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需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发展需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发展需求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1

Analysis of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Abstract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is the scarc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and, so it often forms the trap of reading demand, which has made rural read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research into a misunderstanding, and has caused the judgment and assistance contrary to reality,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rural reading resources, de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input and poor service, etc.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rural reading career has been developing unsatisfactorily and has caused the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Persisting in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can handle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ading dem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ypes and forms of the farmers' reading demands correctly, and fully know the conditional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ing. Thereby libraries can well play the role of rural reading service, overcome the blind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targeted.

Key words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farmers in minority regions; farmer book house; reading care from library

一直以来,农村阅读问题都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人们从阅读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有个重要问题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即探讨农村阅读内部因由的不多,更少有探寻农民自身因素的研究。笔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陆续在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龙江县、富裕县、讷河市、泰来县等6个地区调研了29个少数民族村的阅读状况,对村长(支书)进行了专题采访,对农家书屋做了实地考察,还对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670名农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家访,结果发现,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问题是导致一些地区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某些现象与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农村阅读需求陷阱问题应坚持的“不发展”原则进行探索,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阅读推广成效,以及扩大全民阅读成果的服务路径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

1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

阅读的需求贫困,即阅读需求的有效性不足,具体是指现实生活中看似服务对象对阅读有需求,而在提供阅读资源和服务时,服务对象却又不能有效利用,甚至仍不阅读的一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需要并非有效需求,不具有真实性和指向性,是一种佯需求、伪需求[1]。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民对阅读认知与阅读行动的脱节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带有一定普遍性。

一是对阅读意义认识高,但阅读行动实施率低。阅读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农民都能说出几条,在我们采访中,573人认为看书“非常有用”和“有用”,占85.5%。但是,近十年来,从未看过书报刊的则有515人,达76.9%。在阅读人群中,看过1~2本书的有40人,为6.0%;看过3~4本书的为19人,占2.8%;看过5本书以上的只有6人,为0.9%;有78人(占11.6%)看的仅是报刊(含数字阅读)。而每天看书包括看报刊10分钟至1个小时的有58人,占8.7%;看1至2个小时的有36人,为5.4%;看2个小时以上的不过12人,占1.8%;间隔很长时间才偶尔看一看的有49人,占7.3%。说起来“有用”,行动中“不用”的现象,目前在农村阅读中仍然很常见。

二是了解阅读设施的很多,利用阅读条件的却很少。调研发现,知道图书馆的有447人,为66.7%,而去过各类型图书馆的为138人,占20.6%,有些人仅是进屋转转,看过书和借过书的分别为63人和60人,占9.4%和9.0%;知道书店的为495人,在书店买过书的有172人,分别占73.9%和25.7%,其中多是给孩子买教辅资料;向亲朋好友或邻居和同学借过书刊的有24人,占3.6%。如果把买过、借过和看过书的人都单算,总人次才有47.7%。家里有藏书的72人,占10.7%;有报刊的95人,为14.2%。实际藏书报刊者是105人,占15.7%,而其中自己花钱买书买报刊的为89人,其余都是上级领导机构下发或亲友赠送,而且党建类、政治类、经济类和教学参考书的数量较多。有书不到10册的为47人,有11~20册的为16人,有21~50册的为9人,50册以上的没有。藏书最多的9人中多数是退休返乡的教师。

三是能要求别人阅读,却不能管理自己。在我们的调查中,村干部都认为村民是应该看点书的,但自己很少看:29个村长(支书)没有一个人去图书馆看过书;自己花钱买书的也不多,家里有藏书的只有1人,而且不足10册。学生家长也大都愿意孩子看些课外书,共有443人,占66.1%,但是,其中328人希望看的是教辅资料,为74.0%;能陪孩子看书的家长有228人,占51.5%,但绝大多数是边干家务活边看孩子写家庭作业。而能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或指导孩子阅读,包括能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只有58人,其余48.5%的家长都是放任自流。

四是热切盼望阅读援助,却消极对待阅读资源。从1950年开始,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几次掀起,如文化部等组织了“农村图书室网”建设,各部委陆续开展了“万村书库”、“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工程”、“希望工程图书室”、“知识工程”建设,各种基金会等在农村援建了很多读书活动室,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还在农村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流通站”、“分馆”等,可是到头来,能得到利用的阅读设施还是不多。譬如,“农家书屋工程”于2007年启动后,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180多亿元,各地区轰轰烈烈地建设了5年多,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在我们走访的29个调研点里,每个村的农家书屋藏书都有1千多册。可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农民中,6~7年来去过农家书屋的总共只有284人,年/屋均1.63人,其中看过书的有76人,借过书的为89人,年/屋均0.44人和0.51人。如果把进过书屋的人都算在内,每年对各书屋的总利用率仅有2%。

