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浙江金华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11-01

Abstract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ighly developed agriculture. 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Jinhua City was described,and the appeared problem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se,some valuable countermeasures were pnt forward.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curr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Jinhua Zhejiang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其技术先导性、要素集约性、功能多元性、效益综合性和持续性等为特征[1-3]。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4-7]。近年来,金华市通过政策激励、扶持规模、高产创建、技术培训等措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1 金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主导产业稳步提升

全市各地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了粮油、特色精品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畜牧、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基地。2015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1万hm2、总产量60.35万t;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91万hm2、产量3.74万t;建成了一批粮食高产示范方和优质旱粮生产基地。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73万hm2、产量102.2万t;水果种植面积4.33万hm2、产量55万t;茶园面积2.54万hm2、产量2.8万t;中药材播种面积6 533.33 hm2。全市肉类产品总产量17.4万t,禽蛋6.5万t,奶7.04万t。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2015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 973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58家。全市家庭农场3 027家,其中示范性家庭农场29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4余家,带动农户70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以及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正确引导,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

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依托金华国家农业高科技园区、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等技术平台优势,以及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全市已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 190万元,设施大棚投入资金1.3亿元,新增农机装备1万台(套),扩增设施农业666.67 hm2,新建区域性农机化服务中心15家,推广机械化插秧面积1.25万hm2、油菜机收933.33 hm2。全市农机总动力266万kW,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5%,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2015年,全市144个涉农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快速检测室,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6万hm2;粮食、水果、蔬菜、茶叶、牛奶、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有害残留量明显下降,2015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创新力不足

当前,金华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偏弱、科技研发滞后、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内源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农业规模化程度偏低

农业生产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小规模农业生产在农产品成本和价格方面处于竞争劣势,再加上散户无力购买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收入受市场影响波动很大。近年来,金华市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数量有增长迅速,但农业规模化程度仍然偏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农村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剧

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里,剩余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培训较少,过分依赖农业生产经验,忽视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等问题。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民兼业化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3 对策

3.1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商业化育种,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品种。做大做强在省内具有优势的金华猪、水稻、葡萄、中药材、蔬菜、油茶、桂花、杜鹃、铁皮石斛、金线莲等种子种苗产业。加强农作物及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粮经结合、稻鱼结合等高效生态模式。大力发展多功能、高性能农业机械和连栋大棚、智能温室、立体栽培等设施农业,深入开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机农(牧)艺融合,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农机化、设施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农业科技集成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9-11]。

3.2 加速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优质粮油、生猪和肉制品、奶牛乳品、水果蔬菜、中药材和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的标准化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支柱产业链条建设,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主导产业营销网络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在省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完善现代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优势,充分运用华东农交会等平台,围绕金华市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业推广骨干;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毕业生到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工作。完善农业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创业,规范提升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4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

互联网与农业有机融合,加大互联网要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广互联网技术在农资供应、金融服务、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和服务机制,推动政府、企业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开放,实现农业大数据的开发利用。

4 参考文献

[1] 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1):1-4.

[2] 黄大金,陈良凤,陈烈臣,等.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152-154.

[3] 靳淑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演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95-100.

[4] 徐萍,卫新,王美青,等.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287-291.

[5] 张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197-200.

[6] 王雅鹏.推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2011(4):1-5.

[7] 江晶,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2(5):168-173.

[8] 杨长福,张黎.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22-526.

[9] 匡新华,罗列,徐爱琴,等.家庭农场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7):327.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四川旺苍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259-01

现代农业水稻项目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粮田,全面提高农田抗旱减灾能力,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田生产环境,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全面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

1 发展现状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幅员2 987 km2,辖38个乡镇(街道)、354个行政村、2 516个社,共12.2万户、逾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耕地面积464 km2。县域地形地貌复杂,“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是全县客观的农业大环境,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受地理条件和设施老化等因素制约,一度造成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局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对农业实行一系列的补贴和保险,对农业注入巨额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恢复和提高,旺苍县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1-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观念落后

抓农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存在不足,仍然是沿袭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老思路、老方法,不能跳出农业看r业、跳出农业发展农业,不能用工业化的思维指导谋划农业发展。

2.2 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底子薄。全县农业用水、用电和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没有根本改变,种田成本高,是造成全县出现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的主要原因。二是未充分调动自建的积极性。习惯于部门单干,而不去调动直接受益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部分农业项目建设成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争资跑项、布点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重复建设、劣质工程等时有出现[3-4]。

