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目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管理的目标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1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目标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手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和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公司治理结构形式决定财务管理目标形式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几经变迁,经历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3级负责制。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目标也依次定位为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尽管以上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某些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但作为特定时期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的产物,在某一时期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美国为法人股东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与该模式相适应,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日本则是以主银行、相互持股、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重视除股东以外其他相关者,诸如:员工、债权人、政府等的利益。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理财主体为相关者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是理财主体从事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因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公司治理结构制约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依据公司法构建的。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关系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投资者即股东和债权人;二是管理公司日常事务的经营者;三是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其它利益相关者。各种关系人从市场进入公司,其目标函数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为了很好地解决这种冲突,公司治理成为必然。只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设置一个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管理目标不管是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它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不仅不能实现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而且会导致公司破产。从国际到国内,很多企业的破产,都有公司治理结构失当的因素。比如美国的“安然事件”,意大利的“帕玛拉特事件”,国内的“郑百文事件”,这些企业的破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三、财务管理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

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普遍存在“人缺位”问题;所有者缺乏对经理行为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严重;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象现象严重;管理层缺乏股东价值观念;董事会决策机制不合理,“三拍”现象严重。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做相应调整或改变,只有与公司治理结构保持良好适应状态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是最合理的理财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将随之改变。

1.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确定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股东对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产,而且承担了企业的最大经营风险,因而也应享有企业的全部剩余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因此,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财富上的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

2.由“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确定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共同治理”的逻辑与“股东至上”的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企业并不是所有者的企业,而是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企业。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也才能增加。应该指出,企业价值同股东财富在性质上和数额上都是有差异的,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包括股票价值和债权价值,还应包括人力资源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重点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从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推动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发展的两条线索:一是目标理论本身缺陷,这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内在矛盾;二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及其发展,这是推动其发展的外在矛盾。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的问题,使得股东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性的条件遭到破坏,同时各产权主体要求利益平等的原则不能否认,而企业价值最大化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2005年10月第1版,7~10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

[2]刘淑莲:《公司理财》,2005年1月第1版,8~13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闫淑荣:《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会计:省略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2

【关键词】 社会责任;财务管理目标; 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应当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履行社会责任是实践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企业理论界和法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虽然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微观社会的主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这一要求,承担社会责任,确定科学的理财目标。

所谓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理财目标可以归纳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描述。这些理财目标各有优劣,学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企业理财目标当属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方利益,使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达到最大的满足。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利益相关者各方所应得到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相关者各方都必须均等得到最大的利益。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的行为一定不能有害于社会,而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一种义务关系,是企业为其周围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的义务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和范畴,与企业有关的主体称为“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和要求,企业在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企业决策行为有关的现实的以及潜在的、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一切人和群体,具体包括企业的雇员、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债权人等等,既包括股东在内,又包括受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则、资源和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所制约的群体。企业虽是由出资者设立、以获取盈利为出发点,但企业毕竟是存在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以利益相关者视角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普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推广。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客观存在着许多利益相关者,如管理者、投资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政府等,他们都对企业进行了占有性投资并承担因此产生的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处理同各种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之一;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其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

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比如说,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限于企业的慈善性活动及其他福利活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生存安全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又增添了环境责任、资源责任等新的内容。由于本文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就体现为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具体包括对股东、对员工、对消费者、对供应商、对社区、对政府、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七个方面。

(一)对股东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通过投资股票、基金、保险等成为股东,股东与企业的关系已演变为社会与企业的关系。因此,企业对股东的责任是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保证股东的资金安全;2.向股东提供真实的经营信息及财务信息;3.尊重股东权益。

(二)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经营状况和员工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对员工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企业对员工负有的责任主要有:1.依照劳动法的规定,保证就业员工就业和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技能培训权、社会保险福利权等;2.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和机会,重视员工的意见和要求。

(三)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1.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2.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3.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4.抑制通货膨胀和扰乱物价。

