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1

虽然中央与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也通过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加大了融资的力度,从而使民营企业的短期资金融通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体制、制度、政策以及供求运行方面的原因,信贷支持仍然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寻求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并取得进展时,浙江、江苏等地的民间资本“浮出水面”,并且按照市场原则形成了独特的运行规则,为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解除提供了新的方案。

国内外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证明,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中期主要靠内源融资与外源直接融资,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导入外源间接融资。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初、中期发展阶段。因此,如何用市场化方法把充足的民间资本导入民营企业,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营经济对民间资本的需求状况与结构分析

通过对浙江、江苏等地调查结果显示,同以前相比,民营企业短期资金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仍严重缺乏;相对做大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规模较小的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县级以下地域的民营企业资金特别匮乏。民间资本是民营经济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从资金需求量上看,通过对浙江、江苏、广东、福建、陕西等地民营企业所做的调查,有80%的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其中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占有了85.6%,有53%的企业反映连流动资金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90%以上的民营企业只得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

从企业规模看,并非所有的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一些特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已公开上市的企业,其资金相对较为充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困难。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有17%的表示非常需要民间资金,年销售额在500-1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的企业中,表示非常需要资金的占46%,而年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这一比例为25%,1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这一比例降为10%。

上表显示了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的不同而对民间资本的不同需求状况,年销售额在100万-1000万的企业对民间资本需求较大,而1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需要民间资本这一项占比最高。企业的规模越大,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欲望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信誉等比小企业要好,同时也较易从各种途径获得资金,企业的融资本要求也相对的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中小规模的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借贷无门,且有着比较强烈的扩张欲望,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比较强烈。

从企业的地区性差异看,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对民间资本的需求量越大,也更多地需要民间资本的支持。温州、台州、温岭三地区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90%、86%和79%,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的丽水地区这个数字要少得多,为50%。区域经济的活跃及信贷供给不足是产生民间资本需求的主要原因。

从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产业技术含量及产业层次高的行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反之,企业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其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性也就越大。陕西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属于产业的低层次,融资能力弱,因而这部分企业产生了对民间资本的强烈需求。如广东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的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相对较为广泛,对民间资本需求也较弱。

从城乡民营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看,差别也很大。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使得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和大企业集中,而对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减弱更加剧了城乡民营经济资金供求的矛盾。县域民营经济只能靠自有资金和民间资本维持生计。

二、民营企业融资构建

根据调查,我国各地民间资本供给充分,如陕西潜在的民间资本约有1313.46亿元,大部分处于闲置游离和等待状态。但民营企业对其需求强烈,需求量约为1582亿元,大部分企业却处于融资困境。要解决民营经济融资的市场失灵现象,必须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而金融成长的内生性理论表明,一国金融成长的真正动力与基点在于内生性机制的构造。金融成长的内生状态是在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能够与经济中各要素很好地契合,具有市场化运行特征和自发激励、资金互助等比较优势。民营企业作为这种内生状态的微观金融主体,天生有着资金运行的市场规律与明晰的产权,从制度上避免了行政干预和转轨金融的弊端。内生性融资机制的存在和发展既不至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又因其包含有民间金融的自选择机制、创新功能、私人相互信息和不存在所有制的歧视而能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当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成立社区民间金融服务组织

在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浙江、江苏等地可考虑在县级城市成立社区管理组织。该组织非同一般的金融机构,它是由自然人、民营企业自由参加、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市场运作的金融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搭桥、牵线,提供融资信息与融资服务,协调国家有关政策,制定融资规则,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按照行业规范、乡规民俗、制度和准则约束违法或侵蚀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反对违法乱纪等欺诈活动,保障融资安全,防范融资风险。

(二)要建立社区民间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市场的建立为民营企业资金余缺的调剂提供了场所,使现存的民间资本合法化,为民间资本的流通和开展民间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交易的平台,也便于留住自源性资金和吸引外源性资金。刚开始可考虑先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县城市试点,待有了经济后再普遍推开。民间金融市场的建立着重于市场自身的培育和融资机制的完善,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各项资源的重新配置,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

