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发展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发展建议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1

【关键词】乡村绿色住宅;研究进展;概念;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村镇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截至2007年末,全国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9.2m2。面对新农村建设中飞速发展的村镇建房与无限膨胀的建筑能耗及相关问题,如节地、环保、节能、节水、废物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绿色住宅必然成为乡村住宅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乡村绿色住宅的相关概念

1.1乡村住宅

乡村住宅,又称农村住宅或农舍。通常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住宅区和经过科学规划的乡镇住宅区,它体现了自身久远的历史演进过程、地缘地貌特征、地域风土以及住宅主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

1.2绿色住宅

2006年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o 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arology)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Ian L.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David Pearson)在其著作《自然住宅手册》(The Nature House Book)中明确了盖娅住区的3个设计原则:一是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二是为精神和平而设计;三是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199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以及美国环保署开展了一项“ERG计划”,考察建筑产品在其用于建筑之前和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它涉及从材料的制造、安装、使用,到它们在建筑被更新或废弃后的再利用,以及循环再生或抛弃这一全过程的评价。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Brenda a nd Robert Vale)合著的《绿色建筑学: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中提出绿色建筑应具有6项原则,即: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能源材料的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整体设计观。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Guid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sign)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995年,美籍荷兰建筑师西姆・冯・德・莱恩(Sim Van der Ryn)和S・考袄(Stuart Cowan)合写了《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一书被誉为建筑学、景观学、城市学、技术学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提出了5种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成果来自然环境;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设计结合自然;公众参与设计;为自然增辉。

2.2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1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专家就黄土高原生态居住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我国生态建筑又一突破性成果。另外,北方严寒地带节能研究,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西北地区传统窑洞的改造、生态厕所、太阳房、掩土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等都显示了我国在生态建筑理论及实践上的不懈努力。

除此之外,2005年天津大学曲静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城镇绿色住宅研究及示范工程设计》中列举了调研所得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全国不同热工分区典型小城镇住宅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详细介绍了依据这些成果进行的该课题的示范工程设计(选址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并对我国绿色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3.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住宅建设,但是城乡差距还是在不断加大。乡村绿色住宅发展受到种种问题的限制。

3.1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一是炒作概念。绿色住宅被作为一种房地产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借此概念炒作提升房子的层次和品味;二是绿色住宅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无法实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三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住宅加上绿化,片面地认为住宅周围绿化率高的就是绿色环保的;四是将绿色住宅等同于健康、无污染住宅;五是绿色住宅增加了造价和管理费用,代表着时尚和前卫,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根本不适合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农村建造。

3.2缺乏系统研究和设计

由于我国绿色住宅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本专业角度出发,缺乏各专业间的合作和交流。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整体考虑,设计师更多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基本完成后才去考虑绿化、围护结构节能和新材料的应用。单一地追求建筑节能或是绿化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体可持续性的提升。

3.3缺乏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有关绿色住宅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绿色住宅设计的理论阶段,设计原则、理念以及策略方面,还有涉及了一些国外先进绿色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针对乡村地区的工程实践研究则很少。

参考文献

[1]薛健,陆作兴.世界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2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会主义新农村 武隆

随着竞争的加剧,都市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而以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相比出境观光游具有省时、省钱的优势,正满足了市民的需求,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前景广阔。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概括来说,基本认同“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其核心是乡村旅游的社区,乡村旅游时发生在乡村地区所提供的乡村环境、乡村遗产、乡村生活与乡村活动[2]。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一、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Fig1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l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echanism diagram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 、村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乡村旅游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又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见上图)。

1.乡村旅游业关联性强,能有效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发展

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很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延长农副产品供求链,有效地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业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2.村民参与旅游服务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农民收入的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既可通过打工、开店、土特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收入,也可通过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以游养农,以农促游,农游合一。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吸收闲散劳动力的目的。

