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1

关键词:WTO;河南农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8-03

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关乎民富国安。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市场转型和结构提升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加入WTO改变了原有条件下矛盾演变的自然进程,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面对这个问题的压力,尤为突出。

一、加入WTO对河南农业影响分析:现实的冲击,发展的机遇

中国的农业同银行、保险、汽车等其它受保护的垄断行业一样,过去开放力度小,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粮棉收购和农资供给的长期国营垄断,没有享受必要的市场化“预备期”,加入WTO农业必然是受冲击较大的领域。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加入WTO必然对中国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带来冲击,同时也给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带来机遇。河南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特征、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反映这种结构特征和资源条件的小规模粮食生产的土地利用方式,决定河南农业所承受入世冲击是深重的。

(一)现实:入世的严峻冲击

1.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为基础的河南农业缺乏优势。不同省区的农业经济,由于自然条件、要素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市场距离等方面因素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加入WTO对各省区农业的影响,必然不同。这种影响的差异成因在于农业的比较优势不同。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会更多地享受到有利的出口扩张效应,而对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则遭受更大的农产品进口的冲击效应。由于河南的土地资源稀缺,缺乏粮食生产的优势,从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劣势更为明显。

小农特征的农业结构,不能发挥河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难于如同东部省区获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张的利益。同时,大宗农产品生产又不具东北省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入世后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进口,必然给河南农业带来很大冲击,承受较大的调整压力和成本,因为河南的小规模粮食生产格局,具有较强的刚性。

2.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会更为突出。处于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起步阶段的河南农业,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除承受全国层面的影响和冲击外,还有来自另外两方面的压力。其一,在河南农业的外部,本已存在的农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会在入世对全国农业不均衡的影响下扩大。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河南农村社会经济矛盾更显突出;其二,在河南农业内部,农业结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优化和提高速度,难及入世所推动的市场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要。这样,使河南的“三农”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使河南农民收入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河南农民收入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不仅在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且河南农民纯收入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对全国来讲,以粮食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是,对河南农民而言,对收入的影响却是普遍而显著的。其原因是:(1)河南是农业生产大省,2000年小麦、棉花和油料总产分别占全国的8.9%、15.9%和13.3%,列居全国的1、2、1位。这样河南农民在损失总量中所占份额最大。(2)河南农村人口最多,而且农村非农产业又不发达,在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比重及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周围各省,就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就业率低。

其次,使河南农民就业愈加困难。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剩余和城市化明显迟滞,再加农产品进口对河南农业的冲击,将使农村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因为在单位大宗农产品中,河南的劳动投入是较高的。

再次,使农户经营功能缺陷问题更为突出。农户的经营功能缺陷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伴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迈过“数量关”后,面临的则是“质量关”。在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农户的要求不仅仅是生产劳动的积极性,更多的是经营管理、先进技术、资本投入等。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等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迫切需要把农户从一个基本的生产单位,转变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二)未来:农业发展的逢时机遇

1.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土地瓶劲对河南农业发展的约束。加入WTO,促进中国农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交换和竞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贸易,实现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2.吸引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农产品短缺的求量阶段,发展到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求质阶段,农业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的投入。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和资金投入不足,已严重制约着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根据比较优势,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引进、消化和利用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尤其是能够有效利用丰裕的劳动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3.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随着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为河南农业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从短期来看,入世给河南农业带来冲击,不及东部省份所获出口扩张之利,多有西部地区所受进口冲击之弊。但从长期来讲,入世对河南农业之利,是发展机遇。关键是能否乘机求变,弃劣从优,变弱为强。把潜在的未来的利益尽快变成现实的效益。所以说入世为河南农业加速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和环境。

二、河南农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

提高河南农业竞争力的途径,是科技竞争力、农业资源要素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竞争力的提高。科技是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定因素;结构调整是在入世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实现途径,而农民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农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因素。所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农民组织,是加入WTO条件下,河南农业发展战略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1.科技进步

(1)科技进步是推动河南农业跨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必行之策。当解决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之后,农业步入发展新阶段,由“数量农业”转变为“质量农业”,由“产量农业”转变为“效益农业”,又恰逢入世,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可谓一步两坎。当前的转变和跨越靠科技支撑,未来的发展将更多依赖科技,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应对入世之策,又是农业步入新阶段的发展之道。