2 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负效应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即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的最大负效应,它使人们形成片面化思维,进入认识误区,从而跌进阅读需求陷阱。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对农民在看书少原因上存在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农村阅读资源短缺。以为农民对阅读意义认知高,阅读需求必然多,而由于农村书少,所以农民才看书少[2-3],并以此为据呼吁或实施加大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力度[4-5]。这种观点的偏执,是把农民的阅读认知与阅读需求硬性等同起来,却又只看到了农民对阅读的浅层认识,而人的阅读认知与其阅读需求则是两回事。一般来说,有效阅读需求的形成,既要对阅读有充分的认知,还要有一定的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三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现实中,对阅读有一般的认识,并非必然有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因而,很多人不见得能产生有效阅读需求,也未见得会实施阅读行为,尤其在阅读环境和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对农村阅读的贫困需求付出的再多,也难免事与愿违。

二是以为农村阅读的社会保障不够。把农村书少痼疾的根源归咎为社会阅读资源分配不公[6-7],认为城乡存在的阅读差别,是农民的阅读权益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保障的结果[8],强烈地表示了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关切[9],也常常为此而批评农村阅读建设投入不足[2,10]。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公正与否的判断具有角度性,不同角度的人对公正问题的感受和态度并不一样。在农村阅读上,学界认为不公正的,农民则不一定有同感和抱怨。因为,很多农民没有阅读兴趣,无法产生应有的阅读需求。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农村投放与城市等量的阅读资源,并不能改变农民看书少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社会公正。

三是认定农村阅读服务不对路。很多学者以为农民不愿意走进阅读和阅读成效少,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员服务精神缺失造成的[2-3,10]。这种认识实际是一种线性思维:农民对阅读认知很高而阅读很少,其原因自然就在提供阅读服务的人身上。这种粗率的指责明显失之偏颇。一则,混淆了阅读服务及其效果中主客体的作用。农村阅读服务的主体是馆员,而利用阅读的主体则是农民,农民在利用服务成效上起着主导作用。不难想象,在农民不想阅读或没有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即使传统服务再热情,提供的阅读资源再多,又能有多少人阅读?他们又会阅读多少书?何来阅读的成效?二则,只注意了农民没买书和不看书的消极性,却未了解农民参加其它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如很多乡村调查都表明,农民首选的文化生活方式是看电视。农村电视机普及率高,家有两台电视机的很常见,而且电视节目应有尽有又喜闻乐见,其美感和乐趣无疑超过孤独的一个人阅读。三则,目前农村生产生活还需要互相帮衬,相互间仍有很大的依存性和依赖性,人际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因而,人们更看重面对面的往来活动,对独立看书的安静并不买账。

这些认识误区,也导致农村阅读援助策略中出现了“资源配置公平论”、“服务精英论”和夸大图书馆作用的倾向。有的人以为,只要农村有了阅读服务,尤其多建图书馆[11],农民就会有阅读热潮,农村的贫困状态也能因此而得到改变[5]。其实,这些策略也跌进了农村阅读需求陷阱。如在实现“普遍均等”建设和服务上,图书馆人所做的很多努力和尝试都没能扭转“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依然停留在几近为零的水平上”[12]的尴尬,而为了转变“年年送书下乡、年年还闹书荒”的状况,新闻出版部门等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这一工程旨在一并解决农村“买书难、借书难和看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摆脱贫困”[13]。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宣传声势和实施力度史无前例,在全国行政村所实现的全覆盖比以往任何一次农村阅读设施建设都更具普遍性和均等性。但是,时至今日,在我们调研的29个村里,农家书屋没有一家是开门的,全覆盖后的阅读设施又都全瘫痪,处于过剩闲置和空耗浪费状态。各书屋的发展经历如出一辙,即头几天有人来,多是孩子,大都是看看热闹,也有的随便翻翻,借书回家看的很少,但都从来没卖出过一本书。我们要参观农家书屋时,有9个村甚至是村长(支书)也没找到门钥匙。这也并非齐齐哈尔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案。全国的农家书屋不仅迄今没有关于卖书的报道和工作总结[14],借书工作也相当不理想,即便在经济和文化发达的苏州地区,于农家书屋覆盖后的2010年,就已经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开放,三分之一不开放了[15]。为什么无论哪个机构,采取怎样的策略,农村阅读的起色都不大?其根源就在于,农民阅读需求的内因起着主导作用。而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并没有真正在农民买书、借书和看书的因果关系上理清楚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为一些假象所迷惑,仅仅停留在农村书少问题的表面上。

3 对农村阅读需求认识偏差的原因

应当说,农村发生阅读需求贫困以至有需求陷阱不足为怪。任何群体的需求,无论在范围还是程度上都参差不齐,而且人们的阅读实践往往滞后于阅读认知,这也是农村的真实存在。所以,必须看到,当前人们是忽略了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从而产生错觉,致使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出现偏差。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认清农村阅读需求构成的真实性;二是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角度尚有局限性。

