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1

 

1医学道德观念与生俱来于人类文化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这些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选择、创造、积累、传承和坚守的结果。作为当代人文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原本的形态只是传统文化中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的构成部分,伴随医学的进步和后来整个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学道德才从观念和思想形态逐步转化为一种学科形态。医学以及与生俱来的医学道德观念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对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可以触摸到的、自己视野范围内的外部世界的观察开始的,对人自身的初始认识中就包含医学的意义,因为“疾病比人类更古老”[1]2,人类的出现就意味着疾病的相伴相随,对人自身、疾病现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就是医学的萌芽状态。由于原始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人类寻求解除病痛的过程中,最初的方式是来自巫师的实践”2]。巫术医学是一种原始医学文化形态,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达到解除病痛、消灾免祸的目的。巫医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注重采用巫术咒语、占卜、妖术的原始宗教方式,这些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对道德力量和心理方法的巧妙运用。在那个时代,巫术在许多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巫术医学是世界各种不同原始医学文化的共同形态,但由于文化起源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对后来古代医学道德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不同的医学和与之相应的医学道德思想的萌芽。比如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的巴比伦文明,“认为恶神和魔鬼的附体是疾病和厄运的根源,每一个邪恶的灵魂常常导致一种特殊的疾病。”[1]28在对医生行为的规范上采用的是法律的形式,如《汉漠拉比法典》中有多个段落对医生的行为做出了法律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医学道德规范意义。形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将巫术与医学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他们希望二者通过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古代埃及医学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强调不同专业的医生应该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良好的个人素质,“身体无处没有自己的神”[1]32,成为不同专业医生的宗教信条。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医学深受印度宗教的影响,印度草医学被认为是“生命的科学”“要求医生要善待和同情所有病人,要全身心地对待那些可以治愈的病人,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那些即将死亡的病人”[1]«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融为一体,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古代哲学思想直接渗透在中医理论和方法中。在医学伦理学史意义上,蕴含着医学道德思想的古代医学,其原始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被融为一体,表现为一种自然哲学形态,这可以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初始样态,这种样态在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中表现形式各有千秋,共同的特点则是生长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和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质。

 

2作为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在西方率先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近代以后的西方医学开始从自然哲学形态向自然科学形态转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都开始成为医学系统中独立的学科,古代医学从注重对人体、环境的研究开始逐渐扩展为微观生命科学的探索。这个时代西医学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实验医学模式的逐步形成,以分析方法为主体的研究使医学在摆脱自然哲学原始性的同时,追求生命科学的纯粹性和单一性,医学的人文性表面上被排斥在医学之外,但由于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迫使它只好另辟蹊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西方医学伦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古代医学道德思想逐步向学科形态演化的。中医学的学科形态在近代以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蕴含在中医学思想体系中的医学道德思想一如既往附着在中医学的母体上,以中医学整体性的模式通过实际的诊疗过程传递给患者和社会。但近代以后,西医学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医学体系,西医学诊断、治疗方法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医院的社会建制化和医学教育的系统化,西方医学伦理学从思想到学科都随之向输入地渗透,医学伦理学中所包含和反映的传统文化同样对西方医学伦理学的接受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古代医学道德思想与文化的关系相对直接和简单,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逐步形成,医学与医学伦理学被分属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分隔的文化领域,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较之前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从零散、碎片化的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向医学伦理学学科形态的转化,是医学伦理思想诸要素向医学伦理学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伴随医学进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科学和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只提供了一方面的基础,医学进步在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提出和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并不能仅靠医学本身来解释和解决。作为学科,医学伦理学要具备从理论、原则、方法到实践等多层面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逻辑架构和学科体系,传统文化通过学科理论建构的过程必然渗透和融入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医学伦理学理论必然体现由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伦理精神、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伦理原则等,传统文化更多地是通过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思想和理论并把它转变为一种立场和方法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输入和渗透。从这种意义上看,传统文化同样构成了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思想传承这一条路径上。医学伦理学打破以往的道德哲学形态向应用伦理学形态的转变,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法律的和管理的因素都成为传统文化向医学伦理学输送和传递的渠道。

 

