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1
回首2011年,龙潭区农水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目标,和“五项攻坚”任务的落实,扎实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完成一产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7.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0元,同比增长12%。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8万吨。
2012年,龙潭区“三农”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繁荣稳定。全区一产增加值计划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8万吨左右,力争实现30万吨。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围绕粮食高产创建,结合土地整理,认真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更新品种、土地整治、节水灌溉、机耕路修建和“沃土工程”等措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继续争取资金,开展高产创建工作;积极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年推广3~5个优良高产农作物品种,10项以上农村实用技术。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并覆盖到每个行政村。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10万亩。超级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000公顷,玉米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万公顷,有机、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00公顷;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机总动力达到22万千瓦,同比增长11%。积极争取深松补贴,推广深松技术,扩大深松推广面积。
2.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完成蛤蟆河、老跃沟、草木沟3座小(Ⅰ)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399.11万元;完成小川六社、新安2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计划投资470万元;做好榆树沟五社、新山五社、新立、丰口北4座重点小(Ⅱ)型水库和夹信子五社、高家七社、东方红六社、夹信子四社、德胜、宋屯、牛家南、怀家店、北山二社9座一般(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3.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012年,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农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建设1~2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依靠科技手段,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12个,农村经纪人新增100个。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做好农民减负工作
全面深化各乡镇、涉农街道政务大厅服务,规范以财务管理为主的村务管理。推行“六步工作法”,推进村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民主进程;全面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实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度;继续深化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北部工业新区为重点,开展金珠乡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5.发展劳务经济,开拓农民增收新途径
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北部工业新区的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近就业工程,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例,力争使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2012年,计划转移和就地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以上。
6.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2
数据在说话
2009年至2013年,全球烈酒的消费量增加19.1%,这一增长势头预计将会持续,但速率会放缓至3%。亚太地区占烈酒总消费量的63%,中国为最大烈酒消费国。
2013年,全球烈酒消耗量达到306.9万九公升箱,较2009年增长19.1%。
此增长预计将会持续,但速度将放缓(3%),到2018年消耗量将达到318万九公升箱。
烈酒消耗增速预期放缓
中国于2013年消耗11.78亿九公升箱烈酒,较2009年增长 49%,成为全球最大烈酒消耗国。
然而,VINEXPO的研究报告预测,2014至2018年增速将有所放缓,至期末仅上升2.8%,达到12.21亿箱。
进口烈酒只占整体烈酒市场的0.4%,预测同期消耗量将会上升22.7%。
朗姆酒和力娇酒起飞
力娇酒的消耗量在2009至2013年的五年间激增97%,预期2014至2018年之间将以同样速度增长(每年18.7%)。
2009至2013年期间,朗姆酒的消耗量也显著上升,达212%。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耗地
亚太地区烈酒消耗量占全球的63%。单是中国白酒已占全球总消耗量逾三分之一(38%)。此烈酒以高粱、小麦或大米蒸馏而成,主要由中国人饮用,而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耗国。
威士忌及波本威士忌再度流行
预料未来五年,威士忌和波本威士忌的销量将分别上升8.8%和19.3%。归功于五个国家(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印度和波兰),2009至2013年期间的总消耗量增加逾100万箱。
伏特加全球消耗量渐趋平稳
伏特加虽然仍保持其国际烈酒领先地位(白酒主要由中国人饮用),其需求量却渐趋稳定。自2009年至今,其增幅达5%,达到2.197亿箱。受俄罗斯加税政策影响,年轻消费者转而探索更新、更时尚的酒精饮料,令伏特加增长显著放缓。
干邑和雅文邑的新转折点
干邑和雅文邑于2009至2012年销量跃升19%,归因为亚洲市场的需求旺盛。但从2013年起,其增长因中国政府“反腐倡廉”而开始削弱。尽管如此,五年期的预测仍然乐观(+3.5%),预计干邑的最大出口市场──美洲区的销量将十分稳健。
2015年我国白酒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在这里我们着重说明中国白酒的行业发展趋势变化,并分析市场表现。
中国白酒无处不在
2009至2013年,中国白酒消耗量跃升49.4%,总共达到11.7亿箱。预测未来五年其增长只能达到2.7%。
事实上,中国白酒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酒类类别,放缓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反腐倡廉”政策,同时也因消费者行为的改变。
中国白酒的升幅于近年逐渐放缓,其爆发式增长时期或已结束。市场接近饱和,每年消耗量超过10亿箱,而随着农村收入增加,意味着中国白酒的消耗量不再受限于基层的收入。许多富裕的城市消费者正在转向时尚进口烈酒或葡萄酒。
据了解,2014年1~10月,受三公消费政策限制持续影响,中国白酒销量增速下滑明显,而行业高峰期新增产能逐步投产,供给过剩压力增加,使得白酒库存快速上升,主要产品出厂价和零售价均出现一定调整,白酒行业景气度下行,白酒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受此影响,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投资维持高位,全行业债务规模上升,债务负担加重,偿债指标略有弱化。
