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实训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1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非常希望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方式都是由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做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实际上,针对性、目标感都不是特别强。对于学生而言,由高中升入大学,本身已经做了一次专业的划分,对于就业方向已经有了第一次的规划。而学校的就业指导很难做到分专业分别指导,多数学生即使到了毕业之际还是对职业前景一片迷茫。尤其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实行“2+1”顶岗实习,也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两年,第三年是顶岗实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提早制定职业规划就显得更加迫切。这便需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加入职业规划部分,这种职业规划由于有课程为依托,并且可以针对某一类岗位,针对性会更强,学生会更有目标感。如果《汽车保险与理赔》的课程设计加入与车险理赔岗位发展路径相关的部分,包括目前企业招聘的实际情况,以及这类岗位今后的发展方向,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雾里看花、更不会感到迷茫和不解,而是有针对性地理解这类岗位,自身也可以不断选择、判断,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岗位。目标将更加明确,就业方向更加明朗。汽车保险理赔员的职场道路一般会沿着如下路径发展:首先是汽车保险理赔员或者车险咨询顾问等;然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可以成为车险查勘定损员、资深车险理赔员;如果发展顺利可能进入汽车保险理赔经理级岗位。如果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入每一种岗位的职责、能力需求、人才储备状况等,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学习就是有的放矢了。
2.《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过程采用保险岗位角色扮演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知识主要包括车险基本条款、车险理赔一般程序、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典型案例分析等几大模块。汽车保险理赔相关业务的岗位主要包括:①车险展业、咨询岗位;②缮制投保和理赔资料岗位;③保险业务跟踪岗位;④保险查勘和定损岗位;⑤内勤核赔岗位。在这些模块的讲授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既枯燥,学生也很难领会每一种岗位的真正工作要领。并且仅仅囿于课程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体会也不深刻。因此有必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实训项目,让学生进行不同工作岗位的角色扮演,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能够在授课过程中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扮演不同的保险岗位,则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性更强。学生有动力去了解每一种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这样的学习突破了书本的限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执行能力的培养。
3.授课过程采用教师与车险理赔专业人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与一般课程最大的区别是包含大量实际操作部分,既包括汽车保险承接过程的实训操作,也包括车险的现场查勘和定损。保险的工作既精细又复杂,而且非常专业。多数授课教师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对实训部分进行深入讲解,关注怎样能够让学生真正在掌握了相关理论后,可以运用理论进行汽车保险的承接工作、车险案件的查勘和定损的教师就更是少之又少。现今多数查勘和定损员是各大保险公司自己培训的,而且培训的时间一般也较长。怎样能够在授课阶段就让学生掌握这些实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在《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采用“1+1”双向合作方式,也就是学校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授课,分别承担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则学生对汽车保险业务的掌握将更加深刻、准确、有针对性。专业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以及负责课程设计,资深汽车保险理赔人员为学生讲解车险真实案例、带领学生共同对车险案件进行查勘和定损,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结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2
一、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类院校实训课程还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意义上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师生重视理论的教与学,轻视实训课的教与学。实训教师本身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也有偏差,实训教研活动便少甚至鲜有开展,课前备课不足。
(二)实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加强的过程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一般做法仍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训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训教学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整体工作流程,不能使学生将所学课程联系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
(三)实训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演示教学项目、教学参观、工作角色扮演、模拟等。其中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所占比重较大,部分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院校采用了演示教学法,但教学方法整体上比较单一, 这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很难直接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训教学过程模式化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多以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简单难度小,不规范,过分强调实训教学过程模式化标准化,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完成各个交易环节的内容,实践能力提高较慢。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始终停留于理论认识时期,不会真正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综合技能训练内容较少,实训存在不系统、层次低等问题。不少人存在只要有一个好的实训软件,甚至包括能自动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价的软件就能搞好实训教学的认识误区,其实,模拟实训软件往往存在角色过程简单化、片面化,操作上也存在机械性的弊端。