(三)要选择符合内生性融资机制的融资方式

根据社区民间金融的特征、资本的供求状况、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设计创新融资产品是开拓融资渠道、实现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民间资本供给对接的关键。通常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有:1.内源直接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不涉及任何中介,交易成本低,融资的阻力和摩擦小,融资的效率相对较高,适应于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阶段的融资。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稳定的、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内源直接融资。要保持这一融资方式的优势,就必须调整融资的比例结构,克服民营经济在发展初期仅仅依靠内部集资单条腿走路的弊端,扩大折旧和利润再投资的比例。尽管这种方式的改变具有规模小、发展慢以及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等缺陷,但它却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现实选择。2.内源间接融资方式。它适应于民营企业经过初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较大、外部资金介入困难时,社区金融组织或企业内财务公司通过发展行民营企业内部债券、信托存款、民间拆借、等金融产品在社区金融市场导入企业内民间资本。这种方式具有资产负债边界清晰、债权债务分明、收益稳定可靠、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特点,能发挥民间资本的私人相互信息、自选择机制等优点,也便于吸引分散的民间资本。但缺点是融资手续复杂,成本高,内源融资数量有限。3.外源直接融资方式。这种方式能广泛地吸纳企业外部的民间资本,调剂民间资本因季节性、临时性、地域性供求余缺。它具有融资规模大,融资环境优良,融资条件高、投资回报稳定等特征,也能发挥民间金融的自发激励、辅助融资、资金互助等内生性市场化等优势。运用这种方式时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基金或在社区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导入民间资本。4.外源间接融资方式。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融资需求特大时,就必须向金融机构借款或通过票据融资。通常运用项目融资、并购重组、抵押担保贷款、票据承兑贴现等方式既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又能克服国有银行融资的所有制界限、信贷配给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种融资方式具有融资数额大、融资企业信誉好、融资成本高等特征。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中期,选择内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方式为佳,其次再选择外源直接与间接融资方式。当然这几种融资方式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目的是达到既能导入企业内、社区内民间资本,又能动员社区外民间资本,实现融资方式与金融产品的配合使用。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Coal Group and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as a link between property rights,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enterprise groups as the goal, to solve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the Group's overall theme, an example resolution,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group operation and further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企业集团 实例解析 融资建议

Key words: business groups instance analysis financing proposals

一、案例背景

本文中涉及的某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本部”)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在关闭全县125个小焦化企业组建成立23个半焦循环经济生产企业(下称“股东公司”)的基础上,由23个股东公司于2007年10月注册成立集团本部,组建成非典型意义上的集团公司,集团本部注册资本3亿元,主营煤炭及制品批发。

该集团公司既不是母子公司,更不是总分公司,是典型的关联参股公司。集团本部自成立以来,积极拓展市场,2009年形成300万吨的煤炭发运能力,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获得银行授信额度3亿元,全部用于煤炭发运业务。2010年新增300万吨煤炭运销计划,银行新增授信5亿元,主要用于股东公司化工产品销售,目前尚未用信。

股东公司半焦循环经济生产线分两期进行,总投资约60亿元,现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在建,全部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半焦1500万吨、煤焦油150万吨、金属镁6万吨,电石100万吨,硅铁25万吨,水泥50万吨,白灰105万吨,免烧砖200万吨,发电13亿度,预计年销售收入170亿元,净利润26亿元,员工总数2万多人。

二、对当前制造业及传统煤化工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首先,笔者认为,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多个行业的全球化产能过剩已经形成,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循环发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途径,彻底摒弃粗放式增长,追求精细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其次,全球化外采与业务外包,促成制造业由80年代前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转变为“合作、外包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式。竞争迫使企业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寻求最低成本,“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更加注重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企业内分工转变为企业间分工。