展望2015年白酒行业发展趋势,需求端,三公消费的影响仍将持续,政务和商务消费仍将低迷,白酒整体消费难现高速增长。供给过剩和库存较高的现象仍将较为明显,白酒行业供给过剩压力仍然较大。价格方面,白酒企业库存维持高位,为了达到企业增加销量、减少库存和使经销体系保持稳定的目的,主要白酒产品的出厂价仍有下调的可能性;下游消费难有实质提升,为了去库存获得回款加快资金周转,经销商有降价放量的冲动,主要白酒产品的零售价仍存在下滑的可能性,白酒价格体系重心将向下调整。受此影响,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规模仍可能继续下行,但得益于白酒行业独特的消费属性,白酒产品毛利率较高,白酒行业仍将维持较强的盈利能力。白酒行业债务负担可能继续加重,但与其他行业比较来看,白酒行业债务负担较轻,偿债指标表现较好。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3
未来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机会更大,但是伴随着机遇的,是机会中的复杂性上升,占领市场的难度加大。行业的变革便意味着新一轮的洗牌,领先的冷链企业应继续夯实资源实力、捕捉新生机遇。
2014年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开幕,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名单,并且通过50强的评选活动总结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指导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冷链50强状态分析
1.50强企业平均增速比行业相比更快
50强企业的平均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冷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过去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而50强企业增长速度达28.2%,排名第一的企业增长了51.3%,增速迅猛。
2.50强企业的结构更为多元化
随着冷链行业的发展,组成结构继续变化,其他行业也陆续加入到冷链物流的队伍中来。目前主做冷链物流的企业占总数的37%,食品企业的配套企业占29.5%,冷库占22%,农业为主的企业占4.2%,物流企业占4.5%。
3.50强平均毛利水平上升
毛利水平提高最明显的是冷库型的企业,其次是农业企业延伸的企业,第三是冷链物流企业,最后是食品企业配套的冷链业务。食品企业的配套冷链业务从单纯的服务自己,转变为服务市场上的客户,迫使企业转型,逐步实现适应市场规律,能否成功还需要走一条荆棘之路,需要企业自身更多的努力。
4.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均衡
领先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发达城市或沿海地区,50强中华东、华南两个区域占60%。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形式会改变。另外,目前的冷库仍以低温库为主,占到70%。第三个不均衡发展在于配送类车辆的增速加快,间接佐证了冷链企业正在向终端延伸的趋势。
未来冷链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行业在2014-2018年间有五大趋势值得企业关注。
1.增长态势持续
未来3年,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农村市场的增速;二是与国际的合作使得更多的日用品、农产品进入中国,增大了合作机会。从过去三年来看,冷链物流的增加速度飞跃,肉类提高了32%,乳业提高了40%,水果提高了16%。这些进口的国家80%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电商渗透加快
生鲜电商推动冷链服务的升级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很多大公司的目光都已经开始转向电商。以保洁为例,保洁预计以后销售额的20%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已经开始设立天猫商城来适应市场变化。
电商发展中,冷链物流给生鲜食品带来了更大的商机。目前生鲜食品的渗透率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增速会加快。一个是跨境电商的对接,使生鲜食品的机会增加;另外一个是网络直销商品的增多,比如大米、螃蟹等。
3.未来冷链生态圈体系的显现
随着新的贸易链条出现,未来的发展不再主要是自身发展,而更主要的是努力适应这个生态的社会,“一站式”、“完整配套”将成为新的发展
关键词 。
4.兼并收购活跃
冷链领域的并购合资持续活跃,主题日趋多元化。目前已经有7家公司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并购,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5.技术革新升级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4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电影《2012》中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除了买得起上亿欧元一张船票的人们,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无助的绝望中像蚂蚁一样被突如其来的超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的地震和排山倒海般的海啸无情地抹掉了。回顾2011这一年,地震天坑,传言千年一遇的寒冬,新闻中连续不断的瘟疫,仿佛天灾人祸一股脑地涌现出来,高温不退的房价、药价、菜价更让人备受煎熬。
2011年,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生力军。光伏产业在国家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诸多企业遭遇了生死劫。岁末之际,光伏“双反”调查开始,这对市场和技术在外的脆弱的中国光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太阳能光热在国家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家电下乡等政策综合作用下,前几年实现了高速发展,而2011年整个行业发展增速减缓,同时市场也由零售为主的农村市场开始转向工程为主的城市和工农业市场。这一转变是很多企业没想到来得如此快,如此猛烈。于是,很多原本处于“亚健康”的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更多地是在观望和焦急等待,期望市场会呈现快速发展的那天,自己也许会搭乘这班车实现快速发展。
2012年,国家整个经济环境让人期待。行业中更是充满变数:274家企业中标家电下乡,无疑加剧了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标准将于下半年正式实施;保障房市场让很多企业感觉我从下手;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岁末年初,笔者在江苏走访市场时与多位企业家和经理人交流。他们都十分看好太阳能热利用这个行业,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了其地位,并重点支持。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多数企业在抢市场份额,占有了很多资源优势。如今,在行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不少企业胸有成竹,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感觉压力巨大。压力并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化解,这才发现自己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没有优势可言。
