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1
一、启动运动员的自信系统功能
通过研读“寓心理素质训练于身体素质训练之中”,我对指导运动员身体运动训练结合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现和发挥,来自于完善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在体校进行的运动训练是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夯实基础,平时训练技术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运动天赋较好的运动员,不仅仅是采用技术手段和办法来提高身体素质,还需要配合心理(精神与意志力培养)的素质训练,实施综合性计划和措施以求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因为,单纯地以训练的强度为手段,变化训练量的大小分配等办法来提高训练成绩是不完整的,产生的效果是:运动员非自愿地接受、完成教练员硬性规定的训练任务。内因是在外因条件刺激后出现的被动行为,虽然能体现训练的成绩,但达不到发挥潜能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鉴于此,我在训练初期首先采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启动运动员的自信系统功能。我通过定期队会形式及个别谈话交流,深入运动队.全面了解运动员个体的情况后,对每个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价。我抓住运动员不服输、有拼劲的心理特点,以“确定目标、树立信念、找准自我”为心理素质训练目标,制订了“没有做不到,只需用心做”以及“想了就要做,做就做成功”的心理素质训练主题,配合身体素质专项训练,从而让运动员的潜在的动力转化为显现的成功。我针对运动员实际情况设计的“确定目标、树立信念、找准自我”心理素质训练目标,三点成一线,贯穿于每一个身体训练过程,是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潜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员在明确了自己的训练目标,清楚地看到了“我”能行,并且自信地感觉到希望就在前方时,其自信系统便充分得以启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素质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有机结合的效果
实践证明,指导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指导训练的全过程中,既要避免理想化、经验化框架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又要研究系统化、科学化训练的方法和措施。准确分析并把握运动员的各个阶段容易产生的各种情况,从实际出发,根据运动员的现状及各自的特点,“寓心理素质训练于身体素质训练之中”,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2
关键词:核心力量;中学生;身体素质;教学探析
2015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文件,旨在加强我国在校学生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文件规定,“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5~8 min身体素质练习内容”[1]。目前,普遍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趋于传统,过多的强调通过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来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围绕人体核心区域的肌群及神经-肌肉系统进行的以力量和平衡能力为主的训练【2】。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人体躯干肌群的力量,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性,为四肢的发力提供支持【3】,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提高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我校初一年级随机抽取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网上检索,以及相关文献、书籍查阅,广泛研读有关资料,对核心力量练习及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2) 实验法。按拟定的训练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收集相应数据。
(3) 数据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核心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定义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4】。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5】。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在体育课上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可以促进身体正确姿态形成,避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的肌肉损伤,同时掌握了练习方法对于其今后发展身体健康,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均有积极的良性促进作用。
2 . 中学体育课上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意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司函〔2015〕32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国家教育、体育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体质监测,是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身体素质的项目包括:50米跑(男女)、立定跳远(男女)、坐位体前屈(男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各五项【7】。在跑类与跳类项目中,核心力量对于运动中人体平衡、下肢力量充分发挥带动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坐位体前屈等柔韧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对于以上肢及肩带肌群发力的引体向上,通过腰腹部肌肉的稳定收缩,能够使身体稳定加大腹压从而使上肢更易于发力。同样女子的仰卧起坐,则完全是核心肌肉力量体现。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重要意义。
3.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实验分析
(1)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学生体育课教学中,进行核心力量教学实验,测试项目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的内容。因时间器材限制等因素,选取了平板支撑、仰卧抬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等三个练习手段对学生核心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平板支撑动作要求, 学生俯卧于垫上,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身体离开地面,保持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在同一平面【8】。该练习采用静力力量方式分组进行,每组30 s,每次3~5组。仰卧抬腿的动作要求,学生平躺在垫上,并拢和绷直双腿,抬起双腿,直到大腿垂直地面,停顿,复原的方式进行练习【9】。该练习每组练习8~10次,重复3~5组。持杠铃片迈步转体动作要求,双手持杠铃片置于胸前行进间弓箭步走,同时腰腹部发力转体双手将杠铃片移至前支撑腿异侧腰部位置【10】,行M距离20m,每次3~5组,通过这三种练习保持肌肉持续收缩,可以动员腰腹部更多肌肉组织,对腰腹部肌群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上,安排平板支撑、仰卧抬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等三个练习手段对实验对象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练习时间为8~10 min。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达标项目测试并进行配对T检验处理。实验发现,男、女生在50 m跑、1000 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上T检验P值均小于0.01水平,均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立定跳远与男生情况不同,女生跳远成绩的提高情况优于男生,分析认为在核心力量练习时,仰卧抬腿、持杠铃片迈步转体两个练习方法对女生腿部力量与腰腹力量提高起着叠加效应,故作用情况优于男生。坐位体前屈情况也不同,男生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身体柔韧度、关节活动面明显得到改善。
4 .核心力量训练效果分析 由实验结果可见, 核心力量训练对各类项目成绩提高的作明显,首先50 m跑,在奔跑过程中腰腹部肌肉做强直收缩, 维持躯干的稳定性,增强向前行进力量,同时为下肢快速高抬大腿提供稳定的牵拉平台。其次在立定跳远的起始和落地阶段,腹肌有力的收缩收缩伸展带动身体充分向前可以延缓脚部着地时间,增加跳跃距离。再看800 m及1000 m项目由于腰腹肌属参与呼吸的肌群,在长距离跑中起到了增大通气量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长跑成绩得到提高。同样引体向上项目中测试者上肢相对力量明显增强。核心力量训练在坐位体前屈项目中更是增强学生身体柔韧重要练习手段。由以上分析可见,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身体素质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果与建议
