沟通与交际》课程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沟通能力为代表的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就业、从业、创业重要因素,基于对沟通能力的高度认识,我们将该课程定性为作为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就业综合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践行孔子“学以致用、学以致道”的职教思想,倡导“仁*和”人际关系,构建人与人和谐相处。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态度,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遵循交际沟通基本原则,懂得交际沟通基本礼仪,熟练掌握交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据调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仍不十分乐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职场沟通与交际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实现职场、专业与学生的有效衔接。

二、《职场沟通与交际》课程教学现状

(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认识有所偏差,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高考生源逐年年少,各地高职院校招生出现抢生源的趋势,导致我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海南本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海南本地生源的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太准确,影响了有效沟通;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认识不够,认为会说汉语即在交流与沟通中不存在问题,上课老师设计的绕口令纠正语音、语调的环节,表情语、手势语、体姿语的实训练习,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二)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通过对高职旅游英语、韩语、日语、俄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职场沟通与交际教学内容没有密切贴近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造成了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公认的不和谐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专门技术人才的企业招工难的盾日益突出。该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中文专业出身,从“院校”毕业到“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行业实践背景不多,因此教学与学生专业或职业结合不够密切。高职院校职场沟通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没有从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和任务出发,针对行业企业需要,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评价方式落后,缺乏行业与企业的参与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企业需要的第一线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职场沟通教学考核方式简单,考试成绩多以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表现为主,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测试等方面组成,考核评价方式过于老化,缺乏行业、企业参与评价。

三、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旅游韩语、日语、俄语《职场沟通与交际》教学改革

(一)立足职业需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模块教学、阶梯训练、情景模拟等方式,灵活的授课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的基础上,恰当运用经典范例赏析、课堂讨论法、实训练习法和情景模拟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推荐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和国际会展中心等等,既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体会到了交际沟通礼仪的重要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行程有重要作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师缺乏一些实际的专业知识,这就构成我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个巨大障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种方法:一、教师自我学习或参加一些社会培训;二、学校要为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可以通过轮岗的形式定期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熟悉所教授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学校也要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以便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学校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提倡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开发课题研究。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根据相关行业企业现状和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双进工程”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与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通过学生企业实训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修订课程标准,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职场沟通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引进行业企业参与考核,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4

一、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数学知识的复习

当我们在统计学的讲授过程中涉及到概率分布、假设检验以及矩阵运算等知识点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茫然的神情,表明学生在学习统计学的时候,已经对过去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所遗忘。《计量经济学》教材一般都会有一个数学附录,可以帮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对关键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统计学》教材一般没有这样的数学附录,统计学教师也不会专门给学生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而这些数学障碍恰好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有必要专门安排时间对学好统计学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2、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案例的运用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统计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与实践相联系的,比如均值、标志变异度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都包含了丰富的实践意义。而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要教学生如何去计算相关的统计指标,把统计学当作一门数学课程来教,学生也把统计学当作数学来学。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实践案例的运用,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真正含义,从而觉得统计学又枯燥、又难学,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理论讲解与统计软件教学脱节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即学生从统计学中学到的知识是完全可以应用到工作实践的。与教科书中的例题不一样,在工作中所得到的数据的样本容量一般都很大,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据笔者了解,许多高校在安排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时候,一般安排十六周左右的理论教学,另外安排两周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学习SPSS软件。我们认为,这种教学安排并不能很好地促进统计学的教学,其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理论讲解与统计软件的教学完全脱节。由于是在理论学习完全结束之后才开始教学生进行软件操作,学生可能对学过的理论知识已经遗忘,在学习软件操作时,只是进行机械性的操作,而不明白每一步操作的真实含义。其二,学习软件操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单地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事实上通过软件的学习还能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像这种教学安排,是先学完理论之后,再学习软件操作,就不能很好地起到通过软件操作促进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

