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1

关键词:娱乐;体验;中原民俗文化传承

中原地区拥有着朴素的民风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地区自古就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了鲜明的民俗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导致传统的民俗文化由于缺乏活力,濒临消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原民俗文化传承与中原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有关,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形势有关,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与创新,是目前中原民俗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这一问题关系到中原民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能否增强,涉及到中原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效能能否提升。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在独特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传递、演变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模式。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还具有集体性、传承性、传播性等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虽然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先天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但是目前,在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建设中,人们过于关注的是其“外部”的价值,即中原民俗文化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反而忽视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固有价值”,即中原民俗文化在使用中的实际价值和精神力。由于保护不善、盲目商业化等因素,使得中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的种类愈来愈多,事实上,遏制这一现状继续发展的唯一方法,需要创新的思路和策略,树立一个“内在价值”的新概念,以实现中原民俗文化的自然传承与永续发展。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优势

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与优势,关系到中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中原文化的前途命运。因此,有必要对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优劣进行界定,理清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分类,从而理清中原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1.优秀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现中原人民品质和智慧的民间文学,如花木兰传说、神话、大禹神话等;至今仍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工艺,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沐京灯笼张、卢氏县民间剪纸、汴绣工艺等;独具中原特色的传统戏剧和曲艺,如豫剧、越调、灵宝皮影戏、河南坠子、洛阳河洛大鼓等;精益求精的民间传统技艺,如禹州钧瓷烧制技艺、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等;技艺精湛的传统医术,如洛阳正骨、中医针灸等;享誉海内外的功夫文化,如少林功夫、温县太极拳、漯河心意六合拳等。2.庸俗的中原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各类封建残余思想,如信奉“三纲五常”、认同男尊女卑观等;各种迷信活动,如迷信鬼神、相信天命观、信仰宿命论、巫术等。理清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价值分类,也就明晰了中原民俗文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毋庸置疑,我们要大力传承、发展中原民俗文化中的优势元素,积极改造中原民俗文化中的不足项目,依法取缔庸俗中原民俗文化,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优势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中原民俗文化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中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娱乐化体验的必要性

体验式娱乐主要是满足人的“体验需求”,它的核心是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难忘、酷等等体验,例如目前国内出现的“飞行体验中心”、“职业体验馆”、“4D电影”等即为这一类型的产物。因此,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娱乐化体验相融合,在市场中加入娱乐元素,对中原民间文化发展具有创新的意义。首先,娱乐化体验是近年来市场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是一种崭新的传播与营销理论,体验式营销为娱乐化传播提供可以参考的营销框架,娱乐化传播则归纳了所有的娱乐元素与消费者的娱乐心理,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最前沿的市场体验模式相结合,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有探索和研究的价值需求。其次,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逛个超市、看个电视就能满足的状态,中原民俗文化要想在发展的潮流中不被时代淹没,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用现代化的传播观念、传播方式进行传承,而娱乐化体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将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以高科技的手段加以包装,使得人们在享受体验式娱乐项目的同时,愉悦的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传承的这一过程。最后,民俗文化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化、历史等因素限制,使得娱乐化体验模式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特征。以满足大众娱乐心理及娱乐需求为前提,发掘民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迎合大众娱乐的天性。用娱乐体验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注入活力,能够吸引大众的关注和主动参与,为尘封在记忆里的民俗文化注入符合时展的跃动的活力,具有极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构建中原民俗文化的娱乐化体验模式