比如,医学由古代的个体行医经过松散的医学社团向作为社会建制的职业性转变过程中,中世纪的欧洲就建立起了正规的医学大学教育,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的‘里性时代’是随着对逻辑学、自然哲学、神学、医学和定律的课程探索在大学里制度化开始的。”[1]m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对医学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在这个时代,原来医学伦理的规范对象从医生个体行为转变为建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要求。在医学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步向科学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医学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增强,医学的社会责任随之得到提升,这种提升也势必对整个医学伦理的视野、眼界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几千年逐步形成的医学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思想、道德原则和各种各样的规范,产生了一种总结、概括和整合的必要,在近代哲学和伦理学强有力的理论铺垫和支撑下,医学伦理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医学伦理学向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延伸和发展,更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生命伦理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命伦理学一方面是医学伦理学在学科意义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传统文化在这种延伸中完成的是自然传承。另一方面更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诸多现实的生命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并不单纯是由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的,而是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产生了矛盾乃至冲突,需要重新确立新的医学伦理标准和形成新的医学伦理观念,由于很多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的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体现在人的生和死两端,生命伦理学作为医学伦理学发展阶段上的一个新的概念似乎更能反映学科的本质。生命伦理学面对的伦理矛盾、悖论乃至道德冲突,现象上是源于新的科技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临床上的运用,实质上是社会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成果广泛运用之间矛盾的反映。根深蒂固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人权等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观念,在科学技术面前并没有让步和动摇,这些观念向医学领域的转移,才造就了诸如医疗知情权、知情同意权、医疗自主权等医疗个人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观念被纳入到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范中。这种情况所表明的,并非是传统文化对新伦理观念形成的限制和阻碍,而是传统文化通过各种路径让新的伦理观念能够体现和传承它固有的价值。生命伦理学具有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公理的特点,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的伦理问题和难题,传统文化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这是人类文化进化的本性决定的。

 

3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本土化的脉与根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伦理思想不仅伴随医学的发展而成长,也成为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古代有诸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一脉相承。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界和哲学、伦理学的学者也力图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几乎所有论述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的著述中都十分强调优秀的中国伦理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掠夺的炮火声中走上近代史道路的,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种种强烈的冲击。西医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的,教会医院的建立,促使医疗形态由个体模式向集团模式转变,西医学与中医学在认识和实践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种体系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新格局的形成必然带

 

来医学道德观念的调整与新的医学伦理思想的传入[3]17。在这个阶段中国并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明显的建树,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运用仍然停留在自发状态。

 

医学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学科形态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尽管那个时期的中国尚不具备形成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条件以及社会基础,但中国哲学界和医学界的部分学者敏锐地洞察到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这个时期完成的医学伦理学著作和教学用书在内容上都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引入,但是受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医学伦理学尚无能力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形成具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础的、适合中国现实的医学伦理学。几乎同一时期,西方医学伦理学理论和方法等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体系中吸纳和借鉴了西方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许多观点、理论、内容、案例和方法,与中国学者自身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迄今为止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医学伦理学如何形成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伦理精神,并将这种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思想付诸医学实践,将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和医学界长期和艰苦的工作。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医学领域无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势必带来医学伦理学在很多方面认识和标准上的普适性和全球性。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传播和流动,文化的传统性受到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趋势面前,需要不断地调整对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才可能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的问题,从而推动医学伦理学更合理地、更深入地认识和对待社会文化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4医学伦理文化的接受与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另外一条途径是医学职业主体在职业实践中的习得和坚守。文化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影响固然是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性使然,主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医学伦理学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文化竞争、文化冲突的领域,医务工作者在对医学伦理思想、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和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文化的认识和接纳过程。传统文化并不是以一种文本或者标记的形态出现在医学伦理学中,而是渗透在医学伦理学思想和理论中,这些思想和理论又通过若干伦理原则和规范等体现在对医务工作者行为的约束和要求上。医务工作者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践履医学道德规范,首先需要在文化层面认同和接受医学伦理学提出和确立的价值观念、道德认识和伦理标准。医务工作者在对待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上,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理解和接受,这一过程是学习并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当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道德认识达到一定的境界,传统文化所倡导和确立的医学道德价值观念才可能扎根于医务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成为他们医疗实践行为的指南。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手机传播