二、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1、注重案例的讲解

由于统计学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从生产生活中找到许多案例来帮助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合理地运用案例,既可以增进学生对统计理论的理解,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下面将具体介绍笔者在讲授假设检验时是如何通过案例的讲解来增加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的。假设检验是统计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所作的假设是否可信的一种统计方法。当对总体参数的真实性感到怀疑,需要通过样本来考察其正确与否时,往往借助于假设检验作判断,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这一假设。

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引用了吴喜之在其《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一书中的一个案例。其内容是:如果一个人要证明他从来没有骂过人。他能够证明吗?要证明他没有骂过人,他必须出示他从小到大每一时刻的录音录像,所有书写的东西等等,还要证明这些物证是完全的、真实的、没有间断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反过来,如果要证明这个人骂过人很容易,只要有一次被抓住就足够了。这就相当于假设检验中的反证法。在假设检验中,一般要设立一个原假设,比如可将“从来没有骂过人”设为原假设,设立该假设的动机主要是企图利用人们掌握的反映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找出假设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否定这个假设。如否定不了,说明证据不足,无法否定原假设。许多学生说他们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时,虽然也学过假设检验,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明白假设检验的含义,而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他们对假设检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并且觉得统计学原来这么有趣。

另外,对于假设检验中的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学生也很难理解,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又列举了另外一个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当一个人被控告为罪犯时,他将面临审讯。控告方提出控诉后,法官必须根据证据做出裁决。事实上,法官就需要进行假设检验。这里有两个假设需要被证明。第一个假设为原假设H0:被告无罪;第二个假设为备择假设H1:被告有罪。事先法官并不知道哪个假设是正确的,他们将根据控辩双方所提供的证据进行判断,最终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判定被告有罪或无罪释放。在统计应用中,判定被告有罪就相当于拒绝原假设,授受备择假设;而判定被告无罪也就相当于不能拒绝原假设,但我们并不能接受原假设。

当我们进行假设检验时,存在两种可能的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当原假设正确时,我们却拒绝了它。第二类错误当原假设有错误时,我们却没有拒绝。在上面这个法官审案的例子中,第一类错误就是一个无罪的人被判定有罪。第二类错误就是一个有罪的被告被判定无罪。我们把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通常它也被称为显著性水平。第二类错误发生的概率为β。发生错误的概率α和β是相反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任何尝试减少某一类错误的方法都会使另外一类错误发生的概率增加。根据检验的一般原则,首先要保证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要足够的小。因为司法审判中,第一类错误被认为是更加严重的。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将显著性水平规定为0.01或0.05,最大一般不会超过0.1。

2、强化统计软件的教学

在统计学教学中加强统计软件的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用统计软件去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操作统计软件帮助学生理解统计理论。目前大多数学校为了合理利用比较紧缺的实验教学资源,往往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开安排,而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不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对一些统计软件的学习并不一定要去实验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让学生在课后多练习操作。我们认为在统计学教学中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将更加方便,因为Stata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三大统计软件之一,具有占用内存小、功能非常强大、运算速度快和不需要安装等优点。

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曾谈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效率,很有必要对学好统计学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专门的复习。如果我们用Stata软件来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其效率会更高。下面将列举用如何用Stata的矩阵命令帮助学生复习矩阵运算的相关知识。

用Stata录入一个新矩阵的方法非常简单。在Stata的命令窗口输入以下命令:matrix A=(1,0,1\2,1,0\-3,2,-5),就得到了一个3行3列的矩阵。

如果要得到矩阵A的转置矩阵,只需要输入以下命令:matrix A1=A’。A1=(1,2,-3\0,1,2\1,0,-5)即为A的转置矩阵。

如果要得到矩阵A的迹,只需要输入以下命令:scalar a=trace(A);如果要得到矩阵A的逆,只需要输入以下命令:matrix B=inv(A),B=(-2.5,1,-0.5\5,-1,1\3.5,-1,0.5)即为A的逆矩阵。

事实上,在指导学生复习矩阵的相关知识时,并不需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具体的运算过程,比如求矩阵的逆,其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如果详细地讲解运算过程,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本末倒置之嫌。只需要简单讲解一下矩阵逆的概念,其运算过程可以完全交给软件去做。