(2)科技进步是提高河南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农业大省,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方式,是难以达到目标的。河南的人地关系现状,决定了必须跳出小农业圈子,走大农业道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以稀缺的土地支撑众多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资源支持力取决于农业的科技含量,取决于以农业科技为代表的“软要素”对土地“硬要素”的支撑力度。另外,以丰裕的劳动力替代稀缺的土地,实现要素之间的替代,也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形式支持,如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3)科技进步是河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必举之措。国内市场农产品的相对过剩和国外农产品的输入,使地处中部的产粮大省,面临最为沉重的外部压力;全省大类农产品同构的现状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存在较大布局问题的现实,使河南农业面临“外患内忧”。这都需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应对和解决,而结构调整都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来完成。依靠科技,优化区域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种植和养殖结构、品种结构;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品的质量;依靠科技,改善生产、加工、储运、保鲜、检测等环节的手段。所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实施和效果,都需要的科技的支撑和保证。

2.结构调整

(1)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结构调整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途径。结构调整是结构优化的过程,是推动农业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改善生产者、产品与资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构调整是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重要途径。纵观河南农业发展进程,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的互生互动的过程。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基础,结构调整将发展推向新的进程。二者之间有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2)现实环境和条件决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出路。首先是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逐步形成的市场环境变化,要求改变省长抓“粮袋子”,市长抓“菜蓝子”的农业发展思路;其次是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变化,可以利用国外资源更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为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开拓更大空间,突破短缺经济时代的“小而全”,在合理的区域结构中形成“大而专”,使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再次是由“卖方农业”转变成为“买方农业”、粮油“食物农业”和棉麻烟“原料农业”扩展到保健农业和观赏农业,这些农业发展基础和功能的变化,要求扩大药材、花卉作物等的种植面积;最后是深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粮棉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这些改革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从而突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科技是保证,资源是基础,农民是主体。

3.农民合作组织

(1)农民组织问题的现实性。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农业竞争,都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民组织,这是农业发展的专业化国际化所需要的。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这种矛盾还会随着入世后农业日益国际化及国内统一农产品市场的形成而锐化。矛盾的根源在于农民的“弱小”,即社会经济地位弱,经济规模小。矛盾的表现是农户很难发育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其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二,近年来所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不具有普适性。原因是它的根是龙头企业,农民在这样的组织中,是次要的和被动的。农民与龙头企业或公司有着纵向的单线联系,缺乏农户间的横向合作关系,而且这种纵向联系的垂直协作,内部交易成本过高。再则,龙头企业的举办及其辐射面、带动力都不取决于农民。所以,普遍地能为农民所及的组织形式,应该是根植于农民,并形成垂直协作的经济组织。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在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垂直协作,最大的障碍是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个难题,在一般的“公司加农户”形式中普遍存在。然而,合作社对社员的盈利返还机制,消除了交易品的质量验证、价值确认问题。当农户所有的合作社充当公司角色时,问题就十分简单了:不论合作社收购农户产品采用什么价格,盈利按业务量摊还的机制,使农户最终所得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对于整体农户而言,利益在组织内部没有流失。所以,一些合作社甚至在收购时不定价,而在销售后扣除费用,直接将余款打入农户账户中。当然,对于每一个农户而言,是没有“大锅饭”可吃的:合作社严格检查每个农户所交售的产品并作出标记,进行标准化分等定级,按质论价,区别对待。不仅如此,合作社因与社员之间“风雨共舟”式的关系,而给出的初级农产品的真实价格信息,还能够作为整个社会交易的参照。使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没有自行加工销售的合作社,也能够为自己的初级农产品获得大体相当的收益,使整个农民集团增强与产前、产后集团的谈判能力。这样,不仅合作社系统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巩固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协作链条,使一个社会不断降低农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造福于全体国民。达到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和实现农产品标准化之目标。

合作社不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大锅饭”,而是在入世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行之策。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重构河南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是入世条件下应对市场竞争,推动河南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程漱兰.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讲稿,2000.

Impact of China‘s Entry into WTO on Agriculture in Henan and the Cure

GUAN Fu-xin(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ill exert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us conflicts will be intensified. The disadvantage lies in the small scale of food production.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develop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and undertak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peasant cooperation".

Key words:WTO; agriculture in Henan; impact; countermeasures(责任编辑、责任校对:育川)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2

谈琰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杨春等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4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3

关键词: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创新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发展特色农业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扎囊县而言,其虽然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也面临一定的发展问题,因此充分的了解扎囊县发展现状,对其特色农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扎囊县未来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扎囊县农业发展现状

