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1

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医疗行业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抓手,已经在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中普遍开展。根据《医疗卫生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围绕建设国家、省级、地市级等三级信息平台,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数据库,构建一个医疗卫生专用网络,健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经过“十二五”的五年建设,80%以上医院部署应用了医疗信息系统(HIS),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120余项信息标准得到修订与增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建设格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趋势更加明显,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家庭医疗等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因此,开展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用好用实虚拟化技术,是立足现有建设成果,提升医疗卫生的体系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

2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虚拟化技术的集中体现。自2006年美国亚马逊推出世界首个云计算系统——亚马逊云服务(AmazonWebServices,简称AWS),云计算开始在全球范围的快速的推广应用,据Gartner公司统计,2015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45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费组成部分。同样,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对云计算技术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作用高度关注,经过近几年发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已经完成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并在市场运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作为一个发展的理念,其理论研究者与技术实现者从不同视角对云计算技术概念进行多样化描述,现阶段较为权威的概念描述是美国NIST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服务模式,已以形成网络、存储、应用、服务等资源池为目标,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的整合优化,增强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通过云计算定义可以看出,云计算技术以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资源池为核心目标,强化对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削峰填谷,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强调对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2)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均衡负载;(3)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控;(4)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智能重组;(5)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成本压缩。

3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简单而言,“智慧医疗”是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相结合的产物,包含医疗资源整合、医疗远程协同、医疗信息安全等方面,它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坚持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增强业务互联互通,加强机构远程联动,逐渐实现业务应用、基础平台、硬件设备等层级的信息共享。当前,云计算技术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及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三个维度,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3.1在I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与光纤通道存储设备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物理上分布的计算、存储硬件资源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调配。强化以虚拟机(VM)的形式,对各医院、医疗点、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硬件环节支撑。初步估算,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推广应用,可以使国内医疗行业减少50%以上硬件设备采购投资及60%以上的设备运维成本,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3.2在P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以医疗行业公共云与医院私有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形成全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疗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的融合共享,实现面向公共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包含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功能。

3.3在S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基于安全保密的前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中医疗数据的服务共享,形成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施对患者的电子病历的增量管理,满足患者危急转院、异地就医的医疗信息动态支援保障。

4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

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涵盖要素多,集成难度高的庞大信息工程,国内相关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应用方式,因此抓好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的融会,落实好国务院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必由之路,经研究,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以全国医疗公共云平台建设为着力点

持续推动面向社会公共服务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提升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服务保障能力。针对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型医院看病难等问题,开展自助服务机、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会”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提供医疗服务效率,加快患者、药品、医疗设备的流转速度,减少优势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

4.2以面向个人的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为切入点

持续推动医疗服务由医院集中式向家庭分散式的延伸保障。依托智能手表(手环)与智能内衣等技术,实现对家庭危重病人与遗传病史的人员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给出重大疾病威胁报警。同时,借助远程视频看诊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异地、分布的病人的病状判断,以及所服药物品种、剂量的在线指导。

4.3以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为立足点

持续加强医疗信息标准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全民参与、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服务接口”等方式,修改完善医疗标准体系中基础类、数据类、标准类与管理类等标准,推动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提供系统拓展性与适应性,降低系统建设风险。

5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主流的网络信息虚拟化技术,在国内外电子政务、企业指导、航空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不断推出“智慧医疗”的研究专著,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智慧医疗将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应持之以恒的加强关注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

作者:龙平 单位:和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战国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5,05):22-24.

[2]李甜金.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大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4,23(9):27-32.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2

关键词:企业云存储;系统架构;核心技术;访问规则和认证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9-1909-03

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办公早已不是一个新颖的名词。信息化的工作模式为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带来无与伦比的帮助和便利,使得各项工作的质量或效率均得到极大的提升。所以,很多企业将信息化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企业平台构成部分,不惜投以重金来搭建自己的企业信息化平台,以此来保障自己企业的工作任务在IT平台的支持下高效高质量的推进,从而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利润。