当然学习统计软件最根本的目的是对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当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也必须能运用软件去得到相应的结果。比如当学生学完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度指标之后,要学会如何用软件来得到相应的指标。用Stata软件来得到这些指标的方法非常简单的。如果想得到某个变量a的平均数、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以及25%分位数、75%分位数等,只需要输入命令“sum a,detail”就可以了。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5

统计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更强调“用什么”“怎么用”,统计学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把统计知识运用到广泛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去。对于经管类专业统计学的教学,统计完全是作为方法论的身份出现,更应该强调如何运用其方法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及重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现在案例教学、课程实验、模拟实验、社会调查、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中。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信息搜集、整理及加工分析统计数本文由收集整理据,培养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统计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统计学教学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与经济、管理类知识紧密结合,重视统计方法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实践与应用。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从学生的课程论文、分析一些统计问题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发现,统计学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

部分教师传统教育和封闭型的教育理念比较重,在教学中忽略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统计分析方法的介绍,轻视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一般体现在以下现象中:学生在实践时经常把统计指标弄混淆。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清楚知道各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及用途,但是在实验或实践时,系统性较差,胡乱运用统计指标。比如,一条手工生产线5个工人的产量和一条半自动生产线5个工人的产量(水平差异很大),要比较这两条生产线上平均工人日产量的代表性。考虑到代表性的大小,那么就选择变异指标(极差、平均差、方差和变异系数),有些同学往往随机选取一种指标进行比较,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只能运用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判断。

(二)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幻灯片运用的频率较高,但是网络的教学手段很少运用。这导致学生的电算化能力有限、分析方法和表达形式单一。在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中从始至终都是文字表达,其实有时候图或表更能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进行图或表的绘制后,不做任何的文字说明。读者要一一对比图或表中数据,这样读者就会受限。

(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狭隘及片面化

很多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实践教学往往在实验室里面进行,主要是给定的案例进行按部就班式的分析操作,这样会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从而事倍功半,同时也是曲解了“实践”内容的含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做毕业论文或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统计分析方法乱用或运用不完整,导致错误的结论。

比如,分析某一地区旅游收入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时,首先把能考虑到的因素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费用、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费用、公路里程以及铁路里程等罗列出来后;其次设定并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三,识别多重共线性模型;第四,修正多重共线性模型并进行结果分析。但是有的同学单单运用相关系数来分析判断各因素与该地区旅游收入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应该当作理论内容在课堂上演示操作,而不是当作全部实践内容完成。如果这样做,学生无法体会“将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统计学精髓。

(四)集中的实践教学时间有限,效果不明显

很多高校统计学的总学时60个,实践教学课时10个,甚至有的为了方便考核,还把10个学时全部放在实验室一次性进行。这样没法形成系统性的实践,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三、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过程完整化体系的选择

基于以上问题,所以文章研究的最大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统计理论与实际社会经济现象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即在各个环节增加实践部分或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同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软件系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并能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甚至撰写系统性的研究报告。该部分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过程和考核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材选择

作为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案例

授课教师选择教材时,要看其案例是否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经济热点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举一个简单的实例,中位数的概念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学生看着这一串文字就理不清头绪了,如果附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随机抽取9个学生,那么这9个学生的身高的中位数是多少呢?授课老师可以故意不将9个同学按照身高顺序排列后得出一个中位数值,接下来授课老师又将9个同学按照身高顺序进行排列后得出另一个中位数值,最后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哪个数值对。至于统计总体为偶数时要判断中位数大小,授课老师可以再抽取1位同学加入9位同学的行列,问题迎刃而解。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含义,二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和难点内容的印象。

2.实用性更强

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在选择教材时最好是各部分内容对应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今很多本科生适用的教材,只有各种统计指标的介绍和案例,没有介绍使用各种软件如何计算和操作。现今是科技时代,计算器或笔算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骤和效率,再说也不能综合解释问题的关联或依存。很多适用技校生的教材,只重视操作而忽视理论,学生知道软件如何操作,但是不知道指标的含义和用途,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学生进入社会后,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单一的服从。所以,对于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材应该选择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教材。