2.3 措施手段不够

一是领导重视还不够。部分乡镇和职能部门无论是在重视程度和领导力量等方面都还有不足,领导亲自过问少、亲力亲为少。二是发展创新还不够。在如何挖掘历史老品牌(如原广元县颇有盛名的“神皇寨大米”“龙凤大米”等)、做大做优做强大米品牌及系列产品品牌,如何延长全县大米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何扶持培育全县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拳头品种生产示范区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凝聚产业优势,如何整合利用系列农业建设项目、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发展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如何巩固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效、整体推进全县发展的工作思路等方面创新不够。

3 发展建议

3.1 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关系

3.1.1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旺苍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保障机制已经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比较效应,传统农业已经无法留住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步伐。切实落实县委提出的农业“435”发展方略,必须在思路上有所转变、有所革新、有所进步。必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负重加压,奋力拼博,力争实现农业“弯道超车”。

3.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不竭动力。农业稳则天下安。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资金。农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问题解决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就会增强。从全县示范新村建设来看,主导产业发展好、农民收入多的村,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大、效果好,如近年实施的嘉川和尚午片区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龙凤镇龙凤村的水稻产业等都为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收入保障。因此,必须找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的对接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平台,开发整治土地资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离开现代农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源泉。

3.2 “四大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水稻生产

3.2.1 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全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布局、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水稻产业的工作思路,年初制定水稻生产实施方案、高产技术攻关课题,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 000 kg/hm2以上,百亩攻关田平均产量10 500 kg/hm2以上,全县水稻总产突破12万t的目标。

3.2.2 强化科技支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旱育秧及抛秧推广面积占84%以上;水稻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达70%以上;全面推广三环唑浸秧,稻瘟病、稻飞虱、稻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损失控制在3%以下。

3.2.3 开展高产创建。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的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小组,负责水稻高产技术攻关课题方案制定、实施、资金管理、物质筹措与发放、课题总结、测产验收等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县政府及县农业局投入一定资金,将科技人员与高产挂钩,达到指标则给予一定的奖励。

3.2.4 落实保障措施。县、镇、村层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积极保障对路良种、肥料、地膜、农药等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将措施成效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对成效显著的乡镇、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

3.3 “六个坚持”推进美丽幸福新村建设

3.3.1 坚持创新思路。坚持“六用”,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坚持“三提高”,即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不断用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3.2 坚持做大产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始终要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村现有的条件基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同时,切实注重产业规模效应,力争让全村大多数农户受益,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和村组集体收入积累打下基础。

3.3.3 坚持配强班子。拓宽选择视野,强化班子功能,广开渠道选贤任能,配强配优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两委”班子。通过“公推直选”,大胆启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和勇挑重担、公道正派、有远见卓识的能人。

3.3.4 坚持务实规划。切实帮助有条件的村落实制订美丽幸福新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对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基础设施、村部建设、民建规划、水电路等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避免乱挖、乱建、乱种、乱倒等不良习惯。

3.3.5 坚持创新制度。要创新建立健全各村管用的村规民约,积极动员和严格要求村民自觉遵守、自觉执行。村“两委”班子更要自觉主动坚持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并针对实施中发现的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及时组织村民修订,切实用系列村规民约辅助村庄管理。

3.3.6 坚持典型带动。要致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通过村“两委”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个人能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的公益事业心,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到县、乡(镇)、村层层有点公开挂牌示范,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标准,并适时在县、乡(镇)、村组公开推介先进典型,促使相关村组农户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幸福新村的信心。

4 参考文献

[1] 刘荣章,吕姗,李建华,等.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5):1067-1074.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对策;贵州绥阳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73-01

绥阳县第十二届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绥阳县今后5年的发展以实施“四化驱动”战略,实现“加速进位争先、打造百亿强县”的奋斗目标,建设“开放绥阳、效率绥阳、魅力绥阳、幸福绥阳”。为促进绥阳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调研,明确绥阳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以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方法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农业产业化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单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户为基础,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2]。

2 绥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绥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绥阳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以现代烟草、商品蔬菜、辣椒、金银花、生猪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格局。

2.1 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逐年发展壮大

截至2011年末,全县引导和扶持发展了以风华镇农鑫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有遵义市实心人食品有限公司、绥阳县惠乐公司养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有祥兴食品公司、绥阳县阳光牧业有限公司等7家市级龙头企业,有绥阳县贵辣食品有限公司、绥阳县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县级龙头企业。