人的阅读需求不以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有一定的动因、主观能动性和必要条件才能形成,而目前农村阅读需求结构中就缺少一些要件,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等则恰恰疏忽了这些问题。

其一,农民阅读需求形成的外部动力微乎其微:农业生产需要很少。如今种植和养殖等农业劳动除了靠天气还要拼力气,还常有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民个人必须通过阅读学知识、技术的迫切性不大;农民生活需要的不多。党的富民政策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尤其少数民族农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可靠的保障,读书与不读书的生活水平在农村没有明显差别;农村阅读氛围不足。无论干部还是农民,大都愿意参加各种应酬、娱乐和聚会,在绝大多数人都不阅读的环境里,不看书自然成为正常的事,而看书则会被一些人认为不正常。

其二,促进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主观能动性较弱。一来大多农民缺乏主动阅读的劲头和自觉性;二则大都对阅读的兴趣和感情淡薄,更缺少阅读的习惯,能想到阅读的人也很少;三是缺失应有的阅读意志和毅力。这些问题不仅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难以产生,也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农民有明确阅读目的的极少,大多人的阅读目标模糊,有的则说不清楚,甚至还有认为阅读没啥用的。如在我们采访的农民中,2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分别有143人和175人,各占21.3%和26.1%,3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则有65人和85人,分别为9.7%和12.7%,有231人从来没想过看书的事,占34.5%。

其三,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条件有限。一是不具有基本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现代阅读技术。我们的调研中,有29人是文盲,占4.3%;上过小学的有108人,为16.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12人,占61.5%;读过高中的仅115人,占17.2%。其中不少是辍学或肄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一个也没有,可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相当狭窄;二是缺乏实施阅读的基本条件。农民中不仅有由于家庭环境、空间和光线等问题而不便实施阅读的,也有受经济条件制约,买书和借书都有些力不从心的;三是很多人的精力不够。既有因劳动强度大而没精力阅读的,也有没时间看书的。如在我们调研的村民中,天天看电视节目的为629人,占93.9 %,其中看电视不足1小时的有32人,为4.8%,看1~3小时的为346人,占51.6%,看3小时以上的达292人,为43.6%。比阅读更吸引人的,除了电视外还有很多文体活动。在我们调研中,农民喜欢唱歌、跳舞和体育活动的,分别有228人、236人和102人,占34.0%、35.2%和15.2%,还有占9.1%的61人喜欢喝点小酒和打打小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民阅读需求的程度。

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的局限主要由五个因素所致:一是工作心态浮躁。有的研究者不深入实际调研分析,只看现象不问实质,不认真发现现实问题和切实解决具体问题,靠主观决策凭感觉办事。单纯将城乡标准一致化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中的误判;二是追求表面文章。受社会上形式主义风气的干扰,一些部门和机构忙于农村阅读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强调外在形式和社会声势,很少在建设质量和服务实效上下功夫;三是过于本位主义。在援助农村阅读的干什么和怎样干的筹划中,有的机构好大喜功,缺少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突出的是个体形象,看重的是部门业绩,却很少考虑国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这些问题在阅读建设和服务中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四是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敬畏心理。目前对农村阅读的建设、服务尚未提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也缺失监管的长效机制,更没有严格的问责制度,致使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多以上级领导评价为标准,有失公允。重视起点、强调过程、不管结果,是目前一些虎头蛇尾文化活动的通病;五是急功近利思想冒进。对于农村阅读现象,个别研究者为了晋升职称而写论文,为了而研究,赶时髦、跟风头,很少下乡关注农村的实际问题。研究中也常常缺少认真的独立思考,往往人云亦云,以至出现误读。例如,有一些研究是把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混为一谈的[3,16-18]。而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不仅有建设主体和主权上的不同,还有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权威文件《“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于2007年就明确指出:农家书屋要完成“卖书”和“借书”两项任务,首要实现“发行网络进村”和培养“农村图书市场”的目标[19]。农家书屋与图书馆是农村阅读服务两股道上跑的车,两种性质服务不可能同日而语。诚然,在服务农民阅读上,图书馆可以与农家书屋联手合作,但不能混为一谈。

4 针对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不发展”原则

面对当前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无疑需要对以往工作和研究进行深刻反思,也应该对农村阅读反复投入建设和服务的任性说“不”。“不发展”是魏建琳对农村阅读建设问题提出的一个命题[20],即正视在大力发展中的不发展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笔者也赞同“不发展”的观点,是因为它符合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发展的艰难困顿实际。坚持“不发展”原则,可充分重视影响农村阅读发展的障碍,深入剖解不发展问题的成因,准确把握农村阅读需求的规律,为图书馆服务农村找准位置,在农村阅读设施建设上既有所坚守,也有所放弃,以控制盲目扩张而落入阅读需求陷阱。针对阅读需求贫困问题,当前亟待做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性地对待以往的农村阅读建设意识和服务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理念和策略。