3.旅游需求驱动农村地区环境的改善

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内需驱动力,旅游业的各个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对乡村旅游的服务和接待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村民会自觉改善内在环境(人居环境、旅游服务水平等)和外在环境(村寨的整洁度、乡土景观的塑造等),村民的环境意识得以强化,村容的整洁度得以提升。

4.在旅游业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可以较为普遍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展住宿、饮食、娱乐等旅游服务,打破了乡村较为封闭的生活空间,可以开阔眼界、接受新事物。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也愿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使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5.旅游业促使乡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管理观念更新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制度的建设、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民主化。现代企业制度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牵动从业者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民主观念等,把村民引入到一个依靠管理和民主化才能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视野下,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民主建设提供经验。

二、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境内山峦密布,绿树成荫,农田果园错落有致,气候凉爽宜人,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武隆属旅游大县,有芙蓉洞、天生三桥等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等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品牌旅游产品作支撑。

近年来,武隆县依托自身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推进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主要呈现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开展“绿色走廊”、“绿色家园”、“绿色基地”建设,启动仙女山休闲度假区、猕猴桃生产基地观光园、“百草园”、“百果园”等生态项目建设,为武隆县增添了新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特色乡村旅游商品丰富。武隆县盛产豆腐干,晶丝苕粉,羊角老醋,雪锦花茶等,拥有“中国豆腐干之乡”之称。三是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兴起,推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农家烧烤(烤羊、烤土鸡、烤鱼等),颇具农家特色的中餐小吃(土鸡蛋、厥基粉、老腊肉、竹笋、苕粉、土豆花、红苕稀饭、新鲜蔬菜等),自助餐;独享野外帐篷露宿、山地跑马、原始森林探险等为代表的旅游特色产业群,以仙女山地区观光美食和特色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是乡村旅游品牌得到推介。通过举办重庆市首届森林旅游节、生态景观摄影节、武隆乌江文化节、武隆土家民族风情节、黄柏渡漂流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使武隆县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客源市场有保证。武隆距离重庆主城区仅2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公路、铁路、水路都可通达,客源充足。

2.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功能单一,结构不全

由于乡村旅游在武隆县发展的时间较晚,因此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总体规模偏小,档次较低,有效利用不足,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强有力的吸引。从功能上看,武隆的乡村旅游活动还主要停留在提供餐饮和住宿等低层次的水平上,而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2)缺乏区域合作,统筹安排

武隆县许多地方的农家乐,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策划,统筹安排,而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特色不强,造成“农家乐”乐不起来,效益不佳。

(3)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营管理水平低

旅游产品要吸引游客,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而武隆的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在重庆都有类似的或相同的替代项目,会造成旅游客源的大量流失。武隆的地方特产在档次、包装等方面缺乏特色和品位,跟不上市场需要,而且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市场销售,而经营者和管理者大多是农户和村镇领导,未受正规培训,缺乏现代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政策,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基础设施落后

武隆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如火炉镇的保峰村和岩峰村,处于万峰林海核心区域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两村分别有旅游点6处和9处,但交通不便制约着这两个村脱贫致富,其中,保峰村至今仍有2个社不通公路,岩峰村有1个社不通公路,原建的54公里公路基本属于机耕道,路面状况极差,“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

三、促进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并完善机制,依法管理。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规划,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能立足本地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使区域环境资源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加强对外来投资旅游企业的管理,使农民真正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受益者。第三,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民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对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成立的新型组织,要加强引导完善。

2.以农民为经营主体,走社区参与模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武隆县乡村旅游要以当地农民为经营主体,坚持当地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一方面,保护当地农民全面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并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农民参与的劳动报酬和社区利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强化对农民参与的资金扶持,同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开发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的本领。