“2012年,我们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前景依然很好,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热利用承压系统由于水质洁净、承压运行,洗浴更舒服,更加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势必将会成为发展趋势。迈能公司这一年启动26万次引领全球的战略,为行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作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英特尔,迈能不仅仅做OEM生产商,更多的是为企业做产品设计、产品线规划等工作。这是在帮助企业通过产异化产品来赚钱。只有设身处地为企业考虑,才能有长久的合作。相信,迈能的26万次战略将在2012年引领行业在太阳能热水承压系统方面再次升级。”江苏迈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国信心十足的说,“2012来了,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这是不争的事实。企业需要考虑如何进行资源间的有效整合,通过差异化赢得消费者,最终赢得胜利。”
“真正推动企业发展的还是要靠科技。”江苏辉煌太阳能公司副总何中华表示,“这么多年来,行业中企业多数靠抄袭模仿发展。纵观家电、IT等行业,真正发展快且持久的企业,无不在引领科技创新。辉煌太阳能公司已经准备好了无氟发泡产品和防垢产品,在2012年会针对新老用户采取不同营销策略,最终赢得市场。”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全天候智能化,对此,双能公司早早做好了准备,经过多年的研发试验,推出了智动波4D变频供热系统,完全达到消费者需求。”江苏双能太阳能公司总经理贲道发表示,“目前,该系统在局部地区试销,广受欢迎。运行效果很好,能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 物业管理 发展趋势 风险创新
一、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1981年3月10日,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率先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房产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机制的诞生。
这个阶段以《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这是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全国性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法规。该办法规定住宅小区应当逐步推行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由物业公司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此后,我国物业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建设部于1999年5月23日在深圳市召开了全国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之后物业管理队伍迅速壮大,物业管理市场培育步伐加快,物业管理招投标项目明显增多,各项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深圳长城物业公司中标北京回龙观住宅小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万科接管建设部机关大院为国家机关实行物业管理起了带头作用。
二、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础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基础物业服务是物业服务企业生存的核心要素,必须加以重视。近两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据调查显示,2014年物业服务企业业主满意度较2012年有较大提高。扎实的基本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外溢,物业管理行业在协助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和抗击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二)物业管理面积不断增长,地区差异明显
截至2014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64.5亿平方米,相比2012年的145.3亿平方米增长了约13.5%,在管规模持续扩大。广东、河南、江苏三省物业管理面积位居前三。
从区域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在物业管理规模方面依然走在全国前列,约占全国管理面积的44.5%,较2012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物业管理规模快速增长,约占全国的23%,较2012年增长2.7个百分点,地区间差距呈现收缩态势;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占比与2012年持平。
(三)物业服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
截至2014年底,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约10.5万家,与我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基本持平,较2012年调查的企业数量7.1万家增长了约48%。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物业服务企业数量仍远高于其他地区。四大区域里,东部地区物业服务企业约4.8万家,约占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的44%;中部地区约2.5万家,约占全国的22.8%;西部地区约2.8万家,约占全国的25.4%;东北部地区约0.9万家,约占全国的7.8%。综合来看,中西部区域物业服务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经营收入取得较大增长
全国物业服务企业2014年经营总收入约为3500亿元,较2012年全国3000亿左右有较大增幅,增长了16.7%。一方面物业的在管面积持续增加,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在互联时代拓展多元营收渠道,行业经营总收入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上涨。
(五)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速
截至2014年底,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约为711.2万人,较2012年的612.3万增长了约16.2%,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三、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发展服务业,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同年,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旧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物业管理保障机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开展以物业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资产管理,继续推进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旧住宅区物业服务覆盖率,城镇新建居住物业全部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为物业管理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总理在《求是》杂志中预测,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47%。我国城镇化率仍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国内的城市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将扩大城市物业消费群体,这对于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需求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我国城镇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3年的53.7%,城镇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推动了商品住宅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乡镇物业管理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发展机会。