诚然,信息化技术无论与当今何种工作模式,都可以带来极大的辅助和效率提升,所以合理的信息化部署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而在这方面的投资,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也都是必要和值得的。不过与此同时,IT业内也在各个技术领域不断进行着新技术的研究,在很多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前几年提出的云计算技术,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旨在提升硬件效率使用率和资源弹性整合,一被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肯定和质疑交错的声音中,云计算稳步发展,其中的某些技术在几年后的今天已经在很多领域投入使用,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应用功效打破了部分反对者质疑的声音,初步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如今,云计算的热度丝毫没有消退,相反很多企业也开始采用了这一先进的技术,得以使用少量的信息化投资换取更大的IT能力回报,大大提升了信息化投资的性价比,为自己的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1 企业云存储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的、能够方便并且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近几年关于此方面的讨论和定义层出不穷,该文这里不做累述。要着重强调的是,云计算技术不是一种新的技术,它更应该是一种新型的交付模式。从技术层面来讲,它应该是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并行处理技术等多领域多技术的融合产物;但是从交付模式上讲,它却革命性的打破传统IT架构,创新的以面向服务为主体交付模式。而从信息化服务的基础问题――存储角度上说,云存储可靠的分布式多容灾存储模式,更是为云平台中数据存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依托云计算,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大量数据和重要信息安全、可靠、便捷的存放于云存储池中。这对于以往企业不得不在私有的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存储集群的情况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存储解决之道。

所以,当企业在自己内部进行云部署或者采用租用供应商ISP提供的云服务时,这种企业云的模式特征和优势就尤为明显。云存储不是单纯的依赖硬件部署和技术人员的配置支持,将传统的数据存储配置和管理方式从硬件级别上升至软件级别,使得整体运行更加高效,同时可以将运维技术人员从枯燥繁杂的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面向用户所要使用的不同数据类型,以中心式管理模式对数据进行部署管理,从提供服务的角度解决多类型数据的读写和容灾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一般来说,云存储非常适合企业的发展。一个良好的云存储平台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诸多IT问题,还能够帮助用户节省大量的IT资金。以下是一个经典的企业云存储系统体系架构的部署示意图。

从架构图中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访问云存储服务器。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基本区分,大致可以分成两类:数据读写操作和属操作。所有操作最终经过访问控制器进行分析管理,根据其具体内容(属性或者规则)做出决策其是否允许执行。其中相关管理节点,均采用集群服务器以提供弹,以保障其突况下的运行性能。

由此,企业中应用云平台以及其基础支持部分的云存储中心,可以为企业的信息化等工作部署带来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例如租用服务器、远程设备管理、视频监视系统等等多项应用,均可以在企业云中得到部署,为现代化企业的日常办公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 企业云存储技术与关键方案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3

【关键词】云计算 数据安全 问题 解决方案

一、云计算的最重要的存在意义及服务内容和基本意义的概念及应用

(一)云计算的最重要的存在意义及服务内容

简单来说,电子邮件、在线办公软件、网络硬盘、即时通讯等一些广大消费者经常用的网络通讯工具、服务都是云计算里的服务方法,现如今我们的生活都在向云计算的模式不断的靠拢。动态升级以及对储存的资源虚拟化这都是组成云计算的一些主要的构架,而这些资源都是在网络空间上能被用户共同分享、储存的一些数据文件,就像QQ、MSN这些网络通讯工具一样,使用者并不用了解太多的运用云计算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就可以很好的运用云计算的技术。

(二)云计算的基本应用概况

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以及生活需求来看,云计算不仅仅是某一种特定的新技术产品,而是许多IT精英发展后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商业模式的技术。而云计算在传播网络信息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理念方面的应用,每个行业都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来对云计算的理念进行有效创新。

(三)以互联网应用领域为代表的大数据处理

现有的互联网公司要根据上述的操作程序对用户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还有文字检索及效果呈现,最终的目地就是让用户高度满意;不仅如此,在对数据收集、存储、文字检索以及效果呈现的过程中,系统和构架还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而这些内容都是以前的商业IT计算方式所不能精确完成的。

(四)企业、行业信息化系统的私有云改造

企业、行业都信息化后,其生产效率及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并给企业引进了新的成本,但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的提高,信息的处理方式也需要一个更高端、快速的方式来处理信息,传统的IT制造企业想将大型机、超算中心等一些传统的方式改成云计算技术的服务方式,把原来的IT构架变为虚拟化网络服务,并对以前的数据进行数据库的综合,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自动调度的系统,这就可以让企业拥有合适的数据计算技术,还可以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五)社会化的IT服务

一些私有云服务是大多数大型企业所用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不能利用私有云服务。而社会化云计算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将来中、小型企业都可以使用私有云服务并摆脱一些专业的硬件设备的束缚,那么云计算商业发展将有一种明确的方向,但是目前,云计算的发展还是有些许的阻碍的,需要我们想办法去解决。

二、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方面可以采取主要的两方面的保护:第一,可以对数据采取法律方面的保护,通过法律的一些规章制度对数据的安全进行保障。第二,在IT系统的应用上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保障,可以通过建立防火墙、安全监测系统、数据加密、权限设置和数据备份等方式对数据的安全进行保障。下面将以亚马逊公司的私有云数据安全保护方式为例对云计算服务中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分析。