(四)对供应商的责任

供应商作为生产资料的提供者,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包括:1.遵守契约内容,合法、善意地交易;2.公平交易,保证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五)对环境资源的责任

环境和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企业要合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减少环境污染,对其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承担治理责任。

(六)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所在社区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治安服务等,进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承担对社区的责任。具体来说,企业应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的公益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吸收社区人员就业,扶持社区的教育事业,改善社区的经济状况,保护社区环境等。

(七)对政府的责任

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接受政府的监督,不得偷税、漏税、逃税。

三、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环境构成了财务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当直接反映这一环境的要求。

(一)相 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履行社会

责任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即企业取得合法权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各个利益相关人――国家、关联客户、周边社区及整个大社会的利益。

当前不少企业习惯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导致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1.无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有的责任,尽量逃避税收和社保缴费;2.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3.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增长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4.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5.降低职工的收入和福利、雇用童工、随意克扣工资、超时和超强度工作;6.对公益事业不热心;7.缺乏公平竞争意识;8.缺少诚信。由此可见,目前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不容乐观,如果不改变,将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最终受损的是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利益。在我国经济利益融入世界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不仅是中国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门票,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约束着企业必须爱护环境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中至少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造成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相应报复,例如气候反常、耕地沙化、荒漠化严重、粮食歉收等。

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志之一,要求企业合理、有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人类进入环保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不得不正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和困扰。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要在减少环境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能消耗等方面进行变革,节约资源,推行绿色财务管理。也就是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使用、耗费、回收及分配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管理环节重视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经济效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公布及实施,促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成本――效益的分析中,把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考虑进来,越来越重视本企业产品的绿色化和无公害化,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以期逾越世界贸易壁垒,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兼顾了企业各方利益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承认各相关者利益的期望值存在不同,且时常发生冲突。但是,企业可以在各方所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合理匹配利益,实现相关者之间的和谐,达到共赢。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保证了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忽略股东的利益,而是兼顾包括股东在内的各方相关者的利益,在使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在做到最大的同时,保证每一个相关者所分得的“蛋糕”份额最多。2.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协调了经营者的利益。经营者具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在经营过程中承担风险,所以应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在利益上采取分享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协调了利益冲突,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3.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协调了债权人的利益。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可以充分考虑债权人的利益,让债权人放心,企业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进而使债权人对风险的预期降低,实现本金收回的安全性和利息回收的收益性。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使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自身的效益。而且,当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不仅不会向企业逼债,反而会追加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股东的利益,从而实现“双赢”。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保证了职工的利益。在人力资本日益重要的今天,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是每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责―权―利的对等和匹配,让员工分享通过自己付出劳动而创造的价值的相应份额,从而调动了劳动力资源的积极性,为本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5.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充分体现注重社会公平原则,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终目的。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积累社会财富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大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最终结果是增加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进行企业理财的结果。只有使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才能促使市场经济高效良性发展,进而增加社会财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从采购、储备到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市场营销,直至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在创造不同的价值,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对其利益都有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各方参与者的基本利益要求不能被满足的话,这些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就不能顺利、有序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可能发生中断,贫富对立和社会动荡也会随之产生,社会就不能和谐发展。当每个环节的各方参与者的基本利益要求被满足后,这些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就会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的成本和利益会对前后左右方向的其他环节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涉及相关者利益,最终影响到全社会的利益。所以,务必在理财环节上加以约束和引导。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要求被满足与其最大利益要求被满足,对价值链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相关者的基本利益被满足,使价值链得以形成并能进行运转,但这种运转是低效率的;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被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链运转的效率就越高,直至最大,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因为高效运转的价值链还能挖掘利益相关者潜在的价值和能力,并在价值链的运转中产生良性循环。只有价值链的动态运行中形成利益均衡点,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才能使企业财务目标的制定能平衡各利益集团的要求,各利益集团都可以借助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实现自身的最终财务目标,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从而实现和谐的大经营局面,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终目标。

承担社会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财务目标的重新定位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理财目标的合理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光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7,(12).

