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1
以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现代物流综合平台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发展目标
以规范农民合作社建设为基础,五年内全县合作社工商登记总数达到1400家以上,入会社员数1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15万户以上;使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成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20%以上。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申报体系,积极争创市级以上示范社,示范社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80%以上,商标注册率达到70%以上,生产生鲜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达到50%以上。从2013年起,争取利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调整布局、优化环境和管理升级,建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物流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批发、零售和展销三级农产品网络服务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三、工作重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重点,紧紧围绕奶牛、大棚果等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突出规范建设,提升农民合作社水平,增强组织内部服务创新,开拓市场功能,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重点建设内容:
一是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从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示范社建设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系统指导,帮助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县盛世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农业标准化生产销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及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配备绿色食品生产田间记录暨农产品质量安全配档表,监督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该合作社在以土地入股吸收成员的基础上,合作社本身流转土地2000亩,形成独立规范的生产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盛世果蔬合作社的经验做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员中进行推广,不断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整体水平。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2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51-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Guang-kao CHEN Shu-hui
(College of Economic,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要素和市场支持,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失,现代农业发展困难
由于城市经济基础好、设施完善、教育条件优越,吸引着农业劳动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正逐步向留守老人“一元结构”转变。根据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家务农者分别仅占7.3%和3.8%[2]。农村有限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流失,青年劳动力弃农厌农,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 城镇建设与农争地,耕地数量锐减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在利益的驱动及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城镇化的发展往往违规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耕地锐减。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的增加与优质农业用地的减少,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缺乏保障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由于现代农业投资成本高、见效慢、风险高等原因,使得农业投入须谨慎,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业发展资金。同时,在现行征地补偿机制下,农民所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收益较低,土地出让金多被用于城镇建设,加剧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3]。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被占用,使得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难以跟上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3 对策
3.1 加强引导,充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队伍
首先,政府应加强宏观就业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基层,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其次,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驾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后,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和农民从农业中挖掘创业项目,把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农业发展过程,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高产出、高水平[4]。
3.2 科学规划,健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区划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界限,从而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并且鼓励城镇建设用地从荒山、荒地和贫瘠农业用地获取。同时,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财产确权颁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抵押、置换等交易制度,搭建城乡土地公共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市场,为城镇化腾出建设用地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科学预算,建立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平稳增加农业投入,对农民实行种粮直补,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设施建设补贴力度等,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鼓励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琏,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应创造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适度规模的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农业发展多元融资平台,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蓄水量”,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曾超,钱晓颖.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68-72.
[2] 张晨.90后新生农民工仅3.8%愿回家务农[EB/OL].(2014-03-02)[2014-09-15].农视网,http://ntv. cn/a/20140302/20359.shtml.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新型“四化”;发展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9.21;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相协调,最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就是新型“四化”的基本内涵。四化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追求的目标,而新型“四化”的提出更加明确了它的真正内涵和发展方向,所谓的新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发展目标从目的转向路径,之前一味追求四化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却忽视了发展路径和过程,后果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结果偏离预期,可见过程同样重要。其次,发展理念由物转向人,之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部分地区的城镇化速度甚至惊人,建筑规模大幅度增加,城市公共设施大面积增加,但城镇户籍却没有随着增加,可见,只是形式上的物的增加并不能从实质上产生惠民效应,不能给老百姓带去真正的实惠。最后,新四化强调的是四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而不是独立发展。因此,本文以上述为背景,对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
