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根本出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1

关键词:农机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65-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由农业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助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1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要

1.1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着眼于品种调整、提高效益,从而达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依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农机节本增效工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机科技含量,能够加快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进程。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出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瞄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农业提供新品种的机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机械,使农民增加效益的机械。

1.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要加速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优化农机技术结构,改善农机作业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增长速度。就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运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从技术和生产手段上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从结构上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走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路子,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

1.3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优化,应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以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2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2.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互相促进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30多年改革经验证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快的地方,生产要素就能得到合理配置,就能促进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农机服务实体出发,对农机服务实体实行区域布局,实现农机服务规模化、专业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和组织程度,拓宽农产品的销售空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2 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要求更加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

如果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那么农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产业化。产业化不仅要求深化传统农机服务的内涵,更要求扩展现代农机服务的外延。促进自身服务和对外服务的协调发展,在服务中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农机为农业服务的功能。

2.3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农业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基础调节作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个体等多种形式并存,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3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3.1 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种竞争愈发尖锐和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都在加紧调整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后,大力培养科技人员,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3.2 科技仍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针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必须要以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把农业的增长速度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走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想顺利实现这一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至关重要。

3.3 科教兴农发展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必须要以机械设备为载体,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2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3-0034-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增收更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富裕了,农业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农民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笔者通过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和最近两年的调研,就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业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途径

1.建立、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农民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其过程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赖增加产量等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要有新思路,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名、新、特、绿”农业上做文章,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这就需要在购买、销售环节有畅通的渠道,有准确、及时的信息;在生产过程中要有技术指导或技术培训。因此必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充实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人才队伍。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行责任制,明确每个推广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地区,各自负责本地区的生产管理,指导各类试验站,办培训班,推广良种和技术等。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农户把土地的经营权也就是使用权承包给他人的做法,现阶段农村的土地流转主要有反租倒包、转包、转让、租赁、拍卖等形式。通过土地多种形式的流转,可以促进土地不断向专业经营大户集中,用于发展效益较高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的高效益。

3.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往农业高产定能高效,农民只需要考虑如何增加产量,如何提高效益,至于销售环节则无需多想。而今销售有时比生产更重要,产品的市场往往决定着农民种什么、种多少,但对此农民有时显得束手无策。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一方面它是农民的市场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收集信息,帮助农民制定生产计划,再将农产品销往市场,为农民谋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这个组织是农民的集体事务人,它可以协调农民各户农机的使用,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指导农民生产技术等等。

二、非农业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途径

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人口。因为农产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城镇居民和对农产品原料有需求的工业部门,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已经进入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阶段,他们的支出将转移到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之类等行业。另外城市消费的发展非常快,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消费基本与农业无关,比如城市的高楼、轿车等都和农业无关。所以尽管城镇在快速扩张,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继续增长,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弱,很多农产品的消费不出现负增长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增收的途径在农业之外,即减少农业人口,把农村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

减少农业人口,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会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由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了农产品的需求者,农产品价格会相应提高,从而克服了农产品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先天制约;另一方面,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出来以后,留下的农业生产者人均可用的土地等资源就会增加。这两方面都可以增加留在农村的人口的收入。从中外的历史经验来看,能够使得农村人口的收入较快增长,使得城乡差距不会扩大甚至越来越小的有效政策就是减少农业人口。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初期,主要劳动力都在农村,但是工业化、现代化以后,农村、农业人口通常都在5%以下。欧洲、美国是如此,东亚的经济也是如此:日本在1950年时,务农人口还占48%,到现在只有3.9%;后来的新工业化经济,如韩国,1950年农村人口达到74.3%,现在只有8.8%左右。

那么如何减少农业人口,把农村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呢?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只要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要“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乡镇企业的作用就是不可忽视的。2003年末,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 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2003年乡镇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明显减缓。这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推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农民进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全国在城市第三产业就业的农业人口就占57.6%,有些行业更高,如加工制造业占68.2%,建筑业占79.8%。为了构筑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客观上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为农民进城提供体制上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民进城仍然受到政策障碍和制度约束。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条件来看,政府完全有可能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改革,逐步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进城农民与市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之间的制度性差别,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城市化目标和评价城市化水平,不能简单地看在城市里生活着的人口数量,还要看他们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城市应有的水平。这就存在着如何把农民工逐渐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就是构建身份相同、地位平等、权利一致的新市民制度的过程。新市民虽然不享受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市民特权与待遇,但必须享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正当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民权益和自由。包括平等竞争一切就业岗位;自由居住与迁徙;在居住地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包括失业、养老、医疗等)。为此,就必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完善的体制保障。