再次,该集团公司身处晋陕蒙三西区域,而我国西部能源富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格局已经形成,个体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并发展为区域间的竞争、供应链间的竞争,传统煤化工原料采购的同源化、产品市场的同质化、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紧密化、技术复制的快速化,加剧并恶化了企业的生存与竞争环境。

第四,周边地区半焦产能快速增长,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电石、铁合金、水泥、金属镁等均属国家“两高一剩”的产能过剩行业。产能过剩及潜在过剩的系统性市场风险趋于上升,传统煤化工直接获得银行授信支持的难度极大。

三、集团公司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该集团特有的产权架构,决定了该集团是松散型、非典型企业集团,股东公司生产线存在同业竞争,集团整体管理协同难度大。

其次,该集团煤炭发运业务从300万吨上升到600万吨,需要配套营运资金贷款的充足提供。

再次,按照规划股东公司二期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依托一期滚动发展二期很难将资金全部筹措到位; 另一方面股东公司实力差异大,半焦循环经济项目的政策雷声大、金融支持雨点小;三是项目的技术含量低,可复制性高,不仅属两高一过剩行业,而且目前产能规划已过剩,整体上银行融资的难度较大。

四、“三步走”的战略发展建议

(一)搭建统一销售大平台

1、以产权为纽带,以集团公司为核心,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区域间的竞争,将产品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以此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形成区域定价权。

2、以专业专注、高效运作为宗旨,成立集团公司统一销售事业部,专司行业分析、订单处理、统一签约、定价、物流调度、产品销售、电子商务、融资管理、争议处理等职能。

3、统一销售平台的基本原则:股东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服从大局原则,协同运作,外部竞争优先原则,根据订单制订销售计划,实行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原则,共担风险与利益分享原则。

4、由集团本部与股东公司、授信银行签订“统一销售平台三方协议”。依托股东公司已形成的销售网络,以集团统一对外销售为核心,借道已获得的银行授信,禀承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之道,以集团授信分割股东公司用信,多轮驱动,集团公司专业专注于品牌建设、物流调度、统一采购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平台搭建、集团现金管理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股东公司专注于精益生产、精细管理之道。

5、做好集团本部与股东公司的票据流、物流、现金流的转移与控制。

(二)完成股权重组,建立母子公司制的集团管理体制

企业并购重组是快速规模化扩张的发展之路,在统一销售平台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公司法关于“货币资金出资不少于注册资本70%”的规定,由股东公司以股权7亿元按比例增资集团公司,实收资本由3亿元增至10亿元,集团本部成为股东公司的股东,集团本部再进行杠杆式融资15-20亿元,以货币资金收购股东公司股权,达到既解决股东公司二期建设资金的需要,又达到控股的目标,形成紧密型母子公司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主办行为集团公司提供现金管理工具,即子公司通过网银将资金归集在母公司,建立资金池,母公司按高于活期存款1.5-2倍的利率计付利息,同时,集团本部进行余缺调剂,将富余资金归还银行借款或向其他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实现资金的集约高效使用,以此降低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成本。

(三)打造直接融资的通道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3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撑体系;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72-02

促进福建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措施。中小型民营企业约占全部福建省民营企业的90%,它们在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财政税收收入、推动出口创汇、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对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当前海西经济区建设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时代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融资难的困境。通过分析融资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一个有福建特色的融资支撑体系,对促进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现有融资支撑体系