主流的私有云保护措施是将企业的全部数据从传统的IT基础构架方式转变为高效的自动化管理模式的云计算IT基础构架,实施私有云计算的第一步就是将现有的处理器、储存、网络等IT资源高度虚拟化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新的整合和组织,构建出具有高扩展性能的IT构架,然后使用高强度的管理应用软件进行辅助,最终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的IT资源管理系统,这样的应用构架能够让客户的企业本身对IT资源进行高强度的资源控制能力,同时,建立网络控制和系统防火墙对数据进行保护,这样,客户企业在私有云上的数据就能够得到同程度的安全保障。

在主流的私有云构架之外,亚马逊公司的虚拟私有云专门为客户企业提供一套全新的安全性强的私有云构建方案。一般的主流私有云安全解决方案都是在IT资源的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方面加强技术的发展,而亚马逊公司主要是为企业建立一个企业个人的虚拟网络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安全保障,并且服务公司还将虚拟网络与现有的IT构架进行巧妙的联合。这样,企业就能够在在公共的私有云平台建立自己额虚拟网络,然后通过企业自身对数据进行密码加密设置,在将自己的企业的私有云与整体进行联合,构造自己的私有云的安全构架。在申请创建EC2实例时,能够把自己企业的私有云与特定的虚拟私有云进行绑定,在EC2实例启动之后,该实例也就相当于运行在整个大的企业局域网之内。虽然VPC网络中所有的EC2实例仍然位于公有云平台上,但是在这种IT架构下,企业内部的防火墙和亚马逊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双重的对数据的安全进行保护,增大了私有云数据的安全性[2]。

三、总结

根据以上表格数据显示,不同解决性的构架表都有利有弊,所以,要结合客户本身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构架选择,同时还要全面的考虑各方面因素,来保证最有效的构架对数据产生最有效的处理。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云计算水平也在不断的变革,而数据安全方面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同样越来越多,而这就要求工作人的自身素质和社会法律知识也要不断的提高,全面的做好对云计算安全的工作使命,这样才可以避免云计算中的数据安全失误率降到最低,以此来保证云计算数据的稳定性格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景旭,李冰冰,何东健.跨隐私数据库加密数据等值连接共享协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08)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4

关键词: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并行计算;Web Service;网格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63-03

Introduction of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DUAN Xiao-guo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00, China)

Abstract: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system is developing quickly, we can use cheap hard ware to do some research work which only 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an do before by this technology, today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research, database search, complex computation and other fields. Such as: P2P, Mobile Agent, Gri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Web Service. Introduce this technology and some application examples here.

Key words: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cloud computing; parallel computing; Web Service; grid computing

1 综述

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技术为研究开发高性能计算机另辟蹊径,使用普通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之后,通过这两种计算技术来完成以前只有在高性能计算机上才能进行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分布式计算技术已经使参与分布式计算的普通计算机的“联合计算能力”超过了单台超级计算机。分布式计算技术已经有十几年的研究历史, 但现在仍然是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一片热土,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展起来特点各异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分支。

1.1 分布式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1]

现在对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分布式计算环境。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已经有多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各不同领域得到应用,下面是比较主流的几种技术:中间件技术、P2P技术、移动Agent技术、网格技术、Web Service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已经在其适合的领域内用于科学研究或大规模数据计算。

整体研究水平来看,国内的研究水平和国际上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我国虽然拥有数量巨大的计算机用户和网络用户,但了解或者知道分布式计算的用户却不多,大部分人或者绝大部分用户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网上查询、聊天等工作,只有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才参与分布式计算,这和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理论起点低,研究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都和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距。

1.2 分布式计算国内外应用现状[1]

现在分布式计算已经应用在科研、教育、天气预报分析、数据库搜索、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以下是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SETI@home是国际上比较著名的一个分布式计算应用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使用参与分布式计算的计算机下载计算程序来对射电望远镜收到的海量信号进行计算分析,目的是确定地球之外有无类人或类似地球生物的生命存在,寻找宇宙中的生命体,我们国家也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参与这个科研项目。

若说SETI@home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下面这两个项目则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Climateprediction工程是分布式计算技术在气象预测领域内的成功应用例子之一,研究者首先建立气象计算模型,全球各地巨的气象数据输入计算程序,任何参加这个项目的组织和机构或者个人,都可领到合适的计算任务,并把计算的结果返回,通过海量的计算来组建地球气象模型。

Folding@home是另一个著名的分布式计算工程,这个项目主要是研究蛋白质折叠、、聚合及由此过程引起的一些相关疾病。使用计算机来模拟蛋白质的折叠和聚合过程需要海量的计算,分布式计算可以通过利用大量的闲散计算资源,甚至是跨越国界、民族的界限,来承担这个巨大的计算任务,研究这些疾病的产生原理,为攻克和预防这些疾病做理论上的分析,目前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组织参与这个项目,我们中国也有人参与这个项目。