2.2 标准化建设和无公害体系认证逐渐完善

2005年完成《绥阳县绿色生猪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绥阳县干辣椒(法国小刀豆、大白菜等)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2011年完成《绥阳金银花地方标准》建设。2004年完成1万hm2无公害蔬菜产地的认证,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证书;2005年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获农业部颁发的证书;2008年通过绥阳县阳光牧业有限公司“回归”鸡蛋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风华镇鱼子孔养鱼场获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绥阳县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至今已通过白菜、萝卜、辣椒、番茄等8个品种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品种认证。同时,开展了绥阳“金银花茶”、大路槽“林山红”生态土鸡等农产品品牌注册。

2.3 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截至2011年,全县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 000.00 hm2、年辣椒种植面积达1.37万hm2、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6 866.67 hm2、金银花种植面积达4 066.67 hm2。有大成食品有限公司、贵辣食品有限公司、乡里乡辣椒制品有限公司、裕华魔芋加工有限公司、屿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贵州银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等多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为提高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创建品牌打下基础,为绥阳县农业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2.4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是通过实施现代烟草建设项目,建设工厂化育苗大棚34个(8万m2),修建了烟草主产区的公路、配套水池、烘烤房的现代化改造,使烟草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16万kW。三是正在建设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遥感调查及信息系统,为绥阳县制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资源调查等起到积极作用。四是保供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2 048 m2的蔬菜温室育苗基地、1 200 m3的冷库等基础设施。五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采集已基本完成,为全县科学配方施肥、提高生产能力奠定基础。六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正在建设完善,可实现动物从出生到餐桌的信息追溯,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证。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正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得到更可靠的保证。八是招商引资,引进建设绥阳福润公司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贵州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项目,将为绥阳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 绥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是分散的农户与广阔的大市场联接的桥梁和纽带,绥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较快地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经营规模小、利益连接机制散、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状态,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不能发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3]。

3.2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联结不紧密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不稳定,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订单生产的数量少,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二是农民不能从龙头企业得到资金、技术等服务;三是加工增值的好处及流通环节的利润一般由企业所得,农户很难分享。

3.3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效益难提高

由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贷款风险大,企业又缺乏资产抵押。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考虑,在龙头企业贷款发放方面非常慎重,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产品只能粗加工上市,产业链条短,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企业的效益很难得到提高[4]。

4 推进绥阳县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对策

4.1 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4.1.1 抓好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将现有小规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向大规模企业;二是利用民间资本,引导种养营销大户向龙头企业发展;三是创造宽松环境,制订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龙头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培育发展一些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5-6]。

4.1.2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一是加快推进绥阳县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识、产地、产品、质量认证;二是研究制订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四是以烟草、商品蔬菜、辣椒、金银花、生猪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抓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4.2 加强引导,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2.1 推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统一制订和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在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加强互相协调、互相沟通,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4.2.2 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双赢。一是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二是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发展订单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条件下,规范企业与农户双方的义务与权利。

4.3 强化政府的服务指导,营造龙头企业发展的环境

4.3.1 加大协调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协调指导力度,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使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4.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4.3.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是将产学研、农科教结合起来,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推广重大关键加工技术,健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是加强农民、技术工人、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三是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

4.3.4 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种协会的发展。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民兴办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4.3.5 加大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龙头企业资格,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4.4 加大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做好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精心组织龙头企业及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提高知名度。

5 参考文献

[1] 张雯,张广胜.农民增收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探讨[J].农业经济,2012(1):11-12.

[2] 张羽芬.秀山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2,6(2):44-48.

[3] 杨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18-20.

[4] 胡丕富,王世琴,王吉凤.当前外资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2(1):36-38.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盐城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岸线占江苏56%,沿海滩涂面积占江苏67%,农业份额全省第一的盐城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在《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全力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沿海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盐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盐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1、加强载体建设,为现代农业构建发展平台。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达168个,面积规模已达59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超过300万亩,累计投资总额达15.52亿元。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13个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面积5.32万亩,已完成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50个重点镇中有42个已在工业集中区中规划设立了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全市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5个,累计投资总额26.2亿元。全市已经基本形成了“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综合批发市场、乡有特色批发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产品经纪人”的五级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这三大载体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盐城市高效农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72.2万亩,比年初增20%,总规模已达43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2.6万亩,比年初增27.6%,总规模已达104.5万亩;高效农业占农业的比重已达35.2%,设施农业占高效农业的比重达23.7%。 