3.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是居民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和工业部门对农产品原料的中间需求。有关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中间需求已超过直接消费需求而成为影响农产品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农业的增长日益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拉动。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农产品加工业将向农业提出生产加工型专用原料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一些行业在低水平上盲目外延扩张,高档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滞销积压现象严重。所以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总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途径很多,但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人口,把农村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途径,在实施中都或多或少地要借助于国家政策、科技教育、投入、信息以及深化改革开放等措施支持。所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寻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既要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2]王忠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J].农业经济,2004(1).

[3]蔡日方,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增加农民收入[J].学习与探索,2004(1).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3

关键词:农村的根本出路;土地增值;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38-02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农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巨大阻力,因而学界中经世治用的学者们也将他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于这个问题。农村将何去何从或者说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问题又是农村问题的核心所在。对这一问题,学界关注最多,争论颇烈,观点互异。

一、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道路

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先生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是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体途径是乡村工业化,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发展小城镇、城乡一体化战略[1]。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乡镇企业大潮及小城镇建设基本上是沿袭这一观点的结果。这确实是一真知灼见,实践也证明了其科学性:乡镇企业的崛起的确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力,同时也改善了部分农村的面貌;小城镇建设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限于广大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一些制约性因素,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小城镇建设有其局限性[2]。在庞大的剩余劳力大军面前,乡镇企业的容纳能力显得力不从心。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民工潮”(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即是对乡镇企业容纳能力不足的现实反应。

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学界又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这一问题一下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近十年来,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农村的根本出路问题学界基本上达成了一种共识。他们认为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民的转移和转化,即把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由农民转化为市民。其理由是,城市有着更大的容纳能力。一方面农民转化为市民,可以永久性地转移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人口,解决农村尖锐的人地矛盾,另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暂时性地向城市转移,这等于农村向城市输出劳力换回资金,日后随着那些外出人员的回归,农村极为稀缺的知识、技术、新观念等资源也随同他们一起注入到了农村,从而能够实现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的转变。其途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改革因循已久的户籍制度,冲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在农村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等等。这一观点可称之为城市化道路,它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书中[3]。该书认为,发展城市是中国农村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是对现实的一个回应,是在对迄今仍在进行着的民工潮考察其现状与未来、权衡其利弊与得失、探究其问题与处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这里面闪现出学者们众多的智慧与卓见同时也汇集了他们大量的艰辛与汗水。由于这一思路本身源于民工潮这一社会现实,它一开始就将问题的重心放在了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转化上,因而对这一问题而言,走城市化道路的观点近乎是个完美的答案。

然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问题就等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吗?近年来,一些学者在深入农村调查后所作的进一步研究否定了这一看法。例如徐勇教授就认为,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虽然对将堆积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出现了乡村发展的“空心化”、乡村结构再复制和乡村秩序失衡性的困境,导致了农村社会有流动无发展的现象[4]。

二、农村土地增值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沿袭了“农村问题的解决在农村之外”这一所谓新颖的思路。这一思路突破了以往就农村问题论农村问题的老模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富有启发性。然而这一新思路也有其危险性,那就是它可能使人们在将目光转移到农村之外后,不再或很少再将目光转回到农村。这些年来对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这就是这一危险性的体现。看来有必要对原来的研究思路或方法作些调整。笔者认为,就农村问题论农村问题这一思路并非完全错误,它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我们不能脱离农村来谈论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落脚点还是在农村,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这并不等于说把农村问题的解决局限于农村。同样,农村问题的解决在农村之外的思路也并非完全正确,它往往使得人们在农村之外寻求解决农村问题方法的时候却忘记了农村本身。人们都倾向于犯把手段当成目的的错误。其实,这两条思路并非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相反,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反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结合这两条思路,我们可以得出一条新的思路:农村问题的解决要始终立足于农村,而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又不能仅局限于农村。