一、绪论

在这个技术革新的年代,传媒生态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曾经的单向接受变为现在的互动接受、从单一渠道变为多元渠道、从相信权威变为相信判断、从全盘接受变为选择性认可、大胆质疑――作为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载体,手机媒介真正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世界变得触手可得,弹指可及。而它独特的方便、快捷、互动、随身等优势,更是给手机作为信息媒介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手机,人们可以尽情地用手机查询接收信息,关注社会热议话题和新闻,享受手机带来的时尚和娱乐,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通过手机等媒介方式获得最大的满足――庞大的市场为手机的媒介功能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介的功用开始为更多的人熟知,并从最初的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宣传(比如商业广告)向公益功能转变,人们在手机上不仅能看到各种商业广告,更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民族精神的弘扬。比如手机媒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向世人介绍了中国、推广了华夏文化等等。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手机能否摆脱过于商业化的桎梏,获得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成为比肩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新兴媒介力量,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而媒介中所含的文化底蕴,恰能提高媒介的底蕴,发挥媒介的时代效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的意义

有人说:“现代中国面临着文化缺失的困境。”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又使得中国的人们向更高的精神生活需求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手机作为跟人们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其便利和随身携带的特性使其成为最佳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根据2011年9月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达9.27亿。广阔的群众接触面,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提供强大的助力。

与此同时,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媒介功能的催生也是在近几年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得到重视。手机作为商业宣传的媒介功能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物,缺乏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仅仅以商业为发展手段,必然会流于恶俗、平庸,显然对媒介的未来健康发展之路不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或“植入”,也可以加深手机的文化属性,提升手机作为媒介的品位和价值感。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手机传播的有效结合是一种互补双赢的“合作方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的现状

从目前手机传播的内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的有机结合还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时期手机发挥的公益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手机的传播职能等等。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手机电视

手机的便携性给人们的视听享受带来无尽的盛宴,作为手机媒介的特殊形式,手机电视曾被誉为“口袋里的电视”。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观看奥运会项目和仪式,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让中国元素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奥运会开幕式堪称让世人慨叹震撼:活字印刷表演、孔子三千弟子吟诵、丝绸之路展示、清明上河图画卷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手机电视里的渗透的体现。

(二)手机报纸

将纸媒的新闻内容以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客户的手机上,让客户能够了解国内外的时事,这就是手机报纸的功能。相较于手机电视而言,手机报纸更能体现现代无线技术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作为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之一,手机报纸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在传统的纸媒上传播,也可以在现代的“数字纸媒”上传播,比如我们经常在手机报纸上看到的传统文化新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手机互动

在互动方面,手机上网已成为时下手机最为流行的一种功能,它使手机摆脱了传统的电话、短信的平板功能,开始趋于多元化、丰富化、互动化。手机上微博、论坛等,将手机与互联网的文化传播职能结合(或者说“借位”互联网),传统文化在手机这一职能的开发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手机传播新的契合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在手机上传播推广的潜力也十分巨大,笔者以为,两者的契合点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拓展:

(一)手机屏幕图片

屏幕是手机的“皮肤”。手机屏幕的视觉元素的中国化,不仅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落俗套。在手机图片下载领域,开通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美的图片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水墨风格的布局、民俗艺术的展示、戏曲脸谱的应用、申奥标志“太极人”等等。注意图片的像素、与手机款型的完美结合,可以加深中国风图片的美感,从而加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感。

(二)建立专门的文化交流空间

当前,在手机传播领域,还没有专门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设的文化交流空间。但是,一个专业的传统文化交流论坛的存在,势必会大大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讨论的阵营中来。在讨论中学习、进步,也可以全面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让手机用户在论坛博客里进行交流互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让手机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享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可以利用有奖征文等比赛的形式,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推广了手机作为传媒的地位,扩大了手机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手机媒介的中国民族音乐应用

相比欧美、日本的音乐,中国的民族风音乐就显得太过“低调”了。其实,中国的现代民族音乐不乏音乐大师,不乏经典之作。再加上,华夏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特色艺术和音乐形式、民族歌舞、民间乐器、民族戏曲等等,民族音乐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加大对手机铃声的重视,灵活运用手机下载彩铃、在线欣赏、在线编辑和交换等方式,让人们随时欣赏到海量的民族音乐,甚至在可以通过手机现场直播音乐会,达到民族音乐最大限度的传播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传统的方式之一。

