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1

(一)融资渠道少,融资方式单一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直接融资渠道尚不健全,设置的门槛高,中小民营企业受自身实力的限制 ,很难具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直接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资金的机会很少。因此,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覆盖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较大面积,加重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银企关系不平等,资源限制

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安全系数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普遍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中小民营企业大多经营规模较小,处在创业初期或高速发展中,经营风险较大,盈利能力不稳定,由于信息不对等,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或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在现实中,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所获得的来自金融机构贷款资源比例不超过20%。

商业银行建立绩效考核等风险约束机制,以防范和减少信贷风险,目前普遍授信权回收上级银行,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贷款责任人终身追责,若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银行工作人员面临严厉的绩效考核、终身催收贷款、开除等追责处罚,因此,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民营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

(三)金融机制僵化,缺乏创新

银行业、担保业等金融机构机制僵化,创新不足,缺失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符合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创业初期或高速发展中,往往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民营企业抵押物不足,抵押担保条件不符合落金融机构要求,押品抵押率过低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以湖南某园林绿化公司为例,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既有林权,又有股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在实践中银行均不能对林权、土地承包权等采纳为抵押或质押物。金融机构对成长中的优质民营企业没有合适匹配的金融产品,使民营企业在银行没有抵押和担保则贷不到款,融不到资,企业往往因此贻误了最佳的商机。

(四)民间融资仍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

民间融资主要以高利率的信用借贷为主,目前城乡居民手中可自由支配的闲散资金越来越多,许多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配套的金融体系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为了自身的发展,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融资,从社会零散个人或各种“地下钱庄”以较高的利率获得借款。民间融资于企业是双刃剑,既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也为企业带来了高额的财务成本和巨大的经营风险。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2013年年末某私企老板因不堪债务跳楼身亡,娄底民间融资危机由此暴发,民间散户纷纷挤兑,资金无法落实,企业被政府打非或整顿帮扶,企业和借贷个人均遭遇灭顶之灾。

二、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政府从立法层面适时调整和完善法法律体系,为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制定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有关政策法规,尤其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及地方性证交所,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如美国的资本市场就包括了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地方证券交易所、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等八个层次;积极展各类企业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品种,为债券市场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转变银行运营机制,不断推进金融创新

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突出对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正向激励,单列中小企业信贷计划,合理分解任务,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引导其加大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解放思想,大胆自主创新服务流程和金融产品,根据民营企业需求的特点以及风险级别的不同,积极推出与之匹配的信贷产品,从产品出发为中小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权证、抵押、质押、担保种类和形式,比如:林权、承包经营权等,不断完善抵押登记、资产评估、抵押物流转交易等环节,密切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完善担保与抵押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抵押及担保贷款难落实的问题。

(三)引导民间资本与企业融资对接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城乡居民及社会机构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为民间融资活跃提供了资金来源;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日益旺盛,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民间资本完全有潜力成为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宜疏不宜堵,要给需求双方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满足资金的需求。

民间资本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凡是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营造公平有序的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开辟民间资本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四)改善企业内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格局

民营企业把资本运营策略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打造资金流动畅通的经营格局。

银企关系的信息不对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不高,资信等级不高。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实行严格、科学的内控制度,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改变家族管理方式,推动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使企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稳定企业经营,达到提高利润水平的目的,体现出良好的偿债能力,提升信用等级,优化企业形象。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融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性的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和“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这一思想,并由此衍生出了同一种所有制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的理论,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在此后三四十年的发展中,民营企业表现出了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优化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颇为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比如说从1997年至今,人大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法规,明晰完善巩固了市场主体的产权;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目标;加强了国家对国民经济调控能力。

近期来看,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势头似乎一片大好,但从深层次的体制结构来说,若想要让民营企业不断可持续发展,现状仍需改善。民营企业有很多难以回避的发展问题,而在种种问题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现代经济学家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般解释是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中小民营企业负担不起;政策歧视问题;抵押担保问题;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使我国的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明晰民营企业产权