 

2、着力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盐城阜宁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土地“预流转”制度,为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所谓土地“预流转”,就是由村组与土地承包农户预先签订流转意向协议,并向农户预付一定数额的订金。在未正式流转前,土地仍有原承包户经营,当有现代农业项目进入时再与农户签订正式流转合同,流入方按合同每年向农民支付租金,以此增加农村土地储备。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确保农民在流转中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流转的积极性。2009年阜宁新增流转土地20.3万亩,全县已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7.84万亩,占总承包地面积的41%。二是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较高投入,很多农民就因为“囊中羞涩”,贷款难而萌生资金互助合作的动因。目前全市已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114个,共有10.27万社员入社,吸纳社员股金及互助金11.12亿元,投放互助金9.33亿元。三是创立了“党支部+合作社”的新型组织化模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东台市富安镇在1998年7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2000年7月,成立了合作社党委。在栽种、收烘、缫丝等环节,每个关键岗位都是党员带头,为大伙树立榜样。他们的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就把党支部建到哪里。该合作社已经带动了近30万农民致富。目前,盐城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45个,居全省首位,其中80%以上的规模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 

 

3、强化科技兴农,形成现代农业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一是引进新品种。甜叶菊是天然的甜味剂植物,其干叶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东台市特有的沿海富钾沙土壤和海边气候,使种植甜叶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认定为最适宜生长甜叶菊的全球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在产业化带动下,东台市2009年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冲刺。近年来,盐城市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有5~10个。二是引用新技术。好品种需要新技术作支撑,旧品种也能因为新技术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抢占农业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已经成为盐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在阜宁县三灶镇头灶村境内的航天育种基地,有被称为“植物伟哥”的黄秋葵,有孕妇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处的“菜用肉西瓜”,还有可长到如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据了解,目前至少有30位以上的博士级人才分布在盐城各地从事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加工,为提升盐城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推广高效立体种养新模式。大丰市推广的30多种稻田、棉田种养高效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3%。东台、阜宁、盐都、射阳、建湖等县市区采用多种复合经营模式,有的实现一年五种五收甚至六种六收,亩收入万元以上。 

 

二、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盐城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现状 创新 瓶颈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46-02

祁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先后荣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梨产业十强县、全国水果建设百强示范县以及三晋养牛第一县等称号。长期以来,我县一直是全省主要产粮区和大太原都市圈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是农业部确定的小麦、玉米、水果、肉牛等品种的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曾经被时任省长张宝顺寄语“执山西农业之牛耳”,袁纯清书记对我县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也给予高度评价,这一切都印证着我县农业的凸显优势。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粮食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2013年我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8.8万亩,粮食总产2.23亿公斤。

2.水果产业发展强劲

产业发展上:全县果树面积19万亩,其中梨树面积15万亩,苹果面积3.7万亩。现有恒温冷库200余座,土窑洞2.3万余孔,总贮藏能力达到20万吨,水果贮藏量10万吨,水果贮藏增值1亿元。

经营机制上:全县现有果树专业合作社组织65个,从事果品流通营销经纪人达到3000余人,贮藏运销大户达30余户,并有耀华、麒麟、华裕、源凯、新晋川5家果品贮藏营销龙头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作为“一县一业”的水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3.畜牧产业蓄能增势

产业规模上: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5.8万头;奶牛存栏2.19万头;猪饲养量达到42.72万头;鸡饲养量达到830.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0279吨、49734吨和53674吨。

发展后劲上:奶牛养殖业实施奶业“1135”工程,建成全省最大的奶源基地县和全国重点奶源基地。肉牛养殖存栏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3个,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42个。

4.设施蔬菜蓬勃发展

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近两年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园区建设、标杆示范等措施积极推进,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截止2013年全县蔬菜播种13.1万亩,总产达到39.4万吨,累计发展设施蔬菜2.7万亩。城赵、贾令依托华祁食品有限公司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的订单农业,辣椒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产品行销八个省市,获得了“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二、把脉产业发展现状,会诊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1.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纵观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基地生产相对发达,龙头企业不强,导致产业链条未能充分延伸。如我县果菜牛均形成一定优势规模,而48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无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如我们的酥梨远销美国、东盟、港澳,鸡蛋直供香港,但我们的农产品没有一个驰名商标;产业化机制缺位,各产业的产、加、销,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状态,导致各产业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和互利机制仍未全面建立。