1.通过为期三个月核心力量教学实验后发现, 学生测试的各类项目上成对T检验均显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2.学生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后,学生的速度、耐力、下肢力量、上肢力量及身体柔韧度都有所提高。
3.教学实验证明,在体育课程中安排核心力量练习,对于落实国家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4.掌握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对于其今后发展身体健康,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
5.正确认识核心力量训练与其他训练手段的关系,结合每个项目本身的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解读[J],体育教学.2014(9).
[2]吴清宾.《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学体育考生训练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1.
[3]李亮,肖思晶《核心力量研究现状分析》[J].2013,3(5).
[4]张晨光《浅析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2012(3),28(3)44-46.
[5]胡艳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8,28(3):24-25.
[6]宇辑《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中的6个议题》[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3(2).
[7]张宏宇,《刘慧茹《国内外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对比浅析》[J].竞技武术研究,2012(3).
[8]闫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1.
[9] 郭广越.《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体育;高效课堂
在中职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就要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来开展体育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是符合素质教育最终目的的,也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二是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在如今的教学中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深重的。很多教师的教学带着功利性。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缺乏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中职体育的理论教学而言,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教学目标的明确紧紧关系着高效课堂的构建。然而,如今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存在弊端,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体育理论课堂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其二,教学设计陈旧落后。中职教育本就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太过重视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的开展非常少,以致于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从体现。这非常不利于核心素养教育的渗透,也不能很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二、核心素养下中职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中职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以此真正展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800米、1000米长跑理论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因此长跑需要考察学生的耐力与肺活量,所以长跑是每个学生都非常害怕的一个体育项目。那么,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其中可以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消除阻碍,完成对高效课堂的构建。[1]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4
摘 要 本文以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训练过程跟踪监测统计法通过对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帆板运动对队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功能训练对提高翻版运动员成绩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 帆板运动 功能训练
帆板运动是集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奥运会比赛中也占据重要位置,拥有两块金牌。本研究第一次将帆板功能训练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优秀的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前提下,引入目前世界比较热门,比较先进的“功能训练”理论及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帆板运动员的成绩.虽然功能训练早就有相关的应用和研究,但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正式的定义理论。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KegerreiS在1983年在训练中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动作模式和技能,并且介绍了功能训练对于帆板运动员心理恢复的重要性。他同样也介绍了功能训练在康复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原理,尤其是恢复时间的缩短和本体感受的恢复。此时,功能训练放在了绝对的优先高度。
(二)国内关于功能训练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功能训练的研究较少,2006年我国训练学专家刘爱杰首次将功能训练引入到中国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实践中,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2007年刘爱杰,李少丹,在《中国体育教练员》发表的《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一文中首将“功能性训练”一词应用于竞技体育的训练中,文中详细介绍了功能训练的概念、功能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他们提出功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并能使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帆板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l)各类体育学术期刊、报刊、杂志等所刊登的有关功能训练的各类了讲究论文、文章、著作。
(2)与帆板运动相关的报纸、联系内容、编排等的专业论文、报告、著作。
(3)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优秀帆板运动员的专业论文、报告、文章、著作等。
2.专家访谈法
针对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功能训练和帆板运动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优秀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进行访谈,建立适合帆板运动功能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基本框架。
3.训练过程跟踪监测统计法
在帆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跟随教练艇下海观看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教练员的指导,获取了直观的感性材料,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把握,尤其是海上比赛期间,教练员之间随时对运动员比赛现场做出评价和调控指导,为本论文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事实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功能训练概念的界定