所谓发展特色农业就是从区域性特色出发,运用当地独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将自身的农业产品做到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从本质上提升当地的市场竞争能力。换个角度说,通过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调节当地的产业结构,因此在扎囊县发展特色农业,是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1]。为此,首先从扎囊县的地理环境分析,其位于的中南部,西连贡嘎县,北与拉萨相连,其是具有一定地理优势的;从气候分析,其处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因此具有日照充足、霜降周期短、昼夜温差大等特点,由此可见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尤其是近些年扎囊县青稞产量增长迅速,具有特色竞争的产品有几十种以上,如蚕豆、豌豆、萝卜、白菜、冬小麦,且黄牛肉、羊肉更为著名。虽然其农业产品特色优势比较明显,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实质问题让扎囊县的特色农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如产品规模小、未形成产业就是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都知道,若想使一个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对于扎囊县而言,虽然很多农业产品都比较受市场欢迎,但是就是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产业,如巴旦杏、天山乌梅等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且口味也比较独特,但是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在外销上就比较困难,且现下扎囊县的产品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存在一些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扎囊县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2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2.1扶持特色农产品协会发展

从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分析,其不外乎有五种,即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集中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综合集团开发带动型。因此从扎囊县的农业特色分析,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型去为当地的特色农业进行带动,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2],对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无疑是会形成一定推动作用的。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做出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创建一些特色农产品服务组织,如农产品行业协会、产销联盟、农业合作社等,帮助农户拓宽市场信息渠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农户出现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现象,进而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销售的一体化,帮助一些小规模的农户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量,从本质上减少企业与农民的损失。同时通过特色农产品服务组织的建立,可以加强农户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进而通过政府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调节,在维护农户利益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量,进而开拓更宽广的国外市场。

2.2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的创新,是推动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下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困境。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扎囊县在进行产品种植时,要运用更多的创新农业生物技术,从而扩大像巴旦杏、天山乌梅、无花果等农作物的产业种植结构,从而解决规模小这一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农业生物制剂,去提高水果的单产量,再或者运用微生物技术,将农作物的遗传品种进行改良,且随着近些年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若是可以将其大幅度的作用在扎囊县的土地上,不但可以改进原有的青稞种植技术,还可以缓解青稞重复种植的土地环境压力,在新型农业技术的带动下,推动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但是需注意的是,由于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且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因此其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领域,因此在应用具体农产品技术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大规模的投入生产。

2.3加强品牌经营管理

品牌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是其对于扎囊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却至关重要,可以说通过品牌的塑造,可以帮助扎囊县迅速占领相关农产品市场[3-5]。为此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自身的品牌意识,这会成为扎囊县农业品牌培育的先决条件,进而提升扎囊县的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力量。其次加强对农产品的认知工作,运用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去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扎囊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扎囊县的特色农产品可以成为当地的一个地理性标志,换句话说,当人们提起青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扎囊县,那么就可以说扎囊县特色农业品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在扎囊县建立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式的管理,确保扎囊县的特色农业品牌可以经久不衰,实现扎囊县特色农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扎囊县特色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必须要从区域特色出发,并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统筹规划,才能确保扎囊县特色农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增卓玛 单位:山南市扎囊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清先.世纪之交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考[J].研究,2015(04).

[2]温军.未来的呼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2014(11).

[3]严茂超.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6(02).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4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怎么发展,党的十报告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从上述两段论述中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有效供给,另一个是竞争新优势,无论是有效供给还是竞争优势,都要有品牌作支撑。党的十报告中把“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列入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品牌列为了第二大核心,这充分表明了品牌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有效供给来说,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无论在什么条件和任何风险下,要保证人民有饭吃,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其次是要有优质的粮食,有些粮食虽能保障供给,但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食品对人体有害,即便是保证了供给,也谈不上安全。所以保证粮食安全,要保证量,更要保证质。有量有质就形成了粮食自己的品牌。再从竞争优势谈。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农产品(不仅是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究其原因是生产技术滞后,品牌意识不强,质差量少,服务水平不高,这是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所以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怎样才能通过培育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笔者认为:

一是要增强发展品牌农业的意识,要在培育和提升农业品牌上下工夫。所谓品牌农业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并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类产品,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来,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突出地表现为市场上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尽管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牌,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扶持效应不够明显,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较淡薄,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通过建设和实施农产品品牌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必然和现实,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因此,无论政府和企业以及农产品拥有者和生产者必须要增强品牌农业的意识,强化品牌农业建设、管理和保护、创新。农业品牌是农产品的生命,要把培育和提升农产品品牌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战略选择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效应,需要政府、农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从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角度讲,就是要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从政府的角度讲,就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有利于品牌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改革,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政府对品牌农业的支持力度,改善政府对品牌农业创建的公共服务,营造保护、培育和提升品牌农业的良好环境和良好氛围。

