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循环;问题;解决措施;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的建设,以满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关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虽然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消除错误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确保农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总体提升。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治理农业污染技术、清洁技术以及废物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与资金投入力度过低,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循环经济关键的技术领域,主要还是依靠个别企业一力承担,企业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同盟关系,而且大多数企业的经济需求不同,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缺乏资金支持,虽然相应的惠农政策在陆续出台,但仍不能符合农民的切身需求,以至于惠农政策出现不配套等情况,并且出台的各个惠农政策间也有一定的冲突,导致很多不良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应制定出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农业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培训活动,从根本上使我国农民将农业循环发展的本质认识上去,加快订立农业循环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惠农政策,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向的宣传和教育等。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推动循环农业的立法速度,出台相关的补偿性惠农政策和限制性规范。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确定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义务核责任,完善农业发展支持机制,构建公众行动、政府推动以及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有效体系。

(2)建立农村管理法律法规,构建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我国农村的废物再利用战略目标,培育壮大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产业,使新时代下的农村环境从根本上告别传统农村的生态环境。

(3)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农业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一线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施计划制定出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人才培养出来,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

(4)政府投资力度应有所加强,完善投资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农业发展资金进行整合和预算,成立专款专用部门,监督政府资金的使用去向,杜绝在支农惠农过程中出现个人人员中饱私囊的情况,对农民的贷款额度应有所调整,综合利用补助、贴息以及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自主研究。地区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将国家、集体乃至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做到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业生产工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2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水利措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93-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从古老的人力基本发展到现在科学的农业综合开发,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水利措施,是保障农业综合发展质量的前提,好的水利措施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利益。

二、水利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地位

1.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是针对中低产田。采取科学合理系统的措施,从根本改善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增加中低产田的粮棉油的产量,并对农、林、牧、副、渔进行全面推广,同时对农村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这种全面综合性的开发无形中给农业生产活动和经济行为坚实了发展后劲。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大环境下,实现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多元化发展,注入市场竞争的活力,放眼未来,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稳步、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投入力度大,连片治理,措施得力,是改造中低产田的有效途径。

2.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农业的发展空间,旨在于中低产田的改造。而中低产田的改造任务是艰巨而长期的,其中制约中低产田的主要原因并非地质因素,而是因为在这些地区的水利基础建设极差甚至没有,从而严重影响了中低产田的生产能力以及经济效益。比如,抗旱能力差,排涝能力小,地下水位高,盐碱度大,田间工程不完善等等。可见,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中低产田的治理关键在于治水。中低产田可分为四种类型:(一)实心田,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内部河系以及灌溉水源,外水引不进,内水排不出,这样地下水降不下,容易造成涝、渍、旱灾害;(二)涝、渍田,主要是由于水利建设基础差,造成抽排动力差,排水出路不畅,从而引起地下水位高,形成涝渍;(三)盐碱地,其土壤及地下水含盐量重,这样的田地更需要有足够的水源;(四)坡耕地,坡耕田的地势决定了水、土、肥易流失,从而造成土壤有机质差。从以上四种中低产田可见,改造此类田地需要从水利、土壤以及农业技术等全方位治理、改进,但从全国各地的实施成效来看,水利基础建设尤其重要。把水治理好,能解决洪、涝、渍、旱等灾害。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各种农业措施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水利对农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3.农业发展的根本是治水。农业综合开发的关键在于,兴修水利。但此中所言的“水利”是指在一些外部条件已基本具备的区域或项目中,加强其水利工程的内部工程的建设,比如防洪保安、灌溉水源、排水出路等,尤其要在灌溉、排涝、田间工程、降渍、建筑物配套几个方面做到位,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结合平田整地、修路建桥、植树造林,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但一些外部条件不具备的区域或水利骨干工程不包括在内,也不适宜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

四、农业综合开发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1.农田灌溉建设的标准。根据灌排渠系设计规范的规定,缺水地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以旱作物为主时采用50%~75%,以水稻为主时采用70%~80%;丰水地区以旱作物为主时采用75%~85%,以水稻为主时采用80%~95%。近年,我国有关水利治理的相关建设标准,在一些水源短缺不足的地区,要积极建设水利,就近开辟水源,从整体上扩展灌溉面积;一些有水源的地区,要合理科学充分的利用水源建设水利,保证70-100天无雨保灌溉。

2.田间工程做到位。田间工程要做好,包括:田间沟系健全,做到墒墒相通、墒通沟、沟通河,以实现及时排水降水的目的,避免出现渍、涝灾害,对田地的土壤水分有效控制;平田整地,田块要大,有利于修路筑埂。大田块更适合现代农机具的田间作业,同时也有利于保土、保水、保肥。比如,稻田要保证棵棵不稻都能享水,且寸水棵棵到;而旱作物田地要满足沟灌和畦灌的技术要求;灌溉渠网的配套设施要健全,输水渠道要通畅自如,避免串灌、漫灌现象,等。