[2]张宁.基于社会责任观的国企改革目标[J].价值工程,2006,(2).

[3]吴宣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8,(2).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最佳资本结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要达到的最大目标

(一)通常我们把财务管理目标又称为理财目标,意思就是说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企业管理进行任何活动都要对自身的企业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问题的出现进行整理并解决。企业研究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摈弃一切不好的因素,在各种有利的因素中保证企业的最大利益,并逐渐成长壮大。

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企业目标的实现就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以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合理正确的使用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基本结构。

那么,企业在管理中怎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理想目标呢?

首先,要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就要正确处理企业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协调性。虽然说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但是还是要正确处理公司的其他管理事宜。

然后,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有一个合理的运作周期的,我们要将这些周期进行合理的运用,使其不要乱套,能够正常地运作。

其次,财务管理的目标要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只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才能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将怎样在财务管理目标下实现最佳的资本结构呢?首先,我们必须理清楚什么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所谓最佳的资本结构,就是企业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下使企业预想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下降到最小。在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下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现在,让我对不同的财务管理为企业所带来的最佳资本结构进行分析。

二、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下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

(一)把利润最大化放在关键位置

企业要把公司利润最大化放在关键位置,在企业利润最大化下实现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企业活动的总目标主要是在企业运作中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收入成本后的差额)。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关键。对于该问题,企业主要是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这一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有这样的几个优点:

1、预算过程比较简单。

2、适合规模较小的公司。

3、适合非股份制类型的公司。

这一类型的资本结构确定法主要以公司的资本来确定公司的资本结构。这种方法的运用正好可以弥补资产小的公司的不足,例如: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等。

(二)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基础下实现最佳资本结构

公司在财务活动中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提高股票市场价值的主要目标,这一类主要适用于股份制公司的资本结构。

把股东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需要在适当的财务风险中合理地安排公司的债权资本比例,最大可能地减少综合资本,通过增加公司的最大净利润而使股票的市场占有率增大。大部分企业一般都会运用“每股利润分析法”来确定公司的最佳结构,以此来确定每股股票的利润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并利用债权或股权筹资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决策,以达到每股利润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而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但还是有部分企业一般都是利用股权筹资方法(增发普通股、增加债务、发行优先股),来实现企业在财务管理下的最佳资本结构。总之,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是使企业能够为自身实现最佳资本结构的关键所在,

(三)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来实现最佳资本结构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为:

1、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弥补利润最大化所造成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

2、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企业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健康快速稳步的发展。

3、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调整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最大价值?怎样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

所谓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指在公司财务活动中无限度地提高公司的最大价值。一般而言,“公司价值的分析方法”是直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价值=股权资本价值+债权资本价值)。公司价值分析方法的运作方法是,以个别资本成本率和综合资本成本率作为折现率,测算不同长期筹资方案的公司价值,从而确定公司资本结构的最大化。这种确定公司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适合大型上市的公司。

总言之,我们要想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要懂得运用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懂得如何运用负债筹资的方法。

2、要知道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筹资方式,企业要懂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

3、最好的资本结构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有这样的最优资本结构,需要应企业应个体而异。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了解可以知道,公司规模较小、财务支出有限的公司一般都选择用企业利润最大化来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而对于公司规模不太大,资本结构过于简单的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简单以股份制为主的企业可以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而对于上市的大公司,因其规模大,管理复杂,一般都会采用企业价值最大化来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三、结束语

任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都是让自己的企业能够在这么大的一个市场经济的竞争坏境下可以快速稳定的发展,但是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符合公司类别的公司结构和体制,只有使公司的结构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最优、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公司中脱颖而出。但是,不管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都与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可分割。因此,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正确的财务管理体制,确定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这些都符合公司发展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适合公司发展的策略来制定出符合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1]杜广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定位与应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8)

[2]史其.财务管理目标下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D].现代商业.2013(23)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4