融资支撑体系是一个由需求、供应、政府等中介组织多方面参与、各司其职的、以促进企业融资为目的的体系,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支撑体系包括融资渠道体系,融资保障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三部分:融资渠道体系是由各种类型的资金供给渠道构成的综合体,它是整个融资支撑体系的基础。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体系呈现出创业初期以内源性融资为主,成熟期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成长期以资本市场融资为趋势的格局。此外,民间借贷、风险投资、典当、租赁等其他创新性融资途径也成为了少数融资主体探索的新方向;融资保障体系是以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为主体,克服双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和逆向选择等消极影响,进而保障良好融资秩序的体系。信用体系包括企业内的信用制度建设和企业外部信用系统。健全的担保体系是分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提高其贷款积极性的重要保障,福建省已形成了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核心,互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融资服务体系是以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为主体,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介于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服务系统的主要职责包括:政府健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政策法律体系,同时与银行、信用机构、担保机构、高校等建立联动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种交流平台,社会服务组织要为融资主体提供培训、政策咨询、法律保护、信用信息甚至直接融资等服务。

2 福建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撑体系的缺陷

结构合理、运作协调、功能完善的融资支撑体系对于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的融资支撑体系还存在诸多弊端。

2.1 体制性缺陷阻碍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体系的发展

内源性融资的资金供给能力有限、向金融机构贷款困难、向资本市场融资门槛高是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体系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体制上的缺陷:企业管理体制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源泉。福建省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在财务制度、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销售等各个管理环节都缺乏科学性,造成企业发展缓慢、缺乏抵押资产、信息不对称、信用度低等消极影响,削弱了资金投入者的信心;金融抑制论认为,金融体制不健全、经济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将阻碍经济的发展。福建省的银行缺乏相应的信贷营销激励机制、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资金和管理资源都集中于国有银行,缺乏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这些障碍性因素影响了金融体系的运行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福建省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放开,股票和债券市场进入门槛高、层次性不明确、政府管制严格;同时,各种民间融资存在渠道单一、规模有限、运作不规范、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

2.2 信用担保体系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保障力度不足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只有当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与偿还能力、投资项目的盈利性等信息有足够的了解时才能增强其投资信心。目前福建省的信用体系尚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诚信理念尚未内化为企业文化,企业内部也缺乏信用等级制度构建方面的专业人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尚未在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信用保障方面设立专门性的政策法规,省政府构建的“福建企业信用网”在信息的征集,分析,评估和使用中还缺乏专业性;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银行习惯于单方面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评估过程易带主观色彩;另一方面,福建省的融资担保体系也处在体系完善阶段。存在结构不合理、担保资金渠道单一、风险抵御能力较低、缺乏充分的风险补偿和分散机制、缺乏专业人才、统一标准和规范性操作等问题。

2.3 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充分发挥辅助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驱动下,政府从管制者转为服务者,而其在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职能转变不到位、观念意识陈旧、行政效率低下;缺乏体系化的融资法律保障,不足以为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中小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福建省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数量不足,意识薄弱。美国有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为主要职责的小企业管理局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种服务的“商业孵化器”、台湾政府在1987年就成立了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指导并辅助融资的“省属行库联合辅导中心”,而目前福建省只有少数行业协会。

3 福建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撑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3.1 进行体制创新,完善融资渠道体系

完善融资渠道体系是创新整个融资支撑体系的基础,可以从企业、金融、资本市场三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3.1.1 企业制度创新为扩展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奠定内部基础

各投资主体都愿意投资于管理现代化、经济实力强、信誉度高的企业。福建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应该以此为标准,进行一系列制改革:一方面,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利润率,为扩展融资渠道进行资金积累。最后,企业应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企业要构建内部信用信息档案,真实准确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同时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为融资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1.2 金融制度创新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金融制度的创新是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各金融主体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中小民营企业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1)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银行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合理下放信贷权限、完善信贷员激励制度、培养服务意识、简化审批办理程序,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成本的最低化和融资效率的最大化。(2)创新金融产品。银行应该根据企业多样化资金需求的特点,充分应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物流金融、票据融资、应收账款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以灵活的方式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3)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有区域化、小型化、灵活化、低成本化等特点,应该帮助其规范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使其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对口性金融机构。其次,对民间融资采取“堵疏结合”,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中来,实现民间资本管理的透明化,防范其可能带来的高成本和风险。最后,应该加强对“草根银行”等农村新型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和规范工作,帮助其在实现公益效益和实现经济效益的“两力搏击”中寻求平衡点,使其真正服务于中小民营企业。(4)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努力构筑金融合作的平台。福建省应利用对台区位优势,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渠道,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同时应加强与港澳侨的合作,吸引更多港澳金融机构到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