这一新思路要求我们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从更深层意义上讲,农村的根本出路并非是实现农民的转移和转化,而在于农村广大土地的增值。如何使农村土地增值是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核心。众所周知,自古至今中国农村最为丰富、最为倚重的资源就是两个,一为劳动力,二为土地。这两种资源就是中国农村的两根支柱。从根本上说,中国农村的发展兴盛靠的是这两种资源,中国农村的停滞衰败同样是源于这两种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是农村财富的源泉,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而劳动力和土地二者结合的产物最主要地表现为土地的价值。土地的价值就是农村财富的源泉,土地的增值就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农民的转移和转化只能解决农村存在的人地矛盾问题,减轻农村的生存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一些机会,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唯有土地的增值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为农民负担过重,其二为农村土地的价值过低。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并有区别地对待之。近年来,举国上下,自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谈特谈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并把如何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这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这样一来却导致了一种氛围,使得人们过多地关注第一个原因而忽略了第二个更为重要也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即农村土地的价值过低。农民负担过重本身并不是个独立的原因,它具有相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它根源于农村土地价值过低这一因素。很明显,如果农村土地价值足够高,农民的纯收益足够大,农民负担即使超过其纯收益的10%也不会显得过重,农民照样富裕,农村照样发展。反之,如果农村土地价值足够低,以至农民的纯收益为零甚至为负值,则农民负担额即使再小也会显得沉重,农民照样贫困,农村照样停滞。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采取诸如改革基层行政组织、裁汰冗员冗费、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等行政措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解决。相比之下,农村土地价值过低的问题则难办得多。这一问题既涉及到经济又涉及到政治,既涉及到农村又涉及到城市,既涉及到技术又涉及到观念,错综复杂,必须通过长期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得到解决。

三、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

农村问题的解决要立足于农村,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的增值作为问题的核心,作为最终的目的。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农村,就是说影响农村土地增值的因素很多,既有农村本身的因素也有农村之外的因素,因而就不能仅局限于农村这一狭小的范围而应把视野扩展到农村之外去寻求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主要有:(1)人的因素,包括劳动者的数量、文化水平、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创新能力等;(2)科技因素,包括农业新品种、新的劳力工具以及新的耕种、养殖技术和方式等;(3)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人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4)市场因素,包括农副产品市场容量的拓展、市场信息系统的建立、市场中介组织的完善以及市场渠道的开拓等;(5)组织因素,包括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经济组织以及基层民主化等;(6)地理因素,包括地理环境、资源能源、交通状况以及与城市的距离等。

这些因素的改善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土地的增值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互相交织、彼此相连的关系。单独改善其中一两个因素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有同时改善这六种驱动因素,产生协同效应才能稳定、持久地增加土地的价值,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做可谓工程浩大、困难重重而又进展缓慢、历时长久,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哪个重大问题能在一夜之间轻而易举地得到真正的解决的。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只是分别地涉及到了其中的一两个因素,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没有输赢的争论。这些争论之所以没有输赢是因为各立论者都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看待同一问题,因而都有部分的合理性但又非问题的全部。这表明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而还没有成熟。但这些前期工作功不可没,它为以后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围绕如何使农村土地增值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对各种驱动因素的研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只有在同时对所有这些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之后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也许是以后农村问题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2]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4

关键词:农业经济;循环;问题;解决措施;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的建设,以满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关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虽然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消除错误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确保农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总体提升。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治理农业污染技术、清洁技术以及废物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与资金投入力度过低,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循环经济关键的技术领域,主要还是依靠个别企业一力承担,企业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同盟关系,而且大多数企业的经济需求不同,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缺乏资金支持,虽然相应的惠农政策在陆续出台,但仍不能符合农民的切身需求,以至于惠农政策出现不配套等情况,并且出台的各个惠农政策间也有一定的冲突,导致很多不良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应制定出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农业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培训活动,从根本上使我国农民将农业循环发展的本质认识上去,加快订立农业循环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惠农政策,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向的宣传和教育等。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推动循环农业的立法速度,出台相关的补偿性惠农政策和限制性规范。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确定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义务核责任,完善农业发展支持机制,构建公众行动、政府推动以及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有效体系。

(2)建立农村管理法律法规,构建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我国农村的废物再利用战略目标,培育壮大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产业,使新时代下的农村环境从根本上告别传统农村的生态环境。

(3)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农业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一线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施计划制定出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人才培养出来,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