作为应用分布式计算最成功的组织之一:谷歌,他的文件管理系统被作为一个典范,许多学者对其研究,一些同行进行效仿,甚至有些人将谷歌的文件管理系统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GFS这个原本是谷歌自有名词缩写因此也成了这个行业应用分布式计算的一个典范。

和上面的应用例子类似的分布式计算工程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这些项目大都互无联系,甚至每个项目都使用一个不同的软件,使用不同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如何整合这些互不关联的项目,更大限度地发挥参与这些工程的计算机的能力,这也是一个研究课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经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网络计算平台,即行内皆知的BOINC(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这个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把不同的分布式计算项目连接起来,对参与这些项目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合理分配,从而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

2 分布式计算的关键技术

2.1 关键技术一:中间件技术[2]

中间件技术是比较早期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所谓的中间件技术,就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是一个联络不同技术和操作系统的纽带,通过这个软件,分布式应用软件可以在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技术的计算机之间进行计算资源共享,IBM和SUN Microsystems以及AT&T贝尔实验室都对中间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贝尔实验室于1984年的Tuxedo应该算是早期比较成熟的中间件技术产品,这个负责屏蔽不同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通讯协议的中间件就负责计算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以及网络通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多种技术开始融合,中间件技术又发展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多个产品,例如:自适应中间件、移动中间件、对象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等等。

中间件技术是分布式计算技术中的一种基础技术,其他一些分布式计算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结合以优化分布式计算技术,例如:网格计算。

2.2 关键技术二:网格技术[3]

网格计算是目前最重要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之一,它通过网络系统将分布在不同地点或区域的计算机资源(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以及信息数据等)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异构计算机”,虽然这些计算资源分布在各自不同的计算机上,这些计算机可能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技术协议,但是通过网格技术组建的这个系统却可以象一台计算机一样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从而完成一些计算规模巨大的复杂运算和数据处理任务。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种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不仅仅为提供复杂就算提供支持,还可以在很大的区域范围内,打破企业、组织和国家界限,避免重复资源投资和浪费,充分利用自己的计算资源,因此网格计算在分布式计算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网格有多种体系结构,其中Foster等提出的五层沙漏结构(图1)为比较典型的一种体系结构,自下向上分别是构造层、连接层、资源层、汇聚层和应用层;还有一种典型的结构体系:开放网格服务结构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这个结构是结合Web Service技术的网格体系,OGSA是以服务为中心的“服务结构”,定义了“网格服务”的概念,网格服务是一种Web Service,该服务提供了一组接口。

网格系统大致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基本结构:底层(构造层),主要是分布在各个计算机上的资源,硬件和软件、信息数据等;中间层,主要负责屏蔽底层资源的异构性,是上面提到的中间件技术;应用层,这是我们的工作平台,通过应用层来组织协调和合理利用底层的资源来完成分布式工作任务。

网格(GRID) 归诸于一个下部基础构造,它使得高端计算、网络、数据库和私有科学工具的集成和协作使用成为可能,并且,能够被多个组织所管理。网格应用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或计算,经常需要组织间的安全的资源共享。因此,它们不易被今天的Internet和WEB基础构造所处理。

2.3 关键技术三:移动Agent技术[4]

移动Agent是一种可以在构成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各节点移动的软件Agent,软件Agent应该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产物,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解决知识表达、机器学习、推理等类似人的智能的算法问题,而软件Agent就具有类人的智能,可以自主管理,能对环境做出响应,甚至主动行动,进行推理计算来完成任务。我们一般把软件Agent看做是在一台机器上运行的一个程序,而移动Agent则是可以自主在网络上构成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各节点之间进行移动的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带着自己的任务找到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节点(这个节点有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数据、硬件、软件等资源),通过网络移动到这个节点,在此暂时定居,利用这个节点的资源进行计算,计算结束后,这个Agent携带计算结果通过网络自主移动到下一个需要达到的节点,这种模式可以减少网络拥堵,在一个节点盘踞期间,甚至可以断开网络连接也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只要在它完成任务需要移动时恢复网络连接即可。这种移动类似密封采蜜,一朵花上的资源用完之后飞到另外一朵花上,满载之后(完成任务)飞回蜂窝,卸载蜂蜜,进行第二次行动。这和传统的数据调用方式要好得多,一来可以减少大量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对带宽的要求就低了;二来可以减少大量数据传递带来的数据错误,提高计算的效率和鲁棒性;图2和图3分别是传统网络计算和移动Agent的示意图。