3.1.3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为中小民营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途径:在证券市场的管理上,需要构建层次清晰的多元化交易板块,并根据福建省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的趋势,重点培育创业板市场,通过建设一个准入条件相对宽松、信息披露严格、具有较好流通性和退市机制的资本市场,为具备高成长性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进一步利用福建省与港澳台区位邻近、经贸关系紧密的地缘优势和海西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指导更多有实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到海外上市。再次,要通过吸引社会闲置资金、完善风险和退出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福建省的风险投资市场。

3.2 健全信用担保机制,优化融资保障体系

融资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融资方是否能获得融资机会,我们要不断健全信用担保机制以优化融资保障体系的运作。针对担保机制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优化担保机构的结构。增大互和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比例,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再担保机构,以实现担保渠道的多元化。其次,拓展担保资金渠道,吸取更多民间资本和政府资金投入。同时,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实现经营的规范化和公开化。信用机制的完善应重点推进企业外部信用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可将各部门、各行业的评估进行整合,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的省级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库,并不断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共享,以提高信用产品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利用法律、制度、道德、舆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强对企业信用的监督。

3.3 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支持

以公益性为特色的现代服务型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应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扫清障碍。一方面,政府应履行好宏观调控的职能,根据融资市场的新变化,制定一系列内容详实、相互补充的法律和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履行好社会服务的职能,可借鉴美国的扶持经验,精心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服务、融资咨询、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等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强力打造融资平台。最后,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为基点的各社会服务主体应该朝着经济成分多元化、服务功能全面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系统运行网络化的目标模式发展。不断提高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中介组织的自组织水平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处理各类直接融资问题。

在当前海西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完善福建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支撑体系关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海西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对融资渠道系统、保障系统和服务系统进行创新和优化,能增强整个融资支撑体系的功能,为有效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世豪.中小企业融资之道[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9-10.

[2]陈晓红.论中小企业融资与管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15-316.

[3]刘琰超.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4]刘晓辉.构建与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路径[J].河北学刊,2006,(5):161.

[5]衣长军.构建福建沿海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6.

[6]李小菊.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借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45.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4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对策分析

一、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自筹能力低。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经历了在国民经济中担当重要作用之后,民营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无出来。民营企业本身规模较国企等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上民营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且多行业发展,就其本身的融资渠道而言,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以自己内部融资为主。但由于其规模小,自身管理水平低下,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比较大,以及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和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融资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不完善的金融体制下,为何可以一举头筹,这也是很多现在的小规模民营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单单只是融资难所带来的问题,更是现如今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自筹能力低下、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现。其次,民间借贷的形式不规范,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其实这与民营企业本身的信用能力低下,信用观念薄弱,理财能力弱,技术装备落后更新慢有关。类似银行等贷款机构,由于激励机制不当,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也不合理,所以更偏爱国有企业,这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小型的金融体系并不能为民营企业带来较大数额的融资款,取得长期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会选择民间借贷。那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简洁操作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银行机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一面,缓解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更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意性、风险性都更容易造成重大的的社会问题。借方和贷方两者仅仅只是靠所谓的信誉度维持着,毫不完备的借贷流程、手续,同样也缺乏担保抵押,相当不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民间借贷也必须正规化、规范化操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再次,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受本身的自筹能力低下影响,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也就是依靠投资者内部融资,这样一来是风险比较大,二来是融资金额也比较小。一旦金额大,融资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是加大了发展的风险。民营企业在银行等贷款的相关费用相当高。