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增长与提高,单纯的物质追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转而追求精神产品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人的消费重点已经从“实体满足”转向“精神愉悦”,从有形转向无形,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享乐要求更高,需求更多。在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以娱乐化体验为构建的核心模式,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为构建的出发点,不仅能够推广民俗产品,而且能够寓教于乐,极大地拉近消费者与民俗文化的距离,使其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主动地接受文化产品,而这一模式,也必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进行的更远、更宽、更广。中原民俗文化是民间的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发展趋势:一种是作为文化遗产,讲究自然、真实,强调文化生态平衡;另一种是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强调以新的文化形式和现代传播媒介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后者本身就是将民俗文化以文化形态的形式构筑的体验形式。如果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娱乐和休闲需求进行创新,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模式,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娱乐式体验,对于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必将开启一扇崭新的窗口。以娱乐式体验为基础的推广方式,可应用在民俗文化产品的方方面面。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美术工艺,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沐京灯笼张、卢氏县民间剪纸、汴绣工艺等,可通过如今流行的手工作坊等推广方式吸引消费者,使其参与其中,亲手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产品,手手相教,口口相传,而不再局限于家族传承,这种模式将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展现中原人民品质和智慧的民间文学,如花木兰传说、神话、大禹神话等,可通过4D电影的方式进行展示,将会更有说服力和接受度;传统戏剧和曲艺,如豫剧、越调、河南坠子、洛阳河洛大鼓等,可与现代音乐结合进行推广,2016年春节晚会上所展现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这一节目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将传统曲艺与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现代音乐大胆融合,在内容上挖掘,使得这一表演模式更具传承性与民族性,也更容易被年青一代所接受。

五、结语

中原民俗文化不仅是河南、中国,更是全世界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其传承、发展和推广是我们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娱乐式体验是现代社会流行、人们大力追求的休闲方式,这种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推崇。将前者的传承发展建立在后者的技术基础之上,是古今融合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为传承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构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另辟路径,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著,夏业良等译.体验式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2]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谢新洲译.娱乐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3]刘景亮.河南民俗的价值及保护[J].河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4.

[4]王学俊.河南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J].河南:美与时代,2013.2.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2

关键词:灶头画;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兴灶头画研究概述

灶头画又称“灶画”、“灶壁画”。旧时江浙一带农村普遍以灶头作为燃具,这些灶头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烟柜、灶身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些乡村艺人便在灶头的表面绘上各种图案和纹饰,配上内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头砌毕后用颜料徒手绘于灶头上的壁画,坊间便称之为灶头画。嘉兴灶头画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兴灶头画的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当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与文化工作者。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在嘉兴的海盐、平湖等地拍摄收集灶头画200多张;嘉兴市文化工作者张觉民等人也曾走访了10多位专门从事砌灶描画的民间泥师,拍摄图片60多张,记录了嘉兴地区平湖、嘉善、桐乡、海宁、海盐、秀城、秀洲农村灶头的历史变迁和灶画的传承与变化。近年来、随着民俗学的升温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嘉兴灶头画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关成果。2005年,张觉民的《江南民间美术――嘉兴灶头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载体、工艺特色、文化功能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绍与分析,使嘉兴灶头画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顺的《灶头、灶神、灶画》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灶头的起源和发展、砌灶风俗、灶神的由来、职能等,并说明了嘉兴灶头画的图案布局和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嘉兴灶头画的文化生态环境。同年,王其全的《简说灶头画》对海盐灶头画作了具体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点。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台画研究》对江南的砌灶习俗、灶头的形制、灶台画的种类、灶台画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绍与分析,其内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兴的灶头画。但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现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表征的描述与分析,缺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其二,就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多将嘉兴灶头画视为一种艺术载体,很少将之视为一种文化载体,未能从民俗文化的视野对其作纵深研究,故难以揭示嘉兴灶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所承载的功能与意义。

二、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概括起来,嘉兴灶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类图案、神灵类图案、自然风景类图案、历史戏曲类图案、文字纹样类图案等几大类。

嘉兴灶头画中的动物类图案主要包括:鱼、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龟等,植物类图案主要包括:莲、桃、松、竹、梅、兰、菊、牡丹等。这些图案的绘制虽已注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但对先民原始崇拜观念的继承仍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嘉兴灶头画中有关鱼的图案十分丰富。赵国华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鱼纹时指出:“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远古人类以鱼象征女阴,首先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这种羡慕不是一般的羡慕,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这种崇拜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动物崇拜,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兴灶头画中的鱼图案表现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图案中鱼皆体大肥硕,象征了强旺的生殖能力。而鱼儿戏水、娃娃抱鱼等图案皆含有早生贵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鱼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兴灶头画中的鱼跃龙门、盘中盛鱼等图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样的,嘉兴灶头画中的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等也皆包含着生殖崇拜与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而鹤与龟还带有祈求长寿的寓意。