图2 传统网络计算方式 图3 移动Agent

移动Agent技术自90年代开始发展很快,因其本身就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分布式计算模式,且具有极好的鲁棒性,对网络的要求低,故这项技术是目前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2.4 关键技术四:P2P技术[5]

P2P(Peer-to-Peer)对等网络应该是资格比较老的一项技术,例如TCP/IP协议,并没有对客户机和服务器做区分,所谓的“对等”就是地位相同,在网络中的节点处于同样的地位,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区分,这些地位相等的节点可以互相进行资源利用和数据共享,不需要通过服务器来转接和通信,这样可以减少对服务器的依赖,也就降低了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软件、硬件要求)。当然,纯粹的对等网也有其弊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分支和混合技术发展起来,例如为了解决P2P搜索速度慢的问题,在对等网中仍然设置服务器,但是服务器只提供搜索索引,各节点可以快速在服务器上查到要搜索的资源目录和地址,然后直接去目标地址完成资源交互。为了解决热点资源网路堵塞的问题,数据传输方式由点对点方式发展为多点对多点传输,该项技术已经在现在的网络上广泛应用。点对点传输只能在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传送数据,若一个节点的资源对应多个目标节点,其传送效率就低了,多点传送解决这个问题,将数据源分割成多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可以不依照顺序给各目标节点发送,同时收到数据包的目标节点可以作为其他目标节点的源节点,给其他未收到该数据包的节点传送数据,使用这种技术,下载源数据的节点越多,实际传送的效率就越快,但是若不能将全部数据包都收齐,这些数据包将无法连接起来,也就无法使用,点对点传输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2.5 关键技术五:Web service技术[6]

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优点就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分配给多个计算节点同时去计算,起初的并行计算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执行,也可以提高运行效率,现在的分布式计算已经将计算扩展到多台计算机,甚至是多个网络,在网络上有序执行一个共同的任务,当然离不开Web技术,但在分布式计算发展起来之前的网络协议并不能满足分布式计算的要求,于是产生了Web service技术,简单地说,这种技术的功能和中间件的功能有相似之处:Web service技术是屏蔽掉不同开发平台开发的功能模块的相互调用的障碍,从而可以利用 HTTP 和 SOAP 协议使商业数据在 Web 上传输,可以调用这些开发平台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计算任务。这样看来,要在互联网上实施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就需要Web service做支撑,因此很多人认为这项技术是分布式系统继续研究和开发的理想模型。

2.6 关键技术六:云计算[7]

云计算也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将巨大的计算处理程序分拆成无数个小的子程序,再将这些小程序分配给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所谓的“云”,最初来自“电子云”的概念,这种子程序的分解是数量巨大,或者可以想象成将水滴分解到蒸气一样的微小颗粒,也就是“云”状态,如此多的任务,分配给同样多的计算节点去计算,每个节点的任务很小,计算也很快,但如何管理这如云一样的庞大网络,就大有文章。使用这项技术,服务提供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数秒或者几分钟),达成处理数数量巨大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更可计算一些像是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稍早之前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术即为“云计算”的概念起源。

3 结论

分布式计算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因有低运营成本高计算性能的优势,且目前我国有丰富的闲置计算资源,其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关于对该项技术的研究,我国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计算机大国,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闲置,现在分布式计算技术只是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内作为研究和应用的对象,分布式计算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各项技术大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据安全问题、网络异构问题等等,还有巨大的研究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邓传军,马志民.分布式计算模型探讨[D].福建:厦门大学,2005.

[2] 奚丽倩,袁国良.浅析中间件技术的研究现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9.

[3] 赵东.网格计算环境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3.

[4] 于涛,张继棠,雷飞鹏.Mobile Agent技术应用[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07.

[5] 周文莉,吴晓非.P2P技术综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6] 杨涛,刘金德.web service技术综述――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式[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04.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多媒体机房;C/S管理;无盘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8-6795-03

1 概述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机房在多数学校得到广泛建设和应用。在建设初期,由于网络结构简单,通常是每个机房都是一个小型局域网络,各机房相对独立,形成网络孤岛,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同时中心机房必须配备多个服务器设备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孤岛”服务,如FTP服务器、安全防火墙、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等。每个孤岛在不同的时刻针对相同的服务也有不同质量的要求,这就造成这些服务器必须24小时满负荷戒备,但是其真正的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据统计,大多数服务器的资源平均使用率仅10%-30%之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实验课程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硬件资源而被压缩,或者由于实验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学生实验带来一定的困难,多次实验之间无法获得连续性,实验结果无法与教学计划和任务相结合。如何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实验的环境,如何保存每一次的实验结果,如何让教师与学生更好的互动尤其显得重要。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给教育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支撑和更高要求。云计算技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其高效可靠的系统技术、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方式以及合理的资源管理功能,为学校的多媒体机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 传统机房结构分析