3.突出资源特色优势,科学策划,创立品牌

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乡村旅游的特色定位。避免简单的模仿照搬;要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品牌化发展,避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要以城镇居民休闲需要为目标,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形成乡土文化氛围,避免盲目贪大求洋;要加强政府引导,在“农家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地区,及时推动“农家乐”的卫生、排污、采购、促销等方面的专业化合作;要着意培育市场机制,在“农家乐”形成一定经济带动能力的乡村,适时推动接待分工、农副产品加工分工和旅游商品生产分工,实现“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提升。

4.保护与发展并举,突出可持续发展

武隆县的自然景观既丰富又脆弱,一旦破坏很难再恢复。因此,在开发中如何保护、挖掘和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做到既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又能成功保护自然遗产,这是发展武隆县乡村旅游面临的一个难题。保护与发展并举,强调“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其中保护是核心,是基础。一方面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以保护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遗存为前提借助于文化发展旅游经济。武隆县乡村旅游开发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论

综上所述,武隆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前景广阔,必须统筹规划,注重特色,强化品牌,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居民有了放松休闲、接触田园风光的机会,更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必将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小鲁: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07

[2]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

[3]武隆县旅游局: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 - 2020)[I],2004(12)

[4]李青松 赵 毅:武隆县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2)6~7

[5]武隆县旅游局:武隆县火炉镇保峰村、岩峰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I],2007,(2)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3

关键词:江阳乡;林业;发展

1 自然及社会概况

1.1 自然概况 江阳乡位于达县东大门,距县城13km,地处达县铜锣山脉雷音铺山下。东与宣汉县柏树乡接壤,南与亭子镇毗邻,西与斌郎相望,北与南外、通川区盘石乡相接。辖区5个行政村,全乡面积32km2,总人口1.1万人,耕地660.67hm2,森林1180.00hm2。省202线、达万铁路、明月江贯穿其间。全乡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公路,境内交通方便。江阳乡境内平坝和浅丘相间,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植物正常生长。

1.2 社会概况 江阳乡目前已建成达县优质水果基地400.00hm2,无公害蔬菜基地133.33hm2。境内有雷音铺省级森林果园和天然溶洞等旅游景区,烟草宾馆、江阳植物园、高二娃酸辣鸡和鱼庄等城市近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高二娃酸辣鸡是达县十大地方名菜之一。

2 森林资源概况

全乡森林总面积1180.00hm2,其中马尾松580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9.15%;柏木111.83hm2,占森林总面积的9.48%;特色经果林488.17hm2,占森林总面积的41.37%。

其中两角寨村森林面积251.66hm2,占全乡森林总面积的21.33%。树种马尾松213.33hm2,柏木23.33hm2,特色经果林15.00hm2;红岩村森林面积266.50hm2,占全乡森林总面积的22.58%。树种马尾松186.67hm2,柏木20.00hm2,特色经果林59.83hm2;新学村森林面积321.83hm2,占全乡森林总面积的27.27%。树种马尾松113.33hm2,柏木41.83hm2,特色经果林166.67hm2;太平村森林面积180.00hm2,占全乡森林总面积的15.25%;树种马尾松40.00hm2,柏木20.00hm2,特色经果林120.00hm2;毕云村森林面积160.01hm2,占全乡森林总面积的13.56%;树种马尾松26.67hm2,柏木6.67hm2,特色经果林126.67hm2。

3 重要地位

3.1 生态地位 江阳乡在达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中被定位为城市生态功能区,其森林资源是城市的绿肺,是40万城区人口的生态氧吧。现有的1180.00hm2森林资源,一是可以改善当地的小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每年因雨水引起的泥沙对明月江河流的淤塞,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二是可以改善达县城区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给人们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

3.2 经济地位 江阳乡森林资源丰富。首先,地处森林腹地的天然溶洞和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是川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地,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年经济收入200万元;其次,476.67hm2特色经果林,年经济收入2500万元;再次,现有森林每年可间伐林木2000m3,年均经济收入60万元。目前已形成以两角寨天然溶洞、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江阳植物园和农家乐为支柱的城市近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业。