3.农田除涝建设标准。此标准是依据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来定的,对于一些耐涝农作物采用3日暴雨4至5日排完,而一些普通作物可采用5至10年一遇1日暴雨2日排完或2日暴雨3日排完,比如,常用日雨量当作排涝标准,日雨量150~200mm不受涝,田间积水1日排完,此标准相当于5至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一些特殊地区或田地可适当提高排涝标准,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和吨粮田,可达到日雨量200~250mm不受涝,但最高不宜超过250mm,否则工程投资急剧增加。

4.降低渍害。渍害是土壤含水量过高而形成的,而控制土壤含水量的关键是控制好地下水埋深,即地下水位。适合作物生长的地下水埋深应大于或等于根系密集层深度与毛管水饱和区高度之和。某些盐碱土地区可在根系密集层与毛管水饱和区之间保留安全带,以防止次生盐碱化,安全带厚度约为为30~60 cm,比如,适合盐碱地作物生长的地下水埋深为:水稻0.4~0.6m,小麦0.8~1.2m,棉花1.5~1.7m,玉米1.2~1.5m。在预防农田渍害的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地下水埋深,最好做到雨止田间无积水,比如,雨后1~2d内地下水位降到田面下0.3~0.5m,3~5d内降到地面下0.8~1.0m,7d降到1.0m以下,保证雨后降水排水的及时性。

5.建筑物配套。建筑物配套是指,农田水利规划配置的布局要系统、科学、合理,并且达到旱涝保收的高标准。一些关键性的枢纽建筑物要实现多功能于一体的建筑优势,如排、灌、挡、降等,全面体现其枢纽工程的综合性能。同时,还要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物,以促进农田水利规划配置的进度,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时要从结构、设计、生产、质量等各方面择优选用,实现高效率低投入。另外,各类配套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必须与土方工程、控制规模和工程所在位置等级相适应。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水利措施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关联。它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人员,应当重视其水利措施的应用,掌握学习的同时,更要分析现有的水利措施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农业综合开发有更好的前景,让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肖志方,刘欣.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制约因素及其组织变革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刘兴东,尹军.浅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组织管理[J].新疆农垦科技,2012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3

摘 要 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低碳经济理念提出后,人们又将其延展到农业领域,形成了“低碳农业”的理念。文章介绍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概况,指出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问题之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财税政策

一、引言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6年《斯特恩报告》更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气候变暖问题的紧迫性及其解决途径。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因工业能耗最大,所以低碳经济最先具体化为低碳工业。“石油农业”的出现,使农业工业化,因而低碳经济的理念自然而然的延展到农业领域,逐渐形成“低碳农业”的理念。

二、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t的CO2。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气候变化和已走向末路的化石燃料时代,正在给农业和人类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理应积极响应控制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

三、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引导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低碳经济等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使得低碳农业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外部性特色。外部性使得私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介入该领域,而且,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这就决定了低碳农业比传统农业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扶持。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财税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具有引导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作用。财政税收的特征和职能决定了财税政策在扶持低碳农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资金匮乏一直是农业发展方面的瓶颈,财政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欠缺,而低碳农业经济尚在起步阶段,加上农业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决定了财税政策在扶持低碳农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把更多的资金配置到低碳产业上也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发挥财税政策在农业资金方面的扶持、示范与引导作用,把资金合理配置到低碳农业上,实现农业产业的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

1.资源禀赋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适应人们需求的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人均资源量减少且浪费现象严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粗放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中多年的掠夺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退化现象严重,草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资源退化、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农业相关技术亟待发展。由于低碳农业与其他低碳经济、尤其是低碳工业有显著区别,因而其它领域的低碳技术并不适应用于农业领域。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并不会自觉地投身于这种不具备效益的技术中去,因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成为必然。

4.分散的小农户经营,不利于低碳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农民在中国仍然占了大部分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户经营使得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很难在农村很快推行。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不一,这使得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难度加大。

五、财政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1.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尤其是低碳农业的投入总量。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具有准公益性,同时,低碳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又具有明显的弱势,这家使得私人资本不愿介入此领域,需要政府加强支持和保护。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政府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时,应当体现低碳农业的优先位置,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尤其是低碳农业的投入。

2.完善财政对农业支出项目结构。在财政支农项目中,应单独明确列示用于低碳农业发展的项目,同时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应该逐渐减少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支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

3.加大财政资金对低碳农业科研技术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是低碳农业发展提以实现和延续的根本。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低碳农业技术具有外部效应和风险性,使得企业没有投入的积极性,决定了政府是低碳农业技术的供给主体。