2.1 C/S模式管理结构

目前,大多数校园机房都建设在C/S模式的网络服务器管理结构下。这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见图1)通过在分布式系统中建立在广域网内,学校中的各个独立部门分别组成一个局域网加入到这个广域网中,但是各个局域网都由一个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集管理。各个独立部门分开管理,部门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

校园多媒体机房是校园网中的若干个局域子网,由于每个多媒体机房需要配置相同的硬件设备,如交换机、主机、显示器等,而且针对不同需求的多媒体机房可能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服务器设备,如大型数据库实验机房需要配备数据库服务器、学生实验材料或者作业需要文件服务器管理等等。但是这些服务器有些功能重复、有些可能会同时有多个客户端申请访问,但有时又不会被使用,这样就造成了硬件资源严重浪费;而且机房的维护工作量巨大,当需要安装软件时可能需要对所有的电脑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由于机房管理比较困难,经常会发生学生使用U盘拷贝信息的时候或者在使用系统的时候的误操作,造成文件的破坏和整个局域网络病毒的感染,管理人员不得不对病毒感染中的网络内所有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这样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大量的工作量。通常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购入大量的硬件设备,然而高校资金投入是不均等的,知名高校由于担当着前沿技术的研究课题, 具有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机会而获得大量的投资建设,而其他高校由于教育经费的紧缺,构建这样项目的实验环境需要巨大的投入而难以担当。

2.2 无盘终端模式

针对机房计算机管理困难,软件难以维护的问题,部分高校的机房采用无盘站为客户端。无盘网络就是采用一台服务器进行管理,所有信息资源都布置在服务器上,无盘工作站不带硬盘和软驱,其操作系统文件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无盘站都是由固化在无盘工作站的网卡上的远程启动芯片(Boot Rom)以不同的形式向服务器发出启动请求信号,服务器收到后,根据相应的机制,向工作站发送启动数据,工作站下载完启动数据后,系统控制权由Boot Rom转到内存中的某些特定区域,并引导操作系统。每台无盘站只要配置一块网卡,所有内容都从服务器上读取,共享服务器资源。

机房里的计算机可以采用无盘技术组成无盘网络,也可以采用有盘工作站的形式工作,两种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无盘工作站与有盘工作站之间比较

[方式\&特点\&优点\&不足\&无盘工作站\&无硬盘,所有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运行。需要有网络支持\&成本低、易维护\&需要有服务器支撑,如服务器发生故障,则所有机器无法运行,每台无盘站的工作环境相同,不同网络间资源无法共享\&有盘工作站\&有硬盘,所有软件可以在本机运行?\&扩展性能好,可以独立运行,可以不需要网络支持\&资源浪费、维护工作量大、成本较高、资源不能共享\&]

无盘网络解决了校园机房软件维护的难题,同时减少了机房的建设成本,其网络结构依然和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结构相同,但是针对不同网络间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由于无盘网络的建立在网络物理层基础上,用户的数据操作没有连续性,当遇见客户端掉电或者网络终端的情况时,用户必须重新建立数据信息。所以无盘网络大多数仅能支持通常的多媒体教学。

3 云计算环境下的多媒体机房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2007年第3季度诞生的新名词。维基百科给云计算下的定义:云计算将IT相关的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没有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能力的情况下,通过Internet获取需要服务。中国云计算网将云定义为: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目前主流的云计算技术主要有Google的APP Engine、亚马逊的AWS、微软的Azure和Vmare的vCloud等,综合这些主流产品的技术特点,可以发现云计算主要能为用户提供:降低建设成本、应用服务虚拟化、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功能。

在云计算中,数据、应用和服务都存储在云中,“云”就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云计算的所有资源都能够被这个超级计算机来管理,但是由于不同硬件设备间的差异导致和数据不融合导致这些资源兼容性较差。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采用将底层物理结构抽象的方法,使得这种兼容性能够对上层应用透明,从而允许用户在使用和调度“云”中资源时能够自由灵活。处于云中的任何设备都是信息资源并且是共享的。这里的设备不仅仅指硬件设备同时也包括软件资源,还包括软件平台、应用程序、系统管理等软件。在“云”中,用户仅需提出功能需求,云中的服务就能满足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