综上研究所述,并通过对国内外体能训练专家和学者的访谈,本研究认为:功能训练是一种针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针对性的动作训练,使人体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使运动员能力在项目中的功能更加优化的一种体能训练方法。
(二)重视脊柱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功能训练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无可厚非,核心训练能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身体运动姿态和正确的动力链传递顺序。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核心力量的概念、发展以及具体的方法手段。
(三)强化动力链的训练
动力链原则是分析体育活动或者其他动作模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动力链则介绍了人体如何被看成是一系列相关的链结或部分。动力链是在中枢和运动神经支配下的按某专项特定动作顺序的多关节、多肌肉参与的联合运动过程中的动力传递。身体某一部分活动会影响到相链接的近端和末端的部分,“动力链”原则为人体动作模式以及整个身体的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的练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构架。在进行帆板运动训练时,应加强对队员身体及肌肉各方面的练习,达到身体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结论
功能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帆板运动员预防伤病,提高运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练在安排陆地上进行体能课时要根据训练计划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在体能训练课中融入功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合理化。功能训练可以强化帆板运动员核心稳定力,融合肩骸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动作姿态的准确性,促进动力链传递的有效性,使帆板运动员海上专项操作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爱华.帆板运动员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2):136.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5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于2014年初正式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核心素养体系”这一词汇引人关注。而早在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一直伴随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和完善。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只有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当下,核心素养体系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最基本的方向指标。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学校教育改革尤其显得格外重要。教育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措施,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小学,是整个核心素养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从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本人认为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改变对小学生体育特长培养的策略?”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所要考虑的,更是所有体育教师群体和其他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教育人士都应该为之深为思考的问题。就此并结合个人理解提出如下认识供参考。
第一点,首先我们应该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思想目的,要脱离以成绩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文化的评价标准。因为成绩不能全面的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它只能作为一个人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这是现在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差就把他认定为差生,从而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忽视其成长。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一视同仁,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并不冲突,二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潜质专长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己特长,已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上体育课;其次,体育课在中国教育思想中不够受到重视,体育课被其他课程替换冲走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也觉得这样很好,可以让孩子多读点书,从而导致如今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免疫力也随之下降,肥胖率也因此快速上升,经常出现小病大患,也因此耽误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习,而这对于我们积极提倡大力提高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增加学生身体素质的意愿是相违背的。正如所言“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条件,又怎么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读书呢?我们应该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让核心素养贯穿始终,使学生真正得到科学性的全面性的教学,提高身体素质和学习进步。而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先从自我开始真正的正视体育,端正我们自己的教学态度,重视体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珍惜每周为数不多的体育课程,不能再对体育课只是应付了事,应该把握好每节体育课40分钟的每分每秒,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足够的运动锻炼,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特长,增强体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们的体育特长?这就得让我们从本质出发,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从最基本的游戏开始逐渐向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而通过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们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第二点,当前学校体育的研究仅局限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教学方面。忽视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或有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针对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分析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时,更是忽略了对学生家长因素的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因而我们应该改变家长对于教育的旧思想,让他们从以前的一切以学业为重,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所有的观念向学生全方面素质培养转化。以教师的角度向家长们阐述科学理性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支持和鼓励学生们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学业上的压迫,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适得其反,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和严重的叛逆心理,而这样对于他们的成长则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家长那获得支持,向他们解释参与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体育运动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家长们认识和了解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防止落后的不科学的学习理念使得学生的发展变得不平衡。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正确的学习理念,重视家长在学生体育运动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让家长们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和培养体育特长,并且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一同参与体育运动中,让家长和学生在开心友爱的运动氛围中减少之间的代沟,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益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从而进一步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和发展。