总理指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要让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内驱动力。可见,信息化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吉林省的信息化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两化的融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一些传统产业,对信息技术不但没有引进和重视,反而呈现出排斥的态度,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产业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若是引进新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培训,这部分成本并不低,而且设备的更新也需要大块成本,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考虑到规模效益,即使是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在短期内的利润并不可观,这就成为了中小传统企业产业信息化的绊脚石。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的振兴将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信息化又是振兴工业的驱动力。但相比其他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吉林省信息化的融合还远远不够,传统行业的改变与创新的切口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投入,尤其是信息化。因此,我省一定要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对接和融合,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十报告的精神,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新四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独立发展存在的,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惠民利民。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从而就会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因此,在提高吉林省城镇承载力的同时,要使农民工在城市能够安居乐业,要真正做到城镇化由物转向人,城镇化追求不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质量。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相反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处在全国的前列,但是质量并不高,指标也呈现出虚高的现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较缓慢,而二者的融合和对接也表现出脱离。由此可见,吉林省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十报告指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良性互动。吉林省的工业化程度较高,是全省的支柱产业,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相反,城镇化也是工业化的载体。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工业化始终没有很大的突破,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并不理想,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不够,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率远远不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该注重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关系。
二、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的新型“四化”协调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想要真正实现“四化”的协调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我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促进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首先,要明确我省工业发展的瓶颈,促进先进技术的引入,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使信息化成为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尽快渡过瓶颈期,使信息化良好融入工业化。其次,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不要让城市的“空城”越来越多,要将重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且与农业现代化良好衔接,相互促进发展。最后,要让工业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有效动力,发挥其重要的动力作用,两者相互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实现吉林省新型“四化”协调发展就要敢于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将四化充分融合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4
(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内涵
作为源自物理学的概念,耦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是对系统间彼此作用强度的刻画。当系统间相互配合和促进时则为良性耦合,反之则是不良耦合。耦合协调则是系统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间的配合得当和优化循环。作为“耦合”、“协调”和“发展”的有机统一,耦合协调体现着系统间由无序变为有序,由低级协调优化到高级协调共生的演化趋势。与此相对应,耦合协调度即是衡量系统间在协调这一约束条件下的整体发展程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不分利弊;而后者则表示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体现协调状况好坏。
(二)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原理
农村教育发展的直接目标在于推动农村人口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农业现代化则是生产条件、劳动力技能、技术和制度等的改善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综合反映。显然,农村教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关键的彼此促进关系和螺旋上升。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教育进步,同时也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和潜在机会,是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具潜能的影响因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的技能和素质密切相关,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升全面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通过教育的直接效应和正外部性综合形成的。
农村教育带动的农业劳动力信息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农业新技术和新制度的推广,而且能够增强受教育者自身的“干中学”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转化效率。此外,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自我积累的可能,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农业劳动人口会衍生出对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形成教育的自我叠加动力,这会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资源的边际产出能力。农业现代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体现在要素支持、需求引导和创新驱动等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村发展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缓解受教育人口对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加除财政以外的农村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从而保证农村教育质量;其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革新和效率进步会扩大新知识需求和现有知识基础之间的“缺口”,从而对农业从业人员接受高层次教育产生推力;最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会吸纳新知识和其他创新要素,缩小城乡间知识创新鸿沟,这些创新资源能够通过涓滴效应优化农村教育质量。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为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存在的耦合关系,本研究构建能够有效反映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的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评价模型,其中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量化分别通过对其下属指标的科学集成确定。本文通过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熵值法依据指标传递给决策者信息量大小确定权重,能够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较专家经验评估具有更高可信度。以农业现代化为例,主要测算步骤为:
第一,构建由h个年份、m个区域和n项指标构成的评价系统初始数据矩阵X={x}kijh×m×n,其中,1≤k≤h,1≤i≤m,1≤j≤n,xkij表示第k年份第i区域第j个能够反映农业现代化指标的原始数据。
第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克服指标量纲差异,正向指标取值x,kij=(xkij-minxkij)/(maxxkij-minxkij),负向指标取值x,kij=(maxxkij-xkij)/(maxxkij-minxkij),并定义标准化矩阵Y={y}kijh×m×n,ykij=x,kij/∑hk=1∑mi=1x,kij。
第三,计算指标信息熵:ej=-K∑hk=1∑mi=1(ykijlnykij),其中,K=1/ln(h×m)。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j=1-ej,进而得出指标权重wj=dj/∑nj=1dj。第五,计算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得分:Uki=∑nj=1(wj×x,kij)。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可得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模型,表示为:C=4U1U2/(U1+U2)槡2(1)其中,U1和U2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两系统的评价值,C为耦合度。当C值为1时,系统间实现良好的共振耦合。需要指出的是,耦合度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区分系统间差异化的表现,比如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较为滞后的考察单元可能会表现出二者高度耦合的状态,显然这与二者均在各自高水平上实现的高度耦合是存在内涵差异的,因此需要通过耦合协调度进行深入判断,公式如下:槡D=C×T(2)其中,T=a1U1+a2U2(3)D和T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和综合评价指数,a1和a2为待定系数,且a1+a2=1。由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程度会存在差异,农村教育会通过人力资源技能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还需要农村教育以外的力量驱动,因此本研究对a1和a2分别赋值0.4和0.6。此外,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16],本研究亦将D值以0.3、0.4、0.5、0.6和0.7为分界点把系统协调度划分为严重失调(Ⅰ)、中度失调(Ⅱ)、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和高度协调(Ⅵ)六类。