二、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初探
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培养技能为目标,以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堂为载体,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按照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内容,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要重视综合实训
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不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都要担任一定的实训教学工作。注重实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实际,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情况。走出去的同时,还得请进来,筹措经费,聘请著名企业的专家参与实训教学的讲授工作,或是集中开办讲座讲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压缩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课时甚至开课门数,切实保证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的课时。
(二)创造逼真的实训环境
实训环境的仿真性是每一个实训室建设都应追求的主要目标。实训环境的仿真性要求实训室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尽可能与实际的业务环节吻合,包括办公环境等,以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实际的业务环境,要通过一些细节化的场景布置,营造工作氛围,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体会实战的乐趣。例如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实训中心银行保险仿真实训室建成于2011年5月,本实训室主要为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技能实践平台。实训室设有六个模拟银行窗口,每个窗口配有电脑、扎把机、点钞机、平推式票据打印机、磁卡读卡器、密码小键盘各一套,教师可以把每个上课的班级设置为一个支行,把每个学生设置为一个柜员,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统计和评分。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扮演银行、保险公司操作人员和客户两种角色,来学习银行的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贷业务、业务、特殊业务以及保险公司的投保业务、理赔业务等,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如工作的感受。
(三)加强实训教学教师对学生实训指导引导工作
要想上好实训课,教师要像理论课那样认真备课、备大纲、备计划,还要备软件。要力争使实训课教学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多元化。要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及兴趣点,因材施教,授课教师远非简单地坐在教师机前来个人机对话那么简单,实训教师应努力营造逼真氛围,合理组织学生,分配角色以及角色调配交换,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要在实训现场做适当巡视,关键点在每次实训结束前留出时间做适当的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及时总结,老师做必要的点评。实训教师还要加强实训纪律,杜绝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现象,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勇于开拓创新,推动劳动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向基层、农村延伸。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和社区的劳动保障所(工作站),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建设“五到位”,做到工作落实在基层,服务延伸到社区。二是社会保险制度向农村延伸。大力实施农民工“平安工程”,在各类用人单位强制推进工伤保险,大力宣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政策,鼓励有能力的农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是就业再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统筹制定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城乡劳动者凭知识、凭技能竞争就业,营造平等就业的环境;依托各乡镇劳动工作保障平台,全面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在现行全民医保体系下,我们要进一步畅通职工、居民、新农合医保关系的转换通道,加强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待遇调整工作,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医疗保障”的实惠。二是加快全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以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契机,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全覆盖工程,逐步将养老保障对象涵盖到企业职工、被征地人员、城镇老年居民、农村居民等各类群体,使城乡所有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范畴,初步实现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4
摘要: 外销员岗位要求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商品知识、外贸函电、单证和国际结算和运输保险等知识。而作为与外销员岗位知识要求最为o密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却有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严重问题, 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外销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一、外销员岗位特点
外销员,指的是在涉外企业中从事进出口业务活动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如下:
(一)能力要求
1.借助网络平台等开发新客户并对目标客户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2.执行公司制定的展会策划方案,做好各种协调工作;
3.商务谈判中与外商就外贸合同各个条款进行逐条磋商;
4.根据谈判备忘录起草完整正确的外贸合同;
5.与供货商或生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履行合同中的各个环节。
(二)知识要求
1.熟知国际贸易大体形势;