3.教材中数据要紧跟时代以及结合地域特色

选择教材时要注意教材中的数据不陈旧,而且数据应该具有当地地域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积累其社会知识。比如,数据尽可能从当地统计年鉴中获得。当然,这就对教材有更高的要求,有实力的学校尽可能让自己的老师编写教材供学生使用。

(二)教学全过程

1.理论教学中强化实践内容

在理论教学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上强化实践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做到学并运用于实践。

(1)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过程尤其是理论推导的同时结合案例,案例要富有区域特色或与学生密切相关。即要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案例可以来源于周边的典型经济案例,也可以来源于教师课题和教师或学生已经完成的论文。这种通过学生自我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判断、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2)教学方式及手段

1)课堂体验方式。即在课堂进行现场实验演示教学。这种方式, 使同学身临其境,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让他们直接感受到了抽样调查和估计的整个过程, 从而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这种信息搜集和处理方法。

2)直接参与方式。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亲身完成某项工作。比如,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调查目的而展开方案的撰写,而后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实地进行调查,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而加以修改和完善。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更方便,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更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当场演示软件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统计调查中,很多要依靠小组作业才能完成,所以小组作业法(讨论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的效果会更佳。

2、社会实践教学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要遵循社会实践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选题

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明确地目的,那么在选择实践目的时可以遵循的原则是与专业相符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和学生自我确定。这样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而且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

(2)系统性操作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要讲究系统性,让学生了解在面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时,应该如何着手。那么统计学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主要包括调查方案设计、资料搜集、资料的加工整理和运用软件分析资料这几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生在统计学实践时,这几个方面必须一一涉足。在设计调查方案时,特别注意调查项目,考虑问题的连贯性及必要性;在资料的加工整理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很多人认为这个环节就是机械式的录入。所以,很多在这环节只挑选自己认为重要的加以录入,而其他的问题就忽略了,这样往往片面。

(3)撰写研究报告

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总结归纳能力和统计分析的能力(描述统计能力和抽样推断统计能力)。授课老师可以规定研究报告的提纲,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调查总体的情况说明;二是样本的描述和分析;三是结论的说明。如果学生对该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增加一部分内容即,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考核

这部分主要从考核形式及考核标准两方面加强提升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的重视实践教学。

1.考核形式

传统与现代考核形式相结合。传统考核形式大多以闭卷、开卷的书面形式和课程论文的形式出现,而现代考核形式大多以网络和上机考试的形式出现。所以,针对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可以将传统考核形式与现代考核形式有机结合。

统计学的含义范文6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国内现有《生物统计学》及相关教材有20余种,每本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针对领域,有的还附有相关统计软件知识的介绍和应用[2~4]。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较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高校之一。开设之初是选修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将主要讲授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重点介绍常用的统计学原理和生物统计学的方法,所选案例亦是生物学试验中常见的。随着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专业设置的调整,1997年该课程调整为全院必修课。目前,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技术专业和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该课程的教材也从讲义到科学出版社四版《生物统计学》及其配套的《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1,5~8]。笔者就四版教材建设中的体会与实践进行分析。

1《生物统计学》(第一版)

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因而生物统计学必然与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相联系。生物统计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而且涉及的内容、公式和抽象概念较多,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但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统计学相对应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拿来主义”,一般不过多讨论其数学原理,而是在简单介绍统计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具体分析方法的应用。教学组在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上,1997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统计学》[5]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书中内容主要侧重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在统计原理方面,一般只作概念上的介绍和公式的简单推导,对有些较复杂的统计公式则只给出公式,其目的主要是为让读者不但对统计学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结合实例了解和掌握各种常用统计方法。在内容的编排上,全书共分十二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章至第三章介绍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内容、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平均数和变异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等;第四章、第五章介绍统计推断,包括样本平均数的检验、样本频数的检验、方差同质性检验、非参数检验和检验;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曲线回归分析、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协方差分析;第十章、第十一章介绍抽样与试验设计,主要包括抽样误差估计、抽样方法、抽样方案制订及常见的试验设计如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正交设计及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十二章对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了简单介绍。每章都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练习题,供读者参考。