二是保护与创新结合,重点在有利于品牌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上下工夫。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品牌农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消费者中形成的传统品牌也不断涌现。如射阳大米、烟台苹果、宜昌蜜橘、吐鲁番葡萄、和田玉枣、胶州大白菜、云南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武定状鸡、剑川的木雕、 “两烟”、普洱茶等。这些传统品牌,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培育品牌农业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政府对品牌农业发展的支持重点应把保护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大对品牌农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建立起发展品牌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品牌农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加快非国营机构和服务的发展,使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品牌农业中有更多的融资渠道,获得更为优惠的贷款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化、品牌化进程,发展大型品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多渠道推动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品牌农业,引导他们把创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牢固树立没有好品牌就不能有好的发展、大的发展的意识,达到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提升品牌、保护品牌、应用品牌的目的,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向深度广度进军。

三是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密不可分,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它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重点是围绕土地建立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产品公共品牌引领,“专家大院”的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服务超市”的社会化专业保障,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推进,搭建现代农业与品牌农业发展的平台,形成了品牌农业和现代农业密不可分的有效载体,要想实施现代农业必须有品牌农业作支撑,没有一定数量的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有些省份在品牌农业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例如,云南根据省情和区域特点,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点和特征的品牌农业,创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个特色品牌;培育“粮食、烟草、蔗糖、茶叶、咖啡、橡胶、果类、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等14个特色农产品。

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要把品牌农业发展同步推进,品牌农业与现代农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品牌农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培育品牌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形成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5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为基础,以传统优势品种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竞争力强、高效优质高产、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农业[1]。近百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及粗放式的开垦耕作所带来的副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发特色农业,如以色列通过研发滴灌技术和温室栽培技术,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沙漠农业;荷兰利用高纬度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以花卉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创意农业;美国依托雄厚的科技实力,发展规模型、信息化的基因农业、精准农业[2]。发展特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及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分工要求的重要途径。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包括水稻、果类、茶叶、花卉、烟草等。稻米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佳禾早占、特优63等水稻品种;福建的特色水果包括龙眼、荔枝、枇杷等;福建所产茶叶驰名中外,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福建所产的闽西干、20余种道地药材、红菇等远近闻名。福建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区域优势,在海西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认识并发挥优势,有效地优化配置区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省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持海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

1.1.1气候

福建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域差别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光照充足,冬季易出现大范围持续阴冷天气。年降水量约1500mm,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无霜期长于内陆地区,部分作物可实现一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气候条件在时空上的多样性为福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1.2河流与海洋

福建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等河流,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河川年径流量约为1170亿m3,水力资源蕴含量大,利于灌溉。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漫长,拥有连江港、东山港及三都澳等众多良港,海岛约有1404个,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1.3动植物资源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福建省有陆生脊椎动物832种,约占全国陆生脊椎动物的34.6%,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9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已定名的昆虫有31目共5000余种[3]。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数量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4]。

1.2农耕历史悠久

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合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原始农业生产活动。秦汉之后,经济作物逐渐发展,种类逐渐繁多。到了唐宋,诸如茶、桑、麻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明清时期,农业的种植及生产出现商品化、多元化趋势。福建的农耕历史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也为当前农业特色经营奠定了基础。

1.3闽台农业交流密切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文缘等方面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积极开展对台农业交流活动,两地之间农业发展形成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双赢局面。近年来,福建省大量引进台湾农业良种,累计引进台湾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套,栽培、养殖、加工先进适用技术800多项,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其中引进良种形成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的达150多种[5]。福建农业发展既吸引了台湾的资金及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又为台湾提供了农业生产基地和广阔的农产品市场。闽台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福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支撑。

2特色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

福建省自然山水植被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匮乏,其农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不同于其他省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做大做强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产业应是其基本政策的出发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福建农业绽露区域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影响和制约着福建农业的发展。

2.1农业社会经济要素

2.1.1农业劳动力素质

福建省农村劳动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5-201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由1490.55万上升至1579.32万,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81%[6],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造成较高文化程度、技能型农民的流失,劳动力队伍素质下降。残障人员比例高,年高体衰、留守妇幼居多,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是造成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建设特色农业的进展。

2.1.2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兴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百万农民创业、闯市场,共御风险,培育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至2009年12月底,福建省已登记合作社4435家,注册资金66.8亿元[7],在发展上面临着资金紧缺、缺乏农业专业技术指导、管理尚不规范等问题,合作社提供给农户的多是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农产品销售等低水平服务。真正能带动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做大产业的农民合作组织少之又少。

2.1.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

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规模大,经济和科研实力强,具有资金和市场优势,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883.51亿元,每家平均产值约为4.8亿元[8],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规模小,产值低,产品档次不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2.2农业科技因素