4.1 关于“普遍均等服务”理念

“普遍均等服务”是针对农村书少问题提出的策略,旨在保障城乡拥有均等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12]。这一主张在业界和学界得到广泛共识,已成为农村阅读建设、服务研究中的热点与主导思想。人们多以为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是“普遍均等服务”的基础”[21],即有了文化基础设施,就能解决群众看书少的问题。虽然这是图书馆人的理想和追求,这种意识对于城市阅读建设和服务的意义也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农村却并非这么简单。而且这一理念最容易使人们进入阅读建设和服务误区,以至跌进阅读需求陷阱。

从我们调研的结果看,农民看书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阅读的有效需求少。这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是因为农村有其固化甚至发展的现实基础。首先,是想看书的人不多,而且不断在分化和复杂化。农民阅读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1]:一类是自由性阅读人群,即有强烈需求而且能随心所欲地坚持阅读;第二类是有限性阅读人群,即有一定需求但偶尔实施阅读行动。遗憾的是,目前农村不仅自由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不多,有限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也很少,而且不看书的人有增加的趋势。调查显示,近十年来经常看书和偶尔看书的,总共才有155人,仅占23.1%;第三类是无阅读行为人群,包括对阅读有能力但没需求,以及有需求而没能力和没需求也没能力的。其次,农民看书需求少,还与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相关。也就是,农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分流了阅读活动。图书馆等阅读设施虽然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并非不可替代。即便农村没书没报可读,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不会枯燥和单调。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影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的文化、文艺节目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人们欣赏文学艺术和学习知识、技术的途径和条件更加广泛、便捷,农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也非常活跃,日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不仅使一些农民想不起来或顾不上阅读,也使他们对阅读设施和阅读资源不以为然。所以,农村即使有了足够的阅读设施和资源,很多人也不见得能有效利用。以往的很多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忽略了农民阅读的复杂性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对农村阅读需求的重要影响,因而投入越多,浪费和损失也越大。

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普遍均等服务”的内涵,不可根据理想中的“普遍均等服务”概念去研究和判断,以至对农村阅读进行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我国农村阅读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阅读设施形式对于农民看书多少的作用并不明显,阅读建设和服务所针对的对象没有有效需求,其成效就事与愿违,造成过剩和浪费。所以,我们要充分注意到,阅读服务的效益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效阅读需求决定的。农村阅读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有效阅读需求。没有有效阅读需求,就没有有效阅读,也就没有有效阅读服务,阅读事业也不会有效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普遍均等服务”的前提是需求。只有产生“普遍均等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普遍均等的服务”。否则,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普遍均等”,空耗社会资源。不言而喻,要切实提高阅读建设和发展成效,真正实现“普遍均等服务”,也就必须积极扩大人们的有效阅读需求。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普遍均等服务”不单单包括应有阅读设施和资源,当前更要重视的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效服务活动。理想的“普遍均等服务”目标虽然是农村阅读发展的努力方向,但应当列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而现阶段各乡村则不一定必须都有自己的阅读设施,要自己掌控阅读资源的所有权,而必须享有的则是持续而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活动。简言之,当务之急是努力在农民中激发和培养“普遍均等”的有效阅读需求。其重点是应采取怎样的阅读服务方式,如何能让各类型群体农民都能想阅读和实施阅读。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既要透彻剖析不发展方面的各种因素,避免片面追求“普遍均等”,摒弃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更多地关注和顾及农民阅读的最小努力原则需求[14],更要深入实地考察具体区域阅读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全面了解农民个人兴趣的倾向性、差异性,个体实施阅读的便利性、适宜性,以及把握其有效阅读需求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从而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地建设、服务和发展农村阅读。辨识阅读需求真伪和分出轻重缓急,发现和培养有效阅读需求,坚持条件性和规范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设和提供服务,努力吸引和引导不想阅读的人走进阅读、喜欢阅读,才是现阶段扎扎实实地把农村阅读事业发展起来的重要基础。