校园内的各个机房实验室可以组建一个校园云,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实现各个瘦客户端的桌面虚拟化和资源虚拟化。瘦客户机类似于无盘站,也是没有硬盘的计算机设备,但是由于其内部嵌入虚拟化设备,弥补了无盘站的一些使用缺陷,同时能够将终端融入“云”中。由于使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后台创建虚拟机而不是类似于无盘站那样通过网络引导的方式引入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样降低了对网络的依赖和要求,减轻了网络负载,这样强化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避免在研究。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包括移动设备访问其桌面虚拟,每个用户可以独立享有一个或者多个虚拟机,同时用户可以拥有自己专属的配置,个性化灵活,根据需求的不同用户可以向“云”这个超级计算机申请不同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程序。

云计算采用了可伸缩的云平台结构,使计算量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不是本地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中,数据中心的运用与互联网应用更加类似。典型的云计算架构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基础设施层,主要虚拟后的硬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功能的集合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实现内部自动化和管理优化;平台层,介于基础层和应用层间,是软件资源的集合,为云提供一个优化的中间件层,满足云应用的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应用层则是应用软件集合,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各种不同的服务应用。

校园多媒体机房的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目的。现代教学需要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介多种多样,比如针对网页教学,传统教学以HTML与Dreamwaver技术为基础,仅能针对PC设备,然而这样的教学成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对于不同的设备如移动设备、不同的网页制作技术如PHP,其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资源的有限,可能需要额外学时来完成学习。通过云计算的融合和虚拟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的虚拟环境下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来完成知识的掌握和扩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节省了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学校担负着科研任务,科学计算对服务器的要求较高,而运行速度快,精确度高的服务器价格同样也较昂贵,科学计算并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所以科学计算的服务器负载也会因为时间和任务而不同,可以通过云计算系统管理“云”这个超级计算机资源使用情况,可以均衡负载,实现服务器平稳运行 (图2)。校园多媒体机房实现云的网络结构方式,可以大大优化网络运行环境,节省构造成本,同时由于云中的设备能耗较低,实现节能环保,同时由于校园云的安全性可以统一管理维护,保证了机房的安全性和防病毒性。

4 结束语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随着技术进步和教育手段的改进,学校借助云计算技术可以合理整合校园资源,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http:///wiki/Cloud_computing.

[2] 中国云计算网.http://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

[3] 虚拟化与云计算小组.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王竹林.校园网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主流的云计算技术范文6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主要是协助院领导监督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医院的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质量偏差的部门和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医院各项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和患者需求。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突出和医院科室工作内容不断扩大,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也成倍递增,手工操作与计算等传统方法巳经很难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W。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主要是以质量评价与反馈为主,往往很少涉及不同环节的质量,缺乏科学的控制手段,存在医院质量管理效率低下、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此外,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5月8日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由于规定时间较短,目前国内还缺少成型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产品,且现阶段大部分国内医院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很难做出对科室和医务人员的客观评价。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

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信息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各种不足,将分散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虚拟地结合起来,实现应用层面的软硬件资源共享。此外,云计算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对象和应用创新产业,其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管理上的优势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飞速发展。针对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现状和国家有关规定,本文提出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旨在降低系统设备成本、提高系统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快速实现对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

2.云计算技术

2.1概念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和并行计算以及网络存储、虚拟化发展融合的产物。当前,广义的云计算定义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人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在云计算环境下,只需要投人很少的管理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较少的交互即可快速获取配置好的资源共享池中的资源。云计算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所谓云就是指提供资源的网络,是一些能自我管理和维护的虚拟计算资源。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可以无限扩展,而且还可以随时获取和按需使用。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和极其廉价等特点。这些优势已经促使云计算技术逐渐演变为未来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2.2云平台设计和搭建

各种类型的信息平台要实现云计算,其中虚拟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已经被迅速应用于数据中心与其他设备上,正在从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技术蔓延到IT应用的各个角落。此外,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平台使用“池”的概念,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标准化的虚拟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桌面池、安全池等资源池,每个池都可以通过资源动态调整实现调度,最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云计算平台基于分层设计思想,利用服务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互联网技术等将不同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工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平台。与常规的云计算平台相似,本项目所搭建的云计算平台核心架构依然为包括基础设施和管理层、接口层、应用层在内的3层结构。在设计的基础上,即可展开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工作。首先,在服务器上通过安装VMwareWorkstation软件来创建虚拟机,设置主节点和子节点以及主机名称和IP地址等信息。其次,将主节点上生成的密匙分别复制到所有子节点实现不同虚拟机之间的无密码登录。再次,进行Hadoop系统的安装和包括节点地址、访问权限、端口号等信息在内的配置以及子节点文件的格式化处理。最后,将系统原文件和数据库分别放到Apache和MySQL中,以此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工作。