2.2.1科研人员数量停滞增长

“科技三下乡”、“文化三下乡”、“春雨行动”等农业科技帮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人员变数很大。据统计表明[9],2000-2005年,福建省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数在总体上虽有所上升,但与2000年相比,2005年的科研人数减少了214人,农业科研人员占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例由14.28%下降至8.36%。农业科研队伍缩小,科研人才流逝,科技增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科技致富的期待和热情,并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2.2.2生产标准化制度及体系尚未健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外向型经济比重逐步加大,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出口将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既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扶持保护本省特色农产品不受外来同类产品冲击的必要手段。福建农业生产标准起步较早,但标准体系普及率低、覆盖面小,部分农产品在产量、质量和绿色化程度上,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远远不能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重点规划、科学区域布局

2011年颁发的《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大特色农业带的布局,提出“闽西北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建设区域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高的农业产业带。沿海渔业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养殖、近海捕捞、远洋捕捞和新型海洋渔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带。”[10]发展福建特色农业要遵照三大产业带这一科学布局,突出区位优势。紧扣海西经济发展大主题,认真思考福建优势与特色,产业评估、论证,区域化、产业化设计;抓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以多种经济模式吸引、容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让更多的闽商、闽侨、台商回乡创业或投资兴闽。

3.2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必须大力增加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特色农业科研的相关财政、税收和政策配套支持,建立科研机构—县级推广部门—乡镇科研人员的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积极推广高效益、低成本的农业种植培育方式,推广发展设施农业,探索高效、低碳农业等技术密集型模式。建立高覆盖率、高要求的农业标准化系统,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

3.3健全农民合作社体制,强化农民合作社功能

首先,帮助解决当前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协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组织建设、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体制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组织的正规化发展。其次,在产业政策、项目指导、市场信息、资金信贷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政府优势,理顺服务关系,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产业氛围,助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引导更多致富无门的农民进入合作社,带动更大层面上的农业产业进步。

3.4强化特色农业政策性支持保护

政府出台更多的产业化优惠政策,站在全局一盘棋的大农业、大海西的角度,从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需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免农业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产业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改变农业发展的传统思路,提倡农业发展新模式,扶植、培育一大批新型产业,延伸已有的产业链条。

3.4.1适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种植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应当继续完善和适度加大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在内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应当向种植特色品种的农户倾斜。

3.4.2完善价格保护制度

价格问题是种植和市场的风向标,是供求关系调整的有力杠杆。农产品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常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粮贱伤农、菜贱坑农的事件经常出现,说明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畅,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欠缺。政府既要在宏观上控制整个市场的规模,也要积极引导产业方向,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干预,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减少市场流动环节,打击扰乱市场和金融秩序的恶意投机,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4.3支持农业多元化发展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6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解困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2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从极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包括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本国农产品价格较高从而缺乏竞争优势,以及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对此,应充分认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通过加强与扩展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进步与发展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为农业发展解困。

1 农村基础设施的概述

所谓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来讲指的是所有能够为农民生产及生活服务且具备较长使用期限与周期的设施的总称。具体来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以下3类,即生产服务类、生活服务类以及生产生活综合类服务设施。生产服务类如农业所需的水利灌溉系统、生活服务类如乡镇卫生院等医疗设施、生产生活综合类如农村道路及其环境设施。

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可以划分为2大方面,即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

就硬件部分来讲,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面貌与条件。其中以乡镇道路为例,乡镇道路网布局合理且道路平整畅通,不仅会改善农民的出行方式与生活条件,而且直接会降低农民出售农产品及购进生产生活用品的成本,还可以使农民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当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生产效率。对于农村其余一些非务农人员来讲,也可以为此带来一定的便利,如为其经商提供条件。

就软件部分来讲,可以分为如下2大部分内容: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的不嗤平,劳动技能、病虫防治方式等生产要素也会随之获得提升与加强,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所包含的医疗卫生设施而言,能够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从而保障效率的实现。

3 农业解困之道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与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建设依赖于资金,偌大的资金量从哪儿来,该怎么用,如何才能够有效,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农业解困的首要任务。

结合现阶段现实情况,乡镇道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2个,即乡镇的财政收入与农民的集资.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服务性费用;就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来讲,来自于乡镇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实证分析,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乡镇道路的修建数量与效率、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与运营、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都依赖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较低则相对应各方面设施建设也就无法启动,最终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此时可以逐步推进并实现学术界所一直倡导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抓“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及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竞争力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实施,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正如上文所属,诺大的资金量该怎么用,如何才能够有效,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能够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反哺农业体系,通过构建系统的、完善的政策来保证切实有效的实施与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