4.2 关于精英目标

精英目标,是以培养农村人才,改善农民处境和状态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活动计划。长期以来,人们常用成功人士的读书实例来激励农民读书[22-23],图书馆也始终在“阅读改变命运”理念的指导下,竭心尽力地为解决农村知识贫困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开展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活动[5,7,11,24]。但是,这一奋斗目标虽然很鼓舞人、感动人,却也很容易让人失望。因为这种理念贯穿始终的是功利化意识,并未关注和了解农村个人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也未有针对相应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尽管人们踌躇满志,做了大量工作,耗费诸多资源,但无论在激发和激励农民阅读的积极性上,还是在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做贡献等方面,都未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重视。而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现状,必然使广大农民阅读的积极性受挫。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在农村阅读实践中还有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事实,即并非阅读服务决定阅读效果,阅读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阅读者的内在素养决定的,至关重要的是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条件,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阅读需求状态。一般说来,不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也难能有强烈、迫切的阅读需求。况且,目前农民个人获得、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极其有限,更遑论依靠阅读和阅读服务就可以使农民“改变命运”。精英目标之所以成为阅读建设者、服务者以及研究者的一厢情愿,是因为这些主体只考虑了自己的理想,并未注意到农村的客观现实。当今农村知识贫困绝非仅仅因为农村书少,除了有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因素所限外,还受到个人素质、能力和条件问题的制约。换言之,农村不仅有为数不少的“不想读型”人群,而且有众多“不识读型”和“读不懂型”等人群[25]。社会现实中不是无论谁想阅读就能实施阅读,也不是谁想阅读受益就能遂心如意的,而且,农民并非不实施阅读就一定会发生知识贫困,在社会发展中有诸多渠道、途径和形式的知识、信息服务可以利用。同时,阅读也不能直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基础,阅读则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因而,阅读不过是人改变命运基础的基础。这些特点使得农民阅读和阅读服务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局限性。所以,精英性目标虽然也可以作为激励农村阅读需求的一种策略,但不是唯一或主要的措施和手段,而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副作用更大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以精英为目标的急功近利服务倾向,不仅脱离了农村实际,而且不符合世界读书日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中提出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倡导全民阅读的根本意义是让更多的人读到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应给“锦上添花”的工作降降温,虽然要有鲜明、热情的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态度,但实践中应实事求是地开展农村阅读“扶贫工作”,要把更多功夫下在“雪中送炭”的服务上,重视提高农民基础素质的服务,脚踏实地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阅读和阅读服务做些具体、细致的工作。4.3 关于把图书馆作用理想化的倾向

学界以往热情宣传和坚持弘扬图书馆精神,认为图书馆是一种“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机构” [26],而且在“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27],把图书馆的作用提升到一种理想中的“高起点、大作为、站排头”的新境界。但实践证明,这种“高大上”倾向,更多反映的是图书馆人欲展示自身价值和对改善其所处地位的一种渴望。人们所强调的仅仅是图书馆的应然性功能,图书馆还有实然性的效能。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读者的需求和个人素养,另一方面还有个体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与服务能力、水平的局限,而目前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仍有缺位甚至空位。据统计,我国还有19.3%的地市没有图书馆,12.2%的县没有图书馆[28],占27.1%的675个县级图书馆一年没有一分钱购书费[29]。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28],其藏书保障率也非常低:若把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平均数4.56册作为图书保障率的话,那全国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近7亿册藏书也只能满足1.54亿人的需要。如果去掉各图书馆保存的基藏和古籍文献等不流通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可以服务的人就更少。这样的效能怎能保障社会公正?何以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图书馆理想中的“高大上”形象又会有多少社会影响度?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有限性,即图书馆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阅读需求或人们的一部分阅读需要。把图书馆作用完美化、理想化,很容易影响图书馆威望以至使其失去吸引力。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要积极面对图书馆服务作用的有限性,从而对阅读需求辩伪存真,根据本馆实际,有效规避农村阅读需求陷阱。

多年来,学界经常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说事,以促进政府等加大城乡阅读建设和服务投入[30-32]。见贤思齐无可非议,但不能仅仅强调这一点,也不能单单得出一种结论,更不可盲目攀比。我国农村以至城市一些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能力,的确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但是,也有其必然性。各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不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图书馆发展状况不可能相提并论。尤其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进入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要求较高,人们对知识和文化也有更多强烈的需求,而且在特定历史时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较少。因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向高标准努力,这是我国发展图书馆事业应有的态度,然而,如何达标、怎样发展,既不能脱离国情,也不可拔苗助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应当透过外表看其内里,掌握其精髓实质。我国阅读发展问题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地区在图书馆建设的实力上有一定距离;二是阅读困难群体尤其在农村规模较大,阅读需求贫困方面的问题较多。我国国民阅读素养以及在阅读兴趣和习惯上与国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有效需求上的弱势就更突出,而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需求状态则是阅读实施以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我国农村阅读困难群体的问题却始终没有被重视起来,其中很多问题迄今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里仍被边缘化。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图书馆理想太高、追求过度而思维片面有关,是图书馆建设、服务和研究中经常落入农村阅读需求陷阱的一个内在因素。应当说,忽视国情、乡情客观实际的决定性作用和图书馆本身作用的局限性问题,都是农村阅读反复投入建设和服务,以至造成社会发展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服务设施的社会形象和魅力不在于称赞得有多高多大,而在于能解决什么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在这个角度上,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服务大众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困难群体的处境,阅读困难群体的状况也应当决定图书馆的阅读服务策略。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2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乡村金融的供求不平衡成绩由来已久,存在着供求量不平衡、供求主体不对等、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不均衡、单一金融供应与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均衡等成绩。文章最初提动身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扩展乡村金融效劳产品;拓展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完成城乡社会资金自在活动;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增强乡村地域金融体制变革,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乡村;金融;供求矛盾;可继续开展