这是发展民营企业的核心所在。现状来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产权明晰这方面问题颇多,使得企业开展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环境存在缺陷。因为产权不明晰,企业所有者会向银行肆意贷款,在企业发展情况不佳的情况下,部分所有者会选择卷款逃跑(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帕菲克健身场所)。这种行为会降低银行对其他民营企业的信任程度,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无法拿到资金,降低社会的生产效率。产权的不明晰也会使企业向银行虚报利好信息以图拿到贷款,但实际上,很多活动都是不理智或者风险很大的,失败之后也没有相关法规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因此很多民营企业更加有恃无恐,进一步的恶化了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1.政府必须完善对相关发面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因为提出法制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也较短,法律规章大多杂而空,很多只有说明什么不可做,却很少有规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即使有,处罚力度也较轻,不能起到警戒不法分子的作用;法律应该细化,配套相关的处罚措施,这样才能降低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的可能性。国家现在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在笔者看来,仍是“仁治”的一种表现,在现在的社会仅靠道德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种更加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来规范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

2.改变民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提倡民营企业使用有限责任制或者股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这两种形式都能较好地明晰民营企业的公司产权,也能更加好的却定所有者的义务和职责;在这时,企业不为一人单独所有,拥有股份的人都会对企业的运行发展进行监督监管,大大降低企业不诚信行为的发生概率。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向这两种所有制转变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资金较少,而这两种所有制在资金方面入门门槛较高,在这方面,国家可以适当的降低设立有限公司的资金门槛,逐步根除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产权障碍。

二、整合民营企业融资机构

民营企业分布具有很大的独特性,有些民营企业地域性较强,同类企业密集度大,这也进一步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程度,能且愿意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一般较小,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一般是民间金融,拿浙江来说民间金融来说,其中包括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轮会;银背;私人钱庄;农村基金会;农村信用社;企业集资;典当;票据贴现市场。这些机构分布零散且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基本需求;它们以自有资本为主,呈现单笔规模较小,生产性用金为主,规模与银行贷款呈正相关,还款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它们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速度。但相对的,它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这种民间借贷资本的利息一般较高,企业向银行融资无门从而转向民间资本,又承担着民间资本高额的利息,这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风险极大,埋下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的可能性。

1.政府介入,规范发展道路。解决民间借贷的因此发展,绝不能靠一味的堵,一味的制止只会让很多这样的民间资本春风吹又生,更重要的是要靠疏导,整合其资源,规范发展道路来进行改革。政府应试图通过加强对其内部集资的引导管理将集资转变为入股,优化资金结构,允许其发型一定量的债券等等手段来增强企业的资金竞争实力。更重要的是政府要规范其本身的活动准则,有些政府的不规范行为会导致政府与民间金融企业之间的信任危机,间接性的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带来不便。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3

[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

一、引言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根据“2005・中国民营中小企业问卷跟踪调查”,发现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而且选择融资困难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5%。

二、民营经济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方式主要为自筹资金的内部融资。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关键是决定其资本结构,使融资的风险,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但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缺少政府和金融机构有力的支持,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形成了较为特殊的融资结构。

表1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对比 单位:%

由该图我们不难看出:(1)虽然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自我融资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比例仍在90%以上。(2)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也是其资金最缺乏的阶段其非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高于或等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这说明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3)除自我融资和银行贷款外其他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比例总计不超过3%。

内部融资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政府干预,但依靠这种融资方式进行资本扩张,其速度是极其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满足企业资本迅速扩张的需要。因为这种融资途径受到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的制约,而且还受资本分散程度的制约。

2.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状况。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即间接融资。但这一渠道现阶段还比较窄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偏小。

表2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不到9%(扣除乡镇企业中的集体企业)。间接融资的渠道是我国各个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上面数据却说明民营中小企业却很难通过这条渠道进行融资,它们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在整个融资总额中占有的比例很小,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很不够。

外部融资方式虽然在成本上较之内部融资要高,但是在企业的起步和成长期会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当前中小企业靠直接融资(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还比较困难。间接融资这种方式更切实可行,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中的种种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较少,这一融资渠道也表现的比较窄小。