当进入高度协调状态时,农业生产会因得到来自于农村教育所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和智力的充分支持而增加边际产出,同时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农业生产又会放大对农村教育的需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资源,如此不断的螺旋上升会极大地拓展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此外,耦合协调度模型无法描述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状况,理想状态下二者应为同步优化状态。因此本研究以相对发展度模型求取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度系数,公式如式(4)所示。当E≤0.7时为农村教育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当0.7<E<1.3时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同步优化;当E≥1.3时为农村教育领先于农业现代化水平。E=U1/U2(4)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尽管能够阐述系统间交互关系的程度,但却无法详细阐述不同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后者可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灰色关联度是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对时间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比较来判断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该方法需要确定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并加以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求得差序列,并按照式(5)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矩阵。γi(j)=miniminjZXi-ZXj+ξmaximaxjZXi-ZXjZXi-ZXj+ξmaximaxjZXi-ZXjγij=1n∑nj=1γi(j)(5)其中,ZXi和ZXj分别表示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值;ξ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γij为两类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全部γij即构成反映各指标间相互关系的灰色关联矩阵。γij值越大,说明ZXi和ZXj相互作用程度越强。某系统特定指标对另一系统的整体效应可通过ri或rj反映。ri=1m∑mj=1γij(i=1,2,…,s;j=1,2,…,m)rj=1s∑sj=1γij(i=1,2,…,s;j=1,2,…,m)(6)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区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评价需要能够综合反映地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状况,为此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完备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原则。本文在综合借鉴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规模和教育保障两方面构建农村教育评价体系[2,17-18],其中教育规模包括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指标,同时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的覆盖面和层级;教育保障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和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两指标,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经费总量和结构。农业现代化内涵较为丰富,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产出增长等方面加以系统测度[7-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选择机械动力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两指标,反映农业生产中对人力劳作的替代程度;效率提升选择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以及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两指标;产出增长则选择农均收入、农均产值增加和地均产值增加三指标进行测量,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福祉的贡献。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全部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域年度统计公报,个别缺失值通过插值法补充。其中受教育年限和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比重等指标通过原始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教育年限分别取6年、9年、12年、11年和16年。因缺失值过多故不计。
三、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
(一)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测度结果
通过熵值法测度的考察期内部分年度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均有所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域平均年度增长率分别为9.90%和11.89%,针对变异系数的计算则表明,考察时段内省域间农村教育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变异系数从0.507下降到0.427;省域间农业现代化相对差异保持稳定。横向比较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以2011年为例,按国家统计局口径划分的东中西部农村教育指数均值分别为0.457、0.282和0.284,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明显,具体到省域,北京和上海农村教育指数达到0.8以上,而贵州和四川农村教育指数仅在0.2之下。
反映农村教育水平的各指标中,农村受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全部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的省际差异最为显著,2011年北京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比达到43.37%,而贵州仅为7.80%,全域存在显著的“东高西低”格局;2011年上海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为22822元,最低的湖南仅为4746元,农村教育投入存在“中部地区塌陷”现象。2011年东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指数均值分别为0.444、0.356和0.373,各省域中最高海南达到0.6以上,而最低山西则仅为0.19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最高上海达到16054元,最低甘肃为3909元;京津和长三角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云贵甘青等省均在5000元以下。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尽管均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关键指标上表现仍较为滞后。以2011年为例,虽然全域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达到94.58%,但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8年,集中在初中层次。此外,农村受教育人口仍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仅占农村全部受教育人口的16.23%。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高达35.65%,以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刻画的农业生产率仅为0.161。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二)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析
针对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度的测算表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除)耦合度指数均高于0.88,这表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强度较高。表3则报告了我国各省域2007—2011年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时序分析表明,全国各省域(除)耦合协调度均值在考察年度内从0.484逐年增加到0.601,即从轻度失调逐渐转变为中度协调,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级。2007年我国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240和0.252,尽管二者耦合度较高,但这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实现有效的良性互促;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66%和11.89%,到2011年分别达到0.345和0.394,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不仅仍处于强相互作用状态,而且进入相对较好的协调状态。东中西各地区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1%、5.28%和6.60%,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这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到省域,增幅最高的前五位依次为青海(11.04%)、贵州(7.44%)、宁夏(7.30%)、陕西(7.23%)和甘肃(7.22%)。
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均值的分布类型看,全部省域均集中在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三种类型。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该类型中除新疆外均为东部省份,其中北京和上海属于农村教育领先型,需要进一步释放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带动二者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其余省域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中等水平的协调互促,既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也需要增加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反哺能力;山西、安徽、江西、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为轻度失调类型,该类型省域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除此以外各省域均为勉强协调类型。在勉强协调和轻度失调类型各省域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的能量输入;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农村教育的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软资源,推动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更高层次的协调需要大力克服教育短板;其余省域则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二者螺旋上升需要从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层次和质量以及强化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支撑