一、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供求矛盾

(1)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

随着乡村经济的疾速开展,乡村地域金融需求量逐年提升,招致乡村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添加。绝对而言,农业消费周期较强,且农业收益与自然环境亲密相关,从事农业消费的风险率较高,招致各大金融机构对乡村信贷制定了严厉的评价规范。从乡村地域金融需求来看,我国乡村经济已从小农经济向古代规模农业形式转型。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认识与金融效劳需求有所进步,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并未扩展,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扩展。形成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小于金融需求的缘由次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存款利率低,由于乡村的资金投入缺乏,且社会资金较爲分散,招致金融机构吸纳的资金缺乏,进而发作信贷紧缺的信息;二是涉农经济风险高,当农产品歉收时,价钱就低;当收成不好时,农产品缺乏。涉农经济风险高,金融组织对农业存款设定的条件也较高,评价规范更爲严厉。

(2)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不对等

农户及乡村集体运营者对金融效劳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农业存款的需求不时升温。爲了扩展农业消费规模,农户需求消费性存款。同时,爲了降低自然灾祸对农业的影响,新型农户也经过购置农业保险来分散风险。虽然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变革力度不时加大,但是仍呈现供应主体缺乏与需求主体众多景象并存,无法彻底根治乡村金融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乡村地域银行网点数量爲12.1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仅爲1.31个。此外,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运营不一致,普通乡村地域仅有中央性商业银行、乡村协作信誉社等金融组织。加上投资者并不看好乡村经济,招致乡村的信托、基金与保险等非银行金融组织严重缺位。因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呈现严重的不对等景象。

(3)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存在矛盾

我国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的看法根本停留在存款、取款、汇款、存款等传统金融效劳项目,这些效劳必需有实体存在的金融网点爲其提供传统金融效劳。乡村居民关于古代金融供给理解甚少,如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等古代金融效劳。爲了浪费资源和降低本钱,金融组织往往更倾向于开展古代金融效劳,招致乡村金融效劳网点添加迟缓。绝对而言,乡村居民更倾向于传统金融效劳,乡村传统金融效劳供应缺乏,任务效率也不高。因而,呈现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的矛盾。

(4)乡村地域单一的金融供应与多元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乡村居民对乡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只需求存取款等根底性效劳,还需求信贷、转账等金融效劳。爲了满足乡村地域多元化金融需求,乡村金融组织不得不拓展与创新新产品。此外,乡村居民对信息征询、投融资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进步,国债等政府债券在乡村发行也较少,乡村消费品存款、保险业务比拟缺乏。

二、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的影响要素

(1)乡村金融需求多元性

近年来,我国乡村经济已逐渐从小农经济开展到规模化的农业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不时优化。乡村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动使得乡村居民对多样化的乡村金融需求越来越高,这不只加大了乡村筹融资的难度,而且对乡村金融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乡村经济开展步伐快于乡村金融开展步伐,致使乡村金融体系跟不上经济开展步伐,招致乡村居民的金融多元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2)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

虽然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体系不断在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只是制度上的革新,实践上并无法处理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的成绩。各级政府对乡村金融的变革更多的是在喊口号,政策落实效果并不好。不断以来,乡村金融体系变革并没有付出多少举动和努力,招致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单一性景象临时存在。从表象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开展,乡村金融管理也逐步像城市金融管理看齐。从实质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并没有在乡村经济开展中起多大作用。形成这种景象的缘由在于利益推进,乡村金融组织的变革使得乡村存款率越来越少,招致乡村金融组织也呈现增加的趋向,乡村金融供应较爲单一,尤其是经济不兴旺的贫穷地域,乡村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最终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不时萎缩,与乡村经济开展的间隔也不时拉大。

(3)乡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爲了满足乡村特征经济的开展,各级政府对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采取了并不完全相反的管理制度,对乡村金融的管理更爲苛刻。例如,城市金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而大局部乡村地域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在这样的乡村金融制度下,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开展必将遭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招致乡村金融供应缺乏。此外,严厉的乡村金融管理制度也障碍了乡村经济开展,使得乡村居民在资金周转不灵时,无法失掉金融组织的协助,招致乡村官方高利贷盛行。爲了完善金融制度,我国地方政府早在2012年就对官方借贷表态,并不时酝酿官方借贷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官方信贷风险较大,招致官方信贷政策并没有出台落实。乡村地域官方借贷政策的不完善,招致官方借贷难以安康波动开展,金融监管机构也无法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细则也并没有制定出台,致使我国乡村地域官方信贷较爲混乱,得不到法律维护。