三、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市场失灵。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商品或劳务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往往对于交易的对象具有不对称的信息,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种“帕累托”改进状态,市场失灵主要是因为竞争的不完全(或存在垄断)、信息的不完善(不充分、不对称)、存在外部经济效果、存在公共产品、存在交易成本、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一方对于交易对象具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则在信息上处于劣势。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失灵。在一个经济效率的市场条件下,资金的流动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但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由于存在着诸多壁垒,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难以得到协调,也就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联系实际分析,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这使得银行处于信息劣势。

1.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差,经营业绩和预期收益不佳,企业业绩不稳定。2.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这是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低。4.企业信用较差,并且缺乏信用的积累。

以上关于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的弱点具有普遍性,而面对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参差不齐的状况,商业银行如同面对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劣等品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这就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而这种成本正是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在了收集足够的信息上面,这样银行便会提高贷款的门槛以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四、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融资风险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部分,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目的:想通过这次机会,学习我国企业有关构成,了解其生存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演绎法、文献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国外和国内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的比较,结合民营企业现阶段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能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帮助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建议。

(二)国内和国外文献综述。现阶段我国不论是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先进性还是融资市场的发达性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对亚洲韩国和日本以及西方的美国、德国、加拿大产权结构的了解,韩国和日本也存在大量的的家族式企业并且有的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国外,民营企业占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他们的组织结构也很多样化,融资方式也各式各样。

二、产权的含义及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

(一)企业产权的概念与主要产权形式和特征。产权是在经济所有制关系下的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法律形式,它具体指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处置权。

产权的表现形式具体包含三层含义:(1)原始产权;(2)法人产权;(3)股权和债权。

(二)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产权结构的一元化和封闭性:当前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沿用传统的家族制和个人业主制、合伙制等形式进行经营,大部分产权集中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二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

三、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融资风险

(一)企业融资的概念和分类。融资含义:“融资”,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融通资金。由于划分融资方式的标准不同,融资方式的分类也不一样,并且不同的划分还可能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融资方式有以下几种:(1)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2)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3)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

(二)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现状及成因分析。

(1)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现状。1)外源融资可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民营企业能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数量有限,再加上民营企业规模比较小,受市场的影响大,经营风险比较高,银行就更加不愿贷给民营企业。2)融资渠道不正规。在金融机构得不到资金支持、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往往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来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2)民营企业融资效率成因。1)民营企业能从商业银行得到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在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同时,会提出比较苛刻的条件。2)股票融资的要求过高。3)我国民营企业的信贷信誉不高。4)信贷担保体系不够健全。

四、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一)创业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是个人独资企业或是合伙企业。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企业只归企业家所有,基础薄弱,企业不会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只能向亲戚朋友借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二)成长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民营企业在经过初始融资和发展之后,进入成长期。产权结构仍比较单一,封闭性比较强,产权关系还是不够清楚。

(三)成熟期产权结构特征对公司融资的影响。企业在通过成长期之后,这时的产权特征是产权结构复杂,产权关系明晰,产权结构变得复杂、企业有了固定的市场、企业管理得到完善、企业的价值得到提高,这个阶段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多。

五、产权结构的优化和融资效率的提高

(一)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途径。(1)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向。首要就是向现代家族制过渡。在这过程中逐渐淡化家族制色彩,最终实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鉴于我国企业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变革应朝着以下两个方向进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2)产权结构的发展方式。变革方式:根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应采取以诱致为主、强制为辅的改革方式。

(二)优化产权结构途径和提高融资效率。变革途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在改革时既要充分考虑成员之间各方面的利益,也要确保改革能进行得彻底。这不仅取决于外部宏观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民营企业自身在微观层面上的自主创新活动。优化我国民营企业产权的单一结构可以通过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来实现。

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5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问题;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一)民营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这是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来源,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来源于业主的投人,企业的自身盈余。据调查,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特别是初始资金,有90%的初始资金来自于共同创业的成员、家族成员或者朋友,并且企业规模越小,业主投入所占比重越大。这种融资途径可以保证企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同时也因为其受到民营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资本分散程度的制约,其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很难满足资本迅速扩张的需要。