3.3 战略地位 江阳乡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讯便利的优势条件,被规划为达县城市发展范围。为扩展达县城区范围,缩短两地距离,市委、市政府在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充分论证后,决定在雷音铺山下新建一条长5km隧道,方便两地通行条件,目前该工程正在准备修建之中;其次已将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天然溶洞引进业主开发,改造成城市森林公园,改变达县有城无公园的历史,目前该项目正在准备筹建中。

4 存在的问题

4.1 资源分布不均 江阳乡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浅丘区的两角寨村、红岩村和新学村,森林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71.19%,浅丘区交通相对落后,人口相对较少,树种以用材林树种马尾松、柏木等为主,特色经果林发展相对滞后;坝区森林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28.81%,坝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树种以用材林树种马尾松、杨树等为主,特色经果林发展虽好,但有待继续开发。

4.2 管理粗放 江阳乡森林资源无论是在城市发展,还是在当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现在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国家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林业站作为基层管理机构,没有自主合法的资金来源,有时管理起来力不从心;二是现阶段林业职工工资都是打卡发放,对有些职工管理没有制约力,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一部分职工除本职工作外,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去了,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

4.3 发展不均衡 江阳乡特色经果林主要在坝区发展较好,经济效益较高,农户的积极性也高;浅丘区农户由于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基本没有特色经果林项目。高效林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除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原料林栽植杨树53.00hm2外,再没有积极引进栽植速生高效优质树种。

4.4 资金匮乏 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和天然溶洞由于资金问题,开发力度基本处于起始阶段,没有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景点,没有供儿童休闲玩耍的娱乐设施,致使游客量低,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发展;其次是林业资金短缺,林业站除了每年国家给予的少量森林管护资金外,再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林业再生产发展;三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林业高新技术、高新产品不断在林业系统推广使用,上级主管部门对林业基层职工很少进行过系统的培训,林业职工技术跟不上林业发展步伐。

4.5 规划滞后 江阳乡作为达县城市的绿肺、城市的后花园,其生态地位、产业地位不言而喻。政府只是将江阳乡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区,没有对江阳乡进行过科学系统的规划,没有资金投入,乡镇发展难度大。

5 对策及建议

5.1 积极争取项目 一是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林业工程项目,发展本地林业生产;二是向其它部门争取三农整合项目,发展特色经果林;三是向社会有志从事林业开发的业主争取项目,发展特色城市近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四是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地与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尽快将江阳乡的功能结构区划进行细化,以便主动开展工作,服务于民,方便于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5.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谋篇布局上,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在规划上一村一品,一社一景,步移景异,使人留恋忘返。在布局上,坝区可以在原有的黄花梨的基础上,新规划发展黄金梨、水晶梨、樱桃等优质林果新品种;浅丘区可以发展特色经果林优质核桃、板栗等耐储藏干果。

5.3 大力引进资金,壮大林业发展 一是向上争取林业项目资金;二是争取三农整合项目资金;三是引进社会资金;四是争取政府投入资金。通过社会、部门和政府资金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壮大林业发展资金链,为江阳乡林业发展提供保障。

5.4 不断提升林业职工素质,迎接新挑战 要定期进行职工培训,一是鼓励职工在国家林业院校开展培训或进修,单位给予一定的补助经费;二是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举办职工业务知识培训,将职工送去轮训;三是鼓励职工自学,同时在职工之间开展互学、互帮和互教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5.5 改善林木结构,提高林地效益 江阳乡现有的林木用材林树种主要以马尾松、柏木为主,经济林以黄花梨为主。树种单一,林地经济效益低,制约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结合林业工程项目的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优化树种结构;二是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丰产措施、品种改良等项目,改良现有黄花梨品种单一、品质退化的问题,提高林果经济效益;三是结合三农整合项目,发展优质高效林果;四是引进社会人士,发展苗圃、果园和生态农家乐。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4