(4)乡村金融支撑政策少

爲了满足乡村地域金融需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乡村金融整改方案,经过各种政策来开放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制定并完善乡村地域金融信贷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资金可以及时、疾速流入乡村金融市场,使得乡村地域金融供应缺乏成绩失掉处理,从而助力开展乡村经济。关于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而言,社会资金注入与乡村现有资金构成了良好的互补效果,在一定水平上扩展了乡村金融规模,使得乡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效劳乡村经济。熟知基层政府支撑政策少,政府部门并没无意识到乡村金融开展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对社会资金注入乡村金融市场的成绩也不注重,致使社会资金并没有注入乡村金融市场。

(5)农业金融保险较缺乏

农业消费风险大,乡村地域金融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较爲缺乏,招致乡村仍存在很多农户靠天吃饭。我国乡村地域天文环境绝对较差,尤其是偏僻山区,自然灾祸时有发作,而大局部乡村居民既没才能改动也没有才能承当结果。在乡村经济开展中,农业保险对乡村居民的支出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保险不只可以协助农民处理后顾之忧,还可以将局部风险停止转移与分解。至今,我国没有出台一部完好的关于乡村金融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仅仅在《保险法》中提到农业金融保险。要晓得,乡村金融保险与农业经济开展亲密相关,在农业金融保险的庇护下,乡村居民在蒙受自然灾祸时,可取得保险的赔偿,并不由于遭遇自然灾祸遭到宏大的损失。由于农业开展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趋向以及农业消费高风险成绩,大局部保险机构对农业金融保险得到信息,不情愿推行农业保险业务,农业金融保险也较爲缺乏。目前,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该保险业务触及范围十分窄,难以满足乡村居民的农业保险投保需求。

三、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的对策

(1)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扩展乡村金融效劳产品

鼎力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不只可以完善乡村金融效劳,而且可以爲小微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效劳和金融产品。小微金融组织的完善可经过树立村镇银行、乡村资金互助组织、乡村农业开展经济金融组织等,经过小微金融组织补偿国有乡村金融组织的空缺,进步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的供应才能,延长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与金融需求的差距。一方面,可以制定小微金融组织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官方投资,确保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的融资构造无效。另一方面,还要对现有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变革,不时扩展乡村金融组织的业务范围,创新契合乡村经济开展的效劳和产品。放慢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乡村存款担保业务停止创新,依托乡村现有的农户无效资产,不时对存款业务停止补充与完善,研发合适农业经济开展需求的创新型信贷产品;二是政府强迫性要求乡村金融组织参与农业消费运营,与农户同甘共苦,不时扩展乡村的金融订单,以农产品订单买卖数量爲规范,确定农户的存款数量,并与农户的信誉停止捆绑;三是开展乡村金融信誉制度,向乡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誉存款,延伸乡村信贷产品,对信誉良好的客户,可采取存款优惠政策,无效缓解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促进乡村金融的可继续开展。

(2)拓展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完成城乡社会资金自在活动

一是进步农户的筹融资认识,普及乡村居民金融知识,引导农户自动停止融资,缓解乡村地域融资难的成绩。作爲农业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农户应进步融资认识,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二是整合乡村的产业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扩展农业消费规模,让农户共享产业化、规模化的溢出效应。政府相关部门应改动国有金融组织对乡村市场不看好的看法,实在关注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合理增设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网点,合理分配乡村金融效劳组织,爲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提供良好的根底。三是对农业企业担任人停止债务、股权等方面的融资教育,引导企业经过发放债券的方式来低本钱融资。经过展开企业担任人金融知识培训等方式,进步乡村企业担任人的融资才能,促进乡村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四是积极鼓舞官方资本流入乡村经济建立中,倡议城市融资组织参与乡村金融开展,推进乡村融资的多样化,扩展乡村融资渠道,拉近乡村与城市金融差距。乡村地域金融开展要紧跟城乡一体化开展步伐,无效促进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的交融,完成城乡资金自在活动。

(3)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农业消费的高风险性抑制了农户的信贷需求,假如将农业消费的运营风险分散,那麼农户不需求自行承当信贷结果,这将进步农户的信贷需求。从久远利益来看,乡村地域信贷制度需求不时完善。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有利于进步农户消费积极性,进而放慢乡村经济开展。另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也有利于乡村金融组织的完善,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需求留意以下三点:一是保证信贷投资的波动性,不时进步乡村金融组织存款投入力度;二是扩大乡村担保业务,由政府出面建立乡村信贷担保组织,经过优惠的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三是提升乡村居民的风险防备认识,指点农户购置农业保险业务。以后,人民银行已对国有金融组织的信贷才能停止核对,对满足要求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鼓舞,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效率。经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强迫要求乡村金融组织投资农业消费,根本满足乡村居民的信贷需求,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4)增强乡村地域金融体制变革,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乡村地域金融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乡村经济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需求不时优化调整。乡村经济构造的改动对乡村金融需求也逐渐提升。因而,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进程中,不只要扩展广阔乡村进入效劳范围,也需求不时添加新的金融业务,这样才干满足乡村经济开展的需求。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农业资金应用状况的监管,鼎力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才能,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开放特权、产权改造等方式,给乡村金融组织一定的优惠政策,爲农户提供更爲优惠的金融效劳,让乡村金融组织真正成爲乡村经济开展的助推器。农业银行是我国支农性银行,应加大农业银行在乡村的开展,增设农行网点,发扬农行在农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组织爲乡村经济效劳。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并落实支农惠农措施,经过市场化运转加大盈利性金融组织对乡村的投资,缓解乡村金融开展中金融供应缺乏的景象,健全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江龙,高金龙,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古代化三化交融的外延与机制以江苏省爲例[J].农业古代化研讨,2013(3):20-24.