4.完善税收政策对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加快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可以建立一系列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如:(1)对于投资于低碳农业发展获得的收益实行免税或减税政策。(2)对从事天然的无污染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可以给予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同时,对于再投资于相关的有机农产品等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可以给予再投资退税的优惠。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4

粮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是安民心的保证。把粮食生产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位是无可厚非的。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改变栽培方式、增加配方肥用量、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用创建万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作技术引导,带动全区粮食稳产高产,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通过向社员提供购销信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利用社员间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服务为桥梁、以经济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把农民联合起来,加速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对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农民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采取多渠道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广泛宣传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其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农业科技的应用者和受益者,发展规模经营,展示农业规模效益。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泉。

4.1创新生产模式,加快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实现种植业集聚效应。按照“特色+规模+科技”的思路,采用项目扶持、股份投入、产业化经营、科技共享、风险独担的管理模式,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是争取政府扶持。政府通过项目投资,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二是股份投入。农民可以用每亩耕地一个股作为基础股份,农技推广单位以投入生产技术作为另一个基础股,专业合作社负责购种、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三是利益共享。生产的产品所获收益,按每股所承担的份额分享。四是风险独担。园区除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绝收外,不论收益高低,专业合作社全部担当,保证农户按股收益。这样做解决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4.2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大力培育和示范推广各类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标准化栽培、保护性耕作及生物技术,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加速农化新产品、新药剂、新机具的推广,促进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新技术的覆盖率和到位率。

4.3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农业技术的交流,加快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5.1提高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种植比例。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的情况,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植情绪。究其原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更追求农产品的品质。但农民仍然种大路货的多,在产业发展上盲目跟风,所以出现了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导致部分农产品出现“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应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扩大适销对路、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种植面积。

5.2提高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种植比重。发挥地方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优势比较明显和竞争力较强的品种,提高地方特色的种植比重。比如在我区的西部山区,利用昼夜温差大,果品糖分积累多的特点,扩大苹果种植面积。结合退耕还林,积极发展经济林,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渭北塬区要利用土层深厚、空气污染小、交通运输便捷、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等优势,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设施蔬菜。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5.3提高高质高价农产品种植比例。首先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经济效益高,将蔬菜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效应。积极推广设施生产技术,增强反季节生产能力,在品种方面种植樱桃番茄、水果黄瓜及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种类;其次优化果业结构。在渭河川道和秦岭北麓地带,积极扩种猕猴桃、红提葡萄等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大力推广果菜套种。可以在梨园种植黄瓜、丝瓜等,利用梨树打架,既节省了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利用给瓜类施肥、灌水、喷药的机会,顺便给果树追了肥,防了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6.推广农村远程信息化。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5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区域分工;协作

一、农业产业链培育中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作用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联所形成的产业链,具体来说,农业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迂回程度显著提高,其生产过程被逐渐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环节。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以何种组织形式优化行业生产要素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于是,围绕农业产业链而出现的区域分工和协作便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链本身便是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产物,而区域分工和协作又推动农业产业链走向成熟。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中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已是农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有助农业企业降低生产或经营成本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普遍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时代。若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有效提高,便会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除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拓展农业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外,充分整合农业自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要素优势,利用农业产业链优势有效控制成本,便成为培育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农业产业链下,从农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优势参与农业发展,保证各环节成本降到最低水平。[1](P151)比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各地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而东部一些人口稠密的农业发达地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既有技术,也有资金,若将农产品区域种植优势和东部工业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便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

(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传统农业种植利润微薄本,导致大量农民宁愿背景离乡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农业投入减少甚至抛荒现象。目前,我国对农田抛荒的具体数额尚无全国性明确统计,而一些地区的统计令人触目惊心。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对家乡湖南省常宁市的耕地抛荒现象作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常宁市的土地抛荒现象有三种类型,即季节性抛荒、阶段性抛荒和永久性抛荒。调查者通过对常宁市兰江乡三个村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抛荒抽样调查和实地察看后发现,该地的农村耕地平均抛荒率为16.38%。[2]实际上,因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贱伤农已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例,一般水稻市场售价为2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根本无利可图。在此背景下,立足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拓展农业产业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附加值,成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有助培育农业区域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我国农业种植的区域自然分工决定了各地可以依托各自的农产品生产优势培育区域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在培育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树立起区域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如龙口粉丝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成为龙口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而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龙口粉丝不仅有效拓展了绿豆和豌豆等农产品种植的产业链,而且企业在发展中通过融资、技术创新和人才聚集体现出区域分工与协作。[3](P78)目前,龙口粉丝因产量巨大,本地所需绿豆和豌豆等原材料基本依靠从区域外购进,其企业佣工也多为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民工。当然,龙口粉丝在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利用本地适宜种植绿豆和豌豆的自然安地理条件以及本地微生物体系独特和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粉丝加工的区位优势。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产业链推动区域分工和协作面临的困难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推进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并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拓展农业产业链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我国农业振兴的必然出路。农业种植的自然区域条件以及农业企业发展的要素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链培育中既有各自优势,也存在先天不足。为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契机,加强区域分工和协作,便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本需要。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在区域分工和协作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规模化经营面对困难