(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

当民营企业从银行筹资无路时,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这些融资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等。民间资本多追逐高利息,企业往往以高出银行、信用社贷款利率1倍至数倍的利息进行民问借贷,特别是在小型企业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国家统计局2006年底对2434家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部分来自民间融资,年利息高达18%,如此高的成本使民营企业不堪重负。而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渠道堵塞、融资成本偏高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二、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及原因

(一)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是其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自身经营能力弱,缺乏融资吸引力。民营企业规模小,新陈代谢快,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多为家族方式管理,很难留住人才,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差,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其次,由于民营企业资金匮乏,企业购买的设备和应用的工艺大多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2.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缺乏透明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随意性大,银行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得真实的财务信息,按照现代金融学理论来讲,就是资金提供者与资金使用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于资金提供者来说民营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还款能力无法评估,从而不愿意提供资金支持。

3.民营企业在银行的现金保有量较低。民营企业经营行为是非常市场化的,企业主很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益,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的闲置资金,如果需要贷款,则一般不会将资金闲置在银行账户上。这样在银行普遍将存款和贷款结合起来考核的条件下,银行不得不对民营企业贷款有所顾虑。

(二)外部金融环境因素

1.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现象。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体系还是以国有形式为主导,实体企业更是一直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同为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贷款首先给了国有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最后才轮到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贷款,大多都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额等诸如此类的现象。

2.资本市场门槛高,层次不明。资本市场门槛过高使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失去了通过正规金融直接融资的机会。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这与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资金单薄相冲突,而我国的债券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债权市场融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3.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具有规模小、布局分散、经营决策灵活、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与民营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也只能把其业务大多集中于地方的民营中小企业。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均成立了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并且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银行业高度垄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几乎垄断了70%的市场份额,其他银行仅占30%的市场份额,中小型银行的数量和资金力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国家宏观政策限制

1.金融法规不完善,直接融资空间有限。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而民营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且大多数为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性企业,与上市条件相距甚远。对企业发行债券,《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这一系列条件都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人债券市场。也就限制了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国有经济垄断,法治程度偏低。在一些领域很大程度上被国有经济垄断,不向民营企业开放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而近年来,我国虽不断走向依法治国的轨道。但我国当前法治程度偏低,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的利益最易遭受侵害。当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全时,人们就会对未来产生不确定性预期,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趋于短期化,容易滋生机会主义倾向。投资者自然不敢轻易向民营企业出资。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措施及对策

当前,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减轻经济增长及就业方面的压力,目前已出台并运行的常见举措包括,成立风险担保公司、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和试行股权质押等,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但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及局限性,要深度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消除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是一个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对其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应从政府政策重视、商业银行配合、企业自身素质几方面共同协作创造民营企业融资新路径。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融资开展

企业融资问题具有公共政策事务属性.企业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群体,其融资状况如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口就业,关系到国家和地方财政收人的来源。要发挥政府在解决企业融资中的作用,首先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成立专门的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对待大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持小企业的发展。在美国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提供政府担保还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公司:在日本,则成立了专门金融机构对口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瑞士,专门有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相应做法,政府也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2.政府以经济手段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可以以经济手段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进行宏观间接调控。效仿政府近年来采取的支持大学生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农业贷款优惠政策等,可以对那些把资金投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银行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倾斜,如果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能够获得税收优惠,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改变银行对态度。

3.健全法制,改善金融体制。加强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要健全法律、法规。要改善财税优惠政策,改革金融体制,改进政府服务,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对民营企业予以各方面的政策优惠。通畅民营企业的贷款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政府支持。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服务措施

1.转变观念、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在思想观念方面,金融部门要冲破所有制束缚。银行可考虑设立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部,并确定专门人员从事此项业务,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发挥金融部门的行业优势,不断开拓新的融资手段,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2.加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当前基层银行不愿积极发放贷款在一定程度上与信用担保体系缺乏,规避借贷风险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建立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义一举措。要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的立法工作,尽早设立自上而下的民营企业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其发展战略,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在各级信用担保及再担保的机构内均要设立监管会,同时成立全国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监管会。