最后,金融产品种类有限。在我国,金融和非金融系统并不是全面面向所有的民营企业,所以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些形式保守、创新能力严重缺乏的金融种类远不能满足其融资的需求。商业银行提供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种类有限,仅仅只是一些信用方面的贷款、抵押物品的贷款、担保方面贷款等等。那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随着科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批量逐渐减小,但资金的需求量、时效性也相应的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一些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等都不能为民营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融资帮助。

二、产生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银行的产权制度偏向国有企业。我国金融机制体系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它们的信贷份额占总数的70%以上,且流向较为一致,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等。像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还贷能力较强、信誉较高,贷放的回报水平也相对较高,利润丰厚,安全性较高。但是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相对较弱、信誉较差,银行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更愿意为大型的企业融资。

2.无民间融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没有为民营企业带来合适的融资渠道。甚至有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得到大笔融资,而倾向于一些程序较为简单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由于这些渠道不是特别规范,所以也会对民营企业产生更大的筹资成本和借贷风险。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这样途径来达到融资的目的。

3.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过分依赖内源融资。民营企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泛,融资基本仅靠内部融资渠道,投资者自行投资居多。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企业自我融资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起来的。

4.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其他融资方式发育不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适度引入非正规金融,发展互助型担保。相信很多民营企业早期成立、创业期间的资金来源都是亲戚朋友等等。因为这样的举措具有手续便捷,交易成本低廉,道德风险低等等的优点。老一辈的企业家,在中国传统、保守的文化观念下成长,对于朋友之间的违约,承受的信誉成本可谓是更高更大的。甚至是割袍断义、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所以这也是这种非正规金融在民营企业难以获得正规金融体系融资的情况下,还能在民间所能流行起来的原因。

三、应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相关建议

民营企业的经济状况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就业的增加,拉动内需的战略措施和有效途径等。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不容小觑,但有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作为民营企业的首要任务,解决融资困境无疑是需要相当多的步骤和努力。

首先,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自身还是应该提高信用意识,之前或许由于众多民因企业的信用意识较为薄弱,常常通过各种手段来虚构利润、逃废银行的各项债务、躲避银行监督以及大量的现金交易等,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掌握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流动、偿还能力,从而导致在银行融资贷款的门槛愈来愈高。其次,规范民间借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快速增加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减少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从而进一步的缓解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再次,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转变银行借贷观念。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撑力量,一个很有发展方向、发展潜力的有生力量,想要做大做强,不仅仅是需要提升自我的能力,更是需要一个合适其发展的金融环境。如果商业银行可以调整银行金融机制系统,给民营企业多一点的信任,转变借贷观念,那民营企业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多更高的收益。最后,开展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结合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大力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同时也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所以民营企业也应该不断丰富其自身所需的金融知识,不断的拓展融资渠道,将有限的资本运用出无限的可能。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各种形式混合的产、学、研联合,通过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开放的长期合作关系,吸收消化一些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参考文献:

[1]张健.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05):27-29.

[2]缪思琪.浅析江西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3(14):88+92.[3]王玲,耿成轩.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J].科技与经济,2013(04):57-61.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5

关键词:融资;融资渠道;融资风险;融资结构

民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对中国GDP的增长、国家税收的增长以及市场经济的活跃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及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外部资金很难争取等融资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较窄

据调查统计,在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的比重平均约占90.50%,而银行贷款占4.0%,非金融机构融资占2.6%,其他渠道占2.9%。虽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超过50%。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与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840万家的总数相比较,显而易见占的比例极小。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银行信贷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

2.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内源融资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但是内源融资受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益的限制,而相对的外源融资表现出结构单一,其中间接融资是主要渠道,但融资成本高,并且融资数额有限。在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下,资金的筹集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3.民营企业抗融资风险能力低

企业融资风险可以分为负债融资风险和权益融资风险,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和渠道选择,企业融资风险对于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比较匾乏的民营企业而言,极有可能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