2《生物统计学》(第二版)

根据教学安排和生物统计学应用的需要,在教材使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生物统计学》(第二版)[6]于2000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与第一版相比,各章节做了大幅度调整,将全书分为十四章,补充了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两种试验设计方法,将抽样原理和方法、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放在了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之后进行介绍,使章节编排体系更符合读者学习的要求。第一章至第三章分是基础理论,包括概论、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及概率与概率分布。第四章至第六章介绍了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分别是统计推断、检验和方差分析。第七章、第八章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抽样原理与方法、常用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前面所涉及的统计分析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个变量而言,之后的章节则主要介绍两个及多个变量的分析方法,第九章、第十章是关于一元回归和相关的内容,分别是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介绍了协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多元相关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简介。书中增加了对全文关键词汇和术语的索引,并在书后附上了各章部分思考练习题的答案。在例题上进行了重新编排,以使所选例题更能反映本章的内容且便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

3《生物统计学》(第三版)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生物学人才培养的要示,在第一版、第二版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审核并增加了部分内容,于2005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生物统计学》(第三版)[7],并被列为21世纪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系列教材。与之前相比,此版教材突出了以下3个特点:(1)内容丰富:增加了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倒数函数曲线、通径分析等内容;(2)编排科学:全书分解为十六章,各章节的安排更加注重了内容的循序渐进,并在每章之首增加了本章提要,总结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列出了难点和重点;(3)针对性强:内容突出了本教材主要作为生物学专业教材这个重点,所选例题均为均为生物学试验中的案例。另外,随着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发展和应用,统计软件是在统计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目前的统计学软件,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及术语多以英文形式给出,只有掌握了相关术语的英文表达,才能更好地应用软件,否则只会导致统计分析的误用。在此版的修订中,对主要概念和术语增加了英文标注,并重新编排了中英文对照索引,以便于学习和检索。此版还对统计分析中学生易引起歧义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例如,方差分析是统计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对方差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是正确运用方差分析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方差分析中的处理数和组内重复数的含义和统计学意义。原来的教材中,例题中的处理数k和每处理下的重复数n的数量值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在这次修订中对例题进行了更换,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n、k的含义及特征。

4《生物统计学》(第四版)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生物学人才培养对生物统计学教材的要求,在本书前三版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对全书内容重新进行了精简和编排,于2008年出版《生物统计学》(第四版)[1],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前三版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以本科教学为重点,注重与多数高校生物类专业目前生物统计教学要求的适应,精简了多元统计分析等部分较深的内容和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非参数检验等不常用的内容,将全书缩编为十四章。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而对复杂的统计原理只做概念上的介绍和公式的简单推导,目的是让读者在全面了解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了解和掌握各种常用统计方法。(2)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要求不断进行补充和调整教材内容,在内容结构安排方面,对全书各章节进行了部分调整,将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性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放在抽样原理与方法和试验设计的前面,以使本书更加系统,便于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教学。生物统计学分为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此版教材在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之后,全面介绍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然后是试验设计的内容。各章节安排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更换和调整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对部分表达不甚清晰的部分进行了修订。在选用例题时,选择生物学各个分支典型例子,并着重突出生物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的重点。同时在各章后附上重新编排思考练习题,教材最后附上中英对照索引,以便于学习和检索。(4)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此版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配合本书编写了《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一书,以利于学生加强课后实践练习,实现《生物统计学》教材的立体化。

5《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学习生物统计学需要举一反三,既要对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有较熟悉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通过例题学习了解不同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更要通过习题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因此,编写一本与《生物统计学》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讲授仅限于基本的统计问题和部分扩展性知识,用于介绍和解析各种统计方法的例题也只能选择少部分经典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问题得不到细致分析,部分内容的叙述和公式推导也不够深入。此外,前版教材虽然在书后附有各章习题的答案,但也仅是简单的参考答案,而没有详细的解题分析和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