【关键词】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管理;采购管理

根据EPC总承包的基本情况可知,它是在严格按照相关合同执行的情况下,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方面的质量、工期和安全等进行正确负责,对于确保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提高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主要特点

对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相关合同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业主的接入深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并且,业主对总包商的管理进行的干涉程度正在逐步加重,尤其是项目采购管理方面的介入变得越来越多,给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带来了极大影响。总的来说,其具有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供货商的选择必须从主合同的供货商清单中进行挑选,大大提高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难度;二是,项目采购部和其它部门的结构管理存在较大复杂性;三是,采用订单式生产方式,订单履约性的要求比较高,导致订单后出现工作量较大情况;四是,采购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五是,采购周期时间比较短;六是,采购工作的组成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办公地点比较分散,大大提高采购管理的难度;七是,供货商的文件要求的语言种类比较多;八是,采购活动必须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由此可见,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以高度重视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成功建设。

二、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一) 采购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海外EPC总承包项目中,采购管理需要采用SWOT模式来进行分析,以将标书的相关要求与业主的要求进行对比,从而在结合供货商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制度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采购方案。通常情况下,采购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合理的制定采购标书,以充分发挥承包商的优势,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给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在确定所需的设备材料后,需要对采购物品的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审核,严格按照采购管理的相关标准执行,才能确保供货清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达到项目采购策划阶段的采购管理目标。例如:在某个海外项目中进行消防水泵的采购,在进行项目采购时将供货商的相关文件递交给了业主监理,并在获得批准后进行采购,但业主验货后拒绝接收这个消防水泵。对整个经过进行仔细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施工现场的水泵来自德国,而供货合同上指明的供货来源应该是英国,导致该消防水泵必须重新采购,大大提高该项目的采购成本。由此可见,必须高度重视采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审核,才能避免施工质量、材料设备质量等多个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二) 项目采购的计划阶段

在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采购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总体目标制定合适的采购管理目标,并明确编制采购物资的范围、采购工作的组成结构和相关基础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整体效用。与此同时,根据项目的各种特点制定项目采购管理的整个流程,并严格按照项目总体工期的要求,确定合适的项目采购进度、资源利用计划等,才能真正提高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整个建设项目的投入成本。目前,项目采购计划阶段采用的分析模式主要是WBS,对于确保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规范性有着一定作用。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如果出现某种情况下需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才能避免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受到影响,从而保障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三) 项目采购的具体实施

在这个关键控制点中,项目采购的具体实施需要对项目采购质量、项目采购进度费用、项目采购风险、项目采购合同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有序进行。一般情况下,项目采购中的费用管理采用的货比三家、授权审批等方式,以有效降低整个工程的投入成本;采购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从供货商这个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以在加强监管、检验等操作的基础上,确保各种材料设备到达施工现场的质量合格;项目采购风险、合同和变更方面等的管理,必须严格安排负责人员有效落实,对于保证整个项目的采购管理进度、实现采购管理目标等有着重要影响。

(四) 项目采购的收尾工作

在经过业主监理的验收后,整个项目工程都可以完全交付,则表明工程建设成功,因此,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收尾工作,主要是对相关文件进行及时准备、提交,以确保采购方面各种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一般情况下,项目采购的收尾工作是指业主、供货商、项目内部等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其中,业主方面的收尾工作有项目特种工具的移交、尾款回收、项目竣工资料移交等;供货商方面的是指尾款支付、提交最终文件等;项目内部的收尾工作主要是指整理项目各阶段的文件、剩余物资的处理等。根据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整体情况来看,项目采购文件控制人员必须对相关文件的保存有效期进行统一规定,如订单的有效期为45天,采购员必须在有效期到期前对相关保函进行及时处理,才能避免收尾工作出现相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海外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业主提出的采购要求,对上述几个关键控制点给以高度重视,才能真正实现采购管理的真正目标,最终达到降低海外EPC总承包项目成本投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杰.海外EPC电源项目风险分析[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5,02:35-37.