第二,要从源头上扩大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由此抑制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目前这个阶段,核心问题不是对化肥企业补贴,笔者建议要取消这种补贴,把补贴直接给农民,适当扩大化肥、农膜、农药的进口,增加国内供给总量。只有增加主要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才能从源头上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版权所有

第三,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仅靠种植几亩地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很难富裕起来,国家应该拿出一些财政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大,惠及面小,农民直接收益不多,今后应加大对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更加突出支持重点。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5

关键词:乡村休闲文化产业;城乡一体化;资源开发;地域旅游

作者简介:王义杰(1976—),男,山东济南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2-03

把农业和旅游业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乡村休闲旅游模式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热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的日益提高,给这种旅游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前进,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心冷漠、心理压抑等问题。工作日人山人海的城市和节假日拥挤的公园、景区让城市居民变得越来越浮躁,乡村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的环境让人们极度向往,很大程度上为乡村休闲旅游开拓了潜在的客户源,使游客在享受自然气息、民族风情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一、乡村休闲旅游及其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乡村旅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它建立在乡村这个物质基础上,乡村自然优美、心旷神怡的环境是大家放松、休闲的好地方,让城市居民感受乡村风情、田园农作的乐趣,同时为他们提供娱乐、参与生产、游玩、饮食、住宿等各方面的服务。旅客可以在体验乡村生活中提高情操,熏陶自身的文化内涵,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这种旅游模式的推广得到了大家的热烈追捧,它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标志之一。

1、带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旅游给农村地区带来很多好处,充分利用了当地天然的优势,帮助其开始农业转型,把不起眼的农业资源凸现出来,把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节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促进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大多数乡村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的方式可以增加农业资源的价值,把单纯的农业范围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交通、旅馆和饮食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当地政府提高经济实力。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休闲旅游这种方式,农民在和各地游客的交流沟通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渐渐抛弃一些传统的思想,接受和实施先进的理念,同时,建设乡村旅游基地可以带动外地资金对农村投资的热情;项目公司或旅游管理公司带来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可以提高农民从业的水平,帮助他们学习正规的经营模式知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方式。加大乡村发展的脚步,进一步降低城乡距离,形成城乡共同发展、前进的局面。

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工群体的壮大,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迫于传统劳作低廉价值的情况,农民成批的到城市工业园区就业。虽然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城市人口过多等问题。大力倡导乡村旅游业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建筑、交通、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可以重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能够在所在地区工作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很多的劳动力,需要为游客提供吃、住、行等服务。这对减少城市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巩固农村地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有助于改善乡村民风,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塑造农村新文化

农村文化建设所需时间长、阻碍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和农民所受文化教育程度决定了这点。有些迷信、粗俗、消极的文化思想还在农村盛行,他们束缚了农村居民的思想,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这对发展和谐社会都带去了负面的影响。乡村旅游带来了一股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城镇居民较为自由开放的思想和言谈会潜移默化到农民身上,与此同时反思和改变自身传统、腐朽的观念,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

4、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民俗古迹等

乡村休闲旅游的模式势必会带动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也是吸引游客游玩的途径之一。道路、房屋、通信等方面的建设都要越来越现代化,这对促进游客消费和农民增收都有正面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扩大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追求更环保、美好的生活,对国家推行的公共服务工作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重要作用。不过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真正意义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发展建议范文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组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为科学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近日,组织乡人大代表对我乡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农民合作社,树立一批农业知名品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我乡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X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供销服务等众多领域,其中种植类合作社X家,养殖类X家,农机化合作社X家,其它类型X家。有X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X家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X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X家合作社取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全乡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X人,带动农户X户,占全乡总农户数的X%;代销农产品X万吨,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社员增收X万元。合作社运作模式(以养殖为例)有:龙头企业、贫困户、土地、资金、劳力、技术六种入股形式和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等形式。