2.了解国际贸易相关法律和贸易惯例;
3.能够用英语与外商进行邮件和电话沟通;
4.熟练填制外贸单证;
5.熟悉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保险类别及承包范围;
6.熟练转换各种外贸相关数据。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一)加强实训和实践,提高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借助于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机械地呈现而缺乏实训和实践的补充,课堂就会十分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兴趣。通过亲手操作外贸流程,就可以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再结合理论知识,就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校内模拟实训室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内容就是模拟实训。实训可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亲手操作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流程,获得体验,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模拟实训室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工厂代表、保险公司、银行国际结算部、出口退税办事员、海关、外汇管理局和商检局等角色,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报价构成、贸易磋商、投保、报关、申请购汇、交单结汇、外贸单证的缮制等各种技能,体会国际贸易业务中各当事人的不同地位、具体工作内容和相互关系。
2.校外实习基地
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积极开展合作,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公司、货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除了将学生送往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外,还可让企业外贸业务人员指导和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
(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的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如报盘、还盘等多用英文表述,确认书、合同、提单、信用证等文件也都以英文的形式呈现,这一特点决定了对该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零距离与外国客户进行专业谈判与沟通,表达更准确、更规范,形成并构建起外贸毕业生的重要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采用互动式的讨论课和案例教学。
互动式的讨论课对于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讨论课通过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学习之中。讨论课主要围绕那些有多种解决方案或正反两方面得失的主题进行,为学生提供了在合作性的环境中探索学习的机会。
案例教学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的实际贸易环境中才可能发生的情境中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与贸易有关的经验,从而使学生在面临可能发生的国际贸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得到训练,形成对现实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可减小书本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这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可利用寒暑假到外贸公司顶岗实习、向经验丰富的外贸业务员讨教,获取一线外贸岗位经验;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议,向行业排头兵们获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聘请银行国际结算部、进出口公司业务员、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与贸易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不断吸取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四)细分课程,注重特色
国际贸易纯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的教材对多数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根本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色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行业细分。目前,结合某行业产品自身特点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已经问世,例如,电子产品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便是课程按行业细分的典型代表。
此外,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及时跟踪国际贸易领域最新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变化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动态。国际贸易形势瞬息万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要体现时效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问题[R] .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 年1 月30 日.
[2]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坛,2005(02).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5
2010年6-10月,课题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保险专业在校生,毕业生,保险公司、专业公司以及兼业机构等保险机构;调查方式包括问卷,咨询,座谈等。调查内容主要是当前高职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解决策略。
一、高职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多数院校在第一年只讲授基础课,对相应专业介绍甚少,导致学生在大一,甚至大二上学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无法判断基础课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另外,由于引导不足,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保险专业将学什么、应该学什么,从而无法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补充保险专业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大多停留在对保险营销员的粗浅理解上,对其他对口岗位的了解甚少。
2.专业课理论性很强,而对应的课外实践相对较少,两者之间的矛盾首先体现为理论课程学习的效率较差,很多时候学生不知教师在讲什么,不知这些知识对今后自己的工作有何帮助;其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论课虽然学了不少,但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较差。