2.土地流转、资金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瓶颈

发展现代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土地、资金是关键要素。纵观我们园区的发展,土地的流转,都不是轻轻松松实现的,流转土地不一定都难,难就难在连片流转;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纠纷仲裁机制两大服务体系,加快全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步伐,促进规模经营良性发展。再说资金,现代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资本农业,投资强度大,而经营实体普遍反映资金周转困难,融资难,贷款门槛高,更无法实现大规模扩张发展。

三、理清发展思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举措

1.抓基础,持续做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良好的发展规划,良好的配套体系,所以必须紧紧抓住条件建设,为优势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1.1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要继续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高标准推进水利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促进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形成区域优势;要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充分把新技术应用于产业、转化为效益,确保我县农业的基础优势。

1.2着力抓好板块农业。要按照“108综合发展廊带”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要以园区、市场为抓手,持续推进“四个十”工程,积极建设六大农业基地打造农业五大市场,树立产业标杆,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产业带。

2.抓改革,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各类要素活力

2.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农村承包关系基础上首先要给农民确权,尽快把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集体持有的建设用地等资源以法律凭据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第二要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建立县乡村流转服务体系、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并规范运作,然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心的实践基础上,探索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办法,稳妥有序盘活农村产权要素。第三要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在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让市场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此外,还应创新更多的制度机制,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等。

2.2引深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现行的金融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不匹配因素。应逐步推进面向农业农村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或实体,增加农业融资途径。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推进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资产、牲畜活体等形式的抵押贷款,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融资有方。从而不断释放农民相关财产权活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金融机构盈利的新路子。

三、抓机制,生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动力

1.建立项目整合机制。继续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明确重点项目后,将财政、发改、农、林、水、牧等各类资金统筹整合,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办法,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树立产业标杆,真正发挥出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

2.建立农业招商引资机制。政府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多层次开展农业大招商、大引资活动,吸引社会资本、有识之士投资现代农业,围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休闲等开发建设,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领域。通过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引导公司农业、资本农业在农业大格局中占有一定比例,形成多元化投资、多主体经营、多层次发展的局面。

四、抓投入,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保障

1.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县级财政:要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为原则,保证全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幅度逐年增长;直补资金;要严格管理规范落实各项支农直补资金,确保钞票进入农民的口袋;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

2.加强信贷支农。现有金融机构应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加大对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让农业加工企业、农民借贷有门。要创新信贷支农办法,加强政银合作,应由政府牵头开展银农对接活动并形成机制,由农业部门筛选一批现代农业建设重点项目,与各金融单位进行有效对接合作,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抓支撑,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条件

1.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受训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每户有一名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2.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农业信息化应用上,以农廉网为载体,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信息系统,全方位打造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继续责任到人,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建立乡村两级监管体系,建设覆盖生产、储运、销售各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范文6

1.在低碳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1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缺少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设备。城乡差异化的一个表现是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娱乐都有明显的对比,而在农业这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各项设施都不如城市,资金的投入也较少,生产技术更没有国家或大型企业的支持,很多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等都比较落后,所以对于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节能减排措施没有办法有效实行。3.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的农村人口较多,而在这些众多的农村人口中,却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低碳时代下农业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了解并不多,这使得农村的农业发展仅靠农民的蛮干,缺少相应的技术援助,不明白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这些问题都会阻碍低碳农业的发展进程。

1.2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式大多属于粗放型。用最少的土地得到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是农业生产的终极目的。而在我国,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土地的肥沃程度。当前必须大力整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结构和形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充分地利用土地,增加土地的有机程度,使农业经济充分发展,农业发展可以由此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2.低碳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和保护世界环境的目的,我国应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

2.1我国应该加快建设健康、和谐的农业经济结构。所谓健康、和谐的农业经济结构实质上指的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相辅相成并且健康、和谐发展,以达到两者平衡、经济高效发展的状态。低碳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有截然不同的方向与目标,即运用优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使得经济与自然环境得到和谐、健康、长久、共赢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剧烈变化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将受到严重挑战,并且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也将受到不可忽视的威胁,所以,在目前的低碳时代下,必须做好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设备使用率、普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工作。尽管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仍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根据这些不足,制定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