四、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的内部机制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计算获得的关联度矩阵。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系统影响的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反映效率的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Y3)和农业增加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Y4)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最大,分别达到0.867和0.821。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通过农民净收入增加和农业创新示范效应增加农业劳动人口的受教育诉求,从而扩大农村教育空间,并实现彼此间螺旋上升。其次,反映农业生产投入的农均农用机械动力(Y1)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Y2)对农村教育也具有较大影响。相比之下,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的Y5、Y6和Y7三指标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较低,农业产出增长对农村教育的反哺机制还有待增强。在农村教育指标中,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X2)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高层次教育拓展了农业劳动人口的基本技能,增加其对农业创新要素的敏感性和吸纳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经费投入(X4)影响强度相对最低,这意味着现阶段农村教育资源向知识和智力资本转化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基于2007—2011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但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农村教育结构和农业生产效率仍需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但针对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外,其他省域均为勉强协调或轻微失调。其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由农业现代化偏低引发的综合滞后,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则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其余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需要进行系统突破。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表明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效率关联度最高,其次为农业技术进步,再次为农业产出增长;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强度相对最低。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5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机理
一、 引言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首先,虽然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深陷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困境之中。其次,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出现了工业化超前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再次,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甚大,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最后,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化没能充分融入其他“三化”之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当然其他“三化”也未能很好的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18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毫无疑问,同步推进“新四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然而,“新四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四化”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新四化”推进深度改革,从而有条不紊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必须理清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准确地把握四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因此,对“四化”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1. 新型工业化。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描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重点强调了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人力和科技对工业化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信息化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其核心是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平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此过程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人机互动合作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4.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发展。
5. “新四化”。“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以往的“四化”不同,“新四化”更加注重发展的路径,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宗旨,新型工业化突出智能工业、节能环保,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农业、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化则强调与其他“三化”的融合和渗透。“新四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着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转变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反哺农业,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信息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模型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显然信息化的产生要晚于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信息化。信息化无疑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农业总体上要落后于工业,而农业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并兼顾各方,以实现同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1)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方面,信息化引领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带动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源于信息化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即信息化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对新兴工业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变化。信息化给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型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二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智能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嵌入工业生产领域,形成柔性、智能、服务型的特色生产方式,这种“智能工业”的实现必将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层次。
(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同时,工业化产生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实现对农业的反哺。此外,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高附加值作物和特色作物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并转向非农业部门,这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应。工业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开农业的原材料支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原材料流入工业生产过程,充实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信息化的实现以及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即与之相适应的场所和空间。农业现代化则可以为它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加速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逐步渗透,将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以农业现代化为载体,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现代化之中,产生了“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宗旨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则更偏重于经济范畴,因此,这里将新型城镇化单列出来,介绍其与另外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及充分的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工业的进驻为前提,工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城镇焦聚效应的基本动力。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现象。新型工业化导致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非农产业扩张,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的集聚和优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辐射能力的增强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吸引着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汇集于此,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可以产生原始创新,有力地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基于二者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实践中应着重推动城镇发展和工业发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