五、结论

手机媒体被称为报纸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3G牌照落实,它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最先锋、最便捷、最普及的媒体。利用新的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富有前瞻性与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它又是科技和人文的交叉。中国传统文化借助先进的手机媒体得到更生动、全面、便捷的传播,手机媒体因传统文化的渗透而更鲜活、亲和、普及。两者的完美结合为科技与人文、艺术与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范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机用户的广泛性,手机媒介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接受度,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身份用户的的需求,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教育和导向上,更要慎之又慎;在内容上,更要积极向上,倡导健康思想和生活,要去其糟粕,推广精髓,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倡导的思想主流相和谐、相适应。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手机传播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最大优势,促成两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靖鸣.手机传播学[M].新华出版社,2008年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动画艺术;传统文化;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42-01

一、我国动画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创作的影响

在我国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内,其主要的创意来源和故事剧本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及相关因素有关。如我国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等都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解放后,随着国家支持和动画艺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构思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如我国著名的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故事剧本都是来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和民间传说。同时这种传统文化传说故事,不仅包括了汉族民间文化特点,也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如我国著名的连续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等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形式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不仅包括了故事创作和构思的影响,还为我国动画艺术类型的发展提供了扩展空间。动画片在传入我国后,我国的动画创作研究者结合我国传统的美术艺术对其进行改革,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我国特有艺术因素的动画片形式。在这些动画艺术形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水墨动画片。作为我国美术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水墨画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具有其特殊的代表意义,也是我国动画创作领域的重要代表。其主要代表作包括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在国际动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皮影动画片。我国的皮影艺术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在用艺术造型和表现力形式上都有着极强的艺术特点。我国的动画创作,很好地借鉴了这一艺术形式,创作出了皮影动画片。其代表作包括了《张飞审瓜》、《金色的海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

3.折纸和剪纸动画片。我国的动画艺术形式也受到了传统折纸和剪纸艺术的影响,出现了折纸片和剪纸片的动画艺术类型。这两种动画艺术类型的出现为我国动画艺术形式提供了发展空间。其主要的代表作包括了《猪八戒吃西瓜》、《三只狼》以及著名的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等。

(三)动画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

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很好的传播作用。这种传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内部传播。在我国的动画发展过程中,因为大量传统素材的采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传播。不论是《神笔马良》这样的神话题材,还是《中国传统美德故事》这种历史题材,都在不经意间传播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美德。特别是在儿童和少年中,这种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具有极强的优势。

2.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动画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以我国的水墨动画为例,我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因其特有的水墨画风格,得到了世界动画艺术研究者的一致赞扬,同时获得了1961年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重要的动画艺术奖项。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动画发展的未来影响研究

(一)继续为动画制作提供创作素材。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可开发的艺术素材和创意是非常多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发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因素,为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创意素材。如我国传统英雄人物传记、神话传说故事、民间人物等故事可以为我国未来动画创作提供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意。如系列动画片《十二生肖系列》就很好地对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元素进行了再次的挖掘,促成了故事创意和剧本设计的完成。

(二)为动画形象和镜头设计提供灵感。在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在其形象和镜头设计中,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因素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创作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受到了水墨写意风格、剪纸风格、年画风格等不同传统美术风格影响,其应用的领域也不相同。如在大全景镜头中,中国的大写意风格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动画片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动画片的观赏性。

三、结语

我国的动画创作在其发展之初就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关系。随着其艺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变化并没有消除两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4

摘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语言训练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慢慢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起了洋快餐,看起了一些外国影视,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蕴的淡薄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有关。站在时代的讲台,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他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古代表疏奏章等政府公文的名篇佳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的典范;词与曲,是中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气势磅礴的豪放之作。“记”、“说”、“序”、“论”“铭”等也是古代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文体,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风格清新的写景小品;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赠序的形式告诫后生。教材选录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片断:如《水浒传》中的精采片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等。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显示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说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语文教师只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稍微进行课外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就自然而然透渗进学生的脑海里。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对祖国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都抒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贺知章《回乡偶书》等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思恋之情。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亲人的关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学生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势必更能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样就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教室里的墙壁上布置那些带有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黑板角每日一言,学生课桌右上方可张贴励志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学校、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如学唱国粹京剧,弹拉各种民族乐器,播放古乐、古曲,或利用早读举行古诗文朗诵等一系列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村学生也许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稍显慢一些,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营造成一种氛围,就会越做越好。

五、加强语言实践

民族文化蕴涵于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直接与民族感情相联系,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

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在纸扇上题字,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写作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把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更是意义深远的。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5

摘 要 作为一种健康、积极、以人为本的休闲活动方式,休闲体育的普及与发展无论对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有积极的意义。影响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传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成都地区为例,就成都地区文化传统进行考察,结合休闲体育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成都文化传统对其休闲体育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促进成都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 成都 文化传统 休闲体育