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3.1分散设计,开发标准不一,可扩充性较差

大多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医院各个部门独立实施,未充分考虑到各种资源的共享与联机,且在开发建设中缺少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脱离于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小系统,例如药品管理、人事管理、物资供应、统计分析等,这些小系统难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开发。此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大多是从解决局部问题开始,通常只是注重眼前的问题,没有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难以进行扩充及兼容,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3.2数据类型复杂,数据量大,难以标准化处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类型多样化,包括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和数字型等。从数据量上来看,每一个病人的医疗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处方信息、医嘱信息、挂号和收费信息、化验信息以及B超、CT等各种图片信息等,数据量非常庞大。此外,这些数据类型和海量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也非常复杂。而计算机应用就是对信息标准化和代码化处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从数据获取、传输到存储、分析等过程都要规范统一,但是现实情况却非常困难。

3.3开发思想需要改变

当前,绝大多数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仍然以财务为核心,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但是长远来看这与医院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的本质相违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院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弊端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最初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应该逐渐从以财务为核心转向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妥善处理好病人医疗信息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此外,当前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只能提供小范围、局限的病人医疗信息,不能为有关主管单位或决策部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科学信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想也要发生转变。

4.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

4.1引入PDCA循环制度

结合计划、执行、检査、处置(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不断优化业务模式,全面整合数据,科学汇总分析。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医院实现质量管理的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2选取合理的加权项进行全面质量评价

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实际内容,将医务人员的各项指标作为考察项目,全面、客观汇总统计评分,科室/个人总分=处方质量+检查申请单+病历书写+病案归档+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出诊+出院随访+医德医风等项得分总和。此外,本项目还根据卫计委的最新文件要求,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和业务指标,实现不同医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统一,确保共享和集成。

5.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5.1主要设计目标

5.1.1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架构

5.1.2规范各种医疗接口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但要规范信息模型和共享接口标准,而且还要规范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及其相应的接口规范标准,只有这样方能实现后续的集成要求。如病人就诊信息的集成,形成病人主索引,建立对外的统一数据交换接口;外部信息交换系统标准的集成,形成科室间交换、与医院间交换、与医保系统交换等信息交换接口。

5.2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5.2.1技术路线本项目按照医院质量管理科的业务来设计实施,结合卫计委、医院下发的各种技术指标、业务指标等,实现高度统一。图2为本项目构建的一个操作简便、业务流程清晰的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

5.2.2实施方案(1)建立一个基础平台,符合面向服务设计理念且可扩展的IT基础架构。为医院内部、多机构、多业务系统的接人提供底层支撑;和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交换架构,基于先进的语义分析技术,对各个科室数据深度汇总利用;规范业务数据交换标准和系统接人方式,确立以HL7为标准的数据交换标准,形成一套规范的集成接入接口的设计,方便各类系统的接入。(2)构建模式以云计算为基础。云计算利用网络将分散在个人计算机端口的闲置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整合利用起来,获得高性能、高可用性、低成本的超级计算机功能。云计算体系架构分为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层次。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信息技术是推动我国医疗“四大体系,体制机制”发展的重要支柱。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院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3)在整体设计中,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数据集成系统与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与现有的临床业务系统和手术室等业务应用系统集成。(4)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总线提供HL7信息解析,实现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智能路由和数据转换,提供对核心业务系统的集成接入。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层次:集成适配器服务层负责数据源的接人及数据传递;集成服务层以总线的方式构建集成平台,负责实现整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功能;数据服务层负责整个数据中心库的数据管理,即数据中心库;基础应用服务层负责整个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开发部署平台;页面展现层构建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和个性化处理。

5.3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

5.3.1技术指标(1)医院系统内部采用B/S架构,MS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稳定的Tomcat6.0,客户端只需要通过H:浏览器即可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2)采用云计算的构建模式,所有账号授权、功能授权以及功能升级都由医务科或质控科主任(超级管理员)来统一管理,具有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5.3.2经济指标通过对全院各个工作环节质量的总体监控,获得统计数据,不断优化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利用获得的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信息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基础质量监控、环节质量监控、终末质量监控等,定期自动汇总统计进行全院会议通报,从而能够达到以下经济目的:(1)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管理效能及学术水平。(2)提升患者满意度,大大缓解医患纠纷;维系重点病人,增加医院就诊率和收入。(3)创新医院管理思路,增强竞争力,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6.结语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不仅能够整合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克服传统医院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重复建设、运行效率低下和共享性差等问题,而且还扩展了云计算技术在医院管理领域的应用,切实为全面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快速计算、存储资源共享以及集中统一的安全防护和容灾能力,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减少了系统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虽然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还不够成熟,但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望成为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支撑日益庞大的全面质量管理平台,将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