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莲是灶头画中常见的题材。而莲花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物象,则同样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来看,莲花花瓣舒展,状似女阴,其花心多子则象征多子多福。嘉兴灶头画中也有较多关于桃的图案,而桃也与先民的生殖崇拜与祈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经・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里的“桃”同样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当然,发展至近现代,嘉兴灶头画中的桃图案更多的应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外,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体现出Mr]的道德价值观念,最为典型的就是灶头画中的松、竹、梅、兰、菊等图案。

嘉兴灶头画中的神灵类图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财神、弥勒、嫦娥等各种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神灵。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其中“东厨司命”四字也出现在嘉兴的灶头画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灵之一。据说道教将灶神视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监察善恶,录人功过,定期上报。如葛洪《抱朴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嘉兴灶头画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图案中灶神身旁还有妻子。在灶上绘制灶神图案还与民间祭灶、送灶、接灶的风俗有关。三者除了细微的差别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来获得灶神庇护的民间活动。嘉兴灶头画中还有着许多山水自然风景图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图、钱江大桥、新安江电站、宝塔、日出等等。这些图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讴歌与热爱。

嘉兴灶头画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的历史戏曲类图案。其中历史故事类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华容道义释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钓等图案,戏曲类有“游园”、“惊梦”、“长亭送别”等图案。不难看到,这些历史故事类图案大都包含着某种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顾茅庐”教育人们要虚心求才、不耻下问等。而戏曲类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园”和“惊梦”是明朝戏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二者也是嘉兴灶头画中比较经典的故事类图案。

“游园”是崇尚个性解放的体现,告诫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而“惊梦”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嘉兴灶头画中也有一些文字纹样类图案,如万字纹、竹节纹等。万字纹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语中为“吉祥之所集”。竹节纹则有节节升高的象征意义。

可以看到,嘉兴灶头画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嘉兴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

三、嘉兴灶头画的保护与传承

(一)成立嘉兴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便极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们所遗忘。为了保存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记忆,有必要建立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设嘉兴灶画网页,面向全世界宣传。

(二)培养灶头画的继承人。要使灶头画这种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必须首先要考虑传承人的问题。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园;传承;发展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我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请专家给予斧正。

一、 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像,会激起孩子创新。所以在幼儿园文化墙上,我们采用剪纸风格的美术画法,绘制了孩子们一个个嬉戏的场面,如“舞龙”、“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而且剪纸中阴阳的画法对幼儿学习剪纸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

(一)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浏览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二)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一次性碟子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还可以在“我知道的节日”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三、让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双簧、三句半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戏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民间游戏(活动的扯铃,彩色的毽子、滚铁环、跳房子、跳皮筋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城市快速发展

1 居民建筑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

1.1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

建筑被喻为凝固的艺术,由建筑承载和反映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审美情趣等被称之为建筑文化。中国古代涌现出大量的建筑杰作,营造了诸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都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1.2 城市快速发展下居民住宅的发展现状

建筑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建筑应当是多元化的,但随着房价的上涨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一些房地产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用违法手段摧毁历史古迹,谋求个人利益。在追求西式建筑的浪潮中,我国许多独具人文气息的文化城市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是毁灭,时代在发展,建筑也必然随之变化,所以建筑文化要保护,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古建筑,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要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建造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还应该从教育入手,在大学开设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课程,全面讲授中国建筑文化和建筑传统,抓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工作,让中国民族风格的建筑更受欢迎。

1.3 城市快速发展下民居的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中央提出社会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地方基层也做出了相应的落实。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新农村建设的规模也相当大了,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有的古建筑以及非文化物质遗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有销声匿迹的趋势,国家文化保护局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保护文化遗产。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文化具有其它社会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城市快速发展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 伊斯兰建筑特点与其文化

伊斯兰建筑特点: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代表,其形式独具一格,主要分为邦克楼,望月楼,礼拜殿,后窑殿,讲堂等。国内各地的清真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显得更具意义,更具特色!