[2]陈玲,郑敏杰,赵宏凯.EPC总承包工业项目造价控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1:55.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5

一、采购决策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作用

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研究中,采购决策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决策的开展可以发挥出以下作用:

1.优化企业原材料采购活动

在市场价格波动过程中,企业采购决策的开展可以很好地实现采购活动的优化。在市场价格波动中,决策管理的开展有力与实现采购方式、渠道以及过程的最优化,提高采购资源的最佳配置,全面的降低价格波动对原材料采购造成影响。

2.实现原材料准时化采购目标

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以生产需要为目标的准时化采购目标的实现,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市场价格波动过程中,如何降低波动对准时化采购的影响,对于采购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开展采购决策工作一方面提高了采购方案制定效率;另一方面保证采购方案与执行的最优化。这就为原材料准时化采购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3.提高了采购中的经济效益

在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下,如何准确的开展采购管理,降低采购价格、减少原材料物流与库存中的成本以及减少费用的支出,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采购决策中的最优化原则,可以保证采购活动在应多价格波动问题中,针对各种问题进行合理应对,实现企业采购中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原材料采购决策内容研究

钢铁企业采购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管理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采购管理者需要按照以下程序开展采购决策工作:

1.以企业生产需求为基础确定采购目标

在钢铁企业采购决策过程中,管理者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生产情况以及经营目标,确定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企业需要完成两个阶段工作:一是总体目标的确定。即根据生产需求设置采购总体目标,继而保证企业及时准确的开展采购工作。在这一目标确定过程中,即需要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同时还应考虑采购费用的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是根据采购总目标,制定出分类目标指导采购工作的开展。如在总目标制定后,管理中者可以分别制定出订购批量目标、订购时间目标、供应商目标、价格目标、交货期目标等各项采购目标,保证原材料采购管理目标指导下达到最优化目标。

2.收集采购决策中的参考信息

为了保证采购决策过程中参考信息的充足与准确,管理者需要开展采购参考信息的收集工作。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了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收集两项内容。在企业外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其收集的信息内容应包括了法律、经济政策、原材料生产、运输以及同行企业的采购情况等。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下,企业需要全面采集造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各项原因,同时进行合理分析。而在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其信息内容包括了企业对原材料实际需求、当前原材料的库存、企业当前的财务与资金情况以及企业采购部门的主要情况等各项内容。

3.采购方案的制定与确定

在采购目标与采购信息收集完成后,采购管理者就可以根据采购目标制定与确定采购方案。在采购决策管理模式中,这一工作有以下两个阶段构成:一是采购方案的制定。在采购决策模式中,采购部门需要根据采购目标制定出多个采购方案,用于决策管理的备选。在实际工作中,其方案制定的原则为优化原则,既充分考虑采购中的各项参考因素,实现采购计划中成本、需求等各项因素的优化。二是采购方案的确定。在多个采购方案制定完成后,管理者需要充分参考收集到的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对方案进行充分分析,利用方案的最优化原则确定最终的采购方案。在采购方案确定过程中,其采用方法包括了专业采购人员意见征求与估计法、利用历史资料开展期望值决策法、企业经理人员意见收集与统计法、最优数学模型计算法以及实地直接观察法等多种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将这些方法单独或联合使用,进行采购方案的确定决策,是实现采购方案最优化的重要保障。

4.采购方案的实施与反馈工作

在完成了采购方案的确定后,将采购方案落实到采购工作中,完成方案的实施是采购决策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以下三个过程:一是根据方案制定出具体的采购工作实施细则,指导采购工作的实施。二是利用合同的签订、采购等实际工作,实施采购过程。三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根据供货商、物流以及市场中原材料价格波动变化等情况的出现,及时调整采购计划,用以实现采购计划中成本控制与采购最优化原则。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调整必须在计划与合同控制范围内,不得违反合同管理原则。在实施了采购方案后,管理者需要对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与分析。将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问题与数据信息,向企业采购、质检等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以后的采购决策开展提供参考信息。