(二)主要特点。一是组织能力强。当前我乡合作社组织已涵盖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全过程,涉及所有特色优势农产品,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二是发展速度快。X年底,全乡工商注册合作社不足X家,自X年至今,在工商注册合作社新增X家。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三是辐射效应高。合作社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在信息、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传统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经营收益是传统生产的二倍、三倍甚至十倍,从而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入社的积极性。四是合作内容多。合作社自身不断创新,充实丰富合作内容,形成了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涵盖多种业务的合作社组织,由简单的生产合作、销售合作向信用合作拓展,在强化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农产品闯市场、树品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工作措施。一是领导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关于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文件,将各乡镇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建设情况列入镇域经济考核重要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政策扶持。各职能部门树立发展合作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三农”,打造亮点的理念,在履行好指导、服务职责的同时,积极帮助合作社向上级申请政策、资金扶持。在加强协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解决贷款等方面提供了便利。通过引导扶持、强化服务,促进了我乡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宣传培训。利用各种形式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宣传。结合创业培训,累计组织近X个合作社负责人到县农牧局进行免费培训,提高了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同时县农业、林业等主管部门业务人员也积极到合作社进行实地指导,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在合作社组织的辐射带动下,我乡农村土地流转有序,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助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优化社会服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一服务的能力,公益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农民合作社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让农民轻轻松松种田”,成为破解“怎样务农”难题的发展之路。如向

X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统一流转周边X户的X亩土地,组织农户发展种苜蓿、提供技术、服务、销售,形成规模种植优势,实现了资金、技术、劳动力、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加速土地流转。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力短缺、新生代农民不愿回乡务农,“谁来种地”成为现实问题。合作社的发展,引导土地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让更少农民种更多的地,找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答案。截至目前,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互换等方式,全乡农村土地流转面积X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X.X%;流转出土地的农户X户,占承包总户数的X%。

(三)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走规模经营之路。在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下,农业经营方式迅速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转变。二是走高效农业之路。不少合作社采取“种植+养殖+加工+休闲”等高效立体农业模式,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三是走组织化营之路。农户家庭经营,多数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形态,提高了共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合作社普遍重视质量安全,普遍有了“品牌”意识。他们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规程,实现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质量追溯制度,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如得园的黄花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黄花菜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品牌化经营。

(五)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实行农业规模开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效益,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双赢”效果。一是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流转收益大约X-X元。二是农民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农民给业主打工每天获劳务费X元左右,足不出村,既可护家,也能挣钱。三是带动农民增收。部分合作社以新产业、新品种为主,价格高于传统农产品,采用订单等形式向农民推广,农户可从中受益。

四、存在问题。(一)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小。农民合作社虽数量多,涉及面广,但真正有规模、效果显著的不多。大部分农民合作社规模偏小、结构单一、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总的辐射面不广,连接农户能力不够强,部分合作社甚至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经营设施和生产基地。(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乡农民合作社发展较快,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有的村发展较快、数量较多,带动效果明显;有的村则发展较慢,且有些不够规范,管理难度大。

(三)产业链条短。全乡农民合作社中,除少数合作社从事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增值较高外,多数合作社处于出售原料或初级农产品的阶段,产业链条难以向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多数合作社定位不高,主要作为原材料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在外地。(四)土地流转不够规范。部分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公司、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个别甚至主体错位,一旦发生土地纠纷或其他纠纷案件时,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五)合作社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思想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有的存在“等、靠、要”思想,盯财政钱,图项目款;有的贪大求洋,不切实际,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不善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不佳。(六)财政扶持力度偏小。我乡是以农牧业为主,对合作社的扶持金额不多,力度不够,特别是表现在土地使用、金融部门信贷扶持等方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合作社及农户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五、对策和建议。(一)加大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农业项目、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帮助合作社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户自觉加入对口合作社,鼓励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二)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进一步构建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的培训,提高整体运行水平和社员素质;结合各项技术培训,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