二、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自身信用不足

企业信用是是其外部融资的基础,其缺失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高低。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土地和房产上,没有法定占有权,由此限制资产抵押发挥作用。另外50%以上的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财务管理不健全的问题,导致自身信用能力不足,使得民营企业进行外部融资困难。

2.产权结构不清晰、经营管理不规范

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比较落后,大多采取家族式组织形式,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两权界限不清,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管理,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盲目性大,抗风险能力差,从而消化信贷资金的能力较弱。

(二)外部经营环境的原因

1.国家宏观政策的缺失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良性的宏观环境,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受到一定的阻碍,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的门槛过高,使得民营企业很难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法律法规,造成民营企业的贷款困难。

2.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困难

金融创新动力不足,运行机制存在缺陷,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在放贷过程中考虑自身的效益和风险,从运作成本角度讲,管理民营企业贷款管理费用高,难度大;从安全性角度讲,民营企业发展中市场风险和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信贷的风险,使得银行不愿轻易向民营企业放贷。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建议

(一)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素质

1.应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民营企业管理

产权关系不清晰从根本上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不利于达到规模经济,因此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产权结构转变,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多元股权的产权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和审计,提高企业的抗融资风险能力。

2.提升民营企业的信用

民营企业应该从企业家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两个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企业家要具备信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自觉实践于经营管理过程。同时企业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将其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二)加强政府宏观层面的扶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促进民营企业融资规范化,鼓励和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落实对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给民营企业创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扩大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功能,积极推进建立民营企业信用制度,提升民营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三)加快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

1.信贷机制创新。建立起由政府和担保公司担保、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管理模式,提高民营企业在贷款申请、审批和放贷流程上的效率,同时更应该探索并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流程制度,包括审批制度及贷款风险控制流程,增大基层机构的贷款审批权。

2.金融产品创新。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方式,开展应收账款、出口退税单、存货等的抵押贷款业务,扩大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以思路创新和产品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3.贷款方式创新。现在民营企业贷款的方式绝大多数是抵押,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应该扩大抵押和质押贷款范围,允许民营企业联保,以及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专利许可证、保险权利和可靠应收账款作为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

四、总结

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其存在的融资问题是需要长时间来解决的,不仅宏观上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与资本市场的完善,金融机构的创新,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建设,强加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信贷信用,提高抗风险能力,解决融资问题。(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7年第2期.

[2]章安平.规避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政策路径[J].浙江金融,2005(6).

[3]戴小平,陈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

[4]杨笋.民营企业融资行为与商业银行制度和业务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范文6

关键词:泉州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法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164-03

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在泉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泉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是,目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甚至导致大量的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纷纷倒闭或破产,使大量人员纷纷下岗,破坏了泉州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少社会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关系到泉州市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

一、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很难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融资

在泉州市,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专业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机构很少来投资,因此,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专业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机构获得融资;受规模限制,很少有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能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这个渠道获得融资;受有效渠道及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自身较低素质的影响,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私募基金获得融资;泉州市拥有大量的民间资本,但是民间资本融资的成本更高,月利率往往3%以上,而且受严峻的经济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少的民间资本愿意借给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

(二)间接融资机会少、成本高

受市场发育缓慢、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等因素的制约,间接融资机会少、成本高,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票据、融资租赁、典当等间接融资渠道获得融资。

二、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越来越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泉州市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由于次贷危机、人民币贬值等因素造成出口量不断下降,使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恶化,这就使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二)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先天存在很多不符合贷款的条件

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本身规模小,往往缺乏抵押、质押担保等基本信贷条件,财务制度不够规范、信用等级较低,大部分泉州中小民营企业经营也不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导向,不利于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因此,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存在一个恶性循环:自身最需要资金,但又最不具备融资条件,融不到资就无法发展,发展不了就更难从银行贷到款。