采购管理的目标范文6

关键词:新背景;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

在企业的经济化主体中,为了满足自身生产需要,采购这一工作应形式而生。采购是利用支付货币或者等价换取形式向其他企业换取产品以及劳务的一种经济化行为。为了达成少支出,多收益的目标,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需要按照采购要求选择多个供应商进行价格、质量、性能的对比,并且落实采购后续事宜,从而签订正式合同,履行付款义务的过程。在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很多企业由于采购工作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综上所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加大对采购工作的管理力度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一、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系的现状

创新采购物资的相关管理工作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针对管理者而言,应充分关注采购物资的相应管理工作,以此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伴随着我国经济化水平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也在随之提升,我们已经形成了买方的专属市场,同时也给我国物资采购的管理体系带来了创新

契机。

(一)近些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一部分大中型加工企业随之倒闭,企业自身的亏损额也在递增。在物质市场价格巨大波动的状况下,一部分企业因市场误判占据了大量资金。伴随着商品价格下调,产品出现销售困难的状况,相应企业也因资金无法迅速回笼而致使资金链,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在这种状态下,急需对企业现有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进行相应创新。

(二)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度鼓励和支持下,多数企业取得了优异的发展。一部分企业的物资流动量相对较大,这也给采购管理中的控制成本工作带来了充足空间。伴随着我国经济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根本目标。减少成本支出是提升自身效益的根本途径,这也就促使了我国物资管理领域的创新及发展。

二、创新物资采购的管理体系的针对性思考及对策

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它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满足相关供应需求的条件下减少企业采购支出的成本,支出成本的减少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增加。为了使采购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新机制工作就变得势在必行,下文针对工作实际中的采购管理进行充分认识及思考:

(一)增强建设采购管理新型制度,形成采购规范化

普遍情况下,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总则明确指出:采购管理工作应从减少成本、保证供应以及缩减风险等方面着手。在物资的采购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具有规范性的制度,利用合理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约束及控制,例如:物资集中采购以及物资采购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

经过反复实践表明,对所需物资进行分散采购是导致一部分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而利用物资集中采购的形式可以将采购时产生的漏洞进行充分填补。在大型企业中,利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可以获得很大优势,从而直接减少采购成本。根据管理对象,增强采购管理的相关制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采购人员进行相应的监督及控制,一是需要从基础教育着手,提升采购人员的法务知识以及观念;二是运用相关监管技术,例如建立评标专家库以便随时调取专家进行共同招标,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

2.对采购商家加大监督力度,在进行采购招标前期,应预先起草出规范文件并且在进行招标时需要严格据此执行,同时还需要对采购全过程进行追踪式监督,例如不定期针对中标规则进行调整,以避免投标单位发生串标事件。

3.对采购成本的相应控制力度予以加强,凭借高端电子设备增强信息化管理以及相关市场调查,针对已定的采购成本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并且在物资采购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成本结算以及评估,避免采购经费出现“合理流失”。

(二)对数字化平台进行应用结合,提升资源信息及物资共享程度

物资采办站针对物资管理的数字化模块进行开发,历经一年试运行,在试运行中逐渐转换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管理方法,这对物资管理人员来说,起到了一个有效的促进作用,为业务人员的日常办公提供了方便,充分丰富了原有的管理手段,在物资管理的日常办公,教育学习方面均提供了优质平台,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运用网络招标的方式,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标采购工作主要是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作为承载载体,把已有招标过程向电子商务类转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化的采购方式,因为双方未发生见面的状况约束,可以有效避免人为采购的随意性,将原有模式颠覆。上述措施做到了规范相应采购成本的原则,同时也达到了日常化采购的目的。

结束语:增强采购物资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减少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前提。在物资采购管理的新型体制下,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予供应商真实评价,对物资采购工作起到了充分保障作用。综上所述,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保证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完成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建利.新背景下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商贸,2012(15).

[2] 赵建萍.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