(1)古代特点

建筑布局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制度,且建筑形成沿一条主干线鳞次栉比地分布的一连串四合院形成,空间上完善有序。建筑风格颇具中国风,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多采用中国古代的大式大木结构,斗恚大木起脊式,十字脊或各种亭式脊,在其建筑上都有具体体现,屋顶为砖砌穹窿顶结构,风格在屋顶上颇为明显。建筑反映了其生活理念,受其园林建筑影响,其建筑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了其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2)现代特点

伊斯兰建筑传承与发扬了古代的建筑特色,建筑上都有古兰经经文,体现其独特的建筑纹饰,但也做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但其不采用动物纹样,实际上因采用一主多辅的花纹样式加以组合,使其变化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经历了多年发展,伊斯兰教清真寺将其装饰风格和纹样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相互交融,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含伊斯兰教特点的装饰效果,做到了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无论其如何花样繁多,吸收中国建筑特色,但必须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基本原则。

3 城市快速发展下的调研现状

3.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深深的影响农村的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要建设一个怎样的新农村?怎样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对新农村建设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3.2 白水镇新农村建设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这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农村文化与他们的传统、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占相当大的比例,农耕一直伴随社会的发展,农业对我国的文化贡献很大,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是农民,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尤为重要。

白水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处于县城东北部,与曲靖市师宗县彩云镇接界,是红河州的北大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半山半坝型农业大镇,主产水稻、包谷、小麦、烤烟等。白水镇是回族聚落,绝大部分是回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是他们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3.3 白水镇建筑中的文化传承

白水镇传统民居的房屋都是使用瓦木结构,大多都是土坯房。过去几年的村落,经济水平落后,他们的住房和汉族的房子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庭院式的,围合的一颗印,其承载的名族文化容量有限,民族文化并未很好的与之融合。唯独他们的教堂充满了民族气息,教堂的造型,他们的服饰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快速发展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里大部分建筑都经历了大拆大建。把原有庭院式的土坯房。改建成平房、砖房,有许多都建成别墅,混泥土结构。政府也正确引导该地区的建筑文化保护制度,农村迅速的抛弃传统居住文化,让建筑中的民族文化完美的体现出来。还有受到汉族生活方式的影响,建筑也受到一些同化,具有民族特色。当地居民快速的结合传统的建筑文化,让建筑更具民族特色。清真寺、朝真殿,现在都是钢筋混凝土建成,虽然外观是现代建筑,但是仍不失传统教堂文化。在巨木村中现在正在用木头建造传统的教堂建筑,更具传统建筑文化、民族文化。

4 文化传承中的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的方方面面受到建筑所在地区的诸多因素影响,如地理自然环境对民族建筑范围的影响、文化生活对民族建筑意蕴的影响、历代传统建筑对民族建筑外观造型的影响等。

在中国的古代明清时候,建筑形式主要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由于现代钢筋混凝土材料、玻璃等各种新材料频繁的涌出,现代建筑的形式也更加丰富,通过比例、对比、韵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建筑形式的造型也千变万化,建造形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住宅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新文化的碰撞、融合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新农村的建筑形式造成影响。从而产生一栋建筑上可以同时看到现代建筑和民族建筑的要素。在白水镇的新农村建筑形式中便体现了这个现象――既传承了文化传统建筑形式(广泛使用尖顶穹窿、斗拱和尖拱,建筑群中常伴随着伊斯兰式的花园,并且建筑很多都使用实木建构,还采用彩色琉璃等)又融合了现代建筑形式(混凝土材料的构成,玻璃的使用等)。

【参考文献】

[1]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D].四川辞书出版社.