3.毕业生的沟通能力不强,难以和同事、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单独面对客户时经常显得手足无措,岗位适应时间较长。
4.工作一段时间后,对某类专业知识的需求变的明确,希望重回学校深造,但苦于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实现。
5.学生对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知识掌握的较少,难以适应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6.面对高职院校毕业这样一个学历,有比较明显的自卑心理。
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保险专业的学习兴趣,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根据调研情况,修订保险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一面旗帜,它既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所以,根据调研情况,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反复论证,课题组首先修订了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使之更贴近市场需求。
保险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熟悉保险和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保险和金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掌握保险业务、保险核保、核赔和基本银行业务、会计处理等方面基本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该培养目标与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加入了对学生其他金融知识的要求。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理财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面对保险产品,大家开始变得理性,保险不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整个理财规划的一部分。所以,保险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不仅要求员工掌握保险知识,对其他理财知识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保险专业培养目标的修正,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三、按照培养目标,设计保险专业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确定之后,课题组对课程体系做了如下变动。
1.实施专业班主任制度。专业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正确引导。具体包括:1,通过班会形式定期向学生传递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专业方面的共性问题;2,不定期的召开临时会议向学生解释保险行业出现的重大事件及保险专业重大要会议精神,让学生了解保险专业前沿及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保险问题;3,建立专业交流网络平台,增强本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起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跨越时空的沟通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个别问题;4,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与专业联系起来,令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保险,学习保险。专业班主任每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与保险专业相关的主题活动,增强其组织、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市民保险意识调查问卷”,然后安排学生到公共场所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再如,安排本专业学生面向全校非保险专业同学进行“保险知识普及”讲座,学以致用,同时起到宣传保险的作用;或者,开展“保险知识竞赛”,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并修订原有的一些实训课程。比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感性、及时的了解专业,第一学期增加了一门校外集中实训课:保险专业教育。新生入学后首先接受“参观企业、认识专业”的教育。该课程由学校和合作保险公司联手授课,20课时,为期两天半,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各一天,最后半天讨论并形成认知报告。学校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保险公司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由企业优秀员工向学生进行相关岗位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保险公司的工作环境、各种岗位、工作流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再如,将原来的校内集中实训课《保险销售实训》改为校外实训,并由企业兼职教师训练。学生除了接受理论知识的指导外,更多是跟随企业导师参与保险产品的营销。这样设计课程既保留了原来的理论教学,又增加了学生接触客户的机会,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营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营销的感性认识,将营销理论用之实践,而且营销过程中遇到的拒绝问题对学生是一种挫折教育,激发了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配比度。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课题组根据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慎重的调整。例如,以往学生在第一年学完基础课之后,会利用暑假进行30课时的《企业认识实习》。该课程原来由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分散实习,从实习结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将该课程调整为60课时;同时,改为将学生分组后由合作企业的导师带领实习,每名导师带4-5名学生。这种调整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切实进行了实习,一方面使实习内容更具针对性;另外,课时的增加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工作环节,为下学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4.寻找课程时序上的衔接点。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来安排本课程。其关键问题是找到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从而确定开设的先后顺序,避免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与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现象。另外,最后一学期完全是顶岗实习,学生将近半年时间在企业度过,会发现理论上的许多盲点,但是苦于回校后就毕业了,这些问题难以通过教师有效的解决。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将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月改为校内选修课的学习。鉴于时间相对较短,在授课安排上会与正常学期明显不同,学生可以选择四门选修课,每天两门轮流上课,每天的授课时间为6课时,其余时间可以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己。