农产品种植是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是基础环节,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求农业种植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种植形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甚至是标准化种植,以保证所提供的农产品能够符合企业加工要求,并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农村耕地实行,耕地使用权归农户,而其所有权归集体。此种土地制度固然有其确立的时代背景,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耕地的规模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需要。[4](P6)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依然存在体制僵化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现实中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产生本质来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与农业结合的必然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开展区域性分工和行业内分工并不断拓展和优化产业链,从根本上来说靠得是现代农业科技以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科技成果的运用,靠得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提高附加值。以葡萄酒为例,众所周知,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法国的波尔多,其从葡萄种植、加工到葡萄酒的销售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维持这条产业链存在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除波尔多地区适宜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外,还与法国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更新葡萄酒酿造工艺和将现代农业科技注入葡萄酒生产的产业链中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科技投入不高,科研人才匮乏,导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其多缺乏明确的品牌培育意识,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培育以及产业内部的区域分工和协作。

(三)农产品安全问题凸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现代农业无论其产业链延伸有多长,区域分工和协作如何细化精微,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并在流通环节保证服务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一般属于快速消费品,故其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并对产业链中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农业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和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违规化学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用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问题不断见诸媒体,不仅透支着我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信誉,而且容易造成社会群体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还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然有待健全,从行业标准制定、安全保护立法、监督管理机制到监管执法力度都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行业引导规范法规的不健全也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链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优化路径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要立足不断健全的市场要素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拥有清晰的产业链要求,本质是一种商品化的农业经济。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及其依赖发展的市场要素机制的不断健全,需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协同机制的优化。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的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已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出路,面对其存在的土地资源整合、科技含量低、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其他问题,我国可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链下区域分工和协作的关键在于打破有利于农村产业培育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投资规模放缓,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过剩时期。同时,我国农业科技的积累及其在一些地区的应用不仅形成了诸多颇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带,而且拥有一批产业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农业企业。然而,农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整合的主要困难一般来自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对此,我国要积极推进农村耕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奠定法律基础。同时,我国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村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合理方式,如成立农村土地生产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和为失地农民在相关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等。[5](P22)此外,我国还可以积极推广“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合作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市场,由农户为企业进行定向种植,双方可基于市场价格以及预期约定一个基本收购价。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展以及区域农业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深化,直接动力来自于农业产业发育及其市场机制的健全,根本动力是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应用推广的结果。因而,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不断深化区域分工与协作,我国还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我国要引导农业企业重视农业科技研发,为农业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要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铺设桥梁,构建协同共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同时,我国还要依托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当中,如有些企业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而农户可以在为农业企业提供农产品等原材料的前提下享受企业的科技扶持服务。另外,区域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要积极深入农村,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在一起,在推广农业科技和利农惠农的过程中不断培育自身的科研实力,并凝练一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三)立足区域分工与协同,将品牌打造融入产业链培育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可对现代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形成极大的溢出式发展效应。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来说,品牌打造尤其重要。在一定区域内,农产品或农业企业品牌不一定需要太多,围绕某几种或某几类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几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便可以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培育和分工与协同的深化形成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依托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应当将区域分工和协同的深化以及产业链培育的各个环节整合到区域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当中,争取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或品牌企业。在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分工与协同中,农业企业是品牌培育的主体。围绕农业生产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要形成品牌培育的合力,从农产品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明确且一致的品牌培育意识。[6](P85)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范文6

关键词:现代农业;功能定位;发展方略

现代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农业,这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多功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才能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实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措施,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

(二)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明显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的普及应用和大量投入作为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基本手段。现代农业则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结合、互补联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四)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在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意义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功能的拓展,使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经营者。随着其产业经济部门属性的不断弱化,农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

二、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点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农业的功能定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功能会出现变动。(2)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等都相继出现。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发展农业的某些方面的功能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和问题。(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可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现代农业拓展的重点有:一是强化农业的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着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业的一致要求。不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生产性功能都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性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的供应乃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应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发挥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所谓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还在农村。要充分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像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方式,或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去处。三是增强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家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虽有很大增长但与市民差距拉大,农村生产条件并没有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及城市。通过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项目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更多的人来农村旅游和消费,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充分凸现农业生态的保障功能,着力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决定的。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如在防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乃至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多功能农业的发挥需要资金投入。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影响农业的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在多功能农业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农业在就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符合国际惯例。通过立法,将现有的支农资金投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2 拓宽支农领域和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生产、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公益性支出。

3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建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合的支农资金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