2011年国家建设了1043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2012年国家建设了超过7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2013年国家建设了超过5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保障性安居住房市场的发展为物业管理行业缓解了商品房市场增速放缓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近年来我国劳动用工成本的持续刚性上涨,而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的上涨将给行业内企业带来较大的运营压力
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物业管理服务企业10.5多家,近年来,随着市场空间的逐步增长,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多数企业的服务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分布较为分散,行业的集中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规模的扩大和业主要求的提高,对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知晓法律,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取得物业管理师资格的从业人员占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处在较低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四、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风险
(一)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已约有10.5万家物业管理企业,近年来,物业企业数量仍呈上升趋势。随着行业的进步,各物业管理公司服务的差异性将逐渐缩小,服务的同质程度增加,将导致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提升,从而消耗更多成本去开发和维护市场,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二)调价机制缺失风险
缺乏合理的调价机制以及物业收费标准偏离服务成本,是制约物业管理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目前,我国商品房物业服务收费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价。商品房由于业主大会成立困难、物业管理市场主体协商机制不健全、业主对物业费上调存在排斥心理等,致使物业费难以上涨,严重背离了质价相符的基本市场规律,物业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的情况,普通住宅和老旧小区尤为严重。
五、物业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思路
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和物业服务费无法同步上升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物业管理费实行的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到2014年才逐步放开,业主已经习惯于现有物业服务的收费水平。同时很多业主对“花钱买服务”的理念仍然不理解,仍旧沿用过去“福利分房”的思路,对物业服务费的上涨产生较大抵触情绪,导致物业管理费不能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而同步上涨,物业管理行业的毛利率被逐步压缩。
行业毛利率在可见的将来呈现下降趋势,而物业管理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服务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迫使物业管理行业内公司积极寻求转型。因此,为特定的对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通过高附加值的服务让物业管理公司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内各家公司的共识。
(一)差异化服务对象拓展市场空间
现阶段,物业管理服务的范围主要是住宅小区、写字楼、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商场、酒店,物业公司为自然人业主和法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但是,物业管理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传统业态中。医院、交通基础设施、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景区,甚至寺庙、殡葬场所等,都存在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针对以上业态进行物业管理,往往需要专业的资质,而针对这些业态提供的物业服务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也就决定了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费的定价过程中存在较传统业态更高的议价能力。因此,实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对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体现自身管理能力的机会。
(二)创新物业服务类型,提升服务附加值
在传统物业服务以外,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可提供的服务还有很多,可以充分利用物业管理公司掌握的客户资源基础开展以下服务:一是与装修装饰公司合作,为业主制定个性化的装修方案,并向装修公司收取管理费;二是与车辆清洁与保养专业机构合作,为业主提供车辆保养服务,并向车辆清洁与保养机构收取管理费;三是与广告公司合作,在满足广告法规管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小区公共空间布置广告,并向广告公司收取管理费;四是为业主提供维护维修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等。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客户黏性,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物业管理公司应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积极借助“互联网+物业”的模式,应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等新技术,整合社区周边餐饮娱乐、房屋经纪、物流等商业资源,渗透到衣食住行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探索“物业+互联网”模式,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如提供线上支付、线上下单,让业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
六、结语
物业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只有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和对象,才能让物业管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洋品牌”进入我国物业管理市场时继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海英.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当前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8(8):263.
[3] 张统华.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改革与开放,2011(10):109-110.