5.按照统一标准,突出个性的原则,增加更多选修课。保险专业的开设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统一标准,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其目标的实现;而选修课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了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同时考虑到保险在整个金融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家庭理财的关系,另外,考虑到学生心理压力等问题,我们增加了《沟通技巧》、《金融市场》、《保险与理财》、《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大学生心理学》等选修课。
保险实训体会范文6
[关键词]外贸函电 教材 评析
一、 导言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与世界贸易接轨,各高校都开设了外贸函电课,与此同时,此类教材也越来越多。但很多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商务英语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高职外贸函电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与教学目标脱节;三是由于高职外贸函电教材的缺乏,不少院校不得不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与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脱节;四是外贸函电教材缺乏实践性,无法贴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般而言,优秀高职教材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针对高职生基础较差的特点来编写或选用内容编排上由易到难、连贯性、衔接性较强的教材,从而使高职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与实际水平;能激活教师的思维,调动其教学积极性。具体说要有实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笔者根据多年的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经验认为:在众多的外贸函电教材中,由江峰、邹建华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外贸英语函电与实训》当属一部难得的好教材。主编江峰教授有二十多年的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数篇教学、教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论文,主持或参与过三个省级教改课题,主编过两个系列教材,多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全国经贸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笔者这几年来使用该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根据本院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特点,从众多教材中选择《新编外贸英语函电与实训》作为大家学习外贸函电的中心教材,因为该教材符合教材编写的三个宏观指导原则,即根据教学目标所选定的教学大纲;其二是教材编写的主框架结构;其三是单元课程的设计模式。
本书可作为三年制或二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等大专层次的财经类专业商务英语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外贸专业人员的自修用书及具备中级英语水平的其他自学者的学习用书。为更好地让教师、学生和自修者使用该书,在此对该教材作进一步地具体剖析。
二、对《新编外贸英语函电与实训》的评介
1.本教材基本框架分析
本教材共分六单元。第一单元“ways of communication”先介绍外贸书信的格式,并一笔带过地介绍电报、电传、传真和电子邮件的知识。第二单元建立业务关系。第三单元“terms and conditions of a contract”分六个任务点来详述包括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的十二项合同条款。第四单元 “signing a contract”教学生缮制合同。最后一单元“implement of a contract”即买方交货、买方付款、争议解决等任务点。每单元设置了完整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包括Introduction, Specimen Letter, Notes, Conversation, Supplement, Exercise和Practice七部分。
每个章节都是根据外贸业务流程来编写的,涵盖了外贸业务中各个重要环节。只有按照业务流程的先后顺序来学才能更好地体会外贸业务各个阶段函电往来的特点。单元编排以对外经贸商务活动的成交过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具体业务环节展开,语言规范、生动简洁、可操作性强。
在教材的构架上,该书编者表现了十分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见识。一般来说,这类教材的编者都是按业务流程的顺序,建立业务关系之后紧接着就是业务磋商的四个环节,认为这样学习者接受起来会十分容易,殊不知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走向舍本逐末的误途。因为比如在发盘信中,势必会有诸如此类的句子:“Payment should be made by confirmed, irrevocable L/C in your favor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学生要把这句子理解透彻得花多少时间呀,这需要掌握支付的三种方式、信用证的种类、支付的三种工具等支付条款中的专业词汇及句型。学生把精力花在词汇句式的学习中,就容易忽略信的整体布局,不利于掌握发盘信的写作技巧。而本书编者在编写了 “建立业务关系”一章之后,就着手系统透彻地介绍合同的条款,即第三章:“Terms and Conditions of a Contract”。第四章则重点教学生们学习如何缮制合同或确认书(Contract or Confirmation)。合同一旦签订,交易双方要履行合同了,自然就有了第五章: “Fulfillment of a Contract”。按交易双方执行合同的义务,编者把卖方交货和买方开信用证分别作为一课来系统介绍。而对于双方执行合同的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和引发的争议,我们就可以在第三课中学习如何处理解决。由此,整本书的布局非常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步骤来编排,整体感觉是水到渠成,行云流水。
本书除了介绍外贸英语信函的业务知识外,还突出了当今英语函电文字简明、风格自然亲和的特点,更侧重于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培养,以适应当今外贸业务发展的需要。本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结合我国外贸业务的实际,通过大量实例介绍了国际商务书信的特点、格式和结构、商业语汇以及有关外贸业务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句型结构,通过大量的训练把基础英语技能和外贸英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撰写国际商务英语书信的能力,满足时代对有效地进行国际经贸信息沟通专门人才的需求。