3.下放贷款权限,改革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改变现行信贷管理制度高度集权的状况,适当下放授信权限,创新管理决策体制,科学地划分经营决策权,减少资金传递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完善决策责任制,约束和规范决策行为,充分调动基层行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拓宽金融服务的领域。

(三)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化解融资障碍

1.提升企业素质、增强融资吸引力。民营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普遍的素质不高是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从小作坊或者小单位开始发展壮大,导致民营企业发展缓慢,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人才等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以争强企业融资的吸引力。

2.激活企业机制,健全治理结构。民营企业通过金融行业难以取得融资的最根本的症结在于缺乏信用保证,需要不断加强信用评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规范财务制度,引导民营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规范化。

总之,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当然造成融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企业自身、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宏观层面。因此需要通过国家不断的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有效监控市场经济发展;银行等融资机构逐步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意识,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从民营企业自身而言,更是应抓住机遇、广泛开拓融资渠道,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杰.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

[2]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国富.民营经济的草根命运[J].读书,2003,(5).

[4]艾健明,柯大钢.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路径依赖[J].当代财经,2005,(4).

[5]张力.民营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4,(4).

[6]刘洁.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J].企业经济,2006,(5).

[7]李景春.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及其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2006,(6).

[8]刘红英.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6,(79).

[9]李来字.我国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兴起及变迁[J].世界经济情况,2006,(4).

[10]梁鸿飞.企业融资与信用能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寇晓惠.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中国外资,2009,(4).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范文6

【关键词】 经济复苏 民营企业 融资 对策

自改革开放,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也未能免除灾难,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暴风雨的洗礼中倒下,或者大伤元气。随着经济的复苏,各行各业都慢慢恢复了原有的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而,由于内部外部等多种原因,融资依然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复苏时期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迫切需要重新获得市场,但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经济复苏时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一)经济复苏时期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现状。

经济复苏时期我国民营企业面临诸多问题,如筹资时面临着不公平和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只能在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产业链上苦苦挣扎,市场空间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升级。经济复苏时期行业准入门槛高,存在“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非公经济36条”的很多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有人形象地称为,“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制造顶门杠”。此外民营企业还面临税收及税外负担重、融资难、国际市场萎缩、转型压力加大、经营风险加剧、管理风险要求提高等挑战。

(二)经济形势对民营企业的冲击。

随着进出口贸易额的不断增长,我国企业的外向型程度不断提高,对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外部需求锐减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影响在所难免。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对外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缩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出现亏损,金融危机以来中小民营企业倒闭,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三)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经济复苏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市场萎缩、税费趋重、融资艰难、竞争不公、创新不足和责任加重,有一个统计,银行贷款中民营企业只得到了贷款当中的8.5%。政策“兜底”也使国企的竞争优势加强,例如在航空领域,同样是亏损的情况下,我国很多民航几乎是惨淡经营,而国营的航空公司得到了大量的贷款。民营企业在经济复苏时期,即使发展良好,由于信贷政策的压力,也很难融资,更不用说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

中国股市多层次细分的市场架构民营企业基本成形。但实践证明,在资本市场上,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加之上市融资成本代价大,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望而止步。我国对于新股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2000年实行“核准制”以来,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虽有几家民营控股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但融到的资金数量很少。根据《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发行债券的企业有基本要求,民营企业很难取得发行债券融资的资格。

二、经济复苏时期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因素

(一)民营企业自身原因。

首先,民营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不仅仅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管理的意识和决策能力,对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的理念缺少认识。同时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会计账目混乱,使得银行无法从其账务中分辨出其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其次,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不高。因为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等级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这些问题导致资金周转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再次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缺少诚信意识,存在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加深了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的偏见。最后,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选择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经营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管理力度还不够。

在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复苏的特殊趋势下,要想使民营企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政府十分有必要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帮助。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资助民营企业创业、实行税收优惠等,但是这些举措执行力度不够,有些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配合,例如我国目前缺乏和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完善社会信用。现在处于经济复苏时期,银根缩紧,本来贷款就困难的民营企业的状况更加恶化。不健全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