[2]李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金融供需体系的博弈剖析[J].地方财经大学学报,2013(4):34-40.

[3]王俊,马成胜.可继续开展视野下新乡村金融创新开展的途径选择[J].变革与战略,2012(1):82-84.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Abstract:Intheprocessofourcountry’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hasproducedstrongdesi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uralfinance.However,therealityisoppositetowhatwedesire.So,thistextisbasedontherealitytoanalyzetherealconditionsofruralfinancialdemandandsupply,findouttheactualproblemsand,atthesametime,comeupwiththeprinciplesandthemeasurestodealwiththeproblems.throughtheseanalysis’s,wecanrealizehowtodeveloptheruraleconomicsandruralfinanceinharmony.

Keyword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inancesupport,Financedemand,Finance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要进行职能定位,拓宽其政策性业务范围,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要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发放小额农贷。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机构,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

(三)鼓励、

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我国对民间金融一味加以取缔,但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据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72.18%来自各种非正式渠道,其中农户之间借款占非正式的93.12%,而来自正规渠道的只占27.12%。[③]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首先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废除现有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条条框框。其次给以民间金融在税收上的优惠,减少在资金融通、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要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对民间金融活动实行监管。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4

【关键词】城乡文化发展 统筹 动力 分析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明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形成合理的动力结构,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

原始动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离不开人的客观参与和主观改造,因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原始动力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文化史上,人们在生存需求的驱动下,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创造了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的两大文化系统。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进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持续地付出智慧,并将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改变生活习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是原发性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动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也是很丰富的。一方面,源于对农耕文化的眷念和难以割舍,不希望长期认同和遵从的风俗、习惯、禁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被同质化,甚至是被遗弃。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生活多样化和浓郁的现代气息,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感受新奇的生活方式、新鲜的生活环境和新潮的文化氛围。

目标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途径,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新课题、新工程,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此,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成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方向性的,也是目标性的,其动力方向应该是与新农村建设一致的。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种需求动力,就会迷失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就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局面。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农村各方面的教育活动如普法教育、农业科学普及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进行,从而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保障动力:政府决策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出台,虽然有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建设需求的动力因素,但依然也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所以,从某种角度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农民精神需求(基础性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目标性需求)而言,政府的执政需求只是一种外部需求,其所提供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上述两种需求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保障动力。这种保障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战略的选择和制度环境的改变,为此,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必须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一方面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作相应职能的转变。如果政府需求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干预过多,甚至单方面地“改变”或“设计”上述两种动力的路线图,就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离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本的着力点。文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集中农民的智慧,让他们的创造性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过去,在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标准,搞了典型经验,但农民群众却似乎不感兴趣。

有利于找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农民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引导农村其他价值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讲,一切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方向,一切颓废、低级趣味和蒙昧落后的文化形态都必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所摈弃的。

有利于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度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各要素的自然流动。为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统筹”,唯一需要的只是政府废除现有种种阻碍城乡文化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要素。只要不受干扰,要素的流动必然是双向的。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订立或废止,充分尊重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搭建恰当的平台。切不能从城乡同质化的角度入手,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设施向农村扩展,更不能以城市文化的某种标准搞“样板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路线图

培育原始动力市场。培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原始动力市场,就是要了解、引导和强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

一是做好两个调研。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状况。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的特点、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内容。二是抓好两个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农民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如下乡的文艺演出内容不能追求低级趣味,必须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格调;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关键要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农民学会包容多种文化。三是注重两个强化。首先要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参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把准目标动力方向。为了保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抓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明确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这个目标。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是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是抓住一个核心。就是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三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原则。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原则,需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工作方向与新农村建设保持一致;坚持工作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匹配;坚持工作进度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坚持工作实效与新农村建设合拍。四是突显一个特性。就是要突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新农村文化建设强调一个“新”,这个“新”不仅仅是原有文化的完善,更多的是“统筹”城乡文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5

 

关键词:农村信贷 无效金融需求 贷款可贷性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

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6]李万超,唐晓良农户金融需求困境破解之道[j]黑龙江金融,2010,(4):p 37-38

农村发展需求范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