第三点,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虽然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是在教育教学中两者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关系。单就小学生体育特长的培养而言,教师平时应该主动去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个人专长、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等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施教。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们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友善的氛围当中,感受集体活动所带来的魅力,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对各种体育项目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学习,从心底爱上体育,真正的参与到体育特长的培养当中。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独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优秀精神,增加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从素质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达到学生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体育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能够把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十分必须必要的。而在知识化能力的关系上,实现将知识作为一种手段到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转变,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特长,促进小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推动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体系的建设真正的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郭计增.《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的核心手段范文6
【关键词】核心力量;竞技跆拳道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WANG Wen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competitive taekwondo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Conclusi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which should be boldly attempted in the taekwondo training.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training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training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groped further. We should syndrome differentiat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taekwondo special training and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fully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differentiate their quality situation and avoid blind imitation.
【Keywords】core strength; athletics taekwondo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王稳(1986―),男,江苏铜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
跆拳道运动于1994年传入我国,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运动员陈中获得一枚金牌之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2001年跆拳道被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各省市也开始重视跆拳道项目,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队。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跆拳道在中国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由于发展迅速,跆拳道项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女子项目,被列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概念是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中外教练员及体能训练专家互相交流而逐渐被认识到的。由于其先进的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被国家、省专业队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竞技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对跆拳道项目专项特征的分析,可以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益,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善和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并最终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目的。
1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概念释义
11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概念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概念认识有一定差别,我国学者王卫星教授认为:核心力量是指核心肌群(肌肉)在稳定人体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神经支配与控制能力、功能与协调性能力以及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力量能力。
12核心力量训练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源于英语单词core strength training,指躯干及髋关节周围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最初应用于医疗和康复领域的训练理念与方法,随着其在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中的引入、应用、创新与发展,无论其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还是方法均变得渐为成熟、丰富与完善。因其先进的训练理念,现已被国家田径、游泳、皮划艇、武术、拳击等所采用。
13核心力量训练实质
核心力量训练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部分。核心稳定性训练是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有静态稳定性训练、动态稳定性训练及关节养护性训练,动态稳定性又有屈伸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包括核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核心协调性力量训练。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应在稳定性和关节养护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的特殊需求,重点加强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的衔接与转化,为专项技术动作水平的发挥提供专门性的支撑和保护。
2竞技跆拳道特点分析
21技术特点分析