资本市场是所有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但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规模小,不能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直接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融资。经济复苏时期,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影响,我国股市不景气,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雪上加霜。我国资本市场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对于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筹资的门槛依旧十分高。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局限。

近几年,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但仍未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对金融机构来说,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审核、发放、催还及提供存取、代收、转账等服务时,需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其次,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银行很难掌握民营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对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资金比例、产品销路、信用度、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等情况很难做出正确的评判。部分民营企业向银行提供的账目不完整,财务报表经过粉饰,使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状况,严重损害了民营企业的整体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金融风险,很少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信用担保体制是许多发达国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有效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中国实际的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担保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经营运转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广大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况且我国企业通过抵押、担保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时,必须面对去政府部门登记、进行评估等复杂的环节,还得为各环节支付高额的手续费。我国的担保制度尚不完善,担保公司的担保资金风险分散转移的能力很弱,使得民营企业通过信用担保手段筹措发展资金也十分困难。

对民营企业来讲,融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但比较而言,融资租赁的进入门槛较低,适合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首选方案。然而,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发展水平滞后,融资租赁在民营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更小。融资租赁机构不多、经营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远没有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

(四)融资环境不佳。

经济复苏时期宏观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带来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挤压着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局部地区用工难、用工荒问题十分又减少了民营企业的利润;输入型通胀,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出口规模的增长;外汇储备面临贬值风险等。与此同时,央行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抽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引起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营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金融环境不佳制约民营企业融资。

三、经济复苏时期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一)加快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民营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关键在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体系的完善和经营水平的提高,首先民营企业应完善财务制度,通过健全的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公允的财务。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的信用水平,有效的解决融资难问题。另外,还应切实加强公司管理体制的建设,促进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以市场和品牌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交易、电子商务、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拓展市场能力。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以品牌提升民营企业产品美誉度。尤其在经济复苏时期,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品牌效应,使企业可以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优势。民营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融资”,最终才会产生“服务”和“效益”。

优化企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危机时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技术含量低、处于产业链底层的劳动密集型、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要改变这种状况,民民营企业营企业必须借此全球经济复苏的势头,优化民营企业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民营企业在企业链条中的位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素质。济复苏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民营企业是发展力量培养的重点对象。金融危机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机遇,民营企业未来的竞争主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该培养一支职业管理者队伍并进而建立起民营企业良好的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

提高民营企业对融资方式的认识,让民营企业认识除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外其他的融资方式,如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信贷、政府贷款补偿贸易、项目融资、租赁等。

(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在经济复苏时期,世界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国家要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解决它们发展中的困境: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信贷;在财政和税收上适当予以减免,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政府还应该在财政中增加对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吸收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作为信用担保机构会员,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同时政府为民营企业要制定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

完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经济复苏的特殊时期,民营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政府对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健全中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完善政府融资服务体系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使得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政府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考虑产业的地区布局和引导地区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倡导计划.并根据产业的经济特征,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地域的相对集中,注重培育集群的形成,吸引要素集聚的机制以推进科技创新为突破,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金融机构管理体制。

首先,加快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使银行真正树立竞争和服务意识。从对民营企业的“惜贷”转为对民营企业的“争贷”;简化贷款程序,适度的简化审批环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村镇银行、科技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和规范私募基金和股权风险投资,拓展民营企业融资通道。其次,加强创新的融资方式建设,让营企业融资更快捷有效。大多数民营企业贷款信用匮乏,这时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自有资金互相提供担保获得银行贷款的模式,大大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流动资金,缓解了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供应链融资方式主要帮助那些位于供应链上端的民营企业获得资金,通过供应链最下端的企业与银行签订协议,保证供应链上端的民营企业的现金流,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供应商的资金问题,也解决了民营企业原材料供货的衔接,达到多企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梅浩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2]侯春来.如何破解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中国商贸,2012(4).

[3]李云燕.民营企业筹融资难问题探讨[J].企业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