(三)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

健全的信用体系能解决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与资金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较有效地帮助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获得融资。但是,泉州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与资金提供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无法为广大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导致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无法解决融资的信用问题。

(四)缺乏完善的金融机构配套服务

由于收益低、风险大,很多金融机构在处理泉州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时,经常会以“惜贷”、“ 慎贷”等方式推脱而不给予批准。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专门针对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金融创新产品、信用评级、审批制度以及合理的激励机制,这就使得贷款经办人员面临着第一责任人等追责压力,使贷款经办人员在承办对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时存在推脱等问题。

(五)直接融资渠道门槛高、成本高

我国当前缺乏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再加上高门槛、高成本等原因,使得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融资。

(六)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有限,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的倍数有限,不能为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实际解决融资难问题

虽然泉州市已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意见》,在各区县成立了一家或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程度加大了对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也给予一定税收上的奖励,但是,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资金有限,通常也就2―5亿元,准入门槛也比较高,甚至有数量限制,更有融资限制,而且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的倍数有限,因此,实际上作用也不是很大。以泉州市洛江区为例,该区只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且其出资额只有2亿元人民币,对于当地泉州中小民营企业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三、破解泉州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法律对策

要从根本上突破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矛盾,必须开拓和疏通各种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从政府政策、金融机构和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自身,从多个角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该问题。

(一)贯彻落实福建省相关的政策

1.完善专项发展资金。虽然福建省已经设立多年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3 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培训和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是泉州市针对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建设一直比较滞后,使得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政府帮助加强信用担保、接受创业辅导培训。因此,泉州市政府、各级区或县政府必须从财政上有所倾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更多的针对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的专项发展资金。

2.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作用。现在,泉州市各级区或县域,只有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而且基本属于民营性质,再加上风险较大、担保费只有1%,基本不大愿意为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因此,应该学习厦门市集美区成立政府独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切实为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3.进一步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虽然泉州市已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意见》,在各区县成立了一家或二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程度加大了对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也给予一定税收上的奖励,但是,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的资金有限,通常也就2―5亿元,准入门槛也比较高,甚至有数量限制,因此,实际上作用也不是很大。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门槛,多鼓励民营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切实为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来源。

(二)银行要落实中小企业信贷政策

1.建立追责制度,坚决贯彻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对于那些订单稳定、有较好信用记录、竞争力较强的泉州中小民营企业,银行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2.开发符合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产品。对于那些业务比较稳定、前景良好的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应积极通过股权、应收账款、票据质押和无形资产抵押等担保方式,创新信贷产品,开发符合股权质押贷款和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特点的信贷产品。

(三)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开拓直接融资渠道

积极通过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企业利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深圳)进行上市融资,积极发展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等方式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1.积极发行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具有筹资成本较低、筹资数额比较大等优点,因此,应积极发行符合条件的短期融资券。

2.创新民间融资制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合法化这一融资渠道。泉州市民间资本规模大,应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从资金源上为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3.积极发展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有一大部分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其应收账款是比较优良的,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条件,而且,这几年国家发展资产证券化已经比较成熟,泉州市完全可以积极发展以比较优良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4.积极发展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集群贷款业务。集群客户业务具有免抵押、质押担保,融资成本低,能够防范和降低风险,分散风险等法律特征,因此,可以提高泉州市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水平。泉州市存在多种产业集群,如安溪铁观音、晋江与石狮鞋服业、德化的陶瓷业、惠安的石雕业、南安的水暖业及石材业等,为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发展集群客户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保树.商事法论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50.

[2] 李旋安.强化小企业贷后管理[J].黑龙江金融,2011,(3).

[3] 焦云滨.福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应对思考[J].厦门科技,2011,(5).

[4] 周忠菲.金融危机与大陆台资中小企业发展――基于上海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

[5] 李仲轶,张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问题的再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7).

[6] 陈瑞琴.企业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1,(8).

[7] 钦佩武,刘增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可行性分析[J].金融论苑,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