跆拳道项目隶属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竞技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为得分手段的比赛项目,属于速度力量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因素是“快、高、变、控、准、稳、狠、难、连”〔1〕,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技战术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手段趋于简单、精练、实用和有效,快速的攻防转换、灵活的技战术运用和频繁的步法调整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持续性肌肉爆发能力。
22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特点分析
221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生理学因素
竞技跆拳道技术以腿为主,以手为辅,腿法需要“起于脚、转于腰、发于脚”,可见腰、髋关节、骨盆是跆拳道力量核心部位,它是上下肢衔接的纽带和运动发力的起点,也被称为“动力源”,而腰、髋关节、骨盆包括的29对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跆拳道项目是以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通过分析跆拳道的生理学因素,技术的有效得分是建立在一个协调的、整体的肌肉组织群并使其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发挥其巨大能效。所以,在对竞技跆拳道有效训练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哪些肌肉在做功,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上下肢的肌肉是怎样的一种配合状态,力量输出的效果如何,同时还必须考虑人体“核心力量”位置。
222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
腿法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难度技术,还是连续进攻能力,甚至到最大的击打效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快速启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准确把握空间感的移动速度,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动作反应速度,只有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才能在瞬间实施有效一击。
223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充足的力量耐力
竞技跆拳道比赛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其供能特点主要是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从竞技跆拳道的供能特点来看,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力量耐力,同时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
224竞技跆拳道需具有较好灵敏协调性力量
竞技跆拳道中主要得分腿法有横踢、下劈、后旋踢、后踢、双飞、侧踢等,腿法技术中有的需要在稳固支撑下进行连续击打(如:横踢),有的是在无稳固支撑下完成连续踢击技术(如:后旋踢、双飞踢),尤其是在多变、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多回合的攻防转换,这就对运动员协调性力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项目的运动都是由多个运动关节和肌肉群参与的全身运动。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及腿法是跆拳道技战术及制胜因素的载体,在这种运动中,如何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整合成与跆拳道专项技术动作相适应的“运动链”,使力量的产生和传递在专项运动环节中表达得更为顺畅和高效,来不断提高竞技跆拳道水平。
31有效增强竞技跆拳道核心专门性力量分析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突破的关键,核心专门性力量分为功能性力量和协调稳定性力量两类,在功能性力量中有效提高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协调性力量有效提高专项协调性力量和整体协调性力量,根据核心专门性力量的划分,利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即可有效提高竞技跆拳道制胜因素。
32核心功能性力量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核心功能性力量是在神经肌肉协调配合以及在多肌群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力量,是介于核心稳定性(力量)和专项力量之间的桥梁,通过核心协调性力量的改造与整合,高效地向专项力量转化,从而实现和解决了以往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力量相结合与转化的关键问题。
竞技跆拳道的核心功能性力量体现在腿法的启动力量(速度)、腿部的爆发力、身体的制动力量和反应力量(速度),同时还应具备强大的耐力,根据核心功能性力量的理论,可以找准切入点,利用核心力量训练中“闭锁式自由力量”练习法,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爆发力,具体方法:运动员利用杠铃,以腰部为中轴,在稳定情况下做起腿动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再进一步追求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备极高的核心力量。也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爆发力训练,在结合不稳定器械的基础上运用弹力带、滑轮、哑铃、杠铃等,使所练的力量接近竞技跆拳道各种腿法、拳法技术。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要器械颤动或抖动,这样既可以发展竞技跆拳道核心部位的爆发力,还可以发展核心部位的稳定性。
33核心协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竞技跆拳道中,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表现在赛场的灵活运用上,而不是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比赛中,运动员在对抗状态下,要依靠步法的移动来控制自身重心,同时又要抓住时机来进行有效踢击,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员踢击得分是在重心不稳,甚至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完成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己摔倒的情况。运动员的重心不稳定,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这就要求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以确保在重心失去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有效踢击。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徒手不利用任何器械辅助的练习,如:压低重心后蹬伸练习、单腿支持下行进间中高位变线练习、原地旋转后控制平衡练习等;再增加难度的话可以进行器械练习,如平衡盘行走中快速踢击练习,持瑞士球抗多方面击打力量练习、绳梯的练习等。
4结论
41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跆拳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比较先进的训练手段,在竞技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大胆采用,但要注意不能够简单移植训练方法,要紧密结合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指导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42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43要辩证地处理传统专项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其优劣形势进行合理区分,切忌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参考文献
〔1〕李兰忠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2012:14-20.
〔2〕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0.
〔3〕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9):112-116.
〔4〕张舒洁武汉体院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指标评
价体系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12:10-31.
〔5〕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21.
〔6〕付宇超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12):168.
〔7〕李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
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46.
〔8〕龚循磊,龚循谦谈谈跆拳道训练中力量训练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