农村行业发展趋势范文6
世界第一大染料国家,正试图让环保成为自己的新名片。
中国已成为全球染料生产、消费和贸易第一大国。2013年中国染料的产量达到75.6万吨。
2013年染料行业经历了由冷及热的变化,但2013年后半年的火热不是今天行业业绩的保险丝。相反,若不进行转型升级,染料行业很可能由热转冷,这是业内值得深思的事情。
染料行业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染料工业所生产的各类染料、有机颜料等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皮革、轻工产品、涂料、油墨等各个领域。染料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纺织印染行业,染料行业的发展与纺织印染行业的景气度直接相关。中国纺织印染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影响较大。
国家通过制定《纺织工业“一五”发展规划》、《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有关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与纺织行业配套的染料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中国环保型、高档次、特色化染料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运用。
热度不减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14年中国纺织印染行业总体上的平稳发展保证染料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
中国纺织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取消纺织品限额后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接近50%,一直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续存在,但随着国家纺织业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内纺织品消费市场将获得快速发展。国家政策鼓励积极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因此在中长期内中国纺织工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中国纺织行业的平稳发展使得其对染料产品的总需求量保持稳定的增加,近几年中国染料行业将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此外国内纺织品需求的巨大潜力是染料市场拓展的重要保证 。国内纺织品市场存在尚待开发的巨大潜力。以服装、纤维消费为例,中国年人均消费量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中国农村消费量仅是城镇的1/5。国内,特别是农村纺织品消费市场需求极大。当前,国内市场正处于消费环境加快改善、需求结构逐步升级的关键时期,农村的消费潜力正逐步释放。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的部分潜在需求将转化为现实需求,染料行业开拓农村市场将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家纺、汽车内饰、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市场促进染料市场规模扩大。据最新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0年,中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中国染料的应用范围将得以快速扩展,在家纺、汽车内饰、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增加。针对上述领域及相关细分市场的染料开发将得到快速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印染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集中有效拉动染料需求。作为染料业的直接下游行业,中国印染业进入新千年后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年均增长率接近20%。中国印染布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将直接拉动染料产品的市场需求保持增长。国际金融危机虽使得印染企业陷入困境,但是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产业优势依然存在,而中国内需市场的不断发展保证了印染行业中长期向好。
随着旺季到来,下游印染厂借机上调加工费转移成本。据悉,由于3~6月是印染行业的传统旺季,因此目前各地印染厂经营情况均不错,普遍都很忙,更“不愁单子”。于是,借着这样的市场行情,他们也顺势提高了印染加工费,缓解由于染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绍兴和萧山两地印染协会在3月底进行了二次染费的调价,幅度调价在15%~20%左右。而国内产能最大的盛虹印染(位于江苏吴江地区)也于4月1日起上调了染费。
此外,特色化成为染料产品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纺织品市场呈现出品种、式样、花色多元化及崇尚自然环保的趋势。中国纺织产业正经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速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增强,由此对纺织品的个性化、舒适化、品牌化和时尚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各种新型纤维和混纺面料产品不断涌现,以迎合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进而将推动具有更好染色性能指标和特色化染色效果的高端染料的需求快速增长。
环保铡刀
当前,中国有机颜料、染料开发和生产进入一个新时期,一些问题和矛盾陆续出现,染料工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节能环保将主导染料企业的未来。进入2014年以来,国家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环保的严峻考验。不进行环保投入等死,进行环保投入找死。环保投入不是一个小数目,小的染料企业承担不起,环保门槛的提高对小企业可谓是生死考验。但对大企业来说,却是机遇,能够优化染料结构,促进升级,加快染料工业的转型。如“节能减排”的严格措施迫使企业开始注重染料,以及助剂的精细化、商品化研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开发低温型活性染料等,以强化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染料行业既是资源消耗大户,也是污染大户。中国规模生产的染料约1200多种,在染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数据显示,中国染料行业产生的废水占国内废水总量的2%左右。因此环境保护部修订了《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各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染料企业废水处理的核查力度。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发展战略无疑对今后中国染料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只能关门走人。虽然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还未实施,但新标准对于老标准来说,覆盖面更广,对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的更严,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染料不生态,对健康不利,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到市场的需求,影响到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其次是中国染料企业普遍对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有待加强。中国大多数染料企业对研发投入不太重视,一些染料企业的技术创新苦于经费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经费,一些染料企业,技术研发搞不起,甘愿维持现状,去买别人的比自己进行技术创新划算。还有的染料企业认为,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行了,搞什么研发和创新,那是国家和科研院所的事。而且,企业把资金都投入到技术创新上来,又不能立竿见影,那效益怎么办?因此,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少,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少,导致中国染料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慢,以致于影响到染料工业发展的全局。
此外,营销工作依然面临着矛盾。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集中度较高的染料行业(前3家占据约75%的市场份额)来说,产品涨价其实不难,但下游是否能支撑,染料肆意涨价是否会破坏上下游关系才是一部分人的担忧,这会影响到营销工作。再如赊销问题依然困扰着企业。此外,出口依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关键是外部环境不宽松,REACH法规对中国染料企业的出口影响很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