2.本教材的主体内容评述
(1)信例具有代表性,专业易学
要达到正确得体地拟写英文外贸信函的水平,一方面需要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 了解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另一方面还应具备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悉英文商务信函的书写形式和行文要求。因此,本教材精选了外贸实务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信函作为例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英文信函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例信,学生能够熟悉外贸业务各个环节中的常用语,包括词汇、短语、句型以及习惯表达方式等,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并熟练使用的目的。为了让学习者了解并掌握外贸函电的基本书写要求,该教材精选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而且简短易学的样信,摒弃了生僻陈腐用语,句子琅琅上口,便于识记背诵,从而能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今后从事外贸工作很快就能上手。
1)实用性
所选样信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以及今后工作中可参考的价值。比如就索赔信而言,“保险”一课中有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信和保险人理赔的信;而在“索赔条款”这一课中,又有买卖双方之间的索赔、理赔。再如,发盘信有主动发盘、被动发盘、列表式发盘、实盘、虚盘等。
2)针对性
每封信都有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闪光之处,比如L3-5-2信中,买方说:“We hope that you will accommodate us in this respect and continue supplying us with Enamelware and Basket ware on the same basis.” 这句话需特别注意,这是写信人买方设下的陷阱,如果卖方粗心大意地回复同意,那么今后的业务都要按CAD来做,这样对卖方就不利了,因此回信时一定要立场鲜明地指出 “下不为例”。象L3-5-3信中回复:“However, we consider it advisable to make it clear that for future transactions D/P will only be accepted if ….”。而且买方信中用CAD,卖方用D/P,这正好说明这是同一种支付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说法不同而已,对买方来说是 “凭单付款”, 对卖方而言则是“付款交单”。
3)可操作性
所选样信很多是相关的组信,比如在第三章第二课编者把一桩业务从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的样信都编入一处,这样便于理解,学生学起来更易掌握买卖双方如何谈判如何回复,串起来学习,效果非常好。 而教材中诸如“不可抗力”“检验”等非实质性合同条款,本书只用一封信加以阐述,做到繁简有别。这样充分体现编者在编排过程中做到突出重点。“仲裁”部分用对话形式出现便于学习演练。
2.词汇示例具有拓展性,丰富详尽
该教材的Notes部分,对外贸函电的专业词汇作了必要补充和归纳。比如,在课文中出现“catalogue”(商品目录)一词,在课文后面的Notes中补充归纳相关联的词汇:
price-list 价格表、价目单
literature 商业文字宣传品的统称,不可数名词,常有下面几种:
manual 产品手册
pamphlet (booklet, brochure) 小册子
leaflet 单张说明书,广告单
folder 折叠式印品
bulletin 产品简报
data 产品数据表
Notes中对函电中的重点词汇作了着重解释,尤其是动词的用法更是详尽而系统。比如,在Notes2-2中讲到“appreciate”表示“感激,感谢”时后面可以接名词、动名词和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分别举了例句解释。
Notes中的例句简洁精辟,能用一个例句讲清该词的用法就不用两个句子,这样让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重点,迅速掌握该词、句的用法。另外,所列例句都有中文翻译,这样更利用学生课后复习或是外贸函电爱好者自学。同时这些例句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便于教师自己发挥和拓展,教师可结合不同的班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又选择地适当在课堂上列举其它例句,让学生现场翻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此外,每课后面的supplement部分涵盖重点词汇、句型等的补充归纳,例如:“建立业务关系”章节中的supplement归纳了此类信函的常用句式;“包装”一课中补充了“useful sentence”。这些非常有利于学生巩固并提高。
3.练习实训具有可操作性,学以致用
该教材精心编排的练习非常符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后操练,题型丰富多样难易适当,比如第三章第五课支付条款的练习有填空、改错、句子信函的中英文互译,这些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得以提高。中英文句子和信件的翻译练习,很好地加强和补充了课文的内容,比如,第三章第二课练习中有发盘信的英译中和还盘信的中译英,有益于学习者知识和技能训练。练习在内容安排上,语言表达准确、清楚、简明、通俗并尽可能使理论贴近业务实际,做到准确精炼、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比如,“保险”一节中的练习第一题对“cover, insure, effect”等词的训练能巩固、深化所述理论,引导学习者进行训练并掌握重点。
每课后面的practice(实训)更突出了高职学生的实训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信件写作,比如,第二章的practice中假设学生是某公司的业务员,根据几点提示写信函,学生在这种实训中兴致很高,充分挖掘潜力,效果甚佳。
4.对话部分具有可选择性,恰到好处
虽然外贸函电是一门写作课,但该教材每课后面都有一两则对话,让学生从文诌诌的句子文法中走出来,轻松愉快地操练对话,既温习了专业词汇、句型,又调节了气氛。从而也为我们学生下一学期学好经贸口语课做好铺垫。比如建立业务关系一单元中对话部分展现了双方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生动形象,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后操练。有些对话还适当地补充了课文中内容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有关“仲裁”一节中,信件没涉及此方面,而对话中就提到有关仲裁地点、仲裁机构等概念,这样就很恰如其分地起到互补作用。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利用好“对话”部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笔者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将所学信函改编成对话并加以演绎,或者将对话整理改写成往来信函,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改编改写练习很有意思,学生积极性颇高,而且他们认为做过这种练习之后背诵信函要容易些,句型也能记得更牢。
三、本教材不足之处
该教材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实训部分内容还是偏少,可适当增加实训内容、操作步骤和评定标准。另外有一点提出商榷:是否可以把练习答案附在后面。
[参考文献]
[1]徐美荣,外贸英语函电辅导用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