(2)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优秀人才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而且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最先在各种要素聚集的城镇中尝试和应用,这种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当代城镇生活、管理等方面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量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根源,总之,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信息化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高级人才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很好的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将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网络组合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嵌入并应用于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这种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信息化应用空间范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如图3。
(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平等交换,改变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而剩余劳动力的转出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都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这也客观的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大量人口进城增加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新型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两个方面,这就客观的产生了对人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用地更加集中,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为城镇地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便利。此外,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刺激了消费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农药、化肥等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都为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农业短板的途径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关系模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耦合。“新四化”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信息化是手段,新型城镇化是重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装备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二者的发展;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通过技术外溢带动三者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势必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如图5。
四、 结语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并遵循“新四化”之间内在的耦合规律,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尤其要注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成效应,开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强培.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4,(2):51.
2. 姜爱林.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3):2-3.
3.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2):9-10.
4. 徐丽梅,李宪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19-20.
农业现代化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安全 农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1-01
一、前言
十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近年来,一系列的好政策有效保护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对我国实现粮食连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二、现代化农业的内涵
1.动态论
对于此种观点的理解可以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历史和发展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时期是一个动态的,渐近的发展过程,它在不同的空间内容下,现代农业的定义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其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2.系统论
系统论的中心思想是从系统观点的角度将农业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在自然规律的变化下,这三个系统内部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这就使得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可以实现,它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3.过程论
此种观点可以认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其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来对农业进行改造和管理,从而使农业的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使用这种方法后可以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淘汰,既可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整个的农业生产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中。
三、现代化农业的作用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服务社会化
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门服务。
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
各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和环境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
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生态环境变得更优更美。
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劳动者熟悉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9.农民生活现代化
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正确处理国家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把农业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应该树立大农业的观念,使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更广的范围发展。第一,可以将现有的农业条件作为发展的基础,逐渐的使农业向着食品业、工业原料为发展主体的方向发展;第二,国家可以依据现代的农业和市场经济上下游的产业关系,将农业产业发展为现代的物流农业企业,逐步的形成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农业市场。把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作为主体,逐渐的使房地产公司将投资方向转向农村,加快农村城市的步伐;第三,中国城乡政府应该作为农业和社会服务的领导,使现代化的各类科技和专业协会为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更好的服务。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使人们对农业的产业结构向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道路发展。
2.正确处理市场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扶持政策,从而使农业产业的配置可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从而保持社会公交产业的方向不变,但是政府必须遵循市场的客观规律,使市场的机制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政府必须从实践出发,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样才能使政府真正的为农民解决问题。
3.政府应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一般情况下,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所占的国民经济比重在逐渐的缩小,所以,我们国家的一些经济专家也认为只有将农业的生产比重降低,才能使国家的发达化进程加快人。但是,依据相关的调查资料,其显示出来,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如专家所认为的,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和农业相关产业和工业之间的替代转换性。因而,我们国家必须使农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整套的农业管理模式,逐渐的实现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使农业的社会化效益和农业的工业化效益达到最大化。
4.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
很早以前,我们国家就利用外资来投资农业生产,国在在政策上鼓励外商在国内的农业领域进行投资,使外资大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但是,跨国公司的过度投资也会使中国的农业发展陷入一种掠夺式的经营,甚至可以引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的毁灭。现在,我们国家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所以政府应该对国家的农业加大投资,这样不仅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结语
总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国家要使人们的农业现代化观念深入人心,正确处理国家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合理的利用外汇资源来对中国的现代化农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俊,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农村经济》2003年第05期.
[2]袁鲁江,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民营科技》
[3]罗玛,党的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内江科技》2013年第08期.
[4]林阿妙,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