一、成都文化传统概述

(一)文化传统定义

文化传统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张岱年、方克立把文化传统定义为:“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文化传统不同于传统文化,它是活在现实中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几乎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中。

(二)成都文化传统内容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4500多年的文明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位于都江堰自流灌溉的平原中心,“民食水稻,无凶年忧”的富庶,“鱼米内足,绵竹家具日用所急,不事他求”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使成都城市形成自适感很强的静穆的农业文化。成都的城市文化中,中医药文化、客家文化、水文化、川剧文化等十多种文化和谐并存,即碰撞交融又交相辉映。

(三)成都文化传统特点

成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是道,是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要求关注人的生存发展,肯定人的个性,尊严和价值,将生活和谐、幸福、美满作为终极追求目标。特点主要表现为和谐包容、雅俗共存、以人为本、浪漫趋新。

二、成都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家庭体育消费水平,反映了某一时期内某一地区所拥有的体育消费品数量和质量对人们“体育消费”的满足程度,也间接或直接地反映了该地区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城市居民家庭主要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主,交际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为次要原因。制约居民家庭成员体育锻炼、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思想观念、经济支付能力、时间或体育活动场所等。此外,也与缺乏组织、指导等因素有关。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调查中发现成都市居民从事部分传统休闲活动,如探亲访友、听广播等的人数比例有所下降,传统的休闲方式受到时尚的休闲方式的冲击,正在失去生存的空间,更多的居民选择紧随时代的休闲方式,同时不断的习得各种休闲能力,以使生活更加时尚。

三、成都文化传统影响休闲体育发展的机制探讨

文化传统影响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消费的途径主要是主宰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体育消费行为系统动态确立为体育消费心理反映模式、体育消费的实施或实现、体育消费评价3个环节。

在第一环节中,体育消费价值观是体育消费者心理模式的具体结果。体育消费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集合,在社会存在、社会文化、社会认同等影响下,体现出人们在体育消费行为过程中对体育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有关效益、效用和意义的评价观点的总和;它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是由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所决定的。

在第二个环节中,体育消费的实施或实现主要包括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消费方式、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4个部分。在影响体育消费方式的众多因素中,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受该地区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成都文化传统对休闲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成都人体悟了生命的最高意义,形成了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生活方式。休闲体育是休闲时代的产物,是在自由状态下,通过体育活动积极感受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个体实现自我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健康、科学的休闲娱乐方式。成都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在休闲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

五、成都文化传统对休闲体育发展的阻碍作用

成都文化传统对休闲体育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成都人进行休闲活动的方式偏向静态平和,不利于休闲体育项目的丰富和发展。成都文化传统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传统休闲活动项目相比,以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激情冒险为特点的西方休闲运动项目开展较为缓慢,不能更好的丰富充实我国休闲体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六、结论与建议

成都地区休闲体育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成都市民独特的休闲方式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所以我们要发文化传统中有利于休闲体育发展的成分,消除文化传统的不利障碍,化不利为有利。

首先成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秉承现代化、生态化、健康化和人性化理念引导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非体育人口的体育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大众参加体育锻炼;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尽量满足群众锻炼需求;培养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组织服务和指导;鼓励群众积极组建各类体育非营利组织和体育社团,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其次,重视与其他休闲行业的融合发展,最后对成都市特有的休闲体育资源如农家乐、道家养生、峨眉武术产业等进行深度开发并加以规范运作,推动成都地区休闲体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范文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糅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良好的道德情操,确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

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提出了一个“诚”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诚”,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既指“养生”,又指“养性”。其基本含义是精神专一和恭敬无欺,前者偏重养生,后者偏重养性。倘若精神驰乱,意识不能专一,势必造成气散身亡。

倘若说,儒家学说只是通过“养性”为中介,间接地把“养生”与“治国”统一在一起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直截了当把养生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就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庄子对此更进一层,明确提出了“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

其次,道家养生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治国之道。“清静”的养生之道,在道家看来就非常适宜于治国。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认为政治上的纷扰躁动乃是治国的大忌。

尽管儒、道两家在养生问题上都有趋向与养性、治国相统一的特点,但作为性质迥异的两种学说,它们各自在这一问题上的出发点则是完全不同的:在儒家那里,治国是居首位的,养生只是治国的派生物;养生在道家学说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治国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