(4)政府投资力度应有所加强,完善投资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农业发展资金进行整合和预算,成立专款专用部门,监督政府资金的使用去向,杜绝在支农惠农过程中出现个人人员中饱私囊的情况,对农民的贷款额度应有所调整,综合利用补助、贴息以及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自主研究。地区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将国家、集体乃至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做到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业生产工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5

尊敬的老党员:ァ

在"七一"节来临之际,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向您致以节日祝贺,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万事如意!ァ 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农业局党委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HTH〗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农业局是农业执法主体,为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农业执法组织,配备了行政执法人员,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整顿规范了农资市场,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外部环境。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更多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此,农业局积极争取,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在,我们正抓紧做好认证资质申报工作,争取省级认证,提高中心的检测水平和能力,为我市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农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业局直属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近几年,累计加工出口各类蔬菜14万吨,创汇1.2亿美元,收购农产品向社会投放资金7.5亿元,直接带动基地6万亩,辐射基地9万多亩。党委自身建设上了新台阶。新一届党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新上了取暖设施,为科室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新装修了接待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ァ

尊敬的老党员,这些成绩的取得,您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您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农业局党委的工作,开创农业局工作的新局面。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6

继褚橙风行互联网之后,“柳桃”、“潘苹果”等互联网水果纷纷亮相,但除了褚橙保持了较稳定的销量,“柳桃”和“潘苹果”等依靠名人效应的农产品相继折戟互联网,这说明了没有过硬的产品,只靠情怀和故事只能成为营销热点,而非成功的生意。

质量是命,品质永远是最重要的根本

事实上,我们总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对于食物而言,好吃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围绕品牌讲故事、做情怀,没有品质作为基础,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对于消费者而言品质才是最能吸引他们的东西,而故事和情怀只是促进他们购买的手段。

89岁的褚时健今年做了一个决定:砍掉3.7万棵果树。原因是去年网上销售的褚橙遭吐槽,消费者都抱怨橙子个头小,口感不如往年。褚时健听外孙女和外孙女婿说后“心里着急得很。”在有关媒体公开致歉后,他自己好几晚没睡好觉。

果农们都说是几场密集的大雨导致,农业靠天吃饭,哪家没有大年小年?但褚时健认为果农和技术员们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我们天天和土地打交道,自然知道大年小年,但消费者哪里知道?人家真金白银掏了,产品就要物有所值。”

砍掉3.7万棵橙树,让1.5米株距增加到3米,面对不减反增的雨水,采取了剪枝、伐树、调整氮肥比例等手段,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流通顺畅的空气。去年平均8个橙子一公斤,今年褚橙基地做到了5个一公斤。而且因为在肥料上做了磷和氮的调整,果子的甜酸比也更合适口感。砍掉3.7万株树,就是砍掉约2000吨果子产量。就是砍掉两三千万收入。但没有谁出声,因为,质量是褚老板的命。

标准化是品牌发展的保证

在与许多触电新农的接触中,大家经常提到的一个痛点,就是农产品的“非标”问题。

农产品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外在和内在的。色泽、形状、大小等外观达到一定标准、统一,是外在的。质量主要反映的是产品的内在标准。有没有标准的一个表现,就是看有没有做到量化。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在生产端已经高度标准化。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标准。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规定。上市出售的黄瓜,它的长短、粗细及弯曲程度都必须符合标准。

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同样是栽种葡萄,日本一平方米只允许结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颗葡萄重12克;同样产黄瓜,他们要求瓜直及长度一样、颜色基本相同。

日本所有农产品都要按一定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鱼虾是以“条”为计量单位;梨、苹果多以“只”为计量单位;大白菜、包菜以一棵或半棵标价。在市场上见不到以重量单位计价销售的蔬菜水果。而那些未达标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而是用作加工原料。

我国发展的标准化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标准缺失。

由于农产品在地域、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等各个环节的差异性和产品本身的多样性,致使农产品在生产环节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农产品生产投入品、农药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等真正具有标准意义、发挥行业标准作用的标准规定也不多。

二、社会层面标准化意识淡薄。

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很多农户对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并不积极,一些规模农业生产主体虽然具有一定标准化生产能力,也未能完全将产业标准有效地融入生产环节;农产品消费环节,更多的是凭生活经验来关注超市或者经销商提供的产品保质期和包装上反映出来的信息及价格等因素,对产品本身的相关标准无法甄别,也不太关注。

三、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