[2]赵治,雄伟,谢小英.壮族传统聚落级居民的保护与发展―以龙脊古壮寨为例[Z].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5

【关键词】洛阳 民俗文化 产业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作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民俗文化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基础元素,其产业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民俗文化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地方性、独特性、艺术性等特点,融入民俗文化的产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前,作为群体生活规范与文化认同的民俗文化通过“活态传承”,在社会发展宏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对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河洛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是洛阳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碎片化生存。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从传统民俗中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变成了间接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需品,民俗文化的地位正在“淡化”或“矮化”。

民俗文化受众日渐萎缩。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日渐萎缩,特别是部分青年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缺乏分辨力,盲目推崇流行文化,对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疏离传统民俗文化,使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正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面临失去生存基础的困境。

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受众群体的减少,民俗文化的市场基础丧失,传承人生存艰难,断层也就在所难免。二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大量的民俗民间组织逐渐解体,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往靠口传心授的一些特色技艺或者绝活,因没有年轻一代的继承而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

传统节日民俗影响力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益甚,西方洋节作为“舶来品”,以全新的方式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许多青年的青睐。而传统节日民俗却被“淡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依托旅游发展,开展民俗风情旅游。突出民俗旅游产品特色,避免结构雷同、简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产品的生产,最不能忽视的是它们的唯一性、独特性,或者说是比较优势。比如以洛阳水席、小街锅贴、新安烫面角、洛宁粉蒸肉为代表的风味小吃,价格低廉又实惠,各大景区在招商时应重点引进。另外,小吃经营者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注重研发小吃的保鲜、存放和包装形式,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便于游客携带、加工的成品。像河洛大鼓、海神乐、地方豫剧、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可以通过定点定时专场演出的形式丰富景区内容,吸引游客;同时,我们也要拓宽视野,要和酒店、宾馆合作,开设特色专场演出,使表演者有固定的收入,这将更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人们在体验民俗旅游产品时,大多是静态的观赏,要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第一,设计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活动项目,让游客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感觉,来直接接触民俗文化,如推桶箍、叼鸡、二鬼摔跤等都可以在景区开展。第二,强调旅游者与工作人员及居民的互动,可通过现场交流、共同表演的方式进行,使旅游者更真切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如过去农村中常见的织布、纺棉花、纳鞋底等,可通过现场演示或者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来体验。

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使民俗文化得以“生活化”利用。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再现民俗文化生活情境。要创建一个特定的、能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间,将一些有特色、保存比较完好的民俗文化集聚起来,免费对外开放,让民俗文化传承人根据生活的真实情境展现民俗“绝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自然的民俗文化。结合洛阳的实际情况,老城地区是比较理想的民俗文化集聚地,在对老城改造时可以适当进行规划发展。

建立健全民俗文化利用机制。开放的民俗文化集聚地经过精心培育,可以变成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特色品位,吸引各地的游客,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政府至少需要完善两个方面的机制体制,一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利用的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进行。二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许可制度,准许符合条件的民俗文化传承人、表演者在民俗文化集聚地自由发展。此外,要让他们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使民俗文化利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使其“乘数效应”得到最大释放。

完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机制,解决“断层”之忧。各级政府作为领导主体,首先要引导民俗文化建设方向,由政府出面,选拔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以及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建立档案,通过他们的表演、传授等方式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播民俗文化。其次保护、开发民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再次提供财力和宣传支持,最后科学构建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辅助主体,要引导社区、社团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习俗、爱好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建立各具特色的协会、团体,如广场舞协会、戏曲协会、秧歌协会等,开展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活动,使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等民俗传统,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构建因素。

教育部门和民俗文化传承人作为实践主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开辟有效途径。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其次,在高校,利用大学的文化资源,开设相关专业或者选修课程,也可通过讲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最后,民俗文化传承人不能再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传承规定,应广收学徒,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

探索民俗文化资源的自我生长机制。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适时作出改变,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首先,在内容设计上,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要考虑青少年的喜好,可多用他们惯常接触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如网游、手游、微信短片等。其次,要多结合焦点热点问题和时代流行语推陈出新,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幽默诙谐、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作品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增添作品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最后,要与现代传媒结合,借助媒体平台扩大自身的受众和影响力。如可利用电视真人秀节目等,在综艺节目上表演河洛大鼓等民俗活动,以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裴艳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

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6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